脱敏治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脱敏治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脱敏治疗范文1

王立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哮喘学组副组长。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支气管哮喘、喘息性疾病、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专家门诊:周三、周六上午(高级),周五上午(特需)

预防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真菌等)导致的过敏性疾病,减少或避免过敏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比如,孩子对宠物皮毛过敏,只要家里不再养宠物,孩子病情就可能明显好转。但有些过敏原并不那么容易避免,如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尘螨。尘螨主要沉积在床单、枕头、被褥之中,以人体脱落皮屑为食,其排泄物及尸体分解产物是室内灰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吸入性强致敏物质。如果孩子对尘螨过敏,很难通过减少或避免过敏原进行有效预防。

如果无法有效减少或避免环境中的过敏原,那么减少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度就成了第二种防治手段。脱敏治疗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可通过不断给过敏机体注射或口含相应过敏原,逐渐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机体过敏症状,减少用药。脱敏治疗可用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脱敏治疗,主要针对尘螨过敏

脱敏治疗针对的过敏原有一定限制,疗效比较肯定的有尘螨、花粉、真菌等。由于导致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是尘螨,故目前脱敏治疗多针对尘螨过敏。有的孩子对多个过敏原过敏,针对其中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脱敏即可。在进行脱敏治疗之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患儿对尘螨过敏,且过敏程度较高。

两种途径,可打针可吃药

脱敏治疗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途径,皮下注射比较常用。

虽然反复注射会给孩子造成一定恐惧,到医院注射也需耗费许多时间成本,但皮下注射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过敏原制剂,有规范的注射流程和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保证。

舌下含服比较便捷,且没有注射痛苦,也避免了患儿反复跑医院之苦。但目前国内舌下含服制剂的标准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特别是脱敏制剂保存问题,直接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两个阶段:先诱导后维持

脱敏治疗分为诱导阶段和维持阶段两部分。诱导阶段是从低过敏原浓度(起始浓度)逐渐增加到高过敏原浓度(维持浓度)的过程。维持阶段是反复使用同一浓度(维持浓度)过敏原以维持疗效的过程。标准化脱敏治疗的诱导阶段一般为3~4个月,每周注射一次;维持阶段长达3年以上,每1个月或1个半月注射一次。

疗效有限,仅能辅助治疗

脱敏治疗的效果已得到广泛肯定,特别是针对尘螨引起的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但单纯脱敏治疗效果有限,在哮喘的完全控制方面比不上药物治疗;而脱敏治疗停止后,部分患儿会复发。因此,目前脱敏治疗仅仅作为辅助治疗方法,用以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使用。

脱敏治疗范文2

【关键词】 粉尘螨滴剂; 过敏性哮喘; 临床疗效

Clinical Research of Allergic Asthma with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Drops/WEN Hui-chun,LIAO Wei-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3):146-14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ust mites drops desensitization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allergic asthma. Method: 90 cases of pediatric allergic asth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of our hospital.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therap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ublingual administering dust mites drops for desensitiza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lung function improving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Dust mites; Allergic asthm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Wuhua County,Wuhua 514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3.051

人类生活环境中,尘螨广泛存在,螨体及其代谢物具有强烈的变异原性,对具有过敏体质人群极易导致变态反应。近年来对于此病的治疗不断有新型药物推出,但是真正可以改变病程的方法为脱敏治疗[1-2]。国内应用粉尘螨剂舌下含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安全性观察大多数都为1年[3-5],并没有后续的随访,根据此缺陷,笔者对研究延长至2年,更全面客观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研究具体步骤及结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6个月~9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1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入选患儿均属于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哮喘,分级诊断参考《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6];所有患者经过粉尘螨皮肤试点结果为阳性;无心、肝、肺肾系统疾病,肺功能测定FEV1≥70%;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4周未接受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舌下含服粉尘螨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在第1~3周分别舌下含服1、10、100 mg/L粉尘螨滴剂,每天1次,每治疗7天的剂量依次为1、2、3、4、6、8、10滴。治疗第4周开始含服333 mg/L粉尘螨滴剂,每天1次,每次3滴。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停药超过4周则需要重新服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轻型:每年发作次数10次。显效:两年内病情由重至轻;好转:病情由重转中型;无效: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好转。

2年跟踪随访患儿基本情况,收集儿童控制测试(C-ACT)评分。并且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和 PEF,每12个月复查患儿IgG4、sIgE、粉尘螨皮肤试点、C-ACT评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各项指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纳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两年治疗,治疗组显效25例(55.56%),好转16例(35.56),无效4例(8.88%),临床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13例(28.89%),好转17例(37.78%),无效15例(33.33%),临床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24个月后实验室指标情况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经过24个月治疗后,治疗组IgG4、FEV1%、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个月后IgG4值变化 治疗组的IgG4水平值在治疗1年及2年都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水平值比治疗前升高(P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个月后IgG4水平变化(x±s) mg/d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2个月 治疗24个月

治疗组(n=45) 200.2±123.2 325.5±171.6 569.9±295.8

对照组(n=45) 202.2±125.6 202.6±126.9 339.2±138.9

2.4 安全性分析 在治疗期间共出现5例不良事件,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经对应治疗后均缓解,未有严重事件发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粉尘螨脱敏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其可以减轻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7-8]。本文应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吸入激素治疗。说明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效果确切。在两年的随访中,治疗组患儿的IgG4、FEV1%、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柴若楠等[9]报道利用粉尘螨脱敏治疗过敏性哮喘后患者PEF、FEV1%、C-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说明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但本文及柴若楠等[9]报道中均出现sIgE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现象,对此笔者猜测可能是试验时间较短造成,因为sIgE浓度出现明显变化一般要3~5年[10-12]。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表示该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安全性较高。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远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应该加大临床应用。在以后的治疗工作中应加大宣传,提高此治疗方法的认识度,为患儿的早日健康做出应用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香萍,多力坤.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粉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44-347.

[2]陈实,王灵,廖锋,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13-835.

[3]郭月婵,游春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应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估[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31-32.

[4]曹兰芳,陆权,顾洪亮,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36-741.

[5]陈国华,刘婧,付承. 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105-106.

[6]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7]崔利峰,赵京,宋欣,等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短期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51(10):741-744.

[8]刘艳琳,唐素萍,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2):210-211.

[9]柴若楠,林小平,宋薇薇,等.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231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326-327.

[10]徐红喜.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38-139.

[11]田曼,陆悦倩,王_,等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长期疗效[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1-744

脱敏治疗范文3

【关键词】变应性皮肤病;脱敏治疗;健康指导

变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有代表性的最复杂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症状。本院变态反应室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124例患有变应性皮肤病症状患者进行了特异脱敏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过敏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4例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患者,其中男83例,女41例,年龄5~75岁,病程6个月~35年,既往均接受过不同剂量和疗程的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均有瘙痒、皮疹等症状,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124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进行正规的特异性脱敏治疗,并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而对照组只进行正规的特异性脱敏治疗。

1.2.1 寻找过敏原是治疗皮肤病的必要条件,有些过敏原如食物、药物均较易确定,也容易避免,而有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等难以避免。因此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检测过敏原就显得尤为重要。皮试的浓度吸入物为原液的1∶100,食物为原液的1∶10。变应原浸液由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原北京协医诊断试剂厂)。0.01磷酸组胺作阳性对照,溶媒作阴性对照。采用皮内注射法,选用上臂外侧,提取变应原0.01~0.02 ml,作皮内注射。15~20 min观察皮肤有无风团及红晕反应[1]。

1.2.2 特异性脱敏治疗。根据变应原皮试的结果,对患者选用变应原浸液稀释成相应的浓度级,依次从低到高,从0.1 ml开始,于上臂三角肌作皮下注射,每周2次,每次递增0.1 ml,10次为一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行第二疗程,浓度增加10倍。每个浓度级依次类推,直至1:100结束。维持量每周注射2次,每次0.5 ml,注射剂量不变。如患者经维持治疗后逐渐痊愈,可酌情减少注射次数,如每周注射1次,每两周注射1次等,直至停止治疗[2]。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经脱敏治疗,停止用所有抗组胺药物后,无风团、皮肤瘙痒等症状,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好转为病情基本稳定,自觉症状减轻,有时有个别皮疹;无效为常规脱敏治疗6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脱敏治疗半年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本组124例患者经半年的脱敏治疗,其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见表1,经卡方检验,χ2=31.3,P

2.2 脱敏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效果观察见表2,对照组显效11例(17.7%),好转23例(37.1%),无效28例(45.2%),有效34例(54.8%);实验组显效30例(48.4%),好转19例(30.6%),无效或未坚持13例(21%),有效49例(79%)。经卡方检验,χ2=56.58,P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脱敏治疗疗效缓慢,需要连续使用。治疗前必须向患者耐心讲解,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从而提高脱敏治疗的效果。

3.2 健康指导 变应性皮肤病的治疗体系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应用个性化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在变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十重要的作用。

3.2.1 指导患者避免与变应原接触或者去除变应原,合理安排治疗时间。①根据变应原测试结果需要“避”、“忌”、“替”、“移”的内容;②生活指导:如尘螨、真菌过敏者避免接触霉变物品,室内要多通风,物品要经常清洗和暴晒,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霉变等;③饮食指导:如饮食中明显致敏的食物禁止食用等;④症状护理,如皮疹、瘙痒者尽量减少刺激,避免搔抓等。

3.2.2 减少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双方均无过敏家族史的其下一生过敏的机会为19%,若父母一方有过敏疾病的其下一生过敏机会为32%,而父母双方均有过敏性疾病的其下一生过敏的机会高达84%,因此应采取优生优育方法减少过敏遗传。

3.2.3 增强体质及提高自身免疫力,强调体育运动和自我保健意识。

总之,特异性脱敏治疗是治疗变应性皮肤病一种根本、持久的治疗方法,还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而在脱敏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护理与健康指导,可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

脱敏治疗范文4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对变应原免疫的类型,并有可能治愈变态反应疾病的方法。SIT通常是通过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即皮下免疫治疗(SCIT),诱导患者对变应原的耐受,但因不良反应较大,并有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来通过舌下含服的方法进行免疫治疗,即舌下免疫治疗(SLIT),引起了临床上广泛的兴趣。与SCIT相比,SLIT完全由患者自己使用药物,因此更方便,临床研究也证实这种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SLIT可以显著降低临床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应用舌下含服滴剂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62岁,平均年龄为(21.7±14.1)岁,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变应原皮肤试验粉尘螨均为阳性(++以上),明确诊断后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半年以上,通过症状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1.2 材 料

变应原皮肤试验试剂及脱敏治疗的变应原疫苗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治疗方法

将粉尘螨滴剂分为5个浓度,分别为:1号1 μg/ml,2号10 μg/ml,3号100 μg/ml,4号333 μg/ml,5号1 000 μg/ml。每日给药1次,剂量每日递增,具体如下:4~14岁(包括14周岁)给予粉尘螨滴剂1,2,3号各1瓶,4号维持;15岁以上给予1,2,3,4号各1瓶,5号维持。开始3周为递增量期,第1周从1号开始,清晨空腹或晚睡前滴于舌下,口含1 min自然吸收,30 min后可进食饮水,开始1滴,第2~4天每日递增1滴,第5~7天每日递增2滴。第2,3周服用2号,3号,方法同1号。4~14岁第4周起为维持量期,都用4号,每日1次,每次3滴,15岁以上第6周起都用5号为维持量,每日1次,每次2滴。变应原皮肤点测试验采用国际通行的点刺法和组胺当量阳性标准,凡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风团大小是组胺团的1/4者为(+),1/2者为(++),相同者为(+++),2倍者为(++++)。

1.4 疗效判断

采用海口(1997)标准。喷嚏(1次连续个数):3~9个为1分,10~14个为2分,15个为3分。流涕(每日擤鼻次数):4次为1分,5~9次为2分,10次为3分。鼻塞:偶有为1分,介于两者之间为2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为3分。鼻痒:间断为1分,蚁行感但可忍受为2分,蚁行感难忍为3分。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以上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以下为无效。治疗过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2 结 果

入选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了半年以上的舌下脱敏治疗,治疗前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为5.88±1.79,经舌下脱敏治疗3个月后的症状评分为1.65±1.30,与治疗前相比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

60例舌下含服脱敏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5例患者首次舌下含服出现鼻涕增加等现象,加用抗组胺药物口服3天,症状缓解,继续治疗周期。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近年来,SLIT发展较快,临床治疗的病例也在增多,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olo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已对这种治疗方法给予支持[2]。特异性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治疗。局部免疫治疗的基础理论有两个观点 [3]:① 变应原通过黏膜表面给予,与胃肠道外给予不同,它能引起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耐受;② 变应原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可导致局部免疫应答的下调。舌下免疫主要依靠第一个机制,鼻内免疫治疗主要依靠第二个机制。Bagnasco等[4]观察单体类变应原和天然变应原应用I作放射标记,发现血清放射活性物质峰值出现在吞咽后2 min,类变应原较天然变应原血清峰值高,可能是类变应原抵制了胃肠道内酶活性的缘故。SLIT是将一定剂量的特异性变应原置于舌下1~2 min后吞咽,确切的命名应为舌下吞咽免疫治疗(sublingualswallowimmunotherapy),剂量逐渐递增达维持量,变应原总剂量达常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的数倍至数百倍。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以上的脱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得到了改善,总有效率达77%以上。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疗效与经典方式的皮下注射脱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众所周知,舌下组织是高度血管化的,血液直接流向颈静脉,舌下使用小分子合成药物可被迅速吸收并进入血液,而不经过肠和肝。SLIT 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同时因其安全性良好,使患者在家中进行非注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尤其适合于儿童。由于是自我给药,治疗中不能坚持随访的患者相对较常规皮下免疫注射多,但总的说来,其依从性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5]。至于患者对变应原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6],治疗组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等级变化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时间短有关,一般特异性免疫治疗2到3年以后sIgE才会逐渐缓慢降低[7],WHO推荐免疫治疗至少维持3年。目前我们只是观察治疗半年的近期患者,有待进一步观察治疗1、3年及以后的长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 Maling HJ,AbreuNogueim J,AlvarczCuesta E,et a1. Local immunotherapy[J].Alergy,1998,53(10):933-944.

[3] Frew AJ, Smith HE.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7:(3):441-444.

[4] Bagnasco M, Passalacqua G, Villa G,et a1. Pharmacokinetics of an allergen and a monomeric allergoid for oromucosal immunotherapy in allergic volunteers[J]. Clin Exp Allergy.2001,31(1):54-60.

[5] Ohashi Y, Nakai Y, Tanaka A,et a1.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 a new insight into its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J]. Acta Otolaryngol Suppl, 1998,538:178-190.

脱敏治疗范文5

【关键词】 多乐氟;奥敏清;牙本质过敏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76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常见的病种之一, 是由于咬合面磨损、龋齿、牙龈退缩、楔形缺损或者外伤牙折等导致的牙齿在遭受外界刺激(化学物质、温度以及机械作用)时所表现的酸痛不适感, 其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影响其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 还会诱发牙周疾病,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造成牙齿脱落给颜面美观造成影响[1, 2]。临床对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手段较多, 如激光、化学药品、中药等, 但脱敏剂在牙本质过敏症中是不可或缺的药物[3]。本研究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采用多乐氟和奥敏清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108颗牙)牙本质过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牙本质敏感诊断标准;牙髓活力正常;无系统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史, 患牙牙周情况良好;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病听力功能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 个月内接受过正畸治疗, 牙周治疗, 3 d 内服用过止痛药。按照1∶1比例分为A组和B组, 各40例。A组男22例, 女18例, 患牙53颗, 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42.17±7.95)岁。B组男23例, 女17例, 患牙55颗, 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42.09±8.6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53颗牙)患者采用多乐氟(高露洁公司)治疗, B组(55颗牙)患者采用奥敏清(大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治疗。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晨集团生产的黑妹木糖醇防蛀牙膏刷牙。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治疗及评估。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日本石川修二[4]的评定标准将牙本质过敏程度分为 4 度, 无疼痛为0度, 轻微疼痛为1度, 明显疼痛, 而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为2度, 难以耐受的疼痛为3度。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敏感程度下降≥2;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敏感程度下降1;无效: 治疗后较治疗前敏感程度未下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周, A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2%、90.6%, 与B组的94.5%、9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 显著高于B组的6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群体不断扩大, 据调查显示[5], 约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 虽然其不会影响生命, 但仍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因而, 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牙本质过敏症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医学水平条件下, 牙本质过敏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主要认为是牙周疾病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釉质的丧失或牙龈退缩改变了牙本质的通透性, 牙本质小管口开放(过敏区为75%, 而非过敏区≤24%), 暴露胶原网状结构, 牙本质小管内容物流动异常或者唾液中矿物盐沉积再矿化堵塞牙本质小管, 而神经纤维占牙本质小管全长, 当牙本质表面受到温度、机械或者化学物质刺激时会牵拉刺激牙本质小管内侧的或成牙本质细胞附近的神经纤维, 产生疼痛[6]。脱敏治疗是基于牙本质过敏症的神经终末传导学说及流体动力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采用脱敏剂将封闭牙本质小管或者降低牙髓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发挥治疗作用, 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 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脱敏剂为牙本质过敏症的首选。

多乐氟和奥敏清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脱敏剂, 本研究比较了二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 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周, A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2%、90.6%, 与B组的94.5%、9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二者在短期内治疗牙本质敏感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随访3个月结果发现,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 显著高于B组的6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两种脱敏剂有良好的即刻和4周短期疗效, 但多乐氟3 个月后的疗效优于奥敏清。

参考文献

[1] 白煜, 许建红, 熊健. 牙本质过敏症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人民军医, 2013, 56(12):1454-1455.

[2] 陈丽薇, 贾兴亚. 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8):497-502.

[3] 臧晓霞, 刘冰, 黄粉红, 等. Gluma和口腔脱敏糊剂治疗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9):957-960.

[4] 宋子元, 谢咏梅, 许乃同, 等. 四种方法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比较. 北京口腔医学, 2012, 20( 4):222-224.

[5] 谢雄伟, 潘兴富, 丁舒, 等. 黔南地区农村居民牙本质过敏症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14(25):3469-3472.

[6] 朱虹倩, 喻洁, 刘兴容. 三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观察.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 41(1):97-100.

[7] 吴晨, 徐东升, 赵玉梅. Duraphat varnish 对乳牙釉质氟含量的影响. 上海口腔医学, 2011, 20(2):159-163.

脱敏治疗范文6

【中图分类号】R85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8)-12-0031-02

本课题研究治疗肺经郁热型过敏性鼻炎为主,这类病病程长,易复发,迁延难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制出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自身抗病抗过敏能力及防卫功能,把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拒之体外,可以阻断或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机体适应性,减轻鼻粘膜水肿,清肺脱敏汤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2005年8月~2008年5月期间的120例患者和对照组60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1),治疗组为120例、男78 例,女42例;年龄14~45岁,平均年龄29.5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5.7年。对照组60例,男 36例 ,女 24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7 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 6.75 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协会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1.2.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1.2.1.1 记分条件 ①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和鼻粘膜肿胀三个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h;②病程至少一年。

1.2.1.2 记分标准 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和/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各记1分,共3分。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至少有一种为(++)或(++)以上;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且与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各得2分,共4分。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阳性和/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得1分。得分6~8分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5分为可疑变应性鼻炎,0~2分可能为非变应性鼻炎。

1.2.2 花粉症

(1)季节性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至少两年在同一季节发病。 (2)发作期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发作期鼻分泌物(和/或结膜刮片)嗜酸粒细胞阳性,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 (4)花粉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一种为(++)或(++)以上,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眼结膜试验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以清肺脱敏汤治疗。药物组成:桑白皮10g,黄芩5g,栀子10g,紫草10g,茜草10g,旱莲草10g,浸泡1h,头煎用水300ml,文火煎20min,取汁150ml。二煎用水200ml,文火15min,取汁100ml。两煎兑,分二次饭前口服。日1剂。

1.3.2 对照组 盐酸西替利嗪(成都恒瑞有限公司生产,050107批号) 10mg,每日晚5 mg 睡前口服。

1.3.3 疗程 治疗组2个月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5d。对照组7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见表1。

1.5 疗效标准

1.5.1 为了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疗效,应进行:症状分级(见表1)和体征分级。 体征分级: 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粘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 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 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

1.5.2 临床研究和总结资料时应设对照组。

1.5.3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合,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为无效。

1.5.4 前瞻性研究时花粉症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应与当地、当年空气中飘散的花粉数量和种类相比较。疗效评定分为近期(脱敏治疗除外)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在治疗结束时评定,远期疗效至少在治疗结束后一年评定。减敏治疗疗效在持续治疗两年后评定(不含快速减敏治疗)。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见表2。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25例出现眩晕,嗜睡,困倦,口干,胃肠道不适。5例出现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轻度增高,2例白细胞计数减少。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