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意见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1

一、选拔对象和条件

1、选拔对象。我区各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单位、非公有制企业以及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其它条线中直接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直接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基本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作风严谨,成绩突出,在同行业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

3、年龄在5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作为区级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对象。有特殊贡献的,经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可以破格推荐。

(1)五年以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或部(省)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以上奖项。

(2)近年来,独立撰写或与他人合作出版学术专著,在该学术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3)近年来,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专业论文,或在部省级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专业论文。

(4)近年来,获得一项专利,其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五年以内,在市以上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或重点科研课题中,担任研究、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并作出重大贡献。

(6)近年来,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7)近年来,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中,业务水平拔尖,取得显著成绩,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并荣获部省级奖励,在本系统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二、选拔方法

1、选拔工作采取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基层各单位根据选拔条件,在广泛征求本单位科技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党政领导集体研究确定选拔对象,然后填报推荐表、并附业绩材料上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个人自荐者可以到本地、本单位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领取推荐表,按要求如实填报。

2、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上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对象逐人进行推荐评审,了解其政治、道德表现、工作实绩和业务水平等情况,形成约30名左右推荐名单,经公示后,最后审定。

三、培养措施

1、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

2、加强对拔尖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每年选送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3、鼓励和帮助拔尖人才创造发明、早出多出科研成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1)在管理周期内,享受区委、区政府设立的区级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特殊津贴,每人每年600元。

(2)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择优、定向原则,为拔尖人才主持的国家、省、市重点研究基础上和重点课题争取经费资助;为拔尖人才的专业培训、出国进修争取支持和经费资助。

(3)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对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优先审批,并在经费、科研设备上予以重点支持。

(4)有计划地组织优秀专技拔尖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优先安排他们出国考察或留学进修。

5、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为拔尖人才选聘导师、配备助手。

6、定期组织拔尖人才进行健康体检和度假休养。

7、协调解决拔尖人才的工作、生活方面有关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四、管理办法

1、每五年为一个管理周期。在管理周期内,每年进行一次考核,通过考核,对拔尖人才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动态管理形式,使拔尖人才队伍保持常数、滚动发展。

2、管理期内,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将择优向**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队伍推荐,进入高层次培养对象的拔尖人才,不再作为区级拔尖人才培养,各培养层次也互不交叉。

3、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双向目标管理。

(1)在管理周期内,所在单位和培养对象要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并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拔尖人才每年年初要制订年度科研工作目标、计划、预期成果。

(3)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要制定思想教育、项目安排、资金资助、成果申报、职称评定、外出进修、选配导师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4)年度考核按照个人小结、单位考核、综合评审和组织审定等程序进行。

(5)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考评小组对拔尖人才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年度考核。

4、各单位要专门建立拔尖人才考绩档案。对拔尖人才的考核、奖惩情况,业务进修、项目完成情况和取得的实绩情况材料及时归档。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考绩档案的建立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5、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本人或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报区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培养资格:

(1)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品质或其他问题上犯有严重错误。

(2)出国进修逾期不归。

(3)调离岗位,不再直接人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4)科研工作不积极,年初目标任务完不成,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5)由于其他原因不宜作为培养对象的。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市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构建院校与企业之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加快培养适应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1、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利用现有各类应用类高校、高职和中职院校等教育培训资源,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政府构建的多层次公共实训体系的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2、适应需求,强化实训。适应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3、政府扶持,政策聚焦。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切实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通过深入调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

二、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青年高技能人才,实现“明确一个培养机制(定单式培养),取得两张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政府、企业、家庭三方满意”的社会效应。

20*年,启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确定一批符合条件的院校与有技能人才需求的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商贸、文化创意、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将其作为落实“*”期间新一轮“技能振兴计划”的重要抓手,到2010年,使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三、组织架构

(一)设立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

本市设立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协调指导委员会”),具体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审批办法》的规定程序报批。

各区县政府和有关行业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本区县、本行业内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

(二)成立专业理事会

在市协调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成立若干专业理事会,作为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支撑。专业理事会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和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

专业理事会根据市协调指导委员会的委托,负责指导、协调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的方案制定、指导服务等工作。

(三)建立技师学院(校)

按照“面向市场、体制不变、功能提升、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原则,确定一批本市应用类高校、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并在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骨干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对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经市协调指导委员会认定,可加挂“技师学院(校)”的牌子。

四、培养实施

(一)培养方向

培养对象主要是青年群体,根据具体对象不同,其培养目标可包括:

1、预备技师。主要适用于各类应用类高校或高职院校的全日制学生,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培养目标。

2、技师或高级技师。主要适用在企业一线岗位上有技能提升要求的在职职工,培养目标是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

3、中高级技工。主要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全日制学生,培养目标是取得中级技工或高级技工的国家职业资格。

(二)培养方式

按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的方针,技师学院(校)可根据定向企业需求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定位,实行多元的培养方式。

1、“一年制”培养方式。各类应用类高校或高职院校全日制学生在前两年(或三年)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在毕业学年实施定向培养(即“2+1”模式或“3+1”模式)。学员实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整个培养课程的三分之一。

2、“三年制”培养方式。根据企业定向需求,实行从招生到毕业的三年期间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学员到企业实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同时,探索吸纳困难家庭学员的办法,通过“三年制”校企合作培养来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

3、其他培养方式。对于企业生产服务岗位上需提升技能的在职人员,可采取全日制、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培训等更为灵活的培养方式。

(三)实施要求

1、联合制定培养计划。院校和企业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有关国家专业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发调整课程设置。

2、共享师资资源。院校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也可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实践和挂职,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现状。

3、强化实训环节。可采取边学习、边实训的“半工半读”方式,强化技能实训和生产实践。

五、经费保障

校企合作经费来源,原则上按照“政府经费补贴一点、定向企业支付一点、院校学费承担一点”的方式加以解决。

(一)政府对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该补贴从市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职业培训的部分和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中列支。定向企业用于校企合作的经费,可从1.5%—2.5%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院校从收取的学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院校学费应按照物价部门核准收费标准执行。

(二)市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安排使用推进校企合作的经费市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补贴校企合作在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上增加的培训费用(原则上按照本市政府补贴职业培训个人帐户的操作办法执行)、定向企业接纳校企合作学员实训发生的企业场地设备物耗和能耗等实训运作费用,以及开展相关评估、评审等费用。

(三)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按规定安排使用推进校企合作的经费

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费用、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调整费用、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等。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3

为了加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促进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特色,开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形成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新优势,更好地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服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苏政发〔20*〕26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1.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2.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条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状况,所有高职院校都要遴选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建立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若干专业群,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要加强专业建设的中期评估工作,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新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各高职院校要以国家和省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国家、省和学校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要创新课程开发体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4.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结构,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有满足要求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多种功能,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教师双师素质锻造和科研的平台、校企合作和生产服务的基地、社会服务的窗口、技能鉴定的场所。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重点建设一批服务面广、装备水平高、机制灵活、效益突出、开放共享的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并力争进入国家级实训基地行列。

5.以“双师”为骨干,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实行“访问工程师”和出国进修制度,教师通过挂职、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开通高职院校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的渠道,实现智力柔性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每个专业至少要培养和引进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资格评聘办法,针对高职院校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单独制定相应的条件标准,实行分类评审;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聘用程序、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各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努力形成国家、省、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梯队,提高高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6.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提供管理、场地和部分师资,企业提供项目、设备、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就业机会,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学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各高职院校要鼓励师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应用层面、推广层面的技术、方法和产品的研究,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以评估为手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要巩固第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成果,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证的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创新评估方法、手段,简化评估程序,着重内涵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考试方法,采用笔试、口试、答疑、现场考试、操作类型考试等多种测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逐步推行全省高职院校之间学分互认。

8.以国际合作为平台,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把高职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举办多种形式的学历和培训教育,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有计划地聘请外国教师,提高江苏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国际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推进学生互换、教师互派和学者互访,组织千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大力拓展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留学深造渠道。借助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江苏高职教育走向世界,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

9.以体制改革为活力,创造江苏高职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创建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鼓励组建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为龙头、企业和高、中职院校广泛参与、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已组建的职教集团,要创新合作机制,激发集团成员参与动力,增强集团成员凝聚力,促进集团成员深度融合,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形成江苏高职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当地区域教学联合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图书通借,学分互认,共同培养。大力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把民办高职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完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努力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鼓励民办高职院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等相关政策措施,在招生就业和学生待遇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后勤服务。依法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4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1],当前我国面临着“软件人才供需矛盾持续增大、软件人才的培养缺乏可循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评价标准和缺乏规范有序的软件人才市场”四个挑战。同时,在中国将成为服务业大国,互联网将是未来最大就业平台的情况下,软件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营销衍生大量人才需求,移动互联网领域人才将供不应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将使该矛盾更为突出,高校的软件人才培养获得新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另外,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导致结构和数量的巨大变化。截至2013年12月,新批准的本科院校已有358所(包括公办和民办),独立学院292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5.6%。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优秀教师少,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参与科研时间少、成果少,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与需求存在差距。特别是没有产品级软件开发经历的师资无法定义产业需求。二是优质课程少,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教学组织有差距。三是对用人机构人力资源需求的具体调研和分析不够,难以定义具体的学生能力目标。四是教学资源短缺,特别是导致工程实践不足。五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不足。

我们从“产教融合、职业导向、开放衔接、以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为核心”四个角度对22所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行分析,特别关注了软件工程应用能力与主流技术的对接,软件技术应用特长与软件应用领域的对接这两个问题,发现如下一些问题。一是一些专业点未能突出软件工程的特色,其课程体系几乎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软件工程方向。学科教育模块的8门课程的平均开出率为0.78,专业教育模块核心课程开出率在0.36以上的6门课程的平均开出率为0.5。二是虽然初步形成与主流技术对接的方向特征的拓展课程,对培养学生软件技术应用特长做了有益的实践和有效的积累,但课程建设还不成熟、未成体系,课程间关联度低下,专业基本技能实践课程开出率在0.23以上的只有7门,很难支持各方向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校企对接程度偏低。校企对接教育、企业学习模块中企业参与率为0.42。四是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分析与定量评价、“职业领域―能力需求―实践体系”关联度分析和实训设计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在人才培养中。

为了引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更高效地满足社会需要,国务院2014年5月2日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此外,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制定了《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

在此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如何积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根据软件行业人才需求,规划和实施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借鉴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中国软件行业岗位技能标准,研究制定了培养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标准和规范,形成“本科标准+职业能力”特征的专业建设指导意见,引导各个专业点准确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知识与能力要求,产学协同开展课程建设,并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这项工作的最终成果为《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二、专业改革思路

1.落实学生为本

坚持目标导向(OBD),以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指导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坚持具体体现以学生为本,规划和落实产出导向(OBE)策略,把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能力(成果)作为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度量;面向未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能力导向(ACD),以能力为尺度量教学环节绩效;坚持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需求导向(SRD)策略,从适应精英教育的面向学科办学走向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面向社会办学;坚持持续改进(CQI),下大力气构建包括校内质量监督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在内的持续改进系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2.强调培养目标合理性

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计算学科。《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专业类的基本培养目标,是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此外,专业培养目标还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这样相应学生的成长才具有合适的生态环境和恰当的资源。不同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社会需求,在确定具体培养目标时对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有所侧重。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定位应是具有恰当的学科基础,以工程为本色,以技术为特长,以应用为目的。总体上,专业培养目标制订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体现主要的就业领域与性质、竞争优势,以及毕业后5年左右事业发展预期;三是面向全体毕业生;四是具体、能够分解落实,有效指导培养进程;五是将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追求;六是必要的定期评价修订;七是行业或企业专家有效参与培养目标的评价与修订。

3.体现工程教育特征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始于2006年,目前已经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认证在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上发挥了重大作用[3]。作为被认证专业之一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借鉴认证标准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和质量保障文化,积极融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持续提升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虑到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基于《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专业认证的要求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引导与专业认证的有效对接是恰当的。例如,在《指导意见》中,参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4],并将每项毕业要求分解为可考核的指标点,建立指标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关联。同时,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指标点的关联,通过目标与成果评价的需求设计课程的考核,以体现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理想支持度。

4.借鉴行业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密切教育界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相应产业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简称ITSS)是一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5],全面规范了IT服务产品及其组成要素,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服务,是我们在制定《指导意见》时的重要参考。例如,ITSS将程序设计职业资格分为职业资格5 级(资深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4 级(高级软件工程师)和职业资格3 级(软件工程师),以及职业资格2 级(初级软件工程师)和职业资格1 级(见习软件工程师)5个等级。根据这个标准,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应争取达到3级。按照这个基本定位,我们可以借鉴职业资格的分级能力表述,制定每门专业核心和方向课程支持毕业要求的细化指标。

三、“本科标准+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本科标准+职业能力”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建立强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而且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不是简单使用和操作,要体现出对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灵活地、探索性地、综合地运用,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内外循环确定培养目标

借鉴ABET从1995年开始推出的EC2000通过内外循环确定培养目标[6]。外部循环在于维护培养目标的适宜性。需要借助和汇集用人单位的意见,评定学校所制订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当以及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是否已经取得了目标所期望的职业成就。EC2000强调,用人单位建议及评定的信息回馈是确定特定的教育目标并维持一个持续改进的闭循环的机制。校企合作可促进外部循环,国际合作是外部循环的国际部分,性质是相同的。

内部循环在于维护教学及其效果的适宜性,并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这些能力,以保证毕业生在未来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依据培养目标、进行教学产出的目标设定、课程目标制订、课程绩效目标的描述,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估,实现形成性评价。通过修订教学目标,再次进入内部外部循环。因此,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应设有绩效检查,规定毕业生的成就,强化课程目标设置和达标考核,强调学习产出,规定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2.毕业要求设计

对接工程教育认证,参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规定的12条毕业要求,将软件工程专业的特征体现在指标点的表述中。例如软件工程专业特别强调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包括问题抽象与归纳、逻辑演绎与转换、数学模型建立以及基于数学模型分方案研究。这正是“问题分析(认证标准第二条)”的指标点。从这个目标出发,建立指标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高等数学、离散结构、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教学应作为重点。数学教学应配合程序设计,实用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理,软件工程有其独特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认证标准第三条)”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就有具备其特征的可考核的指标点分解。

3.课程体系设计

从产教融合、职业导向、开放衔接、以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为核心四个角度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服务于能力培养,最关注的是软件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及其与主流技术、应用领域的对接,强化软件技术应用特长。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遵循专业认证标准,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行业标准,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中能够很好地体现软件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4.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服从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课程目标。将每项毕业要求分解为可考核的指标点,建立指标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关联。教学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学实现的,每门课程的目标应服务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标点。例如,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除基本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外,其专业基础还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不是把这些课程作为专业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学习,而应该是把这些课程的内容当做应用开发的工具、技术、系统、项目的成功案例,加以学习研究,特别是掌握其相关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5.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环节。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应包含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其具体指标点、课程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包含支持毕业要求的细化指标、章节或知识模块、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学生任务等)、针对指标点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与改进、教学资源。实施的关键是课程成果与指标点的关联性,以及课程目标和成果的评价设计。

总之,研制《指导意见》的目的是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面临的问题,明确专业改革思路,指导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订“本科标准+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我国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国家信息化新战略。本文是《指导意见》研制过程中的初步思考,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2014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 2014:72-73.

[2] 蒋宗礼. 关于研制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0):52-55.

[3] 蒋宗礼. 工程专业认证引导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之路[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5,12.

[4]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5版)[Z]. 2015.

[5]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EB/OL]. http:///itss.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5

自2011年4月起,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探索性的面向全校大三学生推出“助学见习工程”。该工程利用学校的勤工助学平台,充分发挥资助资源的育人职能,整合校内有关单位的优势资源,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帮助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缩短与职场的差距。本着“优生优培”的宗旨,采用校内“双选”招聘会的方式,经由学生本人“求职”(申请岗位)、用人单位“招聘”(申报名额并进行面试)、主管部门审核确定人选,每年在全校众多申请者中选拔出了100人以内的在管理、科研、实验等方面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在校内各单位工作岗位上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培养期间为学生发放勤工助学工资。

1.1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申请愿意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因材施教,不求全才,只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和进行学术深造搭建平台。以首届“助学见习工程”为例,实践岗位主要由校内22个用人单位提供,分实验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三类。其中,实验助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发明等能力;科研助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科研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调研、信息获取、研究方法、文章撰写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课题申报、执行和验收等工作,从科研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管理助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临场应变、交际写作、团队协作等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从“助学见习工程”三个岗位的根本性质和培养方向来看,既有涉及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又有包含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三类岗位以实践性为基本特点,各自又覆盖不同的内容。实验助理、科研助理的岗位设置都是向着学术科研的方向为学术型人才提供沃土。

1.2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助学见习工程”通过将理论培训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理论培训主要依托主题讲座和学术报告。针对学生“工作”的特点,主题讲座既有社交礼仪、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操作、角色定位与压力调试以及演讲与口才等文化素质类课程,也有与专业学科方向紧密相连的学术类课程。对于岗位实践,不同的实践岗位培养方式也不同:实验助理是以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为依托,每一个岗位均有指定的老师进行指导;科研助理是以科研课题为依托,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名知名教授对其进行培养;管理助理是由用人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指导,使学生参入到工作事务之中。整个“助学见习工程”培养周期为一年,学生将在岗位中得到实验、科研和管理等能力的强化培养。

1.3组织管理参与“助学见习工程”的学生以班级的形式分为若干班级,配备有班干部并有班主任老师管理指导。在进行理论培训和班会讨论时,组织所有学生统一进行。另外,为了保障质量,强化管理,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实践创新情况,在为期一年的培养期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了考核细则。同时,对用人单位也实行了责任制,以避免在实践环节指导老师不尽职责。一年的培养周期结束后,学校将会为顺利结业的学员颁发证书。

2“助学见习工程”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西南石油大学“助学见习工程”的推出是对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助学见习工程”将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地集成在了一项工程模式中。这种“两型”人才培育模式做到了学术型培养和实践型培养的统筹兼顾,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将智力资源等转化为能力的提升。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真正使学生有知识更有文化,有素质更有素养,有智慧更有担当。这一有益的探索,为高校培养“两型”(学术型与实践型)创新人才带来了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思路。

2.1合理规划现有教育资源即可达到培养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模式,将学生的培养方式改为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后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这一教育行为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必然会带来较大耗费和投入。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助学见习工程”作为一项组织结构耗费少的创新工程,不需要改变专业教育设置和重新规划教育模式,只是将学校已有的办学资源挖掘出来,并将提供人才培养的各类平台进行了组合开发,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校优势与学生优势的结合和创造。这一平台兼顾了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组织结构简明直接,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操作性、移植性和推广性。可见,高校“两型”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必须搞“大动作”才能实现的,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规划完全可以搭建起有效的培养平台,建立起可持续、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2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才能实现良好效果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在理想信念、创新意识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寻求新的视角,拓展人才培养内涵,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助学见习工程”不仅着眼于学生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注重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理论培训向学生传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富有新的历史使命”等观念,使学生目标更明确,动力更强劲,学习更用心。同时,助学见习工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管理类、实验类和科研类岗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职业”素养锻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和老师组成了多样性的创新环境,各自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提出新的视角、观念,促使管理、实验和学术的实践内涵深度发展,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提升。

2.3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是有力保障在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合理完善的运行机制十分关键。就高校“两型”创新人才培养来看,既要做到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有效传授,也需要长效运行机制予以保障,否则不能做到可持续、有实效地发展。高校必须结合学校资源和工作状态的实际情况,在多个维度进行统筹规划。在时间跨度上,要做到合理适当。首先,时间长度要合理适当。助学见习工程有一年的培养周期就比较适当,培养效果令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如果时间为一个月,显然难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切实提高,如果时间为一年以上则不可控因素也会很多,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管显得较为困难,最终的结果可能与预期出现偏差。其次,合适的时间安排在哪个阶段很重要。助学见习工程从大三学年开始,对选的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和培养。选的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在综合能力上具有很好的基础,思想行为上比较成熟,因而一年的“见习”培养更加会使其素质得到提升,能力实现跃迁。在内部架构上,要做到全面系统。单一的内部架构,会影响培养的实际效果,就像传统的说教形式教学吸引不了学生兴趣一样。高校培养“两型”创新人才,既要注重固定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也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服务,注重将自由与固定的创新实践环境相辅相成,合成一体。助学见习工程参照了职场的工作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固定培训,还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相似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职场”上自我发挥,不断学习。

3结论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共性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管理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母体高校差距明显。多数独立学院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对象和自身层次定位,不顾实际,缺乏自主思考,盲目照搬母体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研究型、教学科研型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大 学,显然没有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师资和能力。不切实际的培养目标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法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市场活力。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生源质量低于普通本科高校,更是低于其母体高校,因此独立学院设置课程体系应与其他高校有所区别。然而,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不是直接照搬照抄母体高校的,就是随意嫁接其他高校的,不顾生源层次而趋同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背离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必然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人才培养的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发展后劲不足,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不如普通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

3.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独立学院由于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在办学初始主要依赖母体高校的师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积淀后,开始从社会各行业及其他高校招聘兼职教师,并组建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然而,由于兼职教师一般是优先完成本职工作后再去高校兼课,而独立学院又疏于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兼职教师在独立学院兼任教学的质量很难保障。独立学院虽组建了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但因学校福利待遇不及公办学校,人员流动大且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这必然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学校,是民营运作的高校,在资金使用上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设施很难一步到位。

4.监督管理与反馈机制不完善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还在不断摸索改进中,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变动较为随意,尤其是新增专业在出现专业师资不足时草率调整课程设置,甚至因人设课,扰乱课程间的逻辑性和衔接性;且人才培养方案变动后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对执行结果缺乏及时的评估和考核,这必然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既定效用的实现。

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科学确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应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院实际,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广东珠江三角洲,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既可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能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坚持知识、能力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2)应用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丰富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学习内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产学研用的结合;强化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和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3)协调性原则。优化知识体系,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合理确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和学时比;注重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建设相近学科的课程互通平台;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将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4)特色化原则。各专业既要遵循规范化的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又要突出学院专业的自身特点,融合地方文化,结合各专业的行业调研结果和毕业生质量反馈,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突出以培养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为主线。

(5)协同性原则。加快校地(地方)、校企、校际和国际合作办学,把行业准入标准和要求、合作培养课程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引进,重点培育,有效利用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学院与行业、企业、政府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3.课程体系架构

该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全院公共类课程和专业课程。

全院公共类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是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英语、体育、创业与就业指导等;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体现专业知识的延拓性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来选修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组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识课程(涵盖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类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应用技能课程、“三创”(创意、创新、创业)素质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要求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设置,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选修课程又分为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旨在保证专业必修课以外的重要课程的开设,专业任选课程要求从专业特点、专业知识构成、专业特色形成等方面出发,明确列出若干门适合本专业(或方向)的任意性选修课程,以利于补充和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体系。

该院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所示。

4.制订过程

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由学院教务部门起草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教务部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国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有关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成果,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初稿,经分管教学副院长反复修改后,上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方形成定稿,揭开修订工作的序幕。

第二阶段为调研修订阶段。各专业组建修订工作小组,认真学习修订意见,“开天窗、接地气”地开展调研活动。“开天窗”即以国内外同类专业中办得出色的学校作为标杆,引进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优质经验,比较分析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扬长避短;“接地气 ”即深入社会调研,了解国家、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修订小组深入用人单位调研人才培养满意度,开展毕业生座谈会、在校生座谈会,听取、吸纳用人单位及各类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内外“标杆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更具针对性。

第三阶段为答辩论证阶段,分三轮开展:第一轮为校内答辩,各系将修订初稿提交至教务部,教务部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并邀请相关学科专业专家教授召开汇报答辩会议,由各系负责人汇报新方案的编制思路,专家反馈新方案的不足之处。第二轮为校外论证,各系根据意见修改并提交修改稿,由教务部统一邮寄给校外同行专家予以评审论证。第三轮为校内论证,各系根据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再次修改方案,教务部再次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再次修改稿予以论证审议。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方可公布执行。

修订工作历时近一年,通过多方参与,多类调研,多次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使得培养目标更切实际,培养模式更为科学,培养方式更为多样,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最终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优化课程体系应:①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实践学分制培养。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个性化教育模块。探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适当缩减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重;精简、优化、整合专业课程,避免内容的重叠;探索学分制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②整合教学资源,共享优质课程,积极建设学科专业平台。③合理安排教学, 避免前紧后松、头轻脚重等现象。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健全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法的有力保障。学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摒弃“照本宣科”“照屏宣科”“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倡导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四段式教学等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MOOC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开拓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开展录播课活动,为教师搭建研究、交流、改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学校应积极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和国际的合作,打造协同育人平台;探索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倡导分类培养,开展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探索启动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方案的最终执行者是教师,培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加强学科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内开展学术讲座,为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应用性培训、研修班、交流访学和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出台各种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大力度引进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发挥人才的群聚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提高福利待遇水平,留住人才,让教师教得有尊严,无后顾之忧,从而专心致力于培养人才。

5.健全监管评估机制

将培养方案执行到位是体现培养方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监控,强化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密切监管,严格把关培养方案的落实,规范培养方案变更程序,建立奖惩机制提高培养方案执行效率;构建培养方案评估体系,从教师教学评价、在校生信息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评估培养方案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以保障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

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到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独立学院应当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办学条件,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制订出体现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晓媛,黄 珊,丁振源.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6).

上一篇日月潭

下一篇所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