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圆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圆柱圆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圆柱圆锥范文1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或V=πr2h

圆柱圆锥范文2

关键词: 相贯线;辅助平面;辅助球面

0 前言

两个相交的立体称为相贯体,相交两立体表面产生的交线,称为相贯线。由于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交线,故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立体表面的共有点,所以求画相贯线的实质,就是要求出两立体表面一系列的共有点。常采用以下方法:立体表面取点法、辅助平面法和辅助球面法。任何一个相贯线的求法都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同一相贯线的投影会有多种求法。下面就介绍同一相贯线的几种不同求法。

1 立体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

如图1(a)所示,一圆柱体和一圆锥体正交,求其相贯线的投影。由于该相贯线是圆柱面与圆锥面相交而得到的,所以相贯线上的所有点既是圆柱面上的点,也是圆锥面上的点。由于圆柱面在W面上投影积聚为一圆周,所以相贯线的W面投影即为该圆周,由此相贯线的W面投影为已知。先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Ⅰ、Ⅱ、Ⅲ的三面投影,Ⅰ、Ⅱ点的投影可直接求出,Ⅲ点可根据在圆锥面上求点的方式求出,采用素线法或纬圆法均可,再采用在圆锥面上求点的方法求出相贯线上的一般点Ⅳ、Ⅴ的三面投影,作出一系列点的投影后,判别其可见性与否,把其同面投影进行光滑连接,完成相贯线的投影,如图1(b)所示。

( ) (b)

图1

2 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2.1 用与投影面平行的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该相贯线也可采用辅助平面法求出,先求特殊点Ⅰ、Ⅱ、Ⅲ的投影,Ⅰ、Ⅱ可直接求出,圆柱最前素线与圆锥表面的贯穿点Ⅲ的W面投影3〞可直接求出,然后过该点作一水平辅助面PW1,与圆柱的截交线为两直素线,与圆锥的截交线为一纬圆,则截交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因此可求出H面的投影点3。同理,还可求得相贯线上的一般点Ⅳ、Ⅴ的投影,将得到的投影点光滑连接起来,判别其可见性,将不可见部分画成虚线,可见部分画成实线,即可完成该图,如图2所示。

图2

图3

2.2 借助特定辅助平面求相贯线

当圆锥轴线垂直于H面,圆锥体被一正垂面所截时,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一般为椭圆。

如图3所示,在正圆锥内作一与其内切的球,球心为O′,再作一轴线垂直于W面且外切于球O的圆柱。根据圆柱与圆锥相贯时的特殊情况可知:相贯线为椭圆,其正面投影积聚为1′2′、3′4′两直线,侧面投影与圆柱的侧面投影重合为圆。由此可推出:若截平面处于特殊位置时,即当截平面的V面投影与1′2′或3′4′重合或平行时,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为圆。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借助特定位置的辅助平面求出相贯线。如图4(a)所示,先确定辅助截平面在V面中积聚投影线的方向PV,然后做出和其平行的辅助截平面P1、P2、P3的V面投影,这些截平面与圆柱的截交线在W面的投影与圆柱的W面积聚投影圆周重合,与圆锥的截交线在W面上的投影为大小不等的圆,圆柱的截交线与圆锥的截交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由此求出相贯线的侧面投影3〞、4〞、5〞,再求出其正面投影3′、4′、5′。如图4(b)所示,最后再根据Ⅲ、Ⅳ、Ⅴ点的V、W两面投影,求其H面投影,作出一系列点的投影后,判别其可见性与否,进行光滑连接,完成相贯线的投影。

( )

(b)

图4

圆柱圆锥范文3

李宪生副书记在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的陪同下,与共青团海南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三亚市委相关领导一道在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了调研考察,听取了研究院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并来到研究院的三亚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与研究院科研团队的青年人亲切交流。李宪生鼓励青年人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活跃思维、富于创新,研究院要进一步做好研究、确定方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在现有基础上,把农业“110”的农业服务向产学研一体化转变,形成农业产业联盟,通过主动服务,增强平台服务的自主性和操作性。

随后,在与共青团海南省委干部职工、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青年团队成员、出席团十七大的海南省代表等各界青年座谈时,李宪生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在听取了青年代表的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年以来,共青团海南省委实施了“中国梦・海南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影动青春・成就梦想”海南微电影征集大赛、城乡少年手拉手、青春建功梦、美丽家园梦等活动成效显著,在青少年中影响广泛,对此表示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团省委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组织开展更多更好的适合青少年的教育实践活动。

李宪生指出,全省广大青年要为完成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扛起青年担当的历史使命,就要深入学习领会,筑牢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勇担历史重任,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行动自觉;要坚持拼搏实干,汇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合力。

圆柱圆锥范文4

第一定义是圆锥曲线的本质,体现了其生成过程.

①椭圆: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F1F2|)的点M的轨迹叫做椭圆.符号语言:|MF1|+|MF2|=2a(2a>2c),其中a,c为常数,a,c>0;

②双曲线: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M的轨迹叫做双曲线.符号语言:

|MF1|-|MF2|=2a(2a0.

第二定义是使圆锥曲线的关系完成了内在统一.

平面内动点M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e.当0

下面结合几个实例初探圆锥曲线定义在几个典型题型中的应用.

一、与点的轨迹有关

例1已知F1(1,0),F2(-1,0),|MF1|+|MF2|=2a(a>0且a为常数),求点M的轨迹.

分析看完此题,不少同学往往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其轨迹就是椭圆,其实他忽略了椭圆的第一定义中的条件

“2a>|F1F2|”,故本题需要对2a与|F1F2|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解(1)当2a>2,即a>1时,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2)当2a=2,即a=1时,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

(3)当0

例2已知ABC的三边AB,AC,BC成等差数列,A(0,4),C(0,-4),求ABC的顶点B所在的曲线方程.

分析本题条件刚好满足椭圆的第一定义,故B是以A,C为焦点的椭圆,且可根据定义直接得到椭圆的方程为

y264+x248=1(x≠0).因为构成三角形的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故x的取值范围是x≠0.

二、与焦点三角形有关

例3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4-y2=1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F1PF2=60°.求:(1)F1PF2的面积;(2)P到x轴的距离.

分析点P的位置影响焦点三角形F1PF2的面积,可根据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列出关于|PF1|、|PF2|的关系式,若已知其中某些角,还可根据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列出边角关系.

解(1)设|PF1|=m,|PF2|=n,由题意知a=2,c=5.

|m-n|=2a=4,

cos60°=m2+n2-(2c)22mn=(m-n)2+2mn-202mn=12,

得mn=4.

所以SF1PF2=12mnsin60°=12×4×32=3.

(2)设P到x轴的距离是h,则SF1PF2=12|F1F2|h=12×25h=5h,,又由(1)知SF1PF2=3,故h=155.

归纳在焦点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勾股定理)结合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可解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角度、高、离心率等.

三、与某些变量有关

例4如图2,F1、F2分别是椭圆x2a2+y2b2=1 (a>b>0)的两焦点,不与y轴垂直的直线l过椭圆的右焦点F2交椭圆于A,B两点,Q为右准线上任意一点.证明:∠AQB为锐角.

分析在解答过程中,学生会考虑用向量法求QA・QB,或考虑余弦定理求cos∠AQB,计算量相当大.本题中直

线l是过椭圆的右焦点的,不妨尝试考虑第二定义将问题转化为点Q与以AB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证明设A,B到右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

由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知,

AF2=ed1,BF2=ed2.

又A,B的中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1+d22,

且椭圆的离心率e

则半径|AB|2=|AF2|+|BF2|2=e(d1+d2)2

圆柱圆锥范文5

2000年:喂你好,请问某某女孩在你那里上班吗;

2001年:hi,同学还记得我吗,有个事问一下,你记得班里某某女孩的电话吗?

2002年:你在哪里?我找不到你。

2003年:我结婚了,我不知道我还要不要继续寻找?

2004年:女儿降生,小生命的到来充斥着我的心灵,找你的心情慢慢淡了许多!

2005年:偶尔会想到你,但已不是那么强烈。

2006年:家庭的重担使我无法再有私心杂念,我想不起你了。

2007年:女儿无意间翻到相册看到我们的毕业照,我给她讲这是那个叔叔,那个阿姨,你再一次走进我的心头。

2008年:再一次告诉自己,我要找到你,哪怕让我知道,你在哪里。

2009年:电话再一次无休止的询问,同学你有某某女孩的消息吗?

2010年:找你的冲动已经随着一次一次的打击慢慢降温,失望、继续、失望、继续,………

2011年:你还好吗,还记得我吗,是否有了自己的家庭,还幸福吗?

2012年:如果找到你,你还认得我吗?我该不该告诉你我在找你啊,我不知道。

2013年:上半年难道真的只能考奇迹的发生才能找到你?会有奇迹吗?

圆柱圆锥范文6

人傻,钱多,速来!

虽然这句话出处的真实性已无法考究,但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很多新模式具有的特征。

经历过“千团大战”、“O2O浪潮”的中国互联网,似乎正迎来“直播大战”,短短时间内,大量的资金及资深人士加入其中。

一时的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新闻门户、博客平台,那么,短视频、移动直播为何会如此备受关注?

一句话概括,可能是:人多、钱傻、想象空间大?

短视频、移动直播能诞生下一个巨头?

虽然谁也不敢断言,但是,这并不妨碍各路资金及人马纷纷投身短视频、移动直播服务领域。

日前,据媒体报道,彭湃新闻CEO邱兵确认即将离职,转往视频行业发展。而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从传统媒体转向视频行业的资深媒体人士。

除了邱兵之外,《外滩画报》前总编辑徐沪生、《新周刊》前执行主编封新城、《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苗炜,也都在过去两年离开传统媒体,往视频行业奔去了。

事实上,如果把电视媒体从业者及各路明星算上,投身视频行业的人更多,比如刘建宏、黄健翔等等。

不仅如此,在日渐火爆的短视频、移动直播领域,也成为各路资金争相“屯兵”的重要阵地。

比如,乐视体育3亿元收购了体育直播平台章鱼TV,腾讯斥资4亿入股斗鱼TV,上市公司昆仑万维向移动直播APP“映客”投资6800万,而360则选择跟北京电视台合作推出新媒体“北京时间”等等。

那么,相继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造人”事件及以“擦边球式”为主要手段的网络直播或短视频服务,为何会成为各路资金及人物争相追逐的焦点呢?

移动直播:优势与短板并存,深处洼地、机会大?

首先,视频比文字、图片、音频等内容带来的感官体验或冲击更大。

从传播媒介或形式来看,视频本身就比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形式更容易获得传播。

而在用户使用或体验层面来看,而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更符合用户移动上网或手机上网习惯,更容易吸引用户关注。

其次,融合弹幕等元素在内的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更符合年轻人偏好。

在大多数人看来,当前的移动直播内容,总体来说内容制作水平较差,如果没有弹幕及互动聊天等功能,这些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是无法吸引到用户的。

恰恰是由于当前的移动直播内容制作水平差,使得很多用围观用户多了一份“游戏”或“娱乐”心态。

通过观看短视频、移动直播以及进行实时弹幕,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频观看体验,通过众人围观、吐槽的方式,形成话题焦点,获得一种综合的体验感受,而淡化了视频内容本身带来的直接影响。

其三,当前短视频、移动直播内容可提升空间较大。

此前很多移动直播都是以美女主播、秀场模式运转,有点类似线上“夜总会”的意思,满足一部分用户打发无聊时间的需求。

不过,此前以草根为主的直播,由于其内容的思想性、价值性或实用性都比较差,虽然出现了部分“网红”,但是可持续性不太强。

而正是因为当前短视频、移动直播的内容比较“粗制滥造”,使得该领域留下了很多可拓展的范围或可引入的元素,而这对于擅长内容生产的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块价值洼地。

人多钱傻:助推短视频、移动直播持续火爆?

而前述三大原因或许正是类似彭湃新闻CEO邱兵、《外滩画报》前总编辑徐沪生、《新周刊》前执行主编封新城、《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苗炜等资深媒体人士扎堆视频领域的关键所在。

因为这一方面是媒体传播新趋势所在,另一方面又是能发挥他们内容制作方面的特长。

而对于各路资本或资金来说,话题性、趋势性以及内容性则是吸引它们的焦点所在,一些草根网民借助短视频、移动直播等,摇身一变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造星”路径。

而一旦引入明星元素,类似于如今火爆的各类明星真人秀节目,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用户。

比如,在此前热播剧《欢乐颂》开播前夕,剧中女主角刘涛曾在某视频直播APP亮相,迅速吸引了70多万在线观看用户,不仅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直播中赚到了60万,更是一度引发该直播软件服务瘫痪,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因此,引入专业机构或人员,按照娱乐节目的运转方式,加入明星元素,策划特定主题的直播内容,则有望诞生全新的明星真人互动直播秀节目形态。

更重要的是,除去明星真人秀外,对于烹饪、教育、旅游以及突发事件等各类垂直领域的专业内容直播,都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简单说,因为当前短视频、移动直播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使得各路资金或人士争相抢滩布局,也使得该领域的未来发展空间充满想象。

由此可见,短视频、移动直播领域属于典型的“人多、钱傻”,用户量增长快、支付链条完整、付费习惯扎实,这意味着主要有更好的内容、更具眼球的明星效应以及更好玩的互动推广,就可以斩获不菲的收入。

从媒体角度看,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建立付费体系,一直是各路媒体转型的焦点所在,而从资本的角度看,更快速的资金流转及变现模式,则是它们追逐的焦点。

而这些似乎都可以在短视频、移动直播服务领域得到实现,因此,虽然此前短视频、移动直播领域存在大量侵权内容及低俗内容,但这并不妨碍资深媒体人士投身其中,也无法阻挡各路资金涌入其中。

当然,该领域最大的风险可能还是在监管政策。此前,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被查处,出面处罚的是文化部门,是将网络直播视为“网络表演”的互联网文化产品予以管理的。

事实上,网络直播到底算“网络表演”,还是“视听节目”,是存在一定的争议或存在一定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