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松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松的诗句

青松的诗句范文1

原文:

《又分韵得多字送杭东卿》朝代:明    作者:储巏

飞楼突兀挂明河,西北云山入槛多。

绝顶危巢欹鹳雀,夹城流水带蒲荷。

青松的诗句范文2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小学低段儿童语言储备较少,我们要帮助儿童选择优秀的语言材料,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言。小学低段课文中选用的古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是极佳的语言材料,如果忽略“读”,以讲解为主,学生学得无趣,还要借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语感。

读准字音,培养语感

朱熹《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对、读通是我们带领学生攀登的第一层阶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的、有层次的要求,如:前两遍自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这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能力进行自学,克服了依赖老师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要求“第三遍读给学习伙伴听。”学生之间进行互查互纠,对自我学习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便于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有了这三遍的初读经验,达到了“读对”的要求,语感初步形成。

读出韵律,形成语感

一首诗就是一首优美的音乐,它的语言、节奏、音律都值得学生诵读品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语感。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往往在他的文章中不自觉地引用歌词,这也是语感。语感要真正内化于心,我们就要让学习主体的“心”感知语言的“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有一种美是直接的,不需要分析的,那就是韵律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在平仄的配合、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青松》一诗为五言绝句,它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笔者先后通过两次范读,先让学生听出朗读时的停顿,再感受加重、延长,并用相应的符号标出,两次不同感觉的朗读让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古诗可以读得这么美。”学生根据符号,读出节奏,古诗的音律美便在心中滋养开来。古诗的读法很多,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读、唱诗的方法,让古诗不仅可以读美,还可以读得“好玩”。在朗朗上口中,语感逐渐形成。笔者还建议学生在课后玩跳橡皮筋、拍手的游戏的时候也可以用诗作词,感受这种韵律。

读中感悟,增强语感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形象和意蕴这两个高深的东西怎样才能有它可触摸、可言语的形象,还是通过“读”。“我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读。”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表演读的诗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时是这样做的:一个学生做青松,伸直双臂,一个学生用书本做大雪,作“压”状,边加书本边读“大雪压青松”其中“压”字读得尤为有力,做青松的学生接“青松挺且直”,读得铿锵轩昂。这样一演一读,不说诗的意蕴全在了,但青松的坚强学生已经心中有数了,后面的记者采访环节中,学生的感悟说明了这一点。没有繁琐的讲解,没有冗长的分析,“读”便读出了青松坚强的形象,学生表达对青松的敬佩之情是发自内心,语感进一步增强。

读背古诗,加深语感

“对于古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有了前面的“读”,学生对古诗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对诗中意蕴的喜爱,此时他们迫切想要的还是“读”,自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对青松的赞美用朗读来表达,此时,眼前的诗化成了一幅“青松傲雪”图,诗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了然于心。相信当他们某天再见到大雪下的青松时,必定还会吟诵起来。

青松的诗句范文3

美最易拉近心理距离。登临黄山,心不知不觉与之契合,于是顿生与之相拥的冲动,就像遇到心仪的美人儿。

可黄山之美,不限于灵秀,更多的在于坦荡而含蓄、刚劲而宽厚、神秘而坚韧。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十次到过黄山后,深情地说:“黄山是吾师!”

以山为师,是大师的谦逊之言,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黄山不仅具有超乎寻常的美,而且还具有达人一样的品格。

我到过泰山,我讶异于那一马平川,陡然有了那么一座高山,且靠近皇城根儿;我到过天柱山,在崇山峻岭中探寻,终于找到了一座的灰白山体,不过仅是“孤立擎霄,中天一柱”;我到过张家界,它拔地而起,就像一位不速之客,突兀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让你猝不及防。

黄山不是这样的。他就像一个有涵养的人,慢慢地优雅地走到你的面前。坐车进去,一座座高山像一个个敦实的汉子,平淡质朴,如泰山。偶尔在山顶上出现几块奇形怪石,就像头上随便扣上的普通帽子。这样的山形在皖南比比皆是,平常得如见到了邻家阿叔。再往前走,透过苍松翠竹,你隐隐约约看到那而圆润的白色花冈岩组成的山体直插云霄,如一位位著白衣长衫的俊朗少年,岩缝上嵌着青松的绿色,就如《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公子、段公子等人的白衫上的绿丝绦。

第一眼见黄山,我就认定他是一群衣袂飘飘、玉树临风、武功高强的少侠。

不是吗?“天都履险”时,爬石天梯,过鲫鱼背,你不得不叹服李白的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黄山天都峰的高峭险峻,如负剑义侠,傲临天下,让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这正如人生一样,不历险,怎能站得高。不攀援,怎能到顶点?

别以为到黄山仅仅是登临,“西海探幽”时,你才知道黄山如一个含而不露的高手,静静守在幽谷中,任凭水动、云动、风动,屏息打坐,心不游移。坐滑车下到西海大峡谷,你恍惚走进了张家界的天子山,眼前的山中植物繁茂,褐色山体像一根根偌大的竹笋,直刺天穹。若不下到谷底,站在上面,你真不知道西海峡谷有多神秘,不知道其山有多高,涧有多深。

黄山是以多种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如“北海望远”时,黄山就表现为一种开放包容、兼济天下的智者姿态;观远处,“童子拜观音”栩栩如生;俯下方,“梦笔生花”景惟妙惟肖。

黄山确实有着师者的仁厚。到“玉屏揽胜”时,那名满天下的迎客松,以无比的热情迎候着人们;“百步云梯”,让你知晓“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忍耐;“一线天”,让你懂得“那怕有一丝光明,也要走出像样的人生”的坚守;“飞来石”,让你明白“只要找好支点,就不怕重压风险”的淡然;“黄山松”,让你明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顽强……

青松的诗句范文4

龙山河自东部山区而来,顽皮地在城内撒几个欢儿,拐几道弯,撒下一路欢声笑语,悠悠然向西流去。祖祖辈辈都说水很喜欢与柳为邻,今人也就循规蹈矩地在河的两岸遍植了柳树,别说,有了柳的装扮,小河的确显得生机勃勃、神采奕奕。正因如此,河边成了城里人踏青赏柳的绝好去处。不过,今年春的步履似乎蹒跚了些,惹的柳多睡了好多天。但她经不住东风的唠唠叨叨,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先是露出豆粒大的鹅黄,渐渐地鹅黄开始变深、变绿了。换了新装的柳倒映在河面上,河水也染满了绿色。于是,龙山河成了一条流淌翡翠的河。

每每沿河看柳,我总感慨万分。它虽没有青松的傲然挺立,也没有白杨的刚正不屈,但她的苍劲,它的柔美,它的多情,总给人以无穷的遐思。古人似乎比今人更喜欢柳。你看,《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近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与柳树朝夕相伴,自号“五柳先生”。据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沿河遍植柳树,并以本姓赐之,称“杨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其家乡有一线泉,他在泉边栽上柳树,并设茶采风,自称“柳泉居士”……。本人也喜欢柳,当然没有古人“灞桥折枝”的情,也没有“高柳鸣蝉”的志,独为柳的绿,柳的雅。

龙山河的柳,一树一态,千奇百怪。有的斜肩弓背、俯身探水,有的腹内中空、老干新枝……。但不论什么形态,他们都在风霜雪雨中练就了钢筋铁骨,平添了沧桑的美,不屈的美。

诚然,最让人心动,让人疼爱、让人痴迷的还是柳的枝条。

你看,在微醺的和风里,枝条渐渐地脱去了冬日里的褐色衣裳,稍上微微浸出羞赧的绿意,娇怯怯,软绵绵,象美人迤逦垂委的发。等梳妆打扮完毕,打眼一望,玉树琼花,流光溢彩,宛如一个婀娜多姿的青春少女,尽显温妩媚与娇柔。顺河望去,株株相依相偎,绿荫连绵不断,于是,河的两岸又成为一道珠帘丝垂的绿色画廊。

柳的魅力,素为历代文人墨客赞赏与推崇,咏柳的诗词俯及即拾。流传最广的当属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剪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信手拈来裁剪出满树琼绿,真乃匠心独用,也把喜柳爱柳的神情刻画的惟妙惟肖。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这真像描述龙山河两岸的柳似的,难道诗人到过肥城?

沿河看柳,望着一抹轻绿出河间,你或许没有诗人的文采,但不能少了诗人的心境。漫步河边,移步换景,不悦与烦忧会如柳絮般随风飘逝。可以怡然自得地看老翁独钓,也可以听平心静气听新燕呢喃。一阵风儿吹来,柳丝拂过我的发际,陡然想起自己孩提的岁月。那时,每当柳吐新绿的时候,母亲总是哼唱那经年不变的童谣:柳条青柳条弯,柳条垂在小河边。折支柳条做柳哨,吹支小曲唱春天。我当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学、跟着唱。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脱去厚厚的棉袄、棉裤,换上一身单衣,和小火伴们一起在山村的小河边、麦田旁、柳树下嬉戏玩耍。久演不衰的节目是打鬼子、捉汉奸。像电影里一样,头戴柳条编成的伪装帽,腰挎木头枪,嘴吹柳哨,冲啊,杀啊,打打闹闹,其乐无穷。如今既过不惑之年,童年的欢乐时光,早已尘封在记忆的长河里,只能望着龙山河感叹“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啦。

沿河看柳,走累了,可坐在柳荫下的石凳上小憩,漫无目的地欣赏一下周边的风景。河面上,几只小野鸭从还没泛绿的芦苇丛中探出脑袋,左顾右盼,见没动静便大胆地游将出来,时而钻入水中,时而扇动翅膀掠过水面,划破满河倒影;透过瀑布般的柳丝,隐约可见龙山含黛,塔影绰绰。山坡上几簇或红或白的花丛,似雾像霞,想必是欲与柳争宠的的杏花吧;草坪内,迎春柳已是黄花满枝头,桃树也不甘落后,竭力地膨大花蕾,含苞欲放。不知啥名的小草从土里冒出嫩嫩的芽,似乎也想抢得春的一席之地;柳丛中,时隐时现的是恋人的倩影,和着春的节拍,感受着“少男多情,少女怀春”的幸福与甜蜜;不经意间,柳的上空翻飞着几只新艳的蝴蝶,转身来寻,原来是几个孩童在喷泉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扯风筝边跑边笑,一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神情,让人不由想起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篇。

赏柳的最佳地,莫过于桃都湿地公园。她位于龙山河与康王河的交汇处。河汊众多,水面宽阔。叠石堆砌的河岸,起起伏伏,弯弯曲曲,尽显古朴与自然。岛与岛之间由石拱桥、九曲桥等不同形状的桥相连,石板小径弯弯曲曲通往密林深处,红男绿女们撑着竹筏在湖面上慢慢游移,荷塘里的睡莲还沉迷在甜蜜的梦中,瑶池中的金鱼却已十分活跃,仿佛迎接新春的到来……。当然,湿地公园的主角还是柳,她的足迹遍布公园的角角落落,浓浓的绿色给公园的春天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时机当然是春雨濛濛时。此时此刻,擎一把纸伞,伫立在康王河大桥,凭栏望,雨丝飘飘洒洒,柳丝随风摇曳,耳边顿时响起沙沙、沙沙的天籁之音,像少女轻抚琴弦,又像春蚕吞食桑叶。水面上珍珠飞溅,紫燕翻飞,曲拱桥游龙般腾空云雾之中,亭台楼阁如海市蜃楼,若隐若现,林中小径偶尔走过打着红纸伞赏雨的情侣……。著名诗人戴望舒在江南霏雨中吟唱的《雨巷》,那么柔肠、凄婉,我想,如果来到桃都的湿地公园,当是另一种情怀吧。当然,这个时候,如果寻一处茶社,或一座酒肆,边赏茗品酒,边推窗远眺,看雨润细柳,听风吹翠竹,哪淙淙的音,哪咚咚的韵,更会别具情趣。李后主哪“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情景会不由自主地跃入脑际。你会疑惑,究竟是到了南唐的春雨里,还是南唐的春雨一直淅淅沥沥下到今天?

桃都的春雨,不像江南那样缠缠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大多时候来的快,去的也急。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风儿歇息了。于是,柳也安静下来。但好像怕雨水淋坏了自己的妆,便弯下腰,低下头,静静地看着河水,对着“镜子”梳理起来。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水珠闪烁着耀眼的光,顺着“长发”慢慢地滑下来,有翠绿、深绿、墨绿……。

沿河看柳,柳树不言。但她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你看,无论炎炎的夏日,还是凛冽的寒冬,柳都默默无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无怨无悔;她不事张扬,藏智掩拙,长的愈高,头垂的愈低;你大概听说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流成荫”这句俗语吧,柳就是这样,不择水土,不图回报,无论身在何处,总会用绿色渲染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天空……

青松的诗句范文5

唐寅《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约30厘米,横约610厘米。原卷有唐寅自题:“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画卷引首乾隆题署“渔隐”二字,当是对唐寅诗意的概括,画名即由此而来。根据王宠题跋《溪山渔隐图》最早或归其所有。画卷结尾处的左下角有“清森阁书画印”,表明此卷在王宠逝后曾归四友斋主人何良俊收藏。此卷在明清之际不知归于何人,后归清内府,《石渠宝笈》将之定为唐寅作品中的“上等”。乾隆对《溪山渔隐图》非常喜爱,题引首及七言诗一首,并钤有多方鉴藏御玺。嘉庆和宣统也钤有鉴藏御玺。清亡后,此卷归故宫博物院收藏,现藏博物院。

唐寅《溪山渔隐图》的真伪,在民国之前,并无异议。1928年,故宫博物院曾由丁佛言、关冕均、郭葆昌、容庚、廉南湖、福开森、王福厂、邓以蛰、朱文钧、吴瀛、陈汉第、沈尹默、溥侗等十五位中外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故宫藏品进行清理和重新鉴定。①《溪山渔隐图》被鉴为“”,并在包首上贴有“”浮签。后来徐邦达在《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一书中,也将此图卷定为“周臣”。②1960年,博物院筹备赴美举办古文物展览,唐寅《溪山渔隐图》也在参展作品之中。院方曾聘请王世杰、罗家伦、马寿华、蒋谷孙、庄严、李霖灿、庄申、曾宪七等十位中外专家成立“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们重新鉴定此图卷为唐寅真迹。③无论是说还是周臣说,都表示这件作品是伪作,虽然周臣的绘画水平也很高。正如江兆申对1928年的鉴定所提出的质疑:“不知当时审查诸公何以会认为出于?”④实际上,1960年重新鉴定此作为唐寅真迹,也没有给出依据。由此可见,问题事关《溪山渔隐图》的真伪,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首先,周臣说与《溪山渔隐图》真伪的关系。唐寅画为周臣说出自何良俊《四友斋画论》:“周东村名臣,字舜卿,苏州人。其画法宋人马、夏者,若与戴静庵并驱,则互有所长,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体中一高手。闻唐六如有人求画,若自己懒于着笔,则倩东村代为之,容或有此也。”⑤明末清初姜绍书则坐实此事,《无声诗史》云:“唐六如画法受之东村,及六如以画名世,或懒于酬应,每倩东村代为之。今伯虎流传之画,每多周笔,在具眼者辨之。”⑥何良俊稍晚于唐寅,周臣为唐寅之事容或有之,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确有之事,唐寅的作品未必件件出于。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轻下的结论。

其次,五家题跋与作品真伪的关系。在这件作品的拖尾,有王宠、程大伦、陆治、顾德育、居节五人的题跋。关于题跋者及其题跋有几条值得注意:其一,王宠题跋中明言“六如此卷”如何如何,已经表明他对真伪的判断。王宠题跋于“嘉靖癸未”即1523年,王宠是年30岁。同年12月,唐寅卒于家中,年54岁。祝允明为撰墓志铭,王宠书丹。并且在唐寅死后不久,他的女儿嫁给了王宠的儿子王子阳。王唐关系如此密切,加之王宠本人亦善绘画,对唐寅作品的判断不会有误。不仅如此,唐寅跋云“时一展玩,则心于理契,清与趣会”,表明这件作品很有可能当时即归王宠收藏。其二,陆治题跋云:“子畏先生此图画法苍古,出入营丘晞古之间。”已经明确此卷为唐寅所作。陆治绘画与陈道复齐名,他对于唐寅作品的鉴定不应存在问题。其三,程大伦、顾德育、居节皆为吴人,不但年龄相仿,且都是文徵明的学生。他们不仅在时间、空间上与唐寅有交集,而且在书画上也具备很好的水平。他们对于唐寅作品的判断也不会有问题。就题跋五家而言,一家的判断可能会有问题,但是五家的判断一起出了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绘画风格的差异。关于周臣是否为唐寅老师的事情,史无定论,只有姜绍书《无声诗史》云“唐六如画法受之东村”说得比较肯定。但是唐寅曾取法周臣的绘画则是事实,王世贞《艺苑卮言》:“周臣别号东村,亦吴人。所得宋郭、李、马、夏法尤深。其用笔视唐生亦熟,特所谓行家意胜耳。唐每有应酬,多从臣磅礴,始落笔。”⑦王稚登《吴郡丹青志妙品志》:“评者谓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⑧唐寅取法宋代院画也是受到周臣影响的结果,并且周臣的作品与唐寅的作品在风格上确有相似之处。尽管如此,唐、周两家的作品仍然各具面目,是可以分辨的。其一,周臣作品比较细碎,画面有拥塞之感,而唐寅作品的构图则注重留白,形成有效的空间分割。其次,唐寅作品的笔法劲洁,无论是皴法还是勾勒都是如此,这一点与他的书法训练有关,也与个人的艺术天赋有关。周臣的笔法则有僵硬、板滞之处,仔细观察,不难区别。第三,从整体来看,唐寅的作品变化多样,不拘一格,而周臣的作品则常有失落,风格类型简单。

综合以上的看法,我们认为《溪山渔隐图》为唐寅真迹,一说并不成立。

二、渔隐主题的分析

乾隆将唐寅作品的主题概括为渔隐,即隐逸的主题。乾隆的这个认识早有王宠和陆治的题跋为基础,所以并不显得突兀。王宠跋云:“六如此卷苍润蒙密,淋漓畅快,时一展玩,则心于理契,清于趣会。令日从事于车尘马足间者不无惭负于斯图耶。”陆治跋云:“子畏先生此图画法苍古,出入营丘晞古之间。丹枫黄叶、瀑布流泉、叠渚回汀,悠然映带,诗翁野老纵谈垂钓。观者参物外之高踪,豁心之纡郁,天机流动,泼泼眼底,非先生灵腕之妙,其能若是哉?展卷披对,使能忘高山景行之想。”两者所关注的都是此作所表达出的清趣与天机,与乾隆所题渔隐的含义是相当契合的。本来对隐逸主题的探讨很难展开的,好在本卷的名家题跋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材料。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作品的构图,以便于问题的说明。全卷构图采用三段式。第一段描绘一片生长着丹枫青松的山坡。第二段是全卷的主体,描绘的是溪山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第三段回到自然景物。在了解了这件作品的构图之后,我们将对渔隐的主题作出分析。唐寅大概通过九个不同的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现这个主题,分别介绍如下:

其一,秋季。渔隐主题的表达需要一个合适的季节。唐寅将整个画面设置为秋天的景色。秋天所具有的饱满又萧索的意味是很适合隐逸气格的表达。春夏过于热烈,寒冬又过于枯寂。这一点不仅可以从画面的丹枫红叶表现出来,而且程大伦、顾德育、居节诗中的“秋梦”“重阳”“清秋”“秋满”“碧山秋”“石湖秋”“九疑秋”等词语都揭示了季节的主题。在秋季走向凋敝的气氛笼罩下,整个主题的展开将会得到保证。

其二,湖海。无论是渔还是隐的主题,都离不开水的题材。唐寅将整个画面设计为一片庞大的水面,一切的主题都将在此展开。唐寅自题“湖海无边草泽深”当即就此而言。正是通过浩淼的烟波将湖海中的景物、人物与喧嚣的红尘隔离开来。顾德育诗题曰“湖上即事”或可概括主题。而顾德育和居节诗中出现的“湖水”“石湖”“五湖”“碧湖”“满湖风雨”“江渚”等意象都来源于此。世人常说“人在江湖”,其出处或来源于山水绘画的启发。

其三,山石。水对隐逸题材的表达只起到了一种衬托的作用。在山水画中,真正表达主题的仍是山的题材,在《溪山渔隐图》中也是如此。湖海中的山石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尤其中间一段的山石,自画面中央向左右逶迤伸展,造成山水的错落变化,景色也因此而丰富起来。陆治所言“叠渚回汀”即是就此而言。那些由细致的小斧劈皴画出的大小石头,不仅为退隐的诗翁野老提供了活动的空间,而且它的严整与偏移多少表达了他们的性情和心绪。程大伦的“溪亭四面山”、顾德育的“秋满矶头片石矶”“白云遮尽碧山秋”、居节的“屈膝屏前峰数点”“吴王行处锦江山”等诗句就是证明。

其四,树木。对于后世文人画而言,那些简单点染的树木也许无助于主题的表达。但是对于唐寅来说,树木正是他表达主题的主要题材。在画面第一段起首处是一片由石头构成的山坡,山坡上绘有松树三株,青枫一株,丹枫一株。第二段画面从一段平缓的山坡开始,而山坡上则生长茂密的杨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种枫树在后面的画卷中大量出现,为重点表现的树木之一。陆治跋中所云“丹枫黄叶”即指此而言。我们还不能明确那丹枫象征着什么,但是在隐逸的主题中,那些耀眼的颜色也许是提示着唐寅那养在茶灶和鱼竿中的“野心”吧。

其五,扁舟和茅屋。渔隐主题的表达当然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道具。应该说,扁舟和茅屋是很好的题材组合。先说扁舟。在全卷的开始,在浩淼烟波中,高士驾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无论离去还是归来,都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顾德育诗中的“闲理扁舟湖水头”“扁舟来往豆桡轻”当是就此而言。此后扁舟的题材在画面当中两次出现,都对主题的深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再说茅屋。茅屋也是画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画中的茅屋虽然简陋,却有如仙居。尤其邻近画面结尾的茅屋,临水而建,八面来风,正是隐居的好地方。

其六,烹茶。茶与酒是历代文人所不可少的。退居山林的诗翁野老,需要它们来体会生活的味道。在画面前段更为简陋的茅屋中,两高士距坐饮茶,促膝而谈,陆治题跋中所谓“诗翁野老,纵谈垂钓”,“纵谈”即指此而言。而侍者则在另一间茅屋内煮水烹茶。那座培养唐寅“野心”的茶灶也许就是这个吧。而程大伦诗中的“茶香”、居节诗中的“茶熟”意象当来源于此。

其七,饮酒。唐寅的题画诗中没有出现酒的字样,但是程大伦的“水寒留客醉”“重阳应一醉”、顾德育的“临风一醉无余事”、居节的“酒酣月出披蓑卧”似乎都提示了饮酒的题材。我们推测,饮酒的场合是在临水的茅屋之中。这一场景中有四个人物,屋中的两人倚栏而立,似乎酒酣耳热,谈兴正浓。岩边的高士则扶杖前行,随行的侍者也脚步匆忙,也许是乘兴而来,也许是兴尽而返。无论如何,隐逸的主题中不能没有酒。

其八,垂钓。垂钓在隐逸主题中是必然的题材。这也是渔隐主题的重点所在。在画卷后段距离茅屋不远的水面上,有一叶扁舟横行水中。舟中一人行船,一人垂钓。陆治题跋中所言“垂钓”即此场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对于垂钓有不同的理解。唐寅的“茶灶鱼竿养野心”、顾德育的“长竿只博余年好”、居节的“满船风雨一钓竿”“一卷鱼经一钓竿”正是这种垂钓文化的不同诠释。

其九,横笛。对于渔隐的主题来说,横笛的题材也许表达的是高山流水的寓意。知音总是少的。在这件作品中,唐寅将横笛的场景布置在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在孤屿红树下,两只扁舟随水漂流,一高士于舟头濯足横笛,一高士则半卧击节,若有所思。居节诗中有“船头仰面吹横笛,明月满身如水流”两句,当是对这一场景的如实描写。也不知唐寅的这种安排是有心还是无意?

三、关于吴门书法

《溪山渔隐图》的书法也值得一提。全卷书法由唐寅自题,明五家题跋和乾隆的题跋、题名三部分组成。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寅与明五家都是吴门书家,可算是吴门书法的一次集体展示,而其中除唐寅、王宠作品流传较广,其他几家的书法都很少见,因此显得更加难得。

明代中期的吴门书法,实际上受到了祝允明和文徵明的影响。其中尤其以文徵明的影响为大,“艺文布满海内外,家传人诵”⑨,形成了所谓的吴门书派。需要说明的是,正如绘画中的吴门画派不包括唐寅,书法中的吴门书派也不将唐寅包括在内。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唐寅的书法风格与文、祝都没有相似之处。唐寅书法早年曾取法集王羲之《圣教序》,但是赵孟頫对他的影响更大。王世贞云:“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⑩王世贞的说法也许有失偏颇,唐寅的书法并不薄弱。在赵孟頫之后,唐寅又上追李邕,取法其欹侧险劲的结体。受到周臣的影响,唐寅在30岁以后开始学习颜体。值得注意的是,唐寅的书法也受到文徵明的影响。根据端方宝华庵原藏唐寅高人深隐卷上的题跋“高人深隐漫藏修,占得东西事事幽。相像练光拖屋后,何殊鉴影晃源头。绿蒲匀绿纶竿晚,芳蓼分香石濑秋。风景宛然扬子宅,问奇休厌客频游。唐寅画仿幼文墨法并诗”,其中数字与文徵明的书法非常接近。唐寅在《溪山渔隐图》中的题跋书法,其基本面目仍然受到赵体的影响,但是从中也可看到李北海的因素。

题跋五家都是文徵明的学生,他们的书法都受到了文徵明的影响,其中王宠还是吴门书派在文徵明之后的代表人物。王宠书法早年师承蔡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于王羲之书法的认识是从蔡羽那里获得的。后来他又向文徵明学习。两人的关系在师友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王宠生活在文徵明影响最盛的时代,但是他的书法却另辟蹊径,自树高格,这是他高出时人的地方。王宠的书法以小楷、行草书最为知名,对钟王一系的名家多有研习。文徵明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文彭《王宠真行书十册》题跋云:“家君每称述履吉先生翰墨精美,结构圆熟,楷法深得永兴遗意,尤为世所推重。予亦最爱之,相乞无已,兹成十册,乃其生平用意之作。”何良俊也认为:“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书写此跋时,王宠3 0岁,正处于书法风格的形成时期。在这件作品中,更多反映的是晋人小楷的影响,王宠的个人风貌表现尚不明显。在五家当中,另一个不受文徵明影响的是陆治。与他的绘画仍受文徵明笼罩不同,他的书法基本摆脱了文徵明的风格。就这件作品的题跋而言,陆治的书法明显解散了笔法,不像文氏那么重视笔墨的精致,只此一点,即足以将他和吴门书派的其他书家区别开来。至于其他三家则基本仍在文徵明书法的影响之下。其中程大伦、居节的书法与文氏风格区别不大。就二家而言,程氏的书法略显雄状,而居节的书法则有单弱之弊。与这两家的亦步亦趋相比,顾德育的书法在学习文氏书法的基础上,多少显示了自己的风格。虽然在笔法上与文氏相似,但是在结构上明显受到了赵孟頫乃至“二王”一脉的影响。

在介绍了吴门书法之后,这里也附带说说乾隆的书法。乾隆早年学的是其祖父康熙的书法。而康熙的字受其老师沈荃的指导,康熙曾言“沈荃教朕字尽六十年弗衰”。沈荃的书法则师法董其昌和米芾,上溯至晋唐诸家,故乾隆帝早年之书,较多地受到董、米、钟、王的影响应该是可信的。中年之后,乾隆书法受到赵孟頫的影响更大。在《溪山渔隐图》中,乾隆的书法两次出现。两处题跋均非他书法的上乘之作。比较之下,“渔隐”两字略有可观。

注释:

①那志良《抚今忆往话国宝:故宫五十年》第79页,香港里仁书局1984年版。

②徐邦达《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③江兆申《关于唐寅的研究》第125页,博物院1987年版。

④江兆申《关于唐寅的研究》第125页。

⑤【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中国书画全书》第三册第87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

⑥【明】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第844页。

⑦见《六如居士外集》卷三转引。现版本《艺苑卮言》中此段当被删去。

⑧【明】王稚登《吴郡丹青志妙品志》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