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脑卒中康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康复范文1

1 我国脑卒中患者预后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1.1 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脑卒中治疗康复体系,现代康复技术已渗透到临床各科,康复医疗成为医院四大功能之一,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即可得到专业化的康复训练。而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脑卒中康复体系,医务人员康复知识欠缺,康复措施不够完善,急性期很少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神经康复训练。

1.2 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乃至社会对脑卒中治疗的传统观念是重药物治疗、轻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探索方面,仅仅停留在依赖药物的选择和应用结果上。然而,国际上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被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有确切疗效。患者在住院期间,忽视了早期神经康复的重要性。泛用大量疗效并不确切的药物,耗费大量钱财,等到临床医学无能为力时方进行康复治疗,此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患者留下终生的遗憾和残疾。

1.3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康复治疗费用昂贵,对其疗效也持怀疑态度。部分患者经济状况差,经抢救保住生命后,拿不出足够的钱进行康复治疗。不久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及全国15家大型综合医院合作进行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从临床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经对部分患者为期半年的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病后2~6个月,丧失的功能得到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其直接医疗费用、非医疗费用和间接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成本效益比和成本效用比均好于对照组。而没有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缺乏治疗的连续性和正确的康复指导,机体残疾程度一般较重,患者常自己寻找一些非正规的治疗方法, 易受一些虚假广告的误导,购买所谓的“特效药”和治疗仪,不仅价格昂贵,且又无任何疗效,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系统的康复治疗,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医疗成本。

2 早期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

早期神经康复是以脑可塑性理论为科学依据的。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果和功能上有修复自身,适应现实的能力。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受损后,大脑脊髓有一定的可塑性,大脑上有区域重组特性。特别是当瘫肢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其相应支配的脑功能区的血流量明显增加,这是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也是任何药物不能代替的。基于这个理论,按照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变化规律,利用神经促通技术,不仅能较大程度地改善肢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缩短恢复期限,还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及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3 最佳康复治疗时机的把握

在康复治疗时机的把握上,过去人们普遍把在发病半年内接受康复治疗归属于较早接受康复治疗之列,其实,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康复过程而言,为时已晚。即是如此,研究表明,半年以内和半年以后接受康复治疗有肢瘫患者均有疗效,只是前者的疗效更加明显。目前,许多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始以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1周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2周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尤其对运动功能而言,康复开始时间越早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患者肢体良好摆放和患肢进行被动活动十分重要。

4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模式

脑卒中康复范文2

卒中单元康复模式

卒中单元的类别:卒中单元按照工作涉及的广度不同分为:基本卒中单元(一级卒中中心)和高级卒中单元(二级卒中中心)。

基本卒中单元的条件:①卒中治疗小组(2~5人);②书面治疗规范和流程(如溶栓、监护、二级预防及会诊制度);③急诊救治能力;④康复训练、营养支持以及心理评估和治疗的配合;⑤有心脏科、神经外科合作;⑥科普教育;随访记录。此外,还需要有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括:神经影像,实验室服务,预后指导和改进计划(如卒中门诊)专业组人员应该接受继续教育。

高级卒中单元的条件:①设立中心主任;②有神经病学专家和神经外科学专家;③有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经验的外科医生;④有诊断放射学专家;⑤具有血管内治疗经验的专家;⑥急诊医生和急救系统紧密合作;⑦经过卒中治疗训练的护理队伍;⑧具有神经科重症监护、超声心动、颈动脉超声和TCD方面的专门人才;⑨具有经过康复训练的理疗师和治疗师;⑩病历管理者和社会工作者。高级卒中单元的支持系统有:核磁共振及相关技术、DSA、CTA、颅外超声、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脑血流检查。

卒中单元的形式包括:①急性期“卒中单元”;②综合性“卒中单元”;③恢复期“卒中单元”;④移动性“卒中单元”。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移动性“卒中单元”并不能让卒中患者获益,综合性“卒中单元”是比较适合我国临床实际的模式。综合性“卒中单元”实施临床神经科医师、专业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训练师、语言治疗师、神经心理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医学科普教育的全部职能。

卒中单元的优越性:早期康复的介入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中对严重脑卒中患者和老年患者的效果尤为显著。脑卒中单元中的患者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较传统治疗模式明显缩短。并发症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和普通病房比较,卒中单元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早期活动是脑卒中单元模式的关键,也是与普通病房治疗最重要的不同点。可减少由于卧床而形成的疾病,如肺炎、褥疮、深静脉栓塞、肢体挛缩及直立性低血压等。

卒中治疗成功的标志:降低急性期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节省医疗费用是卒中单元成功的标志。

社区康复模式

以医生为主导的社区康复模式:通过社区神经专科医生干预的模式对患者、家属及直接陪护者进行整体护理指导、家庭康复指导、神经心理指导、易患因素治疗指导,并以讲座、宣传手册、参观、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脑血管病康复知识宣教。

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康复模式:冯正仪等[1,2]提出了由社区护士实施的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由神经内科护士担任干预人员的模式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包括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矫正等)、医疗指导(包括血压监测、体格检查和用药指导)等。

社区康复治疗频率:康复干预3个月内,每日1次,每次1小时;康复干预4~6个月内,2次/周;康复干预7~12个月内,1次/周。每期(阶段)康复干预、治疗的原则明确,但是,具体康复治疗的内容根据每个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做适当的调整。由于各个社区情况不尽相同,康复治疗的频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讨 论

无论是卒中单元康复模式还是社区康复模式,在我国起步都较晚,康复及护理尚缺少系统性、规范化和网络,因此,应当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脑卒中康复服务模式,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脑卒中康复范文3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运动训练;ADL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68-02

一、概念及国内外概况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2011年福建省龙海市有常住人口约87万.我院年收治脑卒中患者约400人次,出院后ADL分数在60分以下即生活不能自理者约为130人/年,逐年累积,已成为患者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积极开展康复治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1.2.1 心理康复 因患者突然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恐惧、急躁、焦虑、角色行为强化等状况,给患者提供疾病治疗及预防知识,指导患者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适应角色转变,树立患者战胜疾病、战胜自我的信心[2].

1.2.2 被动运动 发病后2~7 天只在床边做被动运动.常规的康复护理,即卧气垫床,2~3 h翻身一次,平卧时头部抬高15°~30°,翻身时保持头部平稳.宜侧卧或半侧卧,变换十分重要,不仅对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良好肢位、防止关节挛缩有利,且对防止压疮、改善循环、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不可缺少[1,2].按摩及被动运动,按摩2次/d,20 min/次,促进肌力的恢复,由大到小、由近及远被动活动各关节、肌肉,4~5次/d,每次15 min,活动幅度由小渐大,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肢体训练时间以外使瘫痪肢体良好肢位摆放,为防止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卧床期患肢应取拮抗位放置,即上肢诸关节全位伸展,下肢诸关节全位屈曲[2].

1.2.3 主动训练 第二周开始床上适当主动运动,包括翻身、肢体平移、抬高及患肢抓握运动.第三周可床上坐起,进行肢体运动.有利于减轻肩、髋、躯干及肢体的肌肉痉挛,为进入恢复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做准备.第四周予站立训练及站位平衡训练、室内行走,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包括起坐训练、站立训练,每天练习多次,并进行砂板磨运动、滚筒运动、木钉盘摆放练习及套环、拼图、摆积木等文体娱乐方面的训练.

1.2.4 行走训练 对于部分下肢功能恢较好复好的患者,包括上下楼梯、户外活动,2次/d,30~60 min/次.进行以上训练时,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性,并适时给予诱导和鼓励,

1.2.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相应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从而使患者在最大的限度上恢复自理能力.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由同一医师在入院时及一个月后进行评定及功能评定.全部患者均在意识清楚后,由同一医师评价.以后每周评价一次,直至出院.意识障碍: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3].认知功能:主要检测视空间忽略症,采用Alber删除试验[3].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评价方法[3].日常生活活动(ADL):采用 Barthel指数[3].日常生活能力ADL 采用Bathel 指数评定(Barthelindex,BI)评定[3] .

2 结果

三、讨论

资料表明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的后期恢复,可促进侧支循环式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重组,同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为以后肢体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4,5].脑卒中在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措施简便、有效,在康复技师指导下即可进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系统康复治疗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促进脑可塑性的极重要的因素[6],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充分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功能训练是指通过各种外周感觉,刺激受损机体重新获得丧失的功能,或学习新的生存、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功能的训练方法[7].康复治疗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了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极大地发挥了脑的可塑性[8].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的24~48 h,即可开始康复治疗.

本研究把病后一个月内开始的视为早期康复,本组病例,在病情稳定后,平均病后7天开始康复训练.以上结果表明,以简单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是有效的、可行的.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可以预防和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从本文结果看来,考虑其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市开展脑卒中早期康复对于减轻脑卒中病患家属及社会的负担,已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金晓红,叶茹.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人脑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08,3(2):6-7.

[2] 刘忠良.偏瘫的康复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670.

[3] 刘圣凤,陈克军,黄源彬.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1:57.

[4]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329

[5] 南登昆,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212.

[6] 张景莉,朱秀英,常永霞,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中国康复,2004,19(6):377-378.

[7] 沈志祥,周士枋,励建安,等.康复训练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 12(2):69-72

[8] 杨增勤.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51-152.

脑卒中康复范文4

脑卒中患者的最佳康复时机是发病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并执行一份详尽的家庭康复计划,如同请进一名康复医师,敦促并帮助患者居家完成每天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尽早生活自理。康复内容包括强化坐位、站位及卧位的合适;上下肢的肌力训练;轮椅的控制;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及适当强度的家务和娱乐活动等。

制定一份家庭作息表:何时起床、服药、进早餐、做康复训练操、休息、看电视、睡觉……居家生活和训练要有规律,贵在坚持!

适当改造家庭环境。注意室内行走的通道有无易绊物,如卷边凸起的地毯,不用的电线;保持地面及浴室的干燥,以防跌倒;在阳台、厨房及浴室安装把手,方便患者小憩及支撑。

家人的心理支持。训练及康复的过程痛苦而漫长。患者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甚至消沉,家人要关爱患者并给予鼓励与心理支持。

康复功能训练。1)适当的。包括卧位、坐位和站位的平衡。2)上肢功能训练操。用健手带动患手做上举、前伸的动作及肩关节的耸肩动作。3)下肢功能训练操。如床上的被动和主动伸膝屈膝动作、足背伸动作、下肢外展内收动作、直腿抬高动作等。4)躯干平衡训练。如双膝或单膝屈曲,抬高臀部及躯干的“桥式运动”等。5)轮椅的控制和的转移训练。如坐位到站位的转移,从床边至轮椅或椅子的转移等。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脸、刷牙、梳头、进餐、如厕、洗澡等。7)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剥豆、拣菜等。8)兴趣爱好及娱乐活动,如画画、书法、弹奏乐器等。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再发。除了肢体的功能训练以外,脑卒中患者尤其强调要控制危险因素以防再发,如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冠心病等。按时服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清淡饮食,精神情绪的调节以及适当的运动。

―《新民晚报》

5个小窍门让药物不发霉

不久前,香港“13人服用‘发霉痛风药’导致不适”事件,让香港乃至内地都恐慌了一下,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如何防止药物发霉问题的重视。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咨询师徐小华。她说,在保存药品的基本原则中,保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5个小窍门,能让你家里的药物远离潮湿。

窍门一:

散装药装进瓶子。所有药物都应用干净的小瓶子装起来,塞紧瓶盖。需避光的要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装。中药不宜长期存放,需保存的饮片最好放在带封口的塑料袋中,挤出袋中的空气并封好口。

窍门二:

别与潮湿物品放在一起。卫生间或厨房的潮湿空气会让药物早早失效,家里养的花花草草也会让周围的空气变潮湿,因此药物一定要远离这些地方。另外像鱼缸、加湿器也不要与药物距离太近。最好能在药箱里放一点干燥剂。

窍门三:

及时取走药瓶中的棉花。药瓶未开封前,放棉花主要是为了避免药物在运送过程中受到碰撞,另外就是吸附水汽使药品保持干燥。但是药瓶开封后。随着药瓶的反复开启。药瓶内的棉花会不断吸附空气中的水汽,使药物受潮。因此药品一旦开瓶,瓶内所附的棉花和干燥剂就必须丢弃。

窍门四:

液体药与片剂分开放。最好将药分门别类摆放好,外用药如碘酒、药膏、气雾剂等要与内服药分开,液体药如糖浆、眼药水、口服液等要和片剂、胶囊分开。这样既能避免片剂药物受潮,也能防止不同药物之间发生相互污染。

窍门五:

脑卒中康复范文5

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 要】脑卒中有很高的致死率,尽管如今医学技术发达,使其很大程度降低,脑卒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致残率。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必要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之外,很多患者不能有效康复在于康复护理问题。比如患者有明显的运动不便,没有对其进行按摩活动性护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康复效果。所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正确有利的康复护理是患者增加康复机率的要点。在此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措施、研究、心理护理作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病因及类型;康复护理要点;护理进展

脑卒中以“中”为主,也就是临床上的脑中风。主要是血管疾病,因为输送到大脑的血管发生阻塞或者破损,大脑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氧,所以大脑细胞会发生萎缩甚至死亡。这会导致大脑许多神经细胞缺失不能正常工作,使身体代谢紊乱,肢体无法控制等致命性伤害。脑卒中主要发生于40 多岁的中老年,现今也有一些青少年患病,资料显示有高达75% 致残率。所以脑卒中是现临床上研究的重要疾病,对其康复护理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 了解脑卒中病因及类型

脑卒中的发生是因为血管疾病,而血管疾病则来自于很多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次还有高脂血症,肥胖等;当然吸烟,年龄等因素也促成了疾病的发生。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临床上缺血性脑卒致死率最高。

2 对脑卒中康复护理要点

资料表明及时尽早的介入康复护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自身痛苦以及家庭负担,则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是相当有必要的。

2.1 护理要点一:尽量全面评估患者自身习惯、遗传、家庭结构等社会条件

患者脑卒中发生往往是与患者自身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患者与其喝酒、剧烈运动等不良习惯。所以对患者进行更有效治疗,对患者全面评估是不可少的。家属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也是特别重要的。

2.2 护理要点二: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短时有效的控制,包括精神方面的控制

对于脑卒中患者,势必会造成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短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症状给患者自身安慰还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对病情康复有很大积极意义。

2.3 护理要点三:患者康复护理

无论急救前还是急救后,患者都是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所以患者将会影响其患者康复。一般情况下,不当的会使关节受损和血管压迫;常采用仰卧位,不时适当改变其有助于患者血液循环以及关节活动。

2.4 护理要点四:对患者进行上下肢康复护理

对患者护理讲究顺序渐进,由上至下。首先是对患者的肩关节按摩或者适当拉伸,由于患者是处于肌肉弛缓状态,活动关节将利于肢体正常代谢活动。其次对患者手臂以及手掌进行捏揉,同理可以防止患者关节萎缩等不良反应。

2.5 护理要点五:患者意识认知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受损主要是大脑神经细胞,由大脑神经支配的意识认知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患者会损失部分记忆,语言能力还有意识障碍; 有目的性的康复护理刺激可以激发脑细胞再生,从而恢复一定的认知意识。

2.6 护理要点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 急性脑卒中患者各项疾病调查中出现吞咽障碍高达53%。一旦出现吞咽障碍,患者将会进食困难,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严重的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舌部训练,改善吞咽功能;引导患者深呼吸咳出训练。

2.7 护理要点七:失语构音障碍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中失语疾病是发生率很高的。有三种类型:运动性、感觉性和遗忘性失语。可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如运动性失语可以对患者口型训练,感觉性失语则可以用各种场景实物勾起患者语言能力,遗忘性失语反复强调事物名称,提高患者记忆能力。失语康复护理提要:尽量于患者保持面对面交流,多与患者沟通,与患者保持友好关系。

2.8 护理要点八:痉挛期康复护理

抗痉挛训练是治疗脑卒中痉挛的重要方法,往往以患者卧位不当,由上肢至下肢病理性发生痉挛。同时也可以进行起坐训练,坐位耐力训练,保证患者自主活动代谢正常。一定的中医治疗也可以康复护理比如针灸,中药等。

3 脑卒中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调查资料表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很大的程度是抑郁导致的。资料显示脑卒中抑郁患者会使自身精神状态下降,同时会引发消极观念错误认识人生观;从而加重心理压力,加重病情。所以心理康复护理将是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新方向。

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主要是焦虑、抑郁、易冲动。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现状,友好热情地护理患者,尽量消除患者顾虑,有目的性地进行精神减压,稳定患者心情。当然对进行社会教育,恰当引导述说社会对其影响以及家庭对其重要性,使患者对生命充满希望,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

关于患者的饮食方面,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护理,增加患者的抵抗能力。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饮食;加强吞咽练习,保持适当卧位制定合适的膳食来确保护理效果。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发生后遗症,尤其是肢体瘫痪,肢体长期不动会发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间隙性翻身,多为患者换洗衣物床单等。并且隔时段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刻关注患者身体状况。

4 小结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遵循早治疗早护理,注重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恢复;进行合理心理治疗,使患者有信心面对疾病;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能够使其家属积极配合,然后以一定的技术水平来给患者进行按摩;适当增加患者每日卧位变换次数,给患者勤换洗衣物清洁病房,给患者制造愉悦的氛围。不断研究和发展脑卒中药物和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得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杨红专.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1,35.

脑卒中康复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74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14-01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对脑卒中的诊断、治疗、抢救水平的提高,此类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明显升高,据报道可达80%,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达43.2%[1]。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指导至关重要。

1 心理护理指导 脑卒中发生后,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主要是焦虑、抑郁,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康复效果。1)首先给患者提供脑卒中有关治疗、预后及相关疾病的可靠信息。2)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其正确对待疾病。3)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4)让患者和家属参与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5)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耐心倾听,给予相应的措施,应用疏导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请康复效果好的病友介绍康复经验,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指导。

2 肢体康复训练指导 在发病48h后[2],如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未再发展,便可开始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2.1 首先将肢体放置于功能位[3] 1)仰卧位:肩下垫一支撑软枕,使患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至于分指板上,上肢放在一高度适宜的软枕上,患侧臀下放置枕头,使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腿下也放置枕头支撑整个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旋,足底与床尾放一硬枕,使踝呈90°,足尖向上,防止踝关节跖屈。2)健侧卧位:患者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关节伸展放在枕头上,腕指关节伸展,不得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放置于分指板或用布条卷将其隔开。患腿屈曲放在另一枕头上,髋、膝自然屈曲,下肢不能外旋,健腿自然放置。3)患侧卧位:将患臂小心轻轻拉出避免受压,患肩置于前伸位,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4)脑卒中患者患侧手和足常出现水肿,故用枕头垫高手足,可使手足水肿缓解。其次,还可行热敷,用热毛巾外敷患侧肩、肘、髋、膝关节,用热水浸泡手足。

2.2 关节活动度被动训练指导 1)上肢被动运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收及外展,外旋转及内旋转;肘关节屈曲及伸展、旋转,手腕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旋外旋;手指屈曲及伸展。2)下肢被动运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内收及外展,外旋转及内旋转;膝关节屈曲及伸展;足踝关节屈曲及伸展。原则是从肢体的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从大关节到小关节。

2.3 肢体主动运动训练指导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双手交叉强平举、侧举,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进行坐、站练习,使用助行器练习步行,上下楼梯练习。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脸、刷牙、进食等。

2.4 配合针灸,按摩 中频治疗仪进行中强度的皮肤刺激。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按摩,沿手指、手背、腕背、前臂及肩部做向心性按摩,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4]。

2.5 加强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一些精细的协调训练,如拧螺丝、开锁、拿取放置玻璃球、那钢笔写字、做手工制作等,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可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降低致残率。其次,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强调个体化,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由帮助到独立,尽可能把患者的生活依赖降到最低程度,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新萍.脑卒中患者城市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12(23),12.

[2] 李素华,刘静,武文成.超早期规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26.

上一篇七月的草原

下一篇永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