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原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故都的秋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1

关键词:阅读名作 一分为二 破除迷信 勇于创新

传统教学中,阅读名作,师生往往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因仰慕这作品的主人,迷信权威,而盲目崇拜,五体投地,“接受一切”,实质上束缚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往往是一群“废物”。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品也是一样,名作亦不例外,不可能字字珠玑。阅读名作也要一分为二,莫为名家迷糊了智慧的眼光。如: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教材)构思新颖,选材别致,对比、衬托手法用得极妙,语言也有创新之处,确实有值得学习之处。然而,细读进去,你会发现,瑜不掩瑕,本文在逻辑、语法、标点三个方面,均有不妥之处。

一.逻辑问题

先看首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其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就有逻辑问题。

一、“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既违背常识,又以偏概全。秋天本身是自然现象,既可见丰收的景象,也可见萧索的草木,无所谓绝对的好坏。好与不好,全是因生活习惯不同和人的心情各异。事实上,自古有悲秋颂秋之别,二者的诗词文赋举不胜举,怎么能说“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呢?请看:

战国宋玉《九辨》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曹丕《燕歌行》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代杜甫《登高》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柳永《八声甘州》说: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代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说: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上述作家所在地域不同,但不都在悲秋么?

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当然是好的,但“来得悲凉”就好坏参半了。其间凉爽的天气是好,但悲凉的心情还是好么?事实上,郁达夫当时去北平幽僻之地是为了躲避,减轻悲凉的心情,让精神一爽,怎么会喜欢悲凉呢?因此“来得悲凉”改为“来得爽”才合逻辑。

再看倒数第三段:“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句话犯了因果关系不成立的错误。“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怎么推得出“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呢?“很浓厚的颓废色彩”只能与“悲秋”构成因果关系。而且批评家也只会批评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的“悲秋”文字。此外,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是以偏概全,不合事实。事实上,中国文化里,悲秋与颂秋的文字是并存的。乐观向上的的文字并不少见。如:

唐代刘禹锡《秋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采桑子・重阳》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些诗人不正是乐观向上的代表吗?何来“都颓废”之说?

二.语法问题

首段中“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其中“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反复朗读,就会发现“我的不远千里”中的“的”字是赘疣,完全是多余的。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中的“饱尝一尝”明显自相矛盾。因为“饱尝”是尝个够,品个满足,量多,而“尝一尝”只是尝一点,知道味就行了,量少。“饱尝一尝”放在一起,画蛇添足,明显别扭!应该为“饱尝”,因为作者是第二次去北平。

再看第二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这句显得词不达意。作者的本意应是:江南的秋也有独特之处,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

三.标点问题

首段第1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此句后着一分号,不妥。因为分号应用于并列分句间或分项(条)列举间。而这里既不是并列分句间,也不是分项(条)列举间。若理解为突出后句之转折意思的特殊用法也不妥。因为后文又有“可是啊”三字断开,其转折意思已够突出了,没有必要在前面用分号隔开。该句本是一个陈述句,应用句号。此外,第二段第1句:“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此句的分号也用得不妥,理由同上。

上述问题系笔者实习期间引导学生品读、研读中发现。

作为名篇,作为教材,本文居然出现这多问题,而无人指瑕,或少人深究,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一、作者写作本文时,正遭,生活动荡不安,心情浮躁,未静下心来修改,难免有错;二、编辑一见名人,先入为主,一字不改,原文照发;三、读者走马观花,只观大略,不品细节;四、教师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将错就错;五、学生盲目崇拜,囫囵吞枣,鹦鹉学舌。

事实上,岂止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的演讲辞《改造我们的学习》,等等,均有语言上的毛病。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其中的“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恐怖意境就与后文描写的“倩影”、“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相矛盾。教材一度删除过“峭楞楞如鬼一般”一句,可见实属值得商榷。

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末尾部分的前文写道: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可是后文就同一情景又写道: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其中“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与“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自相矛盾。“高高兴兴”显得神采飞扬,笑逐颜开,与前文联系起来,表述不妥,可改为“我们满怀喜悦”。

的演讲辞《改造我们的学习》有这样连续的几句话: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这三句的介词结构明显用得不当,均应当去掉“在”、“下”二字。

本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不必过多赘述。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2

契丹人耳饰漫谈

陕西出土的宋代儿童体育文物

图坦卡蒙墓最新发现:暗门中的娜芙蒂蒂墓

布局严谨的古埃及卢克索神庙

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

福建福州地铁屏山站基建考古

陕西西安郭庄西魏北周墓

湖南长沙铜官窑2015年度考古发掘

悉尼拜谒柴尔德墓纪行魂归蓝山

中原文明考古探源: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和它之前的事

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发掘来自浙东滨海的远古回声

东晋南朝时期女性的“时尚发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纪念刘士莪先生

佛教天台宗祖庭考古:浙江天台山佛教崖刻

两河流域文明探秘乌尔第三王朝贡物调拨中心的档案箱封泥

南京明代京师城墙究竟有多长

齐齐哈尔的城中之宝——卜奎清真寺

苏格兰卡拉尼什史前巨石遗迹

奉化境内古道遗迹调查记

从考古材料观察人性的阴暗面

风雪马鬃山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考古发掘记

古徐春秋,梦幻之旅——古徐城布展设计手记

中国早期文明结构中没有宗教的位置

平潭老牛礁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在福建

卢旺达大屠杀的法医考古学调查抚慰哭泣的基加利

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三号墓墓主之谜

日本三角缘神兽镜“魏镜说”考辨

“一牀锦被遮盖”与中国古代“裸葬”习俗

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体胡人骑羊青瓷插座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俄罗斯叶尼塞河中游地区考察纪行:考古与博物馆

阿里琼隆银城遗址考古手记

邢窑唐代大陶缸的出土与修复

富丽堂皇的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祭庙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丝绸之路”上的古国探秘“乌杔国”与“权於摩国”

战国楚都的水井与民生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商周青铜器上的写实性动物纹饰

汉代皇族专享器具——黄金釦器

汉魏时期“摇钱树”的造型溯源

为考古正名文物考古题材动画片

楚故都纪南城考古发掘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

“丝绸之路”上的古国探秘“乌杔国”与“权於摩国”

战国楚都的水井与民生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3

教案之于老师,如同大米之于巧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难为无教案之教学。即使是一名在三尺讲台上身经百战的优秀教师,也很难保证在没有教案的情况下能顺利进行有效的授课,所以对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而言,能否撰写一份含金量高的教案,对其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第一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备课,教案是要根据我们所要讲的课文来撰写的,如果我们不熟悉我们要讲的课文,我们怎么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首先对教材要有个性化的解读。有新意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有新意才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气氛。但有个性并不是说脱离实际去谈新鲜,而是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知识,有个人的独特理解。如有老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时候,根据个人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为什么贾母让丫鬟称宝玉为宝玉,而不是叫‘宝玉爷’呢?”他从名字的角度来解释,他认为封建思想中,小孩子取名贱才容易养活,如有些孩子取名为“小猪”、“小狗”。从孩子取名角度来解释,见解独到,有新意。其次要把教材读厚。文学作品在创作上简练,特别是诗歌,有许多空白点,我们要把空白补回来:把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原丰满,填补教材中的空白点,充分挖掘文本意蕴和作者写作意图。当我们对课文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教案的写作。

中学语文教案的撰写体例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设想,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数,具体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教案撰写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上。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所以深入研究教材是写好教案的第一步。无论是哪一类题材教案的撰写,都需要我们把课文读懂,读透,读出新意。

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总目标,即语文教学大纲、高中或初中阶段目标、一学年的目标、一册书的目标、一个单元的目标以及课文学习目标等来制定教学目标。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教案,制定教学目的是借用文章中的两个字“业”和“德”,来表达学习与意志、毅力等思想品德的关系,不仅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符合以上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则有:针对性原则,《景泰蓝的制作》教案中,学习叶老“说明白”艺术,是要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故都的秋》这一教案中,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明确性原则,而《故都的秋》制定进一步掌握散文“行”与“神”的关系这一教学目标是不明确的,所以可删去。整体性原则,《送东阳马生序》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本文最为显著的写作特点就是把自己青少年求学的情况同当时太学生学习情况加以对比,从而去表现主题。可行性原则,写教案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该简则简,该繁则繁,

教学设想是在对课文的主要特点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具体来处理这篇课文。如《荷花淀》的教案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还根据课文的要求,仅就“话别”与“探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其他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和设想,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来确定。重点、难点要突出。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格中,必须在

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和目标展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分析明白,这一切都在于服务实现这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这一具体目标是一门课程总目标的一个子目标,因而要做到每一课教案和全部课程目标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教学时数则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设想、和重难点来确定。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教案中重要的部分,,也是教案撰写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总和,一般包括导入语(由旧课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整体感知)、重点讲解(互动环节)、板书设计、课后作业(或思考)。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

导入语的设置是有技巧的,可遵循心理原则来设计,包括激发兴趣和触感。如《荷花淀》中的导入新课“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闪现出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痛苦嘶叫、鲜血淋漓,然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战争则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一齐学习被称为“诗体小说”的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如《景泰蓝的制作》,老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先出示景泰蓝的实物或照片,让学生回答有关景泰蓝的问题,有利于触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内容包括解题、作者介绍、整体感知,《送东阳马生序》的教案中,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注释和自读提示,了解题目和作者,然后再补充作者的信息,如果能解释课文的体裁“序”的特点,那就更加清楚了。整体感知是老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一般在预习完成)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行文脉络,如《故都的秋》;也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如《景泰蓝的制作》;而对于文言文,老师就选择范读课文,以提示学生注意字词的读音、意义及句读,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示清楚,以便在讲课时引起重视,如《送东阳马生序》......

重点讲解主要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的形式,老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按层次分析段落,分析重点难点,而文言文则要适当解释难理解的字词。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都要经过设计,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多说,该什么时候说,用什么语调说等都应经过精心安排。另外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后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自己解答问题;也要注意帮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节课设计出具有如下特点的板书方案:一是严密的逻辑性,板书顺序是逻辑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现;二是概括性,高度凝练概括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三是符合审美要求,板书设计要符合审美规律,给人以明确清晰、美观大方的良好审美感受;四是结构的完整性,即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完整表述;五是创新性,每个人即使在讲同一内容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作用,板书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

课后作业要能帮助学生复习,掌握今天课堂的知识,将知识提升到更高层次。如《东阳马生序》可以布置如下的作业:如何看待作者的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教案撰写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要不断充实完善。一是因为初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4

课之瑜,有专家精评,毋庸赘言;而课之瑕,却不能不有所指陈。

且看课例片段:

师:其实,这篇课文有一处在逻辑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处到底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用心找一找。

生:不好意思,我还没找到呢。

师:再缩小范围,就在课文的前两段找。

生:我认为,该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几句话。

师:请具体说说。

生:生在我前面、比我年岁大的人,不一定就比我先“闻道”啊。

师:好。“固”是什么意思?

生:本来。所以不能说“本来”,这话禁不住推敲的。

师:缩小了范围,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老师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就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看来读书还不够认真啊。韩愈是大家,但并不等于他说的话都正确,同学们大可不必迷信。韩愈自己不也说吗,“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收益。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嘛。①

那么,董老师的这一课堂教学环节究竟存在怎样的问题呢?

先来说说课文这一处的逻辑问题。

我的看法是课文中是不是存在逻辑问题,站得住站不住脚,不能根据一个字来生死予夺。

在董老师看来,因为“固”作“本来”讲,所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就有了逻辑缺陷,正像学生所言“生在我前面、比我年岁大的人,不一定就比我先‘闻道’”,似乎逻辑错误显而不易见罢了。其实,韩愈就是韩愈,大家就是大家,一个“固”字不仅没有造成逻辑错误,相反用得十分恰当。我们来看原文“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要准确理解他说的这句话,就必须前后勾连,完整理解,不能割裂开来,断章取义。“固”作“本来”讲,大家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这句话分了两个方面来表达,前分句用“固”字强调人认识世界懂得道理的一般规律,即先出生的年岁大的人比晚出生的年纪小的人一般而言先懂得道理。先生先知,晚生晚知,这“本来”就符合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但韩愈并没有就此否定先生晚知的特殊现象,这就有了后分句,“生在我后面的、比我年岁小的他懂得道理也有比我早的,我跟随他,拜他为老师”。后分句从晚生先知的角度补充肯定了先生晚知这一特殊现象,晚生先知与先生晚知,都体现了事物的特殊性,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整个这句话前后分句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非常全面地论述了“不管年龄大小,谁掌握道理就拜他为师”的择师标准,在语义表达上构成一种互补关系,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语义链,而逻辑上的周密则显示出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可谓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其实,董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注重整体理解的。这一点从他的诸多阅读教学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么,董老师是否因为对“固”字太过执着,忽略了整句话前后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使得阅读理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想恐怕是的。

这种执着与董老师设计这一课堂教学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想再来说说教学设计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董老师为什么要设计并展开这一课堂教学环节呢?

还原课堂,这一环节出现在“把握文章论证思路”分析理解并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第二段第三层与第三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之后。董老师的设计用意在逻辑教学上,这也可以从他的“教后感言”中得到印证。“做人要有点逻辑头脑”,现在的“中学生连起码的逻辑知识都不接触了,这是很不应该的”。见微知著,董老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语修逻教学,过于弱化语文的工具性现象,意欲在教学行为上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称得上是用心良苦。

但是,请学生阅读寻找课文中的逻辑毛病,与上一环节阅读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根本不搭界。它既不是上一环节教学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同一逻辑问题的横向展开,而是教师的有意生成,刻意为之,因而也就很容易少了七分科学,三分严谨。

董老师的设计用意还在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探究学习”上。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对文本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董老师在这方面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他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的灵动思维和活跃思想完全能说明这一点。

然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到底在哪里”“用心找一找”,这样的探究似乎有大海捞针之嫌,更何况“固”字本无事,先生自扰之。难怪学生们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哪里是“因为韩愈是大家,学生敬畏有余,质疑不足”,又哪里是“因为读得不够细心和深入,从而没有发现问题”呢?所以董老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缩小范围让学生搜索,而聪明的学生很能领悟老师的意图,很快就找到“固”字加以解释,并说明了这句话的所谓的逻辑问题。探究的结果最终赢得的只是其名而无其实,与探究学习的宗旨相去甚远。这恐怕是连董老师自己都不得不面对的教学现实。

教学需要执着,探究需要执着,执着没有什么不好。但过犹不及,过分执着就少了一些圆通。董老师在执教《故都的秋》时就出现过类似的教学情况。董老师问了学生这么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三段开头写道‘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他却不着力写了,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特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是为什么呢?”在董老师看来,郁达夫笔下提到的像陶然亭等这些名景因游人多而会是一种“吵闹的、拥挤的氛围”,与课文的整体基调“清、静、悲凉”不吻合,所以选择牵牛花等常见的与基调一致的东西来进行描写和寓情。殊不知,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只有在清幽静谧时才能观赏品味到,与清、静、悲凉的基调也是吻合的呀。

文以载道,课以明道。董老师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教育思想,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教育方法的运用在本课处理上还是值得推敲琢磨的。

以上对董老师课例的指瑕只是我的一孔之见,难免偏颇,敬请董老师等大家谅解。

因为,我爱董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具体方法;应用及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24

一、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1. 情境设置

即要顺利完成学业所需要的环境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必备支持,其中包括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及增加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是围绕顺应学生个性化的条件而进行的,不单单是纯粹的一个概念。

2. 相互协作

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可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个体的成员服从小组整体,小组则对个体进行一定的制约鞭策。

3.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重要的方法,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正常交流。知识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得以顺利获得,教学任务得以正常完成。

4. 意向构建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地领略表面皮毛的知识,更应该获得对课堂内容意义层次的了解。对内在的规律及其原因,有着深入的懂得与进一步的探求、举一反三等,都应该在这里得到证明。

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方法

1. 创设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性思维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把那些单纯的文字化成具体的画面来深入理解、体悟、领会,从而获得无限的趣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简单背诵,就没有趣味的产生,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到作者所创设的特别情境中以及其所营造的深层次的蕴涵里。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与真正的语文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中,在课文内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连、体会,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崭新印象,从而更鲜明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像《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通过自然物―――槐树等极其细腻真切的描写,呈现了心理的变化,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

2. 架设沟通桥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桥梁。这是提供给师生的一个有益机会,双方可以藉此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这个时段里,知识的摄入与情感的滋生,同促共进,彼此助益,成为很好的互动过程。引导得法,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教师的一片苦心,也能充分激发自主性,深入到课文所有的情境中以及特有的情感氛围中。以致潜移默化,得到升华,进而也就会进入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激情。情感的植入,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地予以实现,无疑就成功了一大半。这就是说,语文教师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激发学生最大的热情,踊跃投入和那些衔古接今的中外众多高贵灵魂的深入交流与对话中,投入到对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有益汲取中是至关重要的。惟其如此,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想素养培养才能同步进行,语文教学任务才能完美完成。

3. 丰富学习内容,尝试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丰富其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个性化。在当今语境中,所谓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思维方式,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独到见解,而并非为了打造如同复读机般的语言机器,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一类的庸才。不可否认,语文课本里收录的文章皆是文学长河中的上乘之作,不过,倘若将视野无限放大,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篇章,也不过是广阔世界的几粒微尘罢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关键不在于授之以鱼,而在于授之以渔,即让学生以前辈的既有经验为基础,大胆创新,以达到更上一层楼之目的。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有案例为证,譬如在讲解《石钟山记》一文时,有个同学直言对文中的“而笑李渤之陋”不敢苟同。这个学生按照原文注解以及生活常识展开了大胆的猜测,他提出或许是因为石钟山独特的外貌特征,李渤才会在敲击石头时听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如此一来,李渤看似荒唐的行为也便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所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不管是不是站得住脚,应该予以及时的鼓励,作正确引导,切不可无视甚至取笑、打击。再如,我们在教学《咬文嚼字》一文时,涉及到了阅读文提及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分析,纷纷质疑了朱光潜的“推敲之说”。有的说,“敲”字恰切,更贴近原诗所揭示的语境,方便人们理解。有的说,用“敲”的技法很高妙,这个字是全诗最亮的字眼,它对诗境有着十分准确的衬托作用。也有同学说,用“推”这个不大礼貌的词,是和古时候的礼节不合拍的。还有同学说,用“推”的话,就悄然无声,这是无法和“鸟宿池边树”一句相吻合的……这就充分说明,学生有的是自主能动性,关键是看你做教师的能不能调动起来,让其得到有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把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动脑筋学、运用自己的智慧科学地去学是重要的。这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精髓之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一定要善于发掘学生的这种自觉性,保持始终如一的课堂活力;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力四射的情境中,汲取语文营养,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故都的秋原文范文6

一.用理性的眼光去演读汉语语言的美

1、关注汉语形象,让学生感受汉语形象的美

刘小枫教授曾痛心:“科学语言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剥夺的过程,语言沦为一副骨架了。”于是,汉语形象的复原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汉语形象?“汉语形象主要是指汉语的修辞性形象。而作为一种修辞性形象,汉语的审美价值在于,它被精心调整和组织起来,以便成功地实现特定的表达意图,并最终在读者中造成强烈的社会感染效果。它是文学中的汉语组织在语音、词法、句法、篇法、辞格和语体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富于表现力及独特个性的美的形态。”

那么如何通过汉语形象来还原汉语之美呢?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段示例。

(1)品读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在教学这段文字时,先引导学生关注这段文字中的两个语气词“也”和“矣”,我让学生读原文,再让学生去掉语气词去读,然后又让学生加上语气词读。通过对比赏读,学生会发现,去掉文言语气词后,句子的语气语调是客观冷静的,而有了这两个文言语气词,作者心中那种无奈、感伤、悲痛的情感就自然地流露其间。而学生也能由此感受到文言语气词这种汉语形象辅助传情的独特魅力。

(2)品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我在教学这段文字时,没有马上让学生去读,而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和神游那种落蕊铺得满地,脚踩上去那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然后,让学生去品读“像花又不是花”这样的音节组合所带来的轻盈而富有音韵起伏之美的节奏感,去感受“落蕊、极微细极柔软”这些含有r声韵的词语里所包含的温温柔柔、柔柔软软的情感。最后,再让学生轻轻吟诵和感受这段文字。我想学生会对这种轻淡的文字意蕴留下深刻印象并会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起来。

(3)鉴赏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鹤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让学生关注这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尽、流、目、楼”,会发现这四个字都是闭口音。在汉语形象中,闭口音与开口音所表达的情感是相反的,闭口音多半传达一种感伤苍凉深沉的情感,开口音多半传达一种豪放开阔乐观的情感。这样一分析,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错解了《登鹳雀楼》的诗意,实际上这首诗蕴含人生的苍凉之感。

2、关注语言表现技巧,让学生感受语言技巧传情的魅力

孙绍振教授指出:“文本深度解读可以无限地说不尽,而大多数师生解读不到位的原因就在于只以‘读者’的身份解读,而没有用‘写者’的眼光看。”从写者的眼光看,也是提倡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品读语言,品味语言的技巧及其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这种技巧传达情感。下面我同样以教学片断示例。

(1)品味冰心《观舞记》的一段文字: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教学这段文字时,我给学生出示另一个句子:如莲花般的高洁,小鹿的机警,孔雀的高傲。让学生去对比品味这两个句子,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比喻句的不同感受。显然“花开瓣颤、疾走惊跃、高视阔步”是一种形象,富于情态和动态,并且在比喻中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高洁、机警、高傲”是一种概括而抽象的语言,相比较原文的表达就少了一份语言的美感和韵致。尽管比喻是一种常见的学生都熟知的语言表达技巧,但是概念化的比喻就像一杯白开水,淡然无味。

(2)品味《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在这个环节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屈原说出这句时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形式对称,内容对比的句子。在“举世——我独”、“众人——我独”这样强烈的对比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屈原心中无限的孤独、悲愤和无奈。

学习本文时,我还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中哪些句子最能传达屈原对自己高洁志向的坚定追求?”学生找了“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和“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接着追问:“为什么是这句?这两句话在语言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最后我们得到一致的结论:反问句是表达鲜明观点最常用也最好用的语言形式,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以多用。

二.用感性的眼光去捕捉汉语语言的美

1、以诗词解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意境美

很多语文老师都说诗词难教,为什么会觉得不好教?道理很简单,因为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达很难超越诗词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美,一不小心就会把美的语言、美的意境讲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大有煞风景的尴尬味道。其实,只要换一下思路去想,问题就又变得简单了,古典诗词的很多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都是有贯通之处的,那么,何不用诗词语言去解读诗词语言呢?如此,既能保有诗词语言的美,又能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意境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下面,以课例片段说明。

(1)我上晏殊的《蝶恋花》,在解读“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这个句子所运用的烘托和反衬的手法时,我联系了晏殊《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以及《浣溪纱》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这三句诗中,我们发现了共通之处:“轻寒、落花”用来烘托清冷的心境,而“双飞燕”则反衬了自己的孤单寂寞。

(2)分析“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为了让学生理解它无理而妙的、埋怨式的、痴语式的传情方式,即“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的传情手法,我联系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和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词人埋怨月光不体谅离人心头的相思苦味,埋怨落花流水怎么只自顾自地流淌却不理解我这相思之人心头的愁苦,埋怨锦瑟你为什么会有五十根弦,这相似得埋怨里其实都是词人自己的一派痴语,都是词人内心情感对外物的无理强加。

(3)分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让学生联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来品味。千里烟波、楚天低阔,不免让人心生苍茫空落孤寂之感,这个望尽天涯路却望不到尽头的意境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4)教学李清照词《声声慢》。我先让学生读李清照前期所写的《一剪梅》,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很快发现《一剪梅》传达的是因两地分离而带来的相思之愁,正如词中所言是一种闲愁,是一种轻且浅的甜蜜的愁绪。而后期词作《声声慢》则传达出孀居之苦、家国之思、沦落之悲,这里的愁绪是沉重而凄厉的。

(5)赏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给学生介绍李清照前期所写的词作《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在这首词里,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恩爱甜蜜的幸福生活,这“一朵花”里曾有多么甜蜜幸福的回忆,如今看到满地堆积的黄花,此情此景,又怎不令人痛彻心扉呢?

2、引入名家朗读,精选朗读配乐,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之美

我坚持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应该用多姿多彩的语言去熏陶心灵,获得感动;我也坚信神奇曼妙的语言文字会幻化出一个个诗意可爱的灵魂。所以我乐于营造语文课堂的美感。语言之美,美在她的情韵,也美在她的声韵。实践证明:引入名家朗读,为学生精选朗读配乐,既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品味语言的情境,又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文字是一场游戏,文字更是一组旋律、一首动人的曲子。而从朗读入手,从美读入手,恰是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韵律之美的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