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郑振铎的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郑振铎的猫范文1
我曾看过郑振铎的《猫》。
当中,作者曾养过三只猫。前两只猫十分活泼。而第三只猫却一点儿也不活泼。当时语文老师讲的时候,便与我们分析了一下,他让我们展开想象力,让我们想象一下,为什么前两只猫活泼,为什么第三只猫却不活泼。后来,我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各有不同。
老师又带领我们讲述了一下。
老师说,前两只猫是从小被作者养的大的。他们生活快乐,从来不受一点委屈。更何况他们很讨人喜欢,家人都很喜欢他,更是让他的地位在大家的心中很高。可是第三只猫就不同啦。第三只猫是流浪猫,她受过饥饿,她受过寒冷,他或许曾在街上被人欺负,或许他曾在街上被调皮的小孩子追赶,他或许三天没有吃饭而饿的到别人家去偷吃的,却被发现儿打了一顿。或许他很有很多的困难。可惜作者不明白,却到最后冤枉了她,最后,作者永远没有在养猫,他永远不会原谅自己。
是啊!老师想得很对,或许,这篇文章的意思就要表达这样。作者永远不会原谅自己,他永远都不能补偿自己的错失。
郑振铎的猫范文2
毋庸置疑,《猫》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感触。文中三只猫的种种不幸遭遇:或“死亡”,或“失踪”,正是当时社会现实中千百万弱小者悲惨命运的象征。同样,文中弥漫着的阴郁氛围,也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
文中着力写到的三只猫,不论是刚来时如何如何,还是后来怎样怎样,始终凝聚着作者的情思。第一只猫是三妹的宠物,也让我“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它的“活泼”乃至后来的“消瘦”,一直牵着三妹的心。它死了,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写它的生与死,流露出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的凄婉的伤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爱怜。
第二只猫是全家的宠物。我们为它“提心吊胆”,成天都要“查问个好几次”,还会“指它笑着骂”,更是我“饭后的娱乐”。可是第二只猫终于在大家的关心、关注中失踪了。“隔壁周家的丫头”看到猫被人捉去也不闻不问,太冷漠。捉猫的人更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快乐而不顾别人的伤痛。第二只猫的失踪牵动大家的心,三妹“慌忙跑下楼来”,“家里人都忙乱的在寻找”,“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当被证实失踪时,我“怅然地、愤恨地,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在这里,无疑寄寓着作者对当时社会冷漠世态的失望和讥讽,流露出作者憎爱分明的情感。
第三只猫的到来完全是出于一个巧合,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惜:“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第一、二只猫是向别人“要”来或专门从亲戚家“带”来的,而第三只猫是“拾”来的。第一、二只猫可用于玩耍,被奉为掌上明珠,而第三只猫是“忧郁”的、“懒惰”的,不能给我们带来半点乐趣。大家对它都没有好印象:“都不喜欢它”,它在我家只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更不可思议的是仅仅因为常常对着笼中的一对芙蓉鸟凝望:大约是羡慕鸟儿的快乐,或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当鸟儿死了一只的时候,便遭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怀疑。“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还被认为是“畏罪潜逃”。找到时,我“怒气冲天”,拿起“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还不够快意”。猫终于死了,蒙受了太多的冤屈而死,它没能为自己表白,只是默默地忍受。这难道不正是当时动荡不安的旧中国,那些无数的贫苦者、弱小者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吗:从没有人去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却要他们蒙受太多太多的不幸,甚至连最起码的生的权利都会随时被剥夺!
郑振铎的猫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性 现实意义 文本
人文性即指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通过教学《猫》,发现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特别有价值。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谈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人文性,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单元的导读是这样写的:“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性格等。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把握了这个原则,我们就会把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链接到人文性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这样设计《猫》的教学:
一.默读:找出三只猫的特征――自主提取信息。学生画出三只猫各自的段落,利用表格的形式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比较三只猫的区别。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作品的人文性。
二.分析:感悟三只猫的情趣――合作说说理由。由行文结构入手,分析三只猫的结局和“我”的态度。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作品,注重作品的人文性。
三.欣赏:品味语言的妙处――探究发现亮点。找出文中准确、简洁、生动的语句进行品析(教给学生方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挖掘作品主旨,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四.拓展:链接现实的生活――挖掘剖析“猫人”。让学生欣赏现实生活中“猫人”图片,对于生活中的“猫人”,你们想说什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文本和现实对比,剖析人文性的现实意义。
郑振铎凭借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真挚的感情,纯朴的童心,努力地探寻人生的真谛,并将这种探索的所感所得奉献给读者。教学《猫》应当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以解读“明白”文本为前提,以了解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素养)为保障。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需要了解的内容不少,但要围绕人文性这一核心作用,不能远离,更不能断裂。否则中华民族这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就会和学生越来越远。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语文人文性的现实意义,既是理解文本的不二法门,也是阅读理解的真正乐趣所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人文性教学”中呢?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链接人文性的现实意义为例来说说。《猫》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文章传递出的真情,关爱生活中的弱小群体,严于自省,宽以待人,是经典文学作品艺术美及生命力的体现。所以,此环节让学生欣赏现实生活中“猫人”图片,对于生活中的“猫人”,学生想说什么。我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各种课外材料,加强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关爱自我心灵的成长。现在的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集家里万千宠爱于一身,在这种娇生惯养环境下长大的初中生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弱、责任感不强等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性尤为迫切,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成效便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鉴于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文性时,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道德,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的,用这样的人文性形式去“载道”,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多做一些这样的品鉴功课,我想对于现实意义的学习就会切近一些,对于语文课所蕴涵的人文教育也会落实得更自然一些,这样的课才更像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郑振铎的猫范文4
关键词:文本 解读 教学 规范
一、反思标准化阅读教学,坚持文本的多元性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具有差异性,是古今中外文学鉴赏的共识。如《关雎》的主旨就有“后妃之德”说、青年恋爱说、婚典乐歌说、婚俗教化说等,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看到时人因时因需“断章取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发出了“诗无达诂”的感叹。诗文同理,在文本鉴赏过程中,个体千差万别,角度各异,解读结果自然存在差异,甚至大相径庭。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顺着课堂预设背诵结论,学生从自由、主动的阅读心理转变成被动的接受,丧失了阅读愉悦感,扼杀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
多元解读是阅读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历来红学界对《香菱学诗》也有不同观点、看法,进入初中课堂教学后产生不同看法是自然的事情。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为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教师,首先要承认文本的多元性,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文本见仁见智,并悉心给予指导引导。
二、反思个性化理解偏差,正视各种过度解读问题
(一)无原则个性化误读。一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规范意识,无形中助长学生各种脱离文本的无原则、无边际的“个性化”误读行为。如有老师在教郑振铎的《猫》时,问学生如果你是第三只猫,该如何改变自己而不导致悲剧命运?学生无限发挥的结果必然是背离文本主旨的各种闹剧。
(二)无底线价值观亵渎。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学生认为“我”的母亲是个爱孩子、勤俭持家的好妈妈。如果教师对此类看法不进行及时引导,将对学生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三)无根据传奇性戏说。受社会流行的“文化即娱乐”观念影响,教材中的一些人物不断被调侃。如有教师在教《出师表》时,将天津味配音诸葛亮咆哮体搬进课堂,学生顿时兴奋异常,人物形象却让人大跌眼镜。毋庸置疑,“小品式”的戏说可以寓教于乐,但不能以野史传说替代真实,以改编替代原著,以免影响文本的正常解读。
(四)无分析标签式解读。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品鉴,更不能照搬照抄教参、教辅的内容,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艺术手法。如有教师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不断强化鲁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这种标签式解读索然无味,也暴露出了教师解读文本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解读的主导指导
(一)创设和谐课堂,提倡恰当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尽力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正常合理表达的空间、机会,认真倾听各种意见、观点,对独到、新颖、合理的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够完善或有待商榷的问题,应组织展开讨论,在交流中提升对文本的认识。
(二)坚持以本为纲,围绕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尊重文本解读的差异性,但不能倡导脱离文本的各种揣测、涂鸦、扭曲等行为。如果文本解读没有底线、共识,阅读教学势必陷入混乱、无序状态。教师应摒弃脱离文本的“放羊式”解读,采用文本之内的“牧羊式”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研文本、品味文本。
(三)坚守终极价值,提高审美品位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生阅历不足、辨知力不高,对文本的理解难免有浅解、误解、曲解等问题,特别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指导。应重新确立并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组织课堂落实教学目标任务、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思想品味境界。
(四)还原文本背景,客观理解把握文本涵义。王国维提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文本,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章立意等,整体把握文本的内涵、探究作者心志,形成对文本正确、合理的解读。
郑振铎的猫范文5
动物的叫声背后隐藏着它想对人类说的话,动物的生存取决于人类的需要。在它们的心里,人类的心思真的好难捉摸。
【美文赏读一】
蝉
法布尔
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震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品读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蝉具有了人一样的思想。它一厢情愿地想要唱歌给人们听,但人类却把这当成噪音。蝉不理解,于是继续用歌声感染世界,从不停歇。
【美文赏读二】
狗这一生不容易
王宏哲
在村庄,一院房子建起来了,人会想起修上一圈围墙,盖上一个门楼。墙当然是越高越好,门当然是越坚固越好。人在院子里过日子,总希望把那些不相关的眼睛和手脚挡在外边,这样人才会感到踏实,感到安心。但门在无休无止的值守中往往会,而墙在岁月的风雨中也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时候,人首先会想到狗。一条狗,就算是再怎么出身卑微,再怎么瘦小单薄,只要不是过分的胆小怕事或是不长眼色,料也足以担当得起看家护院的任务。
一条条狗也许就是这样在村庄里安家落户的。主人忙着在院里进进出出,狗在一旁看着,煞费苦心地猜想着主人的心思。某一日,主人心情不错,狗摇着尾巴迎上去,咬一咬主人的裤管,舔一舔主人的手掌,主人则会亲昵地摸一摸狗头,抚一抚狗背,顺带着扔一块吃剩的东西。再一日,主人心里不顺,狗则必须躲得远远的,否则迎来一顿臭骂不说,还极有可能重重地挨上一脚,落得个身上有伤,脸上无光。打碎了牙只有往肚子里咽。
最难应付的应该是那些出现在门口的陌生人。狗原想着叫一两声就可以把他吓走,谁知那家伙偏偏不识好歹,硬是大呼小叫着要往里闯。狗没办法,在虚张声势地狂叫了一阵后,着实地朝他的脚后跟咬了一下。不想那人却正好是主人多年未曾走动的远房亲戚,或者是某个难得登门的重要人物。狗闯了祸,主人却比狗还要紧张,先是一个劲儿地朝那个人道歉,再是骂狗瞎了狗眼,怎么连谁都敢咬;然后又让那人不要和狗计较,扬言等腾出手来,一定将这狗怎样怎样。狗讨了个无趣,委屈地叫上一两声,也就不再言语。
再一次,又有一个人在门口东张西望,狗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敷衍了事地叫上几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再答理。谁知那人却恰恰是一个入室盗窃的贼。他趁着主人熟睡的工夫,偷走了院里堆放的粮食和一头拴着的牛。主人醒来后发现了这一切,先是号啕大哭,再是破口大骂。最后,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狗的无所作为。用脚踢,用棒打,恨不得把狗剥了狗皮吃了狗肉方才解恨。狗呢,不明不白的挨了打,呜呜地叫着,谁知道是不是在哭呢。
狗活在人的世界里,狗不得不花相当的工夫来琢磨人与人、狗与人的关系。
品读
狗困惑了,叫也不对,不叫也不对,自己究竟该怎么做呢?原来只是人类在为自己的过失找一个承担对象。可怜的狗,为了不受委屈,只得花心思琢磨个中关系。原本单纯的心,在复杂的世界中变复杂了。
【美文赏读三】
猫
郑振铎
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
品读
第一只猫死了,“我”酸辛,三妹“难过”;第二只猫来了,“我”有了“娱乐”,三妹被“吸引”……在对猫跑跳的描写中,透出我们对猫的爱,猫的一举一动牵挂着家人的心。第二只猫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同学们可查看原文,细品作者一家的爱猫情结。
郑振铎的猫范文6
像郑振铎写的《猫》一样,我家也养过好几次狗,但没有一只能在我家中长留下来的。
大概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吧,爸爸从朋友家抱了一只灰色的、很可爱的小狗回来,这只狗对谁都很友善,甚至有时还会撒撒娇什么的,街坊邻居也都很喜欢它,都说看到了它原本郁闷的心情也会好起来,但是,不幸的是这只小狗在外面玩耍的时候被别人给捉去了,家里没了这个会活蹦乱跳的“小肉球”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总也觉得别扭,爸爸也是怕我和弟弟难过,就又从朋友家里捉了一只回来。
这次捉来的小狗是一只黑色还略带点黄色的小狼狗,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会动的机器狗。这只小狗的脾气可不如上一只,除了它见到我和家人外脾气会很友善,剩下的不论是对谁脾气都很凶,就好像别人欠了它的钱老也不还似的。不过我倒是很喜欢这只狗,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模样看起来很威风,而且散步时牵着它走在路上也威风着呢!
但是,我们还要上学,爸妈还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它,就只好把它送到大姨家去了。家里便又恢复到了以往的冷清。
在某天下午我放学回家之后,一进门便看到了一只全身脏兮兮、臭烘烘的白色小狗,眼睛还害了病,毛很长,一看就是流浪狗,看着就令人嫌恶!不过当小舅把它洗过后,原来脏兮兮的小狗变成了现在干干净净的小狗,不过也许是眼睛害病的缘故,身上仍是臭烘烘的,不过喷上点香水就一切OK了!我对他的态度真可谓是来了个180°的大转弯,由原来的嫌恶变成了现在的对它越来越喜爱,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小狗的眼病也逐渐的好了。
都说动物是有感情的,而狗的感情则更深,以前听到这句话时,我也只是在旁附和这笑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通过这只小狗,我才真正的了解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只狗是一只重情重义的狗。它为了表达我们对它的收留的感激之情,它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还有很多的欢乐,我爱这只狗的程度可以说是远远的超过了对前两只狗的喜爱之情,因为前两只狗有的只是可爱,而这只,有的却是令我们感动的行为,它将一颗忠心裸的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它很懂事,一心只为我们着想。以前它还在世上的时候,我才上小学,每天它都要送我去上学,直到学校西边的十字路口时,我把它赶了回去它才回去,刚刚向前走了几步,便又转过来对着我“汪汪”几声,从它的眼神中,我可以完全的理解成为“注意安全”,然后它才向家的方向跑去。中午放学后,一出校门就可以看到它在那个大冰激淋箱旁站着等我,但由于老师不让下队,它就在我旁边和我一起走,等到下队后我们才一起走着回家,这样的日子,每天都是如此,直到我们把它送到外婆家那天,当然,这并非是我所想的,而是和前两次一样,没时间照顾它。
每次我们去外婆家时,只才走到路口,就看到了它在对着我们摇尾巴,然后,很高兴的伸着舌头喘着气和我们一起回家,到了外婆家,它则就像一个很爱孩子的老人,有什么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东西都要用嘴叼着给我们,或者是咬着我们裤腿把我们带到那里。
关于它的事情真的还有太多太多,总之,它真的很懂事,也许是出于我们对它的恩情吧,它是在感恩!
现在它去世了,死于一场车祸,是因为我,那天我在路上走,后面有辆车来了我却不知道那时我刚刚被妈妈给批评了一顿,别看人在路上走,其实魂儿都不知道飘哪去了,我只是突然觉得身后有一个东西撞了我的小腿一下,我便以站在路的旁边了,紧接着的就是一阵紧急的刹车声,我回过头一看,小狗在车前躺着,血正慢慢的从它身体下面流出来,那一刻我惊呆了,第一反应不是伤心,而是赶忙上前去把躺在血泊中的小狗抱了起来,,直到那一刻,我才有了感情上的反应,我很伤心,真的很伤心,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就能够表达清楚的感觉,我想哭,但不知为什么,我呆立在那里,根本就流不出一滴泪!低头再看看小狗,我再一次的被震惊了!我看到了两行眼泪正慢慢的从小狗的眼睛里流出,可以看出小狗是很吃力的用舌头舔了舔我的手,然后又“汪汪”地冲我叫了两声,从叫声中,我丝毫听不出一点悲伤之感,有的只是很吃力但是很欢快,还夹杂着一丝悲伤……
小狗终于还是去世了,就在叫过之后的那一瞬间,我想哭,可是和刚刚一样,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呆在那里,连动都不会动了,我记得清清楚楚,在那一天,我只会坐在椅子上发呆,没有一丝情感,知道晚上我才哭了,我终于哭出来了,那种在心中压抑很久的对小狗的怀念和小狗以前和我们在一起的一幕幕还有小狗出车祸时的情景,都像放电影似的一一在我眼前浮现,那次,我哭了很长时间,整整一夜我都没停过,往事的一幕幕翻江倒海的涌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总也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