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财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财务

高校财务范文1

关键词:外包;财务外包;高校财务外包

财务外包的含义

财务外包是众多外包业务中的一种。外包(out sourcing)最早源于B.Dumaine和J.Labat 1992年发表在《财富》杂志上的《大的仍旧是好的?》一文,文中提到:“按照新思想,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公司不再具有独特技能,都可以从公司中剥离,如果需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外部购买解决。”财务外包是近年西方国家发展比较快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事项或流程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代为操作和执行的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财务外包可分为传统财务外包和现代网络财务外包。

传统财务外包主要是将整个财务管理活动根据企业的需要分解成若干模块,如总账核算、往来账务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系统、纳税申报等模块,将这些模块中企业不擅长管理或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外包给那些在该方面居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机构。如将财务资金管理外包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

现代网络财务外包是利用提供财务应用服务的网络公司(如ASP,即应用服务提供商)搭建的网络财务应用平台,通过合同和协议的形式,企业将全部或部分财务系统业务外包给服务商,由服务商通过互联网上的专营网站替代企业执行财务操作流程和财务信息的生产职能,而分析、决策职能仍由本单位高层财务管理人员执行,服务商保证财务信息质量并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指导的一种财务外包方式。

自英国石油公司BP1990年与承包商埃森哲(Ac-centure)签订第一份财务外包合同以来,财务外包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球财务外包产值已超过540亿美元,占全球外包业务产值的7%左右,到2012全球财务外包市场份额将超过770亿美元,未来五年内,基础财务外包业务还将持续9.8%增长。所以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将外包看作是过去75年来最重要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当今高校财务面临巨大压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要达到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2012我国年基本完成了这个目标。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大,高校规模也迅速扩大。一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专职教师的规模已达数千人,在校普通本、硕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数高达6、7万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年收入和支出总额也高达几十个亿,科研经费收入也超过10亿,甚至于20、30个亿之多。在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给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高校财务面临巨大的人员和经费核算的双重压力,核算内容更为复杂,核算的任务更为繁重,这是对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严峻考验。有些高校核算中心每天门庭若市,下班后还要加班加点,特别是年底这个问题显得更为严重。高校财务已经发展到要寻找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来解决核算压力的关键时刻了。

其次是高校资金管理的压力。高校资金量大,每天日资金流量达千万,导致高校结算业务量极大。加之国家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加强了对资金的监管,对不同来源和性质的资金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各高校开立不同的专款账户,严格施行专款专户管理,如:基本户、基本结算户、财政零余额账户、民口重大专户、新生收费和公积金存款等。随着管理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这种专用账户还要多,其结果是各高校银行账户不断增多,直接加重高校资金结算和管理的压力。

再者是高校财务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压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而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对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进行处理。其流程是人工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手工录入记账凭证—计算机形成数据—计算机输出会计账薄——输出会计报表数据。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财务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运行状况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有序发展。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都需要经常维护和升级,维护和升级都涉及大量专业性极强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更新变革也十分快,因而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最后是高校财务应对各种检查的压力。国家在扩大高校规模,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在逐步规范和完善对高校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高校已成为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的重点检查对象。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审计署也对高校财务工作加大了检查、监督和管理力度。因而高校财务在完成日常繁杂业务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接受来至各方、各部门对高校财务各个环节的检查,如大额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纳税申报、科研经费、专项经费等的监控和检查。这对高校的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校财务在面临巨大考验和挑战的新形势下,是走一条单纯增加高校财会人员数量,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的道路还是走一条靠创新谋求发展的集约式的道路?事实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生命,高校财务一定要走创新的道路,财务外包是高校财务可以尝试的一条创新道路。

高校财务外包的意义

1、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费用。高校财务外包后,首先可以不需要为完成一些财务职能而购建设备,减少一次性资本支出,节省了大量的软件开发和调试费等。其次,高校的薪金、纳税申报等繁琐事务通过外包可以大大减少高校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降低成本。再者,利用财务外包,高校可以将传统由银行提供的有偿服务转化为银行内部业务,节省一大笔银行费用。

2、有利于提高高校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高校财务外包,利用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高校完成高校财务的一部分工作,大大降低高校财会人员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财会人员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不利于人事管理。高校财务外包后,在减少了相关财务人员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维护了高校财务工作的稳定和和谐。

3、有利于规避风险,保护财会人员。在多种经济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案例都是发生在财务岗位上,或是与财务人员脱不了干系。财务人员因其岗位的特殊性,手中掌握了单位的财政大权,很可能由于一念之差或者某些潜在的原因引发经济犯罪,高校财务外包后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基本流程和手续都由服务商控制与操作,高校财会人员不直接参与资金运营,因而不具备犯罪的条件,财务外包实际上起到了保护高校财会人员的作用。

4、有利于高校财务的管理和创新。高校财务外包后,由于部分工作由相应的服务商承包,高校财会人员可以从繁重的日常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高校财务发展的方向、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搞好高校的财务工作,为广大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环境,促进高校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财务外包的风险与对策

高校财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

1、成本失控的风险。成本失控风险是高校财务外包首要和基本的风险。高校部分财务职能交由外包服务商来管理,高校财务人员可能无法对外包的财务内容进行直接控制,这就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对一些财务职能失去了控制。另外,外包服务商还可能会逐步提高价格,降低服务质量,这意味着增加额外成本和相关费用。

2、高校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是指财务外包实施过程中高校内部的一些重要的信息被篡改、泄露及丢失的风险。由于高校财务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在日常财务与会计处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内部信息,如资产、负债、资产负债比例、收入、支出、收入支出比例等重要信息,均属于高校的商业秘密,如果外包服务商不遵守职业道德和协议,将这些信息泄露出去会给高校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3、外包服务商选择性风险。确定外包服务商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校无法真正了解到外包服务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和发展状况,可能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外包服务商而给高校带来的风险。如外包服务商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或是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

4、高校内部财务能力削弱风险。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高校财务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长远的发展。选择外包服务商,利用外包服务商的专业财务管理能力来为自己服务,在短期内会给高校带来专业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但从长期来看,高校内部财务人员会逐步降低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等能力,不利于高校财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财务范文2

一、构建综合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分析综合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一)确定评价的目的和目标

财务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在于准确、全面、客观地披露与揭示高校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高校的经济效益优劣做出合理的评价,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高校财务评价结果。由财务综合评价的目的,决定了在综合评价中应用的指标及评价的具体方法。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分析指标进行因素分析,首先要找到影响总体评价指标的因素层次,包括核心因素和一般因素。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可以把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可以理解为财务综合指标。准则层分为预算完成情况、组织创收能力、事业支出情况和财务绩效。指标层为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的具体指标。

1、目标层:A-财务综合指标

2、准则层

B1-预算完成情况

B2-组织创收能力

B3-事业支出情况

B4-财务绩效

3、指标层 (y)

(1)预算完成情况

①收入预算完成率

收入预算完成率=高校收入实际数额/高校收入预算数额×100

这个指标能够衡量在收入方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若该指标大于1,说明超额完成计划;若小于1,则没完成计划。

②支出预算完成率

支出预算完成率=高校实际支出数/高校预算支出数×100

该指标能够衡量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指标值同收入预算完成率一样,保持在 1左右最好。过高说明支出时有浪费资金现象; 过低有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

(2)组织创收能力

①经费总收入增长率用于衡量高校经费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学校筹资能力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经费总收入增长率=本年度经费总收入-上年度经费总收入/上年度经费总收入×100%

②生均经费总收入=本年度经费总收入/本年度在校生人数

③财政拨款占经费总收入的比率。国家财政拨款是学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反映国家财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力度,是学校资金筹集能力的主要指标。

财政拨款占经费总收入的比率=本年度学校的国家财政拨款/学校经费总收入

(3)事业支出情况

①经费总支出增长率。用于衡量高校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 , 反映学校扩大事业规模的水平。

经费支出增长率=本年度经总支出-上年度经费总支出/上年度经费总支出×100%

②经费总支出占经费总收入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学校年度收支比,反映学校年度经费结余或赤字情况。用经费总支出与经费总收入的比值表示。

③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该指标反映了学校事业支出的结构,反映学校资金用于人员支出的情况。

人员支出(或)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例=人员支出或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4)财务绩效

①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用于衡量学校资产负债状况,反映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与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②固定资产增长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学校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也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支出结构和支出质量。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100%

③流动资产增长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学校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也能够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支出结构和支出质量。

流动资产增长率=本年流动资产总额-上年流动资产总额/上年流动资产总额×100%

(三)确定评价指标的定值和转化方法

评价指标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指标形式,如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等;同时指标的量纲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转化为能够直接相加或者相乘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可以分别采用各种不同的指标转换方法,将各指标值进行转换,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合成的需要。

我们可以采用功效系数的方法进行指标转换,

对于正向指标转化公式为:

对于负向指标转化公式为:

式中:

■为指标的实际值。

(四)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各指标在进行综合评价过程中重要性系数是不同的,叫做权重。确定指标权重是搞好综合评价和排序的关键环节,指标权重制定得如何,关系到综合评价和排序是否科学合理,指标权重不同,综合评价和优先排序结果可能就不同。

确定指标权重是搞好综合评价和排序的关键环节,指标权重制定得如何,关系到综合评价和排序是否科学合理,指标权重不同,综合评价和优先排序结果可能就不同。预算完成情况、组织创收能力、事业支出情况、财务绩效可以按3:7:3:7来分配。其理由是预算完成情况指标反映企业的基础财务工作的好坏;组织创收能力反映企业在投资运营等方面的资金运用效果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能看出企业的发展后劲;事业支出情况反映高校日常资金的分配能力;财务绩效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确定完每一大类的权重后,我们可以再细化每一个因素指标所占的比重。

(五)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值

对多指标进行合成的基本综合评价模型有

加权算术平均数综合评价值=■;

几何平均数综合评价值=■;

混合加权综合评价 值=■

其中,Xi表示各个因素指标的权重系数,Yi表示指标的转化值。

(六)对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综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因此,在综合评价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所求的综合指标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查找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发现原因,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

二、小结

高校财务范文3

一、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技能学习对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保障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意义

财务处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强了财务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奉献精神。尽管同其他市属市管高校相比,我校财务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但是处里的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做到以学校利益为重,积极为做好财务工作献计献策,工作中不讲条件、不谈个人困难,经常加班加点,有力保障了学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

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高等学校理财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财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和经济责任,在有效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坚持节俭意识、廉洁意识,注重贷款风险,提高了学校资金营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理顺业务流程,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9年财务处按照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运行的财务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了《xx大学现金管理办法》、《xx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xx大学会议费管理办法》、《xx大学印刷费管理办法》,在认真整理现有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印发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汇编(2008)和报账员工作手册,使各项财务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圆满完成了2008年的财务决算工作,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当年财务收支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下一年度财力安排的重要依据。为了做好2008年度财务决算工作,财务处在今年初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集中人力尽快解决结账、对账中的复杂问题,并在基础数据生成后以最短的时间形成决算分析报告,出色完成了决算编制工作,被北京市教委评为2007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为了执行好2009年预算,学校财务处及时向二级单位下拨经费,并实时指导资金使用,杜绝无预算支出,在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自查工作中没有发现违反预算的支出行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五、圆满完成了2009年预算编制的“一上工作”

目前学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预算编制模式是“两上两下”。按照北京市教委与财政的统一部署,09年预算的“一上工作”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为了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学校财务克服了预算先于事业发展计划的矛盾,圆满完成了2009年预算编制的“一上工作”。

六、积极调研论证、多方协调,做好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在积极调研论证、多方协调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经费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经费来源,是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通过编报专项资金预算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其来源主要有市财政局、市教委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财政部下达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其他部委下达的教育专项资金和学校根据发展需要设立的校内专项资金。为了加强学校项目经费管理,保证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并使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根据《北京市市级教育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以及《xx大学财务管理办法》、《xx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学校修订了《xx大学项目预算管理办法》。从执行效果看,该办法较好地推进了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七、认真完成了2009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内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实行“阳光收费”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新的理财环境,学校确立了从规范理财向科学理财迈进的财务发展战略。依法理财是科学理财的核心和精髓,是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收费政策和收费公示制度,确保各类收费公开透明,实现了“阳光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坚持按照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标准由校财务处统一收取、管理和核算,并在学校网站上向社会公示;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标准、收费公示和自愿付费原则。全力协助学校纪委监察处完成了2009年收费自查工作。新晨

八、进一步推进了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构建学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学校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学校财务情况,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有助于师生员工及时获取个人的财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全员理财、民主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面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环境,2009年学校财务处在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同时,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强化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资金、技术、服务内容、业务流程、服务指南等多方面着手,拓展了财务信息处理中心的功能,为做好财务信息服务工作,提高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向主管部门和校内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相关的优质财务信息,增加重要财务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九、进一步规范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行为,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推进良乡校区一期工程决算工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学校修订了《xx大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正确、账簿资料完整。同时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良乡校区一期工程款支付的对账事宜,全力推进良乡一期工程决算工作。

高校财务范文4

关键词:控制论;民办高校;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情况。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以及财务管理,成为民办高校一项重要的任务。控制论是研究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的科学,它强调信息传递是为了控制,而控制有赖于信息反馈实现。现就基于控制论下如何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控制论概述

诺伯特•维纳于1948发表了《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首次提出了控制论,目前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着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控制论认为,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解决控制和信息加工是控制论的中心,控制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系统功能方法。在控制论中,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做“控制”。控制和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信息是控制的基础,控制是信息传递的目的,同时任何控制都依赖信息反馈来实现。

2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的特征

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是一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院高层管理者的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财务预算执行控制,其具有如下特征。

2.1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的连结点:学院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委托关系

学院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金纽带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委托关系。由于资金所有权属于高职院校,而预算资金下达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就拥有了资金使用权,属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民办高校通常是授权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来管理、使用、控制学院预算分配给本系(部)、部门的资金。但现实生活中,民办高校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且他们的信息也不对称,通常院校处于信息劣势,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享有信息优势;整体利益最大化是民办高校的目标,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各系(部)、各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有可能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

2.2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目标:高职院校整体利益下的多层目标最大化

民办高校为了寻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财务预算执行控制过程中十分注重整体利益最大化。民办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控制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民办高校的责任,同样该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在执行民办高校统一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后,还应该拥有独立的索取剩余权和剩余处置权,这也就是说无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后,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获得多大的目标,民办高校最高管理层都应该置身事外。另外,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采用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也缺乏一定的科学和合理性。他们的预算编制主要是在上年支出基数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增长比例,就构成本年度的预算水平。实际上,各单位、各部门之间每年的预算计划各有区别和侧重。而且,上年的预算也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仅仅以上年的预算作为基数,而不去考虑实际运作和需求,那么就会出现不能按预算年度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的局面。不仅给不同部门的预算在经费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预算经费提供不均衡等,同时也会造成支出不足或浪费现象的存在,当然无法确保这样的预算编制会符合和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3基于控制论的民办高校财务预算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指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尽量节约成本;建立完善的学校财务制度,实行绩效评价,做到奖罚分明;加强资产管理,使资产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避免资产流失;为了防范财务风险,还应加强对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不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民办高校是根据教育法规建立起以自筹经费为主,其他筹资渠道为辅的教育机构,从建立就意味着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因此,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从上到下的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使学校的各项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降低资金利用风险,强化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力度,提高民办高校的治理和管理效率的质量,从而使民办高校更准确有效的进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控制论的观点强调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变换过程和反馈原理。信息反馈就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制约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民办高校财务预算以控制论为原理,可以引入信息反馈理论,以财务预算信息变换和反馈为预算特征,达到预算的最终效果。从控制论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应该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即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分析反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虽然在现阶段,有的高校也实施三阶段预算,但是重要程度不一。笔者认为不能仅仅重视预算执行,事前的控制和事后的反馈同样重要。要做好控制论下财务预算管理必须要做到:

3.1事前控制要落到实处

民办高校管理者要鼓励二级部门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运营中,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制定各项财务预算时,使二级部门能主动参与到财务预算过程中,让他们能结合本部门发展规划提出自己部门的预算,而且要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多提建议和意见,只要是有关单位长远发展和有利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就应该多采纳。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有些高校不愿意让二级部门直接参与到高校预算管理,而是直接分配预算的形式,二级部门只能被动地接受。

3.2事中控制要公开透明

民办高校一般财务制度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重大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这会导致预算权力过于集中,而院系尤其是普通教师参与的可能性很小。各个二级部门负责人只知道自己部门的预算资金,对其他部门的情况丝毫不了解。这种做法就会导致财务预算缺乏公开公平,也难以调动普通员工执行预算任务的积极性。

3.3事后控制要及时到位

民办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监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形成各部门事前、事中、事后信息的监督反馈。而且,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结束并不是监督反馈的结束,而要将预算执行监督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部门,甚至各位员工,使财务预算目标和每个预算执行者之间发生联系,让每一位执行者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和效果,把他们自觉归为预算系统的普通一员,普通教职工都有了归属感,整个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和效率自然会提高。目前,有少数民办高校已经开始注重信息共享,比如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将预算信息通过财务部门分享到全校各个部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传递的虚假性和不对称性。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二级部门对自己部门的年度预算资金不够明确,会导致工作开展和财务预算不相符,出现预算不够用或超支;各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只有监督、没有奖惩,部门在使用预算的过程中只关心预算的使用,不注重预算资金的节约,不注意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预算使用透明度不高,预算的制定者和实际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存在。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打破传统的财务预算思想,突出过程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注重信息的透明度、强调事前控制、事后反馈等。

作者:罗小兰 单位: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智云.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J].财会研究,2011(15).

[2]黄韬.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3]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应做到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11(02).

[4]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

[5]杨波.绩效管理视觉下的高校财务预算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05).

高校财务范文5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财务经营活动进行预算、决策、调节和目标控制,主要包括预算调整、编制、执行、分析和评价等方面。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1.明确工作目标,协调各部门关系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对办学方针的定量反映,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的价值尺度编制相应的办学计划,能够规定高校在某一时期的总目标和各部门的具体财务目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让各部门更为直观地了解本部门业务活动与高校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发展方向,从而由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推进高校总体目标的实现进程,而且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将高校的各方面工作统一纳入计划中,各部门能够根据各自的工作方向与其他部门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各部门的工作达到最优化。

2.高校管理制度化

通过确立相应的指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监督和考核各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明确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标准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和业绩考核,能大幅度地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对高校员工进行激励和控制。对于各部门及员工的日常活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规范,加强高校办学活动的制度保障,消除了随意更改指令、随意变换活动的现象,使高校内部逐渐形成制度管理的习惯。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1.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规定在制订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科学论证,资金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如在目前办学经费中,高校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年度的收支基数,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与实际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也打乱了高校的财务预算支出结构,降低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缺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保障,在财务预算拟定的过程中,高校往往会缺乏长短期目标的整合思想,导致规划缺乏远见,很难充分发挥出高校财务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

2.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通常只按照上级的拨款计划进行分配。这种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缺少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虑,只重视资金的拨付,缺少全局性和统一性的财务预算,使得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缺少连续性、科学性和统一性。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策略

1.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程度决定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反映出高校财务的宏观调控水平。因此,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推进我国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与制度化进程。各类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原则与程序,规定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内容,从而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系统性,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高校财务范文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利事业,高校属于国家的全额预算单位,资金、招生、学生分配等由政府统一管理。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人代表。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使得高校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校从依附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到独立自主的法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种角色的转变迫切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从理念、目标到手段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改革。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日渐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学校领导进行各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高校财务工作范畴仍然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只能提供有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的解释。工作流程侧重事后监督,相对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所以,目前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的弊病。像学校融资筹资能力、负债能力测算、经济效益分析、办学成本测算以及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经济预测等财务信息向学校领导提供反映的不多,不利于学校领导运用财务信息进行工作决策。

2效益观念淡薄。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而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没有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造成了部分高校一方面办学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却又低下。许多高校在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方面显得不足,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和高校科研优势及智力资源优势尚未有机结合,限制了高校的发展。

3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严格。预算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捧,高校各项经费收支应按部门预算来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在资金使用上,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而是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的现象;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缺乏全校一盘棋观念,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或者对于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完全从本部门的情况考虑,很少顾及校内其他部门,这样就容易造成互相攀比,挫伤了一些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4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好处是行政权力集中,便于直接管理,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高等学校没有从根本上理顺财务管理关系,陷入了传统国企“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又死”的恶性循环。现在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的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作为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部处的财务处,很难从中协调上下的关系;其次,由于小团体思想作怪,个别基层单位亏损了向学校伸手要钱,盈利了向学校少交钱甚至于不交钱,更有甚者其会计资料严重失实,无法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这都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资金的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5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纵观各高校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无不与单位内部控制内容、范围不全面、内部控制执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没有达到《会计法》规定的内部控制的要求有关。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现象。(2)内部控制的内容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3)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学校虽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

二、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运行机制层面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首先高校领导要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重建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使高校向理性的经济人转变,为高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要切实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是财务数据的核算,忽视了对学校重大决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供积极建议。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应该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同时也要拿出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工作,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财务顾问服务。

2强化高校成本效益观念。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必须强制要求高校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高校发展计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必须作根本的改革,即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高校成本核算不仅是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开展绩效管理、考核评价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活动成本补偿与成本分担机制、制定高校财务政策的客观需要。

3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项根本改革,它要求高校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进行基本数据收集,按照高校计划、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的有关规定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高校财务制度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以及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编报等进行重新规范,确保部门预算改革措施在高校的贯彻实施,有效防止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两张皮”现象的再发生。

4理顺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不管执行那一种财务管理体制,各个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国家和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经校领导集体研究确定并明文颁布,一经确立,不得随意变更。其次明确高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财务处要参与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决策,凡学校的重大开支、校内有关部门代表学校签署涉及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和其他文件,均应征求财务处的意见,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处负责组织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没有财务处的委托或同意均不能向学生收费。

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当前高校要特别重视货币资金、校内结算中心、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相应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明确。

6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运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高校绩效考核评价提供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现行《高校财务规则》虽然对高校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作出规定,但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定员定额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一般性分析层面。这些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的一般情况,根本不能反映高校整体的业绩和效率、效果、效益,离绩效考核评价还有很大的距离。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运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7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高校事业的大发展,要求财务管理必须作为高校基本的管理控制机制之一,这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提高和充实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是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在做好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的同时,做好学校财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拓资金来源、提高办学效益上来,保证和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绍德。新编预算会计。暨南大学出版社[M],2002,(10)

[2]阎达五,赵西卜。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3,(3)

[3]章晨。关于高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会计思考[J].教育会计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