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岳阳楼记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岳阳楼记翻译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用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朗读、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引入范例,曲径通幽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浩浩汤汤

2.作家简介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摇 ?摇?摇?摇,字?摇 ?摇?摇?摇,?摇 ?摇?摇朝?摇 ?摇?摇?摇家、?摇 ?摇?摇家、?摇 ?摇?摇?摇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摇?摇?摇 ?摇,

?摇 ?摇?摇?摇;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摇?摇 ?摇?摇,?摇?摇 ?摇。

3.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4.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讨论并归纳。

自主学习

1.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

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4.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5.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本文文体亦骈亦散,用骈语描绘,以散文叙述。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妙处,我们先来参阅梁衡《文章五诀》,再回到课文,一起赏析。

文章五诀(作者:梁衡,文章略)

6.《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叙述?

7.《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描写?

8.《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议论?

9.《岳阳楼记》哪些句子是抒情?

10.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化用“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典故而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是要求为政者要以承担天下苍生的疾苦为己任,关注天下人民百姓。无论是化用前的句子,还是化用后的句子,如果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分话,都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化用后的句子比化用前的句子有名,原因在于化用后的句子加入了时间因素,使得句子具有空间意识,从而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11.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谈谈《岳阳楼记》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的妙处。

12.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摇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3.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课后积累

1.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摇此乐何极(穷尽)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摇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摇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2

要解决分歧、弄清意义,就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宋代及以后作品中的语言资料,分类对比,从中总结规律。

一、“越”的词性是动词,指时间的经过、度过。

在王力编的《古汉语词典》把“越六日,乙未”“越明年,政通人和”中的“越”释为“跨过,经过”。张永言《简明古汉语词典》中把“越六日,乙未”的“越”释为“经过”。

在宋代的语言用例中“越”在语法成分上作动词,可以受副词修饰,指时间上的经过,度过。如:

1.欧阳修《与薛少卿二十通》“今至此,向夷陵江水极善,亦不越三四日可到。”

2.苏轼:“择智力了干官员,分布诸县,则不越数月,其工可毕。”

3.《范文正集》:“未几而公以制闽殉节,遂克溃于成,又越二十余年而今制府驻节两江,始得以竣其事。”

第1、2例受副词“不”修饰,第3例受副词“又”修饰。词性相同,皆为动词。

二、“越+日期”中的“日期”,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

查宋代以后的文献中的语言用例,选择可以确定时间例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越+日期”中的“日期”就是事件发生的日期。如:

4.王安石《潭州新学诗并序》:“治平元年,天章阁待制、兴国吴公治潭州之明年,正月,改筑庙学于城东南,越五月告成……”前面说正月,后面说五月,这里的五月不是5个月,而是指日期是五月份。“告成”时间就在五月份。

5.苏轼《喜雨亭记》“是岁之春,……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指三月份乙卯日下雨,甲子日又下雨,丁卯日下大雨。《喜雨亭记》写在嘉佑七年(1062),查《二十史朔闰表》,这年的三月朔日是戊申,则乙卯、甲子、丁卯分别是三月初八、三月十七、三月二十,都在三月份。有的书把“越三月”翻译为过了三个月,即到了四月份,把乙卯翻译为四月二日,甲子翻译为四月十一,是不对的,查嘉佑八年四月份,没有这三个日期。

第4-5例中“越五月”就是到了五月份,“越三月辛巳”就是到了三月份辛巳这天,“越四年二月三日”就是到了治平四年二月三日。“越”字后面的日期,就是事件发生的日期。把“越”解释为“到了”是很准确的。对应现代汉语翻译为“到了某年某月某日”,意义清楚,指向明确。

三、“越明年”是“越+日期”的一种特殊形式。

明年就是第二年,也是一种日期。“越明年”就是“到了明年、到了第二年”。“明年”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

6.明代王世贞《艳异编》:“明年寒食,祭扫新坟,汝能为我一来,彼时又得相会也……越明年清明日……呼仆命骑往诣坟所……唯见双鸳鸯飞翔上下……”。前说“明年寒食”,后说“越明年清明日”,则“明年”和“越明年”是在同一年。

7.清代吴广成《西夏书事》:“惟秦政三十六年,石陨东郡,或刻之曰:始皇死而地分。越明年,其言果验”。查嬴政后死在秦始皇三十七年,“越明年”是第二年。

8.《僧宝传卷第十》:“开宝元年八月作偈曰‘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越明年正月二十八日。郡人竟入山。二月一日,太守亦至。……二日饭罢,端升座叙行脚本末,辞众。”前面说“来年”,后面说“越明年”,同是第二年。

9.南村辍耕录:至正十年庚寅,来守是郡……明年辛卯五月……越明年壬辰春正月初三。

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隶续》……宋洪适撰。……淳熙丁酉,范成大又为刻四卷於蜀。其后二年己亥……其明年庚子,……越明年辛丑……”。

11.清代叶梦珠《阅世编》:“……癸未九月也。次年甲申,京师告变……越明年,大兵下江南,弘光帝出走……”。查清兵下江南、弘光帝出走是1645年。从癸未(1643年)的次年是甲申(1644年),甲申的次年是到1645年。

12.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熙宁七年,天章阁待制、右谏议大夫濮阳李公来守济南。越明年,政修事治”。

第6-12例中,“越明年”后接月日或者秋冬等季节,可确定它们应该在同一年里,明年就是第二年。11-12例明年、越明年连续用,时间明确,可知“越明年”不是第三年。第12例是苏轼的用例,和《岳阳楼记》相同。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3

“名+之+形”中“之”的结构功能大致有三种:定语后置的标志、充当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具体的判断,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和前后词语的关系。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这种情况的前提条件是“名+之+形”结构在介词或动词(不包括心理动词)后,作为它们的宾语。此时“之”后面的形容词作定语,后置修饰前面的名词,为的是突出事物的某种属性。如: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译: 怎么能够用自己洁净的身子去蒙受浑浊的脏物的玷污呢?

解说: “身之察察”“物之汶汶”分别与介词“以”和动词“受”构成介宾关系和动宾关系,“察察”和“汶汶”作为定语分别修饰“身”和“物”。

又如: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现在凭借强大的秦国,先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

解说: “秦之强”与前面的介词“以”构成介宾关系,“强”作为定语修饰“秦”,突出秦国强大的实力。

将“秦之强”翻译成“秦国的强大”在语法上也说得通,强调的是“强大”。但结合原文语境:“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强大的秦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与赵国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对应关系。蔺相如正是从两个国家之间的角度来提“以十五城来交换和氏璧”的要求,并要秦国先作出表率,所以翻译为“强大的秦国”更合适些。

课本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作结构助词“的”

当“名+之+形”结构处于动词(不包括心理动词)和介词之后,“之”还可能是作结构助词“的”。这一情况下,“之”后面的形容词不再修饰前面的名词,而是直接活用为名词。此时,在句子中与前面的动词构成动宾关系的,或与介词构成介宾关系的,是“之”后面的形容词。如: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太宗十思疏》)

译: 国君掌握国家的重要职权,占据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地位

解说: 表面上看,“神器之重”放在动词“当”后面,构成动宾关系,与前文定语后置的情况相同,但是句子中实际上和“当”构成动宾关系的是“重”而非“神器”,“重”活用为名词,表示“重要职权”,而非形容词“重重的”,“之”就成了结构助词“的”,“神器之重”不是“重重的神器(国家)”,而是“神器(国家)的重要职权”。“域中之大”同理。

课本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

②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

③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4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①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②,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③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注释】①进而问之:进一步问使者。②食(sì):给……吃。③业:成就功业。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不以物喜)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D.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补不足)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这个人(他)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概括【甲】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4.【乙】文既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又体现了她选拔贤士的标准。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参考译文】齐王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成就功业呢?叶(音shè)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安宁,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二、(2015·铁岭)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5~8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 ②总角:指童年。

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B )

A.在洞庭一湖 而不一见其面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轼从旁窃观

C.或异二者之为 吾得其为人

D.览物之情 读之至流涕

【解析】A项的“一”,前者是“全,都”;后者是数词。B项的“观”都是动词,“看”的意思。C项的“为”,前者是“心情”;后者是动词,译为“做”。D项的“之”,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指范仲淹的碑文。

6.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怪,把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

7.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范仲淹有着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或:范仲淹有着忧国忧民、无私的精神品质)

8.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的敬仰和终身不得一见的遗憾、悲痛之情。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5

文言文教学,要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教给学生有关古汉语词汇及语法方面的知识,“言”是不能忽视的。但文言文教学只着眼于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疏通,满足于把古代书面语译成现代汉语,而忽视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章法的鉴赏的实际语感的培养,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诗文,大多是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的名篇。这些选文大多具有构思精妙、布局严谨、文笔简洁、用语准确等特点,在写作方面可作借鉴。如《核舟记》、《观潮》等,全文结构严谨,感情强烈,用词精准,堪称经典之作。讲授此文时,在消除文字障碍之后必须将上述内容讲清楚,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否则一味地讲授字、词、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那么,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预习习惯。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文言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事物,这时候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是怎样的,便会对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对学生提出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预习要求:学课文之前要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对照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专门准备一本记录课文疑难的笔记本……这样的方法坚持做下来,效果应该不错。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以读促“言”入“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生活、政治主张、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结合有感情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感、道德方面给予启迪。如《岳阳楼记》可以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再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要求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文言文教法,力求把“言”“文”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在课文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注意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通过对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等“言”的教学,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6

文言虚词虽然数量少,但使用频率较高,用法比实词更灵活,语法功能也比实词强,对其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而要读懂文言文,正确理解实词的含义很重要,了解虚词的用法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在中考试题中,虽未将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

在古代汉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划分与现代汉语中的分类不同。古汉语将具有实词属性的代词归入虚词范畴之中,我们在学习运用时,仍然沿用古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提法,这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还须注意的是,对虚词只是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里的“常见”是针对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而言的,也就是说,是我们在学习中常接触的一些词。

在未来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呈现出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而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综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点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第三点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次朗读,体会语气,再判断其意义。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是“之、其、以、于、而”。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5个,结合具体实例简要分析其用法。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做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做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做实词)

1.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人称代词,代人,做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人称代词,代物,做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做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做实词)

1.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等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在意义,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文言文中“于”一般做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意。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典例解析】

[例1](2009德州卷)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3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桂为饵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D.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C、D中“以”均为介词,含有“用”的意思。B句中“以”意为“认为”。答案为B。

[例2](2009潍坊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其”“则”“以”“于”的用法。答题时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找出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①句中“其”为副词,表反问;②句中“其”为代词,意为“他”。B项①句中“则”为连词,表因果,含有“就”的意思;②句中“则”为连词,表转折,意为“却”。C项两句中“以”均为连词,含有“因为”的意思。D项①句中“于”为介词,指明对象;②句中“于”为介词,意为“比”。答案为C。

[例3](2009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之”的用法。A句中“之”为代词,相当于“这件事”;B句中“之”为代词,指某个人,即被“谢”的人;C句中“之”意为“到”。答案为D。

[例4](2009黄冈卷)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而”“之”“以”“其”的用法。A项①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却”;②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就”。B项①句中“之”为助词,作用是取消独立性;②句中“之”为动词,意为“到”。C项两句中“以”都是介词,意思均为“用”。D项①句中“其”为人称代词,意为“他们的”;②句中“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答案为C。

[例5](2009扬州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