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的学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范文1

我们教室的窗外有一个四边形的花圃,花圃的边上围着一棵棵松柏,好像一个个军人身穿军装保卫着这一片土地。你伸手摸一摸,还挺刺手呢!花圃的里面有一株十分可爱的桂花,瞧:桂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绿中带黄,有的黄中带红,好看极了。桂花的枝叶衬托着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显得那么秀丽、典雅。一阵风吹来,一股股浓浓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也似乎被桂花的香味吸引来了,正在翩翩起舞呢!桂花的身边是一棵美丽的月季花,月季花的身上长满了小刺,我想:也许是不让人去摘它心爱的花儿吧?!月季花有的已经谢了,有的还是花骨朵,正含苞欲放呢!

如果是春天,你来到我们学校的花圃看一看,瞧一瞧,不把你迷住才怪呢!

我爱学校的花圃,更爱可爱的学校。

花的学校范文2

小学的校园文化标语

1、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2、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3、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4、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5、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6、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7、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9、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

10、敬人容人,助人爱人;

11、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12、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13、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14、敬业 修德 强能 健体。

15、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16、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17、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18、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19、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20、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2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22、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23、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4、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25、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26、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7、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8、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2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0、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31、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小学校园文化宣传画

32、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33、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34、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35、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36、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

37、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38、 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3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40、付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份赞美。

41、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2、爱校等于爱自己。

43、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44、有你有我才有这有血有肉的学校。

4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6、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走过。

47、爱心造就生命的新绿,新绿展示爱心的美丽(爱护花草)。

48、有一种恩情是手下留情,有一种爱心叫脚下留心(爱护花草)。

花的学校范文3

此次棉花学校的举办正处在棉花供求关系剧烈波动,棉价飞升的背景下。从2008年棉价大幅走低到2010年一季度全球棉花价格飞涨,棉价像坐上了过山车,而每一次棉花供求关系的异常波动,都会给整个纺织服装供应链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后复苏背景下,棉花供求的起落,更在行业掀起大浪,究竟纺织服装行业的供应链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市场是否回暖,纺织服装采购是否复苏?风口浪尖上棉花学校给予了业内渴望的信息。

供应链的国际化对话框架

2006年始,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棉花学校”。通过棉花学校,向业界传递了美国棉花从种植、收割、仓储、贸易环节的大量信息,同时也将美国棉花的质量检测和一系列分级的标准、流通环节等信息传递给了美棉的用户。

2010年后金融危机时代,棉花学校的前沿视角,更是为业内带来了全新的全球化框架内的对话。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总监毛凯琳说道,世界经济的快速转变,使得棉花以及与棉花相关的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改变中,世界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各种原本看来不太相关的因素如今成为重要的因素,中国纺织行业以及中国市场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也在崛起,贡献更大,而且分量越重。而中国服装业也正处于以品牌和科技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重要阶段,因此,一个稳定、规范、均衡的原料供应系统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非常重要。这就是中国纺织服装业与美国棉花的合作基点。

于是,作为美国棉花贸易的促进者,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为这一届棉花学校提供了一揽子前沿视角:美国棉花2010年种植情况、详细的美国棉花分级制度、美国棉花从收割到检测打包到港口的全程物流介绍、棉纺企业风险管理、COTTON USA全球供应链、美国Supima概况、美国棉花公司科技及美国消费市场等在这里一一得到讲解,另绕对世界纺织采购的复苏的议题探讨,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形势的变化有一手资讯的交流和沟通。

与会者纷纷就讲座中涉及的话题以及平时在采购美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专家们请教,会场上下交流互动的气氛热烈融洽。一位参会的企业代表说:“棉花学校为棉纺织企业提供了全面了解美棉的机会,同时更是了解全球棉花经济的好机会,确实是受益匪浅,对今后业务的深入很有帮助。

国际市场转暖下的棉花供求形势

美国市场是否复苏?世界棉花供求形势趋向何方?这些都是这届棉花学校的热门话题。在短短两天的课程中,专家针对危机后对世界棉花供求形势,美国市场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面对无法预料的棉价飙升,纺织服装业都想知道:世界棉花在下一个棉花年度的走势如何?棉花的供求情况是继续趋紧,还是放缓?棉价究竟是依然走高还是放慢脚步,甚至下降?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全球的棉花格局中,世界棉花库存和消费的比例达到过去15年的最低点。棉花产量下降,价格飙升。对下一年度的预测,美国棉花种植面积有扩大迹象,而从需求看,金融危机后的市场回升明显。中国和印度市场强劲复苏,美国市场缓慢复苏,这些都导致了对棉花需求的上升。

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下一个棉花年度的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将上升15%,产量增长接近100万吨,但是由于期初库存较低,总供应量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国棉花库存已经大幅下降,国内棉花价格与去年低点相比涨幅接近50%,而下一年度种植面积目前还未显现大幅增长的迹象。另外,印度停止棉花出口,巴西、澳大利亚的棉花供应有所增长。综合来看。棉花的供求形势略有好转,但依然严峻。

远道而来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独立顾问约瑟夫J奥尼尔,是美国期货市场的资深专家,他为与会的棉纺织行业经营者介绍了美国期货及期权市场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建议中国棉纺织服装经营者要充分学习和利用美国期货和期权市场操作规则,了解市场参与者的各种方式,使棉花的交易风险降到最低。

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25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后,正逐步表现出真正的复苏迹象。美国棉花公司全球供应链副总监吴艳对美国零售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她指出,一些被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是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字在过去数月中呈上升趋势。零售市场也在呈现复苏状况。

在美国众多主要经济指标中,对提高综合指数影响较大的是利率、股市行情和制造业表现。继主要经济指标上升之后,2009年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2.2%,第四季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5.6%,这主要是源于个人消费的逐步增长。在过去八个月中,有七个月的总体消费呈上升趋势。

有迹象表明美国消费者逐步增加消费支出。美国商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八个月中,有七个月的总体消费和服饰消费都是增加的。消费者支出增加,再加上风险管理策略调控在过去18个月中减少库存,工厂订单也随之开始增加,这些都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生产力逐步恢复。

服装供应链是整个纺织业走向复苏的一个例子。随着服装零售终端销售情况良好,库存随之减少,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进口订单势必增加。从2010年年初至2月,美国棉质服装进口累计增长近8%,同比增长14.2%。

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改善,消费者支出继续增加,期望消费者在收支达到新的平衡点后,将再次改变消费行为。

从棉田到时尚的战略合作伙伴

从棉田到服装到品牌,棉花学校给予供应链一个全球化视角的同时,更以战略合作者的身份与中国棉纺织服装行业结成全面的服务与合作。

在美国国际棉花协会的活动中,既有商贸服务的活动,比如“棉花学校”的举办,又有全球棉业峰会、中美棉花行业高级代表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同时活跃在业内的各种展会中,宣传和推广棉花,针对棉纺织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还致力于品牌合作与推广目前已有93家中国厂商成为“COTTON USA”的吊牌受证商,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为认证厂商提供了一揽子服务,从数据共享、全球采购机会、整体市场推广到展会服务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服务。

花的学校范文4

[关键词] 聋校学生 课堂教学 方法

一、外聘技师现场授艺,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学生入门首先是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聋学生自发的对学习丝网花的强烈兴趣,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过多种方法,而针对丝网花制作这门专业性较强,制作过程和制作要领有着较严谨要求的手工工艺,我们探索出了以聘请专业技师到学生身边做手把手指导的教学手段效果最好。一件DIY手工成品,看似不难,却也包含着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工序,而每道工序又需要重复同一动作几十次乃至上百次。基础技能训练时,总是从单一构件开始,而后组装,也都是照着图片模仿进行,因此一段时间后难免枯燥无味而厌烦,学生的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兴趣悄然下降。为此,在丝网花社团课堂教学中,我们多次聘请塔山文化市场“蝴恋花”制作工场的技师,带着各式各样非常精美的作品来社团的课堂上,开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分阶段现场指导。通过现场目睹技师精彩而熟练的丝网花制作过程演示,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丝网花制作的巨大魅力,消除了对制作丝网花的畏惧感,很快就激发起了聋学生们对制作丝网花的浓厚兴趣。同时,在熟练技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让聋学生们更迅速掌握了丝网花制作的要领,也很快找到了丝网花制作的巨大乐趣和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愉悦。积极地投入到丝网花的制作和创作课堂训练中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外聘技师的教学方法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更加实用、高效,还在一定层度上补充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二、课堂分组优劣搭配,促进聋生均衡提高

基础技能教学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学习和了解,聋学生们暴露出技能水平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的现实问题。为保证聋学生技能的整体均衡提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课堂上优劣搭配的分组方法,开展组间竞赛,采用一对一传帮带的教学,是我们在开展丝网花课堂教学中的又一有效的教学实践。在实行课堂分组之前,我们通过一定的技能考核,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兴趣爱好程度进行评估,分成好、中、差三类。然后再在定为好的一类中由学生来选出技术比较冒尖又责任感较强的成员担任小组的组长,再按照学生技能水平高低组合、男女生比例均衡搭配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重组。在各组成员全部确定后,我们开始进行分工,能力强弱与制作工序中的难易程度相匹配,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作品竞赛。每一件作品完成后一评比,既进行作品的质量评比,又对小组成员的能力进行评估。在小组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组内以强带弱、一对一传帮带的氛围自然形成,谁也不敢落后。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帮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使学生之间的技能差距逐渐减小。一段时间后,聋学生的整体基础技能水平得到了均衡发展,基本上都能掌握丝网花制作的基本技能,只是存在速度快慢上的差异而已了,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显现。

三、广开途径循序渐进,激发聋生创造力

学会创作是聋学生手工技能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丝网花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完成从模仿教学过渡到创作教学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广开途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是聋学生进行创造力激发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方法上,我们逐步提炼了三方面有针对性的教育途径。

1.为最大限度地拓展聋学生的视野、知识面和信息,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书籍,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花卉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借鉴。

2.为了让聋学生更真实地把握各类花卉的结构特点和自然色彩,我们把课堂搬到鲜花店、干花店、插花店进行实物欣赏,近距离观察和欣赏实物花卉,了解其他类别花卉的形态和色彩表现方式。学会族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以提高在丝网花创作过程中对各类花卉形态、色彩的把握能力。

3.为陶冶聋学生的情操,以增加作品创作中的灵感,增强神韵,走入大自然进行采风,成为我们的又一教学手段。通过在不同季节,组织学生走出去,用照相机、速写本记录各个季节的花卉特写。从学生的照片和速写中,我们一步步感受到他们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花的学校范文5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困生的特性。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谈到“学困生”在许多数学教师眼中,他们是一群“朽木”,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儿”。每当他们考出那些可怜的低分时,总让老师心烦,甚至憎恨。所以他们往往被教师认为不是学数学的“料”。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都是任其自由发展,对他们不闻不问,这样的现状促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自暴自弃,然后真的成为一块块“朽木”。仔细调查研究发现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其实与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有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某种需要,是否造成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是产生学困生的根本,也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其实每个学困生身上都藏有不少“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正是让他们找到前进方向和动力的切入点。一旦我们能够发现这些“闪光点”,巧妙地让“闪光点”闪光,哪怕只是一小点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加以表扬,那么,许多学困生是可以找回自信,脱去“学困生”帽子的。面对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多施爱心,这样学困生潜在的智能也会被激活,其进步也将会是显著的。

一、要倍加关爱学困生

被人们喻为“受到病虫害侵袭的花朵”――学困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更需要教师给予温暖和疼爱。教师只有努力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才能更好的走进他们,关注了解他们,才能悉心为之“除虫去病”。与学困生相处之后才会发现,通常情况下,他们的情感上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心灵上也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创伤。因此,在关注学困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教育中,教师要抱有诚挚的爱,全面细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与他们建立起真诚的情感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关心和温暖;在数学学习上多给予指导和点拨;在感情交流时多给予耐心和细心。时刻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对自己学习充满自信。只有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心理上,学习自然成了一种需求;在行动上,就不由自主地想学、爱学。在教育中时刻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原则,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长期淤积的心灵创伤。

二、转化学困生,要对症下药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转化数学学困生,应当在透视其心理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1.智力因素缺失型。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多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多为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努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要善于抓住教育机会,改批评教育为提醒、建议与赏识教育,把握好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障碍,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数学课上的基础题,要尽量面向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老师的一种期待。对于他们的每次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一旦做对的就给予他们表扬鼓励,即使解答错误,也要对其敢于解答问题的勇气予以褒奖,从而唤醒学困生的自信心。绝不能批评,更不能指责、挖苦,也不允许别的同学讽刺、嘲笑。对于他们的数学作业,我总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并且当面批改,指出存在问题。作业本上从不打等级,而是写上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鼓励性话语,让他们找回自信。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教师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让他们体验尝试成功的愉悦,从而改变自卑心理,意识到“我也行!”。

2.非智力因素缺失型。这类学生应以增强其对数学的兴趣为突破口,优化其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师要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的在校、在家学习情况。控制数学作业的难度,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作业做得较好的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的情绪,不得采取惩罚性的措施。要让学困生知道数学知识虽有时单调枯燥,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兴趣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充分挖掘数学中的趣味点,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游戏、数学趣味题等来满足学困生的求知欲,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地探求知识。

三、要教给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花的学校范文6

历史文化的“贫瘠”是横亘在我校文化建设面前的一道障碍!然而,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要素,我们没有时间慢慢等历史把文化沉淀下来再用它去滋养学生。有丰厚历史的学校固然令人倾慕,但是缺乏文化祖荫的年轻学校同样可以白手起家去创造自己的文化,没有历史不等于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或许更能甩脱因袭的重负,在白纸上自由大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涵养自己的文化。本着这种思路,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文化建设实践。

一、何去何从:在学校文化建设之前的思考

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之前,我的脑海中跳出一连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决定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

首先,学校文化应走向哪里?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学校文化建设该向哪里走,管理者本身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理念。我认为,学校文化的使命在于传承与创新,应着眼于学生健康精神的培育和完全人格的养护。它理应远离作秀,抵达朴素;远离浮躁,抵达沉静;远离功利,抵达本真。

其次,学校文化应该由谁来建设?

诚然,校长的文化视野、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是决定一所学校文化品貌最关键的因素,校长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宣传者和执行者。然而,真正的文化基于一个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信奉和执行,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由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链动式地实施,应当是在校长引领下全体师生围绕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共同设计、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再次,学校文化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可为?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上百种。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的界定简洁明了:“学校文化就是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各种观念、制度、行为、环境、历史等要素的集合体。”这个定义几乎包罗了学校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一切。但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往文化建设这个筐里装,学校文化建设是否会走向泛化?

事实上,在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导引的主流文化之下,都存在着多种亚文化形态,而后者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前者,因为,亚文化大多是自下而上、自发生成的,更容易深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并快速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我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文化形态,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与主流文化不协调甚至冲突的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发现、肯定每一种亚文化形态的优点,或许,学校文化就会拥有“杂交优势”,从而获得更强劲的生命力。

二、且思且想:进行学校文化设计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一步:确立核心价值观

我们学校的定位是:一所以文化来经营品牌的学校。因此,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努力突出本校的精神内核。

学校以常青藤来命名,首先因为它是一种富有生命感的常绿植物,它根茎发达,适应性强,始终攀援而上,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象征:绿色、青春、健康、活力、生命、顽强、上进;它还是一个品牌: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常青藤联盟”(IvyLeague)是美国大学中的佼佼者,是全球优秀学子心中的圣地。我们用它来为学校命名,寄托着我们美好的教育理想,象征着“永远向上、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常青藤精神。学校以“公、诚、勤、勇”为校训,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传承其精髓为己任。我们汲取儒道文化创作的校歌,寄托了“常青藤人”鲲鹏展翅的壮志豪情和兴校报国的责任意识。我们提出“使命引领、科学取向、和而不同、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完成了一个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

为了使相对抽象的文化内涵具体清晰起来,更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论证,我把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定在四个意识上: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观念层面上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我校学校文化的“底座”就建筑在这四个基点之上。

学校文化设计的第二步:勾勒学校文化愿景

台湾文化学者龙应台女士说过:“是文化的力量,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生造福。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在其学校文化从无到有、由庞杂到精致的过程中,杂质沉淀了,虚浮的蒸发了,真正的精华则内渗到每一个细节,直至大象无形,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气韵四溢,香泽周边。

在这种文化滋养下的教师和学子,他们永远乐观向上,永远不会屈服、放弃;他们懂得遵守规则,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他们尊重自己,不苟且,有品位;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有道德;他们还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龙应台语)从多种文化的累积到精华的积淀固化,直至形成特有的文化磁场,在它的熏染影响下,代代学子将携带着母校的文化基因到各自的领域中去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三、边行边问: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学校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做”的学问,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纲领。瞄准文化愿景,脚踩坚实的大地,我们以“边行边问”的姿态一路走来。“做”是判断与选择,它挑战校长的文化判断力和选择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做”是执行,它挑战教师团队的文化执行力,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做”还是反思,没有反思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自新。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停止过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文化建设在环境中

静态环境是物化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外观营建。古朴厚重,刻有“我是地球村村民”的天然石雕挺立在校门口最显眼之处。高高飘扬的英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国旗,昭示学校文化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学校正门厅的红木雕花的扬州漆画屏风以及背面古雅的校歌歌词,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镌刻在墙壁上,作为学生日常品行的指导。自行车库檐上“忠(尽忠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亲情)、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础)、礼(人际

文明的规范)、义(对人间正道的向往)、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这“立身八字诀”及其精要释义,为学生树立了修身养德的标杆。每个楼梯的转角处都悬挂着历届英才意气风发的照片。每年书画节上学生的获奖书画作品,装裱以后挂起来,成了走廊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教室的黑板上方,深蓝色的两行中英文标语“我与祖国共奋进!”激发着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教学楼中间的一方草地和池塘,是师生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操场一侧雪白的钟楼和爬满凌霄花的游廊,是学校建筑中最灵动的文化符号……这些看似表层的有形的文化,其用意至深、内涵至美。师生长年浸润其中,涵养了“常青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2 文化建设在活动中

如一年一度的为期一周的文化教育节,是动态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文化教育节包括书画作品展、电影海报展、陶艺作品展等;有六场主题表演及比赛:辩论赛、学生原创作品朗诵比赛、十佳歌手演唱比赛、服饰文化展示、特长生特长展示、综艺歌舞晚会。文化教育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有的活动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方案,自己组织主持。比如时装表演,服装从哪里来,展示时搞什么造型、选什么音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文化夜市一条街”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保留节目。由每班学生自己设计操办的饮食、文化用品摊点,是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和实践现代商业文化的窗口。学生既要动脑策划,又要动手摆布,更要动嘴推销,充分锻炼了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校独具特色的学长团引领制、学生校长助理制、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建设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搭建了平台。其他学校开始用“常青藤的学生有点不一样”来评价我校学生,这气质上的“不一样”大概就是我校“不一样”的文化所致吧。

3 文化建设在仪式中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征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仪式能够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意义通过仪式得到表现和强化。仪式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记忆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民俗,甚至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群体的一种精神与心理的需要。

我校重视仪式文化的建设,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运动会颁奖授牌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外,还有学生校长助理就任宣誓仪式、年度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等。每年的十大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颁奖仪式,是学校年末的一件盛事。从师生提名、到事迹宣传、再到全体师生投票、再到最后与新春文艺会演相结合的颁奖仪式,师生全员参与、充分互动。颁奖仪式热烈、隆重、庄严,每一个感动校园人物都配有一段凝练动人的颁奖词,颁奖仪式成为全校师生的一次精神洗礼。

4 文化建设在课程中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育人取向的直接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关注了两组关系,其一是科学与人文配合,其二是学习与实践整合。

学校要切实展现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摆正人文学科的位置。我校的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些科目:中学生人际关系学、校园人文环境设计、名人成长与家庭环境,等等。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参与热情最高、主动性最强的项目。全校学生自发组建了30余个社团,学生自聘指导教师,在学生校长助理、社团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