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1

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保障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培训经费的问题。现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实际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培训形式单一、教师的主体意识较差、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不规范、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工学矛盾以及教育经费短缺和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希望可以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构建合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必须由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队伍来承担培训的设计、策划和实施,还必须具有开放性,可以容纳各种优秀的教师教育人才。继续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以偏重学科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师为主。要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态势和学科的发展走向,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要有责任心,既要发挥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领头羊作用,还要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伙伴。要对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资格证书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资资格认证制度。

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该先接受继续教育,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终身教育,只有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也能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要让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经常到中小学去实践,只有很好的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的现状,才能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符合,使得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

要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职后教育要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对教育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力。进行多渠道多方法的教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近两年来教育部加大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在全国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使网络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力工具,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寓教于乐。由于培训对象需求各异,要在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人差异的基础上,提供门类齐全、文理渗透的“超市式”课程,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教学科,选择自己要培训的课程,这样可以增加教师的自,让接受培训的教师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建立教师发展学校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原学校建制内,大学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植根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中心。教师发展学校既着眼于教师,也着眼于学生,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大学与中小学,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大学向共同合作的中小学派遣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同时为他们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使中小学和大学形成互补合作,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推进了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升了各自的教育质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2

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现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局 ,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首要任务。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

题 ,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而导致基础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 ,最终影响的将是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

发展。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教师 继续教育 问题 对策

一、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原因

(一)对继续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

重视一次性教育而轻持续性发展的功利主义倾向 ,成为了教师教育的理解误区。如大部分教师对在职进修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培训的价值和意义,被动应付培训 ,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做,敷衍了事 ,把难得的培训时间白白浪费掉;基层学校也存在认识的模糊, 认为在职教师外出培训既影响了本校的教学安排,又增加了经费支出,不派教师培训,或者不派骨干教师培训,派出去充数的,是非主要学科教师。同时,培训机构同样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把培训当作一项任务完成 ,管理松懈,放任自流;甚至有的培训机构把培训当作一种创收手段,只要交了钱即可,不抓管理,不问质量,时间一到发放结业证了事。

(二)政策不配套,缺乏驱动力、激励性

教师培训体系缺少制度性的规范,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 《继续教育法》,因而反映在具体实施层面,仍然体现的是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现行管理体制混乱的特征。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义务是不能推脱的,但对学员培训达标后的相应的待遇没有明确规定,培训没有很好地同评职晋级和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乃至教育专家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至培训缺乏吸引力、驱动力。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

目前的教师培训不同程度地存在:培训内容重理论传授,轻视教育教学技巧的交流、教学方法的研究;重业务知识的培训,轻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的培训;重最基本的知识传授,轻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的传授;重基本技能传授,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传统的教学观念,轻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培训渠道单一

目前的教师培训 ,一是培训形式单调,一般是亘古不变的课堂讲授式 ,没有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二是省、 地、 县、 校四级培训各成一体 ,自我封闭 ,没有达成培训网络的整体性、交互性、协同性、共享性;三是校本培训的主渠道作用没有有效地发挥。

(二)督导评价机制不完善,培训质量缺乏监督保障

目前各级培训机构都有培训计划 ,但还缺乏督导评价机制 ,对培训工作的科学性、 实效性缺乏过程督导和终端评价。

二、相应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化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宣传教育和与之配套的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的改革 ,让广大中小学教师解决两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是改变合格学历的资本尽够受用一辈子的陈旧观念 ,使其认识到 , “一次性” 师范教育已成为历史 ,终身化职业不复存在 ,终身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才能适应从事某项工作或转岗、 再就业的需要。作为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地用新思想、 新理论、 新知识、 新技术武装自己 ,才能胜任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基层学校和培训机构也要站在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高度组织好培训工作 ,学校要选派优秀教师出来培训 ,培训机构要抓好管理 ,抓好质量。只要思想认识转变了 ,继续教育终身化的观念确立起来了 ,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就会变为广大教师强烈的心理需求 ,就会逐步实现由 “要我学” 向 “我要学” 的转变。

(二)建章立制,依法施训 ,把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

要尽快从国家的要求、 地区的实际出发 ,抓好政策法规建设;要开展广泛深入地调研 ,确保政策规划、 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 ,要抓好政策法规与制度的落实 ,依法施训。教师培训法规建设要同人事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 ,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不要简单地把继续教育同单位与个人的待遇挂起钩来 ,要发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激励鞭策作用 ,促进政策法规的落实

(三)制定和不断修订继续教育课程方案,建设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课程教材动态体系

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的目标和标准.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凸现出专业态势和应变能力,而后才是教学技巧和学科知识.第二 ,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一体化 ,从一次性师资培训走向终身教育。在课程教材系的建设上 ,既要考虑职前和在职进修内容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又要紧扣未来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

(四)继续教育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继续教育的发展、 教师多方面的素质需求、地广人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决定了我国的继续教育更应是多元化网络化的。从纵向上 ,要形成国家、省、地县、中小学五级培训网络,分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在横向上采用院校培训、校本与自我培训、远程教育培训、计算机网络培训。从横交织,形成立体教育网络。在培训层次上,要区别岗前新教师培训、在岗位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不同层次,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其中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3

一、发挥组织职能,构建“资源中心”

培训资源的好坏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大力加强培训资源的建设。

1.课程资源建设。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在广泛征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后,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学科培训基地分学科提出本学科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意见,并反馈给一线教师进一步征求意见。最后由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审定出台“株洲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方案”。

2.师资资源建设。一是聘请一批知名专家。2006年以来先后有100多位专家、学者来株洲讲学或指导,其中有很多专家接受聘请成为“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二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每年选派学科基地主持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师训专干赴北京、上海甚至境外,或短期进修、访学,或跟岗学习,回来后都担当重任。三是武装一支基本队伍。成立“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由市教育局发文明确讲师团成员的责、权、利,由市教师培训中心聘任并管理。这批讲师团成员成为培训者的中坚力量。

3.再生资源建设。通过案例征集、现场比赛、教师博客等形式,将教师的生活情景、职业经历和教育故事进行转化,形成教师培训的再生资源,深受学员欢迎。

4.环境资源建设。以学科基地、名师工作室、读书会、教师沙龙等方式将校际间的门户和教师展示舞台打通,形成支持教师培训的环境资源,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发挥培训职能,打造“学习中心”

1.统筹规划,做优岗位培训。一是充分利用远程网络的优越性,打破时空、区域的阻隔,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全面铺开远程培训,让远程培训成为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的重要手段。二是狠抓学科培训基地建设,把学科培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师共同钻研教材、探讨教法、提升能力的实验室。

2.注重实效,做强骨干培训。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建设为重点,建设一个骨干教师群体。鼓励有条件的“讲师团”成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派“讲师团”成员参加国家级、省级高级研修班。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龙头,打造一批知名教师。“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上挂高校(聘请导师),下联学科培训基地。

3.加强督查,做实校本培训。按照《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细则》的要求,对校本培训进行定期督查,促进校本培训深入持久高效地开展。督促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和教师队伍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在具体落实上下狠功夫,真正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三、发挥管理职能,形成“服务中心”

按照“小机构、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师训机构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一是依托知名高校的专家优势,把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学术高地”。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和北京师大、华东师大、湖南师大等20多所高校,以及北京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等多家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学术优势为教师培训提供学术支撑。二是依托先进地区的优质资源,把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成长摇篮”。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在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地建立了培训基地,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这些基地挂职学习。三是依托远程网络的时空优势,把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课程超市”。我们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向中小学教师推出了近600门网络课程,供教师自主选修。

四、创新培训机制,形成“四位—体”的培训体系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任务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整合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是新时期师训机构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物资支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足额经费投入。其次是组织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为。即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科学的教师培训方针、政策,抓好区域内教师培训的督导、检查,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形成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再次是动力支持,校长教师积极参与。最后是服务支持,师训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师训部门要积极促进高校、教研、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同时,还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部门、特色学校参加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形成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四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五、创新培训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网络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是师生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肩负着为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新师资的教师培训,应拓宽思路,努力探寻适合新课程理念和改革的培训模式,并对多种模式进行科学整合,创新运用,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与师资共享、快捷、灵活、优质、互动、高效等特点,推进教师的全员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坚持校本研修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在培训模式上,批判继承讲座式培训的同时,注重研修对象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我们还注重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指导,通过“前移后拓”,拓展培训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教师学以致用。

六、创新培训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培训形式

培训内容是培训目标的外在体现和反映,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呼唤扎根于课堂、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因此,在构建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时,应遵循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学员的培训需要为依据,以问题为主轴,以激活教师的反思意识、培养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为主目标,充分体现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关注教师专业理论的发展,关注最新教育理念、学科教育研究的前沿成果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如德育实施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能力、命题研究能力等的发展与提升;关注教师的道德情感如职业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关注教师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发展。同时提供“超市式”的课程和供教师自主选修,并根据地方需求举办“订单式”培训,形成“面向全员、突出骨干”,“订单式”和“超市式”相结合的培训特色。

七、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共同发展的培训格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4

关键词:继续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小学不足30%,中学不足20%。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已分别提高到85%和75%。教育先进的省、市、县中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达到90%以上,有的小学的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到100%,并且向专科化、本科化发展。但是在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之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临中小学全面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正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要研究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1.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

在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很低的时候,重视学历补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学历补偿教育达到很高的合格率之后,是继续进行学历提高教育,还是把重点转移到非学历教育?有的教育行政领导一味地强调小学教师要达到大专、本科,中学教师要达到本科、研究生,而忽视了非学历教育。我们并不反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提高再提高,直至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都达到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问题在于在重视学历提高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非学历教育。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是很高了,但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仍然没有一定的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只重视学历提高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所造成的结果。

2.重教育形式轻教育内容

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只重视教育形式,而忽视了教育内容,只问你参加了什么形式的教育,诸如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导主任培训、校长培训、新课改培训等,却不问你参加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你所需要的,或者对你有什么提高,这样的继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它没有收到继续教育的效果。

3.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

教育主管部门或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情况审核验证,而审核验证时也只看你参加培训的结果,诸如参训课时、考试成绩等等,至于你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有没有缺席,缺席多少次,学习了哪些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考试是怎么考的等等一概不问。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大多数受训者往往是培训的第一天报到,最后一天考试,至于中间可到可不到,考试不过是走过场,抄抄而已,人人都得90分以上,皆大欢喜。

4.重低层次教育轻高层次教育

在学历补偿教育和学历提高教育完成之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大概不仅受训者一片茫然,就是许多培训者也是一无所知。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即大部分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这两大内容上,如各地举办的新教师上岗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改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不是不重要,但如果总是停留在这两种教育上,那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很难提高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仅要重视低层次的教育,更要重视高层次的教育,诸如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自我学习能力教育、教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等等,只有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才能得到切切实实地提高。

5.重教育对象教育轻教育者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只一味地强调中小学教师即受训者的教育,却又忽略了培训者的教育,相当一部分培训机构的教育者年龄老化,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技术生疏,有的教育者学历也不过是大专或本科,结果往往是大专教育大专、本科教育大专、本科教育本科,甚至大专教育本科。培训机构的教育者水平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6.重中青年教师教育轻老年教师教育

中青年教师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要对老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了。老教师经验阅历都比较丰富,但是他们思想观念、方法技术等都未必能跟得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尤其是面临中小学全面课程改革,面对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老教师都有可能落伍,对他们的继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六重六轻”的现象不是孤立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继续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刻

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他们认为只要你好好教书,教学质量提高了,升学率上去了,就行了,至于继续教育那只是可有可无的事,即使不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有的学校领导,由于升学率的重压,他们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上,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抓什么继续教育;至于中小学教师本人,即使自己想参加继续教育,但教育教学的重担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参加继续教育不仅花钱,花精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学质量,到头来还是自己倒霉。

2.检查审核走过场

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五花八门,不管是有关的,还是无关的,只要有利可图,谁都可以插一杠子,这给检查审核部门带来了许多麻烦,如果都去一一检查审核,哪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因此到了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检查审按时,也就只好马马虎虎,不管你有没有参加教育培训,只要你有证明,审核大章一盖就了事了,就算你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了。

3.培训机构的师资素质滞后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这是人们都懂得的道理。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机构师资水平跟不上教育步伐,中级教育中级,中级教育高级,高级教育高级,这不仅在学历上不适应,就是在实际水平上也未必能适应。拿新课改来说,中小学教师大多数已经过培训,而有不少培训机构的教师却没有受到培训,像这种情况,培训机构怎么能去搞教育培训?更谈不上更高级的教育培训了。

4.没有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计划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学校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有的地方虽然有计划,但多数是计划计划墙上一挂,不执行也罢,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5.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

虽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也在着手编订继续教育教材,但这些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供“适应性教育・之用,至于提高所用的教材就很少了。这样使得中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师继续教育始终停留在较为低级的教育培训上,而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经过了几轮教育培训,所教育培训的内容陈旧,方法也落后,所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厌倦,不是规定要完成一定学时的培训课时,谁愿意去参加培训。

6.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必要的经费是实施继续教育的保证,可是相当一部分继续教育机构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校舍简陋,图书资料缺少,尤其是继续教育机构师资培训经费不足,师资得不到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怎能适应现代继续教育的需要?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1.强化管理,严格审核责任

现在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立法方面来说,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人事部门大多都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我们要在全面提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全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管理,层层把关,尤其是继续教育审核部门更要高度负责,不仅要对平时的继续教育情况加大督查力度,更要在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验证时把住课时关、成绩关、内容关,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假现象发生,对审核验证的部门或有关人员、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应追究有关责任,确保中小学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2.加强教育者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

教育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的质量。总是停留在低层次的继续教育上,很难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要提高中小学继续教育的质量,要提高中小学继续教育的层次,就必须对担任继续教育的教育者先进行教育,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要彻底改变低学历教育高学历、低职称教育高职称倒挂现象。就目前情况来说,县(区)级培训机构已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跟不上继续教育的步伐,应该着手整顿,能升格的可以升格,不能升格的或撤消、或合并,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资源,提高教育者的水平。

3.在兼顾“适应性教育”的同时,加强提高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不是不需要,在某些时候它是必要的,如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不适应,对他们进行岗前教育当然是必要的;新课程改革,对担任新课程教学的人员进行教前培训,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对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而言,应该多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都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去摸索、去创新、去研究,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是21世纪教育的需要,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需要,也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

4.加大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投入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诸多不令人满意的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者不能受到高级教育,是经费不足所致;培训机构设备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也是经费不足所致。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本来就很低,让他们参加继续教育还交钱,对本系统的培训机构来说实在于心不忍,不交钱,培训机构又拿不出经费,怎么办?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经费更为昂贵,广大中小学教师也只能望而却步。教育、财政部门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保证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并逐步有所提高。

5.制定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计划,建设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教材

要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长短期结合、多层次结合的计划。长期计划重在提高,短期计划重在适应。举例来说,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开始时进行岗前培训,这是“适应性”培训,当他们“适应”了工作岗位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使他们从适应型教师逐步成为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最后成为专家型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也应该显示这样的层次性。而我们现在的继续教育教材什么内容都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和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共同编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章可循,有本可教。

6.要强化“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

“校本培训”花钱少,花时省,既能针对学校实际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有目的地开展继续教育,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资源和设备,它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校本培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校本培训”的随意性太大,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校本培训”要收到好的效果应该做到:

(1)由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配合学校共同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学校负责实施,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2)“校本培训”考校由培训机构负责;

(3)培训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派出专家到学校讲学,学校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5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理念;模式 在我国农村教师担负着我国农村1.3亿学龄儿童的教育责任,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农村教师的素质情况、工作情况与生存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农村教师队伍水平低下问题,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亟待提高。转变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已经成为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农村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中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

1. 参训教师对培训认识不够深刻在农村中小学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报了名就完事。每次上课,想来就来,起走就走。有的说“这么搞,有什么用?都是形式主义。”有的则说: “我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参加什么培训?”更有甚者认为:“教个小学,还要培什么训,我眯着眼睛都能上课!”凡此种种,都是对继续教育培训认识不够。殊不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渐壮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发展教育。“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任务超负荷是打击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热情的另一因素。由于教学负担过重,虽然有许多老师都希望得到系统的培训,但心有余力而力不足。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班额过大;二是家长对教育没有正确认识;三是留守学生难管。

3. 培训经费和培训资料短缺 通常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都比较紧张,特别是新机制后,采取“一费制”,实行专款专用的政策,学校可以用于资讯费的资金极大地受到限制。同时,农村中小学也由于经费有限,教师们无法去参与县、市乃至省比较优秀的学校听课学习,更不可能重金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座指导教学,因此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教育教学方面最新的信息,更谈不上大刀阔斧地改革。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滞后。在一些农村地区,除了县城里面的中小学,其他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图书室,更别说定期添置新的书籍和资料,教师获得新的教育资讯甚少。并且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都偏低。他们本身的经济负担就比较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继续教育。

4. 继续教育培训力量薄弱在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力量十分薄弱,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者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大多数培训者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更新知识的速度慢,尤其是大多数培训者已脱离教育教学实践多年,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感觉不够敏锐,把握不够及时,在指导培训时,就缺乏了可行性、创新性。此外,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比较紧张,教育方面投入不大,培训经费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多流于表面,注重形式,培训手段单一,培训质量不高等不良后果。

为了点燃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推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加强政策导向,为农村教师培训注入新理念。教师培训,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是一门科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面对、需要研究、需要探讨。面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首先要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化领导,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把新课程培训作为农村教师研培结合的重点,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建立起农村教师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制。

(2)开展实践调研,为农村教师培训开创新方法。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在有了新理念、新方向的基础上,我们务必深入农村实际,亲身来到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一线,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去感受、去倾听、去研究他们的所需所想。同时,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分析其问题及原因。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明白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因素是什么;了解农村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困惑;洞悉他们倾向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和内容;知道他们对过去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如何等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出农村教师教育工作的规律,从而研究和开发出新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3)保证培训经费,增加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 在新机制下,培训经费应该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保证足够的公用经费标准按时足额拨到学校,对教师从事校本教研,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各级培训,请专家来校讲学等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学校支付。此外,要保证学校订阅报刊杂志和专业资料的费用,避免政府对学校资讯费运用的干涉,赋予学校和教师自由选择专业资料的权利。同时,政府出资,每个乡镇可建立一个公共图书室,以供本校以及片区学校,包括该片区内的村小教师借阅。每学期还应将各个定点的图书室内的资料轮换,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以此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阅读到最新的教育资讯。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文6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理障碍

一、参加继续教育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 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心理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这使本来就工资低的教师更感到压力重重。部分老师难以保证生活需求,对于自身所需的物质基础也就显得更为无力。另外,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又迫使老师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这又使教师深感职业要求的压力,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观念等在不断老化,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2.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

教师被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特征促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往往忽略了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迫使教师不能表露出自己那真实的、常人的那一面。面对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异化及家长的望子成龙,不少教师往往“载不动许多愁”,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产生严重的“心理疲惫”,从而使其在教育教学及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表现异常。

3. 过重的工作压力挤压扭曲的教师心理空间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康教育课题组调查得出了结论: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大部分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尤其是教师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往往心力憔悴,不堪重负,身心疲惫。

二、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自我调适心理障碍的策略

1. 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2. 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

3. 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教师就学会关爱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还会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的,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

4. 保持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教育教学能力

上一篇所谓人生

下一篇田径运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