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范文1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 接受理论 英译策略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翻译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英译的策略。

一、接受理论与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只具有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意义的实现具体化。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H.R.姚斯,R.C.霍拉勃,1987)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文本中心理论的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旅游景点介绍的最终目的是要旅游景点文本所瞄准的潜在的游客就是旅游文本的读者,旅游机构当然希望通过景点介绍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景点介绍文本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旅游景点英文版的读者主要是说英语或懂英语的人群。他们的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与中国的存在着差异,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绝对忠实,就可能无法激发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要谈引发他们旅游的欲望了。由此可见,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目的决定了景点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宜春旅游景点英译中现存的问题

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旨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具有同样的目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宜春景点的现有英译文本(Splendid Yichun(《锦绣宜春》)――中英文对照的宜春旅游册子,以及宜春旅游景点的网站――明月山网站上的英文页面)却是错误连连,在本文中,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译。

1.语言错误

该类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意义遗漏问题、语法错误、表达错误、中式英语现象、用词不当问题、语言累赘、标点错误等。

例: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原译文:Yichun’s Zoology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y.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trial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 drinkable requirement.

原文是《宜春简介》中的一个句子,在其译文中我们可以赫然看到各类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中“meet”应改为“meets”,“drinkable requirement”应改为“drinking standard”;在这个英译中,硬译的痕迹十分明显,如,“生态试点城市”“10个县市区”的翻译生硬、笼统、不准确,不利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在接受理论指导下,我们试译如下:Yichu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ot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s drinking standard.

2.文化误译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民情习俗等,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惠南、包昂,2004:148-158)。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结构,往往容易造成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可接受性。

《锦绣宜春》宜春市旅游局和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编印。

例:唐朝著名诗人王渤的诗《藤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译文:During ta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ngbo’s poem 《TengWangGe Xu》,there are “thingbravenesssky preciousness”“People famous and earth bier”.All the persons,things,contents come from Yichun.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该译文出现的诸多格式错误,死译现象,光是《滕王阁序》的英译“《TengWangGe Xu》”就会让英语读者莫名其妙。我们试译为:The famous poet Wang Bo of Tang dynasty has written a poem titled Tengwangge Forword,where Yichun was mentioned as blessed place full of brilliant people,which is the real portrayal of Yichun.

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在宜春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很普遍,这就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译文接受的障碍,造成信息沟通的失败,也就无从吸引他们了。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旅游景点的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翻译效果不佳的事实,我们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译文的质量。

1.音译加注法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蕴涵很多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源语读者即操汉语的人对旅游资料中的少量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十分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译者的任务是将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须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采取音译加注的办法,从而使其理解、接受。如:

祖籍地:Hu Yaobang’s Ancestral Home;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shi,因外国游客对、朱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的景点名称的翻译就很难能吸引他们了。故而,我们试翻译如下:祖籍地:Ancestral Home of Hu Yaobang (a Chairman of China);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 Shi (a well-known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包圆:Baoyuan(meat and bamboo shoots dumpling),这是宜春的一道特色菜,从其菜名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用料、做法。因而,译者在音译的同时,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详细信息告诉译文读者。

2.增减改译法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文本多引经据典、词藻华丽,英文文本多直扣主题、描述客观;在谋篇布局上,前者的写作一般呈直线型,后者则呈隐伏型(Connor,2001)。因此,一字一词地将源语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英文读者所乐意接受的,而应该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对源语文本进行必要的增删改写,删除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华丽词藻和过度修饰。

原文:距云谷飞瀑260米,为老山脚下又一奇特景观,由高山冲沟水系形成。四周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瀑泉流经石壁,飞珠溅玉,颇为壮观。游者夜临此处,可亲身感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

译文:Located at the foot of Laoshan Mountain 260 meters away from Yungu waterfall,the spring,composed of the water system of high mountains and swift currents,has become another unique scenery.It’s really a grand sight 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 while the spring flows along the cliff.At night,the visitors may sense the dreamlike quietness expressed by the poem“The bright moon shines in the pines,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s”.

中文介绍宜春景点“石壁流泉”的文本中运用了诸多的四字成语“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飞珠溅玉”,并引用两句诗来描叙、渲染它的景色,这符合汉语语言文化习惯,而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通俗质朴。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充分考虑英译文本的读者的接受视野、译文的美感,删掉了一些华丽的词藻,用几个通俗的并列短语“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来传达景色的秀美。此外,译者将原文第一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时也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好。总之,译者采取删减改写的策略,缩短了外国游客对译文的审美距离,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被其接受。

四、结语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推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英译不能只注重对原文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能使我们关注到译文接受者,即潜在游客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作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当然,考虑外国游客的“期待视界”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译文要完完全全地归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歌形式、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异化的方法,以此来拓宽外国游客的视野,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范文2

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适应,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有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语言文学赏析的体悟性、语言文化习得的人文性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要在关联,即掌握阅读的手段与技巧,对文言文本进行解读,进而提升运用现代汉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第二个层面体现为交融,即融入文言文本与之交流,从而品味其中的人性与艺术;第三个层面实现着传承,即在文言文本的阐释过程中,习得、保存、发展文化。

一、以关联式阅读消解语言障碍,注重语义理解,化知识为能力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与现代文教学在注重阅读欣赏的同时更侧重于表达(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中学文言文教学主要限于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要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地运用所学读懂古书,并不是要学生学会用文言创作表达。(高中教材第三册安排了试写绝句、试填词的练习,但规定可以不管平仄,非真正意义上的文言创作)因而其教学过程表现为对历史的不断闪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帮助学生从轻松阅读文言文本走向自如运用现代汉语表情达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联是天然的。清人段玉裁在谈到小篆与古籀的关系时说:“小篆之于古籀,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说文解字注》)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就像小篆从古籀发展而来一样,其中多有继承,改变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一是现代汉语中有成语等众多直接承用古代语词的成分,例如“分崩离析”(《季氏将伐颛臾》)、“五十步笑百步”(《寡人之于国也》)、“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劝学》)、“钩心斗角”(《阿房宫赋》)等,通过文言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掌握这些成语的出处的同时,对其含义用法也会有进一步了解。二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大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像“山”“水”“牛”“羊”,从古至今并无二致;而现代汉语中大量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也来源于古代汉语,例如“习”,《现代汉语词典》列有四个义项:“①学习;复习;练习。②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③习惯。④姓。”前三个义项都不能够独立运用,是三个语素义。而“习”之所以有这三个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习”。从古文字形体看,甲骨文“习”字从羽从日,以鸟于晴日学飞会意(一说小篆“习”字从羽从白(鼻),以鸟翅频繁振动致鼻促息会意),故“习”的本义为鸟不断地练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练飞翅膀要重复运动,故引申表示复习、重温(《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复则易熟悉,引申表示熟悉、通晓(《赤壁之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熟悉就会习惯,引申表示习惯(《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只不过这些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单用,现代汉语中不再单用,我们也就“习焉不察”,不以其为古了。与“学”为初接触新知识不同,“习”强调“重复地练”。《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教师教学用书》将之译为:“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未能体现“习”与“学”的区别,正是没有注意关联古今汉语,故其现代汉语表述亦不算高明。三是古代汉语的许多修辞、语法手段,我们今天还在使用。例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坚”是“坚甲”,“锐”为“锐兵(武器)”,“甲”“兵”作为中心词没有出现。这是形容词“以偏概全”的用法,即该词作主语、宾语时意义相当于一个中心词不出现的名词性偏正词组。有的老师觉得这类现象不容易解释清楚,甚至有人将之误解为:“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其实只要关联一下现实生活中商店里常可见到的“买一送一”广告,说明其中的“一”就是这种用法,哪个学生还会不明白呢?当学生了解到看似难懂的文言文其实与自己天天使用的现代汉语紧密关联,定会不再以学习文言文为艰;当他们发现了自己早已谙熟的语词和用法原来烙有那样浓重的古代汉语印记,势必学习信心大增;尤其当他们面对文言文本里众多既陌生又熟悉的成语原型时,更会满怀欣喜渴望更多倾盖如故的机会。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把握现代汉语语词意义和用法的根,理清其枝叶会更轻松。而了解这些语词的所以然,运用的能力也会加强。

课内课外学习的关联,是关联式阅读的又一方面。这既包括文言课文之间及其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也包括语文课与其他课及生活的关联。我在《思考》中提到不同意高考试卷翻译题“廷折”之“折”的义项“超纲”的看法,认为学生完全可以由《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叱”联想到“廷折”的正确译法,意在文言课文与试题之间可以关联;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中教材第三册《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后所附《隋唐嘉话》中的“面折廷争”来帮助完成正确翻译,这是文言课文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至于语文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关联,更是留心即有。例如我们到饭店吃饭,服务员常常预先在餐桌上摆好餐具餐巾,一桌上往往有一个座位(北)前的餐巾与其他的不一样,或折法不同(往往高出其他),或颜色有异,很多人误以其为上座,争相让客入其座。其实真正的上座是其右手(西)的座位。(《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那个餐巾式样与众不同的座位是主人(即埋单者)坐的,硬要让客人入其座,可能使客人误会要他埋单。《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坐西向东,是室内最尊贵之位。显然,关联生活知识,有助于理解司马迁的描写。

关联式阅读还有一层含义,即关注文言文本创作之源。例如《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教材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但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却未出注。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关联。这种关联,在西方文学批评里叫“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即“互文性”)。

关联式阅读关注的不仅仅是文言课文本身的解读,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力图使之转化为表达的能力,换言之,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交融性赏析还原文本语境,体悟意蕴形象,进而品味意境

文学欣赏,是对古代诗文语言的领悟与感受,是一个融入文本、还原语境、体悟形象、品味意境的过程。文言课文的教学,要用科学规范的表述通过对古代诗文的表达手法、文气风格、意蕴形象的剖析为学生指出其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例如《鸿门宴》项羽有一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其《教学建议》认为:“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用不着逐句译成现代汉语;诠释难句,也当依靠上下文意,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按其标准,此句似无需讲解。其实这句蕴涵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心态信息,十分传神。“旦日”指“平旦”,是古人纪时的专有名称(《教师教学用书》在《孔雀东南飞》的《有关资料》中引有张中行先生的介绍,可参看),古人作战,通常在“朝食”之后,项羽传令在“平旦”时开饭,是要将战事提前,体现了他听到曹无伤密报后的暴怒和急于灭刘的心态。但与《之战》中齐顷公“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的轻敌骄傲不同,项羽要“飨士卒”,让将士们吃好有力气,再从容收拾汉军。项羽于战事从不掉以轻心,而让将士“飨”后再战,则与他后来对刘邦的“不忍”一脉相承。暴怒而又细心、急于求胜而又待下仁厚,一道命令显示了项羽丰满的性格特征。我在《思考》中说过教师对古今汉语的微异应当特别留心,这儿的“旦日”即是。能否准确剖析其时其境项羽的反应,即还原语境,是赏析成功与否的关键。

赏析古诗文,应当告诉学生古今诗文赏析既有共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特色,要重点指出赏析古代诗文需从关键语词入手,抓住表达手法,通过揣摩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进而品味意境。现代语言学认为语境是无限的,我们能够还原的只是其中的要素。但只要尽量设身其间,用心体味,得其要旨并不难。例如《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教材注:“〔信手〕随手。”其实“随手”与“信手”并不完全相同,“随”强调跟随,表示跟在某事后发生,有趁便之义,“随手”即手到后发生,如“随手关门”即趁便顺手关门;“信”则强调“任凭”,如“信马由缰”就是不勒缰绳,任马行走;二者境界不同。“信手”是白居易强调琵琶女技艺出神入化,任怎么弹都好,不是趁便顺手弹拨,而是手随心愿抚弄,所以才能“说尽心中无限事”。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细心品评“信”的语义特征,揣摩“信手”“随手”不同的过程,才能使其掌握赏析方法,正确品味诗句的意境。再如《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教材注:“〔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其实“遗踪”是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遗迹,与“旧址”指曾为某个机构或建筑的地址、“陈迹”指过去的痕迹不同(石钟山从来没迁徙,至今仍然在),更不是什么“所在地”。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教材注:“榭,台上的房子。”其实“榭”并不是房子,因为它只有柱、顶而无墙壁,是供人们演艺练舞观景的,故称“舞榭”,所以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词语的正确解释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了,遗憾的是至今教材还没考虑吸收,因而影响着我们对原作的正确赏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所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反复品评,探赜索隐,钩玄提要,完成鉴赏。

赏析是文言文教学较高层面的目标,各个学生知识程度、兴趣爱好有别,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设计多种教学形式。这是教学的普遍规律,不是文言文教学独具的特征,就不多说了。

三、以溯源式诠释探索语词蕴含,揭示信息积淀,传承构建文化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行为,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形式,也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符号,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的习得从来都是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实现的,文言文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当直接的关联。这首先是因为语言词汇的形成、演变都蕴涵着文化,而这种文化信息更多地是积淀在较古的语词当中。如《季氏将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教材注:“〔社稷之臣〕国家的臣属。”《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教材注:“社稷,指国家。”(按首见出注原则,此注宜移至《季氏将伐颛臾》)“社稷”之所以能指国家,是因为土地与粮食对国家极其重要。但不选取直接指土地与粮食的“土”“谷”,而选用指土神与谷神的“社”“稷”构成该词,则与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文化观念相关――祭土与祭谷比土地与粮食本身更重要。“社稷”一词的形成,积淀着文化。再如“朝”由早晨义衍生出“朝见”“朝拜”义,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晨见长辈问安的习俗(《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昏定而晨省。”);“昏”由傍晚义衍生出“婚姻”义,则源于古人在黄昏时迎亲(《说文解字》:“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朝”“昏”二词的演变,积淀着文化。

上一篇亲亲树

下一篇因为刚好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