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1
随着信息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全面进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创设“声、色、光、电”俱全的教学情景,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的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一、揭示事物本质,优化教学过程
1、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再现各种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果。如:科学五年级人教版第一、二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两课,传统教学是无法在课堂上再现种子的发芽过程。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使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到种子的构造,还能利用其连续播放画面的技术,使学生看到种子发芽的全过程。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的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侓,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在科学教学中,有很多课文内容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观察。如《宇宙与航天技术》等一系列太空天文知识类课文,《生物群落》等表现多种生物之间联系类课文,《奇妙的人体》等讲叙人体生理类课文,这些课文内容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观看。
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以本人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为例。在新课伊始,先用动画的形式展现话题:动画中,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游着游着,竟游上一张白纸。这时,画面打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屏幕上,生动的画面再配以有趣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习的新课文,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多媒体设置疑问、创设悬念的效果真明显,它将不可能的事情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怎能不催化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个个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在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驱使下,他们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能力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表述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方面,如大到宏观世界的自然规侓,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理解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必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体,就能克制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辅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何要这样用。我充分施展多媒体的优势,从材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段,并设计制作成慢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察看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地游过去;“追过去”就是从后面撵过去;“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他们理解了在这三句子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深入印象,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精确地用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想方设法加快教学节奏,提高信息传播的密度和速度。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学节奏,提高信息传播的密度和速度呢?首先,准备工作要充分,避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由于受资源、媒体等因素的限制,常常会被一些与教学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事情占去不少时间,如板书、演示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则具有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的特点,许多准备工作以及课堂上与教学无关的操作时间都可以省略,从而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四、多样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器官进行的,而多媒体表达的信息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媒体网络使电脑表现出的事物能以较自然的方式与人交流,通过多媒体网络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某些事物时,由于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使人的认知很容易接近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教学,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共享教师机上的多媒体资料,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其中要体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按照课本去教学,根本建立不起直观感性的认识,今后一旦真正遇到日食或月食,四于没有实际体验过,难于做出正确的认知。如何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直观感性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技术演示,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有重点地讲解并演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把日食和月食形成时地球、月球、太阳的变化,利用形象的图像色彩等,以动态形式展现在每一个学生机上,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机器上根据需要重复操作观看,互不干扰。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捕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范文2
一、现象例析
(一)有关学生主体性的迷失
【案例1】《旅行家树》(人教版修订教材第九册)
师:告诉老师有哪些旅行家树,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导)
生:都读好了。咱们来交流一下,用自己的话说。
生:旅行家树是顽强的树,它自力更生,不依靠别人。
师:你说的是它的生长环境,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补充一下,你说要学习它的顽强拼搏精神,课文中哪些地方说到它的顽强拼搏?
师:这个问题等会儿讲,你还知道了哪些?
(老师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学生“告诉老师有哪些旅行家树,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里见不到影子。当学生真正用自己的话回答“旅行家树是顽强的树,它自力更生,不依靠别人”,老师不是顺学而导,引导学生领会旅行家树哪里顽强了,给了自己什么启示,而是仍然牵着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走。)
【案例2】《肖伯纳和小女孩》(上海教材五册)
师:肖伯纳为什么喜欢小女孩?
生:聪明。
师:聪明灵活。
生:聪明伶俐。
师:是聪明灵活。
(老师追求的还是答案的唯一,没有给学生一点儿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教学,只能窒息学生自由的学习和思维的活跃,学生主体自然也被消解于无形。)
(二)有关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的缺失
【案例3】《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修订教材第九册)
师: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可以看到各种各式的石桥和大教堂,有说不完的情趣。请大家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对威尼斯有了什么感觉?
生:威尼斯为什么那么多的水?
师:不是写威尼斯的美吗?为什么以小艇为题目?
生:威尼斯的美离不开小艇……
(显然,案例里的学生连威尼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水都还没有弄明白,老师却要他们体会课文怎么表达威尼斯的美。不了解威尼斯为什么水多,又怎么能理解小艇对威尼斯的意义,从而理解威尼斯的美?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哪怕还不明白威尼斯为什么那么多水的学生只是个别的,老师也是有责任让他明白的,在此基础上,才引导他们领会课文怎么表达威尼斯的美。)
【案例4】《一路花香》(苏版教材第七册)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三个事物有什么印象?
生:好水罐非常骄傲,是一种自豪的骄傲。
师:(板书骄傲,提示“傲”的写法)对他的骄傲,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师:谁再说说其他角色?
生:破水罐很自卑。我认为他不应该自卑,他竟然不知道缺陷被利用了,让路旁开满了香花。我用一个词表达我的感受:“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师:他说到破水罐自卑,很惭愧。大家看“惭愧”两个字是竖心旁,说明和什么有关?
(学生表现了惊人的语言悟性和感受能力,认为“破水罐不应该自卑,缺陷也可以利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对此,老师不应该漠视,顾左右而言它。给学生一点赞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假如能顺势而导,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缺陷也是美,更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原因追寻
能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观摩会的老师,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都是比较深入并转化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否则他们不可能一步步走到最高级别的讲坛。但遗憾的是在观摩课教学中,却仍然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明显分离的现象,确实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教师中有的人也出现理念与行为的明显分离?
根据缄默知识理论,我们认为,是教师缄默的传统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导致了新理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离。
据研究,教师的教育知识,不仅包含用言语表达的部分,如他们学习的教育理论,他们在生活经历和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总结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而且包括他们通过无意识地内隐学习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缄默知识。在岗教师大都是在传统教育中长大和开始教学生涯的,在他们的的缄默的教育知识中,有传统教育知识的精华,比如教师的责任心,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文道统一等,也有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应试教育,或语文训练的唯工具性、语文教育的唯思想性等。
在做教师前,教师就积淀了大量的教育的缄默知识。学生时代的经历,对于知识、技能是什么,教育、教学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干什么,学生怎么做,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等问题,实际上已经有所体悟,即在教育知识上已有所积淀。只是在这些教育知识中,有些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有些自己还非常模糊甚至没意识到。师范教育对教育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教学岗位上深入的教学实践,无意识中也在强化着教师的缄默的教育知识,其中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至于比例因人而异。
缄默教育知识中的积极因素,为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和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而消极因素却成为主要障碍。如果原有的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成分没有得到澄清和批判,教师就有可能在意识层面接受新理念的同时,行为上却下意识地进行歪曲和抵制。比如,例1师道尊严的不自觉的体现,例2的对统一答案的下意识追求,都说明了缄默教育知识中的师道尊严、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它自动表现而老师浑然不觉;脱离学生实际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深蒂固则可以从例3例4找到例证。
三、对策研究
“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支配着整个认知活动,很多情况下,缄默知识都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显然,教师头脑中的缄默教育知识由于先入为主,构成了他们的教育观念的底色。新课程理念,诸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和“语文课程应致力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念,进入大脑的过程,不是一种机械的反应,而要经过教师本人的理解加工,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旧有的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可能会起干扰或障碍的作用,使他们想的说的是新理念,可是一表现在教学行为中,却有可能是旧理念的演绎。新课程理念要扎根,要比较顺利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读书思考,比较彻底弄明白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微格教学、强化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注重进行反思性教学,把新理念从显性知识逐步转化为缄默知识,使之能自动的转变为教学行为,并触动灵魂深处,把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消极因素充分暴露出来,并加以清除。
(一)以微格教学刻意把新理念变为教学行为
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必须经过刻意的培养。微格教学可以使教学行为的培养见效快而又不走样。下面以“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例,谈谈怎么培养用微格教学培养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
1、明确新理念教学行为的操作要点
“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靠自己独立活动(第一水平)解决不了,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水平(第二水平)。“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行为范畴,包括“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的确定,以及“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教师怎么有效指导。
首先是“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的确定。
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可以从试卷分析来确定,还可以是根据课堂观察即时确定。具体到一堂课来说,既要根据前两条来确定,主要还是要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来确定学生的“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阅读教学的课堂,可以从检查学习情况、可以从对课文的初读感受,可以从对课文的质疑来确定。比如《语言的魅力》(北京版教材七册)(人教版七册课文题为《加了一句话》)的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与学生交流,从而确定现有发展区和推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1:课文写了什么?
问题2课文哪些是变,哪些是不变的?
问题3为什么加了几个字就有那么大的变化?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三个问题里面,前两个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的“现在发展区”;第3道题则了解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什么加了几个字就有那么大的变化?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是学生感到模糊的,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提高认识。这就可能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面教学的重点就放在第3道问题上,在学生的“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展开。
其次是“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教师怎么有效指导。
一是在学生学习产生障碍时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比如,学生感到困惑、无助的时刻,或认知产生矛盾的时候,要给予提示性的指导,或提示思维方向,或提示学习方法、步骤;或在学生认知失误的时候,要给予警示性的指导,提醒学生意识到失误并予纠正。比如《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什么意思?”“那个聋哑青年是怎么画画的,使鱼游到了纸上?”“那个聋哑青年为什么能使鱼游到了纸上?”对学生的困惑,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以及引导同学间的交流来解除学习中的困惑。
二是在学习顺利时要抓住学生的创新火花把学习引向深入。教学顺利时,学生的思维表现特别活跃,时有创新的火花闪现。老师要有职业的敏感,顺学而导,把学习引向深入。比如上述案例4的教学,学生从破水罐的意外收获认识到“缺陷也是美”,体现了创造思维。感悟“缺陷也是美”,显然不在老师的预设之内,但却是很好的即时的课程资源,应顺学而导: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因为缺陷而美?怎么变缺陷为美?还可适当拓展,补充课程资源,如纳维斯的因断臂而美,取长补短变缺陷为美等,让学生有新的收获。
2、用微格教学培养新理念教学行为
用微格教学培养新理念教学行为,目标要单一,内容要集中,要容易操作。关于通过课堂观察确定学生“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行为,可以作为一项内容专门训练。“语文素养最近发展区”教师有效指导教学行为,是一个很大的范畴,除了上面的分类,比如引导学生解惑或顺学而导,要专门训练外,还应该给予细化,分门别类加以训练。以阅读教学来说,就有如教学内容如何切入,学生朗读怎么指导,怎么指导整体感知,怎么指导细读,怎么指导合作学习等;具体到朗读教学,又可以细化为在想象体验中读、在创设的情境中读等。
用微格教学培养新课程教学行为,必须是教研组的有效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相结合。
首先是教研组的微格教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技能,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在教研组里共同探讨。过程包括:
(1)组建微型课堂。微型课堂里,一个教师执教(被培训者),另安排一人操作录象设备,其他教师扮演学生角色(同时也是评价角色)。(2)进行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执教老师讲一节课中的一部分,练习一两项教学行为,所用时间视行为的要求而定,一般为5-10分钟。在上微型课之前,执教教师要做一简短的说明,以便明确所训练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思想。(3)准确记录。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可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实况记录,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记录的方法是否必须使用摄录像设备要看培训所具备的条件而定,录音也很适用。没有以上设备条件也可用文字记录的方法,但不如录像录音反馈真实、准确、生动。(4)反馈与评价。能否对被培训者(执教教师,下同)的角色扮演过程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被培训者通过微格教学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5)重放录像。为了使被培训者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当角色扮演完成后要重放录像,让被培训者耳听目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与事先的设计相对照找出优势与不足,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有重点地重放录像,对于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帮助被培训者改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6)自我分析。执教教师在观看自己的角色扮演录像后,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其它教学行为问题,以明确改进方向。(7)讨论评价。被培训者、评价者都要从各自的立场来评价实践过程,总结出优点和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对微型课堂进行评价主要是依据新理念。准确把握新理念的精神,是做好评价,促进与新理念相符合的教学行为的生成的关键。
二是个体的微格教学实践。教研组组织的微格教学毕竟次数有限,大量的还是教师要根据微格教学的精神,自己在日常教学每堂课的某个教学环节,进行微格教学的实践,比如理解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细读揣摩,朗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在想象体验中读,在创设的的情境中读等,每课根据课文特点有意识地实践一两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课后及时整理下来并进行分析。
(二)以反思性教学促进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1、增强反思性教学的责任心
责任心强的教师总会在问自己此种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采用此方法?此方法对谁有利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学习提高修养,不断增强反思性教学的责任心。
2、把反思聚焦到自己的教学行为
反思性教学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反思,不管哪个阶段的反思都要指向自己,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背后的理念。
备课时的反思。教师在备课时,要着重思考:“教学内容是否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是否感兴趣”?“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我以往在教学中遇到哪些问题,怎样避免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再次发生?”
课中的反思。一是可以从关注自己的情绪入手,二是要聚焦新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警惕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的自然流露。
关注自己的情绪。比如,在教学过程感到心情舒畅,很可能是教学特别顺手,可以顺学而教;而当教师莫名地感到烦躁,极可能是教学不顺利、学生学习遇到掌碍时的情绪骚动感染给了自己,此时,教师要及时反思:是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深了浅了或密度大了小了?抑或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要针对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教学。
警惕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的自然流露。比如,教学中下意识地表现出对后进生的冷淡,或对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漠然处之……此时,老师要敏感到自己的不正常的情绪,及时反思——新课程教学行为是这样的吗?我怎么会这样?及时端正自己的态度。对于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的冒头,老师要提高职业的敏感,一旦冒头,就要及时改正。
课后的反思。教师在课后从自己的感受、学生的感受、课堂教学录象或录音等方面收集有关课堂教学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标准(比如学生能否回忆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与教学情境,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感受是长还是短,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否产生了新的想法等),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课后的反思,要特别深挖行为背后的因素,是什么理念在起作用?如何强化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怎样才能抑制直至清除缄默教育知识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微格教学,能刻意地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持之以恒,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就会到逐渐变为习惯,转化为缄默知识;反思性教学,可以强化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消除不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持之以恒,缄默教育知识中积极因素会不断得到强化,而消极因素则会渐行消退。
在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改革热情,更需要文化理性,需要刻意地训练,更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性的教学,最终才能取得新课程“决战课堂”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_研究呼唤教师决战课堂钟启泉《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2期
2、论教育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王小棉《教育研究》200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