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作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伊索寓言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伊索寓言作者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1

相传《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他是大名鼎鼎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他一出生,便遭遇不幸――据传他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图;同时,他又矮又丑,被人当作疯子。

他之所以能成才,主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在苦难的童年生活中,也许只有母亲一人愿意为他操劳。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等到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经照料过他的老人一起离家去各地漫游,因此知道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等动物的故事。这些,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成为了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幸运之神在向他微笑,并把手指放进他的嘴里,使他的舌头放松。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开口说话了。从此以后,人们便都很喜欢听伊索讲故事,也都敬佩他超凡的智慧。伊索曾经机智地解救朋友,还打破了自己奴隶身份的桎梏。但最终,他因得罪了主人而遭到杀害。

[内容概要]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现存的《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后人将它们统归在伊索的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中又加入了印度、阿拉伯等国及基督教的故事,最后达到了现在的三百多篇。所以,严格地说,这部作品应该是对古代寓言故事的汇编。

从这本书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来看,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揭示出当时穷人和奴隶的悲惨处境,表现出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也谴责了当时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和恶人进行斗争。这些故事,是现代读者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例如,《农夫和蛇》劝诫人们对敌人不要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去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指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的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平安安地生活的。

[美点探析]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浅显的小故事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还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是寓言的典范之作。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或将它作为说理论证的例子,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伊索寓言》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美在故事精巧。《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都短小精悍,每则故事一般只有四五百字,读者很快就能读完。故事短小并不意味着乏味,这些故事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二是美在内涵丰富。读任何一个寓言故事,我们都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受到启发。原来,《伊索寓言》就像一个魔法袋,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故事的许多意蕴,这正是我们对《伊索寓言》百看不厌的原因。

三是美在语言独特。作者的语言技巧十分高超。一是采用拟人化的语言,比如赋予故事中的每一种动物以人的性格:牛忠实,狐狸狡猾,狼则奸诈。作者借这些动物来讽刺、批评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身上的弱点。因为伊索奴隶身份的局限性,他搜集的都是流传在奴隶中问的故事,都是以物喻人的,所以,《伊索寓言》还被称为“奴隶的语言”。二是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让读者在幽默的语言中明白故事的寓意。比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就是通过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从而让读者领会其中的寓意的。

[精彩选文]

(一)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都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又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一起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的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接受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公山羊的后脚,跳到他的背上,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去做。

真情赏读

从标题看,这则寓言是通过讲述动物的故事来寄寓深意,启发读者思考的。狐狸不小心掉进井里,爬不上来了。他使出了浑身解数,诱骗公山羊下到井里喝水,然后借助他的身体从井里逃了出来。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作者通过对狐狸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把狐狸狡猾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当狐狸掉入井里后,“挣扎”这一动作表现出它求生的本能,也为下文写羊的上当受骗埋下了伏笔。当羊主动问井水的味道如何时,作者着重描绘了狐狸此时的心理和神态:一个“暗喜”、一个“镇定”,使狐狸狡猾、富有心机的个性暴露无遗。接着,狐狸精心准备,诱使公山羊上了当。

再回到故事本身,故事的寓意隐含在狐狸最后说的那句对羊的忠告中,这句话像是在暗示读者:羊正是因为不够聪明,才会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作者在揭示故事的寓意时说:“聪明的人应当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二)赫耳墨斯和樵夫

从前,有个樵夫在河边打柴,不小心将斧子掉进河里,他伤心地坐在岸边痛哭。赫耳墨斯正好从此经过,问明他哭的原因,很可怜他,就跳进河里去捞斧子。第一次,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子,樵夫说不是他的;第二次,他捞上来一把银斧子,樵夫又说不是;第三次,他把樵夫的斧子捞了上来,对方认可了。赫耳墨斯看樵夫为人诚实,将三把斧子都给了他。

樵夫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伙伴们听。有个伙伴也想得到好处,便拿上一把斧子,去河边砍柴,没砍几下就故意把斧子丢进河里,然后坐在那里哭。不久,赫耳墨斯出现了,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丢了斧子。赫耳墨斯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的,这个人立刻说是自己的。赫耳墨斯明白了他的用意,不但没有给他金斧子,就连他掉进河里的那把斧子也不管了。

这个故事说明,神只会厚待诚实的人,而鄙视那些小人。

真情赏读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2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是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通过阅读和其他训练手段,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情感的,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小时候听故事不同的是,原来只是知道“写什么”,而现在品读文本,还要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知道“怎么写”。《伊索寓言》中的三则故事,虽说内容一目了然,但是,课堂上对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样不能少。如《牧童和狼》里面,牧童两次大叫“狼来了!狼来了!”的不同心情,要让学生在边读边想象中用心地体会。第一次,从“哈哈大笑”一词可以看出,牧童是在跟村民开玩笑,捉弄别人。而“慌忙大叫”“喊破喉咙”,可见第二次的大叫,是牧童真的害怕了。接下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将自己放入当时的情境中,再来演一演,学生不但能把握准语气,读好这个故事,还能加入自已生动的表情来深情演绎。要知道,再小的故事,也有表达情节最关键的点,我们在课堂上只有紧扣这些节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品悟,触摸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度,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二、 寓言意义的提升

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更好地明白了“寓体”,寓言的学习还要透过故事,明白其中揭示的“寓意”。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常常会用简短的话加以总结,如《蝉和狐狸》就是要学生像蝉一样,学会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学生通过故事的学习,知道了要多提高警惕,提防身边心怀不轨的人。不过,学生在交流学习所得时,有人则从要善于识别他人的“花言巧语”着手,他们从“故意”“赞叹”两词中,看出了狐狸的不怀好意,狐狸话中的那连续四个“您”, 彻底暴露了狐狸的奸诈与狡猾。学生认为,当别人对你特别奉承,努力想要讨好你的时候,我们就该特别小心,保持冷静的头脑,才能真正分清自己眼前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学生见多了生活中上当受骗的人,痛恨那些到处行骗之人,于是文中的蝉给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怎样做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首先,自身得努力学好防‘骗’招数。其次,文中所指从“别人的灾难中获取教训”,则是由人及己的另一种策略。学生这时的讨论,已经是对寓言意义的再一次提升,是他们联系生活、对照文本引发感想获得的“大智慧”。

三、 现实指导的迁移

《伊索寓言》的魅力,正是在于其通过故事揭示的道理,总是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伊索擅长用小动物来结构故事,而在不同的时期,让人们对于小动物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如《狐狸和葡萄》,文末作者写道:“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学生的生活中,有着“酸葡萄心理”的人还真不少,所以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有学生却认为,这里的狐狸并不傻,你看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为了自己的目标,非常努力,只是实在无能为力了,才放弃,他做得对。因为,我们如果一直对不可能做成的事坚持,这岂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还有学生补充说,狐狸对自己做不到的事,他也懂得自我安慰,我认为这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有太多的人因为一次失败,几次挫折,就再也不去努力了,甚至还有想不开自杀的。如果像狐狸一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学生给狐狸“”,说出的是当下小读者最真实的心理。我趁势鼓励学生: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学们今天再来读2500年前的这些故事,有了自己全新的认识。伊索确实是个智者,他的这些小故事,直到今天还有如此深刻的现实意义,你们可以在课后去读读《伊索寓言集》,好好领会一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今时今日,当学生再读这些故事,我们应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在寓言意义上的适当迁移。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3

用大家最熟悉的几个寓言来举例吧。

《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来和小羊狡辩。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牧人和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牧人、狼和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相信恶的东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这样。

现在我再给大家讲一个《老雕、寒鸦和牧羊人》的故事吧:

老雕从高高的悬崖上扑下来,抓走了羊群里的一只小羊羔。寒鸦看到后非常眼馋,想要效仿老雕的行为。它大喊一声,扑向一只公羊。不料它的爪子被羊毛缠住,再也飞不起来,只好拼命拍打翅膀。牧羊人猜到是怎么一回事,立刻赶来抓住了寒鸦。他剪掉了寒鸦的翅膀,晚上带回家给孩子们玩。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答道:“这是一只寒鸦,可它自以为是一只老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能人高手竞争毫无意义,失败只会引起嘲笑。

而《夜莺和苍鹰》的故事有不同了:

在一棵高高的橡树上,有一只夜莺在放声歌唱。肚子空空的苍鹰看到后,扑过来逮住了它。夜莺预感到末日来临,便央求苍鹰放了它。夜莺说,它还太小,填不饱苍鹰的肚子,要是苍鹰没东西可吃,可以去抓大一点的鸟。苍鹰反驳道:“要是我丢下到手的猎物,却去追逐没见到的猎物,那岂不成了疯子。”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4

一、 着眼文体视角,指导讲评故事,感受寓言言意特色

文体不同,教法各异,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个性,才有语文味。寓言被称为“穿着外衣的真理”,常常借简短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寓言的文体特征,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道德教化的角度学习寓言,姜老师充分利用寓言故事性强、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征,一上课就以检查第一课时学习效果为缘由,摆开“故事擂台赛”,推选3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其他学生听故事,评故事,提建议,既当听众又当评委、导演。“讲——评——接着讲——接着评——再讲——再评”,三讲三评的过程,就是讲评互动、以评促讲、全体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感的过程,就是认识文体、感受寓言言意特色的过程。通过故事擂台赛,学生不仅记住、讲好了三则寓言,而且对《伊索寓言》故事的简短、人物的有趣、行为的夸张、“故事+道理”的结构等言意特色有了直观具体的感受,建立了类的概念,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在今后的阅读中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二、 根据文本特点,引导揣摩语言,玩味寓言言语方式

虽然寓言的主旨在训诫,目的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情感人”,但它的“以理服人”并不像议论文那样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寓哲理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有鲜明的形象性,学生越是具体而完整地感受了故事形象,就越能深刻领会寓意。姜树华老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根据文本特点,瞄准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用两大举措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

一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字里行间,抓住关键词句,聚焦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通过朗读、品味、对话等方法,含英咀华,感受故事形象,玩味言语智慧,体会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内在含义、感彩、表达效果。三则寓言,言语表达可圈可点。姜老师以“骗”为抓手,抓住了三则寓言的内在联系,也抓住了迅速进入文本天地的绿色通道。《狐狸和葡萄》中狐狸的言不由衷、自欺欺人隐藏在“馋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和“只好转身离开”“边走边回过头来”的矛盾言行中;《牧童和狼》中的两处“大叫”感情迥异;《蝉和狐狸》中狐狸的虚伪在行动中暴露无遗,四个“您”的表述更是肉麻无比、虚假造作。姜老师启发学生抓住文本这些矛盾处、微妙处、关键处,反复朗读,察言会意,涵泳品味,明意赏言,对话交流,言投意合,深刻认识、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思想以及这样表达的妙处,强化了学生对寓言言语特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牧童和狼》教学为例,姜老师紧扣牧童前后两处“大叫”浓墨重彩,先让几名学生对比读,其余学生对比点评,再作奖励性的朗读展示与欣赏式的评点,所有学生都在“读——品——悟——读”的研读过程中,体会牧童表情与内心的变化,从而进入了朗读的最高境界——身临其境。通过音高、语速、语气、神情的变化,传达出了特定情境定人物的情感色彩、心理感受,悟出了提示语多一字与少一字的不同,同样是大叫,同样是感叹号,内在的感觉却不同,体会到伊索寓言语言的张力与表达的精当。

二是别出心裁,引导学生重写课文内容,让范文表述与学生的练笔形成对比,既增加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让他们在对比中感知了文本言语方式,明白了文体的特点和作者的匠心。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寓言言语精炼的表达特色,姜树华老师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在研读第一则寓言《狐狸和葡萄》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第一段描写具体。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伸出感受的触角,并动用各种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将葡萄的美味诱人和狐狸的贪婪无奈表现得活灵活现。姜老师先大力表扬学生写得生动形象,接着让沉浸于喜悦中的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叙述,没有铺开来描写?教室内陡然寂静下来,接下来便是组内各抒己见,组间互为补充,学生终于恍然大悟,不但了解了寓言的表达特点,而且知道了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文体的要求确定表达的方式。

三、 立足文化高度,启发个性表达,感悟寓言深刻哲理

寓言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以教化为宗旨的文学样式,借此传承人类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理所应当,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姿态和方式让学生继承这些文化,感悟寓言的深刻哲理。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语文课程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外优秀文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出发,姜树华老师自觉立足于文化的高度,从语文的角度,用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深刻的哲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是以言语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刻领会寓言的寓意,在表达中促进言意共生。伊索寓言大多取材于动物世界,故事情节虽然简单,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给人以触类旁通的生活训导。要想让学生对寓意有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启发学生调动生活体验,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的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在姜老师的精心点拨下,学生纷纷联系实际,畅所欲言,感受深刻。

二是启发个性表达,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为打开思路,解放思想,姜老师以寓言《狼和小羊》为例,出示了多种版本的寓意。有言语表述的不同,虽然都是谈对恶人的认识,但说法有别:表述一,“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的”。表述二,“坏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要远离坏人”。表述三,“弱者再有合理的理由,也阻止不了强者对自己的不利行为”。有领悟角度的不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学生在阅读《狼和小羊》多版本寓意之后,深受启发,认识到不同的人读同样的寓言,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使他们的感想相近,但表述也是有区别的。于是学生静思默想,思维开花,课堂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有个性的言投意合的结晶——《狐狸和葡萄》:“有的人什么都做不了,不好好弥补,却自欺欺人来安慰自己!”“狐狸用自我安慰的方法来抚慰自己没有得到葡萄的心情,这种方法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狐狸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葡萄,但是他能换种方式安慰自己!”《牧童和狼》:“一个说谎的人,哪怕有一天说了真话,那些被你骗过的人也是不会相信的,这就是以牙还牙!”“一个人若是给别人留下的是好印象,大家便会认为他是好人;若是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大家便会认为他是坏人!”《蝉和狐狸》:“一贯说谎的人,就算骗过了很多人,最后也还是会被识破的!”“坏人往往会露出破绽,我们要存有戒心,看穿坏人的阴谋诡计!”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5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变。作为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不能仅仅着眼于教师的教,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提问水平呢?

首先,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多学生语文基础不好,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水平,并反复阅读课文以及参考资料,读懂读透。这样才能做到把问题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使问题具有一定层次性。即使这样,在课堂上仍会出现学生答不出问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应作一些提示,及时补充辅问题,使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莫泊桑的《项链》这篇课文,在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时,笔者首先问学生:“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是“玛蒂尔德”。笔者接着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说玛蒂尔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文本谈谈对玛蒂尔德的初步印象,大多数同学都有话可说,有些学生甚至把文中有关玛蒂尔德表现的语句读出来了。再问:“玛蒂尔德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来。”学生有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回答出来不是难事。最后问学生:“作为一名职中生,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哪些启发呢?”有的学生说人不能爱慕虚荣;有的说要学会坚强,要学好技能,凭本事吃饭等。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了自己的见解,有感而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课堂提问应具有灵活性,因势利导,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前,教师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预设的。而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过程。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如果学生对于某些问题回答得很积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立即紧紧抓住这些“火花”进一步挖掘引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学生的答案达不到预设的效果,教师应根据课堂的生成情况及时调整提问,以适应情况的变化,不能照搬原先设计好的题目。

上海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漪在《记一辆纺车》的课堂上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一辆纺车》这篇课文。昨天请大家预习了。现在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我们不喜欢!(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感到很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

老师: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课堂上发生意外之后,如果不是于漪老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灵活地改变提问方式,因势利导,这堂课怎能顺利进行下去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的灵活点拨下“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最后,课堂提问要寻找最佳突破口,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再设计一个个小问题,一段段地依次分析,这样往往把教材搞得支离破碎。长此以往,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厌。笔者认为教师备课时,对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应精心设计、巧妙提问,寻找最佳切入口,设计主问题来构建学生的课堂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定会如磁铁般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伊索寓言作者范文6

【关键词】科技文 课本 依据 陷阱 方法

科技文是指研究自然和社会各种新现象、新知识、新问题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内容的前沿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在高考中,主要的命题角度涉及词语、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概括与整合,合理的推断与想象等方面。

科技文阅读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有待攻克的难点。但是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高考备考中,科技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方法,只能主观臆断,没有规律可循。这就大大降低了科技文教学的实效性。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阅读规律,探索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以便提高学生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本的素材库,寻找教学的依据和方法

高考科技文阅读的教学,应该遵循“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将高一第二册的说明文、杂文、文化随笔等三个单元作为教学的范本。因为,教材的这些单元,在选材和写法上,与高考的科技文有极高的相似度,可以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人教版教材对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有两点提示:第一、要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看清文章是如何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顺理成章地阐明科技知识和科学道理的。第二、要在准确、迅速地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提取出文章的重要信息。

第一点提示对高考中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类文章的一般结构模式是:首段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后面若干段从不同角度介绍,如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的第一点提示对《南州六月荔枝丹》《神奇的极光》等经典课文进行解读,使学生掌握从结构入手,分析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掌握实用、便捷的阅读方法,又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人教版的杂文及文化随笔单元提出的教学要求“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与高考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要求是相同的。我们可以运用教材的第二点提示——“在准确、迅速地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筛选、提取出文章的重要信息”,让学生遵循“引论——本论——结论”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进而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如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是全文的关键句。从“所以”这个词可以看出,后面的内容是结论,前面的内容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这种关联词,揭示了作者的思维过程,彰显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应该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再如,钱钟书先生的文化随笔《读〈伊索寓言〉》中有两个明显相互矛盾的句子——“是的,《伊索寓言》大可看得。”(见原文第三段)“我认为《伊索寓言》要不得……”(见原文最后一段)作者真正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只要结合上下文对这两个关键句进行分析,就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批评《伊索寓言》为依托,批判荒诞、无理性的现实社会。

如果广大语文教师能够深入钻研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方法,就一定能使科技文的教学系统严密、可操作性强,从而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科技文之上”的目的。

二、敏锐洞察潜在的命题点,发现考题的思路和陷阱

科技文阅读客观题通常围绕作者在文章中所介绍的科技理论、所界定的概念内涵、所揭示的前因后果、所预测的运用前景等设置题目,着重考查“理解词、句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等能力,对思维的深刻性与精确性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要在推敲科技文的语言准确性方面狠下工夫,务必准确把握以下四个角度:

(一)要把握语言的分寸 命题者往往会从时间的先后、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推测或肯定等角度改变语言的分寸度。譬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通常”“稍”“微微”“有的”这些限定范围或修饰程度的词语中科技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并在科技文阅读中对此类词语产生敏感,从而准确把握语言的分寸。

(二)要界定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通常有同一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属种关系、相对关系等。命题者往往会将原文中的属种关系或交叉关系在选项中变更为同一关系或并列关系,以此类细节作为陷阱,迷惑考生。因此,界定概念间的关系,有助于考生明察秋毫,在解题中做到胸有成竹。

(三)要明确判断的性质 命题者惯常使用的手法之一是将已然判断和未然判断、必然判断和或然判断混为一谈,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练就火眼金睛。在《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原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让学生推测出“荔枝北移是可能的”,这是或然性、未然性的判断。面对命题者将或然、未然性的判断变更为必然、已然性的判断等诸如此类的陷阱,经过细致训练的学生,在阅读中定能慧眼明辨,作出准确的判断。

(四)要辨清句间关系 句间关系通常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等。命题者设置陷阱的高频点是以上各种关系进行篡改变更。譬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原文第一段表述为“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由此可知,“养成道德勇气”和“负起知识的责任”是“建立新人生观”的必要前提条件。而第12小题的A选项表述为“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细心比对,我们就可以发现,命题者将“养成道德勇气”变更为“负起知识的责任”的目的了。正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推敲科技文语言精确性的习惯,从而实现高品质阅读。

三、牢固掌握解题的金钥匙,形成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在学会运用关键词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发现考题陷阱的设置方式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操练中,使答题的准确率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

(一)仔细品读原文,标注重要信息

重要信息主要是指有着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情态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做好标注,就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二)凭借重要信息,准确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对原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原文用了什么具体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么证明出来的,为答题时能作出理性的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寻找有效区间,确定答案范围

原文中与提干和选项信息重合的段落,即为阅读的有效区间。命题者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陷阱,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在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为了确保答题的准确率,读题干要咬文嚼字,查检选项,要一一比对原文,精读相关文字,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