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般若蜜多心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1
1、《心经》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通行本多了2字,即“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中的“一切”。
2、《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
(来源:文章屋网 )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2
摘要:中国人常把佛门叫做空门,出家就叫入空门,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空的意义,只是知道几句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典名句,而且对空的理解大相迳庭。“空”可以说是佛教最根本的概念,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性是“空”,它是涵盖世界人生的最普遍的最高概念,同时为佛教参悟人生,实现伦理道德目的提供了重要根据。
关键词:佛教;心经;空
一 、“空”的含义解析
“空”的观点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晦涩的,是一种无限的概念,因而无法对它进行明确界定。对佛教空义的区分最著名的当属大乘佛教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十八空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破除众生主观执著而讲的空,有“空空”、“大空”、“无始空”;另一类是破除诸法实有而讲的空,其他十五种空均可归于此类。大乘空宗破除诸法实有主要从内与外、性与相、有为与无为 、生与灭(有与无)八个方面来进行 ,其中最重要的是性与相两个方面 ,性空与相空实可概括第二类所讲的各种空。性相相对,相由性摄,性空不仅可以统摄相空 ,也可统摄其他十三种空。所以说 ,诸法的十五种空都可归结为性空 。
佛教认为除了人的神识和人人本具的佛性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消失的之外,其他的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成长、幻灭的过程,空性才是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佛所说的空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也能超然物外的一种心境,一种平和安乐的情怀。
二、“空”义内涵
空有多重含义,包含空的境界和空的功用,其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1、空性
所谓空性,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 ,也就是既无主宰性(不自在),也无实体性(无实在不变的体性)现象当体即空。
救世大乘空宗的“空”说强调,空绝不离开有 ,空并非虚无,它既是对构成诸法的恒久的实体的否定 ,也是对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无常变化的非实在的假有现象的肯定。
2、空理
显示真谛的空是一种理,佛教也叫做“真如”,一切皆空的空理 ,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 ,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把握。作为区别于俗谛的真谛空理,排除一切分别,排除有见(常见)、无见(断见)。空理远离有与无、常与断二边,非有非无,非常非断,合乎中道。
3、空境
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另一重含义是指对象、境界,它认为要了解众生生存世间的意义 ,必须分清自相与实相 。通过表面的自相,深入实相,就能了解实际上世间是自性本空的。这性空就是实相,就是众生证悟的对象,而证取了性空 ,也就进入了空境 —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
4、空观
作为一种修正方法,观想世间诸法空寂无相 ,构成为空观 ,它是佛教各派修持的重要法门。由于佛教各派阐释的“空”义不同 ,所以空观也有差异 。总起来说有横观彼此、竖观前后和直观当体的三种空观方法,即透过事物的空间关系去观空;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透过事物的现象直入本质去观空。
三、关于“空”的误解
1、把空认为是绝对的虚无。
由于无法给“空”一个明确的解释,所以我们经常用现实生活的经验去理解,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有”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真是存在的。比如说,书包是空的,并不是没有书包了,而是书包里没有实物,这是一种假空而非佛教所说的“真空”,这是外在的“空”,而非佛教所讲的事物本“空”。
2、把空理解为一个实体
人都有逻辑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往往就是把它们当作实体来把握,用这种思维方式理解“空”是行不通的。佛教禅宗特别强调“不立文字”,也就是说“空”时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要理解“空”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并且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产生了种种的误解,但是越是这样越要尽可能的去理解。
四、“空”在心经中的呈现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视为一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在佛法中有着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空”在心经中也有很好的呈现。
1、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这句是《心经》的要旨。五蕴是因缘所生法,是人身心的总和,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五蕴皆空”旨在破除我执,并进一步破除法执,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空是佛教参悟的第三个阶段,是空去了对自己身心和一切现象的执着,转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心的悲心与愿力。
2、色空相即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谈的是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表征了缘起性空、性空相有的空观。“色”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空性。经文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正是因为有色才有了空离开了色的空,不是真正的空,色与空本身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一切色都是假相变现,并不是灭色之后才是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
3、诸法空相
“诸法”即五蕴法,包括一切物质与精神,“空相”即空性,指一切法的本性、自性。经文的意旨是用五蕴法来观空,使人亲证无色、受、想、行、识的空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指诸法性空,空非先有后无,或本无今有;“不垢不净”指空性在缠不受污染,离缠也非新净; “不增不减”指空性不因证而新得,不因不证而丧失。修行者悟入终极的空性,离一切相,所以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心经》通过对五蕴等一切法的否定,使人契入“诸法空相”。因为空,故一切有能依空而立,这叫“真空妙有”。
4、空的体证
经文接着有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离不了空性。“无苦集灭道”也是说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离不了空性。前面的经文里已说明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所关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自然也是空,因此“无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不然就会“无得”。由于色法的肉体和心法的精神皆是空,所以凡夫所得到的“五蕴身”等于没有得到,故说“无所得”。色蕴十二处中的六根是身空,六尘是境空。
明白了以上道理,不再执着,只要发心舍己为他,也就是“菩提萨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就是说执着于有和无都是挂碍,只有放下,做到内既无我,外亦无物,便“无有恐怖”,从而“远离颠倒梦想”,摒弃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然后就无畏惧、无颠倒、无梦想,不贪恋生死,也不畏惧生死,自由自在于生死之中,不离开现实的人生,随缘度化一切众生就是“究竟涅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方广锠.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慧净法师.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3]智融.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
[4]星云大师.般若莲花处处开.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5]安柯幻云.找我:读〈心经〉谈般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6]曾琦云.般若禅:读懂〈心经〉的快乐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7]李居明.密解般若心经.华龄出版社,2010.
[8]潘桂明.佛教小百科:禅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9]萧天石.禅宗心法.华夏出版社,2007.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3
云南的月亮又薄又脆
一只瓷瓶掉进洱海
一生的时间都走在告别与重逢的路上
苍山作为背景
一个忠厚的道具
应当熨帖如俗世生活
从诗歌的谶语中及时将人打捞
上岸后的世界依然空茫
]有什么比沉默更锋利
我把天空和云都返还给你
往事潮湿又明媚
不能悲伤呵
好天气是随机的
汉字的任意组合也是随机的
活着是个漫长的过程
不提往昔的时候
每个人都觉得来日方长
观音山
普渡溪 感恩湖 回音壁
怡心亭 慈云阁 耀佛岭
……
观音山的晨曦
神与人
相濡以沫
每一滴露珠上都写着:慈悲
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菩萨
我走在前世的路上
携带神秘的启示
来寻今生的福祉
每一棵树每一片绿
都是
我爱过又痛过的人间
而此时
心灵安详
诸神复活
泥沼里开出朵朵祥云
我看见
庄子披着旧衣服
在远处垂钓
余生还要碰多少次壁
他才能安全打捞起昔年的心事
一句诗
囚在语言的寺
即为偈
在观音山
日子被云雾染慢
我更适合停泊在那些没有月亮的夜晚
独自寂静
无比享受成为
无限的少数人
嘛呢叭弥
大兴善寺
我必须低成一朵莲
或者如石碑前啄食光阴的鸽子
以及许愿池里洞穿世事的龟
才能将肉身挤进世界的迷雾
诵经声从大雄宝殿传来
匍匐在佛前的人群沸腾
如光耀而巨大的罪
般若波罗蜜
捡起遗失在废园中的一枚菩提
在隐幽的夜里反复擦拭、雕刻
大雪将至
世间所有的灯都在此刻熄灭
黑暗中我才能完整的描述前世
但长安只是异乡
任凭我跋山涉水前来
不是勘测命运
而是寻找一场苦难
并把她搂在怀里
多年后
你坟前虚无的经卷已燃尽
老母亲在故乡种下的麦子
像积年的悲伤已绝收
观自在菩萨
真是没料到
三岁小儿
喜欢诵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远离颠倒梦想
成了一个孩子的口头禅
这当然得益于我
一个半吊子的信徒
每晚睡前的功课
他居然比我虔诚
我由衷赞叹
他当然很得意
随后开始轻惶
有一日他曰:
观自在披萨
有一日他曰:
我想吃般若菠萝
肆意发挥是他的特长
作为临时抱佛脚的大人
即使擅长用文字丈量人世
也并不比他领悟了更多的
智慧
不知
菩提树下微笑的佛
更愿意聆听
一个颟顸小儿的
顽劣不恭
还是
匍匐在脚下的
不可告人的一万种心事
岁月留痕
昨晚在黄昏的灯影里
看见我奶奶
不是梦见
是看见
我曾唤你为名士的遗孀
未曾谋面的祖父
宁静的碑像残缺的族谱
有我之名
除此我是游荡在青草之上的鸥鸟
从童年一直梦想着
被亲人呼唤乳名
我曾对你多么陌生呵
唯一的交集是
你的儿子是我的父亲
沿着我的血管就能找到荷花盛开的地方
而我要爱上埋你的渭水源
更胜于往日
如我珍藏废弃的旧手稿
更多的植物会在这里次第开放
下次回故乡去
要好好看看我奶奶
突然想起
她其实已经去世多年
在一个寂寥如星的夜晚我闻到了青海湖
――赠马常胜
不是看到,是闻到
不是梦到,是听到
哥哥,你的夜晚
我忘记了形容词
某些语言如鬼魅
我该如何记住
在青海湖,我梦不到你
而你却复活在
我不写诗的夜里
伴着《琴挑》
我就那样
孤独无助地闻到了花香
然后不可遏制地
跟随着它们绽放
岁月的疲惫
瞬间化作流淌的泪
你也可曾听到
在青海湖还没长大的黄昏
我该对你说些什么?
月亮照在我们的故乡
哥哥你安静如神
被风吹来吹去
青海湖不远
收藏野花与古琴的气味
我的空房子中
坐着一千个你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4
唐僧师徒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拜佛求经,期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西游记》里写道,每次遇到困难,唐僧总是手足无措、胆战心惊,一点儿也没有出家人的镇定,甚至一见到险山恶水,便怕了起来。这时候,悟空就提醒他:“师父又忘记了乌巢禅师所授《多心经》不成?”
《多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吴承恩故意断为《多心经》,自然有弦外之音。唐僧于是念一念,才稍稍心定。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紧箍咒”,他倒是随口就能念出来。
我一直想不通,唐僧为什么那么害怕呢?若说性格懦弱,这是讲不过去的,因为他一出生便入佛门,三十四年的修持,即便未看破生死,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啊!想来想去:这老和尚一定是装的。
且看第十三回。唐三藏初出长安,在巩州城外遇熊山君、寅将军,从人被吃了个干净,后来得太白金星相助才渡脱此难。
两界山下收行者,高老庄里收八戒,两人都道是观音菩萨教入沙门,保取经人上西天,流沙河收沙僧时,惠岸更是说:“取经人在此。”亲口道出唐僧取经人身份。
而此前,观音菩萨已经四次现身:亲临长安赠送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面授“紧箍咒”;鹰愁涧收小白龙;观音禅院收服熊罴怪。除了观音菩萨,金头揭帝曾当唐僧面请缨去请菩萨。还有“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以试探四人是否诚心……
唐三藏再笨,也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他不但是唐王御点的取经人,更是佛界钦定的取经人――前者确定了其合法性,后者决定了其唯一性。
作为合法而唯一的取经人,明里有三位高徒保护,暗中有四方揭帝、护教伽蓝等保护,实在“弄不来时”,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还可以随叫随到。你看看,到西天是一定的了,虽然有九九八十一难,充其量有惊无险。唯一的问题是时间,三藏从长安出发已经三十四岁,还有多少年可活呢?偏偏就在万寿山五庄观,连这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人参果又名草还丹,“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四万七千年啊,都够到太阳上去个来回了。
再想一想,那九环锡杖一定是所向披靡的神兵,穿上如来钦赐的锦澜袈裟,相当于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通俗一些来讲,就是我可以随便打你,甚至打死你,你却奈何我不得。这故事往上追溯,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典故:一个坚不可破,一个无坚不摧,只要不用这矛刺这盾,而一致对外,那你的运气就跟韦小宝一样神奇。既然不必担心,为什么三藏老是显得那么害怕呢?只能说是装的。为什么装?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在玩弄权术,以便统领全局。这跟刘备哭江山,大约是一个道理。
除此而外,当然还有别的手段。且看他如何对付悟空。在两界山师徒初见时欢天喜地,接着悟空打死几个毛贼,唐僧说了几句,悟空就不服了,撇下唐僧而去,虽然后来被龙王和菩萨劝回,且弄了个劳什子紧箍咒来约束于他,但这终究是口服心不服。如何是好?
三藏还没计划好就来到五庄观了。令他意外的有三件事:其一,镇元子这牛鼻子竟然与悟空八拜为交;其二,吃了一个人参果;其三,进一步得知为什么选自己做取经人,因为他是如来第二个弟子金蝉子转世。
这一来,是时候开始弄权了!否则取经路漫漫其修远,岂不太寂寞了?综合这之前的经验,唐僧于是制定出一个降服孙悟空的计划:恩威并施。
先是威。离开万寿山,路遇白骨精,三藏明知悟空火眼金睛,却三番两次怪他打死好人,终将悟空赶走――前一次是悟空自己走了,这一次则是主动赶走。三藏很清楚,悟空终究要回来的。因为这是他的宿命。
林冲、武松、鲁智深坚决反对招安,却最终归顺了朝廷,因为他们遇到了宋江,好汉们很重义气,这是他们的宿命。孙悟空天不管地不收,心高气傲,但他遇见了唐僧,从此便囿于其中。用悟空自己的话来说:“我保唐僧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叫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悟空岂是那欺师灭祖之人?又岂是那有始无终之人?更何况菩萨弄了个紧箍咒给他戴上,对外声称只有紧箍咒没有松箍咒,你猴子就是跑到天涯海角,紧箍咒也可以穿越时空来收拾你。
三藏正是算定了悟空一定要回来,于是先将他赶走。就像诸葛亮算定了关羽会放走曹操,于是叫他去守华容道一样。曹操本不该灭,还要利用他牵制东吴,让关羽去既还了恩义,又借此给关羽一个下马威。唐僧没必要算计那么多,只需要给悟空一个下马威就可以了。
悟空“身在水帘洞,心念取经僧”。于是奎木狼在宝象国为妖时,悟空回来解救了。他不得不回来,也不能不回来,否则天地虽大,无他立足之地。这是悟空的宿命。唐僧深知其中的千丝万缕,略一调停,将孙悟空揉搓得服服帖帖。
对付悟空恩威并施,对付八戒,则侧重于“恩”。并非不需要“威”,而是这个威,已有悟空替他来施了――八戒实际上是悟空收服的,自始至终他都怯悟空。所以你看,三藏对八戒总是和颜悦色,在乌鸡国捞皇帝尸首时,连悟空都说“师父偏心”了。至于沙僧就更容易对付,只需拿出师父的款来,沙僧自然死心塌地――卷帘大将,说得好听,实际上还不是奴才?
除了以上这些,当然还要调动徒弟们的积极性。所以三藏总是示弱,就是要让徒弟们深深感到:师父需要你们――实际上是需要徒弟们替他去卖命,否则有锦澜袈裟护身,九环锡杖为兵器,西天路上谁能阻挡?但这些不是三藏干的事情。这以后每次化险为夷,悟空都使碎了七窍玲珑心,好像九九八十一难,那都是给三个徒弟设置的。
除此而外,唐僧还干过些什么呢?念念紧箍咒,念念经文,后来离开女儿国时,又故伎重演,将悟空再一次赶走,便是真假美猴王一回。恐怕连唐僧也没有料到,这一次事情闹大了,六耳猕猴克隆出一个取经团伙,要自己上西天取经,自己修成正果。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5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古县村隆福寺长明灯楼、 永清县惠福寺金轮石幢均刻于武则天时期,因雕立年代和特殊的社会政治及宗教背景,使其成为研究唐代中期佛教石刻及造像艺术、佛教与封建皇权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古县隆福寺长明灯楼原位于安次区古县村,唐代隆福寺附属文物,现存廊坊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灯楼雕制于垂拱四年(688年),汉白玉石质,现通高3.4米(图0)。由联体酌欧叫位座、八边形台座、圆形覆莲底座和等边八边形灯柱及联体圆形仰莲、八边形承托盘组成,以凹凸的榫卯相连接。方形基座边长136厘米,高22厘米,八边形台座边长52厘米,高4厘米,八边形灯柱每边长23.5厘米,八边形承托边长52厘米。托盘顶面錾平,并刻有卯槽两周,中心錾圆形浅洞,原应放置有灯室,早年失轶。
灯柱雕饰共分四部分,顶部各面浅刻花纹图案。上部各面雕双层尖拱龛,编号1―16,5、7、9、11、15号为半龛。龛内高浮雕坐佛像一尊,桃形头光。每龛两侧都阴刻楷书供养人题记,如1号龛为“大像主李雄仁妻刘男师亮妻程行方妻张师妻王女四娘为亡息师德合家供养”, 2号龛为“长明灯楼主德府队正上骑都尉张行仙为亡父君道见存母贾”。
1号龛:高29厘米,宽16.5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祉,双臂曲于膝上双手掩在长袖内,跏趺坐于方台莲花座之上(图一)。2号龛:高26厘米,宽18厘米。方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着右袒式袈裟,左手置膝上,右手侧上举施无畏印,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之上(图二)。3号龛:高29.5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着右衽式袈裟,右手置膝上,手印残,左手侧上举施无畏印,善跏趺坐,足踏莲花(图三)。4号龛:高27.5厘米,宽17厘米。方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着圆领袈裟,双手结于脐前,掌心向上施禅定印,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之上(图四)。5号龛:高24厘米,宽18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着右袒式袈裟,右手置膝上,掌心向外,手印残,左手于胸前,手印残,跏趺坐于束腰状莲台之上,莲台为大部在龛下的浅浮雕(图五)。6号龛:高27.5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着交领式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侧上举作说法状,半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之上(图六)。7号龛:高21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外着右袒式袈裟,左手结于脐前,掌心向上,手印残,右手抚膝,跏趺坐于束腰状莲台之上,莲台作法与5号龛相同(图七)。8号龛:高27厘米,宽17厘米。方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外着袈裟,左手于胸前,手印残,右手抚膝,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之上(图八)。9号龛:高20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着交领袈裟,左手抚于膝上,右小臂侧上举,掌心向上作说法状,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之上,尖弧状衣摆垂覆莲台前,作法与5号龛相同(图九)。10号龛:高26.5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外着双领右袒袈裟,双手掩在宽袖内结于膝上,跏趺坐于垂幔式方座佛坛之上(图十)。11号龛:高22厘米,宽16.5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着交领袈裟,左手于胸前施说法印,右手抚膝上,跏趺坐于长方形台之上,三角状衣摆垂覆莲台前,台下为“凸”字形低坛,浅浮雕莲花底座,作法与5号龛相同(图十一)。12号龛:高27.5厘米,宽16.5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外着右衽袈裟,左手抚膝,右小臂侧上举作说法状,跏趺坐于方座莲台之上(图十二)。13号龛:高25.5厘米,宽17.5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外着交领袈裟,左手抚膝,右小臂侧上举作说法状,善跏趺坐于方台座上,双脚各踩仰莲足踏,踏下是方形佛坛(图十三)。14号龛:高26.5厘米,宽17.5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着圆领通肩袈裟,双手掩在宽袖内置于膝上,跏趺坐于垂幔式须弥座佛坛之上(图十四)。15号龛:高22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高肉髻,交领袈裟,内着僧祉支,左手抚膝,右小臂侧上举,掌心向外,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尖弧状衣摆垂覆莲台前,台下是凸字形基座,作法与5号龛相同(图十五)。16号龛:高27厘米,宽17厘米。连珠状龛柱,尖拱龛楣。佛螺发,外披右袒式袈裟,袒右胸,右手抚于小腿上,左手当胸施无畏印,跏趺坐于方形莲台之上,台下为须弥式低坛(图十六)。
灯柱中部各面满刻文字,可分两段。上段:2号佛龛下阴刻篆书“大唐幽州安次县隆福寺长明灯楼之颂”的题额(图十七);4号佛龛下为比丘僧法名;6、8、10、12号佛龛下为《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14号佛龛下为《燃灯偈》、《知灯偈》;16号佛龛下刻“幽州都督府行安次县令朝议郎怀仁县开国侯骑都尉宋仁基供养”。
下段:题额下为颂序;4号龛比丘僧法名下接颂序,再为颂词,最后刻“擢第进士幽州都督府安次县尉张宋模行安次县员外主簿通直郎护军张去泰书,垂拱四年四月八日建”;其他各面为功德主、经主、灯主、供养人籍贯、官职、姓名和比丘尼、比丘僧法名。
灯柱下部各面刻尖拱龛,内浅浮雕乐伎或舞伎一人。六面为演奏横笛、排萧、笙、琵琶、钹等乐器的伎乐,多单腿踞坐或双腿跪坐在束腰圆形台座之上,身附飘带,另两面为舞动飘带的舞伎。伎乐编号为1―8号。
1号 连珠状龛柱,高19厘米,宽15厘米。乐伎面相模糊,中分披肩发式,着窄袖紧身衣裤,腰围褶皱短裙,足蹬高尖头靴,双手执横笛吹奏,单腿踞坐在束腰莲座之上(图十八)。
2号 两侧无龛柱,高18厘米,宽15.5厘米。乐伎面相模糊,紧身短袖衫,丰乳细腰,腰围褶皱短裙,洗足,吹奏排萧。飘带于头顶作环状自然飘垂于身体两侧,单腿踞坐于束腰圆形台座之上(图十九)。
3号 无龛柱,高18.5厘米,宽14厘米。舞乐面相丰圆,中分发式,着半袖紧身衫,体态丰满,腰围短裙,左腿直立,足着地,右小腿后屈,洗足,手握飘带舞动双臂,腕部带手镯,作舞蹈状(图二十)。
4号 无龛柱,高19厘米,宽15厘米。乐伎卷发中分,高鼻深目,窄袖紧身衣裤。飘带于头的左侧作环状附于右肩左肘自然飘垂,双手执笙吹奏,单腿踞坐在束腰圆形台座之上(图二十一)。
5号 无龛柱,高19厘米,宽15厘米。乐伎面相模糊,着交领窄袖衫,双手执乐器于胸前。飘带在左肩的上部作环状附于右肩左肘自然飘垂,腰围短裙,双腿跪坐在束腰圆台上(图二十二)。
6号 无龛柱,高19厘米,宽14.5厘米。舞伎面相模糊,齐肩发,着窄袖紧身衣裤,右小臂上举,左臂弯屈作舞状。飘带在左肩的上部作环状附于左肘掩于右背自然飘垂,单腿踞坐于束腰圆形台座之上(图二十三)。
7号 无龛柱,高19厘米,宽14厘米。乐伎齐耳短发,深目高鼻阔口,窄袖上衣,宽裆裤,足蹬高尖头靴,胸前琵琶倒置,右手握有拨弦工具,左手抚弦。飘带于左肩上部作环状附于左右肘部自然飘舞,单腿踞坐于束腰圆形台座之上(图二十四)。
8号连珠状龛柱,高19厘米,宽14.5厘米。乐伎面相丰圆,齐耳短发,圆领窄袖上衣,宽裆裤,足蹬高尖头靴,双手执钹演奏,单腿踞坐于束腰圆形台座之上(图二十五)。
作为佛教供具的石灯存世者不多,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是山西太原童子寺北齐石灯,陕西乾县、山西长子县、河北曲阳县等地发现少量唐代石灯,其结构均由灯座、灯柱、承托、灯室组成。隆福寺长明灯楼仰莲承托顶面的卯槽表明原应有灯室,与前几座唐代石灯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前者灯柱仅雕刻简单的装饰或纪年文字,不见雕刻佛龛佛像、颂序、颂词、经文和乐伎舞伎,这类形式内容的雕刻多见于石经幢。经幢是佛教石刻的一种,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高楼乃至安置@堵坡(塔)中。天帝,若有刍(和尚)、刍尼(尼姑)、优婆塞(清信士)、优婆夷(清信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于相近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纪年的经幢是陕西富平县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八月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完整的是陕西陇县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经幢,由石基上的宝装覆莲座、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和纪年的八面幢体、尖拱龛内各雕一尊坐佛的八边形幢顶、宝珠顶(失佚)组成。
隆福寺长明灯楼灯柱上部各面雕两排佛龛,龛内雕坐佛一尊,中部上段刻颂序、颂词、撰文、书写人官职姓名、立建年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燃灯偈》、《知灯偈》,下段刻功德主、供养人、灯主、官职姓名、籍贯和比丘尼、比丘僧法名,下部雕乐伎和舞伎,雕刻内容较陕西陇县等经幢幢体复杂,形式布局则无大差异。唐代是石经幢的初始阶段,幢体一般只有一段,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构筑形制与石灯的主要区别是幢体雕佛龛、佛像,刻经文,而石灯石柱只有简单装饰,上设灯室。隆福寺长明灯楼灯柱雕刻内容与幢体无异,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应是地域佛教宗奉差别,与黑龙江宁安隆兴寺渤海国时期石灯相近似,阎文儒先生称这类石刻为经幢的另一种形式―“灯幢”。隆福寺长明灯楼增刻了《燃灯偈》、《知灯偈》和伎乐等内容,是灯与幢在形制、功能、雕刻内容等方面的巧妙结合,而做为佛教供具石灯的功能是首要的,且题额“长明灯楼”表明作为佛教供具的石灯在初创阶段的唐中期同时具备经幢的寓意。
永清县会福寺(三塔寺)金轮石幢,现存永清县文物管理所。素面方形石幢座,长85厘米,高42厘米;方柱形幢体,高343厘米,各面宽41厘米。幢体近顶部四面凿弧顶龛,龛宽31、高52厘米,龛内浮雕立姿弥勒佛像一尊,足踏圆形莲台,面相丰圆,螺发,右袒佛装,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图二十六)。佛像及幢体表皮剥落严重五官、佛装衣纹、字皆模糊不清。佛龛下各面阴刻文字,两面为刻立时原文,仅正面“大周圣历二年二月八日武隆县令闻生元奉为金轮神皇帝敬造四面像并浮图一所供养伏愿圣主千年山岳齐寿兵戈永息岁年恒丰……”依晰可辨。另两面为明代重修时所刻文字剥损严重。地方史志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知县王象云于县东南塔儿巷会福寺旧址发现此石幢,并勒石立碑记之”。武则天篡唐登基后,为使其君临天下合法化,并巩固她的政治统制,鼓吹“君权神授”,称自己是弥勒降凡的“金轮皇帝”,作金轮七宝,一曰一轮,一曰白象宝。法明和尚编撰《大云经》为其提供宗教依据,各地方官吏附和媚颂。武隆(永清)县令“相奉为金轮圣皇帝敬造四面像并浮图”,即是在这一时期社会政治背景下佛教造像艺术与皇权政治紧密结合的写照。
般若蜜多心经范文6
丛伟,祖籍山东,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号了凡。现为“世界杰出艺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花鸟画研究会”理事,耕林艺术交易中心“zan8艺术网”签约艺术家。
丛伟从小就习书学画,视操笔弄墨为一大乐事。青年因生计做过小工、司炉、电焊工等,但他矢志不渝,从未改变对艺术的喜爱和孜孜不倦的学习。先后师承津门书画大家严六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顾问、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导师丁子同以及多位名师,他的书画艺术水平日臻成熟,卓有成就。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大型书画展,并屡次获奖,名声渐起,其书画风格在北京、上海等地展出时受到各界藏家赞誉,被当地书画界人士誉为宫廷派书画家;被无锡博物馆、中国将军书画院、艺宝韵美术馆、程及美术馆等诸多机构及日本、意大利、韩国、美国、加拿大等诸多友人收藏。
美丽的松花江水润泽了丛伟朴实无华、豪放坦诚、虚怀若谷的秉性,黑土地上的文化积淀赋予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无穷灵感。他的书画艺术秉承传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不少书法作品都以佛教为题材,禅意深远,且富有书卷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发挥,稳中有变,舒张有度,粗犷中有细节,细微中见宏大。
丛伟书法以王赵为宗,碑帖兼容。其楷书以颜体入本,以小楷写经见长,又擅写行书、榜书,还能诗文篆刻。其作品以疏朗秀逸、古朴典雅著称。他的楷书有行意,取法二王,得其精髓,飘逸洒脱,气韵生动;榜书以颜体入本,得颜、柳之大气厚重,苍劲沉实,气势恢弘;行书笔力遒劲、酣畅潇洒;隶书以曹、张为基,古朴凝动、浑劲敦厚。
丛伟多年前就皈依佛门,法号永修(居士)。生活的沧桑带给他的是坚定与对艺术的执着,从其作品就能感受到佛教对他的影响。他从不讲形式,只求心灵道德上的平衡。小楷写经有《金刚经》《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其中工整小楷书写的佛教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整体精致典雅,高贵庄重,气韵通畅,赏心悦目,给人一种清净,富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尤其适用于有佛教信仰人士供奉收藏的一件难得的佛教精华法宝。
在当今中国画坛重新认识、肯定和回归从苏轼到董其昌以至黄宾虹倡导的文人画传统的潮流影响下,丛伟不仅一笔一画地琢磨古人的笔墨技法,而且仔细揣摩古人当时创作的心境和作品中流露的气息,力求直追古意。丛伟的工笔山水画秉承传统,古朴自然,禅意深远,清心淡雅,朴实厚重,继有范宽、倪瓒之风。其作品富丽雍容、气势恢宏、细腻传神、韵致生动,具有传统的宫廷派风格,又给人一种清净超脱的禅意和文人气,其代表作:《春・夏・秋・冬》四条屏,场面宏大,意境深远,写景细腻。作品中那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群峰拱翠、青山绿水,遥望不离座外的突兀构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方式,枯老、劲硬的墨线勾勒和均匀、浑厚的雨点皴,都是丛伟山水画充满质感、量感的壮美之风的具体体现。除传统山水画外,丛伟的其他山水技法也功力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四季图》堂屏,给人深刻的印象是:巍巍大山迎面压来,迫人眼目。山头杂树丛生,充满顽强的生命力。细密的点子皴,更是把大山刻画得坚实与传神。几条飞瀑从山间一泻而下,中前景山脚处,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茅屋微现。整个画面充满着幽深、静谧和伟大的气象。丛伟画山皆写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中的路人和茅屋又显示出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