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1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网站;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138-03
一 引言
2005年,我们承担了省级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建设工作,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课教学方法。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学生素质的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教学问题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新知识产生快,转化成教学内容慢;大一、大二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无法对某一课程进行持续关注;教学资源丰富,但分散,无法形成“教学合力”等。同时,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多,老师少”等矛盾也随之加剧。精品课程建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及时的总结经验,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将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迅速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推动一线教学。精品课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与时俱进,让精品课程具有持续的精品效应,成为了我们在“后精品课程时代”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以往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或从内容上突出,或从方法上独到,或在手段上创新,但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教学要素的缺失或乏力,对于课程来说都无法向学生提供完整、优质的产品。因此,任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都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向师生提供全套的教学解决方案。本着这样的想法,结合省级精品课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力求将教学改革拓展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二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重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教学的全过程,其精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组织各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网站开展教学活动。
2 建立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多维性,知识传授渠道的多样化,知识获得的随时性,强调教育的连续性。
3 步入学生的网络生活,成为学生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双重老师。
4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立体化的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全方位的评价学生。
5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团队,培养网络时代的新型高校教师。
6 立体化的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学的单一性,把教师的传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自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放置到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中去,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互动的新模式,调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激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教书与育人并行、教学与科研并行、教改与学改并行、课内与课外并行。
三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实施对策
“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既是思想的,又是方法的,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近两年,我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过程中推行了立体化的教学理念,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
1 围绕教学网站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核心作用
教学网站是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之一,传统模式下作为辅助手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站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利用网络与朋友沟通,了解资讯,但却很少有学生意识到在网络生活中还能学习,因为我们的老师离他们的网络生活太远了。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理念:改变传统师者形象,走进学生的网络生活,成为学生上网习惯的引导者,在网络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让网络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延续的载体。
本着这样的理念,结合最新的技术,我们对教学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音频答疑和有奖征答两个新栏目。在音频答疑栏目中,我们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课后习题由不同的老师分别录制成相应讲解的Mp3音频格式文件,上传到教学网站供学生随时下载。这样,学生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和Mp3播放器又多了一个新功能――“移动教师”,学生们在教室上自习时,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听到老师亲切的讲解,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既省去了求教时的羞涩,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在有奖征答栏目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对第一个给出课后习题正确答案和提供数学建模问题创新型答案的学生给予期末考试加分直至免试的奖励,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通过这两个栏目的设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新理念所带来的影响,坚定了将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信心,并以此为契机,形成了以教学网站为核心,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在新模式中,我们将教学网站作为各类教学权威信息的集散地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培养学生课前上网预习的习惯,在教学网站上了解教学目标和课堂练习题目,再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和网站内容精讲精练,通过“移动教师”,实现教学的随时性和连续性。我们在教学网站上经常与课程相关的应用案例和完整解决方案,将教学沿深度和广度方向拓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有奖征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考核方式。我们在教学网站上设立MATLAB秀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完成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我们还围绕教学网站进行了教师队伍建设和立体化教材建设,派多位青年教师担任教学网站的管理者,利用论坛教会学生们怎样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怎样利用网络去搜集资料,哪些网站是专业里的经典,让学生体会到网络生活中还有老师的身影。这样,我们潜移默化的将教学网站变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顽疾。
2 将立体化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配套建设工作
立体化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密切配合。我们在推行“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克服了以往教学改革中重视“局部建设”的弊病,在教学观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核评定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立体
化”的思想,形成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1)教学观念立体化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学要适应时代潮流,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就必须从观念入手。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中心由课堂向教学网站转移,建立以教学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的教学新模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延长了教学的生命周期。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师者形象,涉足学生的网络生活,通过网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让学生获得立体化的学习空间。
(2)师资队伍立体化
我们在进行立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时注意发挥各年龄段教师的优势:对于老教师,发挥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握精确的优势,采用录音的方式将老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重点讲解、难点分析录制下来,在教学网站上予以重现;对于中年教师,发挥其对学生的把握能力强、课堂控制能力强的优势,承担主要的课堂教学任务;而对于青年教师,发挥其多媒体制作能力强的优势,对教学网站进行更新和维护,担任“网络教师”,进行网上答疑。这样,我们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现实教师与“网络教师”相配套的立体化的教师队伍。
(3)教学内容立体化
在实践中我们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上的优化,在保留课程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并通过在教学网站上设立案例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有奖征答、音频答疑、留言板、生活中的概率统计、概率统计百科等栏目,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
(4)教学方法立体化
教学网站在教学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使教学活动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我们灵活的使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和讨论外,还运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来组织教学活动,广泛使用了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授课,实验实践性教学等形式,形成了立体化互动的新模式。
(5)教材建设立体化
立体化教材的质量对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非常重要。实践中我们以“纸质教材丰富化”和“多媒体教材配套化”为目标进行了教材建设工作,编写了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以实践为主、弱化理论、强化应用的自编教材,选编了三类课后阅读类辅助教材,包括以经典理论和经典推证为主的理论辅导教材,以纯数学类练习为主的考研辅导教材,以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辅导教材。同时,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我们进行了“配套建设”的工作,汇集主讲教师和骨干学生一同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多中取精,选出了对课程学习最有帮助的中文和英文TOPTEN网站向学生推荐,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将其中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与纸质教材配套形成多媒体教材,在教学网站上予以重现,供教师备课、上课使用,供学生随时进行学习、复习、实验、作业、自测使用。
(6)考核方式立体化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必对应立体化的考核方式,只有让学生在考核中体会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态度及能力能够创造“价值”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打破了“一卷定水平”的考核方式,推行了“鼓励+奖励+考试”的立体化考核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鼓励机制,鼓励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对累计回答问题五次以上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满分的奖励,鼓励学生间相互解答问题,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在教学网站上设立有奖征答和实战舞台栏目,对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学生予以期末考试加分的奖励;在期末依然设立传统的卷面考试,让平时学习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能通过传统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四 实践总结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2
摘要: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内涵,同时阐述了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最后总结了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强化多远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指的是弱化专业技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公共事务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追求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人性化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识教育还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种非专业、非功利性的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能力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对于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通识教育还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保障全体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价值观与道德观,强调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
总而言之,通识教育可以从性质、教育目的和内容三个层面进行细化分析,从性质上来看,通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教育目的上来看,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品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和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多方面发展状况,为社会输送全面型人才;从内容上来看,通识教育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教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种非专业技能的教育活动。
二、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
(一)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都存在过度强调运用技能教授的问题,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对体育运用的兴趣以及心理状况等诸多内容较为忽略,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主体不明确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导致出现“填鸭式”的教学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气氛,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课程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安排和设置进行了解,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只有少部分的学校,或者是体育相关专业的院系才会在大三与大四学年设置体育课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得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不能持续性的进行,整体上影响了体育锻炼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大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较为单一,甚至存在不少学校体育课直接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消磨了学生体育活动、锻炼的积极性。
(二)大学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教学目标和教W重点上来说,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为社会输送全面型的新时代人才,二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教学重点上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大学生体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应用通识教育模式。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通识教育理念
强化通识教育理念的主体在于教师和学校各级领导,只有正确树立和深化学校领导与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才能更好、更准确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教学课程安排与内容设置的理论基础,意味着大学体育的教师团队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当做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优化和完善大学教育体系的改革策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主体
明确体育教学的主体和目标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模式的应用强调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技能传授模式,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体育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运动的兴趣,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大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面向的是校内各个院系内的所有大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同需求,强调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完善学生的品德和行为。
(三)完善和健全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在参考通识教育教学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与运动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领悟和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
(四)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上文已经说明过,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应当纠正和解决大学体育课程安排中所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解决大三、大四学年没有体育课程安排的问题。结合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调整体育课程课时数量安排。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基本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与较短的课时会限制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大三、大四年级也是需要设置体育课程的,应当相应的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安排。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了解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问题的诸多问题,明确了大学体育与同事教育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强化通识教育理念、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主体、完善和健全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优化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完善了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优化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慧芳,蔡皿.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92-95.
[2]姜彬.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17,04:7-8.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3
1.现行化学实验课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1.1化学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
现行化学专业理论课开设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顺序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教材教法等。与之相对应地开设同名实验课。二者相呼应、相匹配。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化学原理的验证,但这不利于拓宽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致使学生重视化学理论学习,轻视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的训练,与高师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1.2照方抓药,缺乏创新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告诉学生实验题目、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且教师把溶液的配置、标定,怎样安装调试实验仪器及装置。这种教学方法属于服从型、照方抓药型,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索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如果出现前面做过.的实验,后面与之重复内容只看别人做实验而自己不动手,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单调、零散、重复、缺乏系统性。
1.3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
现行化学专业所开实验课绝大部分是模仿验证性实验,多次实验操作内容重复、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兴趣,结果使学生仅仅验证化学实验知识的内容的对与错,只会在限定时间内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模仿,而对整个实验过程中设计构思、方法选择、仪器使用组装、结果分析评价等不进行探讨,不能使具体实验技巧在实验中应用。而综合设计性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深刻性、多思路性等品质。
2.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2.1调整实验课程体系
目前,各门课都感到学时不够。理论课改革首先要研究各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相关实验课为主线进行合并、归纳与抽提,至少要做到删繁就简,减少重复,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的溶液的化学平衡,有机化学(包括有机分析)、仪器分析和波谱分析中的四大光谱部分等。与此相对应的实验课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实验: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为主,如实验室规则,玻璃仪器的洗刷与使用,简单玻璃工操作,天平称量与使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与配制,有效数字与偏差,元素、无机物、有机物性质实验等。第二部分实验:以合成技术和定量分析为主,包括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难度较高的操作技术,这既是化学实验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部分。第三部分实验:利用光、热、电、磁等物理信号的测量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内在性质,学习现代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并掌握各类波谱与物质内在结构的关系。第四部分实验:实践性实验,根据学生在前三年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中学实验,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教师科研项目等,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合格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2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中学教师的需求,必须对高师现开设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针对目前高师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按照高师教育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化学基础实验课内容、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程度,打破常规实验课附属理论课程设置,调整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将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4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基石。独立学院由于师资紧张以及自身的定位特点,教学任务较重,很多教师可能都承担两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所带课程一般都是前后相关联的。如中文语言类的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等学科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学科相互之间有不少内容互相重叠或交叉,对于涉及重叠或交叉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科之间的不同关系处理好其间的协调与对接问题。基于此,建立中文语言类课程群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课程群建设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语言类课程群建设的设想和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各课程任课教师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各相关课程之间存在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知识不统一等问题。很多学生学完后会觉得印象不深刻,对于重合的地方认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弄不清楚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面对这种的现状,迫切需要对相关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融合和规划。课程群就是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对相关课程的群体性有一个整体的融合和规划,在课程群的统一规划下进行系统地教授和学习。独立学院中文语言类课程群的建设将有如下意义。
首先,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和学习。相关课程整体的融合和如何规划就是课程群建设,将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门课、每堂课的教学,就表现为课程群体系的组织设计和各主讲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教材内容体系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剔除相关课程的重复内容,努力克服教学任务与学生实现这些任务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最大化地引入课程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以课程群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则可以宏观系统地规划课程体系内容,实现群内课程的无缝连接,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搭建。
其次,有利于课程群任课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打好基础。新的课程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要求将单一的处于单兵作战的教师个体优化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为综合性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由单纯的单一性转化为多种类型的课程或课程群。以课程群为核心,将使团队成员之间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和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进行教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研讨产生创新性知识,再将创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教学中。
最后,有利于形成教学规模,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打好基础。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教学团队,可理解为:以语言类课程教学工作为主线,立足于提高中文语言类课程教学质量,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加强课程建设为重点,采用团队协作、“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队伍建设等模式,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的队伍建设。
二、语言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课程之间的对接关系
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间的对接关系
一说到现代汉语课程,人们立即会想到语言学概论。这两门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应该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现代汉语是语言学概论的基础。语言学概论是包括现代汉语在内的人类所有语言的理论概括,理论性、抽象性远远高于现代汉语。但凡从事过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教学工作的老师都知道,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教材本身就有许多重复的地方,如语音的性质、音位,语法的组合,语义(或词义),文字等,所以无论是讲授现代汉语还是语言学概论都必须首先解决这些重复内容该如何安排的问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对接关系。在讲授现代汉语时,如果过多地加入了语言学概论的知识,而等讲语言学概论时,学生就觉得不就是现代汉语的重复吗?与此同理,在讲授语言学概论时,如果动不动就拿现代汉语来解释,就等于把语言学概论又讲成现代汉语。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学生的厌倦情绪,同时难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就高校课程安排而言,现代汉语课程在先,语言学概论课程在后。作为一名现代汉语教师,选择好讲授内容后,无论你的语言知识有多丰富,在讲授现代汉语课时都应该凸显现代汉语的特色,一定要明白你所讲的内容只是人类语言抽象理论的一个具体的材料,必须注意处理好与语言学概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应该给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留有充分的空间。
2.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对接关系
古代汉语也是高校文科系的一门基础课,与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二者之间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师知道一种语言总要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种发展变化是一种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后一时期的语言总是前一时期语言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一种现象而言,也许是在原有现象的基础上发展变化了,也许是原有现象与发展变化共存。而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如果没有古今汉语的结合肯定是说不清楚的。可以这样说,讲授现代汉语的老师如果不了解古代汉语的知识,那现代汉语一定是讲不透的。而讲授古代汉语的老师如果不了解现代汉语的知识,那古代汉语就是死的东西。两种方式都会割裂古今汉语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二学科壁垒分明,不相往来。目前,由于学科分类的细化,讲授现代汉语的教师不了解古代汉语知识,讲授古代汉语的教师也不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情况的教师比比皆是,致使教学中很多问题不了了之。其实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应该经常对比地讲,尤其是重合的地方,六书之类的,新旧六书都讲,现代汉语着重讲新六书,古代汉语着重讲旧六书。古今汉字的演变,词汇语法等,都可以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联系起来,该贯通的要贯通,该分开的要分开,学生的专业知识才能系统而完备。
(二)加强课程群内部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强教学研究开发
以往教师都是各自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各相关课程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不统一,很多学生学完后会觉得印象不深刻,也弄不清楚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课程群的建设就是要组织和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将课程群内所有课程统一系统地规划到课程体系内容内,对互相重合的内容进行分配,各有侧重,实现群内课程的无缝连接,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搭建。
(三)积极推进教学革新开展,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实践路途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广大教师要担负起教学的重任。语言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深入展开实践教学,把以往各行其是的实践教学环节贯穿起来统筹规划,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在现代汉语课上进行方言展示,让学生寻找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大一第二学期则侧重普通话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之上大二的古代汉语就可以进行古典诗词的评讲、赏析等活动,继续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另外,结合平时院系开展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活动,结合相关课程内容,给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以及时的指导与辅导。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领悟到,课堂教学要结合办学特色,才能形成较为清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能说、能写、能办事的应用型中文人才,发挥应用型教学的作用。这些得益于传统中文基础与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有机结合,得益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展开。
(四)语言类课程群基础上建立教学团队的设想
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课程结构由单纯的单一性转化为多种类型的课程或课程群。以课程群为核心,新的课程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要求将单一的教师个体优化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为综合性课程体系,使团队成员之间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以课程群为基础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可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平台,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课程群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应该加强课程内容的研究和选择,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开发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体现自己专业特色,满足教学改革和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教学团队应该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科学整合,系统开发,努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正在从传统讲授的模式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式转变,教学资源也从从单一载体向多媒体产品和多样化教学资源服务方式转变,从而形成了以纸质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本课程群同时也是院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的教学科研成果的实施和推广。院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该项目已经重新修订了《现代汉语教学大纲》,制作完成了电子教案和课件,尝试采用多媒体授课,编订了《现代汉语习题集》、《现代汉语试题库》等。以上成果均可在课程群内部推广。任何教学团队都应有明确的建设目标,然后围绕着这一目标制定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并为完成阶段任务采取相应的措施。语言类课程教学团队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等全方位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从提高中文语言类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主讲教师、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方面下工夫,在进行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力争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都打造成为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今后,教学团队的建设将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共同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组织力量编写电子教案和制作教学课件,提高课件质量;建立和完善与课程相关的习题库和试题库;开发语料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学团队应该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将各自零散的教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相互借鉴,形成具有共性的教学观;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复杂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学过程加以研究、思考。只有协调好了语言类课程的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大实践环节,增强学生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才能使广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项目名称:?中文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转引自教育部政报,2000,(5).
[2]靳开宇,闫晶森.中文语言类课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09,(2).
[3]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5]李冬梅.中文系语言类课程激发学科兴趣的实践[J].教育探索,2007,(4).
[6]汪国胜.关于现代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7]王俊霞,刘云汉.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5
因为学校具有中外学生融通、同堂上课、协同研究的特色。就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学校在2013年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和西垦塔基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进行“1+2”中外联合培养,第一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第二三年在国外联合培养单位学习,毕业时取得两个学校的毕业证书。
再看看现在比较热门的翻译硕士(MTI)。学校实行“1+1+1(语言+翻译技能+特色/个人兴趣)”培养模式,着力突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特色。中外学生能够汇聚一堂,共同学习语言、交流认识,训练翻译实践的技能。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学习、实习和进入市场的链式教学体。
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推免生比例占多少?
今年北京语言大学计划招收研究生的规模与2013年大致持平,校内外推荐免试研究生共120人左右,约占招生总人数的1/5。
考入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拿到奖学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按照国家的要求,统一收取学费,同时推行新的奖助学金政策。其中,全日制非定向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覆盖率将会达到100%。关于奖学金额度和层次的具体划分,学校将会在近期公布系统的方案。
对于学费,考生必须理解的是:收费改革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的资源配置,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而绝不是单纯地提高考试门槛。对于成绩优秀的考生而言,改革后的政策不仅不会加重考研的经济成本,反而还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
2014年北京语言大学有没有新增设专业或专业方向?
学校新增了3个专业方向。
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学校今年增设了“语言病理学”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新增的语言病理学方向,是一门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和医学、特殊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综合学科,致力于培养语言研究、语言治疗、语言教育及其他语言临床服务的专门人才。
另外,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下学校新增设了“金融统计与数据分析”和“会计信息系统”方向。
这两个方向强调现实应用,目的是为了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同时,这两个方向也是北京语言大学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统计与数据分析”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基金公司、涉外企业、政府和金融管理机构以及教育科研部门。
北京语言大学考试科目有调整吗?
有4门专业的考试科目有调整,考生务必留心。
1.北京语言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专业课不参加全国统考,而采用自命题。考试科目为: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综合,内容涵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2.中国史专业,专业课不参加全国统考,采用自命题。考试科目为:中国史基础综合,内容涵盖中国通史、思想史、文化史。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下新增设的“金融统计与数据分析”和“会计信息系统”,业务课二的考试科目也区别于该专业其他方向。其中,“金融统计与数据分析”业务课二的科目名称为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包含金融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业务课二的科目名称为专业综合二,考试内容包含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应用。
北京语言大学在专业课上会给考生一些方向吗?
北京语言大学的初试偏重于考生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在初试阶段不提供专业课的参考书目,也不出售历年考研真题。但是按照惯例,学校一般在复试工作方案中,会提供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目,考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
再过十几天,2014年考研的学生就要上考场,2015年考研的学生也在紧张复习中。您认为他们此时应该注意什么?
我个人的建议有以下三个点:
第一,2015年考研的同学们在专业选择上要谨慎。你选择的专业能不能和你的特长相匹配?你是不是真的希望毕业后能在该专业领域发展?在权衡个人兴趣的同时,要兼顾到你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扬长避短。最后要重点强调的是,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跨专业考研尤其需要谨慎。
第二,复习要有针对性。无论是2014年还是2015年考研,都要注意。对于公共课的复习,一定要吃透历年考试的真题,弄清主要的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针对专业课的复习,同学们可以参照报考学校的教学书目,以及复试时的参考书目进行展开。
第三,确保信息的畅通性。虽然现在复习节奏很紧张,但大家还是要抽出点时间,关注研究生院的网站,及时了解初试和复试的相关信息和要求。尤其是要认真阅读复试工作方案的各项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初试、复试,还是调剂和录取等各个环节,都一定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把握好机会。希望2014年考研的同学务必重视这一点。
您认为现在考研的科目中,哪一科需要调整?
研究生考试虽然是全国的统一考试,但为了满足突出学校的特色、选拔符合学校要求的优秀人才的需求,应该提高专业课的试题区分度、加强招生单位的自,这有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您带过那么多届研究生,您认为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导师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生导师对于学生在三年中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具有明确的指导职责。北京语言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大部分也担任博士生的导师。就这点而言,学校的研究生导师能够给未来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那么考生应该怎样选择导师?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6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27-02
收稿日期:2007-02-12
作者简介:刘百宁(1965-),女,西安人,副教授,从事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交际工具。语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内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为前提,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各种语言符号或书写符号,加上各种组合规则和表现形式,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以及做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Edward Taylor)。不言而喻,语言反映社会文化,同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Goodenoungh指出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曾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掌握并应用该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正确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据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中西文化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会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如文化中的习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地构成整体意义。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在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而英语中则用“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骡子)。再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中部的城市,1815年拿破伦(Napoleon)的军队在此大败,之后便用Waterloo一词来表示巨大的失败。因此,如果不了解其相关文化背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认知过程。著名语言学家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学英语教学中此类问题尤为严重。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课时少、任务重,不可能渗透文化教学内容,况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少涉及此类试题;更有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只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无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考试体制误导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由于等级考试的影响,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背单词、短语、句型和大量做模拟题上。
3.教材内容单一化。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材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较深。数年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是一些对话、小故事、短剧、科普简介等方面的文章。虽然教材的题材多样,但内容单一,学生所接触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深入目标语社会的语言材料。由于教材讲述的主要是励志性的素材,所以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其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开来。
综上,既然文化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就既要增强自身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改变我国外语教学“事倍功半”的现状,实现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以适应今后工作特别是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树立明确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Tomlinson(1998)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领悟过程”(conscious process)。在此过程中,有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直接学习和大量的语言学习,前者是“显性”的(explicit);而后者是“潜意识”的(subconscious)、“隐性”的(implicit)。语言学习的过程是知识逐渐积累的过程,而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是“隐性”的、逐渐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在熟悉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了解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必须增强教师自身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既要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应将语言材料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之中,让学生在发现、了解、对比、领悟、使用中掌握英汉语言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既然外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那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中的文化内涵,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首先,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在试题中增加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交融的前提。其次,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含义上,应同时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中隐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文化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意识层面。据此,教师在传授英语基本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语言文化基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达到打好英语语言应用基础的目的。为此,要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篇章结构、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中蕴涵的文化意义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要紧扣教材包中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基本的英汉语言文化的比较,使学生了解二者的语用差异,力求运用得体。
2.以课文和练习为线索,补充一定的文化教学内容,重在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教师可结合教材和补充内容,系统地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要通过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及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民俗、、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以及文学、艺术、经济和自然环境等;要进一步加深对母语文化的认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视角;还应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文化意识,并将其正确应用于日常会话交流和书面交流。
3.以教材为核心,加强文化教学的比重,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异国文化的能力;加强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英语国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异域文化,培养其综合、概括和整合能力,以避免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错误和尴尬;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接收对方信息和及时准确地发出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总之,语言和文化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体的,而且是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主线。对教师而言,它是通过语言基础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过程;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所以,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视为一个整体,二者只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而已。
参考文献:
[1]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hcourt, Brace.& Company,1921.
[2]Brown.H.Douglas,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Jersey: Prentice Hall,inc.1987.
[3]陈贤纯.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5]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