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对策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因此,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而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对可能的人员需求、供给情况作出预测,并据此储备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以追求人力资源的平衡为根本目的,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匹配。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它所考虑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员,而是一类人员。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2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

第三,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便草草制订出该规划,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第四,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②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寥寥无几。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所谓的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作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3 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搞清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等协同工作,且分工负责完成的。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与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支持下属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的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的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一线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第三,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之低是难以忍受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第四,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门从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就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企业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工作是否具有预见性、有无管理技能及对管理的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事经理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是独特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企业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培养他们的研究、预测、分析和沟通的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预见性,并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方面。

第五,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充分注意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具有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面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愿景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难以有效实施,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保持企业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实施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当把人力资源规划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中小企业  对策

    Abstract

    IIn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is not only a leading and strategic, Enterprise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oals have a pivotal role. Although more and mo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enterprise managers are gradually recognizing tha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t these issues are not particularly effective solution, many still exis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through human resource perspectiv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management of issues and relative to these issues.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pl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ethods to improve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具有很多优势,如资金经营灵活、市场反应灵敏、适应多样化需求等,但与大型企业相比,还具有规模效益差、管理滞后、技术进步缓慢等劣势。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误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瓶颈。中小企业如何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和大量的市场机会,吸引优秀人才,形成一个牢固和充满活力的团队,获得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严峻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对策,是企业要将人才战略作为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从企业长远的角度来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根据其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及外部具体环境的情况,以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分析预测,编制相应的吸引、留住、使用、激励的方案,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员工,以完成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

    人力资源分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组织发展战略或者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而编制的,服务于人力资源战略。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用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这种规划同样也需要将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加以考虑。例如,如果预测的人力资源供给无法满足设定的目标,那么就要对战略和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因此说,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反过来会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是战略更加切实可行。

    2.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保持人员状况的稳定;

    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自身的人员状况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企业都是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而这些环境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随时依据环境的变化即使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改变经营计划、变革组织结构等,这些调整往往会引起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此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自身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辞职、退休等,这也会引起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质,这些变化造成的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因此企业为了保证人员状况的稳定,就必须提前了解这些变化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规划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虽然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它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开支,而理性的企业又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追求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因此企业不可能使拥有的人力资源超出自己的需求,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增加人工成本。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可以将员工的数量和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节省人工费用。

    4.人力资源规划最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具有指导意义。

    如同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一样,虽然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作为基础,但是它反过来对于这些职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得更紧密。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准备阶段

    ①外部环境的信息

    外部环境的信息包括两类,一是经营环境的信息,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环境等,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些影响企业生产的因素都会对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产生作用;二是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给需求的信息,如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的职业培训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竞争对手的人力管理政策等。

    ②内部环境的信息

    内部环境的信息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环境的信息,如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生产技术以及产品结构等;二是管理环境的信息,如公司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管理结构(管理层次与跨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③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

    这其实是对去也现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潜力等进行“盘点”。根据经验,“盘点”的资料应当包括员工的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记录、工作能力和态度记录等方面的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状况,人力资源规划才有意义,为此就需要借助于完美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一边能够及时更新、修正和提供相关的信息。

    2.预测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有效地预测方法,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作出预测。在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着规划的成败。只有准确地预测出供给和需求,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平衡。

    3.实施阶段

    在攻击和需求预测出来以后,就要根据两者之间的比较结果,通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制定并实施平衡工序的措施,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正常的满足,人力资源的供需达到平衡,使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当然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应当使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与企业的其他计划相协调。

    4.评估阶段

    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是整个计划过程的最后一步,由于预测不能做到完全正确,因此人力资源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结果,并对平衡供需的措施作出调整;二是指要对预测的结果以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评估,对预测的准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作出衡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益的经验,为以后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竞争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按时间可分为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季度规划;按范围可分为公司总体规划、部门规划。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应该包括人员增长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培训开发计划、人员晋升计划、调配计划,一般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只包括人员配置这方面的计划,即人员增长、人员补充、人员调配和员工离职等方面的计划。

    企业竞争战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参与程度,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3

不少公司都是在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才临时决定改变招聘策略。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用人风险:一方面,外部招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不可能在缺人的时候马上招聘到一个合适的员工,同时,新员工上岗之前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入职培训和岗前引导;另一方面,内部提升也需要考察期,尤其要尊重被提拔者个人的意见。如果未考虑到被提拔者的特长和优势就进行了提拔,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反而会成为被提拔者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人力资源规划三要素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企业预见未来,减少不确定性;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的有效实施;对组织紧缺的人才发出引进或开发的预警;更有效率地使用现有员工,防止招聘人数过多和盲目裁员;使现有员工更加满意;降低缺勤率、降低人员流失率、减少事故发生率、带来较高的工作质量等。人力资源规划主要帮助企业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什么,即企业需要多少人员,这些人员的构成和要求是什么。

其次,企业在相应的时间内能得到多少人力资源的供给,这些供给必须与需求的层次和类别相对应。

最后,在这段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比较的结果是什么,企业应当通过何种方式达到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可以说,上述三个问题形成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三个基本要素,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方面。如果能够对这三个问题做出比较明确的回答,那么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就完成了。

 

人力资源规划四步走

人力资源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准备阶段、预测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图1)。

第一步,准备

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和调查有关信息,主要包括外部环境信息、内部环境信息、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等。

第二步,预测

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并使用有效的预测方法,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人力资源预测分为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两部分。只有准确地预测出供给和需求,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平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如图2)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确定职务编制和人员配置;

第二,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缺编、超编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并就上述统计结论与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修正统计结论,最终得出的统计结论即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

 

第三,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各部门的工作量,再根据工作量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还需增加的职务及人数,并进行汇总统计,该统计结论即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第四,对预测期内退休的人员进行统计,并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情况进行预测,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

最后,将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汇总,即得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如图3)分为内部供给预测和外部供给预测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人力资源盘点,了解企业员工现状;

第二,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史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同时向各部门的人事决策者汇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情况并将得到的情况汇总,得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

 

第三,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

最后,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

第三步,实施

在供给和需求预测出来以后,就要根据两者之间的比较结果,通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制订并实施平衡供需的措施,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正常的满足。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即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打下的基础。

 

第四步,评估

最后一步是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结果,并对平衡供需的措施做出调整;二是指要对预测的结果以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评估,对预测的准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做出衡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用的经验,为以后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如何应对预测中的供需不平衡

在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预测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直接决定着规划的成败。在预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预测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和合适的手段应对供求失衡,是人力资源规划剩余步骤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1.应对供大于求的情况

当预测的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即发现人力资源过剩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平衡供需。

(1)永久性的裁员或者辞退员工。裁员是一种最无奈但最有效的方式。在进行裁员时,企业首先需要制定优厚的裁员政策,比如为被裁减者发放优厚的失业金等等;然后裁减那些希望主动离职的员工;最后裁减工作考评成绩低下的员工。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接,但由于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往往会受到政府的限制。

 

(2)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实行工作分享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的方式也可以减少供给。

(3)鼓励员工提前退休。给那些接近退休年龄的员工以优惠的政策,让他们提前离开企业。

(4)冻结招聘。停止从外部招聘人员,减少供给。

(5)自然减员。当出现员工退休、离职等情况时,对空闲的岗位不再进行人员补充。

(6)扩大经营。企业要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拓新的增长点,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多种经营来吸纳过剩的人力资源供给。

(7)培训。对富余员工实施培训,相当于进行人员的储备,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2.应对供不应求的情况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4

“人”是企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要素资源,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要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在结构、流动、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从而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共同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的获得人力资源,和对能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在管理领域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开发与管理活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结果,就组织而言是组织的生产率提高和组织竞争力的增加,就员工而言则是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工作满意感的增加。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管理者认为只要做好了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营管理就能够促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至于是否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不重要,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并不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挂钩。所以他们认为,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这一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员工,而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企业的员工得不到很好的管理,其特长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展现,那么不仅对其个人是有害的,最为主要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其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配置不合理

第一,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对于招聘过程非常的严格,以为只要在面试过程中表现最好的人才能最适合企业的岗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此外,在员工入职之后,并没有对员工做更多的培训以及后续培训,这样员工的潜力就很难的挖掘出来,这不仅使得员工的今后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影响。第二,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人事分配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人尽其才来进行分配,而是出现了很多裙带关系的分配现象。这样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做事最多的员工工资反而最低,而做事最少的员工反而享有很高的工资。这样久而久之,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必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行效率。最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员工在入职之后,其基本工资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有上涨的机会,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很积极也得不到相应的岗位升迁和物质奖励,这样会使得企业的员工积极性锐减,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安排的运作

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安排的运作过程中,要遵循岗位与人员的高匹配性、岗位人员的高素质及工作的高效性等原则,要保证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其一,分析企业内部结构与人员结构的分配。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需要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合理的布置,同时制定各个职位的相关说明书,为企业招聘提供总的方向与招录标准。在掌握了企业内部结构信息以后,企业要对内外部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如人力资源的数量、知识层次、能力层次、综合素质等,通过全面分析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为企业现有人才的分配提供方案,另一方面对企业未来招聘人才提供借鉴。其二,采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如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从出生到成熟直至死亡的过程,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人会面临不同的发展危机与任务,同样,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创立初期,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重点在于增员,主要工作为拓宽招聘渠道,实行具有开放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引导员工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建立;在发展期,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力资源部门要积极配合企业的迅速发展,及时为企业发展储备高素质的人才,并制定激励措施与晋升机制,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逐步成熟;在成熟期,企业发展的成长性、灵活性与竞争性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人力资源运作方面也比较成熟,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从关注员工的数量转向重视员工的质量,促进人力资源规划的不断完善。

(二)创新管理理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经过时,这些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仅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运行状况。因此,首先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进行相应的创新。这就需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所在,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去落实,以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将这种管理理念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这样能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长远的规划和实施,从而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会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悖,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创新人才选拔制度

现如今,企业之间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相应的创新。具体体现在留住企业现有人才的同时,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工作。主要方式可以实现校企联合,让各大高校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对这些高材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还具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专业素质。

五、结语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5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引言: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细息息相关。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希望将人力资源部从以往的人事管理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提高企业的有效性。但实施起来却缺少一些理论支持。如果说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市场,那么内部市场的研究就一定要依据外部市场的理论基础,或者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那么劳动经济学则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1]。

一、劳动经济学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一)劳动经济学概述。经济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劳动力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适用于普通商品的价值理论不一定适用于劳动力领域。因此开创了劳动经济学来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本文引用乔治・J・鲍哈斯的《劳动经济学》中理论,通过对劳动力供给需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异,劳动力迁移率,工会,失业,激励工资等描述劳动经济学,以及其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首先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剖析,而后探讨劳动经济学是如何支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运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公司总体使命、愿景、战略、目标为基本依据。以此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以及理念,来制定组织的整体结构体系,和具体的岗位设置,以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为框架来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重要功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而劳动经济学与这几大重要功能息息相关。而后形成了一个公司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系统,作用于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财务各个部门来实现企业的有效性以及竞争优势。

二、劳动经济学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则需要凭借劳动经济学内容对供求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者,失业者,脱离劳动力队伍的剩余群体数量和现状,总体上向后弯曲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以及假设当闲暇是标准商品,能给消费闲暇的个人带来正的效用时,依据个人偏好不同而不同的消费―闲暇无差异曲线的预测。通对上述的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供求现状,人力资源类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而需求上无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非完全竞争市场,雇佣的核心都遵循雇佣最后一个员工时劳动力的费用与边际效益相等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二)招聘,培训,开发,配置与人力资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培训与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人员分析,组织分析等。而劳动经济学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如,每个员工的能力不同,学习同样的事物投入的精力,成本不同,以及每个人对于现在教育投入后,未来的回报的贴现率不同导致的每个人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同。

(三)薪酬,绩效与激励工资,补偿性工资差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理论包括薪酬体系,理论基础,薪酬设计。但是无论是工资的差异或是形式的差异其根本都是劳动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异范畴之内。而绩效工资的确定更是利用工资增加的边际成本=该工作者的生产率的边际收益来最终确定。

结束语:如果说产品市场和融资市场决定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那么,劳动力市场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石,而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阐述的劳动经济学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支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运作,能够使管理工作发挥出经济学作用,使组织赢得经济利益,实现经营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含义范文6

[关键词] 可靠性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风险分析

一、系统可靠性理论

可靠性理论是从电子技术领域发展起来,近年发展到机械技术及现代工程管理领域,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其任务是研究系统或产品的可靠程度,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技术及其概念与系统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管理、价值工程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工程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可靠性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技术。

在可靠性理论中计算系统可靠性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通过对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可以达到改进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所谓系统(或元件)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系统(或元件)完成规定的任务的能力。

可靠性定义即可定量化为: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这种概率称之为系统的可靠度,通常用字母 R 表示。

1.串联系统 。若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个单元失效均可导致系统失效,这样的系统称为串联系统。串联系统如图1所示,在串联系统中,可靠性最差的单元对系统的可靠性影响最大。

串联系统可靠为:

二、基于可靠性理论的风险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含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不同的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或承担的职能出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即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社会或一个企业的各阶层、各类型的从业人员从招工、录取、培训、使用、升迁、调动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我们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开发到任用及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其管理过程如图3所示。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含义,可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视为一个串联系统。图1人力资源管理的六个过程是该串联系统的六个元件,若设它们的可靠性为Ri(i=1,2,…,6),那么可以容易地得到该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即:(1)。

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这些系统也是由若干元件(管理元素或活动)组成并以串联的形式宏观地表现出来。而系统中最基本的元件,即最基本的管理元素(包括人在内)或管理活动,其可靠性可由统计得到或直接由专家给出。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可靠性可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可靠性即为人力资源风险,即:R’=1-R(2)

其中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发生概率。

三、风险应对策略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完善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弄虚作假现象,提高管理可靠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尽可能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提供宽敞、明亮、整洁、安全的工作场所,拓展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渠道,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

3.建立约束、监督机制。监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工作,严禁其在招聘、培训、考核等管理过程中,为员工开方便之门。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为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努力工作。在激励手段方面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等。

四、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当、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的不可靠性产生的。文章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利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并针对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为人力资源风险分析提供分析方法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建强 刘中红: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存在的机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