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送杨少尹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送杨少尹序范文1
送杨少尹序范文2
那是一所优质中学,硬件并不差。
但在不大的教室里,却满满地坐着近100个孩子!
孩子之间紧紧地挤靠着,胳膊展不开,只好夹着双臂做笔记。就连回家做作业,也保持着这个姿势。课间休息时,通道太窄,有的学生跳上桌子,像走钢丝一样,在书本和文具中间蹦出教室去……
当时的晋城,像中国许多地方一样,从乡村到城郊,从城郊到城市,教育资源和学生一层一层不断撤退、不断集中。
“农村教育空心化”如同一个巨大的“抽水泵”,抽走了乡村的文脉和生气,也抽走了人们的公平感和幸福感。
城里学校的“大班额”,不过是表现之一。
然而,短短两年多过去,晋城教育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大班额”现象消失了,一批批学生回流乡村;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到了招生季节,有些农村校长不得不把自己的手机设置成“拒接”。
2012年,在晋城市政府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晋城市教育局在社会管理部门中排名第二,一举打破了过去排名滞后的窘境。
局长尹红岩笑着说:“关键是我们努力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公平正义是比太阳还要光辉的事物,也是让群众感到幸福的核心。
凤鸣中学的家长苏海芬没有想到,困扰自己一年的问题,十几分钟就得到了解决。
孩子还在读六年级的时候,苏海芬像其他家长一样,开始找人,托人,想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孩子择班。“那个时候削尖了脑袋找关系,心力交瘁。急得哦,头发一撮一撮往下掉。”苏海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当教育局在媒体上公示,于2012年秋季入学实行“阳光编班”时,苏海芬并不相信:“能做到吗?多年的择班,说改就能改?不会是一个噱头吧!”
8月28日,全市初中同时进行“阳光编班”。
苏海芬一大早赶到凤鸣中学。走进会议室,80多名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已陆续到达。
为了看清楚些,苏海芬特意挑了个前排的位置。9点钟,编班开始了。第一步,凤鸣中学的老师抽签,确定序号。第二步,全校学生的名单输入电脑,由电脑按照性别比例、成绩,自动生成班级名单。第三步,老师按之前抽到的序号,依次抽取班级。
不到半小时,“阳光编班”的结果已经张贴到学校大门口,进行公示。
苏海芬的一颗心,彻底放下了。她说:“只要公平公正,谁都没意见!”
在“阳光编班”现场的教育局长尹红岩,也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近一年准备工作的扎扎实实,终于换来了今天的稳稳当当。
教育改革搞不得一点轰动效应。早在一年前,尹红岩就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一道,挨着个地看学校、进行调研:符合在市区内上学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哪些学校可以挖潜扩容,多招一些班?划片就读的区域该如何调整,以控制好班额?
公平是政府最大的责任啊!调研中,尹红岩深有感触。
择校、大班额,搞得人人都有压力,人人都觉得不公平。没有挑到好老师,家长不满意;没有分到好的班级,老师有怨言;就连挤进优质校、挑到好老师的家长也不满意,“班里已经这么多人,怎么还进学生?”
有责任感的老师,看得更长远。“为了择校、择班,家长到处找人,托关系,对孩子心灵也是一种腐蚀!”晋城实验小学的班主任李云,每每听到学生说,我妈妈给我找了个好班时,心就像被人狠狠拧了一把。
“成人的言行,是在向孩子传递价值观啊。当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通过关系就可以占有优质资源时,我们是不是在无形中告诉孩子,不公平是正常的、不平等是无可厚非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纯净的眼睛,李云常常感到焦灼,感到难受。
“阳光编班”的制度,从源头上一下卡死了这种不公平。
为了制度顺利推进,尹红岩特地向市委书记张九萍做了汇报。张书记说了这样一句话:“不写条子,不打招呼,从领导做起。”
“阳光编班”后,教育局先后三次对全体学校进行了临时抽查。教育局人员拿着班级名单,走进每一个班,依次点名。
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个人,敢于打破这项制度。
晋城实验小学校长杨东升,特别感谢“阳光编班”。他说:“没有制度,光靠我们学校、校长,是顶不住人情压力的。”
“但有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制度的人。”
曾经有市里退休的老领导来打招呼,杨东升扛不过,向局长尹红岩汇报。尹红岩说:“谁也不能开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口子,就有连锁反应,没完没了。”
他深知,作为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既是地方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和把关者。顶住压力,把好政策关,不显山露水,却是那种要咬紧牙关担负的重大责任。唯有如此,制度才能长久,才不会扭曲。
前一阵,有人到晋城考察教育。他们很惊讶:“省城学校的大班额,用了3年时间才降到60多人。没想到,晋城用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为了鼓励学生回流,与“阳光编班”配套的,还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政策。
但在尹红岩看来,“这些都是权宜之计”。“你把孩子逼回去了,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质量不行,那还是对孩子的不公平。”
老百姓是会用脚来投票的。
上任伊始,尹红岩到钟家庄中学调研。
那是一所地处城郊的薄弱学校。走进校园,操场是城市学校少见的土操场,晴天一片土、雨天一片泥;教室里没有暖气,冬天上课还得用煤炉子;没通自来水,只能从学校自己打的储水井里取水,一到冬季,井口冰面成片,不小心就会滑倒……
转了一圈,尹红岩心情沉重,他对校长说:“市里面还有这样的学校!”
“我们应该服务的孩子大部分都去了市区学校,教育局年年给我们划片,年年没人来。”校长刘瑞生的压力也很大。
2011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新划片,与钟家庄中学仅一路之隔的小区家长不愿意,到市教育局上访。他们说:“为什么让我们孩子读这么差的学校?能不能划到市区学校去?”
尹红岩把家长请到办公室,说:“请放心,这所学校一定会有所变化的。我们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番话,说得家长心里热乎乎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仅在2012年,市财政拔给市教育局的钱,70%都投到了城郊周边的薄弱学校改造上。
2012年秋季开学,一所崭新的钟家庄中学让家长放了心:新建的塑胶操场宽敞漂亮,学生餐厅、宿舍、多功能室明亮大气,自来水、暖气一应俱全。
“这两年,晋城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教育投入程度也是前所未有。”校长刘瑞生掰着手指,列数最近到过学校的市区领导:去年10月,区长到学校调研;11月,区四大班子调研;今年正月十七,市长到学校调研。
“我们只是一所薄弱校,得到这样的关注,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刘瑞生的眉眼都舒展开来。条件好了,片区内的孩子没一个流失的,老师们也觉得扬眉吐气、精神气十足。2013年,学校有18个学生考上了晋城市最好的高中,再早几年,这个数字是0!
与关注度相辉映的是,晋城市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保障,已连续多年维持在20%以上的增长水平,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都在整个山西省位居前列。
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是教育事业这座大厦最坚实的基石。
“最好的楼是学校的,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的。”这句话在晋城不只是一句口号。
一片青山绿水中,坐落着固隆乡中心小学。副校长苏立新在乡村小学工作了近二十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在这么漂亮的校园里工作”。
新学校落成时,乡里搭了戏台,连唱三天的大戏,庆祝这件全乡人民关注的大事。十里八村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在学校里参观了好几天。
晚上,孩子们在新宿舍里兴奋得睡不着。苏立新去检查,远远便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他的脸上,也是抑不住的笑意。
“我原来在一所村中心小学工作,70多个学生住宿,却只有三个男生宿舍、三个女生宿舍,木头的大通铺,孩子们一个挤着一个睡。做饭就从村里找了一个老人,做大锅饭,保证不了孩子的营养。教室设备也不好,连个电视机都没有。”
哪像现在,班班通电脑,能上互联网。住宿楼里,4个孩子一个房间,还配有洗漱间、卫生间。学生有电子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一扫描,就能方便地借阅图书。“这套设备,在晋城市是独一份儿!”
条件好了,学生的费用会不会增加?
家长们不是没有过顾虑。生活费、住宿费、交通费,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媒体过去也报道过,有的地方有过因负担增加而导致学生辍学的事情。
好的政策,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配套好相关政策。如今,晋城市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部免掉了住宿费,补助交通费,学生每个月只需交纳100多元的伙食费,贫困生还有生活补助。
在云雾缭绕的太行山深处,过去,村子里很多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原来交通不方便,读初中必须到镇里租房子、陪读。但现在有了寄宿制学校,村子里没有辍学的了。”家长乐呵呵地说道。
在清亮的沁河水畔,有个学生的爷爷不放心,孙子那么小,就住到学校里:“会不会挨饿受冻啊?”开学时,奶奶亲自送孙子入校,回去对老头子说:“你愁个啥,比在家里还好哩!”
学校办得好不好,在老百姓的心上都有一杆秤。
这样的学习,算得上是别开生面。
2013年6月,刚卸下高考的重担,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近100位校长、老师,便千里迢迢赶到晋城泽州一中,当了3天的“学生”。
推开泽州一中的教室,洪山区的老师有点发蒙。教室周围布满了黑板,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室的中心。
和泽州一中的学生一样,洪山区的老师们6人一组,分成不同的学簇。每次学习和评价,都以学簇为单位。
学习时,老师们或坐,或站,自由讨论。有了难题,学簇成员把它记在各自的黑板上;有了理解,学簇成员便自发站起来,给其他成员边讲解、边板书。学簇学习后,疑难问题汇集起来,每个学簇发表意见、共同探讨。
原本“师说生听”的课堂,生生地翻了一个个儿。
“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泽州一中这所普通的高中,招的生源又不是最好的,却能在短短的4年间,高考上线率提高了4倍。”参与学习的洪山区老师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一边感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啊!形式改变的背后,真正改变的是教育观念,是师生关系,是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所有人都知道,革观念的命最难。根在泥土里扎得越深,拔起来就越不容易。
2009年“五一”放假,利用三天假期,泽州一中校长李海勇带领班子一帮人,在教室里能装黑板的地方,全部装上黑板;改变学生座位,让6个学生围聚而座。
许多老师想不通,问李海勇,咱们传统的课堂座位,上课学生还有说话的,你让他们面对面,不是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吗?还有的更不客气,直接质问他:“李校长,这么做了,纪律谁负责?”有一个班主任顶得特别厉害,李海勇只好对她说,对不起,你不变座位,就不要做班主任了。
“就像鲁迅说的,中国的改革,就是变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那一场观念的对抗,至今李海勇想起来还直摇头。他说,当时的泽州一中,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到了高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看小说的、神游八荒的,比比皆是。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能不能少讲?学生能不能多学?当时,晋城市的课改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在县域范围内强力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敏锐的李海勇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要求,座位变动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不能超过5分钟。他说,“咱这个课堂要像‘星光大道’,不能办成‘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只成就了讲课的人,‘星光大道’却成就了所有参加的人!”
但家长不理解呵,传来传去,变成“泽州一中的老师不讲课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会上,家长围着李海勇,和他理论;有的农村家长也不好好说,叉着腰谩骂。
一天,李海勇刚刚走出校门,几个出租车司机停下车,探出头来,对他说:“你现在把老师像神一样供奉起来了,他们没事儿做了!你改的啥?”
家长的反对声惊动了山西省教育厅,惊动了晋城市教育局。他们带队下来,走进泽州一中的课堂,看看这所中学到底在干什么。
听了一天的课后,山西省教科院院长马玉玺说了两句话:“第一,这个方向完全正确。第二,我们大力支持。”
一年后,泽州一中的高考成绩让晋城社会各界刮目相看。当年,他们上二本人数增加了50%。
他们的成绩,也成为晋城市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课改的巨大动力。
局长尹红岩对那些心怀犹豫的农村校长说:“你们一个学生都考不上本科,为什么不赶快改?还怕影响什么升学率?”
是啊,已无退路,不如放手一搏。
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行动起来,校长、老师走出晋城,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学校之间成片教研,不放过实践中冒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老师们团结起来,开始摸索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模式……
几年下来,晋城市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学校的进步尤其明显。
泊南中学,一所普通的村级中学,中考成绩却连续几年稳居全县第一;在偏远贫困的陵川县,中考高分人数也连年增加;固隆乡中心小学,各科成绩保持在全县前列。在那里,每个孩子每学期的阅读量竟然达到了65万字。
在固隆乡中心小学,一位家长的孩子今年升入初中。当问他是否想把孩子送到市里读初中时,他摇了摇头:“我们乡里初中的教学质量很好,为什么跑那么远去读书?”
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尹红岩不只一次地对全体教育工作者说:“农村学校必须办好。只要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就能把大部分孩子稳定住,不会舍近求远去择校。家长陪孩子到城里读书,那不是无形中加重农民负担吗?”
掌声非常热烈。大家理解尹红岩的意思:办学条件的好转,不过是浅层次的公平;而晋城想追求的,却是质量上的公平——这,才是教育发展真正的胜利。
有件事,让阳城县北留联校的贾海老师印象深刻。
前几年,他的一位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刚去北京的时候,意气风发;一学期后,学生回来告诉他:“哎呀,老师,我一到那儿,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除了会做题!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贾海一琢磨,明白了症结所在。当时,农村学校只注意课堂学习;农村家长也有让孩子成绩优秀的强烈欲望,放学后常常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北留这个小镇上,几步就是一个补习班的广告。
“我们的农村教育出了问题,学生在童年缺失了重要的一块,就是动手实践、交流体悟。”
为什么大学自主招生中,农村娃越来越处于劣势?关键就在于他们接触面少,信息渠道狭窄,不善与人交往。
有一次,两个美国华裔孩子在北留一所小学二年级做短期语言学习。贾海特意去找两个孩子交流。两个孩子走进办公室,非常开朗地和他打招呼:“你好。”然后,很大方地坐到贾海身边,一个男孩子还特别自然地拉着他的手。
聊完天,贾海想了想,又请来同年级的两位成绩最好的中国学生。一进办公室,两个孩子不敢坐下来,贾海再三邀请,孩子也仍然很腼腆,很紧张。
贾海问他们:“放学回家上电脑吗?晚上有作业没有?”简单的问题,孩子却考虑再三,总在猜测要怎么回答才是正确的。
“哪里还有儿童的样子?成绩再好有什么用?综合素质才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根基。”所以,当北留联校校长张立明提出,要给孩子们建立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时,贾海打心底赞成。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里,大胆创造,自由交流,对于农村孩子的动手、合作等核心能力的养成,不可或缺。
在北留联校的综合实践基地里,孩子们开心地创作着属于自己的泥塑,呆头呆脑的小乌龟、长着翅膀的兔子,还有创意爆棚的飞机;孩子们自发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做晋城的特色拉面,比一比,谁的面做得最好吃;走进田地,孩子们给葡萄树上架,给杏树疏果……
北留联校的老师们,还领着孩子走出综合实践基地,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
石苑学校地处沁河边,学生们就因地制宜,进行植物标本制作;李家完小在化工园区,于是老师和孩子一道研究如何治理污水;皇城小学在历史景点附近,师生便进行古建筑、古诗词等方面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北留联校的老师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吗?它点亮了孩子们心中兴趣之灯,启动了孩子人格建构的引擎。
在北留联校王朝芳老师的班上,就有一位受益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
小霍曾是一名令所有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戴一副近视镜,一股斯文模样,可偏偏就不爱学习。他不做作业,并且永远有理由。“老师,我的作业本掉家了。”“老师,作业本忘在奶奶家了,昨晚在奶奶家吃饭!”“老师,我的书昨天忘拿了,回来取时教室锁门了”……真让人恨不得一把将他拎出教室门外。
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王朝芳惊奇地发现了小霍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走近小零食”活动中,小霍第一次主动上交了作业:从超市、小吃店拍的20多张各种零食照片,还收集了许多小零食的包装;在“家乡变奏曲”的实践活动中,他和小组成员一道研究小课题《家乡变奏曲之交通工具》,从“交通工具的变化”“交通工具的自述”“未来的交通工具”几个小主题展开研究,精心制作了一本成果集上交,令全班同学大为惊叹。
王朝芳很惊喜,过去自己对小霍作业穷追不舍,还不如一次实践活动的魅力大!她特别表扬小霍,小霍却说:“老师,是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
像北留联校这样开动脑筋,给农村孩子创造良好教育的学校,在晋城市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追求的,是给这些孩子一个美好的不逊于城市孩子的童年。
2013年,合欢花盛开的时节,又一批孩子要离开校园了。学校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放下红彤彤的腰鼓,还没敲够呢,就要分开;操场上奋力拼杀,夺得全年级篮球赛第一名、举班若狂的场景,好像发生在昨天,离别的一刻却已到来;宿舍里,师生一起为同学过生日,用红领巾给小寿星做了顶“小红帽”的样子,我们还没忘记啊,怎么就毕业了呢?
送杨少尹序范文3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年轻时的经历,被讥为“鼠辈小吏”,有人据此总结出所谓“老鼠哲学”,无疑有很深的成见。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毋庸置疑,李斯的历史功绩前无古人。推行郡县制,一手绘制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蓝图。在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方面,是重要决策者、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执行者。李斯书法在当时影响巨大。卫恒《叙篆》记:“诸山碑铜人铭,皆斯书也。”唐李嗣真评:“小篆之精,古今绝妙。”所篆阳陵虎符“谨严浑厚,径不过数分,而又有寻丈之势”,被王国维奉为“秦书之冠”。李斯所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传国玉玺,被历代王朝视作“守国之宝”。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五次巡行天下,四次命李斯“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计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会稽刻石》等七通。立碑记功,追求不朽,书法实现了永恒。这其中,《泰山刻石》漫漶不清,清现残石,能够辨认的只有“臣去疾”“昧死”“臣请”等数字而已。笔势雄强,鲁迅所言“质而能壮”之感,从中能领略到。比宋时依据南唐徐铉临摹本翻刻为石碑的《峄山刻石》,更能够感受到两千年前李斯小篆的风貌。唐《封氏闻见记》载:“始皇刻石纪功,其文字李斯小篆,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今闻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赵之谦在54岁时,曾为弟子钱式通临《峄山刻石》(图2),册后写下跋语:“《峄山刻石》北魏时已佚,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昔人陋为钞史记,非过也。……钱生次行索篆法,不可不以所知示之,即用邓法书峄山文,比于文宝钞史或少胜耳。”不过,《峄山刻石》仍属写小篆者的最佳范本之一。流行的版本笔画清劲圆转,世称“玉箸体”,笔画精巧秀丽,结构过于严谨成熟,已失秦篆古厚之笔势,但笔意仍有接近之处,如果将各种拓本和刻本综合起来分析小篆的用笔乃至结构,仍有借鉴价值。虽去古已远,但就临习取法而言,不失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战国群雄割据,“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因而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地域性差异现象。《汉书·艺文志》记:“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问诸故老。至于衰老,是非无正,人用其私。”“人用其私”即颜师古所说的“各任私意而为字”。所谓物极必反,小篆的出现就是一种反拨,以简省化、定型化的新格局,变大篆笔画的粗细不一为小篆的均匀平衡,变大篆体态轮廓无常态为小篆的纵长形安稳体态,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从而确立了圆转流畅、典雅秀朗、对称平衡的审美意识。杜甫有诗云“大小二篆生八分”,这其中,《石鼓文》与小篆渊源颇深。《石鼓文》结体仍存不规范之处,但结体多取纵长,点画渐趋圆润,确为小篆之祖。有意思的是,《石鼓文》为秦物,最终又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小篆,文字发展无意中一直遵循着正统的路子。秦国地处偏僻,较好地保留了西周文化传统。这就说明,历史是有理性的。许慎《说文解字》中介绍了秦朝当时的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八种不同字体,所收集的小篆有九千多字,可见小篆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已是一个完备的系统。李斯小篆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意义不逊于仓颉造字,打破了文字仅用于向上苍祭祀卜辞、军事征战和农桑耕种的局限,趋于艺术。毫无疑问,书写笔顺和字形结构固定,为方块字的最终定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种具有规范、秩序之美的文字,为后世的书法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很多临摹小篆者,多半以割裱的碑帖为范,针对笔法、结构而津津乐道,岂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从精神本源上来加以分析、探求,始终存在隔膜,甚至于舍本逐末。小篆不但有体势之变化,刻石成为载体,置于山巅乃至天地之间,具有一种庙堂之气,一种仪式之美。可以想象一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场景,这就是所要领略的《峄山刻石》之气象。书写载体放大到骇人的地步,如云冈石窟、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巨制,其实是人的内心力量展示的一种方式,唯我独尊。人才是世界的主宰。甲骨文和金文曾是国家庙堂典礼所用的文字,端正华丽,富有装饰性,是人与神的沟通,当刻石成为新的载体,至于山水天地之间,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至此,文字实现了从铸造到书刻的转变,合称“金石”。“金石气”成为影响至今的一种审美评价标准。
文字的不断进化,使得理解古人增加了难度,《说文解字》从日常书籍变成了工具书,就是典型的例子。释读古文字成为一种专业能力,甲骨文和金文必须专门学习。这是时空位移的结果。所以理解小篆,既要有一种时间观念,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时间观念。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中极其强盛的王朝。但秦朝存在的时间极短。汉代《袁安碑》承秦篆余绪,变得“阔大”,可以和《袁安碑》的对比来理解《峄山刻石》。从更深层次上来看,小篆是经过先秦诸子思想洗礼,《诗经》、《楚辞》等文化启蒙,从感性思维阶段步入理性思维阶段的产物。秦刻石总体上所呈现出的凛然严谨、劲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相默契,这种精整的风格与秦朝“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趋于一致。从秦篆中可以理解当时社会所崇尚的“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文字符号,不能不慎重,因为统一度量衡的需要,不能不规范。从文字本身来说,严谨必不可少。由此而言,“尚法”远不是唐,而是从李斯小篆开始确立的。
《峄山刻石》用笔藏头护尾,圆起圆收。对比可知,小篆主“提”,隶书主“按”。注重保持中锋行笔,束锋凝练而行,掌握轻重提按缓急,点画始终保持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挺则挺、当婉则婉的状态,从而能够呈现出骨力内蕴、气息明畅的意蕴。《蒙恬笔经》言:“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脚若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小篆笔画只有直画和弧画两种。直画要保持“笔在点画中行”,书写弧画时则尽可能通过手腕的旋动来驱动锋毫,点画从而保持弹性。字形中的直笔和曲笔交互使用,构成了一定的律动感,接笔交错处,是结构中的关键细节。运笔要控制好弧度,不露圭角。看似简单,实则最具功夫,要求做到力度、厚度、匀度。
临写此刻石,用笔的关键在用锋,准确一点来讲,主要是中锋锤炼。中锋应用纯熟时,便能做到万毫齐力,无论如何提按使转,写出来的笔画始终保持圆润立体。沈尹默曾说:“字必须能够写到不是平躺在纸上,而呈现出飞动的气势,才有艺术的价值。”中锋是书法中最基本的一种笔法,也是最重要的,其他笔法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不过中锋这一关,写出来的笔画必然单薄而缺乏质感,尤其是篆书。墨中加水要适量,随笔锋流注,均匀渗开,避免臃胀,以能见筋为佳。
小篆字形方势纵长、上收下放,对称均衡、布白匀称,章法从容平和、井然有序,风格精致典雅,有一种内敛、含蓄的阴柔之美。也由此遭致“状如算子”的讥评:用笔唯一的中锋状态,笔画粗细绝对一致,空间分割上几乎等距,结字乃至全篇章法的整齐划一,过于程式化、精整化,金文中俯拾皆是的灵活多变、富于生机的多样而统一的美感丧失殆尽,循规蹈矩、缺少变化,甚至了无生气。细究这一观点,原因有三:一是自身审美观的原因,以激烈对比的当下审美来衡量甚至苛责古人。目前篆书普遍行草化、怪异化,放浪成为首选,实际上是个人缺乏必要的专注力和定力。其实,对于小篆只存在能否接受与理解的问题,取法对象和书家个人相互适应,妄想任何碑帖都适应自己的脾胃,或者临摹自己不喜欢、不能接受的碑帖,都会南辕北辙、徒劳无功。二是版本的原因,时下所见多半是一些翻刻本,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还原,心理上才能有所感悟。不能局限于刻本本身,要综合多类秦篆资料,从中领略博大的精神气度。工稳雅致和刻板呆滞,不过是一步之遥。三是思维固化的原因,与一些后继者如王澍、钱坫等人混同起来,拼接成一种刻板的印象。取法秦篆,当以李斯为范。李斯是开创者,与后来者要区别对待。
小篆和金文可以对比,但有时又不能对比,因为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对临本加以体悟和提炼,个人在书写时以创意来“复活”,这样才能避免平板的不足。说到底,要注重“笔”和“势”的结合,不但有“形”,更要有“势”,因“形”而生“势”,进而“筋脉相连”,整个字形乃至全篇就有了生机活力。如果没有“势”,单纯地描摹画形,极易板滞僵硬。怎样才能产生“势”呢?关键是处理好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强调的是“写”,不是描,不是勒,不是修,更不是做。每个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多个字成为有机的序列,环环相扣、顾盼生情。小篆从总体上来说,是文字发展中抽象化的需要,较之金文更加简省规整,但具体到每个字而言,仍有很大差异。对于小篆不能贴“标签”,以免产生限制性思维。所谓玉箸或铁线,都是后人的解读和发挥,小篆就是小篆。从文字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进化要求,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均衡、对称、稳重是最基本的审美要则。所以像赵宧光、、傅山、杨法甚至齐白石的篆书,都不能成为主流,必须是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杨沂孙、吴昌硕。不管如何放纵、如何表现,都要遵循篆书的基本要则,还是那句老话:戴着镣铐跳舞。
甲骨文和金文形体是不规则的,从小篆开始,间架结构定型为方块字。小篆一出,结构与笔法从此确定了,既为一世法,亦为万世法。张怀瓘《书断》云:“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从汉代的曹喜,唐代的李阳冰、徐铉,再到宋代的梦英,一直到清代的邓石如、莫友芝、杨沂孙、赵之谦、吴熙载、吴昌硕等人,无不从此入门。临摹《峄山碑》紧扣的是一个“法”字。《峄山刻石》就如同京剧舞台上精心描绘的脸谱、合宜得体的装束、字正腔圆的发声、招式入流的动作,一个板眼都不能错。取法小篆,学的就是笔法上的精严,结构上的秩序。当下的篆书创作失去了精严和秩序,出现所谓的写意化、杂糅化,甚至粗糙化、破碎化,丧失篆书固有的韵味,精严和秩序异化成刻板和呆滞,此非秦篆本身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取法者的认识水平,对于“法”的缺失和理解错位,走向反面。
李斯是“立法”,是古法,径取李斯,做到“取法乎上”,综合体会。篆书要注重溯源,越往下则限制性和束缚性越大,发挥的空间越小,沾染习气的可能性越大。
变法,如邓石如、赵之谦(图3)、莫友芝。所谓的“变”是自然变化,一是基于社会环境和审美习惯的变化;二是基于每个人心性的天生差异而生成不同的气象。邓石如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最终开创了个人的新局面,引领一代新风。莫友芝从邓出,而后主攻碑额,其临作(图4)极为随意,能见真趣。赵之谦有很多意临《峄山刻石》的作品,各个不同,时有新意。赵之谦师法邓石如,并不墨守成规,注重将“邓法”化为己用。他评邓石如天分四人力六,包世臣天三人七,吴让之天一人九,自己则是天七人三。天分在诸人之上,从内心来说,并不服膺邓石如。在取法《峄山刻石》的人当中,赵堪称首屈一指。
通法,如朱复戡。将小篆与诏版融会贯通,笔画饱满精纯,内蕴张力,具有金石气,不再是一泻千里的流畅雅丽,增添了沉着凝重(图10、图11)。
我法,如袁克文、邓散木、吴敬恒。工稳化做到极致,若王福庵、陈巨来之辈,皆非常高明,不过窃以为此一路以袁克文才情最高。袁将《峄山刻石》写活了(图7),刀刻之作化为笔墨情趣,明艳动人,拔得头筹。吴敬恒取法《石鼓》《天发神谶碑》等,完全是意会,其临作(图9)也不例外。邓散木的集字作品中(图12)看不到落款,不知何年月,不过从风格来判断,估计是早期作品,个人习气相对较少,字形纵长,点画有柔秀的一面,在邓氏作品中极为少见。由此可见,很多篆书大家都是博涉百家,经过千锤百炼而自出机杼。
送杨少尹序范文4
关键词:元代;河南儒学教育;书院
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16-05
金朝末期,河南①是蒙金战争的重要战场,金朝灭亡后,河南的儒学教育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元朝统一全国后,当地的教育水平又有哪些新的发展?目前学界研究对元代河南官学、私学、书院等发展情况均有涉及,但大多失之简要。②本文拟对此作一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大蒙古国时期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大蒙古国时期,受战争影响,北方各地学校大多遭到破坏,中原士人生存困窘。如元太宗窝阔台汗七年(1235),徐霆出使燕京,亲眼见到当时儒士的生存境况:“外有亡金之大夫,混于杂役,堕于屠沽,去为皇冠,皆尚称旧官。王宣抚家有推车数人,呼运使,呼侍郎。长春宫多有亡金朝士,既免跋焦,免赋役,又得衣食,最令人惨伤也。”③这一时期,私相授受是北方士人传承学问的重要途径,而一些地方学校也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中持续运转。
1.私相授受
金朝灭亡前后,儒士与普通民众一样,或被驱为奴,或四散逃亡,命运多艰。进入新朝后,一些士人虽然获得仕进的机会,但仍不忘传授学问。元太宗十三年(1241),姚枢出为燕京行台郎中。后弃官,携家来到辉州(今河南辉县),“作家庙,别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颐等像,刊诸经,惠学者,读书鸣琴,若将终身”④。河南廉访使杨奂定居洛西,专以讲学为业,“诱掖不倦,及门者后皆知名”⑤。待战乱局势稍为安定,更多士人专以教授为生。金末名士李俊民,“居乡闾,终日环书不出,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而往,随问随答,曾无倦色”⑥。邢台人王德元,壬辰之乱,“避兵来许,许人以为师。出其门者前后数十百人。经先生口授经者今且老,犹历历成诵”⑦。河东人赵鹏,“北渡后,流寓淇南(今淇县南)”,以“教诸生为业,识者多之”。⑧
2.学校讲学
蒙金战争虽然使得地方学校多惨遭破坏,但一些地方乡学仍在运转。如哈剌鲁人伯颜祖父定居濮阳县南月城村,伯颜“恒执书册以游乡校。母亦贤明,遂使就学”⑨。又如中书粘合开府彰德,杜瑛入其幕府,“传经授业,后学满门”⑩。再如王昌龄领卫州事,名士徒单公履听说王昌龄主治卫州,“幡然来归”,王氏“为治堂Z,极宾礼,选子弟之开敏者,从而师之”,此后,“郡之文风尤为P恕薄B11
在大蒙古国时期,河南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以下两点值得提出:
其一,彰德、卫州是当时河南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金末,彰德、卫州成为各地儒士避乱较为集中的地方,“金之将亡也,遗老儒硕皆来居相”“各以经术教授相,盖彬彬乎多文学之士矣”。B12众多文士的汇集,自然对地方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其二,随着少数民族的南下,居处汉地的各少数民族逐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有人接受儒家学说的教育。蒙古人塔出、雍古马祖常父辈便是显例。塔出为成吉思汗季弟别里古台曾孙、霍历极之子,塔出“性温厚,谦恭好学,通经史,能抚恤其民云”B13。雍古部族马氏家族也是接受汉文化较早的家族。马氏家族金末迁开封,在金、元两朝为官。他们很早就非常重视儒学与儒士。元宪宗二年(1252),“料民丁于中原,凡业儒者试通一经,即不同编户,著为令甲”。“儒人免丁”的政策,即始自马祖常的曾祖父月合乃。月合乃“举海内贤士杨春卿、张孝纯辈,分布诸郡,号称得人。又罗致名士敬鼎臣,授业馆下,荐引马文玉、牛应之辈为参佐,后皆位至卿相”。B14可见,马氏家族为中原地区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二、元朝时期官学教育的普及
世祖忽必烈继位之后,在私学继续发展的同时,地方官学得以正式设立和恢复。中统二年(1261)八月,“王鹗请于各路选委博学老儒一人,提举本路学校,特诏立诸路提举学校官,以王万庆、敬铉等三十人充之”B15。河南地区的学校在此背景下也相继恢复与建立起来。
1.纪念地方贤士而兴办各类学校
纪念地方贤士是地方官员积极出面建立学校、教育后人的重要动力。在这些学校次第兴建的过程中,地方官员或当地缙绅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间兴办的学校,一类是为纪念地方先贤而建。如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南阳书院于至大二年(1309)春开工,皇庆元年(1312)秋落成。B16为纪念苏辙晚年“归休乎颖(颍)上”而建的颍昌书院,是在许昌人冯梦周倡议之下,集资建立的。B17马润出守光州期间,“乃立学官而躬教之,谓司马公实生是邦,家而奉祠,示之德行,规以革其顽鄙”B18。可见,光州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司马光的影响。
另一类则是为纪念当代t士而建立。如位于洛阳偃师的缑山书院,就是为纪念杜瑛而建的。“河南部使者请建书院”,得到朝廷批准,于是,至正元年(1341)五月,建立缑山书院。B19鲁斋书院与雪斋书院则分别为纪念元初大儒许衡与姚枢而建。大德年间(1297―1307),许衡乡人王纪即在覃怀“作祠庙学西偏”,但“庳隘弗称”,后因其学地处许衡故乡,始改为书院。B20至正七年,监察御史上书:“圣朝以鲁斋许文正公从祀孔庙,覃怀又立书院,先生(姚枢)首倡道学,辉州讲道之地,宜立书院,设山长,以淑诸人。”得到朝廷批准。B21而位于许州(今许昌)的长社县学,则是因纪念为当地教育做出贡献的王德元而建。金末壬辰之乱,王德元避兵许州,以教授生徒为业。王氏卒后,地方官府于大德八年(1304)“以其宅为长社县学,立礼殿讲堂,赋其田以为廪饩”。至大元年(1308),门人郝守宁与众人“筑屋于学,以奉先生遗像。于是县长吏、学官、诸生,以春秋释奠先圣之明日,遂祠之。岁会田入三之一,以具祀事”。B22
2.旧有学校得以重修
从大蒙古国时期开始,一些地方庙学便被相继修复。如汴梁庙学,“始终五十余年,凡资画十二官而后完”。至元二十七年(1290),汴梁新庙成。B23卫州在金朝即有庙学,金末毁于兵火。元宪宗八年(1258),知州王昌龄首先在故基之上加以修复。后经至元三年、至元十三年持续修建,至大德九年(1305),“中外修完”。工程完工后,其“土木之崇,饰像之尊严,与夫师生之位、贮储之所,较邻郡为有加”。B24再如彰德路,当地庙学于金末遭兵毁,“国初,郡侯李帅芟荆榛,夷瓦砾”,率领步卒在遗基之上复建,后因“雨潦堕废”,“至元六年己巳,总管王遵重建,继之营修者时有人焉”。B25
世祖继位后,河南地区修复学校的活动不断开展,并且一直持续到元末。如塔必迷失出任卫州路达鲁花赤时,“孔子庙兵后废撤不复者五十载”,塔必迷失首议加以修建,卖掉二马并以两月俸禄以佐所费,并与路总管陈v一道共襄盛举。庙成,“壮丽甲诸郡,释菜告朔,文物煌煌”。B26至元二十四年,脱脱与黄君卿同守郑州期间,因当地庙学过于卑陋,于是在汉故基之上加以整修,“圣宇贤庑,师席生斋,下及于井灶,备具一新”,工程于当年二月开工,次年七月落成。B27登封北宋年间即有庙学,皇庆二年(1313),当地耄老于废址之上加以营建,“为殿以祀先圣先师,堂以讲诵”,后“圮坏不葺”。后至元五年,工部郎中温格非“率其里之士,出私财斥新之”。后向朝廷申请,改为“颍谷书院”。B28至元二年十月,宁陵县(今宁陵)达鲁花赤脱欢溥化目睹庙学“大成殿规制未宏,屋宇陋而不具”,乃与县尹王澄共议,于次年二月,先捐俸为倡,“市财佣工”,重修大成殿门前垣,立行敲牛新建屋两间,起西斋,新东斋。未几,王澄因病去职,脱欢溥化独自完成庙学修缮之事,并整顿核实学田收入。他勤劳于庙学之事,也感动地方人士纷纷出资捐助。B29至正八年(1348),撒台出任鲁山县(今鲁山)达鲁花赤,见当地庙学屋宇摧坏,即与判簿陈鼎相商重修,不一月即修成。又重修宫墙、讲堂,讲堂宫墙落成后,“巍然可观”。B30
此外,县级以下的学校也受到关注。如偃师县府店(今偃师府店镇)庙学。延v三年(1316)秋,贾渊出任偃师县尹,见府店旧有文庙,“睹其庙貌倾溃,圣像残毁,瓦砾积阜,荆棘翳如”,即谋于僚属,“劝率士庶,出资给力”,且“官为割俸”,以助修学经费,逾年告成。B31
3.为弥补地方教育不足而重新兴建各类学校
元朝统一后,河南境内教育资源缺乏的基层地方在各民族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新的学校也得以次第兴建。如仪封县(今兰考东北)因战火遭毁。宪宗二年(1252),仪封县在新地重建,中统四年(1263)秋,县尹裴满与达鲁花赤奥兀剌等人相商后,捐俸相倡,建立庙学。B32帖木儿不花出任光山知县,与同僚及当地“耆德”之士相商建立书院,以“育人材广教养”,并以此纪念当地先贤司马光,得到众人支持,“乃买县治西偏故第袤若干亩”,名为“涑水书院”。“辟斋五,聚邑士之俊造与幼而学者分教之。游息之所,讲肄之室,庖廪井厩,靡不备具。贫无以资学,及四方宦而游者,至则如归。”B33
元代后期,地方的兴学活动依然存在。如穰县(今邓州穰东镇),月鲁不花出任该县达鲁花赤后,出其田禄以倡导兴学,民间响应捐款,在邓州州治之西买地建设,立孔子、颜子以下14人之像,并绘72子以及其他从祀诸儒,建立学舍廪厝,使师生安居,并表题其曰“穰县之学”。B34
这一时期,地方乡学也次第设立。如梁贞任济源县尹期间,“立乡校,设师弟子员,集孝弟节义等事,使读者有所兴起”B35。野仙若思任柘城县(今柘城)主簿,设立社学,“择端士职训,而文风益振”B36。
除了官方的兴学活动外,一些人还以个人之力加意兴办教育。如h手军千户、克烈人勖实带随军南征时,所至之处,唯以搜求图书、拯救被俘士人为务。天下底定,兵火刚刚平息,便在所屯之地建伊川书院、立社,以教导民众。B37
三、兴学的举措与效果
元代河南各级地方官员通过种种努力,使得庙学、书院等各类学校遍布河南各个地区。元代河南地方儒学之所以普遍得到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官员重视兴学
元代河南地方官员不仅积极加强学校师资等基础建设,而且亲督课业或亲自督建相关设施。如马祖常之父马润出守光州,“乃立学官而躬教之”B38。又如鲁山县达鲁花赤撒台在重修当地庙学宫墙、讲堂时,“不避酷暑,朝来分工之毕,入县署事,午后衙散,复来都工,如此然后讲堂宫墙皆得落成,巍然可观”。天暑之时,撒台“又以规划于明伦堂前起盖凉棚,令诸生肄业于斯”。凡朔望之日,撒台与判簿陈鼎二人“率僚属并各保社学师生五百余员,躬诣文庙行香,会集讲堂,讲明道义,问难义理,考正课业,不倦”,“又于宣圣殿前后栽种埋头畦桑千有余株,区田一所,及衙散之后,不时下学亲诣地内,耳提面命,教以耕耨,令众取式,期于有成”。B39
2.割地助学
在地方统治者及势要之家的支持下,河南各地学校都拥有多少不一的W田,以维持师生日常支出及祭祀所需。如武宗年间(1307-1311),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玮“以地三千亩立书院于南阳祠忠武侯”B40。英宗至治年间(1320-1323),光山县涑水书院成立后,当地政府则“置稻田若干亩,为收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B41。此外,一些地方大族还不惜割让私田以充学校田土。如赵良弼,“故有地三千亩,乃析为二,六与怀州,四与孟州,皆永隶庙学,以赡生徒,自以出身儒素,示不忘本也”B42。
3.加强书院藏书
藏书的多寡是衡量书院等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学校兴复或建成之初,配备藏书即受到官方或有关个人关注。学校藏书主要来源于官方和私人捐赠两种途径。蒙古人千奴任官廉访使时,曾积极推动南阳书院藏书。南阳书院建成后,“乃葺旧阁,谋藏书也。会宪使历山公俾提举学事者萃列郡校官板本书至,因庋之其上,以待学者。汇经史子集为入架,架有壁而加~焉”B43。颍昌书院建成后,许昌人冯梦周不仅将所藏书版归之书院,而且,“其平日捐金以购买之书籍,自六经传注子史别集以至稗官杂说,其为书凡若干万卷,亦悉归之书院”B44。汲县人张思明“积三十年,得凡经史子集若干卷”,后将其放在共山书院。B45
4.重视对教师的聘任
各地学校普遍重视对师儒的选择。如颍昌书院建成后,对于“训导之师,则慎严其选”“必经明行修可以成就人才者”才能膺任,“岁以地三顷之入给之弟子,不u廿员,多则耗其师之力。旬月季严课试法,必弟(第)其高下,激赏以示劝惩”。B46孛术鲁,“年出二十,号称巨儒,由宪府荐,授襄城学官。汴省右丞廉公恂辟掾,辞,擢汴学正”B47。一些地方官府或个人甚至不惜重金聘任名师。如登封庙学修缮时,当地官员“捐重币以聘学完行修士为师,以教其乡之子弟”B48。又如濮阳当地的乡校讲室亦乐堂落成前后,唐兀崇喜(字象贤)“与兄思贤暨闾里信义大夫诗礼之家,愿备厚礼,敦请新除密州儒学正唐兀彦国先生以主师席,教诲各家子弟”B49。
从以上兴学的举措来看,元代河南的儒学教育大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仅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接受儒学教育,而且不少地区的学子还有机会接受学问精深的学者的教诲,河南儒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至元代后期,与江南各地相比,河南的教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元末郑元v在《颍昌书院记》中写道:“江南归职方,书院之建几十倍于昔。若中州先哲之所过化、礼乐刑政夫岂东南所可企及?然由仁庙设科取士,考于各省士额多寡,河南许洛为天下中,然河南士额视江浙裁什之六,则夫两地学校盛衰概可见已。”B50
这里,郑氏从科举取士名额分配的角度,认为河南行省学校与江浙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至正四年,郑元v所作《送赵克上序》云:“自仁庙设科取士,更今三十一年,初虑科举久废,士习不同,于是河南省三岁贡士裁七人,视湖广则少矣,视江西则尤少,视江浙裁三之一。今更一世累圣继明,河南士类曾不少增,而士论亦恬不以怪。夫河南为国家内地,其归版图,甲子两周于兹矣。自昔士之成文武之才,就道德之实者,三代以降,概多出于大河之南,顾至于今而士气疏落,乃若此。”B51
前引郑元v对河南行省与江浙行省“两地学校盛衰”的感叹,与这里所说河南行省“至于今而士气疏落”的感叹,似乎说明,元代江浙地区的教育水平要远远超出河南行省。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我们分析的这样呢?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李治安教授所言,河南行省贡士名额偏少,只是对“河南行省大片原南宋辖地的南人贡士名额偏少”的抱怨和牢骚。“从总体上看,河南行省乡试合格者参加朝廷会试及御试的登进士第的人数,在全国各行省中还是比较靠前的,仅次于江浙、江西。”B52因此,决不能仅仅从郑氏表面所说而因此否认河南行省儒学教育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
通过以上考察,不难看到,元代河南地区的学校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蒙古灭金后,北方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甚至一些南宋士人也w居于此,这无疑为各族士人学习汉文化提供了机会,儒士在各地的讲学等活动,使得儒学不断延续下去。其二,忽必烈继位以后,在蒙、汉等各族官民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建设得到发展,从而使河南的教育在宋代之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其三,各地的少数民族官员或倡议兴学,或主持兴学,或延师以教乡民,从而在地方得到百姓的赞许。如马祖常之父去世后,乡人“思慕郡伯之政,念其子之劳而将去”,于是帮其卜地,并修葺房屋以安家。在光州定居期间,祖常与乡邻和谐相处,“寒冬不耕,其父老各率子若孙,持书籍来问《孝经》《论语》孔子之说。”B53其四,尽管元代河南的教育水平与江浙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来看,各种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措施在各地普遍实施,不仅使接受儒学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且使河南儒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注释
①元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设立行省制度。其中,河南行省地域辽阔,辖境包括今河南省大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当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所以又称河南江北行省。本文所涉及的地域,是以今天河南省的地理范围为界。
②代表性的成果,如河南教育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南教育通史》,大象出版社,2004年;任崇岳主编:《河南通史》(第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③彭大雅、徐霆著,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5页。
④B13B14B42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3711、2906、3245、3746页。
⑤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九《薛庸斋先生墓碑》,《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60―361页。
⑥杨奂:《李状元事略》,李俊民:《李俊民集》《附录一・生平资料》,魏崇武等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245页。
⑦B22虞集:《虞集全集》上册《许州长社县王先生祠堂记》,王c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4、664页。
⑧王恽:《秋涧集》卷五二《金故朝请大夫泌阳县令赵公神道碑铭(并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21-122页。
⑨潘迪:《伯颜宗道传》,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附,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⑩胡祗y:《胡祗y集》卷一八《缑山先生杜君墓志铭》,魏崇武、周思成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B11王恽:《秋涧集》卷四七《故真定五路万户府参议兼领卫州事王公行状》,《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70、71页。
B12崔铣辑:嘉靖《彰德府志》卷七《选举志七》,《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第3页上。
B15宋濂:《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74页。原文系此事于“九月”,当以八月为是。参见陈高华《元代的地方官学》,氏著:《元史研究新论》第379页注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B16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七《南阳书院碑》,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299―300页。
B17郑元v:《侨吴集》卷九《颖(颍)昌书院记》,《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59―360页。
B18B38虞集:《桐乡阡碑》,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附录三,李叔毅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89―290、289―290页。
B19B20许有壬:《至正集》卷四三《缑山书院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S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12、215页。
B21许有壬:《圭塘小稿》卷六《雪斋书院记》,《丛书集成续编》第13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676页。
B23姚燧著;查洪德编校:《姚燧集・牧庵集》卷五《汴梁庙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85―86页。
B24王公孺:《卫辉路庙学兴建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B25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七《彰德路儒学营修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89页。
B26王恽:《秋涧集》卷五一《大元国故卫辉路监郡塔必公神道碑铭(并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16页。
B27胡祗y:《胡祗y集》卷九《郑州重修庙学记》,魏崇武、周思成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57页。
B28王沂:《颍谷书院记》,洪亮吉等纂:《登封县志》卷一七《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549―550页。
B29辛明远:《重修庙学碑铭(并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页。
B30张:《重修宣圣庙学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93页。
B31侯朝纲:《重修府店庙学记》,魏津修,张让山纂:《弘治偃师县志》卷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第6页。
B32王恽:《秋涧集》卷三九《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一),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528页。
B33B41管t:《涑水书院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3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88、588页。
B34余阙:《青阳先生文集》卷三《穰县学记》,《四部丛刊续编》第72册,上海书店,1985年,第3页上。
B35许有壬:《至正集》卷五六《故朝请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梁公神道碑铭》,《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64页。
B36奴都赤:《野仙德政碑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18―119页。
B37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二二《故h手军总管克烈君碑铭》,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836―838页。
B39张:《重修宣圣庙学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93、594页。
B40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八《梁国何文正公神道碑》,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34页。
B43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二三《尊经阁铭(并序)》,《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861页。
B44B46B50B51郑元v:《侨吴集》卷九《颖(颍)昌书院记》,《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60―361、360、358、298页。
B45柳贯:《柳贯诗文集》卷一六《〈共山书院藏书目录〉序》,柳遵杰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B47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孛术鲁公神道碑铭(并序)》,陈高华、孟繁清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第121页。
B48王沂:《颍谷书院记》,洪亮吉等纂:《登封县志》卷一七《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550页。
B49潘迪:《亦乐堂记》,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B52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中华书局,2011年,第204页。
B53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卷八《石田山房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送杨少尹序范文5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作者: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卷一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
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同:疏)慵。
三
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五
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尨也吠,燕,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六
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
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已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七
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过雁,夜月有啼乌。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村舍酒难沽。人处岭南,善探巨象口中齿;客居江右,偶夺骊龙颔下珠。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鸠哺子,燕调雏,石帐对郇厨。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垆。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秦对赵,越对吴,钓客对耕夫。箕裘对杖履,杞梓对桑榆。天欲晓,日将晡,狡兔对妖狐。读书甘刺股,煮粥惜焚须。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嘉遁幽人,适志竹篱茅舍;胜游公子,玩情柳陌花衢。
八
齐
岩对岫,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九
佳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沙对水,火对灰,雨雪对风雷。书对传癖,水浒对岩隈。歌旧曲,酿新醅,舞馆对歌台。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作酒固难忘曲蘖,调羹必要用盐梅。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花开唐苑,轰羯鼓以奚催。
休对咎,福对灾,象箸对犀杯。宫花对御柳,峻阁对高台。花蓓蕾,草根荄,剔藓对剜苔。雨前庭蚁闹,霜后阵鸿哀。元亮南窗今日傲,孙弘东阁几时开。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软草;高张翠幄,庭前郁郁凉槐。
十一
真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韩五鬼,李三人,北魏对西秦。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
哀对乐,富对贫,好友对嘉宾。弹冠对结绶,白日对青春。金翡翠,玉麒麟,虎爪对龙麟。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闲爱登山穿谢屐,醉思漉酒脱陶巾。雪冷霜严,倚槛松筠同傲岁;日迟风暖,满园花柳各争春。
香对火,炭对薪,日观对天津。禅心对道眼,野妇对宫嫔。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滔滔三峡水,冉冉一溪冰。充国功名当画阁,子张言行贵书绅。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尘。
十二
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离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十三
元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妃子骑,夫人轩,旷野对平原。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绝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
歌对舞,德对恩,犬马对鸡豚。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十四
寒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叔子带,仲由冠,郏鄏对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壁,夏侯车上并潘安。
十五
删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山垒垒,水潺潺,奉壁对探镮。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犹对尚,侈对悭,雾髻对烟鬟。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黄牛峡,金马山,结草对衔环。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
姚对宋,柳对颜,赏善对惩奸。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孔北海,谢东山,使越对征蛮,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卷二
一
先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二
萧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三
肴
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龙生矫,虎咆哮,北学对东胶。筑台须垒土,成屋必诛茅。潘岳不忘秋兴赋,边韶常被昼眠嘲。抚养群黎,已见国家隆治;滋生万物,方知天地泰交。
蛇对虺,蜃对蛟,麟薮对鹊巢。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何妥难,子云嘲,楚甸对商郊。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
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对东郊。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花圃春残无客到,柴门夜永有僧敲。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
四
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哺糟。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五
歌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繁对简,少对多,里咏对途歌。宦情对旅况,银鹿对铜驼。刺史鸭,将军鹅,玉律对金科。古堤垂亸柳,曲沼长新荷。命驾吕因思叔夜,引车蔺为避廉颇。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霜对露,浪对波,径菊对池荷。酒阑对歌罢,日暖对风和。梁父咏,楚狂歌,放鹤对观鹅。史才推永叔,刀笔仰萧何。种橘犹嫌千树少,寄梅谁信一枝多。林下风生,黄发村童推牧笠;江头日出,皓眉溪叟晒渔蓑。
六
麻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頳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白堕酒,碧沉茶,品笛对吹笳。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雨长苔痕侵壁砌,月移梅影上窗纱。飒飒秋风,度城头之筚篥;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酒钱对诗债,柏叶对松花。驰驿骑,泛仙槎,碧玉对丹砂。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楚国大夫沉汨水,洛阳才子谪长沙。书箧琴囊,乃士流活计;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七
阳
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对晨妆。绛霄唐帝殿,绿野晋公堂。寒集谢庄衣上雪,秋添潘岳鬓边霜。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兴常记于重阳。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八叉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黄。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酒;早朝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荀对孟,老对庄,亸柳对垂杨。仙宫对梵宇,小阁对长廊。风月窟,水云乡,蟋蟀对螳螂。暖烟香霭霭,寒烛影煌煌。伍子欲酬渔父剑,韩生尝窃贾公香。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八
庚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万卷书客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金匼\匝,玉瑽琤,玉宁对金茎。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渔对猎,钓对耕,玉振对金声。雉城对雁塞,柳枭对葵倾。吹玉笛,弄银笙,阮杖对桓筝。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九
青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蛱蝶,小蜻蜓,水岸对沙汀。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
十
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鹏鹍。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滕。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时同登。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十一
尤
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适兴子猷常泛棹,思归王粲强登楼。窗下佳人,妆罢重将金插鬓;筵前舞妓,曲终还要锦缠头。
唇对齿,角对头,策马对骑牛。毫尖对笔底,绮阁对雕镂。杨柳岸,荻芦洲,语燕对啼鸠。客乘金络马,人泛木兰舟。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庵对寺,殿对楼,酒艇对渔舟。金龙对彩凤,豮豕对童牛。王郎帽,苏子裘,四季对三秋。峰峦扶地秀,江汉接天流。一湾绿水渔村小,万里青山佛寺幽。龙马呈河,羲皇阐微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陈畴。
十二
侵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曾点瑟,戴逵琴,璞玉对浑金。艳红花弄色,浓绿柳敷阴。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对丹心。千愁对一醉,虎啸对龙吟。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对来今。天寒邹吹律,岁旱傅为霖。渠说子规为帝魄,侬知孔雀是家禽。屈子沉江,处处舟中争系粽;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竞穿针。
十三
覃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山泼黛。水浮蓝,雪岭对云潭。凤飞方翙翙,虎视已眈眈。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绿桑盈亩,春时供农妇之蚕。
将对欲,可对堪,德被对恩覃。权衡对尺度,雪寺对云庵。安邑枣,洞庭柑,不愧对无惭。魏征能直谏,王衍善清谈。紫梨摘去从山北,丹荔传来自海南。攘鸡非君子所为,但当月一;养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中对外,北对南,贝母对宜男。移山对浚井,谏苦对言甘。千取百,二为三,魏尚对周堪。海门翻夕浪,山市拥晴岚。新缔直子纻,旧交犹脱馆人骖。文在淹通,已咏冰兮寒过水;永和博雅,可知青者胜于蓝。
十四
盐
悲对乐,爱对嫌,玉兔对银蟾。醉侯对诗史,眼底对眉尖。风飁飁,雨绵绵,李苦对瓜甜。画堂施锦帐,酒市舞青帘。横槊赋诗传孟德,引壶酌酒尚陶潜。两曜迭明,日东生而月西出;五行式序,水下润而火上炎。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朱帘。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玉屑饭,水晶盐,手剑对腰镰。燕巢依邃阁,蛛网挂虚檐。夺槊至三唐敬德,栾棋第一晋王恬。南浦客归,湛湛春波千顷净;西楼人悄,弯弯夜月一钩纤。
逢对遇,仰对瞻,市井对闾阎。投簪对结绶,握发对掀髯。张绣幕,卷珠帘,石碏对江淹。宵征方肃肃,夜饮已厌厌。心褊小人长戚戚,礼多君子屡谦谦。美刺殊文,备三百五篇诗咏;吉凶异画,变六十四卦爻占。
十五
咸
清对浊,苦对咸,一启对三缄。烟蓑对雨笠,月榜对风帆。莺睍睆,燕呢喃,柳杞对松杉。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汉室既能分四姓,周朝何用叛三监。破的而探牛心,豪矜王济;竖竿以挂犊鼻,贫笑阮咸。
送杨少尹序范文6
二、活动地点:山东交通学院文体馆
三、主办单位:土木工程系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单位:长清校区学生会、安委会、大学生艺术团、社团联合会
四、活动详情:
经过抗甲型流感、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服务等工作,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办,土木工程系迎09级新生晚会终于于11月13日晚七点在文体馆隆重举办。本次晚会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广泛参与,出席此次晚会的领导嘉宾老师有马山关王庙希望小学刘兴忠校长、庄延刚主任、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单立功、土木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加峰、土木工程系团总支书记郑媛媛老师、傅道春教授、刘涵海老师以及土木工程系各年级辅导员老师。晚会共分四个乐章,分别为:美丽青春,多彩校园;歌唱祖国,和谐全运;百花争艳,辉煌土木;相亲相爱,土木一家。晚会以一曲土木工程系之歌拉开了序幕,之后乐队、街舞、美声独唱、傣族舞等精彩节目相继亮相,晚会精彩不断、迭起,尤其到了“山沟沟文艺表演队”这一语言类节目,由于其结合了相声、歌曲、器乐等多家之长,将晚会推向了整场晚会的最。歌曲“交院欢迎你”更是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期间掌声、观众笑声、叫喊声响彻全馆。晚会上,我系领导与到场嘉宾一起为在全运、科技竞赛和甲流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并肯定他们的成绩。本次晚会还得到了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其他兄弟学校及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最后在一曲相亲相爱之后结束了整场晚会。晚会最后我系领导老师们亲切看望了所有演职人员,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五、经验总结:
经历了整场晚会从头到尾的筹备与各项工作的落实,的确使我们对晚会工作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文艺部全体成员都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现将本场晚会各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1、选节目:
1)像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等大型活动要面向全校各系、各年级,必要情况要积极联系各兄弟院校,扩大节目选择范围,鼓励更种形式的节目参选,才能获得足够的选择空间,才能保证节目整体质量。
2)选节目之前,要跟老师商定好晚会要加入的必要环节。如表彰、采访等。据此,计算节目空间。
3)大型晚会的节目要符合大型晚会的标准。表演形式及表演内容要积极、创新,符合晚会主题,能撑得起大型晚会的舞台。演员要专业,最起码要有提升和可塑的空间。
4)晚会节目要多元化,节目类型比例适中。一场晚会节目数量要控制在12~14之间,累计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歌曲类节目除非有特别深厚的功底与台风,尽量避免个人独唱或二人合唱的节目形式(可添加其他元素润色,如伴舞、互动送花等)。语言类要讲究创新,避免纯相声或纯小品类、无任何特色的节目,让观众强颜欢笑的节目不如不要,而且还要控制数量。舞蹈类最好要有民族的和现代的两个舞蹈节目。朗诵类的节目要一个最好,一定得配乐,而且要放在整场晚会的后段。
5)主持要提前选,主持词要提前筹备。当晚会宣布开始时,整场晚会就是主持人的了,所以主持要慎重对待。
2、节目排练:
1)要提前根据已选节目制定节目提纲,先对整场晚会有一个大体的框架。
2)亮点节目是晚会的核心,一定要找出亮点节目,并对其进行重点指导和包装。
3)要有固定的、足够大的空间专门进行节目排练。
4)节目排练要科学安排,最好分类分时段,有目的的,找好节目负责人。条件允许的话每天都要排,查缺补漏,努力像专业靠拢,请老师观赏,提出意见。
5)若在文体馆演出,一定要排出一个星期的整体彩排计划,提前得到审批。至少三次走台。晚会当天,所有演员整个下午都要请假,灯光、音响、演员至少要有三个小时的磨合。本场晚会最大的失误就是这里。
6)整个节目排练过程都要有音响跟着。
3、宣传:晚会宣传海报和幕布要提前两个星期着手做。样式要新颖、震撼。正是由于本场晚会的出色宣传保证了最后现场的座无虚席。
华清广告 地址:长清
电话:87215866
特点:服务周到、态度良好、价格公道
本次合作:良好
4、服装:提前一个星期统计好整场晚会所需服装以及相应尺码。一定要去市场进行两次实地考察。本次在服装问题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原因就是没有经验、没有任何可参考的信息。经过文艺部的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商家,结果令人欣慰。
济南山师东路店 地址:山师对面
特点:种类齐全、质量高但太贵、每件衣服100押金
本次合作:因价钱等原因,本次并未合作。
丹凤小区店 地址:丹凤小区北区内
电话:15169136477
特点:便宜但种类不齐、质量差、不用押金
本次合作:良好
金梦婚纱 地址:西市场服装城二楼西北角2079室
联系电话:88301921 手机:15863771311
特点:正装和晚礼种类齐全、价格公道
参考价格:40元/件 发票为6%的税 押金100~300
本次合作:良好
丝雨舞艺 地址:西市场服装城东南角二楼
联系电话82221006(聂华敏)
特点:舞蹈类服装种类齐全、价格公道
参考价格:40元/件 发票为6%的税 押金100
本次合作:良好
5、舞台布置:要提前一个星期联系专业庆典公司,确保在晚会当日该公司没有业务,签订合同。晚会当天,庆典公司要至少提前五个小时到现场。统计每个节目所需舞台效果。部分舞台效果如不能保证舞台安全,一律禁止使用。
艺海汇通 地址:济南市里
qq:23181266
特点:专业、大公司、可信赖、价位高
庄臣传媒 地址:长清
qq:314765784
电话:13553161462
特点:长期与高校合作、经验丰富、价格公道
参考价格:偏耳: 150元/对(不含喷绘)
泡泡机:150元 /个
烟雾器:150元 /个
银光棒:0.25元/个(一般的0,2)
冷焰火:15元/个 (安全问题,慎用)
青龙草:15元/盆(60cm*40cm 20盆以上含车费)
发票为17%的税(本次未开发票)
本次合作:良好
六、建设性意见:
1、建立各部信息档案。具体形式如上。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信息档案的重要性,拥有了一套完善的信息档案可以省去一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部办活动时,活动的流程、注意事项、所需的物资都可以参考上一次活动总结的档案信息,查缺补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如鱼得水。
2、各项审批要及时、到位。审批的结果会告诉我们:一次活动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点上和条件下的。只要没有这个结果什么都是空中楼阁,所有工作都处处受其制约,无法放手开展。如:资金的到位、会场的使用、器材的借用等等。
3、大型活动时,整个学生会要有系统的、严格的人员安排。虽然本次活动有了一个大体的分工和安排,但不够系统、不够严格。建议这种工作由办公室来完成,办公室要详细了解活动所有流程及内容,之后做好详细的人员安排。
4、一场大型晚会,要有大型晚会的构架,演员服装与舞台效果必不可少,虽花钱多,但有它的价值。
5、只要与商家谈判,一定要签合同,合同中要注明违约赔偿。因为一旦中途商家失信,会给整个活动带来重大的变故。
6、大学生艺术团的重要性。大学生艺术团是一个最能体现我系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学生团体,是我系顺利开展各个活动的重要力量。如果我系有一个成熟的大学生艺术团,任何活动都将游刃有余。它可以为文艺晚会、综合素质大赛、辩论赛等活动准备优秀的主持人,可以为招聘会、表彰大会、测量大比武等活动提供专业的礼仪,它可以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提供各类精彩的舞蹈、歌曲、曲艺等文艺节目。还可以为各个活动提供各种后勤保障。可以说,如果有一个成熟的艺术团,系里各项工作、各项活动,都将分工明确、如鱼得水。如果本场晚会有一个成熟的大学生艺术团做依靠,主持不用担心、节目不用多虑、后勤保障更不用着急。相信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目前,艺术团一直长期处于萌芽期,没有足够资源,没有固定团队,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建议系里能对此重视起来,重新组建艺术团。
七、鸣谢:
本次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土木工程系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文艺部全体成员真心感谢郑媛媛老师对本次活动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感谢赵骥飞老师对本场晚会的细心指导、感谢土工程系学生会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正是有了你们,才使全校师生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八、评奖:
本次晚会评奖是在系文艺部、各年级文艺部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依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共同商讨产生。晚会评出突出贡献奖若干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36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89名。其中一、二等奖评奖原则为:本人所在节目在晚会当晚的确精彩耀眼并将晚会推向或参与晚会节目的编排,对个别节目具有突出贡献的演员。三等奖和优秀奖为:参与演出和编排的一般演员。具体如下:
最佳组织奖:李华强 孙彬彬
最佳导演奖:任东宇
最佳剧务奖:
摄影剧务:孙义攀 音响剧务:赵鹏宇
服装剧务:许晔 舞台剧务:孔令栋
后台剧务:齐智 灯光剧务:张珂
一等奖: 孔令栋 土木084 齐 智 工管081
张文东 土木084 熊 林 土木083
许 晔 土木082 祈 琪 港口092
孙彬彬 土木071 任东宇 地信071
高振宇 土木076 刘亚斌 土木076
李春亮 地信071 李 倩 工升091
二等奖: 张广鹏 工管082 刘莹泽 路专081
范灵珊 土木095 曾 嘉 土木092
刘媛淼 工升091 宋 彪 测绘081
赵 磊 工升091 祈 欣 工升091
刘 洁 工升091 何怡然 工升091
马 涛 土木096 赵 宇 土木091
王 震 路专092 张 文 路专081
张云溢 路专082 岳云萍 土木081
朱 立 地信071 刘天骄 港口071
王 龙 地信071 苗洪花 港口072
邓 晨 土木083 臧 健 测绘073
赵 媛 土木083 王海龙 土木071
刘淑慧 地信071 陈 红 材料071
靳茫茫 港口081 姜 蕾 测绘071
王伟龙 工管092 杨 刚 路专093
孙嘉琳 土木091 陈美辰 土木081
隋 振 土木084 芦 臣 土木076
吕婷婷 地信081 周景伟 路专081
三等奖: 谭海娟 工管082 齐美丽 土升091
曲士平 土木077 王艺霖 土木076
覃 潇 土木093 郭 岩 工升091
李成龙 工管071 郭 杰 土木085
郭文文 土木085 孙养鹏 土木086
惠 磊 土木074 张 宁 土木067
李华强 港口072 许国松 路专071
俎 群 土木073 许 丽 工管071
郑 娜 土木078 颜 菲 土木078
孙义攀 测绘072 王丽丽 土木084
李凯凯 地信071 贾汝建 地信071
袁 铭 土木071 王舒婷 土木073
高 璐 土木075 史晶晶 土木084
刘 铭 测绘082 赵 飞 路专081
李明博 港口082 李万春 港口082
唐宗龙 地信071 向净云 工管072
江靖宇 路专081 陈晓宇 港口081
司 维 港口081 姚 远 港口081
孟祥廷 测绘082 郑智辉 土木083《2》
王 严 港口082 张 睿 土木084
优秀奖: 路专081:王成孙振坤孙宁崔言武李聚蕾王桂亮 于美娜 田洪斌胡凤娇
路专082:于道江许传敏盛中华
地信081:陆凌
土木081:米世成赵明伟王尧刚梁小军楚岩岩王嫣秋 夏全平
土木082:田建港 韩宏伟 谭云龙 张强 邢行 白雪
土木083:周爽
土木084:薛军 曹列飞 王晓迪 安桂萍 郭晓敏 岳晓静王纯
土木085 :窦英慧
土木086:夏发根 李垒 张明亮 翟得文 冯仁俊 刘桂海
测绘081:杨龙斌 李成勇 齐鹏 王井超郝京晶 党艳飞 徐秀杰 李叶周姊西
测绘082 :刘嘉峪 轩景涛 尹茂国 程鹏
测绘083 :孙晓炜 姜智凯 王娜娜
测绘084 :白璐 王文祥 陈旭
港口081 :李光 陈冬 田依 邹颖 孙建
港口082 :王黎 刘洪彬 杜鹏 张派 龙翔宇 于善涛 周蔚蔚
工管082 :宋丹阳 杨明玉 徐照坤 宋丹阳
土木076 :于奇
土木072:王聪
土木074:冯晓楠 赵玉华
土木077:王云丽
地信071:黄玉珍
路专092 :杜吉刚季迁
测绘091 :强镜铭 孙振明
测绘092 :林威
地信091 :刘亚南 宋彬
工管091:周维娜
九、经费明细:
服装:
XX元(已还):
礼服 10×150元/件 1500元 税(5%):80元 发票:1600元
礼鞋 10×35元/双 350元 税(5%):20元 发票:400元
找回:50元
3600元:
有发票:
正装: 23×45元/件 1000元 税(6%):60元 发票:1000元
舞服: 10×40元/件 400元
6×(45+10)元/件 330元
t恤: 8×30元/件 210 元
共940元 税(6%): 66元 发票:1100元
跆拳道协会:踢板+条幅 150元 税(5%):7.5元 发票:160元
海报: 150元 无税 发票:150元
发票总计:2410元
无发票:
舞服:(丹凤):2×30+40 100元
舞鞋:6×12元/双 72元
舞台:泡泡机2×150元/台
烟雾器2×150元/台
偏 耳2×75 元/个
银光棒1000×0.25元/支
喷 绘2×50元/个
共950元
山师:饭费(午饭+晚饭): 200元
车费(来回): 180元
共 380元
组合音响: 150元
还送服装车费(来回): 80元
刻录光盘: 8元
打印: 10元
车费(总): 100元
无票总计:1850元
结算:3000+600-2410-1850=660
附:晚会整体工作流程表
10月6日
10月8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迎新晚会初选
策划补选、
准备主持人大赛
主持人大赛
迎新节目补选
初步拟定迎新晚会节目框架
模特选拔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
组织排练乐器合奏
模特培训
迎新晚会第一次彩排
选出亮点节目
讨论具体训练和包装计划
亮点节目训练
10月23日
10月24日
10月25日
10月26日
10月28日
选拔社团节目
选拔校文艺部选送的节目
第二次全体彩排、开始着手海报制作
邀请了赵老师观看并指导第三次彩排
去山师邀请“零下一度”乐队
10月29日
10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1日
11月2日
制定详细节目分类训练计划
主持人培训
开始幕布制作
赵老师组织学生会部长会议
对晚会进行详细分工
拍照、为海报整理图形素材
语言类节目排练
统计晚会所需服装、道具
歌曲类节目排练
舞蹈类节目排练
主持人培训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8日
其他类节目训练、
主持词修改
讨论晚会整体质量、幕布做完、系歌排练
邀请郑老师观看部分节目排练、选拔礼仪
制定进馆彩排计划、计划购买、租赁服装
去济南、长清、商业街对晚会所需服装、道具实地考察
11月9日
11日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
11月13日
张贴海报、第一次进馆考察(无排练)
去济南购买礼服、第一次进馆彩排、对节目衔接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第二次进馆彩排、模特培训、主持培训、去济南第二次考察、购买化妆品
去济南拿所有晚会服装、第一次进馆带装彩排、制定第二天详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