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水田园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1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构图;色彩;光线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06-02
在西方的艺术殿堂里,诗与画异质,是二门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然而在我国,诗与画之间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同源、同质,还拥有共同的文化思想基础。因此,中国传统诗画融合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从传统诗与画融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一体”、“诗画合一”这四大基本类型。
从山水田园诗角度而言,能将山水田园诗与绘画完美地结合得最成功的人当然首推王维。诗书画皆精通的苏轼曾在《题蓝田烟雨图》这样评述: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由此观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已经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显示了语言的画意色彩。具体而言,在众多的山水田园诗中,他不但凭视觉语言凸现了山水田园的质感,还将一幅幅生动的充满诗情画意图象呈现到读者的脑海里。
因此从审美的眼光来研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意蕴,本文试着从色彩、光线、动静互衬、构图、禅境等方面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视觉语言,从而挖掘出这类山水田园诗的绘画美。
一、色彩的合理搭配
“画”作为一种空间艺术,主要是用颜色和线条来造型,偏重再现客观事物。然则只偏重再现事物只得形似,不得神似。因此,在绘画中,画家更加注重情思,讲究情景融合。从这一点来说,诗与画具有共同性。深谙画道的王维,非常懂得利用这一共同性。在写山水田园诗时,他熟练地打通诗与画的界限,将绘画中色彩的用法迁移过来,使情景融合,从而达到塑造意象和意境的目的,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纵观王维的众多山水田园诗,可以看出王维诗歌里色彩词的运用并不少。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所使用的色彩种类是有限的。据统计,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共有25个。按照出现的频率依次为白104次,青55次,黄31次,绿21次、红19次。从这个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和白这两种颜色占了将近50%,与其它素雅的颜色合起来占到70%。由此可见,王维对色彩的选择具有集中性。在这种集中性中,他比较热衷素雅之色。通过素雅之色去营造那空灵、淡远的禅境。
当然,王维在使用色彩词的过程中,不是将色彩和物象孤立起来,而是将这些色彩巧妙地进行搭配,共同营造物象和意境。
在《山中》这首诗里,他这样写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中,他非常善于捕捉山水景物的色彩,用了“白”、“红”、“翠”这些色彩词。在这些色彩词中,白是冷色系,而红是暖色系,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只有这二者,又未免太单调。因此他用了翠字。正是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但道出深秋,还利用色彩的相互映衬、调和、对比,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更加形象生动。
除了这首诗,王维在其它同类的山水田园诗中,也熟练地将这种色彩词加以巧妙发挥。从艺术效果而言,正是由于这些色彩元素的加入以及巧妙搭配,整个画面不再显得呆滞,而是具有立体感。可以说,读者在读他的这些诗歌时,感受的不再是单调,而是在诗情画意中走近作者,并进而感悟人生。
二、光线的巧妙捕捉
诗画皆精通的王维对光线观察非常入微。在他的眼中,光线是构成画面不可缺少的元素。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为了营造诗歌的绘画美,他巧妙捕捉光线,讲究光影的摄入与映衬。在他的笔下,光影交织下,整个画面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立体感和光感。
在《渭川田家》这首诗歌中,他用“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这些字眼,形象地捕捉太阳西下时光线的移动以及明暗变化。在《鹿柴》中,他写道“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很显然,他描写了松林清泉日月光烘托之下的折光投影。在这首诗中,阳光反衬出青苔的潮湿阴冷,青苔反衬出阳光的醒目。在折光投影中,作者刻画出清幽深远的画面。在《送刑桂州中》,他用“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表达他对光线明暗的体验。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将它归纳分类后,不外乎描摹了朝晖夕阴、月光云影以及日月光晕下的折光投影。
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王维对光线非常敏感。在他笔下,哪怕都是表现夕阳这一物象,但在光线的映衬下,周围的景物总是呈现出不一般的画意美,给人以别样的体验。
三、动与静的互衬
在日常生活中,动与静是对立的。然而进入艺术作品后,有时却能相辅相成。在传统的诗画里,非常讲究动与静的互衬。在绘画里,也不全是静。唯有动静结合,整个画面才显得诗意盎然。同样在文学里,动与静运用得好的话,会为诗歌增色不少。南朝梁王籍在他所写的诗歌《入若邪溪》中,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来体现林子和山的宁静。在这里,山的宁静不是死的静,不是沉闷、单调的静,而是声响(蝉叫、鸟鸣)中的静,是一种带有生命气息的静。通过蝉叫、鸟鸣,这种意境显得更加静美清幽了。
作为诗画合一的山水田园诗,动静互衬这个艺术表现手法运用非常得当。在他的《鸟鸣涧》中,他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在这一首诗歌当中,局部的动态描写(桂花落、鸟鸣、月出)衬托了山水景物的静谧。
四、错落有致的构图
什么是构图?在美术中,“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G的译音,是造型艺术的术语。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或“经营位置”,指的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的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审美效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同样也很注重构图的合理安排。作为诗中有画的诗本身而言,所谓的构图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散点透视来营造画面、意象构图布局的层次感。在他所写的《终南山》中,构图安排得非常错落有致。在他笔下,他对终南山所描绘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很显然,诗句首先突出终南山的雄伟巍峨,并以此做画面的大背景。之后次写山间之景,那就是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再次,颈联所写的是峰顶俯瞰之景。最后是局部的特写,通过“隔水问樵夫”来突出山的辽阔与荒远。
在《渭川田家》中,作者王维也在苦心营造他的晚归图。在这首诗中,夕阳、牛羊、牧童、野老、拐杖、荆扉、麦苗、野鸡、田夫、锄头、作者一起出现在图画中,然而我们读起来并没有违和感。这是因为作者在构图过程中运用了散点透视,将图画中所出现的人和物按照层次感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就是既构造了深度感,又突出了主次。
五、空灵、淡远、和谐的禅境
诗与画的相融点在于有共同的意境。据相关的史书记载,王维不但精通诗画,还与禅宗结下了很深的因缘。在他的山水田园诗里,诗、画、禅意竟能高度融合,共同巧妙营造空灵、淡远、和谐的意境美,并进而使得整个画面意味无穷。可以说,此时的诗已经突破了语言自身的束缚,进入到了另一个高度,那就是禅境。
在众多山水田园诗中,《鹿柴》、《鸟鸣涧》、《辛夷坞》所营造的禅境最为突出。这些诗在写禅境时,是以禅入诗,以画入诗,可以说禅与画在诗中高度融合。在诗中,没有欺压,只有友善、自乐、闲适、自在。而这种怡然自得在诗中则是通过自然景物如深林、青苔、桂花、山鸟、明月、白云、溪水、夕阳来衬托。在这种禅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王维所倾力打造的禅境除情景交融外,还带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某些纯自然的景物描写中,虽然带有客观性,但并不代表作者没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此时他的情感已经融入到禅境的营造中。而在某些诗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很明显的。以《渭川田家》为例,在这幅怡然、自乐的晚归图中,王维虽然表达出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一联想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最后他只能这样感叹: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六、结语
从文学发展过程来看,“诗中有画”并不是王维独有。在他之前,谢灵运的山水诗也有画意很浓的诗句,如“春晚绿野秀,崖高白云屯”。谢的山水诗也能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来描绘画面。然他们的共同点只达到形似,尚不得神似,缺乏了神韵。直到王维山水田园诗,诗、画、禅意高度融合。在他笔下,诗突破了自身的局限,具有图画般的美。而这种绘画美是由光线、色彩、构图、动静、禅境等构成。可以说,他的诗既刻画了山水的形貌特点,又体现了山水的神韵;既写了客观景物,又融情于景。因此,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带有了禅意般的绘画美。
参考文献:
[1] 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2] 曹中孚.王维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赵殿成.王右丞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2
一、“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生动形象的意象来开拓诗境,形成淡泊悠远、闲适自然的意境。明代的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王维借自然景象,融入恬淡之情,使他的诗歌展现出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几句先是描写山中秋景,山色苍翠葱绿,秋味正浓;秋水日日喧流不息,打破秋日的宁静。然后视线转向乡村风情:在落日的余晖下渡头一片宁谧,炊烟袅袅升上云天,给和谐的乡村增添一分生气。苍翠的山、熔金的落日,营造出一番生机无限、秋意浓郁的意境美。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简单的描摹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在景物中融入一种情趣寄托,达到情景交融的诗意。这首诗又借与知己友人临晚风、听暮蝉、看落日、赏孤烟、醉饮狂歌,把自己和裴迪比作陶渊明和接舆,那份高洁脱俗、超然物外的品性和这幅秋日晚景图浑然融合在一起,意蕴深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旷、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美是在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与想象视野中产生的。例如,《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不著一字朋友离别后的想念,却在平白如话的平淡中给读者留下余韵无穷的想象空间。诗歌的起首句打破常规,不细写相送的情景、话别和心境,只以“山中相送罢”将这一难舍难分的场景一笔略过。山路高远,难以再见朋友的身影,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百无聊赖的时光及相见何时的叹息,俱化作“日暮掩柴扉”的动作中。友人离别已经远去,留给诗人的是漫漫长夜和独守草舍的寂寞。“山中”和“日暮”,一个点名环境,一个说明时间,实写了友人的离别。最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感叹王孙出游不归。春草绿非眼前之景,是诗人设置的艺术联想,绿草会随春意如约而至,但与友人能否见面却尚未可知。诗人拉远时间和空间的镜头,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得更加真切。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的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间的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诗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王维借想象设置独特的虚实相生的意境,寄情感于言外,令人神远。
二、“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组合美
盛唐时的《河岳英灵集》中对王维的评价时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维善于捕捉山水田园的景色特征,运用自然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优美深远的画卷,抒发亲近自然、追求闲适的心境。他的“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所体现出的组合美,常常反映在诗歌的画面层次美和动静结合的图景美中。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如同进入画境,在感受诗人热爱自然的诗情外,还能领略到层次变幻、组合精妙的画意美。《山居秋暝》使是充满了画面组合美的著名诗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后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群山如洗,一番澄澈的清丽之景。夜色逐渐降临,皎洁的明月照在疏朗的松林间,落下斑斑驳驳的树荫,洒下一地月色,泉水显得格外清亮,缓缓地流淌在山石之上,发从淙淙的响声,山林变得越发清静。竹林喧动,渔舟下行,莲叶摇曳,一群美丽的浣衣女子归来,山居的闲适感油然而生。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人与景同在。上是空山明月,下是清泉光影,一群女子在其中穿行。青山、明月、翠松、碧莲、浣女,以有人、有声来衬“空山”,由静到喧,营造出一种空灵、洁净的世外意境。
这首诗同时体现出动静结合的艺术。月光和空山是清静的,淙淙的流水更衬出环境的寂静。竹喧、浣女笑和莲动是在安静中才能听到的声音,以喧衬静,动静结合,这比单独写静更富诗意。有月下秋景,有潺潺水声和浣女嬉笑声,视听相融,使诗歌富有立体感和流动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寂、明净、深幽的景,正是诗人洁身自好、追求理想境界的品性的外化。
王维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体验,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例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从静态的人闲、夜静、山空入手,构成雨后的山间夜晚宁谧的氛围。桂花落、月出、鸟鸣,制造出动态的声音,尤其是一声声的鸟鸣,打破宁静的环境,更突现了山中的幽静和生机,这正是诗人以自然美来展现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追求。
三、“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情感美
“山”意象是王维在诗歌中常用的,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等。王维诗歌中的的山,不是其他诗人笔下神秘的象征,也不是王朝兴衰、人事代谢的映射,而是寄予了空灵淡泊之境界的“远山”意象。例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在诗中,远在云峰之上的香积寺,高不可测,似入“无人径”却在深山处闻钟声,泉水在曲折的危石间逶迤流淌,薄暮的雾色使青松更添阴冷色。在“深山”和“日色”的外在笼罩下,诗人的禅意和超然出尘的心境渗透其中。
王维晚年只喜好静,“万事不关心”,欣赏“落日满秋山”的美景,过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自在闲适生活,以“山”为伴,以“月”为友,远离尘嚣,诗人的心灵与山水合一,精神境界出世。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3
摘要空寂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艺术魅力之一。译者要准确把握这种以“空寂”为主基调的诗中“真趣”,斟字酌词,展“空”字之禅机;切思巧译,传虚无之玄妙;重组动静,显静美之灵动,以最大限度再现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空寂之境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 空寂之境 美学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人,也是中国诗史上唯一获得“诗佛”殊荣的诗人。凭借其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独特的禅思感悟,王维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将旷远幽寂的自然之美与空明沉静的心境之美融为一体,创作了一首首富于空寂美的山水诗,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空寂诗风。王维笔下的“空寂”超越了死气沉沉的幽寂,达到了富有鲜活生命力的沉静飘渺,是一种体悟到自我心性和客观物象自适自足、和谐圆满的空旷与超脱。因此,在英译王维诗歌的过程中,译者要准确把握这种以“空寂”为主基调的诗中“真趣”,深刻体悟其秀美而无纤弱、空寂而不冷漠的美学格调,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山水田园诗歌空寂之境的美学意蕴。
二 斟字酌词,展“空”字之禅机
以“空”字直接入诗展现空寂之美是王维山水诗歌的显著特点。据统计,在《王维全集》所收录的441首古近体诗中,有84首出现了“空”字,大约每5首就出现一次。诗中的“空”字不但包孕着浓厚的禅趣玄机,而且在浓化空寂诗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空”字翻译的成功与否也就成为再现原文空寂之美的关键所在。以《鹿柴》首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空”字译文为例:
译文1:A hollow mountain sees no soul,//But someone"s speaking does reecho. - Liu Junping
译文2:I see no one in mountains deep,//But hear a voice in the ravine.(许渊冲)
译文3:Empty the hills,no man in sight,//Yet voices echo here; (杨宪益、戴乃迭)
“空”是禅宗对宇宙和人生抽象思辨的最高范畴。其核心理念是主张以幻解空,从世界的“有”中悟“空”,以引导人们看破红尘,从幻想中寻找安慰。王维诗中的“空”是外物在诗人心理感觉中的清静沉寂,是从“有”中悟“空”后达到的外物与心境的空灵契合。
译文1“hollow”一词字面意为“空心的;中空的”,它指一个实体内尚未充满的的空间或在一个表面下的凹陷或凹面。用“hollow”阐译山之空,是以实译虚,实际上是将山视为实体,描述山中景物的荒凉萧疏,这不但有违原诗“空”字含蕴的虚幻之境,更难以再现诗人“入空”之心与客观环境的契合。另一方面,“hollow”的派生义中也含有“虚伪、虚假、空虚”之意,易使译文读者对“空”产生贬义的联想,从而曲解“空”的意境之美。
译文2选用“deep”更多出于“音美”考虑,意在保持“deep”和下句“peep ”的韵脚一致(Through the dense wood the sunbeams peep),但由于深山与空山在外延及虚实含义上差异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原诗空寂的意境。
译文3的“empty”尚属理想译文。因“空”和empty(having nothing within)不但表层含义完全对等,且深层含义也妙合无间。新大英百科全书对“empty”的名词“emptiness”这样解释道:
“called nothingness,or void,in mysticism and religion,a state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which the mind has been emptied of all particular objects and images.”
可见,“empty”的深层意蕴中还含有宗教或神秘色彩的“pure consciousness(内心沉寂清静)”之意。这不但符合诗人空寂淡然的心态,而且有助于表现禅宗所提倡的清静虚空的禅寂意理。
三 切思巧译,传虚无之玄妙
王维山水田园诗空寂之美的最突出特色在于诗人营造的朦胧玄妙的幻觉效果。秉承着禅宗美学“空幻”的观物方式,诗人以一种非有非无,若有若无的眼光创造意境,着意刻画一些亦真亦幻、恍惚有无的物象,从而产生似有若无、空灵摇曳的韵外之致。下面以《终南山》前三联为例,探讨译者们的不同处理方式。原诗这样写道: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译文1:Taiyi soars toward the heavenly Gate,//Range upon range, stretching up to the sea.//White clouds merge as I turn back to gaze,//While bluish mists vanish when I look closely.//As the Mid-peak divides celestial zones,//Gorges and ravines in light and shade differ….(孙良)
译文2:The highest peak scrapes the sky blue;//It extends from hills to the sea.//When I look back,clouds shut the view;//When I come near, no mist I see.//Peaks vary in north and south side;//Vales differ in sunshine or shade…(许渊冲)
本诗描绘了终南山的雄伟气势和奇妙空幻的山中景色,抒发了诗人游山的感受与情趣,揭示了世间万物“空幻”的本质。
首联从大处着笔,运用远镜头状写终南山的高峻与广阔。首句状写终南山的高峻。“太乙”,终南山别称。“天都”喻天帝之都。用太乙的高形成“近天都”的效果,是勾勒终南山朦胧“轮廓”的关键所在。译文1用音译法直接将“太乙”译为“Taiyi”,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同时用“soar toward”较贴切地传达了山势雄伟、高耸如云。但语意略显直白,诗中的朦胧意境有所丧失。比较而言,译文2更为巧妙。“The highest peak”点出了终南山之高,把“近”译为“scrapes”,表示有摩擦性地接触或滑过。从视觉上看,终南山“近天都”实际上意味着与白云相触,而白云在流动之际,也同时显示出山高且朦胧的视觉效果。“scrapes”一词形象地勾勒出了阔大朦胧的意境,传神地再现了隐约感。“连山接海隅”状写山的广阔。根据透视原理,所在空间越大,离观察者距离越远的物体就越模糊,而“模糊”正是禅宗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因此译文应注重渲染“宽”、“广”、“远”的境界,以更好地衬托下联虚无缥缈之境。整体来看,两译文虽传达了山势绵延铺展到大海之边的表层含义,但对“宽”、“广”、“远”这类境界词处理的力度似有欠缺。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落笔于广阔空间中变幻莫测的云霭,着意渲染山中空灵玄妙的景观。在诗人前面,远处似有青雾,渐近又不复看见,虚实相生,如入幻境。在两译文中,主语“I”的加入似乎是对原诗飘渺境界的一大损害。因此刻诗人已经把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无我之境,也是诗人对“空”本质的悟道之时。“I”不仅改变了诗人构境时的情感,也破坏了诗人眼中“幻”的事物。再看两译文对“合”的处理。译文1用“merge ”堪称妙译。因该词既可表示融合的结果也可表示融合的渐进过程(join or blend gradually),恰好传达出分开两边的云,互为消解合融在彼此之中,最终形成一片云气缭绕的动态过程,形象再现了云雾柔缓和融的朦胧意态。比较而言,译文2“shut”表“合”有待商榷。当诗人移步时,身边的白云变化的节奏是柔缓的,而这种柔缓的变化正好能显示出“幻”的本质,而节奏较快的“shut”很难译出此处的真味。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强调了“变”和“殊”,写云雾消散后终南山景依然变幻莫测。译文1省去了“变”,仅保留了“殊”,减损了变幻莫测的意境。译文2用动词“vary”和“differ”把两个意象巧妙地表现出来,符合原诗的神与意,与原诗的禅境比较接近。
四 重组动静,显静美之灵动
王维是善用以动显静法的大师,他最擅长在山水田园诗中展示以静为主、动静交错的“幽深静谧”之美,反映出诗人心灵的空阔若谷、张驰有序。
《鸟鸣涧》历来被认为是王维诗作中以动衬静的典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该诗的精妙之处即在于通过动静对比衬托的手法着意刻画花落、月出、鸟鸣等一些春夜短暂而细微的动态,以此烘托春山的空寂和心灵的闲静。
译文1:Sweet laurel blooms fall unenjoyed;//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The moonrise startles birds to sing;//Their twitters fill the dale spring.
(许渊冲)
译文2:The light beams of the moon on the earth softly rain,//The night is quiet, the spring mount empty.//The moon" s up-rise the birds doth frighten//To cry now and then in the springtide hollow.(孙大雨)
从对首句的翻译来看,译文1较为灵活,特别是将原诗静态的“春山空”转译为“dissolve into night void”这一动态意境,引人联想,巧妙传神。但对“人闲桂花落”的处理尚待改进。译文中省去了“人闲”这一主旨意象,而将意境重点转为刻画孤寂谢落、无人欣赏的桂花,显然译文因韵损意,有违原诗的意境核心,无法使读者将春桂之花的纷落与溶在春夜中主体人物的闲静联系到一起。译文2首句忽略了诗中的重要意象,对部分诗句理解有误,因而明显偏离了原文的意境,实不足取。
两译文对末句“惊”、“鸣”动态意象的处理存在分歧。对于“惊”字,两译文均观照了其表层意义的再现,选用了表示惊吓、恐惧之意的词“startle”和“frighten”。然而无论从常理还是从全诗的意境考虑,两词都有待斟酌。就常理而言,皎洁的月光柔和恬静似乎不至于使鸟儿惊恐害怕。就诗境而言,这里“惊”的情味与其说是惊吓,不如说是“唤起”之意,是一种由于对月出感到新鲜而产生的一种不经意微诧却欣然的状态。因而笔者认为这里用“arouse ”似乎更为妥帖。
“时鸣”一词的译文也是大异其趣。译文1用名词“twitters”表示鸟啁啾之声,传神地表达了鸟的鸣叫特点。但短语“fill the dale spring”不能传达偶尔一两声鸟鸣后留下长时间的寂静之意,相反,读者会通过译文误以为鸟鸣不断,响彻山谷,这显然不符合原诗静谧的气氛。译文2选用“To cry now and then”与前行诗中的“frighten”相照应,表示吓得鸟儿大叫,有悖于整首诗的意境。
五 结论
翻译的最高境界当以“神似”为目标。在翻译王维山水田园诗作时,译者要把再现其诗作之神的“空灵静寂”之境作为首要任务。为此,译者需反复揣摩、深入挖掘诗作中所蕴含的禅机意理,斟字酌词,切思巧译,综合观照,通过多种翻译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再现王维诗的空寂之美,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作貌合而神不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杨宪益、戴乃迭:《唐诗:汉英对照》,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3] 张延深、魏博思:《唐诗一百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版。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4
[关键词]王维;绝海中津;山水田园诗;五山文学;汉诗创作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45-03
一、王维及其山水田园诗
王维(70l?一761),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王维崇信佛教,佛教之《维摩诘经》,便是其名和字的由来。早年积极人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亲情和友情,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业。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赞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笔下的山水景物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寻味。他的诗句看上去自然流畅,毫无雕饰,细细品来愈觉其笔触凝练精到,用心良苦。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精通佛学,尤受禅宗影响极大。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作品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并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之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诗禅一味”的意境,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
二、绝海中津及其传世诗作
绝海中津,与五山禅僧义堂周信并称“五山文学双璧”。1336年(日本延元元年)生于土佐(今高知县)津野。名中津,原字要关,后易字绝海,号蕉坚道人。13岁到京都天龙寺投于梦窗疏石门下,受中津法名,15岁削发为僧。梦窗因其神秀,甚为器重,曾赞叹说:“此儿他日必为御侮之器者”,“子他日能支临济者也”。1368年(日本应安元年,明洪武元年),绝海中津渡海来到中国,在杭州中天竺寺拜季潭宗泐(全室)、清远怀渭为师,学习偈颂及汉诗文。季潭、清远为明大慧派笑隐大忻(蒲室)门人中高弟者,其中季潭宗泐被称为文字禅之巨匠,明太祖称其为“泐秀才”,赞其“博达古雅,实当代弘秀之宗”。绝海在季潭的熏陶之下,在参禅的同时精进诗文,继承了大慧派正统的宗风。之后绝海又登灵隐寺,谒天童寺,周旋于诸名僧与文人之间。1378年(日本永和四年,明洪武十一年)回国。1405年(日本应永十二年)圆寂,享年70岁。1409年(日本应永十六年),后小松天皇敕谥其为“佛智广照国师”。1416年(日本应永二十三年),称光天皇又加谥为“净印翊圣国师”。
绝海的存世作品并不多,仅有《绝海和尚语录》两卷与诗文自选集《蕉坚稿》两卷,但其诗文集《蕉坚稿》代表了日本五山文学的最高水平,对日本文坛影响巨大。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曾在研读《蕉坚稿》时就曾说:“机上蕉坚稿,门前碧玉竿。”其中收录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多种诗歌体裁,皆为精选,字字珠玑。
三、王维山水田园诗对绝海诗歌创作的影响
绝海中津曾因忤逆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毫不犹豫地辞去所任重职,长揖而去,隐栖于钱原与牛隐庵,终日访名山,赏胜景,乐享于悠闲自在之中。《蕉坚稿》中的绝海热爱自然生活,他寄情山水,借诗咏怀,赞颂隐居生活的自由自在。在山林中,他顿悟禅之真谛。“问我山居有何好,此中即是四禅天”,他在山林中开阔了禅宗的境界,完成了禅思与自然的融合。在修行之际,绝海不忘体味自然,观察天地的微妙变幻。其作品中具有大量酷似于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诗歌的诗风,拥有平淡娴静的意境,空寂而辽远。以下,笔者就王维诗歌对绝海诗歌影响显著的几个方面试加以分析:
(一)幽深空寂之景
《竹里馆》是王维吟咏隐者闲适生活的诗歌。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用自然平淡的笔调,以琴与口笛之音映衬月夜的幽静,以明月之光烘托出深林的黑暗幽深。诗中有现实的幽静之景,也有虚幻的孤寂之情,两者对立而融合。绝海中津也曾咏作如此的佳作,《期友人不至》就是其中一例。“山暮秋声早,楼虚水气深。知音今寂寞,壁上挂孤琴。”绝海以沉浸于夜幕中的早秋的幽邃与朦胧水气中的小楼的空寂书写自身的寂寞。琴发出悦耳之音,却只因无可称知音之人,而只能孤独地依挂在墙壁上。绝海将景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在无声的世界中加入无声却唯美的意境,通过自然景色烘托出友人未至的寂寥之情。深夜独坐幽篁的王维与早秋独暮深山的绝海,弹琴也好,抚琴也罢,都是诗人独自所为,在这深山茂林之间,连声响也难以传出,没有知音倾听二人的心曲,只有大自然对他们的深情慰藉,从中幽深空寂的景象清晰可见。
(二)湿润氤氲之境
王维在《山中》描写了穿行在山中的场景:“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路傍着蜿蜒曲折、似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显得清澄莹澈,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潮湿和清凉之意。诗人用浓郁的“翠”和绿描绘出了一个湿润的世界。漫步在无雨的山路上,穿行于苍翠欲滴的山岚之中,似乎感觉衣衫已然湿润。这样湿润氤氲的山林景色在绝海中津的《山居十五首之二》中更为浓郁地呈现了出来:“碧海丹山多入梦,湘云楚水少同游。骺沾湔淳案,漠漠寒云满石楼。”小屋中的经案亦被山岚弄湿,这更加突出周围松柏的翠流。绝海的“空翠沾经案”和王维《山中》的“空翠湿人衣”似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空”字和“沾湿”字样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中统一起来了。同样写到了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湿润之物,却异曲同工,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在这种影响之下,绝海似乎特别钟爱湿润氤氲的空间和意境,他在《山居十五首之七》中写道:“浮岚浓翠湿窗纱,玉器丹光接太霞。”在《题白云山房画轴》中写道:“透牖浮岚湿,缘阶细草熏。清晨课经罢,拂石坐氤氲。”绝海以山岚设色之妙,呈现出了一个雾气笼罩、草木飘香的氤氲世界。
(三)光影音律之美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充满了光影与音律之美。诗人以对自然的敏感,捕捉细微之美,勾勒纤细之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静寂的树木中,从松树枝叶上透出的月光照在流淌于山石上的泉水之上,月之光与水之光交互辉映,无人静谧中微微流动着细细的“清泉”之音。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音律,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月照松林的光影和清泉流溢的声音,动静结合,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诗人巧妙地将光影与音律之美融入诗歌之中,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绝海在《喜谅信元至》中亦在光与影的对比、声音的调和上匠心独具。“春风暖动鹊钨草,海月光翻乌鹊枝。壮岁英声君已富,何妨踅此卜幽期。”绝海并未使用表示声音的任何词汇,却将春风吹动青草的律动之音、树枝摇曳之音、清风拂动之音、波浪翻滚之音、鹊钨与乌鹊的啼鸣之音相互融合,在寂静的世界中演奏海的奏鸣曲。还可以注意到,绝海以“翻”字描绘月影的零乱之美,呈现出了更为宏大的场面。绝海借助日月之光,雪、水反射之光,描绘光影的明暗和流动之美,为诗歌所表现的平面的绘图赋予立体感,并将流水、风、波浪、鸟和虫等的声音也完美地带入了画面中,将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美感相搭配,为诗歌赋予了动态的生命感。
(四)鲜艳明快之色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与绝海中津的《古河杂言之三》可说是一例。“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作此诗乃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充满色彩浓淡的反差;“漠漠”与“阴阴”写出水田与夏木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鳎视野苍茫,在这样的氛围里添加明快的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在这样苍翠的密林中配上悦目的黄鹂,使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这幅由漠漠水田、鲜艳的白鹭与黄鹂、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夏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描绘静谧的境界而不带有一点清冷虚无的色彩,其中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十分健康明快。再来看绝海中津的诗,“柴门掩在水之湄,惯看沙鸥稍不疑。香气阴窗晨雾润,棋声深院夕阳迟。翠杨烟暗藏鸦叶,红杏花低挂鸟枝。买地剩栽松与竹,愿言长作岁寒朝。”此诗也极其近似于王维诗中的色彩感。他以树木的绿色作为基调,突出杏花的艳丽之红,又以柴门、沙鸥、乌鸦、鸟等暗色的彩调为诗境增添了一些沉静之色,却又谈不上清冷,极似王维相互映衬下的明快的诗风。再如,《山居十五首之七》中“滴残松桂碍珥露,落尽兰苕淡淡花”表现出纤细的色彩美,《多景楼》中“京口云开春树绿,海门潮落夕阳空”表现出壮丽的色彩美。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三生石》在“云根山气润,野火藓纹干”一句中未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却以云雾的白、野火的红、苔藓的绿和山石的赭石色等缤纷绚烂的色彩渲染出明亮而悦目的画面。
(五)多景构图之妙
《辋川闲居》是王维的代表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在诗中将山、水、日、烟等景物以柴门为中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勾画出一幅悠远娴静的黄昏图。这正是王维的“诗中有画”。王维选取了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来构图,使它们相互之间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通过“柴门”来联系,达到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串联起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柴门旁的诗人,其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诗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被精巧地安排在人物的视野中。在《寄定静庵》中,绝海运用了与王维相同的观察方法。“于越晴峰翠作螺,钱湖新水碧声波。徒闻家近支郎住,安得诗同灵澈哦。满院梨花春昼静,空山蕙帐夜寒多。扁舟未遂东游约,孤负沧浪月一蓑。”如绘图一般,描写着各种景物。画的中心,也就是视点,是小庵。诗人以定静庵为立足点,将远处的山峰、湖水,近处的庭园、船、月一收眼底,在仔细观察之后置于诗中,将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淋漓尽致地运用在诗歌的创作当中。钱湖的碧水泛起微波,给诗以跃动之感;山水之绿与梨花之白交相辉映,为画境增添色彩之美;清朗的吟咏之声为娴静的画境注入生气,白昼到黑夜的变换与素娥之光一起带来光的明暗感。这悠然的美的世界中隐隐溢出诗人的孤独,绝海将借景抒情的方法运用到极致。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5
关键词:王维;另一类禅诗;顿悟与渐修;忘情与多情
菩提萨埵,佛教中堪称大德者,俱为大觉有情之人,唐代多才多艺的大诗人王维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人。王维(701-761)[1],字摩诘,后世称之为“诗佛”,那么其诗作内容与佛教之密切关系便不言而明。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徐增《而庵诗话》云:“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章字句皆合圣教。”王维的诗作以其山水田园诗为代表,历来是人们竞相索隐禅机的对象,事实上它们也代表了摩诘诗的最高成就。王维现存四百余首诗作[2]中所包括的禅诗,大概可以分为两类[3],一类是为说理而说理的禅诗,一类是通过与道友们的交游、赏玩来表达禅理的诗。前者“用禅语来阐述禅理,类似偈颂”,“在王维集中数量又很有限(只有十多首)。”[1]〔p173〕这两类诗其实并无高下之分,从王维宗教思想的整体研究出发,他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从普遍的研究态度来观察的话,我们在这里可以将前者称为“另一类禅诗”。本文将就这类诗中的两首来探讨王维复杂的心理世界,以期窥得一二。为方便计,兹录于下: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4]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都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舟。
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灭想成无记,生心坐有求。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一、另一类禅诗
王维诗歌研究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他的田园山水诗上,以从中找寻禅机为乐事,如有人认为:“王维虽然写了大量山水田园以外的诗歌,我们仍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田园山水题材之上,尤其要着力抉发其中与佛教之关系。”[5]若按广义来讲,摩诘诗皆可作禅诗观,但我们也不能寻章摘句、故意夸大,将一些山水悠远之作统统都看作宗教诗,这样无异于禅宗的坐参死句,不仅于智无所得,反而有害,并且也混淆了情与思、文与理的本质界限。钱钟书先生曾说:“盖禅破除文字,更何须词章之美;诗则非悟不能,与禅之悟,能同而所不同。以禅而论,‘麻三斤'、‘干屎橛'皆可参,不必金声玉相之句也。‘悠然见南山'参作偈语,真隋珠弹雀矣。”[6]陈铁民先生认为王维山水诗的禅意表现为追求寂静清幽的境界,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离尘绝世、超然物外的思想情绪。[1](p184)摩诘的山水田园诗借助艺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从而寄寓某种禅理,这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恬淡、和谐情思正好契合了复杂社会关系中人们疲惫的心态。所谓禅理,不过是大众对外物所抱的态度而已,它们全在平凡的生活中,山水田园般的世界是人人都向往的,尤其是黍离之民。因此,王维山水田园诗歌永恒魅力之美就体现在这种心灵的契合当中。
诗歌虽然以性情为贵,但“欲究诗意之源,则以思为主,思因智深,智缘思明。是以欲窥诗学之堂奥,舍此莫之致也。”[7]我认为如上述列举的这“另一类禅诗”便是以思为主的作品,因为人们纵然可以从摩诘的山水田园诗歌中体味到愉悦、恬适的感情,寻找通达的意趣,感受澄明、清丽的图景,但我们更有理由把这“另一类禅诗”看作是对王维复杂思想中的佛教哲学意识的纯净提取,甚至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诗作看成是王维对他自己矛盾心理的剖白了。
在王维的一生中,他与僧尼居士等人的交往,是后世研究者不能忽视的。上述诗中的“胡居士”即是其一,可惜他的生平事迹,甚至名字都已经佚不可考了。[1](p97)或许,他与《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中的胡处士便是同一个人物。右丞的这两首禅诗,并没有借助审美的形式与意境化的形态,而是依靠逻辑的推论和明白的直说,如“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虽然有人会说,一般的禅诗偈颂由于着意使用某种类比表现意蕴,常常陷入概念化,沦为说理诗、说教诗、宣传诗,不但违反了禅学宗旨,而且也会缺乏审美情趣,并且觉得王维的这类诗歌为禅而诗,艺术性不高。[8]那么真正的禅学宗旨是什么呢?恐怕不是诗中的春花秋月吧,它应该是春花秋月的归宿,佛教里面有好多熟语,例如“世间好语佛说尽”,“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等等,都说明了佛教大义本来就是带有说教的特点的。那么依靠谁去说教呢?靠的就是和尚居士法师们的弘法,是他们代替众生出家,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王维这两首诗写得相当不错,就是他身体力行地在宣扬佛家哲理,引导众生思维,开示芸芸。第一首诗中写道“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就正好与《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里面的“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之句暗合。
他的名和字(维,摩诘)均来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主人公维摩诘居士,直接表示了自己要做当代维摩诘的志愿。我们于此既可看到《维摩诘经》对他的深深影响,也可看出他是深精《维摩》大义的。王维为禅宗南宗慧能大师做的碑文《能禅师碑》不仅用到了《维摩诘经》中天女、香饭之典,在介绍慧能的禅法时,亦有《维摩诘经》的思想:教人以忍。[9]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从题目上看,这两首诗是探问之作。孙昌武先生认为这两首诗无论在构思还是用语都是有取于《维摩诘经》的,“第一首的主旨在阐发基于‘般若空'的无碍无得的人生观。诗旨实际取自《维摩经·问疾品》里维摩诘的话:‘从痴有爱到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而人生若朝露的看法也是用了《观众生品》的语言。诗中表现的荡涤尘垢、身心一如的观念,也正是《维摩经》所宣扬的。”“第二首诗……开始即对偏执于空、有二端提出了批评。接着说明不舍贫病、不疲生死的豁达开阔的人生观,实际即是《维摩经》所要求的‘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的态度,体现了‘从天住立一切法',‘无所得故而得'的精神。以下批评‘植福'、‘求仁'的虚妄,和维摩诘在对大迦叶的说法中反对功德福报的观念相一致。全诗抒写了一种无忮无求、任运随缘的生活理想,是《维摩》教义的新的发挥。”[10]由此可见,我们称王维的这两首诗作具有别样的美,是不夸张,也不过分的。
很多人都认为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因陷贼接受伪职而内心深感愧疚,于是就变的颓唐消沉至此才彻底投入佛门怀抱。但我深信王维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绝不会是在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之后,据王维《请施庄为寺表》中的记载,他的母亲崔氏曾经师事大照禅师普寂(神秀法师的弟子)三十余年,崔氏约在王维九岁以前便已经对普寂禅师执弟子礼了。[1](p2)其母的笃志奉佛,肯定对王维幼年的心灵世界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十八岁是他曾做《哭祖六自虚》:“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从字里行间也可窥出王维出世思想的端倪,所以我们认为他的笃志于佛,绝不讳是在始兴公罢相,安史之乱后,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后文有述。
有人说:“让宗教体验转入艺术体验,都无差别,但有诗境禅意而不见禅语议论,这才是诗佛境界。”[5]那我们在读完王维的《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后,就可以说这些文字已经没有诗而唯有佛境了。这比“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高明得许多了。如果说,佛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空”的话,那么王维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断见”而不是“玩空”了,这也可以管窥其佛学造诣。例如第一首诗中说的“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第二首诗中的“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作者在诗中并没有否定色、声、人、我,后两句就体现出了“无常”的观念,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会而产生出来的“相”,缘灭相灭,世上没有完全的恒有,没有一成不变的“住”,他“在诗中追求一种生命之超脱、忘我的境界。”[11]“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即此理也。“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舟”,他认为诸法皆具平等性,生老病死等等皆是人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只要世人以洒脱心去对待,就不会有简择动欲之心了,就不会出现“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的状况了。
二、顿悟与渐修
在上一节“另一类禅诗”的简略论述中,像《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样的诗,在王维的诗集当中还是比较具有特色的,应该受到人们的注意。在唐代,有许多人都写过具有禅学意味的诗歌,这当中也包括主张对佛教“人其人,庐其庐”的韩愈。其中成就最高的我认为是王维和白居易,但王维多数的禅诗与白居易的禅诗是风格迥异的,我们试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和白居易的《寄韬光禅师》为例来看一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前者以真挚的情感、清新的画面、独特的理趣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明丽幽深的山水世界;而后者却以形象的物象和说明把读者引入了一个灵动、流转、和谐的境界,句句都体现了“无住”、变化的原则,让人在诗句中参透了诸相的虚幻与重新组合后又产生的“虚相”。所以我觉得白乐天之诗乃是导入法门渐修之途径,及至熟境,于一二字处便可开悟,而王维诗则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全凭先天颖悟,聪慧之人登地顿悟见佛,愚钝之人立时堕入界。这也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看似写景,实是参禅,其令人顿悟的艺术追求,增强了诗歌的思想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12]
通过这样一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从反面看出,王维的这两首禅诗倒是和自己一贯的风格不太相像,反而和白居易的诗风有几分近似,少了几分他以往的韵外之致和空灵缥缈,多了几分平实和质朴。其实,这才是王维真正的心声,他的思想和生活并不象他在山水田园诗中描写的那样轻逸,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味出诗人的心理感受,而不必去那些故作空灵的作品中搜寻一些梦中呓语,云端高论。
三、具有宗教情怀的儒士——王维
我们纵观中国文学史可以发现,许多文人士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情怀,例如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白居易、柳宗元、苏轼等等,其实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乏其人,包括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大文豪,也将道德的最高范畴归结于宗教。在这里,我们仅对王维进行论述,其他从略。
有学者这样认为:“王维之所以没有成为伟大的诗人,不是宗教意识太淡薄,而是宗教意识太浓厚。深刻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需要伟大的心灵、伟大的胸襟、伟大的气魄去承当,王维作为一名文人,他过于脆弱,过于纤细,过于敏感。在有唐一代由盛而衰的剧烈动荡的时代,他那文弱的心灵无法担当一系列强烈的矛盾冲突,他退缩了。”[9](p243)我们无须讨论王维是否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他并不是一个懦夫,他确实曾经有过伟大的心灵、伟大的胸襟、伟大的气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献始兴公》),“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燕支行》)等等这些,难道不是他曾经所追求或欣羡的吗?他并没有退缩,只是疲倦了,在发觉人是多么渺小以后,他无奈了,所以才会有“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的感慨,被称为万世之师的孔子也还曾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耶”(《论语·公冶长》),更何况孔门弟子王维!林继中先生这样论述:“大凡真正的‘静者',都是些阅历深又看得透的人”“中国士大夫奉佛之道,虽然一端与出世哲学相联系,而另一端却仍然深植根于儒学的人生观,并未斩断。”[5]确实如此,每一次在社会剧烈地动荡和发生大的变故之后,一切价值形态必须打破重估,文人士子的心态与人生观也会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并不是要为王维辩护什么,只不过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给他一个清晰的看法,后世也不能苛求古人,毕竟王维生活的年代距离封建崩溃还有一千余年的时间。王维并不是一头扎进般若海中,去追求香花天乐的琉璃世界,他只是无奈,感到人生太渺小了,“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然而,努力避世,装作世事不闻的王维还是露了马脚,“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原来他所产生的一切幻想还是建立在对世俗世界的关心之上。“因为儒者深知人生之悲哀,所以他们往往将宗教情怀转化为现实的人生关怀”。[13]王维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人,在他的诗作中也反映了亲情、友情、爱情与侠骨豪情,这都体现在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息夫人》、《哭祖六自虚》、《少年行》等诗篇中了。
“中国本位文化始终是以人为根本,是人的文化。所以儒家始终处于中国文化之本位,而道家处于辅位。儒家之仁,道家之道,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提供了大乘佛法弘扬的根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儒家、道家融合了佛家,”“佛法是人道的佛法,佛教是人间的佛教,所以佛教能与中国本位文化在内层核心区融合。”[14]在三教渐趋合一而没有合一的时代,王维他毕竟还是一个儒士,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僧侣!他只能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儒士,一个混合体。这是中国文化史为他设定的身份,不是后世哪一位学者可以独言的。他虽被后世尊为“诗佛”,那只是因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佛教的思辨色彩,看了他的诗作,或许有人会称他为“诗家菩萨”,又有智慧又多情,但我始终觉得他一生修的都是“阿罗汉道”(杀贼),可是他真的达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杀灭六入的境界了吗?恐怕至死他都不曾证得罗汉果,在他临终之年,他又上《责躬荐弟表》,替弟缙说情,愿尽削己官,放归田园以使其弟得还京师。这生命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把王维从云端拉回了人间,他毕竟还是忘不了世俗之情。正如清人赵殿成对“降吴复归蜀”笺注道:“《蜀志·黄权传》有‘降吴不可,还蜀无路'之语。右丞借用其字承上而言以喻灭想生心皆非入道之径耳!”[15]可见他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如何才能证得解脱。
所以,我们从《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种另类禅诗中,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既质朴又思想光华,既想忘情而又多情,身居高位而又痛苦半生,且出入于儒释两门的矛盾体——王维,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和谐。吴立民先生曾说过,任何的“佛学者”都不如称做“学佛者”的好,我想王维作为一个学佛者,他也曾“法门无量誓愿学”,并“愿解如来真实意”,但他的总体思想并不是像佛家的水穷云起,随缘任运那样自然流畅,他的那些为人称道的禅机之作,只是他的个人追求罢了,至于他是否得到,“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恐怕只有他个人知晓了。不过,综上所述,我认为他并未得到。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34.
[2]袁行霈(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3.
[3]邱瑞祥.王维佛理诗之分类及渊源[J].贵州大学学报,1997,(3):54.
[4](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G].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一二五.
[5]林继中.“诗佛”解[J].漳州师院学报,1997,(3):13-17.
[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307.
[7][韩]柳晟俊.唐诗论考.自序[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8]李迎春.论王维诗歌的禅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37
[9]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09.
[10]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54-155.
[11][韩]柳晟俊.唐诗论考[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110-112.
[12]陈敏直.佛教禅宗与王维山水田园诗[J].唐都学刊,1999,(4):46.
[13]龚建平.乐教与儒者的宗教情怀[J].学术月刊,2005,(5).
[14]吴立民.佛教各宗大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29.
山水田园诗句范文6
此节课,是一节综合学生收集的信息的展示课,课前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入古诗词的话语环境,在反复吟诵中得到文学和情感的浸润,同时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在诵读和品评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感受中华诗司的巨大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古文化简言之,整个活动课围绕“对诗词分门别类――讲诗词故事―诗画欣赏――师生共唱”四个环节开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和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
4、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感悟诗情感。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活动准备:围绕相关主题,自由搜集诗句。
2.选择在朗读、音乐、绘画、语言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给他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教学实录:
一、感受古典,知情导入
师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其中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一路采撷芬芳的花朵感受古典,品味古典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意趣盎然、漫步诗苑
(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参考专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山水风光、风花雪月、名胜古迹、茶酒书琴等。
1、师:首先进行――分门别类辑古诗,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经典句展示给大家
2、教师将全班男、女同学分成两个大组辑录古诗。
3、教师先请两组各派一位代表上台抽签,根据他们抽到的内容,以组为单位集体竞背。
A类:
(1)请说出“初唐四杰”的名字。(2)积累四首山水田园风光内容的古诗。(3)唐代哪两位诗人被称作“诗佛”、“诗鬼”?(4)积累六句春夏秋冬内容的古诗句。
B类:
(1)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是谁?(2)积累六句风花雪月内容的古诗句。(3)宋代词坛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是谁?(4)分别积累四首离情别绪内容的古诗(涉及内容较丰富,有道是“功夫在诗外”,它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累积水平,还能较好地体现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绘声绘色讲古诗”。
师:古代不仅流传了许多诗文名篇,更留下了不少诗人的趣事佳话哪些同学能为我们讲讲诗中的故事吗?
生甲:今天带给大家的是一个七步诗的故事,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以豆萁煮豆喻曹丕同胞相残。曹丕自愧无颜,放过了曹植。由于曹植未满七步即成诗,后人将这首诗称为《七步诗》:(声情并茂的诵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
师:不错,哪个同学愿不愿意挑战他?
生乙:我也来个一个: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利用火攻,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六百多年后,唐朝的杜牧,漫步在这个古战场,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当年大战来临的紧张。诗人感叹时光弄人,写下了这首《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生丙……
(故事后的相机朗诵是非常重要的,读出韵味、节奏、意境,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三分诗靠七分吟。”只有好的诵读才有好的感悟。走进诗人的心灵,理解诗人的情怀。)
(三)展我才情绘古诗
1看画配诗,根据事先准备的画,根据你的理解给每幅画都对上一首很有名的古诗老师先出示图片,猜古诗句子,根据画面中的意象说古诗。
(给没有任何提示与说明的画面配上古诗,难度稍微加大,但能检查学生积累古诗情况2读诗配画,学生朗诵诗歌,让“小画家”在仔细体会诗的意境上台来为我们绘画。)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再让学生出示自画,并说明此诗句是什么?再简略说一下自己的感悟。
(让学生展示个性,到讲台前出示为自己喜欢的诗句配上的画面,提高学生,让学生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意境)
(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首意境深远的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的诗意广阔寥远,清新幽雅,意境深远;有的诗鸟语花香,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竟境浑厚。)
(四)、醉听花月唱古诗:
1.让同学自由的唱,用现在的歌曲,给古诗配曲来看。(如《虞美人》、《相见时别亦难》、《明月几时有》等)
2.学生自编曲唱,同桌交流。
3.集体唱《明月几时有》也可师生同唱,结束全课
(音乐配曲唱,诗曲艺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