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1

[关键词]网络 Internet 中小学网络资源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早已进入学校、家庭,渗透到各行各业,上网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网民数量急剧增加。据腾讯网调查,截至2010年7月16日,我国网民达到4.2亿,学生约占30%。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找朋友聊天和发E-mail。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存取的方便性以及交互性进行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网络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如何应用其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及如何建设中小学教育网、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网要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信息和服务为宗旨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1999年底,教育部在《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范》中就明确了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学生学习功能、教师备课教学功能、教务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被大家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完整的定义: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可见,“促进学习”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目的。无论教育技术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功能多完善,但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待中小学教育网,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都应是教育网的重要任务。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网提供的信息和任务

中小学教育网主要指中小学教育信息网、各个区县教育信息网、中小学校园网、以及由公司与学校合建的网校。那么,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网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到底是什么呢?

例如:①一般教育网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网站首页、教育要闻、政务公开、政策法规、教师风采、学生天地、德育工作、校园动态、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文件专区、招券信息、培训信息、教育督导、党建专栏、家庭教育、软件下载、教育资源等。②重点中学校园网站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招生信息、校园文化、教师之家、学生天地、校友名录、学校图库、榆中论坛、留言本等。101远程教育网,主要栏目有:同步学习、答疑网、学校联盟、家长学校、优秀专区、招商中心、全国分校等。

综合上列网站栏目,各类中小学教育网站目前提供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新闻、学校信息和政策法规等内容,注重的是对外宣传功能,行政管理功能,教务管理功能以及教师备课功能的开发,明显缺乏对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对于中小学生,这些网站并不能提供较为实用的信息和服务,更谈不上让学生利用这些网站进行学习。而网校展示给学生的只不过是另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而已,学生在网上不是做题就是看题、看教师的教案、看备课笔记。以孩子的天性和目前教育的状况,有哪一个中小学生愿意回家后再去另一所学校上课?

三、中小学教育网学习功能开发模式的探索

1.开发模式

(1)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以致用。第二,设计学习环境,让学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第三,让学习者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控制学习的过程,而是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第四,为学习者提供有支持的学习环境,即当学习者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帮助。

(2)网站设计思路

网络信息环境因其信息量大,阐述迅速,覆盖面广、图文并茂、交互性强而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小学教育网站的设计,不仅要体现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思想,还要考虑到技术实施和总体规划。我认为,网站的内容设计应与整个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关联,使学生在线活动有计划,分步骤进行。这就要求我们事先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使在线活动目的明确,从而有效控制学生的网上活动。还有,网站要分小学、中学、年级、学科及版本,按照教材的单元制定整个学习计划,按照每一课利用课堂教学和在线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设计。

(3)网站设计模式中小学教育网站这个web平台应实行动态模块化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有:学习记录跟踪分析;班级、小组功能;交流共享功能;测试题库功能;课堂教学功能等。

2.投入人力、物力资源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2

就目前来说: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风气尚未全面形成,我们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活动场所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利于中学生健康厂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跟不上,再加上好多都是留守学生,所以问题会更多。下面我就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缺失。

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思想也变化了。特别是农村人们改变了以前那种呆在家里靠天吃饭的思想。只有走出去,才能有发展,生活才能更有保障。所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家长出去打工挣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过分的溺爱,大家都知道隔代亲,小孩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导致小孩长大后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任性,不服管教。二,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一辈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不能给孩子相应的辅导,导致在小学时,有的孩子已经跟不上了,到了高中,更是一塌糊涂。三,存在代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给孩子心理疏导,特别是在孩子的变性阶段(性格的形成阶段)。作为父母来说,长期在外打工或忙于其他事情,很少和孩子交流。我曾在我所带的班上做过调查,好多的家长只负责每月给孩子卡上打生活费,孩子心里想什么,家长从不知晓。反过来想,家长打工无非是想多挣些钱,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好的发展,但是孩子却拿着钱,肆意挥霍。这值得家长反思。

2.学生课外阅读有误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且有重道德的优良传统。加强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许多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来越淡薄,缺乏内省之心,自我约束力差,心理承受力差。

书籍是承载文明和智慧的载体。但是中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误区。目前学生阅读最多的是在个体书店出售出租的休闲式、消遣式的甚至庸俗化的书籍,中外名著、当代优秀的作品却读的很少,对同龄人韩寒等少年作家的作品也有点热。这说明目前的中小学生并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我们的学校、社会缺乏指导,在我们的图书馆也缺乏投入,新书太少,书架上大都是旧书,符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更少,文艺创作表现灰色和欲望主题的作品又太多。

3.对网络管理与网络教育要加大力度。

现在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给中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我曾在我们学校做过一个统计,上网打游戏占42.01%,聊天占36.04%,了解国家大事和学习的占20.87%。从统计中了解到聊天、玩游戏排在前面,学习排在最后。而导致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网吧中仅仅是虚度光阴。更可怕的是其开放性使一些“信息垃圾”欺骗了广大中学生,危害极大,其虚拟性的特征,使“人机交往”增多,将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知识贫乏、审美能力下降,优秀文化传统遭到冷落,从而造成文化的退步和认得素质的下降。

二、改进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采取的对策

1.家校密切联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家庭、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的地方,作为家庭来说要经常和班主任老师,代课老师保持联系,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其次,在放假要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最后,要关注孩子所交的朋友。另外一方面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的给学生以心理上的疏导,即和学生谈心。也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可以把学生分为医生和病人,互说问题,互相找答案。

2.引导学生读好书,在书中学习。

针对中学生阅读的误区,首先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读的书籍;其次,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师生亲近经典书籍,在阅读中实现与大师对话,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从书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要编制阅读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设置阅读课。阅读课要有诗文诵读、经典赏析、自由阅读等,并纳入考核。充分利用书籍,使书籍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 网络 德育工作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98-02

引言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人们在平时生活中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虽然互联网在某些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许多令人忧虑的学生教育问题。因此,如何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引导中职生规律安排学习和生活,并规范自己德育水平,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中职生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上网时间荒废

在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学生上网目的就是社交和玩网游游戏以打发时间。在对某中职学校若干学生的访问过程中,本文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和微博,并且上网频繁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网络账号。绝大部分同学打开电脑首先会登陆自己的QQ和人人网等。本文访谈过程中询问了学生为什么对上网比较感兴趣,许多学生回答说“上网有很多娱乐”,“能够让空余时间玩网络游戏”,“可以交更多的朋友”,“排除空虚寂寞”等等。从学生反馈的消息来看,极少部分学生认为上网增长知识,更多的是娱乐和消遣;为了防止学生在网络上耗费过多的学习时间,部分学校将校园网中的聊天功能进行屏蔽,却适得其反,许多学生对于学校这一做法颇有微词,因此不再使用学校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建立起来的为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校园网络平台,反而经常跑出学校到外面的网吧来上网。

(二)校园网吸引力不够

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中学或职高的学生选择去网吧上网,这一比例超过80%。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这类学校学生主要为住宿生,由于学生宿舍缺乏上网条件,晚上选择去网吧上网可以打发闲暇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微机室网络状况不好,机器少学生多,很难找到位置,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少部分学生家里虽然具有互联网上网的机会,但是他们大都选择不在家里上网,一方面网络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在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上控制较为严格,而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聊天和打游戏等活动绝对在家长的禁止范围之内。综合以上原因,大多数学生是非常愿意在网吧上网的。如果学生大都不愿意在学校上校园网,那学校该如何通过互联网对学生在道德思想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呢?

(三)沉迷网络游戏过多

调查发现超过50%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学校附近的网吧中,学生绝大部分都在玩网络游戏中度过,尤其是周末通宵达旦。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如下:首先,中职生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并且好胜心较强,自制力较差,对于网络游戏十分容易着迷,对于网络游戏中的刺激和挑战很难形成心理防御,例如在近几年许多中小学生沉迷于CS等网络射击类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无法控制和合理安排时间,经常几天几夜蹲在网吧,轻则荒废学业,重则影响视力和身体,许多重度网络沉迷学生视力上大大下降,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更加不用说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职学校网络德育的对策

以上分析过程中发现,目前我们对于如何利用网络优势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服务,将学生在网络沉迷中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需要我们提出一些方案和对策,加强对于学生网络作息时间的管理,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热情,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休息时间。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来规范学生的德育建设工作。

(一)家长亲自参与

许多中职生在一个家庭教育较为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走向歧途,对于网络游戏的具有高度依赖性,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因此在学生网络德育教育工作中,父母亲必须参与到其中来,平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给予其关注和关怀,并以身作则让其领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同时还要监督孩子的学习时间,规范上网时间和游戏时间,提高孩子辨别不健康网络的能力,花时间与孩子一起健康使用互联网资源,通过以上措施来逐渐学生形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二)丰富校园网平台

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德育网站缺点较多,这是导致学生对校园网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存在的问题如下:内容不新鲜,更新较慢;这一问题的改善需要校领导提高重视,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并加大校园网络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来浏览网站。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网络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可以在校园网络平台上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比如关于理想、关于生活,关于人生感悟等等;(3)建立健全健康的教育专题网络平台,为学生在青春期的心里辅导提供帮助;(4)设立道德讨论平台,让学生们积极发言和讨论。(5)结合职业学校的优势,可以在校园网上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竞赛和就业指导等栏目。

(三)德育工作的转变

首先,要多元化地实现德育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方法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方式,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疏远,单一的说教和授课让部分调皮的学生具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改善方法如下:首先,在网络德育教育工作中,利用其优势充分和学生进行互动,比如使用情理交融法、动情说教法和情感熏陶发等等;其次,开展网络心里辅导课程,提高学生的心里健康素质。青春期许多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对于新事物和变化无法良好的适应,容易产生心里障碍,同时又羞于告诉周边的同学或老师,通过网络心里辅导课程,能够在保证学生个人生活私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进行心里辅导和教育,效果显著。

三、结语

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职学生的人生和成长意义重大,从各个方面进行落实,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J].开明出版社,2001.

[2]王文军.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 2006(2).

[3]范源清.网络时代职校德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教育范文4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对策

社区教育工作其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区”,目标是通过搭建教育平台,全方位、多层次给居民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提升人们的文化内涵、技术职能、科学常识、法律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理念等。本文分析了社区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社区教育现状分析

1.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就目前情形看,群众没有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而且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区各种培训及活动。分析参与培训的人数与人员结构,主要是社区退休与闲散人员,即学龄前儿童和一些老人。通过以上的分析,归根到底是居民观念的问题,很多人把教育当作是政府自己的事情,他们仅仅是被动参与。只依靠政府的力量,短时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全体社区成员的积极配合,积极向上、全民学习的氛围很难形成。

2.硬件设施受到限制

上级主管部门已经开始注重社区教育,随之也投入了很多,但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达不到社区教育开展的需求,尤其是硬件设施设备方面的投入。现在社区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宣传栏、文体活动、座谈会、讲座等,因为没有相应的场地和设备,活动只能在社区广场、社区会议室,甚至在社区人行道上开展,使一些活动的效果下降,影响范围缩小,一些对场地要求较高的活动还无法开展。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大都依托电大系统,联合一些学校进行社区教育活动,基本上不设置专业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不配备专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每个社区的教育工作站大都和村委、居委会在一起,进行社区教育的人员大都是兼职,原有的单位已经是人手不足,工作本身已经很忙,根本没有时间顾暇社区教育工作,忽视活动的开展,更拿不出时间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市民需要来开展活动,师资力量方面明显呈现不足,这种现象在市区的居委会工作站情况还算好,因为市区可以便利地邀请一些资深的教师、专家,其中也有对社区教育活动较热心的专家。但在农村,情况就很糟,如果外聘专家举办知识讲座,就需要经费。而经费的来源又是农村各社区教育工作站面临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就是因为经费不足,一些本身很有意义的培训、活动无法开展。

4.对资源的开发不积极

当前从事社区教育的很多学校对资源的开发不积极,总认为学校周围的环境差,家长素质低,不能积极、主动地争取社区及家庭的支持,社区、家庭很难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教育,也不愿参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社区教育对策研究

1.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激发群众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在组织活动时要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形式与内容都要丰富多彩,体现“看得到、摸得着”的特性,针对不同的群体多层次开展社区教育,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充电与接受终生教育的场所。例如,针对老年人,可以多组织一些健康知识方面的讲座,开展一些休闲娱乐活动;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失业人员,重点进行劳动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各类证书培训等;针对中小学生,可以在寒暑假开设兴趣班,或开展趣味性强的活动;针对农民,可以从农作物种植方面进行知识培训,也可以补充一些与种地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一样的社区教育,提高全民参与的有效性,体现社区教育的全面性。为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社区教育要重视资源的开发,首先,以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要为主;其次,要考虑能突出学校及地方特色,即要拥有开放的心态与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环境资源;再次,征求社区知名人士的建议,做到博采众长;最后,要考虑投入时间是否与学生的收获成正比。

2.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有人把社区比喻为不设围墙的学校,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覆盖性的特点,在社区教育持续推进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人人都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良好局面,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挖掘、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而社区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也要求社区教育要着眼于各级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想方设法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学习机会,为各类人群提供进步的阶梯。在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上,可以把就近的几个居委组成一个“团”,选择“团”中条件较好的居委活动室,发挥它的作用。也可以在不影响所在区域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中小学校的很多设施设备在周末或寒暑假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操场、乒乓球台、健身房、阅览室等,可以把这些地方进行整合,达成共享,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及居民健身提供方便,既可弥补社区教育硬件设施的不足,也可使设施物尽其用,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在师资力量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职教育工作人员或教师。另外,各中心、工作站要积极发现各领域的人才、专家,扩大师资队伍,平时可以根据培训开设、活动举办的情况进行提前预约。志愿者热心社区教育,关心社区教育,是一支具有活力的队伍,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使之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力军,政府部门与社区教育机构要做好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建立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使之既能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也能协助居委会开展活动。

3.建立网上虚拟社区,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

搞好社区教育,离不开电视、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现代信息技术对发展社区教育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及时通报社区教育活动的动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机、公交移动传媒、网络教育等远程教育的作用,直接为社区群众服务,把社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的网络建设成社区教育的信息资源库,为群众创设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及多种学习渠道,为建构终身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

另外,作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网络对于社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存在巨大的利用空间,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改进社区教育形式,利用网络媒体让社区教育在每家每户中生根、发芽。例如,可以在QQ上建立网上虚拟社区,每个班级建立一个群。这样网上虚拟社区就为学生提供了集学习、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空间,并利用虚拟社区教育,引导学生,特别是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网上交流避免了学生面对面交谈的窘困,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同时网上虚拟社区还可以联系分散的社区教育,使教育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充分、合理利用,这对于整合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作为社区教育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一定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把社区教育工作定位于社区大系统环境下,把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融合起来,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才能适应群众的需求,提高广大居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德恩.如何整合资源做好社区教育工作[J].成才与就业,2009(9).

[2]张喧.日本社区教育[J].社区,2008(5).

[3]包国庆.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教育,2003(1).

[4]李政涛.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动机制[J].中小学管理,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