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巡检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巡检设备范文1
【关键词】电力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巡检;条码
一、人工进行设备巡检的缺点
(1)人工数据输入量大。由于需要对每一台设备的巡检数据采用人工逐条输入的方式输入数据,数据输入工作量大,巡检模块执行普遍不好。这种人工输入海量数据的方式与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背道而驰,在不增加设备定员、不增加计算机、不提高巡检者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让巡检者在巡检过程中拿着巡检本记录数据,回来后坐在计算机前输入数据。因此巡检模块基本不具备操作性。(2)巡检质量不可控。设备管理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对巡检质量主要是采用分别赋予巡检者、使用者不同工号和密码的手段进行互相控制。使用者的工号和密码完全可以告诉巡检者,这样对于巡检的质量无法控制。(3)设备动态巡检。由于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同,各个设备的巡检频率应该不同,这给相应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每次巡检都要检查所有设备,事实上增加了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改进的巡检方案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提出以下改进巡检的方案。将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设备巡检中,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其改进方案是:逐个设备编制不同的条形码,并制作相应的条形码标签,置于现场设备上;巡检人员随身携带能识别条形码的手持终端,对设备进行识别,并在现场根据手持终端上所显示的人机界面提示,输入对应设备的参数和状态;巡检返回后,将手持终端存储的数据通过专用通信座输入到用于设备管理系统中。在设备数据库中定义了条形码对应的设备名称,巡检参数以及各个参数的特征等各种相关信息,从而扩展了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基于这两点,同时融合了计算机管理技术,从而使条形码识别技术应用于设备巡检系统中成为可能。
三、基于条形码识别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
基于条形码识别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实现主要在电力设备系统中增加手持识别终端。手持终端可以采用CASIO DT900条形码扫描仪,它是离线式数据采集终端,巡检人员携带手持终端到距计算机工作站任何距离的设备现场,对条形码进行识别,并采集设备的状态信息。将手持终端置于通信座上,选择“通信”功能,即可通过红外传输技术与通信座通信,通信座则以串行口与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连接,从而完成巡检任务下载,采集参数上传的通信工作。条形码打印机可以采用Zebra
TLP2742桌面标签打印机,可以打印各种国际通用码制的条形码。
四、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巡检模块包括的功能
(1)设备信息配置功能。在设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能够对设备以及巡检参数的相关信息进行灵活配置。设备信息中应包含设备名称、设备运行等级等;参数信息则应包含该参数是模拟量还是开关量,以及参数取值上、下限等信息。(2)条形码自动编码功能。当设备配置完成后相应的设备条形码编码应该自动完成,并可用条形码打印机打印相应设备的条形码标签,置于设备上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3)巡检线路配置功能。目的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等级确定每次巡检所包含的设备及其参数。在巡检线路中应包含巡检线路的巡检时间、巡检频率、包含的设备及设备之间的巡检顺序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需巡检的设备或各种状态参数、巡检线路进行修改,系统维护方便。(4)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包括对巡检者到岗情况的历史状况查询和设备参数取值的历史状况查询。(5)报表自动生成功能。系统应能对采集的数据自动进行相关统计,按照要求形成各种历史数据的报表。(6)设备状态显示功能。在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上,可以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报表、图形、棒图等多种形式输出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巡检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为设备管理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7)设备管理辅助功能。包括巡检人员的配置功能、编辑功能等。其中巡检时间、巡检线路自动提示功能,可在现场提供漏检项目查询,有效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并提供现场设备测点取值超限报警与查询功能;巡检人员也可在现场查询、核对已有取值的测点参数,以保证巡检工作质量。
形码识别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系统巡检模块中,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设备识别可靠性高、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等优势。通过吸收条码技术,可以使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在现场操作具备了可行性。
巡检设备范文2
关键词:变电设备;巡检;四化;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116-02
1 成果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大量投运,对变电站设备巡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变电站巡检,大多数单位仍然采用人工巡视及笔录的方式,存在巡检人员负担重、巡视工作规范化管理困难、巡视质量难以保证、对设备性能进行动态分析较困难等问题;少数单位虽已逐淅摆脱由巡检人员携带纸质资料进行巡检的阶段,使用PDA进行巡检,个别单位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巡检,巡检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未解决标准与现场脱离,判断依靠人工记忆等问题,离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化、标准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满足变电站设备巡检的质量要求。具体存在以下问题:运行人员难以熟悉和掌握海量的标准、规程和制度;设备型号繁多,巡检标准不统一、不齐全,针对性不强;巡检的缺陷分类标准不齐全、定义不准确;纸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使用太繁杂,翻阅查找不方便;管理人员难以管控巡检的工作质量;缺陷的发现及闭环管理难以掌控;巡检结果数据整理和流转使用效率不高。
2 成果主要内涵
变电设备巡检软件系统以精益化管理为核心,以巡检标准库、制度规程库、设备缺陷库等三库为基础,以精益化、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四化为诉求,开发出智能化培训系统、智能化提醒系统、智能化结果系统、智能化操作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五个系统25个模块,最终形成变电设备巡检软件系统,全面提升变电检修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科学性、完整性、可控性,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三库:建立巡检标准库、制度规程库、设备缺陷库做为系统支撑体系。
四化:实现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精益化为最终诉求。
五系统:开发智能化培训系统、智能化提醒系统、智能化结果系统、智能化操作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做为实现手段。
3 成果主要做法
3.1 “三库”建设
3.1.1 巡检标准库建设
①巡检标准实现设备分类。在此套巡检系统中,我们引入了标准化的管理理念,针对每个厂家,每种型号的设备均编制了相应的巡检标准表单,形成了“巡检标准库”,并将巡检标准表单整理后固化进巡检系统,这样就保证了所有使用此系统的人员在同一标准下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巡检标准针对性不强,标准不全和不统一的问题。
②巡检标准实现图文并茂。在本巡检系统中,我们为将《四川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巡视维护标准》落实到实处,引入了可视化管理理念,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每条标准进行了诠释,并用箭头指向巡检部位的方式对每条标准进行了准确定义,此种方式再也不用担心员工是否具备业务能力,减轻了培训工作量。
3.1.2 制度规程库建设
为将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实处,我们在系统设计中除了设计针对性的标准外,另外将每个设备每个部件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标准集成到了系统中,形成了“制度规程库”,让巡检人员对设备的巡视要求和缺陷把控更加明确。
3.1.3 设备缺陷库建设
在本系统中,我们将表单化后的缺陷标准融入到了每条巡视标准中,将每条巡视标准对应的缺陷标准进行了穷举化,形成了“设备缺陷库”,这样,巡视人员在对照巡检标准巡检时发现缺陷后,只需对相应的缺陷进行选择即可,不需要再为缺陷定义不准确而烦恼,为高效、准确的完成巡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2 开发“五个”系统模块
3.2.1 智能培训系统
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将每个设备每个部件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标准集成到系统中,供所有巡检人员工作前和工作中学习,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型团队建设要素,让巡检人员对设备的巡视要求和缺陷把控更加明确。
3.2.2 智能提醒系统
智能提醒系统具体包括:巡检周期自动提醒;缺陷实时提醒;缺陷实时自动汇报。
3.2.3 智能操作系统
①作业流程标准化。将表单化后的变电站巡视作业流程融入到了本系统中,巡检人员需要完成每一个既定巡检流程,方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程序作业。
②优化巡检过程。运用本系统时,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缺陷后只需选择缺陷即可,无缺陷的设备统一点击“确认”即可,不需要逐项打钩,有效的节约了巡检时间,另外,根据优化后的巡视路线进行巡检有效的节约了巡检时间。
③实现一键上传。巡检人员巡检完毕后,只需点击“上传巡检报告”按钮即可上传巡检报告,巡检中发现的缺陷、缺陷图片等后台自动统计分析,并自动分解到每个间隔,每个设备中,不需要巡检人员单独进行统计,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报告更加的准确。
④缺陷与照片智能关联。本系统自带的照相功能能对发现的缺陷及时照相并自动同设备缺陷关联,减少了以往巡检完毕后需要将缺陷照片和缺陷一一手动关联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
3.2.4 智能管理系统
①工作计划自动生成。根据《四川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巡视维护标准》中巡检周期要求,将每天的巡检任务按照巡检周期表自动列出,不需要人工干预,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导致的设备检修计划遗漏等现象,提高了计划的完整和可靠性。
②RFID射频识别技术运用。此技术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同过此方式可确保巡检人员巡检时必须到位,有效的监督作业过程的执行。
③时间控制技术运用。巡检人员扫描RFID后,系统自动记录巡检每个设备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并自动和系统中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对比(预先设定的时间为专业人员巡检每个设备的平均时间),如少于系统设定的时间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使巡检过程从自觉到可监督,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巡检的过程控制。
④RFID状态判别技术运用。在本系统设定中,如巡检人员没到达工作现场巡检,则不能弹出巡检标准,无法巡检,如RFID标签损坏,则输入密码后可以继续巡检,此时,系统将自动记录RFID损坏,如多个损坏,则系统会判定为巡检人员没到作业现场,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确认,从而判断是否巡检人员到位。
3.2.5 智能结果系统
智能结果系统包括:缺陷实现智能统计分析及管理;巡检报告自动生成;分析统计报告自动生成。
4 成果实施后的效果
实现了“四化”管理,打造了精益变电设备巡检。
①自动化操作,减轻人员负担。通过巡检计划自动生成、巡检标准库建设、温度自动计算、巡检规程库建设和各类报告、统计、分析自动生成系统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使作业更加的轻松、简单、快捷。大大提升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②标准化作业,确保工作质量。在“三库”建设中,巡检标准实现设备分类有效解决了针对性不强、巡检标准不全、不统一的问题、“图文并茂的标准库”有效解决了巡检人员不熟悉设备和标准的问题、设备缺陷库提升缺陷定义的准确性、制度规程库确保工作的合规性,这些为工作质量提供了系统的保险,通过标准化流程,避免了漏检、错检等问题,从而确保了设备检修的工作质量。
③信息化运用,强化过程控制。本系统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时间控制技术、RFID状态判别技术、实时视频跟踪技术和缺陷实时上传技术等五大信息化技术手段,彻底解决了过程管理控制的难题,实现了管理人员对检修工作人员现场作业的实时监控和对缺陷的及时了解和跟进,有效的提高了变电检修人员现场工作的执行力。
④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效益。精益化管理是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大力推行的管理模式,系统中的缺陷实时提醒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缺陷状态、设备新投运巡检功能确保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设备定期维护与实验功能确保设备的维护和实验准确无误、设备标准化验收功能保障设备验收无遗漏,这些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 结 语
本巡检系统开发完成以后,已逐步在乐山电业局推广使用,目前,甘孜、厦门等兄弟单位以及省公司企协、安全运维部等上级部门已对本系统进行了考察,认为本系统贴近生产实际,能够有效的指导员工完成巡检,克服了传统巡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业务应用系统。从乐山电业局试点变电站使用情况来看,效果非常良好,有效减轻了巡检人员工作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我局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巡检设备范文3
【关键词】10KV配电网;设备巡检维护;线路巡检系统
引言
10KV配电网在生活生产中较为常见,是电力系统和用户相连接的环节,负责向用户合理分配电能。从大量实践中可知,停电事故多由配电系统引起,这就要求维护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将配电网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如断路器、变压器、电容器、继电器、互感器等。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着配电网的运行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受环境和人为诸多因素影响,设备极易出现各种故障,轻则阻碍配电工作,重则威胁到人身安全。所以,在设备运行中必须加强巡检维护。
1 实例分析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例分析
某市10KV配电网覆盖了大半个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加,先后增设了一些设备线路,管理更加困难。2009―2010年发生多起故障,如线路严重老化,设备磨损严重。某设备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自身表面蒙有大量灰尘,因不能及时散热引发爆炸;2010年某处线路在大风中刮断,因检修不及时,最终伤了2名路过的市民。综合这些故障分析,巡检维护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为此电力公司加强了对配电网巡检维护的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1.2 存在的问题
(1)工作量大,效率低
该配电网覆盖区域较广,工作繁重,巡检维护工作依靠人工完成,而电力公司专业的巡检维护人员配备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检护人员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如检查配电设备运行状况、处理潜在的危险等。除了安全稳定性,还要考虑配电的经济性,采取各种保护措施,确保通讯畅通。在如此大的工作压力下,检护人员的工作速度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2)专业水平较低
技术落后,更新缓慢,安全可靠性低,巡检维护中不能精确控制停电频率和停电范围,以至于停电事故并未减少。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导致线路设备电压不稳,功率异常。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匮乏,检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且缺少实践经验,不能及时准确地分析故障原因,或不能很好地解决突发事故。加上部分巡检维护人员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工作时多是敷衍,以至于很多细节都被忽略,而潜在的危险没有处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3)合理性、经济性难以保证
采用人工检护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维护制度不健全,难以对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工作安排不合理,常出现重复检查或漏检的情况,随着错误率的上升,必将对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巡检维护还要考虑企业的经济状况,尽量以最少的消耗实现全面高质的维护。但人工方式虽然可行,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延误时机、重新维护都需要增加成本,显然很不经济。
2 提高10kV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水平的措施
考虑到巡检维护工作的重要性,该企业总结了以往在此方面的不足,并积极培养了一批专业维护人才。结合实际情况,对该10KV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及时巡检维护。
2.1 建立起线路巡检系统
改变以往的人工巡检方式,引进现代化技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线路巡检系统包括两部分:①数据采集部分。负责设备条形码的扫描及数据采集工作,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采集后的数据存入计算机,以便日后分析。该系统使用条形码扫描模块采集设备的状况信息,以C语言为编程语言进行平台的开发,集数据信息的采集、记录、查询等功能于一体,而且还能够及时更新数据;②数据管理部分。负责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分析,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处理,并实现各种数据的交换。此部分包括数据同步、数据查询、故障处理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使得巡检效率大幅提升,质量大大改进;减少了失误率,为巡检工作提供给了技术保障。
2.2 关于变压器的维护
该市配电网中均采用干式变压器,由铁芯和绕组组成。变压器体积较大,损耗多,且本身存在的磁化电感和铁磁材料涡旋电流,会加大工作时的铁耗;线圈内阻也容易产生铜耗。绕组和电磁材料耗能最大,易使变压器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绝缘层老化,最终质量和性能都有所下降。
可见,温度和容量是引发变压器事故的主要因素,维护人员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变压器一直在正常温度内运行;容量方面,则将其负荷量控制在额定负荷的20%以内。采用小组制,分班进行巡视,其间有两次尘埃天气,严重地影响了绕组电压,但因及时检修,未发生事故。
2.3 关于配电箱的维护
首先要全面检查,确保名称、标记、规格和系统接线图等符合要求;然后锁好箱门,派专人负责。在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电工知识和动手能力;按照规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如穿戴绝缘手套等。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上一级的电源相隔离,并设置了一些明显的危险警告。另外,根据实际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顺序,如送电要遵循总分原则,从总配电箱到分配电箱,然后再到开关箱;停电时应遵循相反顺序,则由开关箱开始,总配电结束。
2.4 关于电容器的维护
配电运行中会有部分无功功率产生,增加了网损,所以要进行无功补偿。电力电容器的作用便是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以维护系统稳定。电容器只有在额定电流下工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若电流有所升高时,必须控制在额定电流的1.2倍以内。一旦高于此值,应立即关闭电容器。其运行电压不得高于额定电压的1.1倍。
在维护过程中,巡检维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检查电容器组。其间一次巡视中,检修人员发现箱壳有明显的膨胀和划痕,立即停止运行并对现象原因展开调查,避免了事故发生。每天都要对电容器及其部件进行清理打扫,以防出现灰尘或其他影响因素。关于运行环境温度,按照规定应在40℃―40℃之间。
2.5 其他设备的维护
关于柱上断路器,在开箱后需检查绝缘罩是否损坏、信息是否齐全;使用前对其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进行核对,确保均与实际相符;用户不得随意更换使用与原型号规格不一致的电器元件;操作人员熟悉断路器的性能,掌握调整维护方法;为防止电缆终端头出现故障,首先应保证其质量合格,并提高其制造工艺水平,按照规定程序完成其制造过程;为减少电缆分支箱的故障率,应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强设备验收和绝缘试验、严格控制其安装过程及施工质量、提高运行检修水平等。
3 结束语
10KV配电网应用广泛,意义重大,包含多项设备,是支撑其工作运行的基础。为保证配电网安全,必须确保各项设备能够发挥正常功能。在影响配电网设备的诸多因素中,巡检维护不当占得比例最大,所以应加强巡检维护力度。
参考文献:
[1]徐晟宇.10KV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工作分析[J].科技资讯,2012(23).
巡检设备范文4
【关键词】“望、闻、问、切”法 机械设备巡检
一、概述
栾川龙宇钼业南泥湖矿山公司采爆车间现有潜孔钻机、电铲、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工程车等各种工程设备。由于采场面积大,设备分散且种类繁多,设备点检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公司设备巡检工作耗时、耗力,一直以来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公司相关技术部门经过反复研究探讨,把我国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的 “望闻问切”诊断手法,巧妙地融入设备巡检工作之中,及时发现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异常现象,避免设备事故发生,提高设备运转效率。
二、“望、闻、问、切”设备巡检法的建立
任何设备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要经历从设备正常、事故隐患出现再到事故发生这三个阶段。从设备正常到出现事故隐患的渐变过程,是个量变的集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备的量变都由具体特征表现出来。例如高压油管爆裂,必定有个泄漏、变形的过程,表现是漏气、外形改变、振动,同时发出异常声响,气慢慢地越漏越大,响声越来越响,管壁变薄、鼓包,这是个量变的过程,此时如果巡检人员视而不见,不以为然,或发现、处理不及时,油管就会爆破,事故就可能发生。而"望、闻、问、切"设备巡检四法,则是通过巡检人员的眼、鼻、耳、嘴、手的功能,对运行设备的形状、位置、颜色、气味、声音、温度、震动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从上述各方面的变化,发现异常现象,做出正确判断。
公司设备管理人员、班组长及技术骨干等人员,深刻汲取名医华佗“望闻问切”诊断手法精髓,结合设备自身运行规律及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完善,确立使用"望、闻、问、切"办法来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量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特征,在设备事故发生质变前进行处理,积极预防质变,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明确“望、闻、问、切”巡检法细则,在公司内部进行系统培训,细则具体为
(1)望,就要作到眼勤。在巡检设备时,巡检人员要眼观八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从设备的外观发现跑、冒、滴、漏,通过设备甚至零部件的位置、颜色的变化,发现设备是否处在正常状态。防止事故苗头在你眼皮底下跑掉。
(2)闻,要做到耳、鼻勤。巡检人员要耳听四方,充分利用自己的鼻子和耳朵,发现设备的气味变化,声音是否异常,从而找出异常状态下的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3)问,要做到嘴勤。巡检人员要多问,其一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也是个用脑的过程,不用脑就会视而不见。其二是在交接班过程中,对前班工作和未能完成的工作,要问清楚,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交班的人员要交待清楚每个细节,防止事故出现在交接班的间隔中。
(4)切,要做到手勤。巡检人员对设备只要能用手或通过专门的巡检工具接触的,就应通过手或专用工具来感觉设备运行中的温度变化、震动情况;在操作设备前,要空手摹拟操作动作与程序。手勤切忌乱摸乱碰,引起误操作。
(二)建立设备巡检台账并形成完善的反馈机制
对设备巡检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明确设备巡检人员职责范围,发生设备事故,逐级追究责任,每周、每月对设备进行故障率统计,加强考核和奖罚,提高设备工作人员积极性。
(三)效果分析和推广
以“望、闻、问、切”巡检法为核心的设备巡检机制,自确立应用以来,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巡检的质量,使突发性事故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限度,减少了事后抢修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维修费用和材料消耗。同时,由于工作目标明确、方法科学、管理规范,有效地推行了设备管理水平的科学化进程,同时也减轻了机修车间专职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目前,该巡检法已在龙宇钼业南泥湖矿山公司各部门的设备巡检中广泛应用。
三、“望、闻、问、切”设备巡检法的意义
南泥湖矿山公司通过"望、闻、问、切"系统巡检方法的综合应用,在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在管理实践领域呈现出由向西方学习管理理念,转变为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的趋势。南泥湖矿山公司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改革发展有效方式的同时,切实发挥管理理念创新的积极作用,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理论,不断汲取并提炼其内涵、拓展和丰富其理论外延,形成了既蕴含中国传统理论精髓、又具备现代管理实践的特色管理工作体系。
(二)是对新时期露天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望闻问切”巡检四法将中医理论中的“望闻问切”、辩证施治、对症下药,以及诊疗过程中“见微知著、弥患于末萌”的思想,融入到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之中,突出针对性,切中问题要害,把握共性,注重个性,达到望得准、闻得真、问得活、切得精,真正把设备巡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极大地提升了设备巡检工作的实效性。
四、结语
以“望、闻、问、切”巡检法为核心的设备巡检机制,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同行业在露天矿山设备管理工作方面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思考。面对钼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市场形势,南泥湖矿山公司将继续遵循从内部挖掘潜力的思路,进一步抓好设备管理工作,为生产服务。
巡检设备范文5
(①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77;②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西安710032)
(①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②China National Heavy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Xi’an 710032,China)
摘要: 现代生产企业对“能生产、懂维修”的技术人员需求很大,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典型设备拆装工艺的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机械拆装的基本技能,掌握机械设备拆装和装配的基本工艺知识,熟悉典型零件修复工艺技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我院最早的省级重点专业,以前主要进行装配钳工基本技能训练,实训课题单一,时间久了学生兴趣不浓。通过机械拆装实训室的建立,不但可以解决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训课题单一的现象,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本实训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
Abstract: Modern production enterprise has a great demand for the technical staff who "can product and understand repair".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aking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the service as the purpose",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mechanical disassemb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be familiar with the repair technology of typical pa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training of typical equipment disassembly proces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ollow-up study. Mechatronics specialty is the first provincial key specialty of the college, before this specialty mainly conduct the assembly fitter basic skills training, because the training subject is single, in a long tim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s not stro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cal disassembly training room not only can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single training subject, but also can broaden the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students. The training room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bines with their hands, pays attention to guiding practice with theory,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show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关键词 : 机械拆装;实训室;建设方案
Key words: mechanical disassembly;training room;construc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161-02
作者简介:李玮清(1976-),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本科;辛向华(1977-),男,陕西西安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助理工程师,从事机械制造方面工作。
0 引言
机械拆装实训室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以CA6140型卧式车床典型零部件为载体,设置了车床尾座的拆装与测绘、车床主轴箱的拆装、车床进给箱的拆装、车床中滑板的拆装和车床导轨的检测和修复5个训练情景,在拆装机械的过程中融入机械传动原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识图与绘图等相关知识,以及精密量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文章重点介绍该实训室的建设方案、规章制度、师资及教学方法等。研究的目的:通过机械设备的拆装,使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机械设备拆卸工具使用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
1 机械设备拆装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1.1 设计思路 机械拆装实训室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取得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旧机床进行置换和闲置场地建设机械设备拆装实训室,丰富学生实训内容,拓宽知识结构。
1.2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备的调试、安装、检测及修理。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工艺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能使用装配工具,进行简单零部件的装配;能独立识图及中等复杂零件加工。最终达到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并通过考试取得其相应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1.3 实训设备(表1)
1.4 实训工具(表2)
1.5 实训量具(表3)
1.6 教学仪器(表4)
1.7 实训内容及要求(表5)
1.8 实训场地面积 所需面积140平米左右,可同时容纳40左右学生进行实训,具体做法:10人为一小组,分别对主轴箱、溜板箱、导轨、尾座、中滑板进行装拆训练。
2 规章制度的建立
2.1 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①负责所管理的实训室的教学准备等教学服务工作,要求课前10分钟开门,课后及时关门。②负责检查本实训室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做好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维修及报修工作,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好;③负责本实验实训室的安全工作,做好防火(主要检查各电器开关及消防设施)、防盗(妥善保管实训室钥匙、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及时发现隐患等)、防潮、防锈(做好设备的保养)、防水、防脏、防浪费、防自然灾害等工作;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实训室有关制度、规程等的上墙和环境文化建设;⑤严格执行《实验实训室卫生管理制度》,督促搞好实训室的清洁卫生工作;⑥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提出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进建议;及时报出费用预算与购置计划,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⑦熟悉院系在本实验实训室的教学项目(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对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操作的要求。⑧做好课前准备及课后检查工作,参与上课的过程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专业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2 机械拆装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文明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影响操作人员技能的发挥。所以从开始学习基本操作技能时,就要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①学生实训前必须接受安全文明生产教育;②学生必须听从实训指导教师的指挥,在实训场地不允许说笑打闹、大声喧哗;③动手操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不允许穿拖鞋或凉鞋进入实训场地,工作服必须整洁、袖口扎紧。女生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允许戴戒指手镯等;④拆卸设备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与监督,认真操作,不得串岗操作;⑤每个学生必须在指定工位上操作,未经允许不得接触其他机械设备;⑥工具必须摆放整齐,操作结束,认真检查工具、量具,避免丢失;⑦多人合作操作时,必须动作协调统一,注意安全;机械运转时,人与机械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⑧使用电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电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⑨搬运较重零部件时,必须首先设计好方案,注意安全保护,做到万无一失;⑩注意保持实训场地环境卫生,优化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
2.3 机械拆装操作规程 操作时,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具体规程如下:
①拆装机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野蛮拆装;②拆装机械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操作,拆下的工件应及时清洗,涂防锈油并妥善保管,以保持设备的完好;③工具和零件要轻拿轻放,严禁投递;④严禁将锉刀、旋具等当做撬杠使用;⑤严禁用锤子等硬物直接击打机械零件。锤击零件时,受击面应垫硬木或用纯铜棒、木榔头等材料敲击;⑥工具、量具必须规范使用,并保持清洁、整齐;⑦用煤油或柴油等挥发性易燃品清洗工件时,周围应严禁烟火及易燃物品。
3 师资及教学方法
3.1 师资 每个班级需配备2名实训教师,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且从事机床维修工作,有耐心、责任心。
3.2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为主。例如车床尾座的拆装(表6),车床尾座结构图(图1)。
4 结语
通过典型设备拆装工艺的分析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机械设备拆装的基本技能,掌握机械设备拆装和装配的基本工艺知识,熟悉典型零件修复工艺技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实训室的建设,在于场地的选则、设备的选用、工具的配备、教学方法的设计等。解决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课题的单一性,扩展了专业知识,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学农.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机械拆装实训室特色建设及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2(7).
巡检设备范文6
【关键词】高职 教学改革 热力设备检修 实训课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43-02
热力设备检修是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动力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各类火力发电厂及其他工业企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热能动力设备管理、安装与检修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重点突出热力设备在检修时的共性工艺及其测量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都较强。根据教学目标,结合热力设备检修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为了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引入“双证书”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应用特色。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设备短缺、陈旧,硬件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购买大量的、先进的实训仪器和设备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但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目前,很多学校的实训设备满足不了实训教学的要求,设备陈旧落后,设备、仪器数量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实习动手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学生向现代企业高技能人才方向的发展。
(二)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年青教师大部分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招聘入校,理论水平较高,又因理论授课任务重,极少参与实训教学,因此缺乏现场检修经验,动手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目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课教师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实践能力较强,但年龄偏大,致使教学人材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联系不紧密
实训项目教学没有依据行业职业标准应知应会地去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项目的开设大都是因人而定,比如现有的教师能教什么实训项目就开设什么实训项目,没有建立激励机制,如鼓励教师开设新的实训项目、按照行业职业标准去参加培训以及下厂学习得到自我发展等。且理论课教师转型来上实训课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教学内容不能适应职业技能考证要求。
二、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热力设备检修实践课教学改革思路,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热力设备检修技术人才,要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完善现有的实训条件,加强实践环节,设计以任务驱动下具有职业情景的学习领域,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行制度,多元化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情景设计如表1所示。
三、改革教学、加强课程内涵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热能动力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则是学生边学理论,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得到最基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在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上,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训基地是集教学、科研、培训、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场所;二是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中心;三是以行业岗位群需求为标准,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仿真性,使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进行基本技能的实操训练;四是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检修工艺和技术应用;五是在实训教学内容安排上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训练不仅掌握本专业核心技术和技能,还能够熟悉、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训练;六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具有开放性,不仅能适应教学的需求,而且能承担各类企业的培训任务,使实训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如今,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资金不足、实训设备短缺、硬件建设滞后及设备陈旧等状况不断得到改善。2011年通过积极申报热能动力实训基地建设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增加了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的投入,增添了多个实训项目,逐渐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育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体验,还需要有过硬的生产实践能力。要使教师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在政策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励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双师型”教师可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和校内教师互培”三种培养模式培养。第一,“派出去”就是将现有的教师派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使教师了解电力生产、管理第一线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了解现代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发展,促使他们主动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第二,“请进来”是指从生产第一线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实习教师队伍,参与教学,指导实训,或聘请电力高级管理人员和检修技术人员到校举行讲座,加强学生对生产、管理第一线最新动态的了解,使实习教学与电力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三,“校内教师互培”就是采用来自于企业的教师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实行校内培训讲师制,实行教师专项实践技能培训,并要求教师取得相应行业的专业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还加强了教师彼此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010年至2012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教师通过多渠道师资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不继壮大,打破了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的界线,解决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技能教学,“双师型”教师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标准衔接
“双证书”是指高职学生在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在职业技能资格证考核中,既要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知考核,还要进行应会能力考核,这就要求考证内容必须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根据应会的要求进行综合化改革。教学形式可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内容与考证挂钩,把原有的实践环节与考证的内容相互衔接,以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大部分内容可在平时的实践性教学计划中分解完成,考前仅需增加适当的培训训练,以减轻考前培训压力,避免了考证前才发现技能点遗漏等问题的出现。为了提高考证通过率,增加实训时间,课余时间可开放实训室,并加大对学生的考评力度,以适应技能考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