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1
一、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探求古诗的意思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以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也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者是唐代的杜甫。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是一部“沉郁顿挫”的交响曲,为什么单单这首诗被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呢?这就要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杜甫当时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在极度兴奋中,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故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
全诗可分四联,首联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全诗也至此结束。
二、找诗眼,把握情感基调
古人谈诗,常有诗眼之称。在我们看来,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内在结构上的关键字句,它是理解这首诗的一把钥匙,也是揭示这首诗灵魂一扇窗户。例如:“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诗眼。何以这样讲呢?通篇看来,全诗都是围绕着一个“喜”字而发。“剑外忽传收蓟北”,诗的第一句是写喜讯的传来;“初闻涕泪满衣裳”,诗的第二句是写听到喜讯后的最初反应;“却看妻子愁何在”,诗的第三句是写喜情的波击及与影响,妻子儿女平日的愁云也消失了;“漫卷诗书喜欲狂”,第四句是写喜悦的表现与程度,手舞足蹈,近于发狂。诗的后四句,既是闻喜后的感情发展与思想活动,还进一步发掘了喜情的来由。纵酒高歌,青春作伴,从哪里走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样一条最捷便的路线。
所以,实际上“诗眼”就是诗的内在思想感情的纲。纲举目张,抓住这个纲在理解全诗就会无往而不胜,真乃是“神光所聚”,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诗眼,也就把握住了诗的情感基调。
三、抓意象,赏画面,品意境
所谓意象,指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指诗人描绘的客观物象与其流露的主观情感触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抓住诗中具体意象,并对意象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使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空间,从而感知诗歌完美的意境。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有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月”“乌”“霜”“江枫”“渔火”“客船”,这些意象中霜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的遐想和带着愁思进入梦乡呢?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主体图画,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才能真正读懂古诗。
诗中的意象有时不仅仅指自然景物,再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这首诗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诗中的意象多为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若加上题中的河南、河北,地名多达8个。在篇幅极短的诗中出现这么多的地名是耐人寻味的。这么多的地名一方面表明作者是生活在动荡不安、背井离乡的社会环境中,另一方面也准确地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2
【关键词】古诗;文化传统;教学
一、通过画面,入境悟情
一首首古诗词就像是一幅幅妙不可言的画卷。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中,形象地感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哪一类的古诗词,我们大凡都可以接着画面,用画面渲染氛围,先让诗词中的意象在学生眼中鲜活起来,产生诵读欣赏的激情,再在画面中丰满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情境,就能更好地感悟诗情。
二、了解背景,入境悟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只有让学生走进诗人生活,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作诗背景,才能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学生初读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因为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学生都能说出一个老翁在白雪覆盖、寒冷的江面上独自钓鱼。但在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歌意境时,学生就很明显无法与诗人产生共鸣了。于是我适时出示了柳宗元作诗的历史背景: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母亲病逝,住所又连遭火灾,真是集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起,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创作了这首《江雪》。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当然还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示儿》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陆游和杜甫的资料以及创作背景,然后多媒体出示: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学生通过了解背景知道了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情感基调是完全不同的:《示儿》通过“悲”一字来表现出作者的爱国之情。反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通过“喜”一字来表现。所以,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三、紧扣诗眼,入境悟情
一般而言,诗词都有意象之“眼”,即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诗词所表现的情趣便能了然于胸。仍以《示儿》为例,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在学生朗读全诗后,结合诗人作诗的背景,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多元诵读,入境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诵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吟咏出对诗词的感受,回味出诗词的意境,体味出诗词的意境,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儿童的世界是个独特的世界,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的教学只有依附儿童、尊重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窦桂梅所上的一节《清平乐村居》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古人把词唱了起来,边唱还鼓励学生跳起了舞蹈,学生兴趣盎然、全情投入,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把自己对词的理解用歌声、用肢体语言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在反复唱诵中,体味感悟了诗词节奏美的同时进入了诗境。
五、展开想象,入境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3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新大纲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尝试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知诗人--介绍背景解诗题--质疑讨论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迁移运用背诗文。下面,我就九年义务小学语文第十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一 课前查询知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新大纲对高年级提出较高的阅读要求:"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 介绍背景解诗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大纲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不用旧模式老师介绍,而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效果更好。学生在介绍杜甫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 质疑讨论明诗意。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我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看来,人本主义教学观十分正确:"我们而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四 想象诵读悟诗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课后思考题引路:诗中的哪些词语体现了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让学生再读古诗,动笔画出,继续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受到杜甫那强烈的爱国热情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炼,琅琅上口。古诗的这些特点都要让学生欣赏、体会。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我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变着法子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4
读准字音。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不常见,有些虽是常见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
例:给下列诗句或诗题中加点的字注音。
(1)《鹿柴》
(2)万条垂下绿丝绦。
(3)萧娘脸薄难胜泪。
(4)燕山月似钩。
《鹿柴》中的“柴”读“zh伽i”,不读“ch佗i”;
“绦”读“t 佟o”,不读“ti佗o”;“胜”读“sh佶ng”,不读“sh侉ng”;“燕”读“y佟n”,不读“y伽n”。
了解词义。
读懂一首诗的重要一环是理解诗句中词的含义,特别是对古今意思差别比较大的词要着重理解。
例: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忙趁东风放纸鸢(yu佟n)。
(2)舂(ch侪ng)锄扑扑趁春晴。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1)句中的“纸鸢”是“风筝”的意思。第(2)句中的“舂锄”不是什么锄头而是白鹭鸟。
第(3)句中的“汗青”是指史书或史册。第(4)句中的“却”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再”的意思。
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
弄清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创作了怎样的诗,对于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是诗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写的,了解创作背景后再来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喜欲狂”的感情就容易多了。
朗读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掌握诗歌的节奏。
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如五言诗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诵读:
一是“二二一”(三拍),如:床前/明月/光。
二是“二一二”(三拍),如:举头/望/明月。
三是“二三”(两拍),如:君看/一叶舟。
七言诗有这样几种读法:
一是“二二二一”(四拍),如:梅子/金黄/杏子/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5
现象扫描:
目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课型:
“讲解传授型”:有些老师认为古诗(词)意境深远、语句精练、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于是课堂上通过教师的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古诗(词)意思,揭示古诗(词)内容,呈现古诗(词)中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如同容器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未经其主体情感这个媒介得以内化,难以走进特定的古诗(词)境界之中。
“古诗今译型”:“将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成了某些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法。诚然,借助某些翻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古诗词的意思,但学生在一味的机械翻译过程中无法体味到古诗(词)特有的意蕴与意境。古诗今译,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因此,古诗翻译法不应成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全部!
“本末倒置型”:“古诗教学大杂烩”无疑是古诗(词)教学的大忌。譬如,有的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一味强调补充、拓展,而把古诗(词)本身抛在一边;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诸如诗人的生平轶事、时代背景、后人评述等等。课堂上因资源引入的杂乱,弱化了教材本身的主导作用。
“诵读记忆型”:这种课型与“讲解传授型”的做法截然相反。有些老师以为:古诗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所以课堂教学应“重诵读”而“轻理解”。课堂模式定位在“读—诵—背”三部曲。尽管学生会背很多诗句,因其不求甚解,故还是游离在诗词的外面,诗情出不来,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自然无从谈起。
教学策略:
上述现象说明,一些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沿用了不够科学的做法,其弊端已凸显。古诗(词)到底该怎么教?怎样的古诗(词)教学才是行之有效的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善抓眼”“深挖洞”“广积粮”等三方面入手,谈谈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善抓眼”
这里的“眼”即指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词)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词)中精练传神的词语,发现了它等于把握了诗(词)的中心思想。依据古诗(词)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古诗(词)教学理应抓住诗(词)中的“诗眼”,也就是最能表情达意的词。通过这些词的反复咀嚼涵泳,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捕捉意象,体会情感。
实践表明,学习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需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工具书、注释等大体了解诗(词)意,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聚焦诗(词)中关键词精读,感悟才能水到渠成。
譬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一诗,教师可先通过提示“自读诗文,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的自读要求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意,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杜甫在这首诗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体现在诗中哪个词中”的问题点拨“诗眼”所在。当学生找到诗中的“喜”字时,教师则巧妙引导“那‘喜至极处’叫什么,是诗中哪个词”,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均将目光锁定在了诗眼“狂”字上。
像《村居》(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这首词,“醉”字是词眼。教学时,教师可紧扣词眼“醉”字展开,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一个“醉”字,活了一首词,让人陶醉于这田园村野之乐,更上活了一节课,让学生沉醉于这词情词境之美。如此教学,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利于学生领悟词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首先,指导学生“抓眼”的过程就是将诗“读薄”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抓眼”的过程也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过程。抓住诗眼就是抓住了古诗(词)教学中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关键点和古诗(词)学习的主旨所在,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主题,使古诗(词)教学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抓眼”的过程还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捕捉诗(词)眼、研读诗(词)眼,激发其与古诗(词)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力求让学生的情绪与古诗(词)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跨越了古诗(词)的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了诗(词)的艺术境界。
二、涵泳品味“深挖洞”
“善抓眼”是“深挖洞”的前提与基础,“深挖洞”是“善抓眼”的延续和开掘。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深挖洞”这种方法不但降低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而且加深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深度。
仍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为例。该诗突出一个“狂”字,表达了诗人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教学时,教师如能扣住诗眼“狂”字,引导学生潜心会诗,就能把“却看”“漫卷”“放歌”“纵酒”的“狂”态真切地展现出来,也能把“青春”“作伴”“还乡”的“狂”想情景呈现出来。特别是尾联写“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推敲“穿”“下”“向”等动词的表达效果,不但可以想象出诗人“人未走,心已至”的心情,而且也能想象诗人行走、辗转于还乡途中的不同状态,以激发学生的诗兴。在此基础上如再能引导学生作深入思考“诗人只是为能重返故里而欣喜若狂吗”,相信这样层层深入的品味与咀嚼,不仅能帮助学生解诗意、悟诗情,还能帮助学生明诗理。
又如《村居》一词,紧扣词眼“醉”字呈现品读视角:“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醉’字,除了饮酒而醉之外,你还有其他的理解吗?”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被打开了,多元的理解呈现了出来:老俩口夫妻恩爱,儿子调皮可爱,他们陶醉于这种幸福的时光;虽然他们居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房,但是他们家庭和睦,居住的环境又非常优美;他们醉心于这没有纷争的悠然恬静的生活……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呈现了诗的意象、意蕴和意境。
综上所述,“深挖洞”的过程就是读出“诗中意”的理解、品味的过程。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诗眼,从诗歌最基本的语言现象入手,在理解词意、诗意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使古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古诗教学由抽象变具象、由静止生灵动。
其次,“深挖洞”的过程也是读出“诗外意”的由表及里的过程。诗歌的语言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诗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引导学生对一首诗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紧扣诗眼,立足诗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读出诗歌中“情与景合”之妙;再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生平、时代背景等读出诗中“意与象通”之神。即抓住诗中表现情感的景和表现意境的象,对一首诗的景与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学生就能读出诗的本质内容。
“深挖洞”的过程还是体会表达的情感、情趣以及诗词中情和物结合方式的过程。小学高年级阶段学习的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古诗教学中,紧扣诗眼“深挖洞”,引导学生在读出“言中意”及“言外意”的过程中感悟诗的表达方式,让“借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明理”等表达方式以物化的形态作用于学生。
三、丰厚积累“广积粮”
“广积粮”是“深挖洞”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广积粮”,就是指为学生创设积累语言的契机。毋庸讳言,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不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加文化底蕴的积淀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所以,古诗教学不应只是“深挖洞”,还应“广积粮”!
例如,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不妨要求学生运用课内所学之法去读读“安史之乱”之后杜甫写的其他的诗,体会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和情感,理解杜甫被称为“苦难诗人”“百姓诗人”的原因所在。
又如,在辛弃疾的《村居》一词的教学中,可结合该词的学习,引导学生揣摩《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七十首》中的其他“村居”诗,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意蕴。
由此可见,“广积粮”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学生读的古诗多了,自然积累的词汇、句子、表现手法等也就多了。这样学生足不出户便能通晓古今,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当然,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立足文本,借助有效拓展,引导学生做好“三积累”,即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感、积累语言表达形式。
当然,“广积粮”的过程也是打通课内外联系的过程。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好文本上的诗外,还应该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走进浩如星辰的诗的海洋。古诗教学,应以课内阅读的诗歌为基点,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推荐同一内容或同一主题或同一表现手法的课外诗篇,利用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范文6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