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比论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比论证范文1
这里我们就拿第12课为例。对比论证出现在了第一段。作者在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Most of us have formed an unrealistic picture of life on a desert island(我们许多人对于荒岛生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之后作者讲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一种想法是imagine it to be a sort of paradise(认为荒岛是天堂);另一种想法是Life on a desert island is wretched(荒岛生活很可怕)。最后一句话是个总结句。作者正是通过两种呈对比的想法来论证“人们对荒岛生活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一观点。需要读者关注的是,在两种成对立的想法之间作者用了一句非常漂亮的过渡句:The other side of the picture is quite the opposite. (另一种想法恰恰相反)。于是,一个结构清晰严谨、论述有理有力的段落跃然纸上。
读罢上述五篇文章的第一段,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由两种相反的观点组成,而在相反的观点中间,作者都运用过渡句,这里对对比论证的过度表达稍作总结: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cture is quite the opposite. (L12)
on the other hand (L23)
but (L38)
…be only part of the picture. (L41)
however (L54)
了解了对比论证之后,我们不妨思考下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毕竟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如果针对当前的英语高考作文题,我们完全可以让它在我们的考场上发挥作用。这里以上海2004年和2005年的英语高考作文题为例,看看这一新概念三册中反复出现的手法如何作为应试技巧运用到考试中。
2005上海英语高考作文题: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There must be a use for my talent.)。通过描述你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人各有所长,无论才能大小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写作文首先要做的是审题,这个题目要求你在写文章时做到两点:你的观点是支持“天生我才必有用”;用你生活事例论证。如何引出自己的观点呢?我们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可以先就题中话题先找到两个对立观点,然后再抛出自己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考官在批阅一片作文时首先会注意考生是否偏题。那我们如何避免偏题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在开头就告诉改卷老师你扣题了。比如笔者写下如下一段作为作文首段:
People have formed an unrealistic picture of their talents. Some imagine themselves to be unconquerably intelligent. On the opposite, others tend to consider themselves a drop in the ocean, powerless and useless. There is an element of truth in both ideas, but I am convinced that there must be a use to out talent, as it can be proved by my own experience.
先写人们对自己的天赋形成了不切实际的看法,然后写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认为自己绝顶聪明,另一种是自己如沧海一粟,微小无用。在这两个相反的观点之间有了on the opposite来过渡。这正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但是别忘了上述的两点考题要求。在列举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之后就可以抛出自己的观点:I am convinced that there must be a use to out talent.而后自然用过一个as it can be proved by my own experience的句子过渡到以下的事例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如此一写,完全不用担心是否扣题的问题,因为在这一文章首段告诉了考官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一个过渡句说明下文内容是起到论证作用的事例。当然不要忘记这里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引出自己的观点的。
上述高考题属于比较严肃的话题,如果遇到的话题涉及生活事件呢?下面再列举另一种风格的高考作文题。
2004上海英语高考作文题
老师要求你负责班级墙报(wall newspaper)工作并征求你的意见。在日记中表述你的决定并谈谈想法。
我们首先还是要捉摸清楚考题的要点:你的决心;你的想法。负责班级墙报貌似是个小话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上对比论证的手法。比如在写自己的决心时,不妨先写一般人对这样一个老师指派的任务是何种态度,而后引出自己的决心。而在写一般人的态度时完全可以用上对比的手法。比如笔者写下如下一段作为作文首段:
People show different attitude when appointed to be in charge of wall newspaper. Those who regard the task as a great burden would decline it while those who long to serve their fellow students would accept it with great pleasure. As for me, it is a golden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myself, so when the challenge comes, I will accept it.
可以先用一句话总起人们会有不同的态度,而后写两个呈对比的观点:一种是认为这是个负担因而拒绝承担;另一种是渴望为民服务因而欣然接受。中间运用的过度是while,这样可以将呈对比的做法浓缩在一个句子里,句子结构的复杂性提升。然后通过as for me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也就是我的部分决心。
对比论证范文2
摘要:本文从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相比在其业务的特殊性上,着重论述从电子货币流通的角度考虑,分析得出电子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可控性,货币乘数也无法准确测算,由于电子货币暂时无需向央行缴纳保证金,所以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增加了难度, 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政策
所谓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是指一定的金额通过某些电子设备的方法或者在互联网上执行支付,将待支付的数额直接转移给支付方。电子货币从产生到发展, 仅仅几十年的时间,极大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支付方式, 但同时也给现代金融理论带来新的问题。
图1电子货币的种类
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可控,随之电子银行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也被无限制的扩大。二是电子货币严格上来讲不属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在央行需要按比例缴纳准备金,但是电子货币在央行不用缴纳准备金,从而中央银行无法从电子货币数量上对基础货币的数量进行控制,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对基础货币和电子货币的总货币量无法进行有效估计,因此, 如何准确把握电子货币的流动,如何掌握电子货币流动所带来的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 对于正确认识电子货币对银行带来的放大风险,及其对于中央银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货币理论下电子货币流通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把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在费雪方程式中MV=PT,其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所有流通的商品价格,T为所有商品量的交易完成量。
图2电子货币的发行与运行流程
根据费雪方程式,如果想实现物价稳定,即P=MV/T,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控性,即V是稳定的;二、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可以根据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制定适当的M,以货币量来稳定物价水平;三、商品量的交易完成量是可计算并且保持稳定。但是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电子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将逐渐的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这样电子货币数量增多的同时,流通中的现金及存款M变小,由于目前还无法准确测算出电子货币的流通数量,从而对于流通中的现金及存款M的流通速度V无法进行有效计算,导致准确性受到影响,最终也将影响到物价水平的稳定。
我们再来看一下凯恩斯学派它所主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认为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首先发生影响的是利率,利率的增减又影响到投资I,投资I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国民的总收入,从而改变国民的总支出E和总收入Y,传导机制如下所示:
从费雪方程式和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对比可以得出,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对执行货币政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之相比,电子货币的流通由于无法有效限制,电子货币业务量又不断加深,导致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随之央行对电子货币的控制风险也被加大。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分析得出中央银行在电子货币流通冲击下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职能将受到限制,也会影响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只有货币乘数稳定,央行在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进行有效的货币供给,作为达成货币政策的目标才会更准确的执行。但是在货币乘数公式中加入了电子货币之后,随着电子货币量使用的不断加大,货币乘数也无法有效预测,无法预测是变大还是变小,随机性很强,在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时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同样无法预测。
三、结论
目前还没有要求电子货币向央行缴纳准备金,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货币乘数的随机性和无法预测,影响到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且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有待解决:
(一)电子货币条件下中央银行预测货币乘数的变化更加困难
在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货币的过程中,由于电子货币自身的变化较传统的货币具有“变幻莫测”的特点, 从而造成了货币乘数的不稳定。虽然货币乘数本身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 但其运动具有“循环性”规律。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 除了货币乘数的动态变化之外, 还会叠加上升的趋势。因此, 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将进一步增强,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
(二) 对中央银行来说电子货币是否会使货币乘数无限上升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 由于目前中央银行还没有对电子货币作缴纳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因此, 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导致货币乘数无限上升。然而, 货币乘数是否会无限上升, 以及上升的最大限度是否可测, 对中央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货币乘数无限上升, 中央银行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难度就会加大, 甚至可能会导致中央银行丧失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能力。
(三)如何保证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资产安全的问题。
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如何保证资产业务安全、有效运营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传统的对货币乘数的讨论, 是假设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与传统银行在资产业务内容与运营方面是基本相同的。然而, 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传统银行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在资产业务的内容与运营方面的差异程度究竟有多大, 以及如何确保分行主体的信用保证功能、对等资金保全功能、系统稳定功能等, 都是今后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参考文献
[1]陈雨露、边卫红: 《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J] , 《国际金融研究》2002 年第1 期。
[2]谢平、尹龙: 《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 , 《经济研究》2001 年第4 期。
对比论证范文3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传导;影响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创造新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对货币的传导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货币传导对国民经济的意义重大,大量的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鉴于货币传导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研究金融创新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1、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贷类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增加,资产业务产品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信贷业务服务质量成为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实现了信贷结构优化,也改善了客户结构。当然,一些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过于盲目,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我国金融企业来说,实现金融创新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根据机构的现状,严格控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2、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成为金融创新产品中的新亮点,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理财产品是金融机构负债业务产品中的一部分。能够确保本金不受损失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收益成为客户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样也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银行需要承担一部分金融风险。并且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来说,缺乏个性化的服务是其需要突破的瓶颈。
3、另外,中间产品业务质量的提升是我国金融机构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就目前各大金融机构的现状来说,中间业务产品较多但是技术含量并不高。机构之间的竞争较激烈,很多金融机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些现状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传导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货币供给变动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两个方面。其中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层次界定、外汇存款、融资贷款以及基金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货币传导渠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货币的供给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明显
(1)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降低货币供应的可预测性。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多使货币层次变得复杂,加速了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其流通速度,因此必须对货币及其分层进行重新定义明确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对流通中的准货币,如活期存款与准货币之间的界限等,以提高货币供应和流通的稳定性,提高政府以及央行对其的控制力度,使其及时准确的了解金融数据。在现实金融创新中,活期存款与流通资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常将其作为结算甚至支付工具。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对其负债状况的计算方式不明确,如信用卡的大量出现导致一些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加,但是金融机构并未降低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很容易导致无法区分投机性货币与交易性货币,导致货币供应层次之间的划分较为混乱。
(2)外汇存款的增加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外汇存款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外汇存款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兑换为人民币进行流通,这样给金融创新带来了方便,拓宽了其途径。但是就目前我国关于外汇存款的法律法规来说,其尚不属于货币统计范畴,因此造成了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票据融资业务的出现。票据融资业务是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货币传导的重要因素。其在货币供给和传导渠道两个方面都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影响。此外,票据本身的流通性和支付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流通性与支付性,如贴现或再贴现等方式。这样对我国的货币流通统计造成一定的影响。
(4)贷款融资业务改变了资金供给结构。近年来,银行系统拓宽了业务范围,融资范围扩大,如个人公积金贷款、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等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存款尚未纳入货币供应范围之内,影响货币供给计算。
(5)债券的发行改变了资金核算范围。在广义货币流通统计中,常由于无法进行合理的统计而造成货币供给量的重复计算,同时对于短期债券来说,政策性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低于1一年的金融债券,并不能全部纳入广义货币的统计,这样也造成了广义资金统计的重复计算。而对于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应作为一种银行存款,但是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将其列入货币供给。总之,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资金核算的方式尚不明确,导致许多货币资金计算不准确,出现重复计算和没有计算的情况。
2.金融创新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关系
货币乘数的公式为K=Dd/B=1/(h+r+e+f+p)(Dd、B、h、r、e、f、p分别代表活期存款额、基础货币、实际提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和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而货币供给公式为M=K*B(M 、K、B分别代表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通过公式我们可以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具体影响:
①由于金融创新对货币的流动性有所提高,所以现金的持有量明显减少,那么提现率就将随之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金融创新的影响提取次数以及金额逐渐减少,法定准备金比率就会降低,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③金融创新会产生强流通性的金融工具,直接减少货币的交易性、预防性需求,相反增大了投机性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市场是资金补充的理想平台,金融机构也就没有必要再中国银行存放超额准备金,降低了超额准备金比率,货币乘数被放大了④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使货币流通性更强,银行类似活期存款的货币量增大,所以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以及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都会下降,货币乘数被放大了。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乘数都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金融创新间接影响了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传导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导致了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结构,尤其是一些信用卡产品的出现,增加了货币的功能,提高了其投机需求,使银行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同时,金融创新使利率的弹性降低,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这使得金融工具不断趋于同质化,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金融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利率就不能成为评价银行客户的唯一准则。资产的调整要通过收益以及结构利率的上升或下降的现状决定,利率不再起到绝对的决定作用,这无疑影响了货币供给的稳定性。最后,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本身与价格以及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货币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银行的利率弹性也受到影响。
2.金融创新导致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增大
随着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的发行,其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首先:基金等理财产品并没有纳入银行的存款范围,因此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保护。在没有更加合理的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情况下,很多银行投资者就会放弃银行存款而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同时,存款利率的上升以与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且通常低于其收益。而相对于银行系统来说。理财产品变相增加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市场利率,同时无法实现对客户投资的有效控制。大部分银行存款被转化为投资理财产品,这样使银行的资金结构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理财产品也抑制了金融机构其他业务的发展,如理财产品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用于企业贷款的资金,使货币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对银行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其资金供给结构,使其不稳定因素增加。同时理财产品不属于银行存款范畴,无法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包括,银行虽然对利率等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对于理财产品业务来说,却不能构成有效地影响。与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票据业务也对货币供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与票据业务相关的保证金存款同样不能计入存款准备金,这样以存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的基数就会受到影响而改变,通常会降低。票据业务拓宽了金融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一方面维持了其经营,另一方面也使其对再贴现的相关业务依赖性降低,市场公开化程度明显得到提高,促进了货币政策传导。
3.金融创新给传导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传统的金融市场相比,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改变了资金流通结构,也增大了其流通速度,但是这样也给货币当局的调控带来了影响,使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无法实现对其变化的正确把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银行系统创新产品同质化,传统的银行利率和货币政策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不稳定因素增多。这样货币的传导时间就无法确定,甚至形成时滞。
四.关于降低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的几点思考
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金融创新处在初级阶段,创新动机不明确,创新手段较单一,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提高。这与金融机构的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不稳定等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大量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金融机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小其对货币传导的影响,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规范金融市场的相关制度,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范围的同时要严格控制产品或工具的质量。
同时,应逐渐完善准备金制度,实现公开化的货币流通政策以提高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度。提高金融创新技术,这要求以央行为核心的政府金融部门时刻关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及其变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合理规范化的金融创新制度,促进货币政策传导。
五.总结
在我国的金融创新过程中,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市场出现了不稳定的现状,基金等理财产品改变了我国银行系统的资金供给结构,对其约束的相关法规不完善也给央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研究金融创新过程对货币政策传导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十分重要。随着近些年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增加,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当然金融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这也使得金融产品同质化,如何通过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提高金融系统的收益成为其研究的重点,这就需要企业认真对待金融创新,合理处理其与金融市场、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出台合理的法律法规,完善货币供应指标,促进货币传导。(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学陶,林宝瑞:信用衍生品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第30卷第160 期,2009.7
[2]杨子刚.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8,(6)
[3]楼文龙.金融创新的背景与主要趋势[J] .中国金融.2007(1)
对比论证范文4
一、税收与政府收费的不同性质与特点
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以无偿和强制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由于政府在税种的设计上可以对课税主体、课税客体以及课征程度等税收要素进行不同的选择和搭配,因而使得税收的内容丰富多彩,税收制度也日趋复杂。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中的一些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管理服务或事业服务时,以管理者或供应者的身份向被管理对象或服务的消费者收取的费用。税收与政府收费虽然都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但它们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税收的性质和特点来看:
1.收税机构的集中性。由于税收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强制的征收,因而课税权力只能由作为社会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来享有。政府为了合法而有效地去行使这一权力,就必然要建立集中性的税务征管机构来统一收税并处理相关的税务问题。税务机构只是政府课税权力的执行机构,它所收取的税收是一种集中性的财政收入,是必须交入国库由政府进行统一安排的
公共资源,因此税收收入的多少与税务部门的利益是不相关的。
2.收税机制的无偿性。税收从其征收的过程来看完全是一种单方面的价值转移过程,纳税人的交纳是没有任何东西作为回报的。在决定向什么人课税;向什么东西课税和课多少税时,政府通常不用去考虑特定的纳税人在今后的公共支出中可能获得的受益程度因此收税是将公共服务的消费与费用的交纳相分离的。
3. 征收程度的固定性。正因为税收是政府对社会成员的一种强制无偿的征收,为了防止这种权力的滥用,必然要求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政府征税的程度进行约束。因此政府征收的每一个税种都必须对纳税人、课税对象和征收程度以及征收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并经由立法机构审议批准以形成规范化固定化的税法。这样,尽管各国的税制都很复杂,但其征收的程度却是十分明确和固定的,税收的征纳双方都是十分清楚的并且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其次,从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点来看:
1.收费主体的分散性。
政府收费的主体是政府下属的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收费的依据是这些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能和服务内容。这就使得政府收费的收取主体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果在管理上又直接将其作为收费单位的支出补偿,则这类收入就会首先表现为各收费单位的收入,而与收费主体的利益直接相关,收费越多单位可支配的资金也越多。
2.收费机制的有偿性(交易性 )。
政府向什么人收费,这主要同社会成员对政府提供的相关服务的需求相关。比如,当教育要收费时,则只有那些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会为此付费。这种以社会成员个人对政府服务需求选择为前提的收费,使收费带有很强的交易性和
有偿性。这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是不同的,也是同税收将人们对公共品的消费和对公共品的付费相分离的收入——— 支出机制完全不同的。行政管理性收费虽然带有强制性,但它仍然直接与交费者的行为选择相关。比如,要想进入特许行业就要交纳特许费,违反了某种法规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交纳罚款&。专项收费虽然将受益的时间与交费的时间相分离,但无论从付费的主体来看,还是从分担费用的程度来看都是直接与其今后的消费相联系的。因此,可以说政府收费更多地体现的是财政收入分担的受益原则。
3.收费订价的垄断性。
由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事业服务单位都具有相当的垄断性,特别是行政管理机构,对社会而言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样,政府的行政事业服务对社会而言就必然具有垄断性特征其收费的订价通常是没有竞争的,是由政府部门单方面来确定的,消费者对于政府收费的价格也没有选择余地。
正是由于税收与政府收费的不同特点因而决定了它们各自在一国社会经济中的不同作用和影响。
二、税收与政府收费的不同作用与影响
(一) 税收的作用和影响
1.为公共支出筹资。
公共支出主要是指由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国防安全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在履行各自的职责时所耗费的开支。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包括国防和外交&涉及的范围虽然十分广泛,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建立规范而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安定而公正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为管理而建立的各种行政部门,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政策选择来看都应具备充分的社会性和公正性,其管理提供的服务应被作为纯公共品的方式向社会供应。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是完全平等的,而决不能以人们的支付能力大小为转移。由此可知,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决不能以收费方式来筹集资金的,其资金来源只能是强制、无偿和集中征收的税收。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事业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对某些领域供应的不充分和无效率。一般来讲,凡市场能够充分有效供应的都应尽量让市场来供应,因此政府供应的事业服务就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文化、科研、基础设施等领域。既然政府提供的事业服务多是按市场原则不能充分有效提供的,因此政府事业服务的提供方式显然就只能是公共(免费)或半公共(部分免费)的。这也就决定了政府事业部门的绝大部分支出的补偿也只能依靠税收来筹资。
2.有利于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收入活动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获取收入上,它同样可以被政府用于调节
经济和改善社会状况。而后一种作用的发挥则需要更多地运用形式多样的税收来实现,需要政府调节和改善的社会经济问题越多,税收的作用就越大。比如,调整国民收入初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改善资源配置状态以及稳定经济等等,税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3.有利于规范政府的收入行为。
现代税收所特有的固定性特征,要求政府的税收活动必须置于法律的制约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如将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就可以使得政府的收入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从而减少政府财政收入活动的随意性。
正是由于税收所具有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和它对政府、社会经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使它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集中性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当然税收这一财政收入形式也有它固有的缺陷,其最大的缺陷就是税收过程所必然产生的福利与效率损失。首先是税收这种将公共品消费与公共支出的分担相分离的收入机制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其次是在政府为贯彻社会公平目标而选择量能负税的征收方式时所增加的超额税收负担;最后是政府为了实现多重目标的要求而使税制日趋复杂时,又必然不断增加征税的成本。
(二)政府收费的作用与影响
1.进行特殊的管理。
首先,一个社会为了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社会的安定和平,必须建立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制度法规。这些制度一经确定就应成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当某些社会成员不遵守这些规范时,政府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就必须对这些行为进行管理和纠正,处以罚款就是经常使用的行政管理手段之一。其次,政府为了保证某些行业的经营质量和最佳规模,也会通过行政管理的方法来限制经营者的数量,控制经营者的质量(特殊的技能需要)。这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类行业的超额利润,因此通过收取特许费的方式可适应这种管理的需要。
2.抑制人们对政府供应的某些半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除了向社会供应纯公共品外,也都会向社会提供许多公共性并不充分的物品,如教育、医疗、图书馆、公路、桥梁等。当政府完全以公共产品的方式向社会供应这些物品时,这类物品常常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其中公费医疗中的医药品过度消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收取使用费的方式来抑制这类物品的过度消费。
3.增进社会福利、降低筹资成本。
正如前面所说,在政府为社会提供的物品与服务中,有许多并不具备充分的公共品性质。因而,人们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就可以通过自愿付费的方式表达出来,即:愿意付费则表示其有消费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政府供应的物品,凡能通过收费来供应的,采用收费的方式是最能增进社会福利的,因为它将社会成员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同他们对政府支出费用的分担联系起来了,可以使政府供应物品的效用最大化,使人们在费用分担上的个人福利损失最小。同时由于收费弥补单位支出的直接性也可以减少在税收。支出机制下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成本,因此,收费方式对政府而言,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
对比论证范文5
论文关键词:乔木树种;整枝修剪;传统与新修枝方法;对比
1传统修枝截千方法及其弊端
1.1传统修枝方法
人工修枝即人工整枝,是人为地修去树冠下部的枝条,属森林抚育措施之一。修枝,分为绿修和干修。其中绿修,即修去活着的枝条;干修,即修去枯死枝条。习惯上的修枝强度很大,修枝后大大增加了枝下高度;所留下的树冠高度,通常不到树干高度的三分之一人们以为这样做可促进树木生长,培育无节或少节良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修枝对树木生长极为不利。
1.2习惯截干方法
截干是人为地截(钩、砍)去树木的主干上部。其法大多用于部分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尤其是路边和街道的植树。截干在一些地方应用范围较广,人们以为这样可增加树冠幅度,提高树木的生态效益。该方法只用于一部分树种,但截干后大大降低了树干高度,严重影响到乔木空间效益的发挥。
1.3传统修枝截千方法弊端
1.3.1降低树干高度传统的截干方法,把主干的顶梢人为地截除了,有的甚至在幼林期就实施截干,这就大大地降低和限制了树木的高度。从而使乔木树种的固有优势为劣势,严重影响到生物产量和生态效益。
1.3.2减少树冠长度树冠长度也是用材林木生产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树冠长度取决于树干高度,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树干较高的单株,树冠长度也可能较长,反之相反。截干则大大降低了树木高度,同时也降低了树冠长度。而修枝则从另一方面降低了树冠长度,其中包括树冠的绝对长度与相对长度。尤其是重度修枝,影响更大。如一株乔木,树干高度12m,若修枝高度3m,则树冠绝对长度为9m:树冠相对长度为3/4,属一级长冠型树冠,若修枝高度9m,则树冠绝对长度为3m;树冠相对长度为1/4,属三级短冠型树冠。
1.3.3严重影响乔木树种的空间效益重度修枝和截干方法,既降低了树干高度,也降低了树冠长度,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树木叶面积和树冠采光面积。因为构成树冠的叶片多少和树冠外表受光面积的大小,决定着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只有长冠型树冠,才能有更多叶片和树冠的外表面积,满足光合成高效率的要求。
2新的修枝方法和轻修枝忌截干的好处
新的修枝方法即轻修枝忌截干宗旨,是利用乔木树种尤其是用材林树种的树干高度和树冠长度优势,充分发挥其空间效益。
2.1新的修枝方法特点
新修枝方法,首先是改变习惯的重度修枝,只进行轻度修枝。用材林修枝后所留下树冠长度,在I、II龄级要符合一级长冠型树冠冠标准,即树冠长度至少不低于树干高度的2/3,力争达到是4/5;枝下高度不超过1.5~2.Om。在III龄级要符合二级中幅型树冠标准,即树冠长度与树干高度之比为1/2~2/3;枝下高度不超过3m。在Iv龄级,树冠长度与树干高度之比达到1/3~1/2,枝下高度不超过5m。修枝时,切口要平滑,不开裂,不抽心,保留枝桩长度1—3em。其次,因树制宜,绿修和半干修相结合。在修枝时,因不同树种和不同林龄在而有别。新的修枝方法中,可考虑加上“半干修”。因为有一它树种如杉木,不宜于绿修。杉木树经修活枝后,往往出现“平顶”现象。即杉木顶梢形状由尖变平,树冠形状由宝塔变成为伞形,树冠冠型由窄冠型变成为宽冠型,森林生长由快变慢。俗话说“杉木修枝似火烧”,就是指绿修对杉木树生长不利。尤其幼年期绿修,危害更大,伤流明显。为此,拟定杉木从II龄级开始采用“半干修”。具体分二步走:第一步,对需要修枝的侧枝先进行中度修剪,修建后的枝条保留一少部分功能性枝段,以减少光照,促进生理衰老。第二步,于次年或过若干年后,待该侧枝枯黄或接近枯死时,再予以剪除,即进行“半干修”。其他一些既无干修对象,也不宜进行绿修的树木,也可以采取类似杉木的修枝方法,即半干修的修枝方法。
第三,忌截干,改变截干习惯。实际上,截干违背了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忌截干,也无非是顺应了自然规律而已,次并非什么创造。因此,用材林、生态公益林、风景林和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城市森林,除特殊情况外,均需保留苗木和幼树顶部,直到IV龄级前均不得截干,以促进主干梢部向着空间高度方向不断生长。
2.2新方法的好处
对比论证范文6
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
在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下,经济体系的有效性将最终被其所提供的收入再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衡量。Richard Musgrave 认为:为达到福利最优,公共部门应执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价格稳定三大职能。无公共政策的竞争体系的收入分配取决于各种资源投入的所有制、价格及产出的整体结构,其最终导致福利最优仅仅是一种巧合。因此,为实现福利最优经济体系需要公共政策来实现在社会经济个体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同时公共部门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经济以稳定的价格保持高水平的产出和就业。 Musgrave的分析框架提供了在不同的财政体制下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出发点。
当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来稳定各自经济时,政策的有效性将会受到制约。在开放经济中,当地方政府通过减税刺激经济时,由于个体部门可以从区域外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造成私人支出漏出,缩小了公共支出乘数,膨胀政策效应将会因此而受到削弱;当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融通资金时,该地区将承担外部债务,基于再支付规则和利率因素,实际收入会由区域内转移到区域外。而当中央政府发行债券融通资金时,由于资本的外部流动性通常小于内部流动性,这种内部债务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并避免了社会未来收入向外部的转移。同时,分散化的财政体系也不利于解决公平的收入再分配问题。在一个劳动力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大市场中,地方政府采取负收入税的形式来实现更为平等的收入再分配会造成富人移出而穷人移入的效应。更为平等的收入再分配过程是伴随着本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实现的。理性的经济个体总是愿意选择自己能从中多受益而又不必为之做出贡献的负收入税项目,即存在着'搭便车'现象。在资源配置方面,尤其是在公共产品适当产出水平的提供方面,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体系也更为成功。分散化的决策体系下,每个地区在进行边际单位的公共产品生产决策时,往往仅仅考虑区内居民将从这一边际单位产品中获得收益如何,而不考虑这种公共产品边际单位增加的整体社会收益。Mancur Olson和Richard Zeckhauser 指出:这将导致'一个不充足的产出水平',最终每个地区仅仅得到了任何公共产品利益的一部分,而付出了公共产品增加的全部成本。这就是说,联盟的个体成员都有一种在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之前停止公共产品生产的动机。因此,分散化的决策体系必将导致公共产品生产数量的不足。相对而言,在统一的财政政策体系下,公共决策者追求区内全体居民的福利最大化,整体区域内公共产品的边际价值就会得以实现。
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体系在稳定经济、实现收入最优分配及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方面具有内在的局限性,然而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也有对经济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知道即使在一个共同的大市场中,公共产品的消费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如果所有的公共产品都由中央财政来提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将是趋于一致的,这显然并不符合对公共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区居民公共产品消费的特殊性来提供相应的地区性公共产品,以此适应各个地区居民的消费偏好。公共产品生产者的多样化还能够形成公共产品生产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压力,提供更大的技术进步的可能性,驱使生产者采取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此外,分散化的地方财政有利于实现更经济的公共决策机制,形成更为有效率的公共产出水平。如果一个地区需要通过征收地方税来为公共项目融资时,该项目收益与真实费用的对比关系可以避免不必要项目的实施;而当地方公共项目基金完全来自于中央财政时,该地区由于仅承担项目融资成本的很小份额,因而就有一种尽可能大地扩张地方公共服务水平的动机。因此,地方财政的存在可以在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提升公共产品提供的有效性。
统一的中央财政与分散化的地方财政两种形式都有着各自显著的优点与不足。财政联邦制是将这两种极端的形式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是在极端的中央财政与极端的分散化财政之间的一种妥协。在联邦体系下同时存在着中央政府和次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履行稳定经济,实现最适收入的再分配及提供特定公共产品的三大基础职能,次中央政府提供满足各自管辖区居民偏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避免了公共产品消费方面的福利损失和技术浪费。建立一个理想的财政联邦制体系,就是要解决在中央层次上应该集中多大的公共预算,中央和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职能如何来进行恰当的划分的问题。
Kenen7则强调了高水平的财政一体化所带来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有利于平抑一体化所引致的地区差异,能够使经济更接近于理想化的最适宜货币区。
二、现行不对称结构的经济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对称结构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会对欧元区经济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矛盾不断发展和激化的过程将会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步趋向对称化。
(一)财政政策成为促进区内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因素,而在现行体制下,财政政策能力弱化,难以单独承担这一职责。
欧元运作和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一个经济区内,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对于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了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能影响实际产出,而在长期则是中性的。因此,欧洲中央银行赋予价格稳定目标以绝对的优先权,促进长期的产出增长不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失效,但在短期内在对称性的政策框架下,各国仍能够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配合财政政策的执行,达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由于欧元区目前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也不尽相同,对货币政策的要求不一致,在货币区层次难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各自的财政政策;而在国家层次上由于货币政策的上交,使经济增长的任务只能由各国财政政策独立来完成。欧盟理事会8将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为:变欧盟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动态增长的知识主导型经济,保持能够带来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凝聚力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在现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对称结构下,财政政策成为欧盟经济增长战略中的唯一关键因素。
为保证各国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欧盟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比如强调财政方面的规则确立及制度建设,来保证各国预算约束和财政的可持续性,以此来稳定宏观经济和价格。不可否认,规则确立和制度建设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公共部门的效率和财政政策的可预见性并通过对私人部门提供适当的激励来实现长期的增长。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各国财政能力实际上随着货币一体化的进展受到了削弱。各国税收规模随着铸币税收入的再分配、通胀税实施能力的丧失和各国税收竞争造成的收益下降而下降了;同时对各国的财政约束的增强也使各国财政政策真正可以作为的空间缩小。可见现行体制下,各国财政能力受到了削弱,在货币政策上交的前提下,让其单独完成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看来是勉为其难的。
(二)现行不对称结构下,各国财政预算有超支的内在动因,从长期来看,将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执行形成挑战。
各国财政指标虽受到《马约》规定的约束,但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对称的结构下,各国财政预算存在着超支的内在动机。欧洲中央银行的成立以及共同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各国财政政策的制定者不再担心自身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本国的货币和物价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欧元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财政融资范围扩大,融资成本相对下降,各国财政融资的效率提高,这更加便利了各国政府以债务的形式融通资金;此外,在原来的财政体制下融资风险由各国政府独自承担,那时必须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而现在各国会转而依赖超国家的货币当局的支持,这就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成员国财政政策会产生赤字倾向。为了避免这类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欧盟在《过度赤字程序议定书》中规定对违规成员国实施金融制裁,要求违规成员国缴纳一定不付利息的存款,如两年内财政赤字情况没有得到好转,这笔存款就会转为罚金。但是,针对这一规定也有例外条款,如在一年中实际GDP下降2%或更多时,允许为期两年的暂时过度赤字,即使实际GDP下降不足2%但是超过了0.75%时,也可为过度赤字申请例外。《过度赤字程序议定书》中的免责与例外情况太多,处罚程序复杂繁琐,实质上实施的难度很大,对于成员国的过度赤字并没有很强的外部约束力量。
(三)各国财政政策实施成本将会产生外溢效应。
在货币政策上交的情况下,成员国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主要依靠通过变动税率和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货币一体化放大了各国财政政策相互溢出的效应,内部汇率机制的消失、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财政政策的正负效应溢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霍尔伍德,麦克唐纳9依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指出,货币区内,一国遭遇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从商品市场来看,会使得本国的总需求增加,带动国内国民收入增长,同时,由于区内资源的自由流动,该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拉动了其他国家的需求,短期超额需求使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金融市场来看,该国的扩张政策表现为财政赤字,在金融市场上融通资金,会使得市场利率上升,带动整个货币区内的汇率出现非意愿性的上升,引起货币区出口竞争力下降。因此,货币区内,一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刺激本国产出增加,失业下降,但是也会引起其他成员国物价上升,货币区的汇率上升,出口下降的外溢效应。
(四)对抗不对称冲击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难以奏效。
欧洲货币联盟下的财政体制安排主要是为了配合欧洲中央银行推行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内维护价格稳定的需要。而反过来欧洲中央银行却不可能考虑个别国家财政政策状况而在货币政策上予以配合。也就是说,宏观政策不对称结构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是单向的,即各国有责任配合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各国财政政策的运行不能危及欧元的稳定,但反向配合是不存在的。所以,对各成员国而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对称结构的宏观层面不利之处在于:汇率政策工具的丧失与货币政策工具的让渡,使得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构在应对不对称冲击时,由于政策工具选择的约束而陷于不利地位,应对不对称冲击的能力下降。不可否认,随着货币区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趋同,一国源于区内因素出现局部冲击的可能性减少了。如果有不对称性冲击的话,那更可能是局部性、产业性的或是来自区域之外的。当发生不对称经济冲击时,区内贸易和投资就会成为经济危机在各国间的传播媒介。货币政策权利的上交使各国不能够很好的运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来对抗非对称的经济冲击,财政政策又受到财政纪律的严格限制,政策的自主性下降,可操作的空间减少。虽说欧盟的结构基金能向成员国提供的一定的财政支援,但在对抗不对称性冲击方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当冲击较大时,各国财政政策" 将难以为继,欧洲中央银行又将奉行中立的政策,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必然会造成一些危机国家不得已而选择退出欧洲货币联盟。
(五)在税制和税种协调统一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各国财政政策的竞争会导致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欧元运行的微观经济效应使得区内资源要素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信息更加充分。经济个体可以依据个人偏好通过自由流动的方式在区内选择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及各人纳税的水平。各成员国面临着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对税源的竞争压力。在目前区内的税制和税率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各国当局有实行低税率的倾向,这将导致货币区内某些税种的税率低于理想水平,造成区内公共产品的供应能力不足。
因此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对称结构的内在矛盾是深刻的,也是无法仅靠各国政策的功能性协调就能够就克服的。欧元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欧元区各国的凝聚力最终要靠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得以保证。货币政策统一之后,财政政策逐渐趋于统一,这既符合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又是欧元区市场深化的内在要求。
三、对称化的路径分析:由渐进到由需求引致的制度创新
经济政治一体化是欧盟各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货币一体化标志着这一过程进入实质阶段。在欧元运作的初期,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化的财政政策的不对称结构是欧元区各国政治妥协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并不是一种最优的制度选择。在这种运作模式下,隐含着许多潜在的矛盾和危机。财政政策走向与货币政策对称化将是欧元区未来财政体制发展的方向。从实现的路径上来看,这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各国财政权力逐渐弱化,超国家的联盟层次上的财政能力逐渐加强,经政策趋同到由需求引致的制度创新而最终形成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对称格局。欧盟一体化程度也将随之而继续得以深化。
在目前分散化的财政体制框架之下,虽然中央层次所能集中的财力非常有限,但种种迹象表明:欧洲货币联盟也并没有坐视现行不对称结构对欧元区经济的不良影响,相反各国也在积极寻求财政政策的协调与趋同。《马约》和《稳定增长公约》所确立的共同财政纪律本身就是区内各国财政政策渐近和趋同的一种具体体现。欧元区各国在赤字的危害性和实行可持续的预算政策必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共同财政纪律作为政策的趋同无疑有利于各国财政状况的改善。从中长期效应来看,对稳定欧元和各成员国未来长期经济增长非常有利。除共同财政纪律之外,欧元区各国继共同关税之后,也在积极的寻求税种和税率的协调和统一,以避免各国在税收方面的恶性竞争,这些努力也是财政政策趋同的另一种表现。当然这些渐进和趋同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财政政策仍相距甚远。欧元运行两年以来,所幸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平稳,区内各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对称性经济冲击,这使得不对称的现行体制之下潜在的矛盾没有被激化。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各国执行各自的财政政策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关系到欧元区未来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货币一体化的走向。毋庸置疑,各国财政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如何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条件下趋于平衡?各国能不能始终保持中性的财政政策从而实现欧元区内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继续财政约束便利货币政策达到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成员国如何解决好本国的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及应对不对称经济冲击? 面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成员国财政政策如何进一步稳固和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加强各国间的政策合作?仅仅依靠共同财政纪律和各国政策的功能性协调并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能依赖于共同财政政策的制度创新。
制度变迁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的变迁有两种实现路径: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和强制型制度创新。在制度结构的体系中,某项制度构建发生了变化会导致对其他的制度构建服务的内在需求,这是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需求诱致型路径强调市场力量对不均衡的现行制度的自发突破和对改造的准备,当这种突破与改造的准备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促成了以制度创新的形式将有关的成果法律化10.货币一体化对于欧元区各国来讲,只是经济体制发生了局部的变化而已,区内许多相关的制度要素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意味着欧洲货币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仍存在许多制度不配套的地方,需要其他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相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是现行制度不配套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本质上讲,区内共同财政政策的制度创新将会由内部需求诱致而形成,是市场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过程的必然结果。来自统一大市场的内部需求是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来自外部的冲击将会是制度创新发展的助力。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欧盟研讨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政治行动能力的问题,计划建立相应的决策机构,争取更大的财政支持。这说明欧盟在迈向政治统一方面又走出了重要一步。任何一种新制度都需要逐渐磨合和不断优化,经济乃至政治一体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也需要逐步的完善和到位。这一进程的快慢及是否真正适应市场深化发展的需要将会直接影响欧洲一体化最终的成败。这一过程因应货币一体化而开始了,并将随着货币一体化的发展伴随着新制度的不断创新与确立而逐步走向深入。
制度变迁的科斯中性定理认为制度变迁既影响收益的产出(即效率与增长问题),又影响收益的分配(即公平问题)11.货币一体化在总体上增进了公共体的福利水平,但同时也导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各国政府收益不均,甚至导致个别厂商、产业和国家的福利损失。各国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成本和收益空间分配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各自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产业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具体来讲,各个国家经济的异质性,导致其从中央预算中得到的好处是不均衡的。如果一个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话,它在共同体预算中就要担负更大的责任,而从中获得较少的利益,这些国家就不会积极地推动财政联盟的建立。但当某些成员国受到严重的非对称性经济冲击,不能靠自身财力来解决问题时,货币政策上交,财政政策受到约束的条件下,是忍受经济萧条还是放弃共同货币,这种两难选择必然导致其要求退出货币联盟的可能性。此时,其他成员国就会权衡成本和收益的,若让这些国家退出而导致的既得利益的损失大于维持其在货币联盟内的成本时,发达国家就会重新考虑中央预算的问题,愿意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就是制度选择与制度构建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过程。共同财政政策将会以转移支付或再分配形式解决成本收益的公平分配问题,保证货币一体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欧元的运作已使货币一体化的微观经济效率得到了初步的实现,在宏观层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区内各国经济政策合作的相互依赖性。这些都为未来财政政策走向统一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预见,财政政策走向统一只是一个制度创新的时间问题。反观这几年的运作,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的实践中也在积极寻求趋于协调一致,未来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走向对称化是必然的趋势。统一的货币政策和逐步统一的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将会继续带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由货币统一到共同财政政策,再到政治一体化,应该是欧元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Musgrave,R.(1959):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Mcgraw-Hill, ch.1.
4. Goodhart,C., S.Smith (1993): Stabilization, Euopean Economy, No.5 1993.
5. Bayoumi,T.(1997): Financial Intergration and Real Activity, Manchester, p.105.
6. Bank of England (1990): 'The single marke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urope's monetary arrangements', Quarterly Bulletin 30,No.1,p.67, for a critical discussion.
8. ECB, Monthly Bulletin (2001,8): Fisc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9. Kenen, P.(1969):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n Eclectic View in Mundell,R.& Swoboda, A', From Monetary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