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风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风情范文1

九份体验

九份位于台北西北部,临基隆港。九份之所以叫九份,是因为当年山上只有九户人家,无论是谁下山,每次买东西都要告诉店家:九份。一人下山,都要买九份东西带回来,可见关系之亲密,九份由此得名。

九份因为金子而成为小镇。那里的金瓜石矿现在已经不再开采了,人们便在矿区原址建成了一个黄金博物馆,回顾黄金开采历史,体验上个世纪淘金者的生活。庞大黝黑生锈的机器,山坡上当年存放金子的小楼,日本厂长三毛菊次郎的故居,还有为当年的日本皇太子裕仁准备的行宫――太子宾馆,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座金矿不同凡响的历史。

山上还有一处日本神社的遗址,据说神社是毁于一场大火,山上的樱花树也毁于那场大火。日本人走到哪里都要把樱花的种子带到哪里,生命的联想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中午时分,九份细细长长的步行街上人挤人,热闹非凡。伯仔鱼丸、金枝红糟素肉圆、赖阿婆芋圆,家家都说自己是正宗老店,户户门前都排长队。

历史的沉淀是一个从容的过程,就像酿酒,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醇厚而回味无穷的文化。于是,九份就有了今天的魅力。

淡水夕照

淡水河孕育了北台湾。淡水小镇就在淡水河的入海口,当年这里是北台湾最重要的港口,茶叶、樟脑、硫磺等货物都是从这里转运到世界各地。在台湾有一个说法,“一个淡水镇,半部台湾史”。因此行走淡水探寻古迹,就如同在读台湾历史。

在淡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福佑宫里,光绪皇帝亲笔御书的“翌天昭佑”匾额仍高挂于庙堂之上;在淡水的炮台门额上,刘铭传亲题“北门锁钥”四个字,遒劲有力、威风凛凛。我们的淡水之行除了看夕阳外,还有三个地方要去,一是淡水最有名的“红毛城”,另外两个地方则是淡江大学和淡江中学。

“红毛城”的前身为圣多明哥城,1626年由西班牙人所建,后来被荷兰人占领,当时台湾老百姓称荷兰人为“红毛”,红毛城因此得名。经过荷兰人改扩建后的红毛城是座方形城堡,兼具军事防御、行政办公之用。今天的红毛城已经对外开放,成为淡水重要的观光点。

沿淡水河岸后面的山坡而上,我们进入淡江大学校园。淡江大学除了拥有古典的亭台楼阁外,校园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海事博物馆了,海事博物馆是一栋占地2134平方米的船型建筑。海事博物馆的前身是“商船学馆”,是淡江大学专门培育航海轮机科技人才的摇篮。

我们继续行程,来到人文荟萃的淡江中学。淡江中学创办于1914年,原来是长老教会培养传教士的教会学校。校内景色优美,有淡水女学堂、马偕墓园、八角楼等,这些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建筑,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这所学校的人文精神。淡江中学最著名的八角楼建成于1925年,运用红砖、釉花砖与闽南瓦等台湾地域性的建材,建造出一个中西合璧的三合院建筑。因为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在淡江中学取景,一时间淡江中学也成为旅游热点。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前往淡水老街,老街的美食多不胜数,印象深刻的有凤尾蛤,蛤身色彩如凤凰羽毛;另一种美食叫阿给,是日文“油豆腐”的音译;淡水的名小吃还有铁蛋,是从闽南一带流传到台湾的美味。

夜色渐浓,路边长椅上坐着一对对情侣,欣赏着淡水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晚风轻柔拂面,路旁丁香花开,淡淡芬芳与路灯下老人寂寞的箫声相交融,让人流连。由此,我们也领略了淡水的另一种风情。

三峡故事

台北的三峡是个有故事的小镇,闻名遐迩的三峡老街是昔日繁华时代的商业街,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从前的原貌。三峡的故事要一步一驻足地看,还要锲而不舍地追问,最后当然是用心细细地品。

我们抵达三峡小镇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各家店铺的灯渐次亮了起来。下车后,我们先去了蓝染吧。蓝染的染料是天然马蓝,它是把大青叶捣碎、浸泡后,加入石灰水和营养剂制成的,蓝液制成后就可以设计图案进行蓝染制作了。这里每年8月举办的蓝染节,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民众参与,盛况空前。

随后,我们去拜谒了长福岩清水祖师庙。清水祖师庙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历经三次重建。第一次因大地震原庙被毁,道光十三年重建。第二次因失败,台湾割让给日本,人民起来反抗,日本人疯狂报复,作为反抗大本营的清水祖师庙被日军烧毁,直到光绪二十五年,获得第二次重建。1947年农历七月,清水祖师庙第三次重建开始,主持此次重建的是当地著名艺术家李梅树,他全身心投入到祖师庙的重建中,修复后的建筑雕刻之精美令人感叹,有人称祖师庙是“东方艺术殿堂”。

历经世纪沧桑的三峡老街,如今一幢幢相连的红砖拱廊建筑,加上巴洛克式立面牌楼,依然保留着昔日商业街区的风华。今日的老街更是访古爱好者眼中的宝地,街上经营的传统饮食、工艺品店、古老的家具等更为老街增添了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老街每逢假日便人流如织,我们不经意地走进一家酸梅汤店,坐上两分钟忽然发现那个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店主竟然是位不凡的工笔画家,在国外获过奖还在台北市办过展览,小镇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莺歌传奇

有台湾景德镇之称的莺歌镇,位于台北县境内。岛内居民喜欢举家出游,每逢假日,莺歌镇上便热闹非凡,老人们在这里可以怀旧,孩子们可学陶艺接受艺术熏陶,年轻人可品味小镇情调,似乎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兴奋点。

我们的第一站是陶艺博物馆,博物馆非常大,据说是全岛首座专以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是为保存、记录、发扬台湾陶瓷文化,典藏展示陶艺品而建。馆舍设计颇具现代感,包括地上三层、地下两层,一楼介绍陶瓷发展史及古今制陶法,二楼以展示莺歌陶瓷为主体,三楼则是用于举办特展的地方。

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孩子们的制陶体验,家长们很有耐心地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稚拙的陶艺作品便在这里诞生。另外,当日在这里举办的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也让我们的心灵备受冲击和震撼。时任台北县县长周锡伟说,莺歌的陶瓷已经从生活领域进入艺术领域了,更多的是艺术家独具个性的心灵独白。

民俗风情范文2

广告一定要结合一个国家的习俗、民情和习惯,更要照顾到民族情绪。我们前几年耳熟能详的一则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则广告之所以成功,自然和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民族心理有着重要的联系。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孔子似乎就代表了我们的正宗,我们的正根,因此喝了孔府家酒,就很自然地能想到家,而这个家也是泛指意义上的家,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是指可以给我们心灵慰藉的地方。这样一则有人情味、有民俗感的广告,怎么会不受消费者欢迎呢?还有立邦漆的广告:一根柱子没有用他们的油漆,所以上面盘腾缠绕着一条巨龙,而另外一根柱子上用了他们的油漆,因此这条龙滑了下来,望着柱子而无可奈何。从广告本身的三个因素考虑,这个创意没有问题。但是,广告设计和者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广告与文化的联系。用龙做文章本没有什么不可,但是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传统的龙凤、石狮,长城、故宫都有其厚重的符号象征意义。上下数千年,龙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蕴、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外,还被远居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这些文化禁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广告一旦忽略了与文化的联系,就会使受众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厌恶。因此这则广告的创意是失败的。

我们都知道,广告是对生活的一种戏剧化“讲述”,它通过一些符号的组合,启发受众进行联想,从而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吃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是该节日的一个习俗。为月饼打广告自然离不开阖家团圆的感情诉求。诸如此类的还有端午节的粽子、元宵节的汤圆等,这些传统的民俗习惯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有关这些传统美食的产品自然少不了在经济社会中谋求地位,这一切又为广告打下了生活的烙印。做广告不可能不考虑这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民俗的、传统的、本我的东西还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也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习俗,因此在各地都有着属于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更是如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尽管它的许多方法和观点,特别是考察问题的视角来自西方,但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因此一个产品的投放和推广都要考虑到不同的民俗风情。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文化的象征,不只是我们国家有,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我们涉足世界的广告市场,对于外国的习俗也要熟悉,这样广告才能找到正确的诉求点。记得2001年初,日本多家报纸相继报道了一条消息:印尼政府保健省指责日本味素公司印尼分公司的产品违反伊斯兰教徒信条,命其三周内收回所有上市产品。随后,该公司日方社长及日方数名人员被逮捕,工厂暂时停工。这就不得不提醒我们,去重新认识和开发异文化国度的经济市场和进行异文化交流时应注意当地的民俗。要使企业进入国际经济市场,不但需要掌握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文化氛围的异同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民族文化的禁忌、民间信仰、生活习俗的异同等也不容忽视。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仅仅带着经济目标和经济头脑进入另一国家或民族的异文化区域,而不是事先尽可能地理解那里的文化,则不仅无法顺利开展经济活动、获得经济利益,还会碰到异文化的厚重墙壁上,卷入源于文化的误解或纠纷之漩涡,最终招致经济损失甚至引起两种文化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要“入乡随俗”,而在当今社会,需要事先问其俗、知其俗,然后才能在“入乡”后顺利地“随俗”。例如,中国有“四平八稳”、“四六成双”之说,用具多以四个为一套。而日本忌其与“死”同音而极力避之。茶杯、水杯或饭碗都是五个为一套,块茎类青菜或水果遇到四至六这几个数时,也一般改为五个一盒或一袋。如果面向日本市场销售产品,4个一套的国内程式需要改变。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得出来民俗根植于社会生活,广告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民俗风情与广告在社会中彼此存在又联系着。只有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最终实现商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立:《广告文化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胡川妮:《广告创意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卫军英:《广告策划创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民俗风情范文3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古人称之为岁星、福星。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就有关于木星的记载。

福星原本怪兽模样

古人经过观察发现,在木星活动的12年周期当中,气候也呈现周期性变化,因为木星与太阳的活动周期规律相似。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明确记载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崇高。从《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来看,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政府专门建造的庙宇来供奉岁星,而且这种祭祀制度一直持续到晚清。

现存最古老的星官画像,绘制于1300年前唐朝开元时期,名《五星二十八宿图》,里边描绘金木水火土五星和28位星神形象。排在众星之首的福星,却有着一副怪兽模样,他的头部似虎非虎,一双豹目圆睁,身着简朴长衫盘膝而坐,又酷似一位读书人。他的代步工具居然是一匹硕大的野猪。这幅画像的作者梁令瓒是中国古代天文技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家,也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画家,他描绘的必定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星官形象。

唐朝福星变清官

福星转变是从唐朝开始,《新唐书》里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清官故事,一位唐朝官员——阳城后来成了福星的人间化身之一。

唐朝时期,道州每年需要把身材矮小的人作为贡品,送到宫中做太监,但是道州并无那么多侏儒,历任道州刺史往往把好端端的儿童置身于陶罐中,只露出头部,由专人供给饮食,用这种残酷手段制造畸形侏儒进贡,满足皇帝荒唐的需求。阳城任道州刺史后,冒死上书给当朝皇帝,拒绝上贡,为当地百姓免除了灾祸。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进《道州民》诗中。于是,当地人开始把阳城当做福星供奉。

在500年后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这位福星阳城完全是温厚的长者形象,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福星样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福大贵之像。明清以来福星的变化不大。

禄星

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他身份复杂,有人认为他就是保佑考生金榜题名的文昌星,也有人认为他原本是身怀绝技的道士,禄星身上寄托了人们生活理想的方方面面。

隋唐禄星开始走红

禄星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他位于北斗七星的正前方,总与北斗七星相伴升起。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北斗七星正前方这六颗星统称文昌宫,里面最末一位就是主管官禄的禄星。

进入隋唐时期以后,科举制度的兴起让禄星开始走红。科举考试使平民百姓有机会靠读书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是一条太过狭窄的羊肠小路。求之不得,自然会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文昌宫里的那颗禄星就显得特别明亮了。到了北宋,文昌星渐渐成为禄星的代名词。

四川绵阳梓潼县的七曲山文昌大庙,是现存最古老的文昌庙,也是天下所有文昌庙的祖庭。在七曲山文昌大庙,宋代铸成的铸铁神像,每尊重达12000斤。或许因为神像过于沉重,难以损毁,躲过了千百年的刀兵战火,得以保存至今,也因此使我们有幸一睹千年前文昌星的庐山真面目。

宋代文昌星的形象是一派朝廷大员气度。几位办事员和贴身童仆侍立左右,更衬托出他高贵不凡的身份,庙中独占鳌头,蟾宫折桂种种吉祥图案随处可见,营造金榜题名的美好意境。这里是历代读书人的许愿福地,文昌星是他们的幸运之星。

明代变身送子神仙

在明代,禄星又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角色——送子的神仙。明朝初年的戏剧唱本中,就开始出现“禄星抱子下凡尘”的唱词,看来早在四五百年前,禄星就已经成为送子的神仙。这送子的职能,有些来历不明。在流传的民间故事里,禄星被称为送子张仙,一位姓张的神仙。《历代神仙通鉴》记载,这位张仙是五代时期一位道士,名张远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擅长弹弓绝技,百发百中,目标是那些作乱人间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时期,他在巴蜀地区已经小有名气。

北宋文人笔记中记载了一则张仙送子的应验故事,苏洵在他的一首诗《张仙赞》中记载,他的两个儿子坡和苏辙,就是张仙托梦送来的。坡和苏辙两兄弟参加同一年科举考试,在同一考场上双双高中进士,一时轰动朝野。张仙也名声大振。

禄星从一颗普通星辰下凡人间,演化为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科举考试神,摇身一变成为送子的张仙,最终成为福禄寿三星中不可或缺的一颗灿烂明星。

寿星

寿星也是由一颗星辰转化而来的,它在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寿星。

寿星手杖何用?

大家都知道,寿星手中有一柄手杖。《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明帝在位期间,曾主持一次祭祀寿星仪式,还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会,与会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满70岁,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资格成为汉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还赠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魏晋以后,寿星的手杖产生了变化,斑鸠的王杖换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渐被削弱。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过去象征特权的王杖,现在成了寿星手中祛病强身的长寿吉祥物。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汉以来沿袭的国家祭祀寿星制度。寿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从此大跨步进入民间,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寿星大脑门何来?

后来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要数他硕大无比的脑门儿。山西永乐宫壁画中的寿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在永乐宫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就是因为他那超级的大脑门儿。

民俗风情范文4

【关键词】旅游业 民俗风情 消极影响 对策措施

相比较城市的工业行业,以旅游业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则显得比较“环保”。旅游业也因此被称为城市发展中的“无烟”产业。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也确实给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带来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伤害。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中,这样的伤害并不亚于工业产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影响,尤其是对地区民俗风情文化的破坏最为严重。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风情造成的消极影响

(1)易使民俗风情庸俗化。对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会涉及到当地的民俗风情。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地区对民俗风情宣传力度不断扩大,也就导致了当地民俗风情的失真性、扭曲性,甚至是庸俗化。尤其是那些具有深厚人文气质的地区,其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也逐步随着旅游事业的开发而变得无聊、虚假,就连内容也开始向低俗化、庸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民俗旅游大省――广西,其境内共同生活着汉族、壮族、仫佬族、毛南族以及京族等12个民族。也正是这些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才构建出了现如今的古朴原始的民俗风情。但是在其真正地开发过程中,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兴趣爱好,扩大旅游的规模,一些旅游从业者或是开发商就会对其发展中的庸俗文化进行肆意鼓吹,以糟粕为精华,从而破坏广西民俗风情以及众多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2)导致民俗风情失去个性。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旅游事业发展,比自然资源更容易吸引游客的则是其当地的人文资源以及民俗风情。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再加之政治、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使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更具神秘感和朦胧美。广西作为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开发和大量游客的涌入,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逐步失去其原本的个性和特征,渐渐被同化乃至消失。例如广西所特有的民族――仫佬族,其妇女所穿着的民族服饰,上衣一般仅及腰,衣服袖子上修满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而脚上则为钩尖鞋,头发均以长帕包头。但有所不同的是,未婚女子梳长发,已婚女子挽髻戴耳环、手镯、戒指等。但是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其服饰基本上也与汉族、壮族服饰相似。诸如此类,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同化了民族服饰,还深刻影响到了广西地区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

(3)对民俗文化的冲击、破坏。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地区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的过程,同样也会是世界文化对旅游地区文化进行冲击、融合的过程。在长此以往中,这样的异地文化冲击便会对旅游地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扭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当地人民厌倦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出现崇洋的思想倾向。除了思想行为上的破坏、淳朴民风的丢失,还会随着游客的增多,对当地的某些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对于许多第一次来广西的旅游者,其在面对桂林、漓江的风景时,难免会因为内心诸多的感慨而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文化物质遗产上的乱涂乱画、刻字留言等等。

二、消除旅游业发展对民俗风情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对策措施

(1)科学合理地制定民俗风情保护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是旅游民俗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保障措施。当前,我国诸多旅游目的地民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以及合理的保护措施。旅游从业者和开发商只顾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导致当地自然资源的胡乱开发以及民俗文化无规则地利用。因此,当地政府、旅游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必须要联合起来,结合相关专家学者对当地环境资源开发的调查和意见,制定出相关的民俗风情旅游实施的具体方案,将民俗文化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步,最终实现旅游地区的人文生态协调发展。此外,地区旅游部门还必须要充分掌握、正确评估各旅游胜地的民俗文化保护现状,合理地控制游客的数量,在完成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同时,做到以文化保护为首要任务。

(2)强化思想引导,提高抵制力。随着地区旅游事业的开展,当地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因此,加强对当地居民正确思想行为的引导就成为了民俗风情文化的保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首先,在对待异地文化上,旅游地必须要保证正确而又中立的态度,在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影响本地文化的异地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实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其次,在消费行为和意识上,旅游地区的人民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遵守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制止消防和超前消费现象的产生;最后,在供给的行为和意识上,要积极引导旅游地零售商将旅游产品融入本民族特色,以消费的形式完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此外,在商品销售中,还要注重对旅游地市场的信誉保护。

(3)以经济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给地区带来的最大益处便是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想要对旅游地区的民俗风情文化进行有效地保护,经济手段的运用则为首选。在某种意义上,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地区的民俗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性和冲突性,既是利益上的平衡关系,同样也是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广西地区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一些旅游从业者和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发展所带的经济效益,牺牲了诸多当地的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此时,政府反用经济手段来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提供相应的补贴、保险和奖励,与此同时,对旅游资源开发者定期征收公共资源使用税收,形成民俗文化保护基金组织,从而加强人们对环境、文化的保护意识。而对于那些破坏环境和文化的开发商、游客,则可以实行一定程度上的金钱处罚。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的发展有利有弊,既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也会对环境、文化造成破坏。要想实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上述的消除消极影响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保障以及在景区内设置旅游警察等手段来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大飞跃。

民俗风情范文5

瑶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上百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区,从事山地农业。广西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延伸到象州、蒙山、平南等八个县境,是桂江与柳江的分水岭。大瑶山上聚居了世界上最多的瑶族人口,其独特的信仰、习俗、文化和服饰,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独特瑶族风情。当地的瑶族民间神话多彩多样,直接或含蓄地表达了当地瑶民的爱憎情感,表现其风俗民情,也探知其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与认识。可以说,这些渊源流传的民间传说便是大瑶山瑶族的一部史诗,记载了他们祖孙世代的生活。

与女娲为瑶族的创始父母神,是最为著名的瑶族神话人物。 相传其二人为亲兄妹,是大洪水灾难中唯一存活的人类。 兄妹俩为了繁衍生息而结为夫妇,诞下瑶族子子孙孙。伏羲与女娲的这种“姊妹婚”可称得上是瑶族婚姻制度的根源。除此之外,部分瑶族群落中流传着的密陀罗女神(即创始女神)的传说显示出瑶族内部母系家族力量仍然强大,维护母系氏族的利益也是人生重要之事。因此,女儿即使出嫁到夫家脱离了本来的家族,外孙女也要与孙子通婚以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甚至连舅侄通婚,外祖父与外孙女结婚的在今天看来是的事情也时有出现。当然,如此近亲通婚的行为极不利于瑶族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近亲通婚不利于优生优育。根据1982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平山大队木柄瑶中畸形、、低能的人合计40人,占木柄瑶人口的11%。更重要的是,这11%的人口不仅生产力低下且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现象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中绝对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他们不仅给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自己的人生也不能正常发展。第二点:绑缚性的婚姻使男方与女方都不能自由地选择配偶,处在弱势的女方有时更是被限制人身自由。八十年代的瑶族文学中就着重突出了“姊妹婚”对女性的迫害。例如在《哦,古老的巴地寨》一书中,白裤瑶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呢子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被逼迫嫁给表哥顶债;而善良的表哥为了让表妹继续读大学,顶住了家里的压力,娶了一位没文化的妻子。另外也有记录显示,导致部分瑶族地区中学女子辍学率高的原因就是被家族逼迫嫁人顶债,而结婚对象将近半成都是表兄。而这部分受过教育的妇女因不能接受与现代化的知识理念相反的近亲结婚,生活郁郁寡欢。

除了瑶族内部的婚姻,当地瑶民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神话中。大瑶山居住着汉、壮、瑶三个民族,彼此联系深刻。汉壮二族对瑶族的影响从《孤儿与仙女》、《会唱歌的狸猫》(又名《东新立甲》)、《错鸟》以及《刘三姐》几个故事中便可窥知一二。《孤儿与仙女》中男女主角身份类似于董永与七仙女,但不同的是董永是孝子而非孤儿。在我看来,孤儿这个在瑶族神话中时常出现的形象深刻体现了瑶族本身永不停息的迁徙,无根无着落的特点。更甚的是,由于大瑶山瑶民生活困窘难堪且在大山上生存条件艰苦,暴风雨等可能导致泥石流而平日在进行“刀耕火种”时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家庭中父死母亡可能不是不寻常的事。孤儿与孝子的区别意味着瑶族社会与汉族社会的差异。由此可知,瑶族虽移居至汉族之地,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精神与特点。《会唱歌的狸猫》中出现了类似《田螺姑娘》的情节。《错鸟》并没有涉及汉族传说,而是描述了一个关于汉族儿郎入赘瑶家的故事。招郎入赘在瑶家十分很平常,入赘的男儿在家中不受歧视,享受与妻子的平等待遇。招郎入赘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女方家族人丁稀缺而缺乏劳动力,女方家族全是女儿因此需要留下一个继承家业,男方家庭贫苦无法支付娶媳妇的婚嫁费用,男方家庭男丁富裕而有剩余劳动力。由于大瑶山上汉族人口较少,与瑶族通婚是很常见的事。再者,汉族在大瑶山实为“少数民族”,生活条件与经济状况普遍不及瑶族,汉族儿郎入赘至瑶族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要提到的是,居住于大瑶山边缘者普遍为汉族,少数的瑶族习惯了汉族的语言文字,其子孙后代则被汉族同化。以上列举的神话都是与汉族有关,而《刘三姐》则是与壮族有关。虽然刘三姐被称为瑶族的歌仙,但她初始于壮族传说,而非瑶族。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便是为纪念她而来。由于大瑶山上也居住着壮族且两族人民通婚频繁,壮族的歌仙也成了大瑶山瑶民们的歌仙。在三族和谐相处的同时,矛盾也间歇不断地发生。许多大瑶山瑶族传说中都有提到壮族地主剥削瑶族贫苦农民,或是汉族女婿入赘瑶家后忘恩负义谋财害命之事。实际上,历史上两种恶劣事件皆有发生。其中一例有:平南鹏化张春如,于1934年进入黄钳,夺占陈盘姓瑶族祖遗水田,双方打官司长达7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我搜集的资料中没有出现瑶族族内各分支不和的资料,但据史料记载,二者皆有发生。例如,清朝时龙华花篮瑶与容洞茶山瑶之间发生的争山事件;再例如,象州百丈圩附近抱村壮族曾意欲夺取黄桑花篮瑶两处山场田地。

大瑶山瑶族人民的信仰及生活深受宗教影响,这点在其民族传说中也可得到验证。瑶族是坚定的多神论者,其起源神话分为两种:一是密陀罗开或盘瓠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二是伏羲女娲两兄妹诞下人类;时至今日,瑶族人民仍然视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祭祀盘瓠的节日)为一年内重要的节日,并在这一天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除了各个创世神、社神、土地神、山神、雷神、龙王、甚至谷种,都是瑶族重视并崇拜的神灵。以上形象在创世神话、《社王》、《会唱歌的狸猫》等故事中皆有提到。这些故事中,除了发洪水淹没世界的雷神和勾上鱼饵需要人类救治的龙王,其他神灵皆为神通广大的正面角色。由此我们也可探知,瑶族人民对于与生产有关的神灵(包括社神,土地神,山神,谷种等)尤其崇拜,而对带有统治阶级意味的雷神和龙王则并不是那么敬仰。这样的现象八成与瑶族内部山主与山丁的对立立场有关。瑶族的山主占有大片土地,而山丁赖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才可租得赖以生存的耕地、屋子、柴山、水源。但是,即使这些“统治地位的”神灵对待普通瑶民十分苛刻,或是水淹瑶寨或是吃人,瑶民在坚决反抗的同时仍对他们存有敬畏之心,除了瑶族本土宗教外,佛道两教也对瑶族影响颇深。罗汉与佛祖等神话形象皆在民间故事中出现过;虽出现次数不比本土仙灵频繁,但也可探知其创造奇迹的本能及在人民心中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因果报应”这一思想频繁地出现在故事中,如:《会唱歌的狸猫》中孤儿与其龙女虽杀死的是骄奢逸的昏君,却仍因“杀人”而被“报应”,最终在一年内因病而死;又如在《天有眼》中,因行凶杀人而夺得金银发家致富的船夫最终合家出海遭遇风暴而亡故。虽然,“因果报应”这一思想在瑶族中可能并非起源于佛教,而是本民族固有的思想文化。但是其与佛教思想相切合,也有会是佛教在瑶族中易被人接受且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除了佛教,道教也是瑶族的重要宗教之一。在其传说中,有山主要求地理先生看风水的,有玉皇封社王的,有七仙女助孤儿的,也有在陈宏谋的传说中玉皇慧眼识珠选举贤才的。道教在当地中影响深远,许多重要的传统习俗都与之相关。例如,做为瑶族男子人生三大事的度戒,世俗的意义是该男子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宗教上的意义则是师男死后将位列仙籍,灵魂可以进入神仙世界,象征着道教境界的升华。

民俗风情范文6

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旅游业的便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近年来,越来越多旅游者选择通过深入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来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这使得众多的旅游开发商转变开发路径而提高了对风情民俗资源的开发程度,尽管这对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且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间相背离。

一、旅游开发对风情民俗资源的积极影响

旅游开发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最有利的影响便是能有效实现对当地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并能有效对当地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以及全球化经济文化交流的进展加快,现代文明文化对我国的风情民俗造成的极大的冲击,并使其逐渐发生着变异。而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并让人们意识风情民俗所具备的宝贵性,从而使更加自愿积极的参与到风情民俗的保护中;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转变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不断的宣传中让人们正确认知到风情民俗的可贵性,从而对风情民俗的同化现象加以抵制。同时,旅游开发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也可强化对已有风情民俗的保护,并对失传的风情民俗加以恢复,进而使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二、旅游开发对风情民俗资源的不利影响

(一)风情民俗的同化

所谓风情民俗的同化指的是区域内原有的风情民俗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而被其他民族和地区的风情民俗所取代。尽管,通过旅游开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文化的弘扬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促进旅游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旅游业发展一定时间之后,会发现其会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造成侵蚀。而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不同地区旅游者的逐渐增多,旅游当地的居民会在无意识对旅游者进行模仿,而长期之后区域内传统的风情民俗将会被淡忘和取代。

(二)风情民俗的商品化

传统的风情民俗尤其是习俗和活动,其开展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并且习俗和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用民间传统文化来解释。然而,由于大多旅游开发商过多的重视短期的利益,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已然逐渐变成了一种才艺表演的形式,这不仅是对风情民俗内涵的破坏,同时也是在利益驱使下的风情民俗的商品化发展。而这一现象的长期发展最终将导致旅游者的摒弃,而多数的风情民俗旅游点也终将被旅游业所淘汰。而这种风情民俗商品化的现象也是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的体现。

三、对风情民俗的保护策略

(一)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科学合理的开发

对旅游当地的风情民俗以及传统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既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加以保护,有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对某地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就必须以当地的风情民俗为依据对开发的方式进行规划。一方面,要对开发区域当地的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交通情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进而以此为依据对地区尽心旅游开发;另一方面,要坚持对风情民俗进行保护的原则,在对区域内的风情民俗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时,还应当从保护的原则出发划定资源保护的范围。

(二)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帮助人们正确认识风情民俗的宝贵性

就现阶段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旅游部门的部分管理人员、旅游开发商、旅游当地的群众对风情民俗的宝贵性没有正确的认识,是造成风情民俗被破坏的关键原因之一。也因此,只有使他们能正确认知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才能真正做到对旅游当地风情民俗的保护。而要让人们认识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可以采取宣传的方式,一方面,让人们真正认识到风情民俗的宝贵性而更加自觉积极的抵制文化的同化;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旅游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选择更加适应地区风情民俗传承发展的途径进行开发。当然,在对区域内风情民俗弘扬发展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对优秀的外来文化记忆吸取。

(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开发和风情民俗保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