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1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步伐、年内在全国全面实施的要求,从7月1日起我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并轨,实行省级统筹。现将1998年各市、县(市)城镇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1998年7月1日起,各市、县(市)应严格执行省确定的城镇各类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详见附件),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今后,各地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调整,由省劳动厅、财政厅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二、要认真贯彻《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139号)及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规定。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项目,不得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合理控制企业职工退休后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基金征缴,确保收缴率达到95%以上。下大力气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清欠工作,防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努力保持基金的收支平衡,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探析
对于后勤管理工作而言,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才能够凝聚高校后勤队伍的力量,帮助相关人员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但是随着近年来后勤管理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管理人员的思想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下,相关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才能够做好后勤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
一、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品质
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问题比较繁琐,所以一定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要学会用我党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违背党的原则。要尊重自己身边的同事或者上级领导,以及作为服务对象的同学或者老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真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学校营造一个高效的教学环境。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身作则也是后勤管理人员一个重要的品质,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够要求他人来完成,要对自身服务者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管理能力
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管理能力也是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具体来说,组织、沟通、协调以及对资源的优化都是后勤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能力。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同样也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这是制约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一大因素。在高校的日常运转之中,后勤人员起到的应该是‘粘合剂’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被动的在提供服务。要真正立足于工作实际,不断提供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过于安于现状。
3、文化素质
其实对于现代高校来说,文化素质也是衡量高校后勤人员总体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来说,它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对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后勤工作的改革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对一门知识做到精准的掌握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这部分知识后勤管理人员都应该有涉足,这样才能够灵活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4、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所必须的一个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后勤人员对待工作才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够承受得住工作中的挫折。也能够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总之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条件能力,要能够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自卑、妒忌等情绪,这样才能够用一种更积极地态度去对待工作。
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性质
1、广泛性和社会性
广泛性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特点,它涉及到校内全体人员的衣、食、住、行,其中很多工作虽然难度不高,但是也非常繁琐。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性是在高校后勤改革之后才呈现出的特点,改革后的后勤管理工作要与水、电、工商行政等部门做好对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全体师生服务,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2、时效性以及政策性
后勤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突发问题的处理之上,比如说学校的供暖问题、水电问题以及房屋的维修问题等等,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后勤人员能够及时到位,并且找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而政策性则主要说的是后勤管理工作应该在学校规章制度的规定之下来完成,在为学生或者老师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不能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所冲突。
三、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具体措施
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后勤管理人员要树立起不断学习的意识,要善于在工作中分析自己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的去弥补。这样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思想方面的学习,这部分工作主要是通过后勤单位所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学习,这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后勤管理人员要培养起良好的服务技能,重视自身工作的示范作用,真正有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发挥后勤管理工作育人的功能。对于自身的工作要融入情感,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师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信任,也更便于后期更好的开展工作。
2、完善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
制度方面的保障对于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有帮助的。首先学校相关领导应该转变过去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将后勤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纳入到学校总体的考核体系之中,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的奖惩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在学校师生中间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肯定他们对于学校做出的贡献。当然校方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加强后勤部门的人员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这样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
3、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加强自我修养,在全校师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工作形象能够保证后勤管理人员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要做的这一点,首先要多学习文化知识,高校是一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而且当前后勤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所以说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融入到高校这个集体之中,进而更好的开展工作。因为这部分工作与后勤人员日常的工作联系性较小,所以说是非常容易忽略的,但是做好这部分工作能够为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高效的局面。其次在与学生或者老师接触的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形象,师生文化素质以及年龄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会用同一个标准后勤部门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恪守工作的底线,在工作中自X维护集体的利益。
总结:后勤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学校日常的运作。因此作为后勤管理人员而言,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该以何种态度,何种能力面对自己的工作。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慧贤. 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途径[J]. 管理观察,2015,(23):118-120.
[2]巫后新. 试论高校后勤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高校后勤研究,2013,(04):42-44.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3
【关键词】教师梦 做 好老师
老师、好老师与教育家分别代表了教书职业中的三种发展类型。老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书匠,教书育人是教书匠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能受到学生和家长普遍欢迎、被社会所公认的德高艺精的老师叫好老师,好老师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人生的事业来做。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且在教育理论上具有突出建树的人叫做教育家,教育家是在教育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且深受人们艳羡与钦佩的极少数精英人物,他们具有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作用。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照这种观点,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从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的角度上讲,这个说法并不错,因为伟大的力量来源于伟大的目的,远大的理想抱负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可以激发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但是,纵观历史,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讲,要成为教育家是不太现实的,而当一个好老师的梦想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成就好老师包括外因和内因。就一般而言,外因是教师自身所无力左右的,它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决策;而内因则主要取决于教师自己,它是教师自己完全可以驾驭的。因此,本文就着重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谈谈怎样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问题。
应当说,在众多的从教人员中,除相当特殊情况外,没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倍受人们欢迎的好老师。而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则必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也就是一个真正的教书匠。一个外行只能冒充教书的,但他是没有资格叫做教书匠的。要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前提就是你必须具备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个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首先,必须具有能保证自己立足社会且得以正常发展的生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强健的体质),具有适合自身发展与正常人际交往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
其次,具有相对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某种角度上讲,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将延其终生。实践证明,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变态、心理承受能力的十分有限、战胜生活困难和人生挫折的能力低下等均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和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再次,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里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能满足一个人实际工作需要所必备的学科知识基础与学科专业能力。按现行《教师法》要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应具有中师、大专和本科学历,这是对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基础要求。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一个教师仅凭在校期间的所学是难于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的,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最后,具有起码的教学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专业素质形成于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知识基础,具体表现为能够按照教育学原则、教学基本方法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去设计和实施教学、能够做到规范书写三笔字、熟练表达普通话、快速准确查阅专业工具书、能按常规组织课堂教学、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等方面。
以上几方面的素质是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仅具备上述几方面的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几种特殊的素质,教师特殊素质具体表现为:
第一,具有赤诚的爱生之心。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使学生亲近教师,信任教师,尊崇教师,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你是真正深爱和关心他的,这种关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和帮助上,具体体现在你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之中。
第二,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一个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一个好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堪为人师的言谈举止,职业要求的紧箍咒时时处处都套在教师的身上,教师只能是循规蹈矩,在思想上、政治上只能而且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在言行上充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忠实宣传者与积极塑造者,决不能随心所欲,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走火入魔"的非法言行。
第三,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师并不一定能教出众多优秀的学生,因为一个教师的能耐大小是通过他所教的学生反映出来的。因此,如何把自己的能耐变成学生的能耐,甚至使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需要他在具有相对渊博学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和运用熟练的教学技巧。精湛的教学技艺形成于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科教学论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得力于认真学习借鉴他人教学经验以及自身反复多次的教学实践和分析总结。对于一个优秀教师而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他应因人、因时、因内容的不同而确定。实践证明,没有教学特色的教师绝不是一位优秀教师。
第四,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具体包括较强的表达能力(能说会写,能清楚、简洁地讲授知识、解答疑难、辅导学生)、管理能力(具有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达到理想管理效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以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设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第五,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实践证明,缺乏教育研究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教学。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如何调整与优化传统的教学行为,怎样相对科学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认真研究。从目前情况看,不少教师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尚缺乏基本的教研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学习教研理论,掌握教研方法,参与教研实践,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大范围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特殊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形成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如愿以偿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具备这些素质、真正成长为一名好老师呢?
每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好老师的成长历程是各不相同的,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勤于学习。多信息、高频率、快节奏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勤于学习是保证我们能够与时俱进的需要;面对报刊、媒体、通讯、网络等众多信息传播途径,面对日益见多识广、探究猎奇心理极强且又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学生,勤于学习是使我们能够堪为人师的需要。从某种角度上讲,当今的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生活的第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时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学什么?学哲学、学教育法规、学教育理论、学教学方法、学最新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学教学基本功。怎样学?向书本学习,向内行学习,向社会学习。只要勤于学习,我们就永远不会落伍,我们就会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居高临下,挥洒自如。
二是善于思考。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面对每个性格各异的学生、每讲解一堂课、设计一节练习、解决一个问题、组织一次活动,他都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做到无懈可击。像这样凡事周密思考就能避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真正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三是长于总结。一个好老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头看的过程,每当结束一堂课,完成一次活动,经历一次考试之后,他们都会对整个利弊得失进行一个全面认真的反思总结,借此帮助自己不断扬长避短,不断成长进步。经验证明,养成教学反思、书面总结的良好习惯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是敢于创新。一个好老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老师,而这种风格就是敢于创新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地学习他人长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君子修身发展之道,毫无疑问,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是加快自身成长的重要捷径,但仅仅局限于始终跟在别人后面跑、满足于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的简单效仿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结合具体的校情、班情、学情和自身实际来综合确立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和办法。这就是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创新中形成自身的鲜明个性特色;二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我们要随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设计教学等方面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避免封闭保守,停滞不前,确保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4
二、教学实习:
该实习争表现高度热忱,讲解巨细靡遗,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亦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批改作业认真,评语多样、丰富而恳切。上课秩序掌控得宜,收放自如,优秀稳剑发现问题能主动提出讨论,讨论中自然流露极佳学养与见识。
该生在实习期间能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掌握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试教认真,虚心好学,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及时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5
学生:老师,你一讲我就明白,可是自己做就不会了。
老师:我都讲了一百遍了,你怎么还不会?
在学校经常听到老师们和学生的这么一段对话。这是中学数学中普遍存在的、有着相互联系的两种困惑。我校招过来的学生入学成绩平平,初中的数学基础较差,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肤浅零散,进入高中学习后感到吃力,一次次的考试成绩不如人意,使得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实践表明,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情感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设互助的群体环境,营造有利于困难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个和谐、互助的学习群体环境对于其每个成员(特别是困难生)的学习有着良好的作用。在班级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人人尊重困难生、人人愿意帮助困难生学习的良好风气。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成立四人学习小组,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后由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挑选那些学习成绩优良且乐于助人的学生充当困难生的“小老师”,小老师负责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辅导、检查作业并帮助订正错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奋斗者足迹”专栏,用于展示那些进步较快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等。
(4)精心组织初高中衔接教学,防止分化。
(5) 加强对困难生的学法指导。
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理解不充分、基本技能掌握较差、思想品质欠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基本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6)进行分层次教学。
(7)加强困难生的心理辅导。
在困难生的教育中,心理辅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对策。它不仅可以帮助困难生摆脱学习困难,取得学业成功,而且也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今后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8)对易错或反复错的知识点,学生也会感到非常难学,教师应该及时注意归纳总结,让学生及时弄清错因,并配备一定量的练习比较甄别,避免再次出错。
(9)实现自我完善,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困难生成因错综复杂,转化困难生方法各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而排除他们的障碍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综合的、不懈的努力,调动其个体内部和外部各种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排除其主要的消极因素,促进个体认知、情意、行为积极地交互作用,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愿望才会实现。
二、高中学生自己学习数学时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2)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3)要将“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4)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5)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6)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7)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8)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9)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10)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11)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
(12)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所任教班级数学学困生不同程度取得了进步,他们学习自觉了,成绩比以前好了。表现为:作业认真完成、书写工整,不再迟交、欠交作业,有错及时更正。上课游神的学生也能做到动脑、动手、动口,自觉进行练习、讨论和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更可喜的是学困生能大胆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有时课内没时间,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向老师请教,这证明他们已不再对学习自暴自弃,而是转化为“我要学”。由于重视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断增强,双基不断扎实,能力不断提高,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强化。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与学生有所沟通,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友好、亲近、信赖教师的效果,从而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从教师的情感教育中获得积极上进的力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困生的闪光点,学困生并非每个方面都弱,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使用“放大镜”,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法学的理论知识,一级能运用哲学知识解决学生体育问题的能力。
正确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师要把运动技术教学与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组织与管理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养护身体。
科学选材、训练和组织竞赛的能力。体育教师担负着学校运动竞赛活动的任务,组织各种比赛,要有分析动作结构、战术方略、运动负心理活动有效干预能力。
(五)教学科研能力。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现身精神,还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只有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才不愧于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
老师的基本素质范文6
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的责任。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其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就是中小学体育教师。韩愈在《师说》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和解答疑难问题的。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授业解惑时更需要言传身教,为同学演示正确的示范动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知识,更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专项体育课教学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在体育方面也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需要。
2.体育教育专业排球选修课的重要性
排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开展广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体育运动项目,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这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思想淡薄,专业素质不足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专不突出,多能也不能”的业务现状,使得他们既不能满足首次就业的社会要求,也无法对应社会高速发展后经常遇到的求职竞争。体育教育专业的排球选项课学生在掌握多种体育技能的同时,必须熟练深入的掌握排球特长。
3.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的扩招政策安徽省每年参加体育高考的总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安徽省总共有10所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自1993以来,我省体育专业的考生一直都在沿用四项基本素质: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跑,并采用一般的评分法(四项素质相加,每项25分,总分100分)十多年来通过这种模式为我省选拔了1万多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他们遍布我省几千所学校,为我省的中小学教学和训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训练设施的日臻完善,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安徽省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新形势下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专项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4.1安徽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模式和途径单一
4.1.1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是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第一步,招生考试是选拔人才深造学习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的术科考试,既不同于文理学科,又不同于音艺美专业的特点,对考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按照一点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并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考试的效度不仅影响招生的质量。而且同时也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学生在高中没有进行相应的排球专项技术训练,在他们在进入大学后,由于排球专项基础差,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都感到吃力,造成训练进度缓慢。
4.1.2安徽省体育招生考试项目单一
现行的安徽省《评分标准与办法》仅仅加试四项基本素质: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学生在高中时往往为考体育而进行四项素质练习,其他体育项目根本没有练习过,造成了新生在入学后专项技术差,专业思想不牢固,给术科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部分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既在术科学习训练中相当吃力,也为能在学科中表现特长,而毕业时,恰恰是这样的学生相对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的局面是我国14省市只进行身体素质考试,而17省市则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考试,专项技术所占分值的比例在20%~50%不等。
4.2安徽省高校体育院系对排球项课学生专项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4.2.1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排球选项课开展时间晚,设置时间短
笔者通过调查和访问安徽省各高校体育院系,发现大部分学校的体育专项课开展时间过晚,且都只有一年的专选时间,学生在高中时除了四项基本素质练习,在其他体育项目上都没有基础,以宿州学院为例。学生选修专选课是在第五学期,也就是在大学三年级。只有这一年专项学习时间,每周2次课,专项技术课程都是设在普修课程学习之后。但是有运动训练经历的人员有体会,要培养出专项技术水平较高的毕业生,几个学期的是远远不够地。即使没有运动训练经历的人,通过职业运动员的训练状况也应能对此道理了解一二。再者“强化体能”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亦可精益求精。专项技术的成熟需要长期地磨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现在的培养模式不足以满足培养出高技能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专项的培养,给予充足的学练时间和师资指导。
5.结论和建议
5.1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高考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补充、修改、完善的。我认为体育专业高考测试项目整体设置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两大类是可行的,它符合高考改革既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考察这生综合能力的精神。取消专项测试项目,既不符合体育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不利于考察考生体育特殊才能,不利于考生入学后的专业学习。此外,取消专项测试项目,也将直接影响体育专业招生的质量,对学校体育业余训练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