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驱动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1
笔者:从企业农药生产历史来看,利民化工完全可以说是个业内的“小兄弟”,但仅仅20余年的创业就成长为国内农药杀菌剂业的一支强大新军。请问李总,公司的发展秘笈是什么?
李新生:利民化工主要从事农药杀菌剂的研发与生产经营,主要产品包括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霜尿氰原药、乙磷铝、棚百净等。其中,噻虫啉原药及制剂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代森锰锌、嘧霉胺、丙森锌、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等荣获江苏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显然,企业如果想获得上述认定资格,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作支撑。“十一五”以来,利民化工在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始终把创新和绿色发展作为原动力。一方面,企业强化自身技术中心建设,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等;另一方面,顺着产业链,紧盯生产线,企业持续开展工艺、工序优化活动。可以说,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一刻都没有停滞。近年来,我们先后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其中,代森锰锌闭路循环干燥装置、粉体分布料仓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笔者:据了解,随着城市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利民化工先后实施了两轮搬迁扩能,而每次搬迁都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其中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李新生:如果企业把搬迁仅仅看成是生产线的异地安置,那实际上就是缺失生命力的简单复制,生产技术和产品档次就难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提高。而利民化工恰是利用搬迁的机会,不论是从工艺技术、装置水平,还是节能环保、综合基础管理,力图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例如,第一次搬迁过程中,公司通过技改解决了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因暴露而产生的浪费和污染缺陷,实现了密闭生产。同时,集中实施了生产污水净化中水回用、代森锰锌闪蒸喷淋水循环利用、碳酸锰与碳酸锌废渣综合利用等工程。这一系列技改工程,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废水、废渣中的污染源,并每年可回收500吨代森锰锌;另一方面,生产用水全部闭路循环,节约了大量地下水资源,并实现了零排放,由此促进公司循环经济模式的初步建立。
在公司第二次搬迁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内外积累起来的技术成果,厚积薄发,重点攻克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全封闭、连续化操作,实现生产控制水平现代化。目前,新厂区每个车间都设置了信息化控制手段,从投料到产品包装全部实行自动化操作;同时,设置总控中心,数十个大屏幕可以监测各个重点岗位的运行情况,并能及时显示各种能耗数据。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给我们企业带来了综合效益。一是产能翻番,人员减半,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二是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收率大幅提高,单位产品物耗下降,盈利能力上升;四是企业素质抬升,引来更多的跨国公司前来合作。
笔者:我们看到,利民化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的是内外结合、启动“双翼”的发展模式。能否详细谈一谈公司创新驱动战略中具体发展模式有哪些?
李新生:公司始终坚持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保持发展动力十足。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研发置于突出位置。通过多年来精心打造,目前公司研发机构已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杀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机构先后引入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团队,是实现企业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
同时,公司也重视产学研合作,同国内诸如沈阳化工研究院、湖南化工研究院、东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保持密切合作,加快了最先进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2
一、创新与发展阶段
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特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而且创新在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不但推动着国内产业结构的提升。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着制高点;新兴工业化地区,多年来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有关研究表明,人均GDP4000美元是一个经济体发展模式的重要转折点。即从发展水平看,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开始从中下等收入水平跨入中上等收入水平:从发展动力看,以要素资源为核心的低层次比较优势和规模扩张对增长的效应开始出现递减趋势,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支撑。同时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省发展中的矛盾与挑战也日益显现,既有来自要素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也有因为体制优势衰减、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导致的发展动力的弱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投资驱动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各国都出现了投资率由高到低的转换过程。“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时期,投资率的高限是40%(也因此被称为是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典型)。而浙江1981-2005年平均投资率31.7%,其中2001-2005年平均高达47.7%,2006年投资率为48.5%。“十五”时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平均拉动率达到48.6%,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二,低附加值产业难以支撑持续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省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呈回落趋势,从2000年的22.77%降至2005年的20.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这说明,低附加值产业难以支撑持续增长。
第三,低劳动生产率弱化了增长的动力。劳动生产率反映一个经济体追赶动态过程的基本指标。关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许多研究表明,它们之所以能够维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除了得益于劳动与资本的高投入外,还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90年,韩国人均GDP为577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800美元/人,马来西亚人均GDP2400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734美元。如果按韩国的发展水平,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时,全员劳动生产率约为9000―10000美元/人,而2006年浙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49610元/人・年f约6225美元)。
第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缓慢。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也是新旧产业不断更替的过程。传统产业随着规模的扩张,市场不断成熟,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贡献不断弱化,而新兴产业对增长的贡献则随着其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而不断递增。因此,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体而言,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多年来,浙江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5%左右徘徊。没有明显的提高,与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而第三产业的水平更是与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相称。
这些都意味着我省目前还是以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尽管近年来我省在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是浅层次的。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化和发展水平的提升,依靠创新促进区域经济从传统经济发展向现代经济发展转变。既是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施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
事实上,构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不仅可以破解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而且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解决了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的问题。创新或技术进步通过不断地提高要素生产率,弥补了由于要素投入增加而导致的生产率下降并最终导致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其次,经济增长需要各种各样要素和资源的组合,当其中的某种要素或资源出现短缺时,经济增长就会因为该种要素或资源的短缺而面临瓶颈,而创新则可以通过新的发现与创造来突破经济长期增长中由于资源与要素的短缺所造成的瓶颈。也正是因为如此,创新驱动既是经济发展阶段提升与要素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体制创新使我省在市场化改革中抢占先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升级换代,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增长动力:社会创新充分发挥了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发展阶段的提升与发展环境的变化,原有创新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各种瓶颈制约开始显现,因而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筑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从传统经济发展向现代经济发展转变。
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看,我省目前在技术发展中正处于追赶阶段。这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研究表明,追赶阶段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外来技术或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和技术积累的迅速提高,区域产业开始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产业向规模驱动的重化产业和高加工度产业转移f包括通过OEM或转包合同生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追赶阶段的后期,经济体的自主创新开始显现。自主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4个方面,首先是随着经济体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增加,使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但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其次,随着国内外投资的大量增加。中间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和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再次。在追赶阶段的中后期,科技投入的显著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使创新有了重要的基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体对外部知识和技术的吸收能力会在追赶阶段的后期达到顶峰,而后开始下降,经济体的技术能力要得到进一步提升,就不能只依靠吸收外部的技术。而必须靠自己的研发活动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浙江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追赶阶段的基本条件。主要表现在: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资源不断丰富。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321.4亿元,其中R&D经费为163.3亿元。全省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1.2%,比2000年增加0.6个百分点。全省专业技术人员81.5万人,科技活动人员25.8万人,其中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16.4万人,为创新强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其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资源整合,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的作用下,启动建设了13个创新平台,集聚了大量的优质科技资源,省内外3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入核心成员层。紧密层则涉及到200多家。这些创新平台的建立。将促进我省形成一批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一条龙产学研战略联盟,从而增强重要领域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再次,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日益提高。经济普查资料表明,浙江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比较活跃。省内多项研究表明。我省大多数企业都进行过或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活动,这表明我省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非常高涨。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企业级及以上)产值3807.3亿元,同比增长53.4%。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24.4%)高29个百分点,新产品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3.7%,这表明新产品已经成为影响工业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创新强省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创新强省”,并把自主创新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发展模式的创新。
三、构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途径
创新强省,关键是促进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以创新驱动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最终提高投资报酬。缓解资源瓶颈;其次是通过加快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并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培育新的优势,特别是在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后,通过强化创新,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再次,形成具有区域内生的经济发展动态适应机制,即使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能够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科技经济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因此,与投资驱动为特征的传统增长相比较,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它解决了长期增长中的要素报酬递减和稀缺资源制约问题,从而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可能。
要构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特别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要素资源禀赋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特别是以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是创新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没有高素质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企业,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可以有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因此,要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关键是要使经济增长从依靠普通劳动力等传统要素转向依靠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创新要素上来。因此,要针对我省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整体素质偏低、创新投入偏少的现状,更新投资理念,把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投资放到最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快知识和技术积累,从而为发展模式转变奠定要素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3
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风向标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学发现和生产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一些部门和行业,最初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产业化,最后成为一种产业。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前沿科技突破和长远发展需求为基础,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和全局引领作用,技术知识密集、成长潜力巨大、物质资源消耗更少、综合经济效益更好的产业。
新兴产业反映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趋势,昭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方向。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风向标”或“领头羊”,不仅在于它本身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它能够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增强竞争优势,必须拥有处于时代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
科学发展辉煌路,新兴产业迈大步。十年前,江苏新兴产业寥若晨星,十年后的今天,江苏新兴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蓬勃发展,已经初具体系雏形。2011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24.4%,部分产业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有的产业技术水平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可以相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成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和新的增长极。
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育成长的内生力
新兴产业潜力大、附加值高、爆发力强、前景广阔,但是,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的成长也需要一个发育和培育过程。新兴产业唯其“新”,因此一开始没有显性的市场需求,没有成熟的上游产业链,没有定型的设备、技术、产品和服务,没有国内外现成的技术参照系,因而完全要靠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内生驱动其发育和成长。
当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扬弃。一个时期之中,我们追求增长的主要做法是:资本靠招商、技术靠引进、产业靠转移、生产靠加工,消耗自己的资源、能源、土地还加上劳动力,污染自己的环境并破坏生态平衡,然后把价廉物美的产品大量出口……。在此过程中,我国当然也较好地解决了就业、增加了税收,特别是扩大了外贸、换取了外汇、盘大了GDP,同时也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因此,要坚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坚决地从以往过于依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要标志的创新型经济,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既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又加速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发展经济不再需要消耗资源、投入资本,而是通过创新来带动要素和资本的投入并大幅度提高效率效益,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疾步奋进的阳关道
江苏对“创新驱动”认识得比较早,行动也比较快。最近几年,江苏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切实制定和实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构筑江苏发展的长远优势。2011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达到1070亿元,占地区GDP的比重提高到2.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2%,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万件,达到11043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5.3%,区域创新能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按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来测算,到2015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要达到10%和18%;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分别达到18%和25%。
然而,江苏新兴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内外部的制约因素,如:有些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产业、低端环节”比较明显,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真正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产学研合作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仍要依赖进口,部分国产化设备的质量、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尚有差距,不少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区域发展不平衡令人纠结:2011年,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中,苏南5市占66.4%,苏中3市占21.9%,苏北5市只占11.7%。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江苏驱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须高度重视以下两条: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4
关键词:创新 转型 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目前,我县原有的资源型、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1、创新驱动是破解发展困局、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渑池经济快速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渑池工业规模扩张了92倍,财政收入增长了40倍,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12位。然而,伴随着过度开采和粗放发展,单纯依赖资源的负效应逐步显现,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之困、产业畸重之困、民生改善之困、惯性思维之困等诸多困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渑池迫切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破解发展困局,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创新驱动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近年来,渑池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和转型主线,强化科技创新,健全自主创新体系,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金属镓、生物酶等高新技术项目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摆脱资源依赖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2012年,渑池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还应认识到,渑池现有的高新技术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影响不大,还形成渑池新的经济增长点,渑池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更多的、更高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来支撑和引领发展。
3、创新驱动是完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就是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创新驱动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依靠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牢牢把握四个关键环节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教育作为创新之基,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
1、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核心是推进科技创新。要把科技创新工程作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抓手,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着力打造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
2、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的关键,一个国家和地方,如果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就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牢固确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要大力培养人才,切实打牢人才基础,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3、把教育作为创新之基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教育室基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切需要需要提高教育水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思考,更是警醒,唤起了社会对拔尖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切关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模式。
4、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化是创新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重点
1、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路径。在我国现代胡建设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像华为、中兴、海尔等一批世界级大型企业,也产生了像百度、腾讯等一批横空出世的新兴信息产业。在推进“一高两化”的过程中,三门峡的速达高科、恒生科技、华鑫铜箔等一批高新企业也在快速成长,他们依靠科技创新,异军突起,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渑池要实现科学发展,也必须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要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平台、重点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着力创新合作机制
推动产学研政紧密合作,是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的突破口,是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渑池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必须着力探索建立产学研政合作机制,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拘形式借脑生财,努力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要强化知识产权导向功能,明确产学研政各方的责权利,引导企业主动介入早期研发活动,促进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渑池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5
一 能源消费需要顶层规划
中国能源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常规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相比之下,我国各种能源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都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都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从历史数据分析,我国煤炭消费总体呈下降趋势,维持在65%以上;石油消费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幅度不大,近年来都在25%上下浮动:天然气占比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长期在2%左右徘徊:水电、核电及其它能源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能源供给和消费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下,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在智慧城市新背景下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关键是要针对于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首先,是能源与信息化的结合。根据“十”的指导思想,现在能源利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从“推动变革”调整为“革命”。之所以把能源生产和消费作为革命来对待,与GDP的高增长相关。过去是以GDP作为决策标准,却忽略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发展这个大前提,GDP高速增长,实现了社会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但资源、环境能否持续支撑如此快速的发展需求,这才是关键。另外,“十”也将“推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为“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意在以消费未定生产,正是考虑到顶层设计的问题,在能源消费这个顶层规划下来发展生产,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等,能更好地避免盲目发展和浪费资源。
现在,我国常规能源中,煤、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量都很有限,其中煤是能源消费的主体,但燃煤将带来“高碳”等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发展也受到诸多制约,新能源虽然可以做到低碳、可持续性,但是其有“不连续”的特性,可以这样说,它的“可持续”并不等于“可连续”,例如太阳能,只有在晴朗的白天才能获得,如果是阴雨天气或夜间就无法实现能源的持续稳定地供给;风能,能源供给量由风力的大小来确定:水能,雨季和旱季的供给量明显不同……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客观自然条件影响大,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另外,由于目前全世界依旧缺乏大规模储能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突破,导致新能源在能源储备方面依旧受到限制。所以新能源无法做到源源不断的供给,因此如何平衡矿物原料、水能、核能、新能源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结构的顶层规划显得极为重要。
二 坚持创新驱动策略
创新驱动,既是国家策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的工业生产,大都采用“拿来主义”,从国外购买现成的产品和专利技术,拿过来组装即可,不论是汽车还是家电等电子产品,核心技术均来自国外,我们从事的更多的是生产制造,虽然制造的产品总类丰富、品牌多样,但缺乏自主创新,缺乏核心竞争优势,这也使得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再看自主创新发展的韩国,国民使用的汽车、电器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源自国内品牌,国民对国货深刻认同并鼓励使用。这一系列创新的驱动也使韩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一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国家发展初期,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甚至购买专利和成品,这虽然能降低风险,提高经济增速,省时省力,但是却极度打压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同时不利于自主创新产业的建立。一个国家长期单纯依靠这种发展思路,将很难掌握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之外,我们还要注重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新东西和新事物,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会有风险和失败,我们要允许犯错误,更要控制好科研和生产中的风险。创新驱动应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国策,不仅产品技术需要创新,管理思路和理念也要创新,这是政、产、研各方的责任所在。
但是,创新科技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在现今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要紧抓最迫切、具备战略发展意义的技术来创新,从点的创新逐渐到面的创新,慢慢积累从而达到全面综合创新。综合国情来看,我国的创新驱动首先可以从节能减排抓起;其次,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即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第三,致力于资源的分级利用,即把资源分等级,不同级别的资源用在不同的地方,使其效益最大化。
三 产城融合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热点,智慧城市已成为我国现今发展的一个刚性课题。发达国家的城镇人口占比是75%―80%,最高能达到85%―90%以上,而中国目前的城镇人口占比只有53%左右。所以,将来还会有大量的人口进城,将会形成很多更新、更大的城市。
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有利于带动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但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第一,城镇能源消耗翻倍;第二,城镇资源环境压力加剧;第三,劳动人口过剩导致城市用工问题突出。而“产城融合”概念的适时提出,也为我们带来了应急的思路和方法。
产城互动,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要相互推进。如果仅仅搞城市化,把土地推平了,只是建一些住宅来吸引人,却完全没有产业支撑,生产和生活地区分离,就会加重交通负荷,既浪费资源又降低效率。如果同时发展产业,企业进来了,就会产生就业机会,带动形成产业就业规模,吸引人口集聚。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兴起,相关城市的配套设施、市政建设,以及围绕城市居民和产业的相关配套服务也被带动起来了。这样产城融合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多产业新城,依靠产业发展和城市支撑来相互推进,有利于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
但是,“产城融合”也讲求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基础效应,牵头带动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建设特色之城。不能一味跟风,“种棉花的地生不出钢铁来”,如果千城一面,将会阻碍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四 低碳与能源消费都需要把握好“度”
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之路、新能源发展规划,这些都需要顶层规划和创新驱动。但是,不论现在走到了哪一步,都需要把握好尺度。
创新驱动发展范文6
通过分析我国农机行业现状,总结农机企业及其产品存在的问题,引入设计驱动创新的理念,提出我国农机企业要尽快树立“设计驱动创新”的发展策略,对内要从技术、用户、使用环境等角度进行新产品研制,对外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拓展新型的商业模式,建立稳定、多元的合作网络。
关键词:
设计驱动创新;产品开发;农机企业;发展策略
我国人口数量多、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农业机械在农业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东北某企业家曾形象地描绘,“如果农业生产是一场战争,农机就是战士手中的冲锋枪”。农机产品也叫农机具,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大到耕耘机、大型拖拉机,小到脱粒机、剥壳机等。农业机械产品能够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
1我国农机行业现状
近年来全球农机行业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农机工业生产总值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为农机及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国农机区域优势逐步凸显,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国内外资本加速进入农机领域,对优质农机企业进行并购、投资,国外农机企业也选择在我国建厂。国内工程机械、农机上游企业、汽车行业资本积极进入农机领域,如建立农机制造基地,对农业机械板块积极进行战略布局。
2我国农机企业与农机产品问题
依前文所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机制造大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最多,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喜人。由此可见,我国理应是世界农业机械产品开发与创新的强国,我国农机企业也应该是世界农机研发与制造的领头羊。然而我国并非农机制造强国,呈现出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通病。农机行业与农机产品较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机产品种类不足,效率低下
农机产品的数量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农机产品有3500种左右,是美国农机产品总数的一半。2014年9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明确指出,“我国现有农机产品从数量和效率上仍然落后于欧美国家”。尽管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综合利用水平达到59%,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认为“这59%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一方面是农业机械本身的科技含量不高,另一方面是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科技含量不高。农机使用效率低下带来的损失巨大。
2.2农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短缺
目前,我国农机市场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农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展开”,要求“研制推广一批新式高效农业机械”。中国农机研制及工业化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进程,但大型、高效农业配备及中心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智能化与进行精准工作的商品缺失。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及地区在农机产品的设计开发上一味追求大功率的高端农业装备,没有经过实地调研,结果在商业上以失败告终,如以高端农机具中具有普遍性的拖拉机开发为例,马力过大的拖拉机并不适合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2.3农机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美誉度不高
近年随着农机产品需求急速增加,大量资本进入农机行业。许多短期牟利性拼装类公司的出现,暴露出行业准入门槛低,进而出现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公司间恶性竞争等问题,未能构成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国产农机产品名牌少、杂牌多,大公司不强、小公司不专,新式高效农机商品依旧缺失。另外,国内农机零部件行业虽然也在快速发展,甚至增速高于整机行业,但商场份额多集中于低端商品,自立品牌缺失和零部件开发力量薄弱,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机整体的可靠性。
2.4农机企业创新力不足,研发能力有限
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农机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能力较弱,跨国企业占领了国内主要的高端农机市场。我国农机领域的前十名专利申请人中,只有一家是企业,其余均为科研院所。我国农机技术研发成果很多依然停留在科研层面,实践转化较少,与农机技术集中于企业的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农机企业产品研发缺乏系统规划:一方面表现在产品线的规划与创新不足,如农机具配套率低;另一方面表现在产品研发思路呈点状,如我国农机产品主要关注农作物的生产,而西方关注的是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
3设计驱动创新的农机企业发展策略
设计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是开拓创新思路的工具,也是增强企业发展策略的手段。设计驱动创新是一种前沿的创新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由设计思维、设计行为主导的创新模式。强调通过现存技术因素、市场与用户研究、企业资源利用、合作机制建立等方式形成有目标、有规划的企业发展与产品解决方案。设计驱动创新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中不仅需要技术知识,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知识,设计成为连接两种知识的桥梁。其次是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Design,UCD)的设计与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社会形成,用户成为研发制造的关注重点,用户的需求与使用反馈成为技术研究的风向标。最后是由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引发的网络化社会的形成。用户、产品、销售渠道、制造企业等不再是单向的线形关系,而是网状的交互关系。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机行业仅凭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低价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必须强化企业品牌、产品质量与可持续服务。技术可以驱动创新,市场也可以驱动创新,但是设计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对装备制造企业而言,设计驱动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设计公司与生产企业的嵌入式合作,从调研、概念、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等多个角度的合作,在互相信任且拥有有效保密机制的前提下,让设计公司更全面地了解生产企业,能为生产企业提供更适合的农机设计方案。
3.1设计驱动创新———企业内部
首先要求企业家具备设计战略眼光与思维,将创新设计与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发动机与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建有工业设计部门和设计研发机构,或者是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外部研发团队,能够很好地领悟与贯彻决策者对创新设计的定位与标准,专注于核心业务与文化底蕴建设,对打造品牌与提升价值有长远的期望值。
(1)从农机技术层面上,企业研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适当引入新技术。农机制造企业以模仿抄袭来研制产品不仅会引发因设计侵权而被的风险,而且跟风已经无法在市场上形成有力的竞争。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奋而求变、抛弃模仿,逐步意识到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研发创新机制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机企业应建设农机研发中心,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为核心竞争力,产品设计必须要通过深入地分析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国情及地理特点,融合农艺,技术领先,大小型兼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农业装备产品,实现农机产品的科学转型升级。
(2)从农机用户层面上,注重用户研究,尤其是用户的时代变化与潜在需求。新型农机的开发不仅需要引入新的技术,还要进行用户研究,以新农民和职业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自2010年起农机用户逐步转变为“80后”“90后”群体,伴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能用、耐用的农机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其使用需求,人们更倾向于好用、易用的农机产品。因此,农机产品的设计方向也逐步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状况、思维方式等,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人的心理认知和精神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使产品更具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未来的农机产品应该是多功能、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作业高效快捷、维护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资源耗费较少、环境生态安全的综合性高科技产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感觉到被尊重、热衷于本职工作且具有劳动的自豪感。
(3)从农机使用环境层面上,企业应该研发适合中国特有的立体农业所需的产品,突出专业性与适用性。转型发展的中国农村的环境、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注重物理环境对农机设计的约束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农业劳作对农机的要求,研发适合中国特有的立体农业所需的农机产品,突出专业性与适用性。农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优势,结合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农艺特点,在全产业链上精耕细作。注重地域环境的独特需要,使农机具注重通用性,与当地实际作业方式相匹配,适应当地的土地规模集中度,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产品。农机具不仅是部分农民的生产工具,也是当地经济特征的体现,也会受到区域文化影响。部分农机具在设计时要考虑当地的特色,可以在传统农具基础上设计出体现地方文化与特色的现代农具。如东北地区的拖拉机,色彩上应以暖色为主,且饱和度较高,驾驶室尽量设计成可挡风的闭合或半闭合空间,手扶部件避免直接使用金属材质,增设具有防冻、减震功能和增强抓握力的泡沫塑胶层。
3.2设计驱动创新———企业外部
(1)树立以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CI),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企业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个特定企业有更好的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VI)。近些年有学者将产品识别(ProductIdentity,PI)也纳入CI,PI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以产品设计为核心,使产品在设计、开发、研制、流通、使用中形成统一的形象特质,使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和外在的视觉形象统一的结果。农机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品牌形象的树立、产品设计的规划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创新设计与品牌建设挂钩,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有助于企业不断创造出持久的经济价值,品牌建设与创新设计的互动关系可以保持企业成长始终位于良性轨道,还可以帮助一些企业平衡制造与营销自主品牌产品,配置内外销市场份额。
(2)拓展新型的商业模式。我国农机行业的商业模式发展随着特定环境的变化,赢利模式的引进大致经历了“单件利润模式—规模利润模式—品牌利润模式—结构利润模式”的过程。农机企业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商业模式也要更新,利用已有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将盈利业务分为显性与隐性、短期与长期,从单一走向多元,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组。如部分农机企业以绿色设计为理念,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部件尽量采用通用型设计,便于企业实现跨企业、跨行业的合作。农机整机与零部件企业可以致力于机组一体化建设,实现“一站式,零距离”农机产品售后服务,是从产品全生命筑起管理,提升服务核心竞争力。
(3)建立稳定、多元的合作网络。制造企业的合作网络可以是区域地方政府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产业链之间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同类制造企业间的交流学习、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农机企业应该顺应政府农机化发展政策,建立区域地方政府与产业集群的合作,推进农业机械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进程。农机产业链之间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农机企业合作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稳固的产业链直接关系到农机企业的生存,良好的产业链关系对于拓展商业模式、提升竞争力也有直接的影响。在农机行业内,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与区域优势,专攻某个农机领域或某项技术,努力成为行业专家,而不要跟风,把短期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优化农机产品结构,提高农机装备制造水平。农机企业应该主动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有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既能提升制造水平,加大研发力度,同时也能降低新产品研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协作,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提升中国农机技能水平,培育国际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农机行业标准的制定。
4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情形与市场竞争中,我国农机企业要尽快树立“设计驱动创新”的发展策略,对内要从技术、用户、使用环境等角度进行新产品研制,技术研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注重用户研究与农机使用环境,对外树立以品牌为核心的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展新型的商业模式,建立稳定、多元的合作网络,加快创新速度才能生存。
作者:武月琴 单位: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2]陈雪颂.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1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