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1
当前,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转变得十分迅速,春、夏、秋、冬季节性的明显度和差异度降低,这些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创收,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后退。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种类增加、变异增加,这些不可控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农作物的生长培育问题。所以,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现状
近些年,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农业生态系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作物病虫害的损害程度加重,且病虫害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在我国,小麦、水稻以及玉米、棉花是较为常见的农作物,每个时间段发生的虫害是不一样的,本文对这些农作物在几十年间发生的病虫害情况梳理如下。
水稻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螟虫和稻瘟病为主;60年代螟虫的为害逐渐减弱,稻纵卷叶螟为害较重,病害方面以纹枯病为主;70年代稻纵卷叶螟进一步猖撅,螟虫回升,稻飞虱也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方面以自叶枯病为主;80年代稻飞虱和纹枯病大量发生;自90年代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成为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病虫害。
小麦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吸浆虫、粘虫、锈病为主;60年代吸浆虫和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粘虫出现先减弱后回升的隋况;到70年代粘虫的发生频率增加,赤霉病和锈病成为主要病虫害;80年代粘虫的为害势减弱,麦蚜成为重要害虫,赤霉病、锈病、丛矮病成为3大主要病害;90年代以来,吸浆虫、麦蚜、麦红蜘蛛、蝗虫、赤霉病、锈病成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
玉米害虫以玉米螟为主,在虫源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玉米螟将有大发生或局部地区大发生的可能。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二代粘虫发生为害玉米的趋势,主要决定于江准流域麦田一代粘虫的发生情况和5~6月份气候与天气形势的变化,仍有严重发生或部分地区特大发生的可能。
棉花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棉蚜、红铃虫、黄矮病为主;60年代棉蚜、红铃虫得到控制,黄萎病为害加重;^0年代棉铃虫、棉蚜危害加重,黄枯萎病流行;80年代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红蜘蛛1大害虫严重威胁棉花生产;90年代以来,棉铃虫、柿虫牙等成为主要虫害。
2.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2.1对农作物害虫的发育及其种群增长的影响
在对农作物病害虫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害虫生长季变暖能够更利于病害虫成长,使害虫种群增加迅速。当温度变高时,农作物的病虫生命较为活跃,还会使病虫发育历期延短,病害虫种群数量增加。例如,随着气候的变暖,麦长管蚜产量逐年增加,l育历期也缩短了,产仔期也会随着气候变暖的原因逐渐提前,温度在14.0 ℃ 时,产仔时间为24 d,温度在26.0℃ 时,产仔时间为9 d;气候变暖还对大白菜中的炭疽病的生长,是主要诱发炭疽病的原因。
2.2对农作物病害虫发生地理范围变化和危害程度的影响
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研究中,发现生长季变暖能够让病害虫成长迅速,增大其危害农作物的程度。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在西南一些山区较为严重,发生范围也较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小麦白粉病已经扩展到我国湖北、安徽等一带,非常严重;在八十年代中期,白粉病又向北扩展,陕、甘、晋等地区也发生病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20世纪以后,鲁西南棉铃虫第一二代也发生变化,发生期时间提前,第三四代棉铃虫也有所提前,危害程度也明显加重。
2.3对农作物害虫危害期以及害虫的繁殖影响
生长季变暖,可以使病虫危害期变得更长,严重得话更会导致害虫繁殖世代可能会比往年增加一个代次。如苏北地区1992年―2004年,稻纵卷叶螟调查中,结果发现,稻纵卷叶螟如若自然繁殖增加一代,病害虫量就会上涨62.2倍。在福建,年平均温度比往年增加一度,就会使褐稻虱世代增加到 0.8 代。
3.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解决措施
3.1强化监测,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
监测部门要加强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发现病虫害生存的一般规律,从而根据这个一般规律建立起病虫害预警系统,并健全病虫害防治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对未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分析。同时,还要求监测部门实时监控农作物病虫害动态,全面掌握其生存规律、繁衍方式。另外,详细的农作物病虫害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也是对病虫害未来发展预测的一个重要条件,凭借这些数据,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3.2开展综合防治,减轻危害损失
首先,农业部门要出台相关文件,倡导农业防治,鼓励农民种植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农作物与品种,而且要经常地松土翻耕,使农作物病虫害的死亡率增加。同时,还要及时除草,给农作物创造一个清洁环境,减少因为杂物营养性而使病虫害滋生。施肥和水分的供给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十分有用,比如对氮肥的合理使用,能使农作物植株抗虫能力增强,使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其次,药物防治。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必不可少,但也要对农药使用量进行合理控制,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分量,都是对农作物病虫害有效防治的措施。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2
一旦臭氧层受到破坏,囤积多年的冰川就会融化,海平面升高,而这倒霉的就是沿海国家以及城市,这破坏力远远超过了印度洋海啸的威力。
为什么每年的冬天越来越暖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2012年10月14日,英国气象局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再次引发热议。
全球变暖是一潜在的危机,其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人类不爱惜地球,不保护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尽管在尽力的改善,但还是不能避免。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3
关键词:巴彦诺尔公地区;气温;降水量;农牧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16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85
当前因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灾害性事件频发,对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巴彦诺尔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干旱气候特征明显,而且气候变暖致使干旱加剧,直接影响巴彦诺尔公地区农牧业安全生产。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因此分析气候变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有针对性地安排农牧业生产,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巴彦诺尔公气象台站1993―2015年温度、降水资料,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巴彦诺尔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2 结果分析
2.1 气温变化特征
2.1.1 年平均气温变化
巴彦诺尔公地区1993―2015年平均气温7.89℃,近23a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75℃/10a;年平均气温最高为8.92℃(1998年),最低出现在1993年,为6.97℃,两者相差1.95℃。
2.1.2 季平均气温变化
分析巴彦诺尔公四季气温变化可知,除了冬季以外,巴彦诺尔公其它三季平均气温都呈增加趋势,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34℃/10a、0.377℃/10a、0.473℃/10a和-0.481℃/10a。其中春季平均气温为9.47℃,2013年达到最高,为11.3℃,最低仅7.3℃(1996年);夏季平均气温为23.23℃,最高年份为24.67℃,出现在2010、2011年,最低为21.7℃(1996年);秋季平均气温为7.54℃,最高年份9.43℃(1998年),最低年份为5.8℃(1993年);冬季平均气温-8.68℃,最高年份为-6.7℃(2015年)。
2.2 降水变化特征
2.2.1 年降水量变化
巴彦诺尔公1993―2015年平均降水量为124.75mm,近23a年平均降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783mm/10a。年最高降水量出现在2012年,达到212.1mm,年最低降水量出现在2001年,只有67.1mm,两者相差145.0mm。
2.2.2 季降水量变化
近23a巴彦诺尔公季降水量变化,除夏季外,其它三季平均降水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062mm/10a、-11.345mm/10a、11.634mm/10a和0.325mm/10a。其中春季平均降水量5.51mm,降水量最高值42.7mm(2012年),最低出现在2000年,为0.7mm;夏季平均降水量76.53mm,最高在1996年,为136.4mm,最低37.2mm(2013年);秋季平均降水量为30.32mm,最高71.6mm(2010年),最低2.8mm(1997年);冬季平均降水量1.38mm,最高出现在2008年,为5.9mm,而1995、2000、2006、2013年均未出现降水。
3 气候变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1 温度升高,雪灾减少,牲畜繁殖成活率增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巴彦诺尔公冬春季气温上升,有利于草场积雪融化,减少了草原雪灾范围和强度,降低了抗灾减灾压力,而且冬春季是产羔最佳时期,牲畜体质较弱,若气温较高,家畜抵御风寒能量消耗减慢,有利于繁殖幼畜。
3.2 气候变暖对草地的影响
气候变暖,空气干燥利于蚊虫活动,家畜疾病产生、传播和蔓延速度加大,不利于牲畜疫情防治。因春季囟壬高,枯草干燥,遇到火源,极易引发大面积火灾,幸存的牧草生命力下降,易滋生病虫害,且土壤结构被破坏,会造成大量野生动物和微生物死亡,蚯蚓、真菌和藻类数量减少,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壤结构改善。
3.3 降水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巴彦诺尔公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蒸发差减小,可缓解草地蒸发力和潜在蒸散量造成的干旱,气候变暖且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牧业生产。
3.4 有利于提升草地生产力
气候变暖缩短春季牧草返青时间,牧草生长季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效率提升,牧草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提升牧草种子成熟度,有性繁殖种子数量不断增加,低温冷害及霜冻对牧草生长的危害也会降低,提升天然草地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春,杨军,陈素华,等.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牧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4).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气温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气温升高将缓解本地区农业生产光照有余,热量不足的矛盾,积温增加,延长作物的生长季,减轻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同时,气候变暖扩大了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的种植北界北推、上界升高。气候变暖对蔬菜生产十分有利,有利于保护地栽培,缩短蔬菜淡季的时间,丰富人们的菜篮子。但是,随着气温的上升,将大大增加土壤的蒸发量,加重干旱程度。同时,暖冬可造成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增加、越冬死亡率降低,将增加来年的虫口密度,增加病原菌的繁殖能力,使农作物受害的几率增多,危害期延长,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3】。
2.降水量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气象与环境监测资料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干旱发生频次增加。海拉尔地区干旱化趋势在近10年不断加剧,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是干旱产生的主要因素。春季(4~5月)干旱,土壤墒情差,影响农作物播种与出苗。生长季(6~8月)降雨量影响农作物产量,造成农业减产。2001年,夏季降水量为最少年,发生了春夏连旱【4】;2004年入春以来,气温偏低,光照不足,3~5月,海拉尔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接近,但阶段气温偏低,尤其进入5月中旬,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低2.6℃,5月下旬比历年同期低0.4℃。5月份日照217.8小时,比历年同期少80.8小时,减少27%。低温和日照严重不足,致使海拉尔区设施蔬菜及马铃薯等大田作物播种延后半个月左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影响了作物产量。5月26日、6月2日大风,致使海拉尔区189个大棚被刮坏,6360亩油菜、6230亩小麦田种籽被刮出,两次风灾共造成经济损失308.18万元【5】。
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根据气象与环境监测资料分析表明,近60年来,海拉尔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尤其20年来气温升高明显;平均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未来水分亏缺状况会加剧,尤其是生长季的降蒸差会更大,水分亏缺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状况。若本地的水热变化不同步,热量资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很可能由于水分的缺乏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所以,海拉尔农业发展面临一些瓶颈: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抗灾能力不强;二是极端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重,防灾避灾压力大;三是土地流转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四是免耕播种、座水种、地膜覆盖、喷灌等旱作节水技术等增产效果显著,推广势在必行,但又因投入不足,推广面积还不大。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海拉尔区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及时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和最佳适应性布局,减少粮食生产的风险,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就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科学规划,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以及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干旱化趋势,增加农业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后,要适当增加玉米等抗旱作物种植面积;采用免耕播种等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候灾害,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适应性对策之一。引进、培育并大力推广良种和高新技术,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以增强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抗灾减灾的有力保障。从长远考虑,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
4.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节水滴灌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优化整合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5.建立及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通过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做好先进生产技术综合配套的应用,加快良种、精量播种、节水滴灌、测土配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确保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6.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中长期预测和预报。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的多发性、异常性日益突出,因此,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成为当务之急。各地政府部门应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合理安排粮食生产;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5
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长升趋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呢?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引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汽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又与日益发达的现代工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倡导节能环保,开拓新兴工业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不仅工业企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如用电、用水、用纸……换言之,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要科学地生活、工作、学习。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绿色环保。
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不仅如此,还会将水域面积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最终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不适宜人居住的星球。
气候变暖的危害范文6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当年的尼德兰人就是在气候突变中灭绝的。
气候变暖真的导致灾难吗?人们的疑虑不是没道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和我们有关系?当然,人类只要呼吸便会排放二氧化碳,可是总不能不让我们呼吸吧?这应该是那些轰轰向天空吐出一团团黑烟的化石能源企业的责任吧,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可是我们和那些能源企业的距离真的不相干吗?会有谁想过,这些消耗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企业最终把生产出来的能量输送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脑,手机,热水器,空调,电灯.....哪一样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升入高空的二氧化碳中,你“贡献”了多少?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我们面临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其实只要举手之牢就能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