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煤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煤矿范文1
摘要:阐述了综合机械化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上的应用,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发挥机电一体化作用,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对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煤矿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综合机械化;电气自动化
引言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采煤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尽量选用先进的采煤工艺,从而到矿井的高产高效的目的。随着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在矿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因为煤矿是高危行业,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大减少用人,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矿机电的自动化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高效、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采煤工艺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简称为“综采”,综采之所以先进是因为破、装、运、支、处等五个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减少了中间人力参与的环节,提高了劳动效率。
(一)装备特点煤炭井下开采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集中化生产。而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的前提是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单产,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达到一矿一面或一矿二面的高度集中化生产。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应以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强度和采煤机的有效开机率为目标,其技术途径有提高综采工作面配套设备的小时生产能力。增加工作面的出煤点。提高综采设备及矿井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工作面辅助工序的影响时间。实现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主要有单一长壁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和实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采用大能力的新型综采装备来实现长期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也是今后采煤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其装备的主要特点是:设备能力大。大功率(>800kW)电牵引采煤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在1000~1200t以上,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在500~2000t以上;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为了适应采煤机快速割煤的要求,采煤机具备自动调高等功能;液压支架采用电液控制,能实现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设备性能好、可靠性高。
(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长壁综采是巴兰布矿近10年来利用中国综采成套设备获得良好效益的采煤法,其工作面巷道布置仅有回风平巷、运输平巷和开切眼,通风系统完善良好。一般来说,加大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增加采煤机割一刀的煤量,相应地可减少工作面斜切进刀及端头作业等工序对生产的影响时间,因此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一般以工作面日产量最高或吨煤成本最低为准则,制约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刮板输送机的铺设长度。增加工作面的推进长度是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最有效的方法。制约工作面走向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回采巷道的掘进和支护、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铺设长度以及采场的地质构造。
短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应用主要基于两个条件:即回采巷道实现机械化快速掘进和实现了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的快速作业。这种采煤工艺使用于开采缓倾斜中厚及厚煤层的中小型矿井,以及大型矿井回采块段小、不适宜布置长壁综采工作面开采的煤层。
短长壁综采是在已掘巷道巷柱式开发区内布置长壁工作面,并用综采成套设备回采煤柱的新式采煤法。印度巴兰布矿购置了中国综采成套设备,在63L短长壁综采工作面进行了试验。试验期间,65d采出煤炭102415t,平均日产1300t,最高日产达2000t,工效和采出率均有大幅提高。实践证明,短长壁综采在印度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中国中小型煤矿由巷柱式开采改为长壁综采也具有借鉴价值。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开采的生产过程是:工作面采煤机先截煤、移煤和推移输送机等工序;进行2~3刀后暂停截煤,依次分段打开支架上放煤窗口放顶煤,出现矸石时,立即关闭放煤窗口;直到工作面全长顶煤放完为止,即完成一次放煤的生产过程。顶煤放完后,综采工作面便可继续向前推进。
随着近几年来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及超强度开采,原煤田中开采条件较好的煤层逐渐枯竭,可采储量占总储量较大比例的薄煤层开采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的课题同样也摆在面前。在我国煤矿中,薄煤层的储量占煤炭可采储量比例较大,在已探明的矿区中,有84%的矿区有薄煤层,储量约620亿t,占总储量的17.5%。由于在开采技术上薄煤层属于难采煤层,机械化水平一直比较低,在开采煤层中产量比例小。在薄煤层中,由于受煤层薄、人员活动空间小等限制,在采煤方法的选择上是一个难题。传统的采煤工艺通常采用工作面打眼放炮落煤方法,该种开采方法产量低、安全性差。要提高单产水平和工作面效率,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必须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扩大综采的应用范围,提高综采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是煤炭工业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对煤矿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二、电气自动化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采煤机从中厚煤层起步,发展到薄煤层、大功率、大采高强力滚筒采煤机。从有链牵引、无链液压牵引方式,逐渐发展到了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和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液压支架高度从薄煤、中厚到厚煤层,支架型式由占主导的掩护式,逐渐发展到有四柱支撑式低位放顶煤、两柱式的高位放顶煤(单输送机)、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等多种架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煤炭生产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作用。目前从国内煤矿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效益出发,电液控制液压支架主要用于年产400万t以上的一次采全高长壁工作面,600万t以上放顶煤工作面及薄煤层高效开采工作面。将在2年内结合各矿特点尝试第一套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采煤的过程更加人性化,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监控及专家诊断系统的可靠性是国产采煤机研究的主要内容。该系统能够实现综采装备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远程监控,使采煤机根据煤层的变化实现自动割煤、煤层的软硬自动调节采煤速度,检验并完善动态监测综采支架液压系统压力和各受力点的状态,自动调节支架推移输送机的拉移等。近期进行项目的调研、选型工作,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东庞矿实施,重点解决采煤机的工矿在线检测、故障诊断及预报、显示与传输系统、采煤机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问题。使综合机械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结语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煤炭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综合机械化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实现了高产高效现代化煤矿。
参考文献:
现代煤矿范文2
关键词:矿井机电 机电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1 矿井机电管理的必要性
今年来,我国煤炭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矿井工作面机械化,巷道掘进机组化,装备配套选型现代化,尤其是数字化的监测监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煤矿要生产发展,加强煤矿管理是关键,而矿井机电管理作为煤矿综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良好的机电管理可以直接有效改善生产环境,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具有十分必要性。
2 现阶段我国矿井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机电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工作艰苦、风险大、环境差。对高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煤矿不得不从内部发掘,进行人才的自我培养,而学有所成,经验丰富的员工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的行业“跳槽”,使得很多岗位青黄不接,机械队伍难以维持稳定,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急待提高。
2.2 设备老化,改造工程量大
由于我国煤矿的建矿时间普遍较早,老,旧,杂设备过多,这些设备很难符合今天煤矿安全生产的新需要。不少煤矿中的防爆高压开关、主扇、绞车等过于老化陈旧,保护装置,安全设施不完善,跟《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而煤炭企业通常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检修保养,再加之检测手段落后,对存在问题难以发现,机电事故存在很大隐患。
2.3 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尽管最新的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了建井的基本机电管理制度,但面对煤炭价格的上涨,各大矿井纷纷热衷于追求产量,对机电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还有一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说仅仅是“形象工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落实,现场监察中,管理混乱,失爆现象屡有发生。
2.4 煤矿机电监察存在很多问题
加强矿井机电监察是企业对矿井机电管理的有效手段,然而,矿井机电监察在现场中同样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煤矿机电监察员在监察过程中很少做到亲力亲为,很少去查阅各类资料记录,很少深入采掘工作面、机房车间、区队去查找问题。其次,煤矿机电专业性强,对监察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且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没有明确的操作说明,模糊的界限使得监察过程中难以把握,再加上专业监察人员数量有限,而机电系统分布范围广,战线长,监察工作一般采用抽查式,随机性较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再则就是监察过后的问题处理跟踪不够及时,监察工作缺乏力度,一些问题和隐患被无限期拖延,使得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的例子很多,对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没有表现出强硬性,给出必要的行政处罚。
3 解决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策略
3.1 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近年来,煤炭行业机械化进程发展迅猛,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且煤矿装备的技术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提升绞车、变电所等现在都采用计算机控制,员工必须明白设备原理性能和特点,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和维修技术,这就要求必须有高素质人才来进行操作、管理和维修工作。具体做法可以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可以将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聘回来,还可以从内部发掘人才,自己培训,采用自配、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使得机电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循环,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机电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
3.2 求真务实,强化现场管理
企业管理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深入现场,充分了解工作环境及设备情况,应当对运行中的设备、电缆、各小型电器进行定期循环检查,对于安全保护装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根据反馈的结果,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做到“小故障不交班”“大故障不过夜”,最大限度降低机电故障率。同时要严把复查关,在整改期限到达后,及时组织复查,发现还未得到处理的,必须进行严肃处理,根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经常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从而使得以后的工作中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检修和维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克服机电事故对生产的制约。
3.3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
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生产能力,同时威胁安全。应当避免人海战术即设备性能低、人员投入量大、点多面广效率低下。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作业面和事故发生源的个数。国有煤矿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债资金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企业自身也应该统筹规划,抽出一定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换和对新产品的研发,逐步健全完善机电安全生产系统。与此同时,安全监察部门应该对企业安全技术投入这项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察,保证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质量达标,安全完成。大大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档次,从根本上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3.4 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所谓制度,其实是一项约束机制,它是指导员工开展工作的尺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到位的管理和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生产发展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成了最突出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操作、维修、质量验收和现场管理等方面。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设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成了当务之急。为了严格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必须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包括: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事故追究制,业务保安制等。要根据工作的实际客观情况,制定配套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积极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实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总之,煤矿井下的特殊生产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矿井机电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定位,完善制度、健全资料、加强培训,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扎实开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逐步提升全员素质和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确保矿井机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妊强,崔冬,倪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煤炭,2006(8):26—27.
[3]常西坤,黄冬梅,温兴林.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煤炭,2006(9):66—67.
[4]张喜武.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本质安全一神华创建煤矿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工程,2006(8):36—38.
[5]邬永权,杨君.机电技术管理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忉.爆发技术.
[6]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现代煤矿范文3
关键词:大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煤矿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管理核心。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现代化是改变煤矿安全的根本措施。利用科学技术结合煤矿安全理论,使人—机—环境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实现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有害气体浓度等井下工作环境时时刻刻得到监测监控,并能得到优化管理,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
一、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煤矿作业场所经常变化,不安全因素不可能完全预见,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对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不断充实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目标。
(一)计划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而具体采取安全措施。编制计划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在编制年度和月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通风、防治瓦斯、防火、防尘和降温等工作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时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安全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落实,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二)技术管理
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所有仪器应有说明书,建立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帐(密闭墙台帐、火区台帐、局部通风机台帐、注水台帐等)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反风设施检查记录、瓦斯检查记录和瓦斯涌出异常检查记录等)齐全。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三)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四)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二、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一)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和煤矿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防尘和瓦斯管理等。
(二)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维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的系统。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三)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矿井通风管理,能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三、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通风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负责制。在进行具体决策时,由通风区(队)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这种传统的通风管理优点在于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他们每天要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某一具体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矿井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总工程师、通风区(队)长进行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一)计算机图形显示
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等。在图上标明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计算机显示矿井通风有关图形更直观,更便与合理管理。
(二)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
主要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包括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
(三)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
主要包括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可准确、完整地检索到相关的内容。
(四)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
主要包括风量测定及全矿风量综合分析、通风阻力测定及阻力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报告及性能评估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煤矿瓦斯鉴定和分析、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和矿井火区分布定位以及各参数测定时间和数据分析等。
(五)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
主要包括各类人员的具体信息。计算机通风信息日常管理系统将全矿井与通风相关的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统一管理,然后通过网络使其在全矿或更大范围内资源共享,决策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各种记录和状况,进行科学决策。
四、结语
通过运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煤矿通风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
参考文献:
[1]吕大伟,吕伟伟.矿山安全检测监控与矿山设备诊断[J].科技创新导报,2009,(04):55.
现代煤矿范文4
[关键词]现代管理手段;煤矿材料;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29-01
在煤矿材料成本控制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分析煤矿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并且根据煤矿生产要求等控制材料价格,在提高煤矿生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煤矿资源。
一、应用现代化控制方式达到材料成本控制目的
在煤矿企业执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确保可以利用先进的控制与管理制度对材料进行成本控制[1]。
首先,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主要因为在煤矿成本管理期间,管理工作计划的落实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利用先进管理手段,促进实际工作与工作计划之间的一致性,使得煤矿材料成本控制工作得以有效实施[2]。
其次,制定全过程的材料成本控制制度。在煤矿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其是通过事前投入、事中运行与事后产出三个阶段完成施工任务,这就需要材料成本控制人员能够制定出全过程管理制度,也就是事前管理制度、事中管理制度与事后管理制度,确保可以更好的对材料成本进行管理。
在施工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保证能够通过市场考察选择出质量符合标准并且价格合理的施工材料,确保可以更好的对施工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制定限额购买制度,要求施工材料采购人员根据材料采购计划执行工作,不会出现浪费的现象。另外,在事前管理期间,管理部门还要及时纠正材料成本偏差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人员必须要做好事中控制工作,保证能够通过良好的现场指挥工作提高成本控制效率。此时,煤矿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必须要重点关注现场指导与监督工作,确保可以及时发现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材料管理效率,避免因为材料管理不善出现大量损失的现象[3]。同时,相关部门还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材料使用标准,严格执行现场控制工作,并且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将煤矿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项目分为几个责任区域,区域负责人必须要全面控制材料使用成本,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设定一个材料成本控制指标,当区域负责人所负责区域材料成本控制达到相关指标的时候,就要予以区域负责人一定的薪资奖励,同理,在区域材料成本控制不能达到相关指标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薪资的惩罚,这样,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兴趣,提高其成本控制积极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材料成本控制效果[4]。
在工程反馈阶段,煤矿材料成本控制人员必须要做好反馈工作,保证能够为上级部门提供良好的评判依据。同时,煤矿工程材料成本控制人员还要针对已经达到成本控制指标的项目进行汇拢分析,保证能够衡量其最终结果,一旦发现最终结果出现偏差,就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 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节约成本
近年来,我国煤矿工程相关原材料的价格逐渐提高,使得煤矿企业的材料成本增多,经济效益也在不断下降,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煤矿企业要想摆脱现状,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应用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确保可以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在力量,在节约企业材料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煤矿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煤矿企业可以将现代化“价值工程”成本控制手段作为成本管理主要方式,也就是功能分析、评价等体系结构,其致力于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并且完善产品的功能,达到良好的煤矿工程施工效果。虽然传统的煤矿工程施工材料中,包含较多旧钢轨与枕木等,但是,在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不能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同时,钢轨功能无法得以完善,出现了不必要的损失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利用“价值工程”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确保可以有效评价与分析,这样,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钢轨的实际使用功能情况有效发挥其在煤矿工程施工中的优势,进而达到成本控制目的。
结语:
在煤矿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成本控制工作,保证能够加大控制力度,在优化成本控制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成本管理方式,进而达到良好的煤矿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效果。同时,煤矿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人员还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学习先进成本控制技能,在增强自身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煤矿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静.试析降低煤矿材料成本的主要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121-121.
[2] 郭军伟.浅析降低煤矿材料成本的方法和途径[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5):67.
现代煤矿范文5
【关键词】现代煤矿 双网支护 技术 运用
在目前,双网支护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巷道在过断层或构造带情况下,会采用锚网支护,因为该种支护技术具有较好的支护能力,其可以通过自生承受压力来达到支护的目的,所以是南方煤矿巷道施工过断层或构造带很好的选择。因此加强双网技术在现代煤矿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1 双网支护技术在现代煤矿支护中的应用概况
1.1 双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目前的双网支护技术中,其应用种类较多。分为:金属支架支护和网壳式支护等多种支护形式。在如今,不同煤矿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支护技术的运用。其中以锚网支护技术的应用居多,但是也有很多企业采用金属支架与锚网喷支护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让其内部预应力的不规则现象得到有效地缓解,所以在南方很多煤矿巷道掘进过断层或构造带都采用双网支护或金属支架的方式进行支护,其目前的应用现状还处于一种创新与研发阶段。
1.2工程案例
某矿位于一个煤田的中部,其地势情况十分复杂,而且岩性较差,局部区域还出现断层的现象,这就造成其煤矿巷道出现局部断层的情况。为了能够让巷道的顶、底以及中部结构能够相互作用,采用双网支护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稳定是控制巷道变形的有效手段。在整个工程中,其双网技术包括双层锚网喷+顶锚索+注浆+两帮平锚索作为一种永久的支护。同时在局部区域,其采用底板锚来增强其稳定性。从总体上来看,双网支护结构的模式,左部为金属支护,而右边为网壳支护。这种双网支护模式在工程项目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2 双网支护技术在现代煤矿支护中的应用方法
2.1 软件模拟
在煤矿的巷道进行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其空间立体结构进行相应的评估。然后对其三轴平衡状态进行相应的模拟。因为,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其空间巷道的稳定性可能会遭受破坏,其主应力也会也会随着切线的方向而发生改变。甚至会超出其最大值的符合。而对巷道的结构进行模拟不仅能够对双网支护技术的应用情况得到最为清楚的反映,还能对混凝土的喷层进行分析,从而让其拱圈上的分布保持在一致。使得其应力的分布更加的均匀。一般情况下,双网所支护的应力基本都集中在中部,而在腰部基本达到了最大。这就说明双网支护承担了较大的应力,而且对整个喷层结构的稳定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巷道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双网支护技术明显能够提高整个煤矿工程的施工进度。
2.2 应力分析
在应用双网支护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应力进行具体的分析。尤其是其断面部分的应力,需要做出较为精准的计算。同时在进行断面开挖时,一定要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简而言之,就是安装锚杆以及钢筋网。这个时候需要对其大巷所对应的应力进行相应的计算。其计算公式通常为F=Ma.其中F为其内部预应力,而M为其所承受的质量,a为其内部分子运行的加速度。双网支护技术之所以能够让应力得到较好的稳定,主要还在于其金属架的支撑分担了一部分质量,这样M值就会相应减小,F值也会相对减小。从而让预应力的数值变得逐渐稳定。
2.3 施工监测
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软件模拟,在施工的过程中则需要对施工进行监测。因为在支护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支护段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数据作为依据让双网支护技术在现代煤矿中进行全面的应用,如果没有合理监测参数,常常会导致施工出现问题。下表1表2为单双盘网支护变形的观测数据所示。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底部以及帮底移近速度变化的并不是特别大,由此可以看出其在变形的速度上要远远的小于单网,从而在参数上证明了双网支护技术比单网支护具有很多的优越。
2.4 工业效益
钢筋网壳双网支护具有很好的工艺效益,在进行应用的时候可以对构件的抗弯能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一般情况下,其钢筋网支架的用量大约为G=18.05KG,其具体参数如表3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材料的分布情况。其模量以及自重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同时在截面系数上也需要进行规范施工,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出,其钢材量每减少35.53%,其模量的抗弯截面就能增加21.39%。这种效益上的提高不仅能够让原材料得到有效地节约,还能提升其应用的效率。所以,双网支护技术在工业效益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在现在南方个别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刨煤机采煤方法,此开采技术有力的提高了煤炭生产效率,同时刨煤机采用了智能驱动系统,在开采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全部自动化操作。刨煤机开采系统较其他方法简单,其自动化程度较高,由一根无极绳牵引即可进行割煤工作,同时可以在输送机平面上自行找平,不需要另外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刨煤机在推进过程中由电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而其自动控制的前提就是要做好煤矿双网支护工作,因为只有让巷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其自动化程序才能得以运行,才能有效地提高其工艺水平。
3结语
现代煤矿支护中双网支护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煤矿开采巷道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地增强,其连续性的支撑作用还能让岩石松动现象得到彻底的缓解。在进行支架的应用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对其应用概况进行基础性的分析,同时还要做好施工前的软件模拟以及应力分析和施工检测工作,让双网支护的工艺效益能够全面的发挥出来,从而全面提升双网支护技术在现代煤矿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仁树,薛华俊,郭东明,李涛涛,何天宇,高宗明.大断面软弱煤帮巷道注浆加固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4(12):115-128.
[2] 褚晓威,鞠文君,吴拥政.矿用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单孔锚具滑脱机理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12):25-36.
[3]令狐建设,沈春明.高地应力巷道组合托梁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4(12):18-34.
[4]潘立业,张昌锁,马洁腾,王银涛,柳明.高频超声导波检测锚杆有效锚固长度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12):889-921.
现代煤矿范文6
[关键词] 现代煤矿企业;企业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新途径
[DOI] 10.13939/ki.zgsc.2015.24.129
1 人事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人事管理是煤矿企业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和日常经营的基础性环节,担负着为企业各个部门和工作岗位选拔、储备和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能,是企业各部门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的重要前提。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核心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崇尚人才的时代,没有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没有一批高水平的精英,企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想要取得企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才、团队的支撑。人事管理是直接面向煤矿企业所有的员T开展的管理工作,是挖掘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其工作的好坏和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可见人事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优势。当然,人事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上,从微观层面上讲,其在员工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高低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事管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不断地挖掘其发展潜力,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寻求机会,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快速、稳步增长,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出巨大的人才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2 我国煤矿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对企业人事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人事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意义重大,但是煤炭企业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人事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这种重要性。其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落后的认知上,因此,在人事管理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实质上也表现出极大的滞后性,使得人事管理很难与煤矿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上的脱轨问题。由于煤矿企业本身的性质,加之自然条件的约束以及生产条件的艰苦,在技术含量上表现出极大的缺乏性,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也表现出严重的不足,长期以来,人事管理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煤矿企业领导的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人事管理的进一步好转。
2.2 疏于人才选拔、任用过程严格控制
虽然我国的煤炭企业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但是在人事管理方面除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外,还表现出缺乏与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相协调的一系列正确的机制。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一套完整、科学的招聘流程开展招聘T作,并非本着“择优录取”的选拔原则选拔人才,也没有对应聘者进行公正、公开透明化的选拔环节,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入围者大多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才能通过选拔最后被录用。这种陈旧、过时的选拔机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T的积极性和对煤矿企业的信心,同时也更加恶化和扭曲了这种认识,另一方面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拒之门外,纳入企业的仅仅是那些缺乏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不足很难胜任工作的关系户。
2.3 不注重人才的后期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现实的工作环节中,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开展这一工作,疏于人才的后期培养和筛选环节,也没有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在人事管理上出现了很大的纰漏。企业内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和体系,很难反映出员工个人的贡献和业绩水平,很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很难体现出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另外,煤矿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过于疏松,并没有设定严格的淘汰制度,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压力和足够的动力去督促他们很好地完成工作,这就导致煤矿企业员工普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严重不达标的问题。
3 现代煤矿企业人事管理改进的若干新途径
3.1 加深认识,逐步提高对人事工作的认识水平
虽然近期这种劣势有所改观,但是对人事管理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教条化、机械式的水平上。对人事管理的认识过于单一化,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人事制度的执行过程,仅仅局限于一些陈腐的条条框框。对于人事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必将导致人事管理工作的呆板性、滞后性和形式化发展。只有不断地深化对人事管理在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够引导和督促相关人员给予人事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程度,才能对人事管理工作不断地树立科学、合理的认识。尤其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更为重要,只有自己身先士卒,打破这种传统的理念,才能够不断地带领和引导企业的员工一起推动人事管理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出人事管理工作在煤炭企业中的关键性作用。煤炭企业的领导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后期的管理工环节,要牢牢记住人才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有力保证,是推动和促进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客观分析和正视当前企业在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将人事管理工作深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