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九格时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九格时光范文1
——题记
一段旧时光,道不尽心底百转柔肠;心有千思绪,欲语与谁听……不清楚我是否在靠近,或许只是似曾相识的指引,我并未走来,而记忆中的你也不曾离开,就当是一个人沉默,就当是一个人的欢喜……
流年里逝去的风景,抛不去那段为你研墨挥毫落笔画爱的岁月,那年的风情于萧瑟的雨幕里逝飞扬的般若,心里真的只剩下一句,一句好难忘、好难忘……
那个多情的雨季,成了我唯一留恋的风景,同时也剥夺了我所有的柔情。
我不知道雨中的你曾经怎么样美丽过,也不记得易感的你曾经于雨中怎样的伤怀过,我只怀念一把伞下你我无怨无悔的在暴雨的冲刷下蹒跚而行时是那么的铭心刻骨。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熟悉的画面、陌生的你我之中,缅怀着故事里执手云舒,沐浴黄昏雨的往昔。。。
梦里醒来歌惆怅,曾经年少枉痴狂;回不去的曾经,心痛的画面,凝固在如水的青涩年华里,装裱为一段永远也除不去的记忆永恒。而今,我的整个夏季都被这场雨淋湿了思绪,雨飞扬,眼角弥漫着酸痛,伸开手无助的站在暴雨里,我的眼泪决了堤你亦看不到,那段有你的夏日,充满了清新的味道,辗转研墨成一副最疼的疼……
蓦然回首,爱如死灰;曾经以为能与你浅笑花开落、共赴人生路,而现在却在时光烟雨中渐离渐远。我能做的,也只是两袖空空的站在雨幕下某一个冷寂的街角,旁观着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品尝着自身的心痛和酸楚。等待着风住尘香,等待着风清月朗。。
一路的孤月长风,一路的冷雨寒凉,使天涯海角的流浪,谱写着一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程。
走过生命的悲欢,凉薄岁月里只留一份伤痛的黯然。我不敢再看以前那些为你题下的笔记,也不敢再看你的相片,我怕,会再忍不住,偷偷的掉下泪来。你知道,我心里的脆弱,你也说过,你不想再看到我难过,你的每句话我都那么,那么,清晰的记着……
是谁说我们将携手天涯,此生不离?又是谁,沉醉在曾经的地久天长地老天荒里,吟唱着一剪剪沧海桑田的心曲,让心湖泛起苦涩的涟漪?
九格时光范文2
一、聚焦的教学改革
聚焦是指光像在成像器材上得到清晰影像的操作。在标清时代,传统的聚焦教学方法是在摄录前推进镜头使得被拍摄的主体成像最大,调整聚焦环使主体清晰,然后拉开至所需拍摄的景别,进而开始拍摄。但这种聚焦方法在高清时代会发生改变。高清摄像机不易对准焦点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清摄像机的清晰度、分辨率比标清摄像机高,拍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对较多,从而使得画面无法突出重点。高清摄像机在拍摄物体时具体的对焦方法应该是:首先将摄影镜头变换到相应的景别上,然后再对准物体,直至寻像器上呈现出物体最清晰的画面为止。这些都需要根据被拍摄物体所处的情况手动调节。①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使用高清摄像机准确估算物距,强化训练基本功。其次,要善用景深关系,具体方法为:尽量采取广角方式拍摄;降低快门速度,在保持画面亮度的情况下缩小光圈;与被摄主体保持距离以加大景深。②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聚焦困难的问题,拍摄出高清晰的画面。
二、曝光的教学改革
曝光是确保画面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曝光过度,画面就会泛白,甚至导致高亮层次丢失;而如果曝光不足,画面会显得灰暗,缺乏立体感。在曝光控制上,高清摄像机与标清摄像机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根据相关从业人员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高清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的曝光量应该控制在±0.5档光圈的范围内为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想要更为精确地把握高清摄像机的曝光,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所处的环境进行手动调节。③此外,高校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应购置一些高清彩色监视器乃至示波器等设备辅助教学,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利用仪器调整曝光量及光圈大小,使得画面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都能达到理想效果,进而拍摄出层次丰富、色彩鲜艳的画面。
三、照明的教学改革
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会受到被拍摄物体明暗对比度的影响。明暗对比度是指被拍摄物体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亮度的比值。一般而言,明暗对比度大,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就高,画面质量就好;反之,电视画面的层次感差,清晰度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相应的照明技术来进行高清拍摄,具体来说,就是将拍摄画面的背景调暗,突出被拍摄物体的亮度,使得画面明暗对比度强,更加具有层次感。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时,还要强调对光线强度、角度等的把握,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线,拍摄出视觉效果良好的画面。除了一定的照明技术,在实践中还需打入适当的灯光来作为补充,高校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应购置一些反光板、普通灯具、数字灯光等设备辅助教学,从器材方面保证学生在练习中就能拍摄出高质量、高清晰的画面。
四、构图的教学改革
除清晰度外,高清电视与标清电视最显著的区别便是构图的不同。标清电视的画幅构图为4:3,而高清的为16:9,这一构图方式与电影的画幅构图方式是一致的,这对传统的电视影像摄制技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高清电视16:9的画幅更适宜营造画面的整体氛围,所以可以较多地使用大远景、远景、全景等以塑造环境和气氛为主的景别。在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多拍摄一些静止画面,并强调最好使用较重的三角架进行拍摄,避免画面出现抖动。其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前身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多会涉及电视新闻人物的采访拍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人物构图。高清画面的横向视场宽广,因此必须充分处理好画面各构成要素,人物与背景、背景自身的眼神空间、人物的视向、人物交流对象等,找好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决定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④新闻采访一般是两个以上人物之间的交谈,在标清4:3画幅构图的模式下,大多会采用内反拍的拍摄手法,即运用小景别且每个画面只有一个人物,然后再把多个单人镜头的画面组接起来进行表现。而高清16:9的画幅拥有更多的横向空间,在新闻人物采访过程中,可采用外反拍手法,即画中人物互为前景和后景。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近景镜头画面难以平衡的问题;二是能够让记者同时入镜,提高新闻节目的真实性,采访更具有说服力。⑤
九格时光范文3
关键词:光环境空间性格形态颜色质感
一、光与空间的观念转变
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使其展示的建筑。”的确,光是建筑的灵魂,没有光,视觉无从谈起,建筑形式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质感依托光的能量,使我们体验到建筑在四季中的变化及一天中早、午、晚的差异。光与影所渲染的建筑,提升环境质量,我们自然地融入光与建筑交织所凝结的意境之中。
以造型为手段塑造建筑而建立的古典建筑的思维模式代表了古人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文化基础,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现代主义的诞生。这种造型主义的表现重点集中在建筑外部形式元素,遗憾的是由于室外光是自然光,光不能为人随心所用,这体现了建筑对光的无奈。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建筑师意识到建筑内部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外部形态是建筑室内空间机制的外显,建筑的重心转移到了内部空间的处理,同时人工光源的开发受到了极大的推动,室内光环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光环境在室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空间的限定已由面体围合的封闭状态发展到半开放及开放的不同层次,其中光在创造空间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光创造空间无需实体围合,除利用自然光还利用各种人工光的形态及颜色塑造空间,开辟了空间性质的新领域。在连续空间序列中,光同样显示出自己的潜力。由于空间概念加入了时间因素,使人们不再从静止的角度观赏空间,建筑不再是凝固的音乐,而是可以体验的流动空间序列。光由于可以限定空间,改变空间的性质,在创造空间序列时,通过控制亮与暗、大与小、虚与实、强与弱获得抑扬顿挫的空间连接起伏效果,构成复合的室内光空间序列。光在聚焦视觉重点,突出核心形态方面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视觉焦点能打破空间均质化所造成的单一形式的视觉现象,防止产生视觉疲劳。其手段是运用视觉感受的差异性原则制造等级偏差以强烈地吸引视觉的注意力,光集束于某一点,从而降低其他区域的亮度达到突显目的,使主次轻重一目了然,空间重点得以强化。光的运用最初是功能性的,光一旦消失,人们丧失了解周围信息的能力,黑暗使人陷入无所依托的失控状态,对周围事物的不知和对将要发生事件的不测,导致人产生恐惧心理。人对光具有本能的依赖,黑暗中的一道亮光使人增加生存的希望,冬季的阳光给人带来暖意。在饭店、办公室或家居室内,人们喜欢在窗前停留,这是因为对光的渴求,夜晚人们乐于聚集灯下活动,足见光的珍贵。
现代建筑由于光科技的提高与普及,室内光环境具备了丰富的语汇,在提供普通功能照明的同时向精神层面发展,用艺术的照明手段体现照明内涵,催生室内不同空间的个性特征,使室内空间环境贴切地烘托出鲜明的空间气氛。当室内空间完成功能需要的同时,最终要解决与人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通过视觉及身体的体验而转换成空间性格知觉,不同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不同,形成特定的空间性格。空间设计正是追求空间性格的差异,追求特定精神需求的空间气氛,满足人们丰富的空间心理知觉感受。而光具有令人感动的魅力,激发自由、丰富、灵动的联想,通过光的强化、弱化、虚化、实化等特有的表现手段,渲染特定的空间氛围,塑造各种不同的空间性格,使室内空间这一物质存在上升到精神的向度。空间与光环境具有近似的一面,都具有体现精神化的特质,空间与光环境融合会提升其精神含量。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深刻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二、光环境的表现手段及空间性格
创造不同的空间应具有不同的表情,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就要有相应气氛的空间支持,如果空间氛围与活动性质错位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妨碍活动的顺利进行。人的活动是多面的,空间性格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空间定位需求。室内光环境与空间性格如此密切,我们在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体验两者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分寸,全力运用光语言并发挥光元素的表现力,共同创造优美宜人的室内空间。
1.欢快热烈的空间性格
愉悦欢快的空间环境是调节情绪的理想场所。在空间设计中,餐饮空间、娱乐空间及商业空间具有创造欢快气氛的潜能,因为在这些空间中,人们可以聚集一堂享受饮食乐趣,或动情地娱乐及轻松地购物。为适应这一主题思想的需要,在设计中应采用相应的手段以获得所需的性格空间。在处理光环境的时候从光源的布局、形态及颜色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表达设计思想。光源的布局应采用随意的方式,自然组合灯光位置以免落入呆板,有意取得灵活轻快的视觉效果。光源的形态应穿插不规则的任意形,以起到活跃空间气氛的目的。在光源的颜色方面应当以鲜艳的暖色为主,因为暖色使人联想到阳光与火焰,很容易引起情感波动,产生热烈欢快的情绪共鸣。
2.严肃冷峻的空间性格
当人们进入工作状态后,就希望有一个与之适应的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科研工作、学习、会议等具有高度思维或研究交流性质的活动,使人们处于紧张状态,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该空间必须具备沉静严肃的空间气氛,避免杂乱无序,反映在视觉上应当条理严谨及规范,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精心深入地思考问题。良好的空间环境能起到对工作效率的助推作用,照明设计为实现这一空间意义打下坚实基础。从光源形式分析,应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结合的手法,充分吸收自然光源。人工光以直接照明为主,减少装饰照明以避免光源的视觉累赘,在保证空间亮度的前提下增强视觉真实感。光源的组织形式其大小、形态尽量一致,形成严格一律的格局。
光源本身的形态不宜多变,以规则的线状和面状为主。窗面是自然光的来源,应有意开大窗、整窗,窗格简洁形成面状光源。人工光以直线态为主以求得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光源颜色应简化语汇,控制空间照明色彩以五彩色或略偏冷色为主要色调,并使墙、顶、地及陈设纳入统一的色彩范围,以取得性格鲜明、严整划一的视觉空间性格。
建筑设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光的认识,光的作用愈加从室外转向室内、从功能转向精神。观念的转变带动建筑设计的进步,使建筑水平跃入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郑成标编著.室内设计师专业实践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
[2]郑署扬,张倚曼著.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九格时光范文4
关键词: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S6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5)01-0028-04
Regional experiment study on three new tea tree varieties in Guilin, Guangxi
Wang Xiao-yun et al
(Guilin Tea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Guilin 541004,China )
Abstract: Purpose: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suitable planting area of threetesting varieties of new Oolong te.a. Method: to take Huangdan as control group, adopt randomized blockmethod with thre.e repeats; and implement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Results:the fresh leaves' yields of three testing varieties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CK (control group), their phenolog-ical phases are earlier than C.K, the nursery stock's surviving rates are little lower than CK Hongyan N0.13'stea quality is better than CK For integrated evaluation, Hongyan No.13 is best with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ons. Conclusions: three tea varieties are all suitable to extension of cultivation in Guilin, Guangxi or similarareas.
Key words: Oolong tea; new variety; regional experiment
良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选育、繁育和推广的必要程序,也是品种的优劣评判和审定的依据。通过区域试验不但可以鉴定和评价品种的特性,还可以明确良种区域适应性范围,从而实现良种的科学推广,促进农业产业的高效和良性发展。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同样是新品种选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通常由品种管理部门组织按统一技术规程进行的区域性试验,通过对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抗性的观察和测定,摸清参试品种的特点、优劣和适宜种植的范围,适制茶类以及栽培和加工的相关技术要点。
按照2007年8月全国茶树良种鉴定委员会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试验组的安排,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作为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桂林区试点的实施单位,对广东茶科所选育的鸿脬4号、鸿雁11号、鸿雁13号3个乌龙茶品种的特点、优劣和适宜种植的范围等进行试验。试验严格按照《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技术规程》的标准实施,取得了翔实的技术指标,为其审(认、鉴)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概况
区试点位于广西桂林市东郊金鸡路17号,地处北纬25。17’,东经110。20’,海拔160m。年平均气温19.3C,极端最高气温38.5C,极端最低气温-3.6C,年降雨量1693.5-1949.5mm,无霜期300d左有。地势平缓,土壤为坡积物母质发育而形成的黄红壤,pH值4.5-5.5,肥力中等。试验材
料
供试品种为广东茶科所选育的鸿雁4号、鸿雁11号、鸿雁13号3个乌龙茶品种,以黄旦为对照(CK)。
试验设计
试验小区长9m,宽1.5m,面积l3.5m2,每品种设重复3次,随机排列,双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3cm,每小区植茶54丛(108株)。
试验地于2007年10月份开垦,耕作深度为40cm深x60cm宽,施羊粪880kg/667m2,复合肥33kg/667m2。2008年元月上旬完成全部参试品种的苗木定植。
结果与分析
成活率调查
一龄期株成活率高于CK的为鸿雁13号,鸿雁4号与CK相同,鸿雁11号小于CK,3个参试品种的丛成活率均与CK相当达100%;二龄期3个参试品种的株成活率达90.1%以上,丛成活率达92.6%以上;二龄期鸿雁4号株成活率高于CK,3个参试品种的丛成活率均小于CK(见表1)。
物候期
从2011年起连续记载三年,春夏秋三季采摘“小至中开面”的对夹二、三叶和一芽三、四叶嫩梢。每季要分批多次采,各参试品种采净率均达到90%以上。雨水叶要去除雨水稍摊放后再称重。
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3个参试品种三年平均鲜叶产量从高到低排列为鸿雁11号、鸿雁13号和鸿雁4号,均极显著高于CK,每667m2产量为440.9kg、337.Okg和317.38kg,分别比CK增产195.15%、152.40%和112.46%。
品质鉴定
2011至2013年连续3年按区试规程要求,将春季的第一批样制作烘青绿茶或乌龙茶,每个茶样每年取lOOg交区试办公室,由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按“NY/T-787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进行感官审评。
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见表4),鸿雁13号制乌龙茶品质超过CK,鸿雁11号和鸿雁4号制乌龙茶品质与CK相当(得分比CK低0.1-3.0)。
抗性鉴定
桂林区试点发现的主要害虫为小绿叶蝉,适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其次为零星的茶尺蠖、卷叶蛾、象甲、茶橙樱螨等发生,未造成危害,对试验调查影响较小,因此不作特别防治。
抗性鉴定结果(见表5),表明本试验3个乌龙茶品种中鸿雁11号与CK的耐旱性较弱,鸿雁4号和鸿雁13号的抗虫性、耐寒性和耐旱性表现较好,超过或与CK相当。
九格时光范文5
论文摘要: 介绍了光纤通信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实行实验室定时定期开放;开发综合型、系统型实验;构建课前、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
《光纤通信》课程是我院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光纤通信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搞好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光纤通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
光纤通信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重视不够、实验教学地位不突出实验课时少,一般只有10学时,在大四的上学期进行,此时正是学生考研前的复习冲刺阶段,很多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缺课现象比较严重,实验教学组织起来困难,教学质量较差。
实验项目偏少由于实验课时所限,实验项目偏少。
缺少综合型、系统型实验现开设的实验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现有实验箱的实验方法与实际工程的测试方法有一些区别,通过已开设的实验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实际工程的测试方法。缺少综合型、系统型实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建立系统工程的概念。
学生的实验热情不高由于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仅占10%,学生普遍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热情不高,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比较严重。
实验教学效率较低由于指导教师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并且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很具体,学生据此可顺利完成实验。这种做法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解决上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兴趣,变学生被动操作为主动思考,使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设计、测试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光纤通信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九格时光范文6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课堂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独立实践教学
一、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在文科课程教学体系中,最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应该是写作类课程了,如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剧作等课程,充分体现了中文类课程的实践性特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然而无论是在文学院还是新闻学院、传媒学院,同属写作教学体系的基础写作课程却陷入到悖论当中。一方面,该课程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扮演着为学生夯实写作基础的重要角色;而另一方面,学生却对该课程评价不高,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学校与学生对基础写作课程的认知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固有思想意识的影响。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写作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一种积累和潜移默化,或者出自自己的摸索和爱好。因此学生对基础写作课程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课程模式暨待改进。基础写作课程教学重视理论的讲述而忽略了实际的应用,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基本采取“理论先行,课堂短练”的方针。这样的做法非常刻板,事实上是割裂了写作理论与实练的关系,没有真正联系学生的需要和实际,课内课外无法有机结合,甚至无法与之后的课程横向或纵向联系。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彻底否定基础写作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呼吁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写作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把写作理论同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把空洞抽象的理论活化为丰富多彩的实践。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新建构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写作课程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写作课程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由三个大的板块组成,分别是课堂实践教学板块、课外实践教学板块和独立实践教学板块。课堂实践教学板块,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结合,利用课堂碎片化的实践,加深学生对写作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使之有所体会。在课程实践教学板块中,基础写作类课程将获得实践学时,而且实践学时将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大幅度提升基础写作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具体地将课堂学到的内容用在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对写作材料的充分收集和占有,对写作主题的深度挖掘和创新。独立实践环节是一个全新设置的环节。设置这个环节的原因在于写作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个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并不是集中于某一学期或者学年,而应该渗透到整个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因而,通过独立实践环节的设置,要求学生在实践创作中,将写作能力作为实践能力的一种,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标准,进行考察。无论是创意工场类课程还是专业实习活动,写作能力都是实践考核的一个内容,使写作课程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
三、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写作课程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1.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理论与实践从来都不是相对立的,在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当中,这对概念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非但不能提升写作能力,反而陷入到闭门造车、机械模仿当中。所以在基础写作教学中,最好的课堂教学,是使理论与实践同步,理论与实践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并轨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理论讲述阶段要淡化文章写作的理论,将理论融入到经典的、有参考意义和价值的范文中,通过对这些范文的欣赏和解析,对写作理论进行总结,同时调动学生模仿创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理论的精妙,激发其创作的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教师举例转变为案例分析,充分重视课堂实践参与,改变理论教学长期以来的学生参与度低的困扰。如在讲述人物塑造的章节中,教师选择了剧本《天下无贼》与《让子弹飞》让学生参与进行人物分析。由于两部电影具有极强的群众基础,学生对剧本内容基本熟悉,另外对人物角色也非常喜欢,故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激情。教师对人物写作的技巧稍作提点,学生就领会到了人物细节写作的特色,并将其总结为盗亦有道和贼喊抓贼,并进一步深化为写作公式:写人细节=行为内容(正)十行为方式(反)十行为代价(正)十行为动机(反)。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直观且形象地掌握之前学的抽象深奥的理论,使之成为了具体可操作的规则,不再反复徘徊,使写作质量得到质的飞跃。第二步,特别重视课程实践训练环节,及时训练,及时总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写作思维培养的章节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单纯理论的讲述无法打开学生自由想象与联想的空间,于是课堂实践训练的环节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设置了“大家来吹牛”的实训环节,通过吹牛这一形式,打开学生想象空间。通过实训,学生总结出最简单的想象无非就是“夸大”、“化小”两个维度,于是抽象的概念“想象”变成了实际可操作的环节。
2.抓住实践教学环节,推动课堂理论的延伸。写作活动从本质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具有实践性的社会活动。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仅仅依靠基础写作课程上短短的实训时间是根本不够的。而传统的基础写作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实践教学的设置,这就从源头上割裂了写作与实际生活的关联。要实现基础写作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是至关重要的。写作的第一性不是理论性,而是实践性,任何的写作其构思的阶段需要的就是观察感悟以及材料的挖掘整合。而这些内容与社会生活休戚相关,不深入实践,是无法得到深刻的体会和感悟的。创新的基础写作课程有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田野观察、调查采访、角色体验等环节,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也使得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提升。在田野观察中,教师设置了群团观察环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对社会群体进行观察。学生走出校园后,获得了崭新的视野空间。例如有学生对“黑车司机”这一群体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把他所观察到的事实提供出来作为出发点,再结合新闻报道当中女大学生搭黑车遇害的事件,进行了小说创作。小说题材有新意,主题深刻,人物生动形象,而一切的基础都来自于学生对“黑车司机”群体观察的结果。与之前的课堂写作相比较,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学生的文章主题平淡,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而深入生活实践以后,学生从教学与生活两个维度获取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素材,大大开拓了他们认知社会生活的角度,使之获得了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契机,使好作品的创作成为可能。
3.抓住独立实践环节,完成写作素质的拓展。基础写作课程在学科体系属于基础核心课程,这个课程需要贯穿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故而课程的设置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与其他课程建立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例如“创意工场”这一独立实践环节就可以与基础写作课程相互关联,学生利用这一平台,以实践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创作。各实践小组共同商讨作品主题,拟定选题,制定写作提纲,实行田野观察和采访体验,最终完成作品,市场营销推广。这种独立实践的环节,会使学生直观感受文本生成的全过程,提升学生从选题策划到文本生成到营销推广的综合能力,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创意生产类文本”、“营销策划类文本”等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实现多媒体写作的可能。这种真实的创作历程,会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甚至提升其职业素养,真正实现课堂理论的延伸,自我能力的拓展。写作水平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专业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主要平台,是彰显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重要形式。写作水平的高低,其根本影响因素在两个维度,表层维度是对知识素养、话语方式的掌握,而深层维度是人的思维逻辑、人品素养的体现。因此,建构全新的基础写作实践教学体系,是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到基础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去认知社会。全新的基础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破解了基础写作专业课程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于学生创意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整个教学体系的良性运转,将对学生的培养起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形态构成”课程实验教学[J].艺术探索,2010,(01).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3]陈卓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4]马莉莎.新就业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