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市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构建院校与企业之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适应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1、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利用现有各类应用类高校、高职和中职院校等教育培训资源,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政府构建的多层次公共实训体系的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2、适应需求,强化实训。适应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3、政府扶持,政策聚焦。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切实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通过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实现“明确一个培养机制(定单式培养),取得两张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政府、企业、家庭三方满意”的社会效应。
20*年,启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确定一批符合条件的院校与有技能人才需求的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商贸、文化创意、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将其作为落实“*”期间新一轮“技能振兴计划”的重要抓手,到2010年,使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三、组织架构
(一)设立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
本市设立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协调指导委员会”),具体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审批办法》的规定程序报批。
各区县政府和有关行业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本区县、本行业内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
(二)成立专业理事会
在市协调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成立若干专业理事会,作为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支撑。专业理事会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和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
专业理事会根据市协调指导委员会的委托,负责指导、协调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的方案制定、指导服务等工作。
(三)建立技师学院(校)
按照“面向市场、体制不变、功能提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原则,确定一批本市应用类高校、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并在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骨干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对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经市协调指导委员会认定,可加挂“技师学院(校)”的牌子。
四、培养实施
(一)培养方向
培养对象主要是青年群体,根据具体对象不同,其培养目标可包括:
1、预备技师。主要适用于各类应用类高校或高职院校的全日制学生,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培养目标。
2、技师或高级技师。主要适用在企业一线岗位上有技能提升要求的在职职工,培养目标是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
3、中高级技工。主要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全日制学生,培养目标是取得中级技工或高级技工的国家职业资格。
(二)培养方式
按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的方针,技师学院(校)可根据定向企业需求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定位,实行多元的培养方式。
1、“一年制”培养方式。各类应用类高校或高职院校全日制学生在前两年(或三年)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在毕业学年实施定向培养(即“2+1”模式或“3+1”模式)。学员实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整个培养课程的三分之一。
2、“三年制”培养方式。根据企业定向需求,实行从招生到毕业的三年期间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学员到企业实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同时,探索吸纳困难家庭学员的办法,通过“三年制”校企合作培养来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
3、其他培养方式。对于企业生产服务岗位上需提升技能的在职人员,可采取全日制、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培训等更为灵活的培养方式。
(三)实施要求
1、联合制定培养计划。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有关国家专业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发调整课程设置。
2、共享师资资源。院校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也可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和挂职,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现状。
3、强化实训环节。可采取边学习、边实训的“半工半读”方式,强化技能实训和生产实践。
五、经费保障
校企合作经费来源,原则上按照“政府经费补贴一点、定向企业支付一点、院校学费承担一点”的方式加以解决。
(一)政府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该补贴从市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职业培训的部分和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中列支。定向企业用于校企合作的经费,可从1.5%—2.5%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院校从收取的学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院校学费应按照物价部门核准收费标准执行。
(二)市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安排使用推进校企合作的经费市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补贴校企合作在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上增加的培训费用(原则上按照本市政府补贴职业培训个人帐户的操作办法执行)、定向企业接纳校企合作学员实训发生的企业场地设备物耗和能耗等实训运作费用,以及开展相关评估、评审等费用。
(三)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按规定安排使用推进校企合作的经费
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费用、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调整费用、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等。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2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现代职业教育的“二元制”又称“双元制”,其内涵包括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
二、“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学生。“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是建立校企协同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弹性的学制,半工半读,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既不影响工作,又能学到新知识、提升技能和素质,真正让自己从“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二)对于教师。“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有两类,一是来自企业的培训师,针对学徒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指导培训工作;另一类是专职教师,专职教师来自职业学校,主要负责教授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普通文化课程和理论课程和校内实训课程。无论培训师还是专职教师,都有严格的选拔、培训、进修的制度,定期进行考核,优胜劣汰以保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这对于教师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可以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双师型”教师的水平,又可以鞭策自己,与时俱进,做到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三)对于企业。2016年“二元制”试点之初,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补助试点企业,从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经费奖补试点学校。企业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资金补助等方式得到实惠。同时,“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员工文化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促进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提升了基层班组的管理效率,还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四)对于学院。采用“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管理,在培养企业员工的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得到了拓展,校企合作得到了加深。对于校内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产销”脱节问题,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五)对于国家。“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持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升了整个国家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助力。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的试点院校,也是福建省唯一的工艺美术类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自从2016年以来,学院相继与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了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及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与福建老工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溪聚丰工艺品有限公司、德化县博为艺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与南平市建阳区春盏建窑陶瓷开发有限公司、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德化县成艺陶瓷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学院“二元制”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教学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需求细化分析为依据,以提高陶瓷企业样品设计开发人员、雕塑一线工人、建盏从业者及其他陶瓷相关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为目标,精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仿真模拟教学平台和校企结合的教学环境。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行业(企业)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学院结合行业(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管理。允许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同时,建立以教师评价、导师评价、行业(企业)评价为核心的学业成绩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一)存在的问题:1.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招生门槛较高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2015]46号文件中提出“培养的学徒由企业给予生活补助,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补助企业,从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补助学校”等尚未落实到位,更缺乏对企业激励的机制性政策。报考“二元制”的考生须为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员工并且在合作企业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时间视为工作时间。这些报考条件给刚入职的需要提升自我的人群设置了一个门槛,他们必须再等一年才能参加考试和学习,浪费了时间和机会。2.学生成分、年龄等因素差异加大管理和教学难度学院“二元制”试点班中学生文化水平、从事岗位、年龄方面差异较大。一是文化水平方面:有非本专业的大专生、中职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二是从事岗位方面:有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设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从事岗位差异大;三是年龄方面:50—60岁的占6.98%,40—50岁占15.2%,30—40岁占37.82%,20—30岁占40%,年龄差距大。如何管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年龄梯度的学生并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成为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3.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比重还不够学院根据“二元制”的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专门的职业素养模块,主要设置了企业文化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商务礼仪、企业管理、安全操作技能与生产规范、社会参观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上课的课时还不够多。4.对于“二元制”学生的人文关怀还有待加强由于“二元制”的学生具有“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的这些特征,在“二元制”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院及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其技能的提升,而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和关怀、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还有待加强。(二)解决对策1.政府能加大财政投入等政策扶持力度,降低报考门槛。2016年“二元制”试点之初,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补助试点企业,从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经费奖补试点学校。为了“二元制”能顺利开展,希望政府能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二元制”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提高试点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在“二元制”的招考中降低门槛,只要是合作企业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都可以报考,降低报考门槛,扩大招生范围。2.因材施教,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由于“二元制”学生文化水平、从事岗位、年龄方面差异较大,并且学院试点专业是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主,因材施教和“小班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水平、丰富行业实践经验、提高行业实践技能,而且要求教师能因材施教,组织好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综合素质课程的比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二元制”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素质、职业生涯发展和终生学习等要求,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加大企业文化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商务礼仪、企业管理等综合素质课程的比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除了具备科学文化和技能素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心理素质等,这样才能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交往频繁、工作压力大、创新创业大趋势等特点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既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又是全面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成立教学质量监督机构。“二元制”的特征之一就是实行学校与企业“二元”评价。如今,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二元制”专业已经实行“三元”评价,即学院评价、企业评价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构建了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和多元化。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全过程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环节、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至少一种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这是一种科学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对“二元制”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根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市场发展变化,学院教师应与企业专家定期研讨,不仅要研究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还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专题研讨;成立校企联合督查工作小组,建立督查工作机制,成立教学质量监督机构,严格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评价;定期让政府相关部门或授权社会中介组织对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5.重视对“二元制”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其所涵盖的内容是极为丰富,它同人的尊严、价值、理想以及个性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应该把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反思教育、廉洁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融入到“二元制”学生的教学教育中;与企业通力合作,整合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等核心文化元素,通过文化成果展览、经典励志故事宣讲、文艺作品演出、优秀毕业生评比等方式启发和教育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二元制”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3
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需要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1]。为满足江苏省建设“信息化大省”和南京市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需要[2],推进江苏省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转型,深化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2010年,开始在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2011年,江苏省在部分地方高校开展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3],南京林业大学获批为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之一。2011年9月,南京林业大学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方向)开始招生,超额完成招生指标。同年12月,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商务厅主持的专家论证。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采用“3+1”模式,即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前2年在学校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第3年开始逐步引入服务外包等领域专业课程,聘请产业教授或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授课,第4年经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调选择,将学生送至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企业化实训,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本课题所倡导的“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嵌入到2、3年级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以下就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作一介绍。
1 “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学科竞赛题目内容涉及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能力和很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运用多种知识、信息技术解决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4]。作为软件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连续在4届学生中施行,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四个机制。
1.1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
在新生中做好宣传工作。在新生进校时的专业介绍中,就让学生了解专业竞赛的举办时间、选拔办法、所需专业知识等。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服务外包类专业竞赛主要有:全国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主办单位:商务部、教育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软件杯”(主办单位: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微软“创新杯”(ImagineCup,由微软(中国)公司和地方政府或高校主办)。这些竞赛均以3-5人组成竞赛团队,在历时两三月时间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一项竞赛作品(包括文档、系统开发、演示视频、现场答辩材料等)。随着学生参赛热情提高,为了给更多的同学锻炼机会,学科竞赛范围现已扩大到ACM-ICPC(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竞赛等。
1.2竞赛学生选拔方法
南京林业大学采用两种报名方式,一是学生自愿报名+测试,测试包括书面测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二是专业教师推荐+面试。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发现的专业学习兴趣浓厚、愿意致力于专业上发展的同学选,再组织面试。学生人数控制在20名左右。
1.3组织培训
采用老生带新生的办法,组成项目团队,在负责竞赛的指导老师安排下,以往年竞赛题目或企业命题进行模拟训练。指导老师需要综合考虑每名同学的实力,主要从编程能力、自学能力、文字编辑、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加以考查。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从中物色参加竞赛人选。由于此类竞赛基本上都限制报名人数,甚至每个学校只能有一个参赛队(1名指导教师加上3-5名学生组成)。
2服务外包竞赛团队建设
竞赛团队包括两个部分,即指导教师团队和学生竞赛团队。
2.1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目前服务外包指导教师团队由教师和企业导师组成。南京林业大学教师团队核心成员5名,其中核心成员也兼任其他类竞赛负责人,如ACM、“蓝桥杯”等专业竞赛。企业指导教师由校企合作单位负责安排,在竞赛方面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弥补高校老师在项目工程技术方面的不足。部分有条件单位现已成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可接收我校软件专业的专业硕士、优秀本科生兼职实习。
2.1.1 指导教师培训机制
指导教师培训主要有采用三种形式:(1)每年学院都会选派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接受实训或完成产学研项目,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我们已经选派多名教师,作为本科生企业实训指导教师,与本科生一起在校企合作单位接受企业实训。(2)安排教师接受专题培训,自服务外包专业开办以来,已连续安排多名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诸如全国的Oracle大型数据库、嵌入式开发、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培训。(3)鼓励教师申报研究课题,包括科研课题和横向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协助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
2.1.2 导师项目制运作模式
导师项目制是指以学生团队为单位,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项目是指按实际项目抽象出来的,适合本科2、3年级学生的软件开发项目,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提升模块。该模式强调实践性,实现理论的实践化,增加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
2.2学生竞赛团队建设
由于此类竞赛需要的较多的专业知识,由3年级或4年级同学作为竞赛团队主力更为合适。不同赛事要求也不完成相同,根据需要有时会动员研究生参赛。为保证竞赛队伍的连续性,每个竞赛队会安排2-3名2年级同学作为候补人员参与竞赛,熟悉竞赛流程,这些候补队员就将成为下一年竞赛主力。
2.3赛后总结
由于服务外包类竞赛每校只允许报名一个队,所以实际能够参赛的同学很少。参赛后队员谈竞赛收获的总结报告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每年的赛事完成后,安排参赛队员给大家分享竞赛感想,技术进步,竞赛趣闻等。在连续2个多月的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历经艰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仅增加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也能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
3 “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3.1培养方法创新
克服了传统的培养方法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技能而忽视综合技能的问题。从纵向发展来看,现在招生的生源质量较之以前的确差了不少,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专业热情不高、仅满足于修满学分等现象,甚至有同学到了大三还不清楚自己准备做什么。由于采用项目化管理,每名同学都扮演了不同角色,该方法更适合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怎样快速地查找资料,怎么判断现有资料是否有利于问题解决,怎么解决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培养,甚至某些问题老师暂时也没思路,这样老师与学生一起查资料,一起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科研问题也是如此。
3.2培养模式创新
探索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倡导的是学生掌握主动权,项目设计、规划、功能模块划分完全由学生决定,遇到问题教师才提供帮助和指导。如项目准备实施前,由项目导师通过提问或答辩的形式,考查项目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预期目标、项目周期等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项目主体,避免被动盲从,有利于学生的个体能力培养,又可以让学生从老师、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不足的知识,如尊重别人意见、与人沟通,如何说服队友等。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希望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卓越临床医师,是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对于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健康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之一是要“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上海市于2010年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即“5+3”项目),成为最早开展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迄今,复旦大学等5所上海市医学院校已经招录五届共计2193名“5+3”项目学生。
一、以问题为导向,构建“5+3”临床医师培养模式
“5+3”模式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质性结合,促进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1.探索我国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1998年起,我国开始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1999年5月我国正式施行《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必须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床处方权。一方面,所有医学本科生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难以进行;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教育系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行业)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接受的有限临床技能培训也得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门的认可,研究生毕业后仍然需要按照卫生行业要求重新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导致全国医学院校不同程度沿用科学学位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即“重科研轻临床、重论文轻技能”,毕业研究生临床技能难以胜任岗位实际需求。
在临床技能方面,“5+3”临床硕士能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化实践环境下,逐步达到独立行医所必备的医德医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基本要求,胜任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成为“会看病”的医生。在学位论文方面,明确规定“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等,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扭转了“重科研轻临床、重论文轻技能”的倾向,保证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需临床轮转时间。在执业资格方面,由培训医院组织“5+3”临床硕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培训不再面临违法行医的困境,并且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促进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临床医师培养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美英等世界主要国家均已建立政府主导的、较为成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尚不健全,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年招生规模13.4万人,而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只有4.48万人。临床医学教育只是培养了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没有培养出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医生。
根据我国人事制度,研究生学历学位者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上优势显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5+3”模式,大大增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对于建立健全国家层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在上海召开“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工作会议。会议明确,2015年我国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数量将从2014年的4.48万人增加到11.2万人,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以能力为重点,创新临床医师培养体系
上海市医学院校在“5+3”项目实施过程中,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着力于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明显加强,创新临床医师培养体系。在“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生完成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后,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攻读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但绝大部分将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考核通过后,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其中一部分医师直接进入社区或者二级医院工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医师希望在大医院做“分工更细”的专科医生,比如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继续学习,这被称为“5+3+X”(X为专科医师培训)。
1.教育制度创新
“5+3”模式不仅有机结合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且有效衔接了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通过明确临床硕士“双重身份”,打破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束缚;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学位授予标准与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以“四证合一”解决了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制度之间的矛盾。临床医学在读硕士经住院医师规培1年以后,可以本科学历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经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证合一”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在医师培养过程中的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培训两者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培训医院组织本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期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培养所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完全达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协同机制创新
“5+3”模式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既是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又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5+3”模式在上海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医教结合,协同创新。上海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医院形成合力”,确保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了教育卫生部门的良好合作机制,出现了“教改推医改、医改促教改”的生动局面。机构人员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教委、卫生局、各相关高校、培训医院共同参与的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由上海市教委和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大学分管校长组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学位办、卫生局科教处、大学研究生院、医管处和培训医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在项目试点过程中,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具体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高校执行上海市的统一规定。
3.实践教学创新
“5+3”模式突出了能力培养,以培养合格医师为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住院医师“不能脱离临床规范化培训”的特征。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等课程组成,所有课程均以上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其中,基础理论课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完全一致;专业理论课由上海市统一组织各培训医院根据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2010-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以上“网络化课程”的学习,共同的体会是本项目网络课件和教学方式既满足了“住院医师”特殊群体在规范化培训期间个体学习时间的自主特点,也体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高水平和现代化。
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没有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对于临床能力没有强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课程学习(脱离临床培训6个月以上),有些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而“5+3”模式下,专业学位硕士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完成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学科的临床培训轮转。为保证临床培训质量,上海市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控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以培训过程考核为重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在专业学位论文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涉及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医学院校的导师常常安排自己带教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础医学研究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研究生一样发表SCI论文。而目前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明确“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等同于科学学位硕士,改变了“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
三、以需求为目标,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教育改革聚焦社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应当不断深化临床医学教育改革,以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
继续推进“5+3”模式。2013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批准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要求北京大学等64所试点高校,根据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目标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制订“5+3”项目试点方案,做好实施工作。在“5+3”试点实施方案中,应明确落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明确落实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结合的具体措施。在推进“5+3”模式过程中,要逐步统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即“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要求,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5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对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订单培养在人才需求规格、班级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创新办学理念、企业全程参与、企业帮助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等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校企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关键词 :中职;“校企一体、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32-04
作者简介:李军(1970—),男,武汉市交通学校机电部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梯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企业)与培养单位(学校)签订协议,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的教育方式。订单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导向性”。订单培养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岗位订单,更重要的是针对岗位需求的订知识、订技能、订素养的人才订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知识、品德、基础技能等常规教育培养,还需要注重其企业员工素质培养、行为规范的培养以及企业需求的岗位专业技能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近十年的摸索,在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订单培养。自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以来,各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各校的订单培养情况分析发现,当前的订单培养模式与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冲突。
一、目前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订单培养需求冲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体系
目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存在,学校在双方合作中处于弱势,企业往往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签订各种类型的订单班。其中,学期前、长期型订单培养经过多年实践,校企双方能获得长远、稳定的利益。但中职学校更多接受的是学期中、临时订单培养,甚至有毕业季、临时订单培养。这种临时的、中期插入的培养要求,打乱了学校正常的培养流程。学校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往往需要调配大量优质师资、教学资源来保证订单班的人才培养。同时,订单班成立时,其组成成员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双向选择,企业往往将优质的生源挑选进入订单班培养,造成非订单班学生生源较差,后期常规班级教学面临较大压力。
(二)企业订单需求的人员素质规格较高,冲击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订单培养目标往往与实际的岗位及岗位群联系紧密,由于企业对中职学生现状了解不深,制定的素质规格明显偏高,特别是对岗位职业素养的要求偏高。中职学校为获得订单,对这些“软性指标”并不重视,在人才培养的执行过程中也趋于形式,实际培养目标并不理想,为校企双方的长期合作留下了隐患。部分中职学校为了迎合企业需求,甚至将部分企业较高的素质需求纳入常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中,而在执行过程中却难以达到,形成目标与执行过程脱离的状态。
(三)企业订单规划的专业技能由于专门化方向过于狭窄造成毕业生发展局限
部分企业的订单培养是基于订单岗位技能的专门化应用方向,这种专门化的技能人才无法批量从社会招聘,需通过订单培养方式来实现。但是,专业技能的特殊性较为严重地束缚了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今后的发展。同时,订单培养一旦发生变化,无法兑现学生的订单岗位,就会对学校的相关实习就业工作产生严重冲击。同时,根据这种订单毕业生后期反馈,他们在岗位发展上也受到了严重限制,一方面企业不愿意让他们“改行”,另一方面也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造成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缓慢的问题。
(四)师资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订单培养的需要
中职订单培养能够获得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主要是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明确的岗位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特别是与订单企业需求岗位技能相适应的技能水平决定着学生的适岗水平。目前,中职教师主要以通用性的技能操作为主。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通过赴订单企业观摩获得一定的“企业经验”,然后再进行教学。但由于教师技能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对技能规范要求较高的岗位,师资水平低成为制约订单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
(五)企业长期紧密型订单培养规模与教学班级的组成建制之间的矛盾尖锐
长期紧密型订单规模依据企业中长期用人需求进行规划,大型企业的订单规模较大,容易形成中职班建制的培养规模。而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订单规模一般较少,临时订单可以按班建制的规模进行培养,但中、长期的订单往往由于人数较少,难以按班级建制形成订单,造成学校不能与中小企业达成长期的订单培养。当前,中小企业的临时培养订单较多,有时很难形成以按班建制的规模培养,如果强行执行小班制教学,对教学冲击较大。
二、解决措施
(一)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深入中职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就业岗位、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建设正广泛开展。创新的、符合众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保证培养的中职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市场的需求,从而可减少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产生冲击。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施的“一专业主干、对分支培养”的订单培养方案就较好地解决了订单班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冲突。在调研的基础上,为汽车各专业制定统一的、公用职业基础技能课程体系,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中,为各品牌“4S”店订单班开展专项技能的订单式培养。确保了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并通过专项技能的分类培养,满足了企业的订单需求。
(二)充分引入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培养环节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参与主要是为了获得有一定技能和相对稳定的后备员工,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并不十分关心,更多的是关心培养对象的最终能力。但企业越早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中职学生的成长越有利。因此,校企双方合作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保证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更能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进一步帮助学校建立更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应在师资、设备方面给予学校一定的支持,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的主要环节,以保证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
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可以采用:在教学初期通过学校的宣传阵地宣传企业文化与职业岗位的素质需求,引导学生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职业规划。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派出企业技术骨干、人事主管参与教学环节,将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岗位的职业要求,提升学生的适岗能力。
(三)培养经企业认定的“双师型”教师
企业要将自己需求的专业技能传输给学生,既需要企业技师参与教学,也需要一批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师参与教学。提升订单班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支懂知识、会操作、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引入“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模式
“校企一体”是指中职学校在政府主导下,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技能培训、科技人文身心素质培养目标上达成共识,利用双方共同的优势资源开展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企一体”的基础上开展订单培养可以较好地保证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形成共赢的局面。学校利用师资与规范教学培养的优势,一方面,通过订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准员工;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员工进行规范化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双方良好的、稳定的、双赢的合作。
三、“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武汉市交通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梯安装与检修方向)专业通过“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电梯行业输送大量的实用性技能人才。学校先后与武汉东菱电梯公司、上海永大电梯公司、天津奥的斯电梯公司、三菱电梯公司、日立电梯公司、通力电梯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多次接受各公司的订单培养。在合作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探索,在企业参与下逐步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满足企业需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一步构建出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多个企业的订单培养。
(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
电梯专业开设的第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引入东菱电梯公司的技术总监、人事经理、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方案建设。经过五年的实践后,再次邀请奥的斯、永大电梯公司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随着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展开,学校重新组织全面的市场调研,对著名的电梯公司的人事主管、技术主管、一线技术人员、毕业生、实习生进行了调研。调整后的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各著名电梯企业的技术主管、人事主管、质监局电梯监察总工程师、学校骨干教师组成。指导委员会对调研结论进行评价,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就业岗位的定位均给予审定,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确认也给予了建设性意见。
(二)课程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全面分析,合理重构
课程体系重构中,学校汲取企业培训经验,按照电梯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议,不强调典型工作任务的流程,注重典型工作的内容,用课程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在企业技术人员支持下,重新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素质与能力的课程体系。以电梯行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意识为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将企业的素质培养纳入课程要求中,把电梯行业通用作业评价方法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形成能满足众多电梯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企业的订单培养只需在相关课程的技术标准、流程、验收规范上按照企业作业要求执行,就能满足企业订单培养要求。
(三)企业参与前期人才培养,全程参与订单培养
在企业的支持下,电梯专业学生在专业认知过程中,可以到各电梯公司参观,各电梯公司派出相关人员举行企业的文化宣讲或技术讲座,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签订订单后,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指导,参与教学过程。企业后期的技术参与能够保证订单质量,也能确保对订单培养的全程掌控。
(四)企业主动提供教学设备,双方合作共建实训中心
在合作中,部分电梯企业由于技术独特性和保密性的需要,对学校教学设备的专用性给予支持,主动提供企业现行主流设备供学校进行基础教学与专项技能教学。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我校与通力电梯公司共同建设通力电梯培训实训中心,用于学生的电梯基础知识教学与通力订单班的专项技能训练,保证订单培养质量。
(五)企业按计划培养师资,共建培训平台
企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教师在生产作业中可以了解企业的技能要求和作业内容,获得更多的一线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参与到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中,系统规范地学习企业的专项技能,掌握企业培训的方式,了解企业培训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经验。
(六)学校为企业培养入职员工,校企合作共赢
“校企一体”合作逐步深入后,企业与学校之间应相互支持。企业在用工培养、技术专项性与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学校的优势主要在于培训教学过程的规范以及在教学培训中融入的素质培养。我校电梯专业与通力电梯公司经过长期合作,在对学生订单培养的基础上,开发出对入职员工的基础电梯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使企业在人员技术上形成行业优势,达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一体”。
四、对中职“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展望
(一)政府参与能更好地促进“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发展
纵观国际上有良好的职业教育背景的国家,政府部门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利税优惠等方式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中,逐步帮助职业学校摆脱弱势地位,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二)确立校企合作共赢是基础
企业是以盈利为基础的社会团体,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团体,学校以培养的毕业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目标。确立双方优势,寻找合适的双赢立足点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基础。职业学校的优势除了人力资源培养之外,还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培养体系优势等,只要能够找好双赢的立足点,就有校企合作的基础。
(三)职校提升自我专业建设水平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保证
职业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特点、骨干企业的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通过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使专业培养水平得以提升,使专业更具有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能站在企业发展前沿为企业人才需求服务。
(四)加强沟通,稳步展开才能促进“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长期运行
学校和企业在管理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人才需求的时限性有不同的看法,在双方合作中往往会产生问题。加强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可以定期开展校企不同层次的对话,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长期的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祥,卢珊.浅析中职学校与台资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风险及对策[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1):37-40.
[2]韦欣,黎广胜.构建北部湾经济区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人力资源开发,2011(3):78-79.
[3]吕小川.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探索[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3):21-23.
[4]赵东风.实现校企联办对接,完善“订单培养”模式[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1):58-60.
[5]易今科.论高职“订单培养”的内涵与分类[J].职业教育研究,2009(6):48-49.
[6]曹斌,姚莹,李志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11,上):167-168.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1]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2]据专家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我国至少存在一百万以上的外贸人才缺口,每年至少增加三十六万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用人缺口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把握机遇与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
1.1 注重外语类人才非语言专业知识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频繁往来使得用人单位大量需求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实务的商务型英语人才。这为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在目前外贸行业中,如外贸跟单员、外销员、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和商务谈判师等已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市场进一步拉大了对外贸营销人才的需求缺口,这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商务型英语人才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1.2 注重外语类人才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外贸人才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注重培养其语言的交际能力,既要求很好地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要求良好地商务实践和运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知识的能力。这为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安排提供了侧重点。英语商务写作、商务口笔译以及电话接听、拨打等实用技能知识学习为毕业生的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和拓宽工作范畴提供了保障。
1.3 注重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以及怎样的实际工作能力是企业评判员工的合格标准。因此,在实施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学校应该密切与企业合作,加强模拟学生“在场”以及真实“在场”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塑造出素质全面又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这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2.1 人才培养体现“工学结合”原则
教育部16号文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即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将社会需求主导教学的理念推上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历史舞台,要求由来在涉外行业、外贸企业的专家全程且全面地深入参与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研发、实施以及更进和完善的各个环节,打造真实环境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
2.2 素质教育体现“职业性”原则
我国职业教育第一人黄炎培说:“职业教育将使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因此,高职教育应该加强学生职业思想、职业能力、职业定位、职业实践、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要让高职学生普遍接受“能力本位”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对其商务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务必参加职场实践活动,考取更多商务类从业资格资质和提高其职业能力水平。
2.3 课程体系构架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原则
实践表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是打破传统学术教育的逻辑体系,创新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必然选择。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才能真正根据职业要求设计教学要求和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工作过程”结构转变。比如,针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的语言基础模块、商务基础模块、职业素质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和任务实践模块的优化整合是笔者遵守“工作过程导向”原则,根据实践教学进行的大胆尝试。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复杂性,培养的是“英语+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其教学内容既要重视语言和技能,又要重视商务专业知识,两者不可缺一。根据几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和对人才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目标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3.1 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海尔默斯从语法可能性、实用可行性、场合适用性和现实真实性四个维度定义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即从语法知识、心理语言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现场应用语言的能力四部分反映话语者与听者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夯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树立文化意识、培养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3.2 职业运作能力
除了语言技能之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职业工作基本技能。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该领域的业务运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化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都将是商务英语人才从事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所必备能力。
3.3 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