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继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继续教育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1

关键词:财务共享;会计继续教育;现状;建议

财务共享是一个新事物,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它在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考验与机遇的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过程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一、财务共享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与现状

(一)财务共享要求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综合素质,但个别人员工作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财务共享需要既懂得专业又懂得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但当前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三)财务共享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具有适应会计新业务的能力,但当前不少财务人员专技能力不强,不注重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缺少想继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四)财务共享需要工作人员要有协调沟通管理能力,但当前不少会计人员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工作效率不高。

二、对财务共享来说,需要对现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在以下问题上应给予改进

(一)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及时使会计人员掌握当前财务共享所必须的财会知识。现行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无论你是企业会计,还是预算单位会计,都集合在一起进行三统一的面授(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的培训内容),从培训的实用性上说,培训内容的覆盖面是很低的,没有考虑到广大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得不求助于其他渠道获取急需的知识。这既加大了培训的支出,又加重了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无所谓思想。(二)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非常单一,不能为财务共享提供复合型人才。现在绝大多数的会计培训项目是关于企业的新制度新准则知识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实务案例等几乎没有时间顾及。至于核算中心已涉及或即将涉及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证券等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更是不用说了。(三)单一的面授培训方式,不能及时提高财务共享中心会计的整体业务素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财务共享后的会计职能已从单纯的会计核算服务,逐步向单位的经营管理、决策等高端服务拓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掌握财经财税法规和财务管理、审计、金融、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综合知识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的获取,仅靠单一的面授培训掌握不了的。

三、搞好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构造全社会重视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会计工作及其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宣传,促使全社会提升对会计工作及其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并能大力支持会计继续教育,调动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使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会计工作关心会计人员学习良好氛围。(1)对会计人员来讲要使他明白继续教育的作用,让他把“强迫我参加培训”理念改变成“我想参加培训”的理念,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教育。(2)对所在单位领导来讲要提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认识。单位领导要懂得“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道理,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财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二)在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在分类培训的基础上既有多个培训项目又有多种培训方式供学员选择的新型的切合实际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模式。(1)实行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如传统的集中面授,在线教育,考察交流,实践实习等,为会计人员提供快速,方便的学习环境和切合实际的培训模式,提高他们对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财务共享中心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考察交流、实践实习等形式获得“待人接物,协调沟通”的能力提升。(2)继续教育培训要严格按会计的性质分类培训。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要分开培训,虽然大家都是会计,但它们从属于两种不同性质会计制度,涉及的内容虽有交集,但会计业务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它们的培训要单独进行。企业会计除了培训财税财经法规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外还要结合实时的政策变化注重会计实务的培训,同时开展如经营管理,合理避税,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培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除了培训财税财经法规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外还要注重预决算的培训同时开展如财务共享需要的管理会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培训,确保会计人员适应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3)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要既丰富又实用,注重成人教育的特点,以补充急需更新的技能,知识,结构调整等为目的,充分考虑各行业会计岗位的特点,设立不同培训课程,以满足会计人员的培训需求。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不能局限在会计法规、制度培训这一个方面,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应该要有长远的预见性,在培训课程设置上除了针对实用外,还应加强其他必要的相关知识培训:如财务共享需要的电算化计算机的操作维护技能、人员沟通管理交流技巧、经济一体化后世界交流语言英语等各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三)加强培训管理,严肃考纪考风。“组织者为完成培训任务组织培训,而一些会计人员为会计证年检而参加培训。”这是当前一些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突出表现,使继续教育成为表面文章,已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知。因此,(1)财政部门要加强和学员的沟通,听取他们对培训单位、培训项目与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据此制订合理的年度培育计划督促培训单位能够认真对待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对培训单位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对不符合继续教育要求的单位取消其培训资格。要确保对培训内容、过程、师资的全方位监督,从而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2)加强检验培训效果的考试管理。杜绝考试舞弊行为,让考试能实事就是地体现会计人员掌握程度,从而真正体现出培训效果,督促培训机构加强自身不足的改进,督促会计人员端正学习态度,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总之,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是帮助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新知识,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财务共享后,会计人员执业要求将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拓展拓宽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和培训渠道,让会计从业人员及时提升继续教育理念,紧跟时代脉搏,加快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继续教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贴近新兴业务形态财务核算模式,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毕明,张旋.财务信息共享对会计职业及学科教育影响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01).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2

1、会计从业人员结构失衡

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多万,从学历上来看,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受过大专会计教育的不足15%,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从职称上来看,高级会计师的比例只有1.16%;会计师只有8.51%;助理会计师和其他高级资格的比例只占到11.4%;其中居然有72%的从业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虽然有的会计人员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整体知识结构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人员要求不相适应。

2、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存在问题

就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其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业务素质、综合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其中业务素质指的是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熟练的记账、算账以及会计电算化技术等操作技能的能力,编制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有的会计人员虽然经过正规的学习,但由于满足于现状,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导致业务知识贫乏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处理不够准确,导致业务处理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管理决策者带来了失误;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不认真学习新知识,继续教育学习不积极参加。

3、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法制意识不高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我国一些企业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保证会计从业人员具备优良品质的机制,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监督较为松懈。通常情况是只要从业人员通过会计资格考试之后拿到颁发会计证,之后的工作就没有相应的再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的机制,有的会计人员缺乏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有的会计人员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新会计准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理念上,新会计准则体系比以往更加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更加强调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模式和资产的营运效率而不仅仅是营运效果,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2、全面性。新会计准则体系从纵向看,是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横向看,38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两个应用指南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既有各类企业一般的、共同的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又有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了这套新会计准则系统,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也可以根据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3、可操作性。从1992年至2005年底,我国先后颁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也经历了从13个行业会计制度、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统一为三个企业会计制度,还了一些补充规定,对会计教学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会计政策变更要调账、调表问题,增加了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的难度,使得处理出来的会计信息由于经常调整,其严肃性也大打折扣。新会计准则对这一现象作了彻底的改观。不仅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一般原则指导,而且对如何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由于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完善,其科学性有助于该准则的运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

4、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在结构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现由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例合理,定义科学,表述清楚。整个准则体系,兼顾各方面利益,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味模仿,而是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在很多方面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全面系统地进行新会计准则培训

会计人员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都习惯于执行会计制度,会计业务发生时直接套用“借”与“贷”的相应科目,但新会计准则规范的是确认计量和列报的一般原则,甚至没有具体的科目名称,这从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对会计准则有较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培训过程中,加深学习者对新会计准则颁布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明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和出发点,全面系统地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明确新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和各层次的理念,使其更多地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让报表使用者更真实地看到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2、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即:对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一般原则的应用进行判断与选择。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强调“商业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法,而是给出某些判断的标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会计环境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使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职业判断的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依据现有会计法律规范和制度,对会计政策和方法做出选择。

3、更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新会计准则在许多业务的处理方面不像以前的会计准则规定的那么具体和清晰,从而给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操作上留下了很大的可自由选择的空间,如果不注重职业道德的修养,这些空间会成为他们做假账的一个理想场所。这样做将给企业、会计人员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提高职业道德观念,严格按照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财务处理,客观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真正做到操守为重、不做假账。新晨

4、强化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会计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服务向单位经济预测、决策、控制等高端服务转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立体经济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会计政策,做出合理会计估计,提供真实会计信息。

5、开展广泛的、分层次的培训活动

新会计准则培训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财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层应重点关注准则新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中层会计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背景和特点,实现对企业内部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认真学习与会计实务紧密联系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改革,将其切实贯彻到今后的实务操作中去。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须从改变会计人员思想认识出发,从加强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出发。

参考文献:

1、夏鹏.新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3

会计继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会计资格的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工作自身特点的需要

为更好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会计要适应实际环境中的不断变化,采用更好更有效的记账方法,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继续的学习,以掌握不断变化的记账方法,不断变更的记账要求。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

企业改革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规范化的现代化的企业运营和管理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开放高度化,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1)要具有大局意识;(2)要具有现代商业意识;(3)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4)一定要讲究职业道德。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除了会计人员的自学之外,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四)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

当前会计队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三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五)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

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继续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人的智能最大化,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教育深化、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子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基本上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预示着财务电算化已是未来的趋势。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电算化操作培训,所以对财务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也就很必要了。

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特点

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又由于文化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体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一)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学员数量大,水平参差不齐

据统计,我国大概有一千多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会计人员,其中大多数是拥有多名会计人员。要对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量之大,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学员水平不齐,培训的复杂性也是很大的。

(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

会计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那种短时期内想完成就完成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上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此工作要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做好长期的打算和长期的部署安排。

(三)会计继续教育是一个要不断探索的工作

继续教育在西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却是一项新工作,尚无经验可寻。因此要做好会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除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模式外,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寻找到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地教育模式。

(四)会计继续教育突出实用性,贴合实际

会计继续教育依据学员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辅导方式,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突出会计继续教育的实用性,有的提高了学员的会计政策水平,有的提高了学员的会计实际操作水平,有的加强了学员的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有的提高了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会计继续教育切合实际的突出了它的实用性。

(五)会计继续教育既要做好培训工作,又要做好服务工作

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要求,全面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严格要求达到培训目的外,还要联系到学员的工作实际,为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做好服务,对每一个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做好咨询和解答。在培训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解决好学员日常学习中、工作中的遇到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会计业务水平。

(六)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要融入现代因素,紧密结合时代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也要适应这种变化,用新技术的模式培训学员,以方便学员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对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

财政部颁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学习内容、学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具体实施时,要对批准认可的学校、组织培训的单位,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具体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年检和检查工作,会计人员连续二、三年未参加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那么在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要予以处罚,严重的吊销会计证,甚至清理出会计队伍。

四、对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措施

对于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立足基层,严格规划,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做好监督检查,保证质量。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传媒形式,广泛宣传,以提高广大财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使他们理解、支持、全身心投入会计继续教育的工作中去。

(二)责任主体要负起责任,想方设法,形式广泛的做好培训

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关是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因此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财政部相关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学习,路途不远的学员可以用集中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培训,路途远的学员可以用网络课堂听课加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责任主体能自己办培训班的,可以自己办培训班;自己本身不办培训班的,可以委托知名的社会中介进行培训,而责任主体只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划和部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要按照财政部颁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做好规划,详细细致的安排部署,以便有效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四)合理安排培训,力求取得培训实效

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学员,培训的内容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对每一个培训班的举办,基本的要求和程序还是不能少的。首先每一个培训班都要有符合自己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要求;其次每一个培训班的举办,它的培训方都要有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五)培训过程中,一定要严要求,坚持原则,强化管理,不走形式和过场

严格培训的批准制度,师资力量达不到条件的,硬件设备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批准培训,财政机关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力求培训一批,取得实效一批。培训老师水平要符合要求,使学员能够学到东西,培训硬件也要达到要求,培训电算化时要配备足够的电脑。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4

A公司在针对性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同时每两年还组织所有会计系统人员开展一次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由A公司财务部指定教材、制定考试试卷、统一组织考试、会计人员自学自考的方式进行。对考试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再给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未达到要求的会计人员,调整出会计人员队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的方式,能够及时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进行更新、拓展和完善,但是由于会计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偏高,部分会计人员(特别是下属专业厂的会计人员)专业性比较强,知识面较窄,对全面会计知识掌握不充分,导致会计人员队伍普遍存在较大的考试压力,甚至出现新入职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或专业技能不高反而考试成绩普遍偏高的问题,影响了其他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了上述继续教育和培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普遍存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不具体、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单一、培训师资不强、培训教材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化的

1.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会计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针对性的会计人员年度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计划,分层次、分类别有序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实施效果,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

2.完善会计人员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会计工作专业性和技能性都非常强,所以对会计人员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的要求也非常高。企业可以在内部选拔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充实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可以和外部培训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或高校等单位建立培训合作机制,扩大单位会计人员培训机构范围,完善会计人员培训师资队伍,借助外部力量,增强企业会计人员培训水平。

3.开发针对性培训教材。培训教材是否新颖,能否吸引会计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对会计人员培训效果至关重要。企业可以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特点和工作要求,联合相关培训机构或高校、网站,开发满足企业培训需要的培训教材,提升培训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达到培训目标和要求。

4.加大“走出去”的培训力度。现在的会计人员培训大部分都是关起门来的内部培训,“走出去”培训很少,导致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走出去”培训可以综合采取脱产进修、关联企业参观学习、专业机构授课等多种形式,同时既可以单位自己组织,也可以参加相关培训机构组织的就某一专题开展的培训。在参加“走出去”培训之前,一定要梳理分析本单位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带着问题开展“走出去”培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内部培训时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处理和培训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当前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

5.积极开展趣味知识竞赛。财务部门要积极联系单位的工会组织,利用工会的职工运动会、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财务知识趣味竞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学习财务知识、提升工作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会计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财务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会计工作人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6.创新自助菜单式培训。现行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是自学加考试,虽说统一的教材,标准尺度统一的考核内容,有助于会计人员考核的公正和公平,但是却忽视了不同岗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不同专业性要求和不同会计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和年龄、职位差异。所以应该在日常培训的基础上,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位、年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根据梳理分析结果对会计人员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人员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由会计人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工作的积极性,避免会计人员应付自己不感兴趣的培训而造成巨大的培训资源浪费。

7.组建会计知识学习小组。会计知识学习小组既可以由单位牵头组织,也可以是由个人自发组织,由几个兴趣爱好相同、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或技能能够互补的会计工作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活动,交流工作心得,探讨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知识、技能的互补,提高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会计人员水平的共同提高。学习小组成员不宜过多,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单位也应该为学习小组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8.拓展网络培训资源。网络培训成本低,内容丰富,而且方式灵活。企业在积极做好各项常规会计人员培训的同时,要积极拓展网络培训资源,加大网络培训与学习的投入力度。网络培训可以使会计工作人员灵活安排自己的培训与学习时间,自由选择自己急需或感兴趣的培训课题,培训效果更明显。

9.将资格考试做为培训的一种。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会计人员为了体现自身的会计水平而参加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资格考试,是否考虑将已通过的资格考试视同当年的再教育通过。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5

陕西省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最新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以下简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xx〕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陕西省范围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强化服务,注重质量,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四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会计人员从业基本要求,引导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二)突出重点,提高能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面向会计人员,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三)分层培训、考培分离。针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划分各级财政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权限,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培训。会计人员可以自主选择继续教育的学习培训形式,学习培训与考核认定应当分离,考核认定由县以上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四)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继续教育形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逐步形成政府部门规划督导、用人单位支持配合、社会单位积极参与、会计人员主动学习的继续教育新格局。

第五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会计人员享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保障和便利。

会计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资格(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之日)的次年起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六条 按照会计从业资格属地管理原则,各级财政部门(以下统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的下列事项:

(一)依据国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制定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二)依据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和工作要点,制定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确定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四)组织开发或推荐适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

(五)组织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

(六)组织全省高级会计人员(含领军人才)继续教育培训;

(七)监督、检查、考核认定省直属会计人员 (持有省财政厅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八)建设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继续教育考核题库;

(九)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

第七条 各市(区)财政局负责本辖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的下列事项:

(一)根据省财政厅制定的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工作规划,制定本辖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细则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监督、检查、考核认定本辖区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三)组织本辖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

(四)指导所辖县区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五)规范本辖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市场。

第八条 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遵循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支持并督促本单位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

第九条 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年度学习内容及学分由省财政,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

(一)会计理论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政策法规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依法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三)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继续教育,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会计准则制度等专业知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

(四)职业道德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第十条 会计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本办法规定的继续教育形式。

第十一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一)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会计脱产培训、远程网络化会计培训;

(二)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组织的会计脱产培训;

(三)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组织的会计脱产培训、远程网络化会计培训;

(四)会计人员自学;

(五)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领军人才培训;

(六)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

(七)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高级会计人员培训;

(八)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

(九)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其他形式培训。

第十二条 除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继续教育形式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还包括:

(一)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领军人才考试;

(二)参加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

(三)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会计类专科以上学位学历教育;

(四)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其认可的会计学术团体的会计类研究课题,或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报刊上发表会计类论文;

(五)公开出版会计类书籍;

(六)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会计类知识竞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讲座等;

(七)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形式。

第四章 学分管理

第十三条 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学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十四条 省财政厅的年度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包括公共科目和分行业科目。会计人员应首先完成公共科目学习,取得学分不足24学分时,可在分行业科目中选择学习。会计人员重复选择学习同一科目,只计算一次学分。

第十五条 会计人员参加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继续教育形式,继续教育学分计量标准如下:

(一)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会计脱产培训,经考核认定合格的,取得相应科目学分;

(二)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组织的脱产培训,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合格的,取得相应科目学分;

(三)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脱产培训,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合格的,取得相应科目学分;

(四)通过自学、参加远程网络培训等形式完成省财政厅公布的每年度继续教育课目,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合格的,取得相应科目学分;

(五)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领军人才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学分;

(六)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高级会计人员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学分;

(七)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取得相应学分;

(八)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经所属注册会计师协会确认的,取得相应学分。

第十六条 会计人员参加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继续教育形式,其学分计量标准如下:

(一)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领军人才考试,被录取的,折算为24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录取通知为准;

(二)参加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每通过一科考试,折算为24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考试管理机构公布考试成绩的时间为准;

(三)参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会计类专科以上学位学历教育,通过当年度一个学习科目考试或考核的,折算为24学分;

(四)独立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其认可的会计学术团体的会计类研究课题,课题结项的,每项研究课题折算为24学分;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项研究课题的第一作者折算为24学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为12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相关文件的签发日期为准,无正式文件的,以课题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刊物上发表时间为准,既无文件又未公开发表的课题不得折算学分;

(五)独立在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经济管理类刊物上发表会计类论文,每篇论文折算24学分;与他人合作发表的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折算为24学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为12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时间为准;

(六)独立公开出版会计类书籍的,每本会计类书籍折算为24学分;与他人合作出版的,每本会计类书籍的第一作者折算为24学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为12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书籍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时间为准;

(七)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会计类知识竞赛成绩合格或受到表彰的,折算学分标准及学分所属年度按财政部门的有关通知执行;

(八)参加市级以上财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讲座的,折算学分标准及学分所属年度按财政部门的有关通知执行。

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均在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下年度,也不得抵补以前年度未取得的学分。

第十七条 会计人员办理从业资格调转登记时,未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的,应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会计人员未按规定完成以前年度继续教育的,应当在调出地完成以前年度继续教育后,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调转手续。

(二)会计人员未按规定完成当年继续教育的,调出地应当在其调转登记表中予以注明,会计人员办理调转后,应当在调入地完成当年继续教育。

第五章 机构和单位管理

第十八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国家会计学院、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计人员培训基地(中心)等教育资源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第十九条 申请自行组织继续教育的单位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单位(含下属单位)会计人员达到一定规模;

(二)取得财政部门的备案;

(三)具备与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培训场所和设施;

(四)师资适应培训工作要求;

(五)制定完善的教学培训计划、管理制度;

(六)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七)有稳定的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并保障学习时间。

第二十条 满足本规定第十九条所列条件的单位,可登陆陕西会计网提交申请,经审核备案后,可自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应按照规定的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经审核后组织开展培训。培训完成后,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合格的,取得当年相应学分。

第二十一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或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和工作重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培训质量。

第六章 师资与教材

第二十二条 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三条 省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教材开发,逐步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体系。同时,应加强对教材编写、评估、推荐、出版、发行、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应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倡教材开发社会化,鼓励有水平、有能力、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学者和高级会计实务工作者参与教材编写、开发工作。

第二十五条 单位和会计人员自主选择继续教育教材,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单位或会计人员强行推销、搭售。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六条 我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信息化管理,培训学习、考核认定、取得学分等情况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人员可登陆陕西会计网实时查询本人完成继续教育情况,继续教育情况不在从业资格证书上打印。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实行登记制度。

会计人员办理继续教育事项登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 会计人员参加并完成财政部门认可的所在单位组织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由财政部门统一将考核通过的科目及相应的学分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二) 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机构组织的会计继续教育脱产培训、远程网络化会计培训,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由财政部门统一将考核通过的科目及相应的学分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三) 会计人员通过自学完成财政部门公布的年度继续教育学习科目,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考核认定,由财政部门统一将考核通过的科目及相应的学分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四) 会计人员年内已完成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或参加由市以上财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财会业务专题培训、会计类知识竞赛、会计类专题讲座的,由省财政厅统一受理组织单位提供的合格人员名单,按组织单位通知的学分核算标准折算为继续教育学分后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五) 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由省财政厅按照每通过一科考试折算为24学分统一记入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六) 会计人员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并通过一科考试的,应在成绩公布后的3个月内,登陆陕西会计网进行申报,并持准考证和合格成绩单或合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办理继续教育学分折算登记。

(七) 会计人员参加本办法规定的会计类专科以上的学位学历教育的,应在规定学制年限内的每年第四季度登陆陕西会计网申报学习科目和考试成绩;在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后,应及时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进行学历变更,变更完成后,陕西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人员在规定学制年限内申报的学习科目予以确认,按每科目24学分记入申报年度继续教育。

(八) 会计人员参加本办法规定的会计类学术研究(含课题、论文论着等)的,应在当年第四季度,登陆陕西会计网进行申报,并持课题结项书、论文论着等原件,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办理继续教育学分折算登记。

第二十八条 会计人员由于病假、在境外工作、生育等原因,无法在当年完成继续教育取得规定学分的,应当提供合理证明,经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其没有取得的继续教育学分可以顺延至下一年度取得。

会计人员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者参加继续教育未取得规定学分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九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会计人员办理从业资格证书调转、补发、定期换发等事项及参加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申请高端会计人才培训、报考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高级会计师等的必要条件。

第三十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所在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提高培训效果。

第三十一条 组织继续教育培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采取虚假、欺诈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的;

(二) 以会计人员继续名义组织境内外公费旅游或者进行其他高消费活动的;

(三)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印发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相关培训证书的;

(四) 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名义乱收费或者只收费不培训的。

第三十二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对自行组织继续教育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单位如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能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予以通报,并给予暂停培训直至撤销备案等处理。

第三十三条 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将各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会计从业资格情况检查及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内容。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xx年5月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xx年5月9日。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1.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 。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

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对时局变化的高度敏锐性,感悟时局变化对企业财会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及程序,要加强学习,坚持方向,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②具有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综尚超前和创机关报、竞争和法制,更体现了风险与效益对等的根本法则,归根到底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这一些均有赖于国民教育和不断学习。

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④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廉洁奉公,团结协作。

3.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

财政部长项怀诚指出,当前会计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

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继续教育范文6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 时机性 专业知识体系 管理环境 会计实务 管理理论 会计理论 经验管理

一、会计法规变革的周期性与业务系统化的时机性

1.会计法规变革的周期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颁布和修订通常是陆续的、不集中的,这是处于稳定期的规章制度变革特点。只有经过若干年的相对稳定之后才有一次较大规模的规章制度变革。因为当会计规章制度经过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以后,管理环境、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都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发展的形势,就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规章制度系统性变革。规章制度的大变革具有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表现为:从相对稳定状态到系统变革状态,再到新的相对稳定状态,进行会计规章制度变革的周期性发展。

2.会计人员知识系统化的时机性。在会计规章制度相对稳定期陆续颁布和修订的单项会计规章制度.学习和理解中缺乏规章制度体系结构的系统性认识.对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短的会计人员来说,难以对会计规章制度体系进行系统性把握.难以收到好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效果。在会计规章制度变革周期中,当系统性变革的时机到来之际,就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系统化的好时机。会计规章制度大变革颁布的新规章制度体系,就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系统化教材.这一时期是会计专业人员系统学习业务知识的黄金时期。会计教学和会计实务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业务知识系统化的时机,抓好会计继续教育和业务知识更新.把握了继续教育时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及时补充与系统更新相结合。对于会计规章制度处于相对稳定期陆续颁布的单项规章制度,学习要把握及时性,做到及时学习、及时补充,以便对业务知识结构起到系统“补丁”的作用。“补丁”式的培训学习,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关键在于把握及时性.如果丧失了及时学习的机会,也就未必还能简便易行、节省成本:对于会计规章制度系统性变革时期集中颁布的会计规章制度体系。学习的关键在于把握系统性.以对会计业务知识结构起到系统“升级”的作用。进行系统“升级”式的培训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费时费力,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较高的培训学习成本,但收效显著.功利长远。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为业务系统化创造了契机

2006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企业会计规章制度体系。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006年10月颁布了32项与大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相对应的具体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具有指南性质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范。这些企业会计规章制度基本上涵盖了各类企业和各类业务.为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法规制度依据。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45系改革跨度大。普适性和系统性强。1992年颁布(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两则两制”,使我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会计规范体系迈进的步伐。“两则两制”包括《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0项分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项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但仍属准则与制度结合,以制度为主,实行分行业规范。此后十几年时间里陆续出台了16项《企业会计准则》(属具体会计准则层面)和一些完善性制度,开始了向准则规范模式的改革,开始探索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的统一规范模式。但为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加人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新形势,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2006年集中出台了如此大规模的,覆盖所有行业和不同业务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创了准则规范的新局面,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空前,达到国际公认的基本“趋同”,实现了会计规章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创举。

目前,我国在实现会计规章制度国际趋同后,正下大力抓新会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新会计规章制度的正确实施,促进按我国会计规章制度产生的财务报告文件能够实现国际等效,以降低企业信息成本,促进与国际经济融合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从这种意义上讲,抓住新的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实施的时机.搞好会计继续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上一篇邪恶爱漫画

下一篇家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