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1
一、孔雀:美丽、吉祥;孔雀落单:悲伤、凄凉、孤寂
全诗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起兴,引出刘兰芝、焦仲卿这一对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并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美丽吉祥的孔雀可情的意象,被迫分飞的孔雀与下文描写的夫妻各自坚守爱情的情节遥相呼应。
二、蒲苇:柔韧、顽强
蒲草多生在水边或池沼内,每年春季从地下宿根发芽生长,并且不断分株;冬季遇霜后,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宿根在土中过冬。用手抚摸它,它极其柔韧,像极了女人的某种性格。正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她对爱情的坚贞,就借蒲草来表达“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文中两次提到蒲草,后世的诗文中也多次化用这一意象:“奴心若蒲草,蒲草韧如丝,奴心亦如是,缕缕铭相思。”
三、磐石:坚定、专一、结实
磐石也作盘石,厚而大的石头,有坚固,不易移动等特点。常被人们用以表达一些坚定、结实、专一的信念和希望。如:“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之七)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着同门“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驱车上东门》说:“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用磐石来象征友谊、寿命固当,而用之来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却也颇为贴切。本诗中“君当作磐石”、“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磐石方正且厚重,可以千年不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执着爱恋,可以千年不朽!
四、黄泉:共同的归宿、生死相依
黄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左传》中郑庄公对母亲曾有不及黄泉不相见的怨语。本诗中仲卿与妻兰芝约定:“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当无力对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时,兰芝与仲卿诀别,面对对她有所误会的丈夫,兰芝在言明真实情况后,提醒仲卿“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这种反抗似乎是消极的,但在没有更合理方法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心,两人的爱情获得了圆满。
五、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忠贞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国时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在好L雀东南飞》这首长诗的结尾处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在刘焦二人的合葬处“东西植松柏”寄托了人们对两人忠贞爱隋延续的一种美好祝愿。
六、梧桐:伉俪情深、凄苦、期待、知音难觅
花木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因此,古代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最具有想象力和浪漫特色的末段,就化用了以上意蕴。“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呜,夜夜达五更。”这幅美妙、神异的图景既寄寓了人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同时也借助神话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七、连理枝:恩爱夫妻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常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孔雀东南飞》中没有直接明写连理枝这一意象,但从诗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不难看出它是化用了连理枝这一意象。
八、鸳鸯:成双成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鸳为雄鸟;鸯为雌鸟。鸳鸯常成双成对出现,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人们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相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正是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在长诗中紧承连理枝两句“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焦刘二人魂化为鸟,现实被阻隔的爱情,在死后获得了圆满,与《梁祝》中的“化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结尾处,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延伸,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格调有了质的飞跃。
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比喻两情难舍难分,情调凄恻悲怆,暗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结尾用美丽而富有神幻的“鸳鸯对鸣”作结,前后呼应,给人以联想回味。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厮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2
《孔雀东南飞》千百年来震撼着读者的灵魂,它是一曲悲天恸地的爱情悲剧。基于文本的这一特点,笔者在文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又开掘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法,从而品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教学目的]
1.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作手法。
2.品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
[教学重点]
从悲剧主体和悲剧手段两方面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多样的悲剧手段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法、朗读法、合作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情式的导入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悲剧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既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这就是悲剧美的感染力。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孔雀东南飞》是如何写悲剧的,品味其悲剧美。
二、探究悲剧写法
(一)从悲剧主体探究
以鲁迅先生给“悲剧”下的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探究的切入点。
1.毁灭了两个美好的人
(1)刘兰芝:多才多艺、勤劳贤慧、外柔内刚、忠于爱情、聪慧坚强。她是一个德、才、貌齐美的人。她近乎完美,是美的化身、善的代表。作者把她塑造得越完美,她的毁灭越能激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更突出悲剧的色彩。
(2)焦仲卿:温良孝顺、外柔内刚、忠于爱情。他虽没有刘兰芝那么完美,但他也有着美好的人格,他的毁灭也构成了“悲剧”。
2.毁灭了一段美丽的爱情
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这段爱情的至善、至美、至真、至纯?
(1)仲卿为兰芝求情。(第3节、第5节)
(2)夫妻对话。(第7节,第8节)
(3)夫妻誓别。(第11节,第12节)
(4)生离死别。(第24、25、26节)(课件再现)
(5)兰芝投水(第30节)(课件再现)
(6)仲卿自缢。(第31节)(课件再现)
结论:
1.为了获得强烈的悲剧效果,作家总是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表现悲剧人物的价值。唯有对美的破坏,更能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唯有对善的压制,更能唤起人们对恶的愤慨。
2.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从而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
(二)从悲剧手段探究
1.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作品中一对尖锐的矛盾冲突是焦仲卿、刘兰芝与焦母、刘兄的冲突。双方矛盾的实质是青年人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与封建礼教的矛盾,是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
诗中焦、刘二人反抗的表现有:兰芝自遣,仲卿求情,兰芝抗兄,双双殉情。
在这对矛盾斗争中,冲突双方的力量并不是势均力敌的,代表封建礼教的一方的焦母、刘兄势力非常强大,而代表善的一方的焦仲卿、刘兰芝力量很弱小。
结论:正因为黑暗势力过大,才使得被毁灭的一方的悲剧意义显得更有价值。作品通过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2.起兴的开头。开头运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徘徊”,孔雀失偶,迂回飞翔的姿态让人们在心灵上不由升腾起一种黯然神伤的情绪。因此,这开头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哀怨、伤感的基调,暗示了作品叙述的将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3.浪漫的结尾。结尾焦、刘二人化为鸳鸯,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似乎给悲剧带来了一点亮色,其实它是“幻化的悲剧的光圈”。正是因为人民的大众心理不能承受这悲剧的结局,所以才想象出这种浪漫的结尾――既然不能美满于生前,只能寄团圆于死后。其实这更衬托了故事的“悲”,是“以喜衬悲,借乐写哀”。而且,化为鸳鸯后,“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分明是一种悲鸣,是凄婉的控诉,浪漫中充满了悲彩。
4.环境或景物描写的烘托和渲染。
(1)以悲景衬悲情。“日欲暝,愁思出门啼”(第23节)、“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第27节)、“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第30节),以悲惨之景衬悲惨之情,有力地烘托了悲剧气氛。
(2)以乐景衬悲情。诗中第21节,写太守迎亲,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渲染太守办婚事的气派和热闹。这与第23节中写兰芝“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的悲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一喜一悲的反差造成强烈的悲剧效果。
另外,作品还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抒情性极强的议论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对“马”的细节描写和刘兰芝五次流泪的细节描写)来强化悲剧色彩。
三、歌曲渲染
在深入探究的基A上,用心聆听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
通过聆听歌曲,学生在内心深处进一步领悟这千古绝唱中的悲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3
首先,谈谈对“赋”的继承。“赋者,铺也。”铺,就是铺排,也就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下面我们就从内容的角度分类来谈赋在乐府诗中的运用。
一、景观物象的铺排
即通过多侧面地描绘景观物象,以渲染环境、气氛、情调。如汉代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可能是一首武帝时所采的《吴楚南歌诗》,是江南水乡渔家儿女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中以“莲”谐“怜”(怜爱,爱恋),又以“鱼”谐“女”(女郎、渔家姑娘)。后面四个铺排句,仅仅换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却富有情韵地反映了男女青年在采莲劳动中互相嬉戏追逐的情态。
二、事态现象的铺排
在叙事诗中常以排比的句式铺陈其事。如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好几处着意铺排渲染。这位古代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典型事迹。诗中铺写她在出征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出征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瞅瞅”;归来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过这些铺排抒叙,有力地突现了花木兰保家卫国、居功不傲的劳动妇女的质朴本色。读之,使人感到畅酣达意、痛快淋漓。
三、人物服饰的铺排
即通过铺写人物的服饰装扮,借以显示人物的身份、外貌乃至心理。如《陌上桑》中描写秦罗敷的装束:“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意在突现罗敷的端庄和美貌。又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即将离开焦家时的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描写一方面突出了刘兰芝的美丽,同时也表
现了她镇定、坚强的内心世界。
四、铺写人物的年龄教养
通过铺写人物的年龄特征借此以显示人物的成长过程。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以突现兰芝的知书达理、聪明能干。
铺排的主要特征就是淋漓尽致、畅酣达意。
其次,谈谈对“比”的继承。“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即比喻。是三种手法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言:“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这是焦仲卿听说刘兰芝要嫁给府君之子时对兰芝说的话。在此,他将自己比作磐石,借以表明对爱情的坚贞;将兰芝比作浦苇,责怪她不能坚持到底。比喻的主要特征就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最后,谈谈对“兴”的继承。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诗词中凡用“触物以起情”、“感物而动”的兴笔开篇或收束,谓之“兴起兴结”。它具有触发联想、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功能。古代诗词中,兴起,用得较为普遍;兴结,相对地说来用得较少;而兴起兴结,有时合用于一首诗中,则更为少见。而比和兴又往往结合在一起,所以重点谈谈兴中含比这种情况的运用。
兴中含比,即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起兴句中也兼含有“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在内。兴中含比,多用在诗篇的开头。用来起兴的物象本来与主题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起触媒作用,也含有一定的渲染铺垫之意。但若与比一旦相结合,兴中含比,那就和本题直接挂上钩了。兴中含比,要比单纯地起兴或单纯地用比,则诗中意味倍增。兴中含比,以兴为主,比则从之。
兴中含比,常见于表示情爱、亲情、离别之类的诗作中,多从外界景观物象中触发联想。从兴中含比所取的兴象类型来看,有以动植物作比兴者,也有以非生物或自然现象作比兴者。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领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又如,乐府《古艳歌》:“茕茕(孤独无依)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兴的主要特征就是渲染铺垫、营造氛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4
一曲爱的悲歌,是为千古鸳鸯绝唱。
——题记
秋日突然神伤,碎雪零星满楼,夕阳凄凉地依在山头。
秋菊开了,星星点点,愁容满面。
我安静地穿过花园,心底涌上无限悲凉,秋菊盛开的时候,是我与夫君续缘之日,秋菊又开了,是我与夫君缘尽之日。
“莫思量,十年生死两茫茫,年年寒水断肠处,惟有泪两行,寂寞梧桐染院锁清秋,是离愁,月如钩,物事人非事事休,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满心凄苦,无语诉说,心如裂帛泪如泉涌。
夫君有苦难言,婆婆对我已没有恩情,园中花儿也好似不舍与我匆匆作别,泪光闪闪、饱满深情、我亦又舍得?可婆婆逼催,只能挥泪作别,纵有万般无奈,千种留恋,无人领会,意决去。
“为伊消得人憔悴,双溪舴艋难载愁,烟雨黄昏,非那点点愁,西风调碧树,望尽天涯路,风飘飘、心悠悠、肠断情深处。”
月儿弯弯,暮色低沉,经过婆婆门前,婆婆熄灯就寝,无奈,只得回房,夫君满脸愁绪,看我进来说道:“并非我无意留君,母命难违。”我苦笑:“夫君何出此言?不必多虑,知君重情重意,岂可怨君?”夫君拥我而泣。
长夜难眠泪沾襟,辗转反侧不能寐,与君深情相望,泪眼诉惆怅,逝者如斯,不知东方之既白。
终到哀肠断情处,诉君如蒲苇,蒲苇纫如丝,愿君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君呜咽、高马转头、万丈尘土起、泪眼把君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相见时难,别亦难,人不寐,孤夜难熬尽,高楼请酒入断肠,化作相思泪。”
哥哥许我与人家,心如死水泪如雨下,可怜衷情人,如今两相隔。
“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欲语泪先流。”
夜夜思君切,盼君早日归,惆怅马悲伤,蹑履相逢迎,嗟叹!便心伤。“自君别我后,日夜思君苦、逼迫有兄弟、以我应他人!”君泣拥入怀,哽咽不成声,“生不能日日相守不离不弃,但愿黄泉下相见,永不分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绵绵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生与君缘分已尽、来生,愿厮守至死不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5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仰望天空,想起了你。
细数,已有200多个日子未见到你,快忘了你的容颜。脑海里,只剩下你磁卡般的笑颜。还记得那个手势吗?那个很奇怪的手势。两食指轻点太阳穴,后又轻抱前胸,继而指向你。
你很疑惑,猜测着含义。而我,亦无过多解释,笑笑跑开。
我是在海边写下这些文字,海风轻抚,叶儿飘飘。嘴角扬起一丝笑容,随即便黯然。
你的突然离去,让我措手不及。虽如此,我亦无多言。
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而我,达不到你心中的模样。故,我强装笑颜,故作轻松的把手放开,潇洒转身。纵然我装得很像。但你,仍一眼看破了我的伪装。你明白,依我的个性,不会轻易就放手。我亦清楚,你,我难以忘。
我曾让人带话,依旧喜欢你,但与过去无关。其实,我只是在想,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那么廉价。而我,不希望仅因此便与你成为陌路。你说,找我聊天,只是想弥补对我的亏欠。而我,愤然回绝——我不需要。
只因为不愿让你再次闯入我的生活。虽如此,毕竟我喜欢你,如海般的深。故,最终,我答应,爱你如初。如今的我,与你相隔不远,只有2、3里路。虽如此,你于我依旧只能遥望却不可触及。
寝室里,狸问我,喜欢什么。我答,喜欢海。为什么,她追问。我只是依旧笑着回答,就是单纯的喜欢海。狸不知,喜欢海,只因为中学时喜欢过一个名海的男生。他的身上,有种海的气势,海的味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6
那天,我家小姐,一名叫兰芝的女子,她一遍又一遍地抚弄着我。那时,我便知道,她会舍我而去。于是,我低低劝道:姑娘,想开些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多贤惠的女子!原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曾在母亲的怀里任性地撒过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懂得如何孝敬爷娘,侍奉公姥。
终还是要离别!这我早就知道。我跟随小姐多年,真的有很多年了。甚至我已忘了究竟是八百年,还是一千年。我曾听过他们三生石上的誓言: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始终是悲剧。尽管我家小姐曾在佛前哭修了几百年。怪我不好,是我打翻了佛祖的青油灯。我原是个双髻的丫鬟。姑娘不忍舍我,于是,我成了一架箜篌。日夜守在小姐身边。
小姐是孤单的。那天,她轻抚琴弦:可叹我独自青灯前,这寂寥夜,奈何天!芳心一缕知向谁?曾是眼前人,如何都不见!
一滴泪水滑过她清秀的脸庞。我轻呼:姑娘!
泪水滴落,我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一叹三百年。
我静静地躺在姑娘纤细柔软的素手下。房里只有一盏青灯,散发一线幽光如豆。姑娘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
又是三百年。隐隐地,那盏青灯似乎长了些灵气。
“蓬莱山上长有一棵仙草,名曰七彩灵芝,若能采得,你我便可做三世夫妻。”
青灯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并不感到意外。
意外的是,佛祖说:纷乱红尘,万恶之源,身陷其中,必定受尽煎熬。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小姐道:与其寂寞终日,百无聊赖,不如身缚红尘,愿受煎熬。
佛祖叹了口气。
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一如还泪的绛珠仙草。
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三生石上,青灯与姑娘的对话恍如隔世。
郎啊,让妾再为你抚琴一曲。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