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小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正廉洁小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正廉洁小故事

清正廉洁小故事范文1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道德发展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期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将会成为孩子最基础的“人格底色”,所形成的思想与品性,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廉洁,是最基本的道德元素,也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品格。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从小对学生进行敬廉崇洁、诚实守信的教育,启发和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确立公民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未来公民,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廉洁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

我校党支部充分利用校园主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廉洁之花遍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

1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落实廉洁文化进校园

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的保障是制度,立足点是规范办学行为。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大武口区教育体育局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精神,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明确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有效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进一步完善师德行风建设责任制、细化操作程序。落实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自查监督力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领导和年级组组长为主要成员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制定了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规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学校师生中掀起一股崇尚“清正廉洁”之风。切实落实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

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廉洁文化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为了促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在宣传形式上,我们做到:一是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教师粉板字,经常广播、播放、展示廉政文化警示语,做到入眼入心,让教师和学生明白廉洁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利用周一早晨升国旗仪式,进行了以敬廉崇洁、诚实、正直、节俭和有责任心为基本内容的国旗下讲话。二是办好以廉政文化内容为主题的班级板报、宣传橱窗、校园文化墙,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做到廉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既美化了校园,又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三是以宣传橱窗为主制作以廉政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竖立在校园中心路旁,目的是为创设廉洁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廉政文化与“平安校园、快乐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有机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四是利用学校网站,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

3 以“敬廉崇洁”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出好一期以廉洁为主题的黑板报;办好以廉洁为主题的橱窗专栏;开展课外收集、阅读廉洁为主题的小故事活动;进行一次敬廉崇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和书法竞赛;开展“倡廉洁,讲荣辱”为主题的作文、诗歌等创作征集活动;开展敬廉崇洁格言警句的征集活动;开展“创节俭校园”体验活动,例如自己动手绿化美化校园、参加义务劳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学生进行立志、成才、做人的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营造环境氛围,加大廉洁文化建设宣传力度。

4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廉洁文化

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寻找廉洁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挖掘语文、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内容中廉洁教育的资源,并抓住要点,进行有效的教学,通过课本剧表演、经典诗文诵廉洁等形式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把对学生的廉洁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管理当中,让廉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进图书馆、进活动。以至“植根”到孩子们的心田。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做学生的表率,在校园内逐步形成:党员干部争当廉洁自律的表率,教师争当廉洁从教的楷模,学生争当以廉为荣的好学生。

5 明廉唱廉,提升廉洁文化品味

为了提升校园廉洁文化的品味,我们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廉洁、历史上有哪些廉洁文化作品和有哪些优秀人物.让学生不仅学会讲廉洁故事、唱廉洁歌曲等等,最关键的是把廉洁以及与此相关的德性融入学生心里,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成为他们抵抗各种诱惑的坚强本性。只有这样,才能从小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增强广大学生廉洁守纪的自觉性,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把这种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带人社会,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品行高尚、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

6 开设“廉政讲堂”,增强防腐能力

学校党支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日日廉洁月月讲”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学生天天宣传廉洁文化,日日做到廉洁守法。由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对全体教师、班主任对学生开设每月一次的“廉政讲堂”。学校全体教师从工作的点点滴滴处入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7 家校互动促廉洁

在加强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推动和促进家庭廉洁建设,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使自己的廉洁意识得以不断强化。学校少先队定期向家长发出学习材料、宣传单,向家长宣传我国历史清廉名人,廉洁诗词警句,使家长确立“先成人,后成才’意识。开展通过家庭教育论坛交流等活动,形成良好家庭氛围,让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家庭里存在的各种错误庸俗观念。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做好以廉洁为内容的宣传活动,以“小手牵大手”为抓手,在互动教育中放大“廉洁文化进校园”的社会效应。

清正廉洁小故事范文2

在君与民的关系上,晏子提出了一个相当深刻的“民诛论”。他要求君主执政不要与民为仇,不要轻易得罪于民。一次,景公与一位邑人(同乡)聊天,问那人道:“你多大年纪了?”邑人回答:“鄙人85岁了。”景公说:“真长寿啊!你祝愿祝愿我吧。”当时民间有这样的传统,得到长寿之人祝福的人会交好运。那人祝福景公和他的后人健康长寿,景公仍不满足,让那人再祝福,长者说道:“使君无得罪于民!”景公奇道:“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晏子听后劝谏说:是您错了!“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谏上》十三)君主如果与人民为敌,人民就会起来反抗以致杀死君主,这就是著名的“民诛论”。自古以来,都是“下不犯上”,晏子却反其道“在上不犯下”,这不只是对国君,而且是对整个统治集团的严正警告。晏子的这一观点,传到后世,就变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晏子对齐景公非常忠诚,为治理国政操碎了心,但是,他这种忠诚是缘于齐景公是合法的君主,换句话说,他忠于的是作为一国管理者的景公,而非作为肉体凡胎的景公。据《左传》和《晏子春秋》的记载,齐国大夫崔杼在一次吊唁活动中看上了齐棠邑大夫的妻子姜氏,娶之为妻。齐庄公也为这一女子的美貌所吸引,多次到崔杼家与其私通,崔杼因而起了杀机。公元前548年的一天,齐庄公又到崔家,被预先设伏的甲士包围,庄公乞求无效被杀。当时晏子立于崔家门外,他的随从问道:“您准备去死吗?”晏子说:“他只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从者又问:“那您想逃亡吗?”晏子说:“我犯了罪吗?我为什么要出逃!”从者又问:“那,我们回去吗?”晏子说:“国君已经死了,我们回到哪里去?一个国君,怎能用自己的权力欺凌百姓?他只是一个管理国家的人而已。给君王当臣子的,难道是为了自己的俸禄而活着?是为了呵护这个国家而已。所以,君王若是为了社稷而死,臣子就为他死;君王若是为了社稷而出逃,臣子就跟着他出逃。如果君王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死,为了自己的原因而出逃,不是他宠爱的人,谁会愿意为他承担这样的祸患?现在有人为自己立了一个君主(指崔杼,庄公为其所立)却又杀了他,我为什么要跟着去死?跟着去逃亡?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此时,崔家大门打开了,晏子走了进去,为庄公掉了几滴眼泪,然后站起身来,走出了崔家。有人对崔杼说,此人一定要杀掉!崔杼说:“民之望也。舍之,得民。”(《杂上》五)

欧洲历史上有一个源于基督教传统的观点,认为耶稣有两个身体,一个是世俗的肉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一个是和上帝合一的永恒之躯,无所不在。后来,这一观念在英格兰演化为“君主二体论”:一个是世俗的、会犯错误的,会死的;另一个是国体的化身,不犯错误的、不死的。英国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度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晏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欧洲人颇为相近,在他看来,君主是有双重性的,一重是作为一己之私的君主,一重是代表着江山社稷的君主,也就是说,君主有世俗欲求和公共责任两个面向。晏子认为,自己作为社稷之臣,只忠实于后者,对前者则不负有义务。至于晏子的这个深刻认识为什么到后世中断了,没有演化出类似英国那样的民主制度,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到了现代,有些享受高等物质文明的人反而连晏子的思想都难以企及了。

清正廉洁,是晏子的为政之本、处世之道。太史公是这样记载的:“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史记・管晏列传》)以他的地位,完全可以享受h超常人的物质待遇,但他却是个耻于奢侈、安于淡泊的人,一日三餐糙米、青菜,一件裘皮衣穿了30年,上朝乘的是瘦马破车,一家人挤在祖上传下来的一座陋宅之中,所享俸禄常用来接济穷苦百姓。君主虽多有赏赐,晏婴多婉言拒绝,有时甚至引得景公不高兴。一次,景公见到了晏子上朝坐的破车,奇怪地问:“嘻!夫子之禄寡耶?”为什么还坐这种车子?晏子答曰:赖君之赐,臣得暖衣饱食,还能乘坐车子,“于臣足矣。”晏婴归家后,景公派人给他送去铬车和良马,晏婴推辞了,然后景公再送,晏婴再辞,往返三次,晏婴就是不接受。景公很不高兴,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意思是你再不接受,我也不坐车了!这段记载很是风趣生动,两人很像小孩子赌气。晏子的态度很坚决,阐述的理由是:“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杂下》二十五)。我这样做,是从百姓的现实生活情况考虑的,为的是给齐国人民做出表率,终以不容辩驳的理由辞谢了景公的馈赠。

不能不说,景公虽然时常“犯浑”,但他还是能够听进晏子的劝谏,孺子可教也。面对晏子的批评,他也时常自省:“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谏上》十九)论治国理财,他离不了晏子的辅佐。君臣够坦诚相待,才能合作长达40年之久,这期间,齐国秩序一直比较安定,始终是春秋各大诸侯国中较有实力的一个。

上一篇端午节留言

下一篇惠子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