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亨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亨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亨利范文1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98-02

19世纪下半叶,美国虽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领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缺少历史和文化底蕴俨然成为其弊病。因此,如何在欧洲文化的笼罩和美国商业文化的熏陶之下构建一种理想的美国文化成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主要议题。作为一个长期旅欧的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受个人经历的影响,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围绕“国际主题”展开,描述了美国人和欧洲人交往的问题,进而探讨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他的“国际主题”及其体现的文化理想,评论界大多止于欧美文化的冲突,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他理想中的文化构建,即如何解决这种冲突。虽然两种文化的冲突几乎在詹姆斯的每一个作品里都有体现,但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比较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和优劣,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视角,通过这些冲突和对照,摸索出一条构建理想中的美国文化构建之路,即欧美文化的融合之路。

一、欧美文化的冲突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大多描述了天真、直率的美国人带着对欧洲文化的向往进入欧洲,踏上了文化朝圣之旅,却遭遇圆滑、世故、奸诈的欧洲的冷眼和排挤导致的个人的悲剧。个人都是特定文化和社会的产物,两个民族的人的激烈冲突往往反映了两种文化和社会的激烈冲突。而文化之间的冲突“究其实质,是两种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冲突”(侯维瑞,1996),由此可见,文化间的冲突是具体表现在宏观的观念以及微观的社会风尚的。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欧美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社交礼仪与行为规范间的冲突,以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间的冲突。

由于欧洲与美国历史不同,因此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也不同。欧洲历史悠久,等级制度一直存在,因此19世纪末的欧洲的等级观念仍然很强。处在金字塔顶尖的贵族和底部的平民百姓是没有接触的,而每个人也会根据自己所处的阶级调试自己的行为和对待他人的态度。与此相反,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但人们更愿意将他人看成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社会构成打破了原有的等级制度和观念,使得美国社会更自由平等。因此这种对待等级的态度的不同,必然导致美国人和欧洲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冲突不断。在《黛西米勒》中,作为美国社会的产物,黛西没有等级观念,带着仆人去欧洲旅居,与仆人同坐一桌吃饭。她不仅将仆人带去欧洲,也将美国的自由思想带去了欧洲。这一被黛西视为正常的举动却遭到了习惯欧洲生活的斯蒂洛太太的反感,认为她没有教养,粗鄙不堪。这种平等对待仆人的行为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民族性格的不同也造成了欧美人的激烈冲突。美国人天性单纯、热爱自由、真诚直率、注重实用;而欧洲人与此相对,更注重礼节和形式,举止文雅,但世故圆滑,更传统保守,一切言行均将其他人作为模版。在《黛西米勒》中,这种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黛西米勒是个文化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了大部分美国人,她“似乎过于大胆草率,全然不把旧欧洲大陆的清规戒律放在眼里,也没想过要向它们妥协”(周元晓,2009)。小说中温特伯恩是典型的欧洲人物形象,初见黛西的时候并没有搭讪,因为向未婚女子攀谈是不合适的。欧洲人传统保守,行为做事前总是考虑是否恰当,并且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黛西米勒认识温特伯尼的时候便热情交谈,甚至谈论家庭琐事。作为女性,她的热情率真远远超过欧洲男性,而这被斯蒂洛夫人厌恶和排斥,认为黛西是轻佻粗俗的、没有教养的。由此可见,欧美文化的冲突充斥在这些细微的礼节和行为准则里。

亨利・詹姆斯在将美国优点暴露的同时也将弱点展示给读者,那就是美国的精神匮乏。另一个欧美文化的冲突体现在欧洲高雅的精神文明和美国的物质主义中。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短暂的历史导致其缺少文化的传承和累积,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财富的积累就能过上好生活,导致了美国举国上下追求财富,注重实用主义,但精神高度贫瘠匮乏。亨利・詹姆斯本人对此也有深刻认识。他在评论文章《论霍桑》中说道:“我们可以一一列举出那些在别的国家里存在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所具有的‘文物制度’,而它们在美国社会的生活中却难觅踪迹,直至我们会惊讶地想,美国到底还有些什么。”(James,1984)而他对美国社会这种精神贫瘠的态度在小说《黛西米勒》中也有体现。黛西米勒对欧洲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了解。在参观古堡的时候,她只关心同伴的琐事,而不在意历史;在罗马时,她只享受聚会,却忽略了这座影响欧洲大陆文明的城市历史。《美国人》中的主人公纽曼,是美国主流实业家。他逛遍欧洲的博物馆、教堂、画廊,却只关心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而对文化审美和欣赏上没有任何提高。小说中的代表人物都反映了美国文化精神匮乏、无知狭隘的状况,以及作者对此现状忧虑与不满的态度。

亨利・詹姆斯通过不同的作品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大到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冲突,小到社交礼仪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的冲突做了详尽而细致的描绘,使读者更深刻和直观地体会欧美文化间的冲突。

二、欧美文化的融合

詹姆斯认识到了欧美文化的不同,但他并没有评判好坏优劣,不谴责也不赞同,而是分别从两种文化中挑出他欣赏的部分,融合构建成一个他理想的文化模型。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过他关于文化融合的想法:“我们可以以任何一个民族都能更自由地对待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形式,我们可以采摘、挑选并消化吸收,简而言之,不管在哪里发现我们都可以认作自己的财产。……我觉得美国作家也可以表明世界上不同民族志趣和智力上的融合和综合不是不可能的,并且这种融合的状况会比我们所见到的成就更重要。”(亨利・詹姆,2005)这种文化融合在小说的结局中也有所体现。

小说《罗德里克・哈德森》用一位美国艺术家夭折的悲惨遭遇,揭示了美国人完全抛弃美国精神全盘接受欧洲文化却被边缘化面临身份危机的尴尬处境。小说中,哈德森一到罗马就急于抛弃自身的美国特质,全盘接受欧洲文化传统。他爱上了克里斯蒂娜・莱特,抛弃了美国的未婚妻玛丽・加兰。这两个女性形象都极具象征意味。克里斯蒂娜・莱特代表着欧洲高度发达的文明美和伴随而来的颓废。玛丽・加兰代表着美国清教传统,即极强的道德感和坚贞不渝的信念。哈德森抛弃了未婚妻意味着他抛弃了美国的道德感和勤奋耐劳的美德去迎合欧洲文化,最后迷失在欧洲的文明里。詹姆斯在这部作品里向读者表明这不是他理想中的美国人形象,构建美国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摒弃美国特质。

小说《美国人》通过主人公纽曼的遭遇,揭示了坚持美国文化,不接受欧洲文化不是构建新的美国文化的途径。纽曼是典型的美国人,诙谐幽默、体魄健壮、慷慨大方、满目自信,缺少文化却充满道德意识。与哈德森不同,纽曼没有摒弃美国文化,而是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并一直坚持着美国的价值体系和民族特性。尽管他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富有同情心,资助他认为的落难艺术大师,但他把三流画家错认为艺术大师的举动遭到鄙视和讥讽。他的价值观就是金钱至上,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却对文化没有了解的欲望。这种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体察和修养是不被欧洲人接受的。向贵族小姐求婚却被其家人挖苦嘲笑最后回到美国的悲惨结局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基本态度――拒绝接受欧洲文化的美国文化也不是他理想中的文化模样。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美国人的形象才是詹姆斯理想中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与纽曼不同,主人公伊莎贝尔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乐于感受欧洲文化。纽曼只是形式上逛逛画廊等文化场所,但思考更多的是商业价值。他与欧洲文化的关系是很紧张的。而伊莎贝尔与欧洲文化的关系却是非常和谐的。她走遍各个博物馆和画廊,用心欣赏着艺术品并享受这一切,积极地吸收着欧洲文化的养分。但与哈德森的全盘接受欧洲文化抛弃美国文化不同,她对两种文化的态度更理性、客观。她对梅尔夫人的转变曾评价,“她已经变得太柔顺圆滑,太纯熟,太高雅了”(亨利・詹姆斯,1984)。这个“太”字就体现了以萨贝尔的态度――不过分接受吸取欧洲文化。在保留她作为美国人热情乐观、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的特质的同时,适度接受欧洲文化。而伊莎贝尔最后发现丈夫的阴谋后,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回到丈夫的身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她展示了融合了欧美文化的理想美国人,吸收了欧洲的文化精髓,同时具有美国民族的热情与活力,勇于承担、敢于牺牲、追求文化、成熟优雅。而这正是作者詹姆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结局的设计向读者展示的理想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

三、结语

作为长期旅外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系列国际题材的小说中一直在构建美国人和美国文化。欧洲文化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詹姆斯挑出本土文化的羁绊,将欧洲文化作为丰富的资源,通过消化吸收欧洲文化来构建美国文化。异质文化不再是威胁而受排斥,而是作为一种正面的因素被积极地利用和吸收,即保留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也为这种深沉的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James,Henry.Hawthorne[M].New York: 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Inc,1984.

[2]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亨利・詹姆斯.美国景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文亨利范文2

摘要:出生在美国的小说家、评论家亨利・詹姆斯是西方历史上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流散”作家。早在19世纪70年代,亨利・詹姆斯就选择了自我流散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欧洲文化的熏陶。论文以后殖民主义批评大师赛义德的流散理论为思想基础,阐释亨利・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实是作者在流散的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文化倾向的反映。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文化夹缝 流散写作 困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60-02

随着后殖民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流散现象和流散写作的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关注的又一新的热点。随着全球化大潮的高涨,世界范围内的移民潮也日益加剧,流散批评以及对流散文学的研究因而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但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西方主流话语中的族裔文学的研究,而忽视了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作家及作品。其实,流散写作不是今天才有,而是历史有之。从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来看,广义的流散写作有其先声。

亨利・詹姆斯就是西方历史上比较独特但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流散”作家,自我流散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创作。其作品的“国际主题”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国内外对亨利・詹姆斯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小说理论和国际主题作品进行探讨,比如:代显梅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龙昕的《探寻不同文化的融合之路――解读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国际文化主题》等。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对欧美文化的不同思考以及其根本原因。本文尝试以后殖民理论大师赛义德的流散理论为思想基础,阐释亨利・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倾向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 詹姆斯的流散生活以及赛义德的流散理论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184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老亨利・詹姆斯一生追求哲学与神学研究,是当时美国文化圈里的一位著名人物。像当时所有有教养的美国人一样,老亨利认为他的孩子们应该接触欧洲的文化和生活。他偏爱欧洲教育,认为它比美国的优越。所以。詹姆斯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父亲带到了欧洲。此后,他们经常往返于欧洲和美国之间。所以亨利・詹姆斯所受的教育是世界性的。他在英国、瑞士和法国等许多学校读过书,受到过良好的“全球化”教育,尤其欧洲文化的熏陶。“越界”一方面使他摆脱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具有了双重视角;另一方面与本土的分离以及与寄居国之间的隔膜使他成了边缘人,始终徘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自我流散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创作。他的小说最常反映的就是国际主题,独特地描写和反映了欧美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而不同时期的作品则体现了他在不同的流散阶段对两种文化的思考。

针对流散经历对流散者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赛义德在《流亡的反思》(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Essays)中写道:“Exile is strangely compelling tothink about but terrible to experience,It is theunhealable rift forced between a human being and anative place,between the self and its true home;itsessential sadness can never be surmounted,And whileit is true tha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ntaln heroic,romantic,glorious,even triumphant episodes in anexile’s life,these are no more than efforts meant toovercome the crippling sorrow of estrangement,”(Said173)也就是说流散者通常会陷于一个中间状态:他们既不能与本土文化完全分离,也不能完全融入到新的文化中去。人们会觉得流散者是他所处环境中的~员,但他自己总是格格不入。

二 作品:作者夹缝状态的最佳展示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詹姆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美国人》,《贵妇画像》,以及《美国的景象》,说明詹姆斯不同时期的“国际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对欧美文化的不同感受,并结合流散理论阐释这三部作品体现出不同文化倾向的原因。

在詹姆斯的早期作品《美国人》中,主人公纽曼因为不满于既有的生活,决心到一个新的世界(巴黎)去感受异样的文化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还是被当地贵族奚落和捉弄,最终还是在异己的生活圈子之外徘徊。而纽曼的经历也是很多初到欧洲的美国人的共同经历。他们的单纯天真很容易被老到的欧洲人所愚弄。流散使詹姆斯接触到欧美两种文化,因此他具备了双重视角,可以真实的描写美国人在欧洲的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反映了欧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

《贵妇画像》是詹姆斯更为成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通过塑造主人公伊莎贝尔,细致地描述了流散者在欧洲的经历。

伊莎贝尔对欧美文化的看法体现在她对于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她拒绝了代表典型美国文化的戈德伍德和代表典型的英国文化的沃伯顿勋爵,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出生在美国的伊莎贝尔对欧洲充满了向往,于是拒绝了追求她的戈德伍德。来到英国遇到沃伯顿勋爵,并被其深深吸引。不久,当她逐渐适应了英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之后,伊莎贝尔又缅怀起了在美国的“自由”,于是当沃伯顿勋爵向她求婚时,伊莎贝尔虽然很犹豫,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外人看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实这个阶段的伊莎贝尔是非常矛盾的,她始终处在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选择的摇摆之中。而她最终选择了代表欧洲文明的美国人奥斯蒙德,似乎两方面都兼顾了。但是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品末尾,当伊莎贝尔发现自己被骗后,还是没有接受戈德伍德和沃伯顿勋爵的好意,也说明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法回到未出国前美国人的状态,也无法完全融入英国人的生活。

这部小说更完整地描述了流散者在他乡的心理感受:在初期,流散者对异邦充满兴奋和好奇: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流散者清醒地意识到欧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流散者并不能被旅居国完全接纳,与欧洲文化总是格格不入。在阅读流散作家的作品时,我们往往不难读到一种矛盾的心理表达:一方面,他们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希望在异国他乡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其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他们又很难与自己所定居并生活在其中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使之游离于作品 的字里行间。(王宁78)

《美国的景象》是詹姆斯的后期作品之一。在欧洲定居了很长时间之后,詹姆斯不免开始怀念祖国:于是带着思乡之情重返美国并记录此行的所见所闻。令他无法接受的是,美国完全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了;在美国他也有了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英国作为老年生活的地方。

这三部作品完整的表现了流散者在流散过程中对祖国以及寄居国的不同倾向:初期,流散者被欧洲的文化吸引;中期,流散者意识到流散者并不能完全融入到寄居国;后期,流散者开始怀念祖国,却发现在祖国自己同样是个局外人。于是流散者处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这正反映了赛义德的流散理论。

三 《小说的艺术》:作品是现实的反映

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可以用来证明流散经历始终影响着詹姆斯的创作。他在书中写道:“Novel is in its broadest definition a Dersonalimpression of life;that to begin with,constitutesits value,which is greater or less according tO theintensity of the impression……”(James 121),詹姆斯认为作品是反映生活的,因此他作品中流散者的流散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亨利・詹姆斯的流散经历的再现。正因为詹姆斯深刻地了解流散者的感受,具备了双重视角,他才能成功地塑造了国际小说中的流散者形象。同时,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也正说明了其不同时期的流散经历一直影响着他的小说创作。

结语

由于离散者游移于多种文化之间,故而拥有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得以重新参与文化的改造与传承。流散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又或许,流散是一种与母体撕裂的伤痛:但在富有创造性的后殖民理论家那里,流散又是一种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萨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的流散论述,为我们审视后殖民语境下差异性文化的变迁与碰撞提供了一种痛苦而又难得的视角。

文亨利范文3

——么么茶的爱情书皮

是上帝无心的安排

是我无意的擦肩而过

不想刻意挽留

却又不住去编辑

那一本我和他的剧本

自导自演

之后才发觉

认识他是我今生最大的守侯

年轮的扩充 时间的蔓延

渐渐使他忽略了渺小的我

慢慢明了

时光是罪魁祸首

他阻隔了我和他之间的路径

将仅和他拥有的那份记忆上锁

无情的泪无声地下

丢了那支打开记忆的钥匙

找遍了天下的锁匠

却都无能为力

最终时光老人逝世

丘比特继任他的职位

他寻回打开记忆的钥匙

送给了我

甚是欣喜

那一份份久违记忆

又重演在我的眼前

文亨利范文4

蒜苔贮藏管理;防止霉变温度处理;消毒

[中图分类号]S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59-02

蒜苔简介:蒜苔是大蒜的幼嫩花茎。采后新陈代谢旺盛,苔条表面缺少保护组织,采收时气温又高,所以容易失水、老化和腐烂,蒜苔变黄变空,纤维增多,苔苞膨大开裂,长出气生鳞茎,降低食用品质。苔条粗而长,适于作长期贮藏。蒜苔在常温下只能贮存20~30天,但用冷藏气调贮藏方法却可贮藏8~10个月。

蒜苔是鲜菜中产后通过低温、气调,进行大批量、长时间(8-10个月)贮藏保鲜,排开上市,成功实现周年供应,并给农民、贮业主和批发商多方带来效益的典型蔬菜。其影响力之大,牵动之广,是其他各种蔬菜不可比拟的。蒜苔作为我国目前贮藏保鲜业中一项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贮藏经济效应较好的蔬菜,被业界广泛认知。蒜苔的有效保鲜管理成为了蒜苔加工销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蒜苔的后期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实验与研究总结,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下面就如何提高蒜苔的贮藏保鲜质量,谈几点认识,并与大家一块学习、探讨。

一、贮藏准备

1.库房要保温性能良好。库内通风,温度分布均匀,货架坚固。

2.货架消毒。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2.5份,碳酸钠3.5份溶于100份水中,制成漂白粉混合液,使用时加两倍的水稀释,用该液对货架及用具消毒,不但效果好,且对铁材起到保护作用。

3.库内空气消毒。使用硫酸熏蒸,8-10g/m3燃后密闭熏蒸48小时,再打开库房通风。

二、货源的选择及要求

采收:蒜苔一般在气温较高的5月份来收。提苗要避免在正午进行,尽量防止断条及损伤苔条。将采收下来的蒜苔捆扎成小捆,装入麻袋或其它包装容器内,立即运输到冷库进行预冷。采收时期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贮藏寿命,采收过早,组织还未充分成熟,含水量多,比较脆嫩,易折断,也容易遭微生物侵染,品质较差,贮藏寿命短。相反采收过迟,组织老化,纤维含量增加,不利于食用,也直接影响销售量。那么,什么时候采收合适呢?当花苞下脚变白,蒜苔顶端开始弯曲时,是采收的好时机。每天的10∶00―18∶00采收较好。因为此时苔心松软,不易拉断。在收获时抽心而不割取,目的是减少伤口,利于防病,不要在雨后或带露水采收。

通过几年的试验证明,品种的好坏也与贮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宜选择本地蒜苔,成熟度适中,健壮为好,偏嫩偏老均不宜。采收相差4-5天,贮藏后期,苔梢的鲜度,苔条的老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冷库贮存以提苗最好,因划苗有伤口,容易失水,促使呼吸加强,使蒜条老化快甚至腐烂,而提苗可以使伤口很快愈合,延长了贮藏期。

三、蒜苔的采后处理

1.采后应立即运到通风好,设有凉棚的地方加工整理,避免雨淋日晒。

2.有条件单位可直接入库,在低温下挑选、加工、捆把、上架,充分预冷后称量装袋,等温度稳定后扎口,没有条件的可在常温凉棚下进行挑选加工工作,因常温下蒜苔容易失水,苔梢明显萎缩变黄,故应以“快速”为好。

3.加工、称量等工作,从表面来看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称量不准,可直接影响袋内气体成分。称量过少造成袋内氧气过高,使蒜苔老化,苔苞变大,苔条空心,造成霉变。称量多则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使蒜苔二氧化碳中毒后发生霉变。装袋时工人要事先修好指甲,戴上手套,避免划破塑料袋,装袋要求理顺苔条,苔梢朝外。装袋时,苔条要装到袋底,装口处尽量留出空隙,扎口处避免紧贴苔梢。一般要求袋口处有5―10厘米空间,装袋后临时把袋口挽起,防止失水和结露积水,待库温、品温均接近贮藏温度时再扎封袋口。蒜苔入库前先将冷库预冷到0℃。蒜苔来后应立即堆放在预冷间、冷库内或阴凉通风的地方,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待蒜苔降温至0℃后,再进行贮藏前的加工整理,加工应在冷库内或穿堂中进行,挑出有病和有损伤的苔条,将健康苔条的苔苞对齐,用塑料绳在距苔苞3~5厘米的苔茎部位捆扎,每捆约0.5~1.0千克重。将苔梢尖部剪去,保留4~6厘米长的苔梢,也可以不剪苔梢。装袋要整齐、美观,注意蒜台方向,不要弯曲。装袋前要注意检查袋子的密封性,硅窗是否完好。

四、蒜苔的贮存管理

1.苔梢的处理。蒜苔入库后,如果不使用保鲜剂处理,到十月份左右就要起霉变,使苔梢起霉菌,使苔梢霉变、脱落。通过几年试验,蒜苔专用保鲜剂对蒜苔苔梢防止霉变及保鲜有明显效果。

2.温度处理。温度是影响蒜苔贮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影响蒜苔的老化速度、苔条失水还会使病菌发生及色素、风味发生变化。温度高,蒜苔老化加快失水,袋内结露病菌也严重,造成失绿,温度过低,产生冻害,蒜苔发生霉变。从理论上讲,最适温度应是接近于冻结而未达到冻结状态的温度。前期一般算苔贮存温度波动幅-0.3―-0.8度,恒定为-0.4度,后期略高0.1―0.2度,贮藏期间应做到准确观测温度,及时按要求开机制冷,密切注意排风口上层,及冷风机周围蒜苔受冻情况。

3.湿度处理.相对湿度一般要求90%―95%,后期在80%―90%。

4.气体成分的管理。

(1)硅窗袋气体成分的管理,贮存初期,每隔七天测一次,对于氧气不能超过4%,二氧化碳不超过8%,等一个月左右,气体稳定下来后,适当延长测气时间。

(2)库房湿度,为保持苔梢鲜绿,前期应控制在95%,后期控制在80%。

(3)及时对库房进行通风换气,注意低温伤害。

总之,通过以上管理措施,蒜苔发生生理损伤,代谢紊乱,抗病力减弱,致病微生物极易侵入的几率大大降低。蒜苔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发展,推动了贮藏保鲜业的发展。大蒜种植面积和蒜苔贮藏量仍在增长。几年来前来我库贮存蒜苔的客户络绎不绝,单位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做好准备,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争取经济效益双赢。

[1]马献增,王俊振.冷库贮存蒜苔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10期.

文亨利范文5

后来直到体重到了84斤,才开始慌,妈妈那次也是想要看看我的肚子好点了没有,结果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才去医院检查。跑医院的费用远比我看了三个中医开的药贵,但那个时候开始觉得其实只要好药费不算什么啊。

然后身体那样的主要是本来身体就虚,还得承受很大的压力造成的。其实那段时间我已经很放松自我了,所以回家后我一直在跟妈妈说其实我已经有很放松自我了这段时间,然后她就说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说一下子就发生啊,你的压力也不是说有那么一两天而已啊。

所以检查结果就是得吃几年的药调调,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个挺有责任心的医生一边劝说我不要在乎分数排名,第一也好倒数也罢,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结果还一边算着时间和日子让我不要耽误功课,抽完血啥的就回学校读书,然后复查时间都定在周末。哈哈。

文亨利范文6

人的一生。殊为不易。在看似乎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却充满了种种荆棘,面对困难,有些人一撅不振,而居里夫人,把它当作了眼中的一颗尘粒。

居里夫人,她有着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的精神。她崇高的人格魅力,她美丽的内心,她的公正不阿,她的言语律己,她的坚强,令人对她越来越感到钦喷佩。在社会的女性歧视下,在工作环境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她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一味的工作。她的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在极大的荣誉中,她没有停下工作来而尽情的享受,反而,她视名利如粪土,淡薄名利,憎恨虚荣,她就像元代王冕〈题墨梅〉诗中说的那样‘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枕,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欧洲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上一篇桃子的功效

下一篇爱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