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培训

汉语培训范文1

那么,它同我们熟见的文学语言有何区别呢,下面,我们以列表的方式表达职业汉语和文学语言的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职业汉语是全然不同于我们熟知的文学语言,它要求语意清晰,表达准确,有较强的交际目的性。而文学语言允许有它的模糊性和不同的分析阐释。那么,对应职业汉语的概念,什么是职业汉语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这种能力,如何测查这种能力,本文将展开阐述:

一、职业汉语能力的概念及培训

1.职业汉语能力的概念

职业汉语能力,是指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交流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称之为“职场交际能力”。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职业汉语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能力越高,当然,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有效的锻炼得以提高。

2.职业汉语能力的性质

(1)职业汉语能力标志着人的思维水平

职业汉语能力强的人往往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善于运用多维思考,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处理事务得心应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相对较高。

(2)职业汉语能力通常表现为在职场中的思想交流与信息沟通能力

职业汉语能力强的人,信息处理能力很强,有较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身边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善于发挥所长激发他人热情,因此一般都有良好的协调、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职业汉语能力强的人容易成为“复合型人才”

职业汉语能力是基础的也起决定性作用的职场能力之一,它决定着人进一步获取知识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职业汉语能力强的人往往有较强的发现、创造和创新能力,具有触类旁通的悟性,容易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职业汉语能力训练的三个阶段

(1)基础知识储备阶段

职业汉语能力的基础是汉语,因此首先需要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字、语法、语调的基础知识以及词汇、语法等的使用规则。

(2)文从字顺训练阶段

在掌握了汉语使用的基本规则之上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从而达到“文从字顺”的标准。

(3)解决问题阶段

职业汉语最终是要运用到职场交际当中的,是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当然,运用职业汉语解决实际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不但包括汉语使用规则,还包括个人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等。在通常状况下,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相关经验才能不断提高用职业汉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需要反复实践。

4.职业汉语基础能力培训

职业汉语的基础能力可以分解为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分别加以针对性训练。

(1)“听”的能力培训

注意力集中训练:包括学会专心听讲;记笔记速度明显加快,克服拖拉磨蹭;错字、漏字、多字、串行现象明显减少;杜绝粗心马虎。

聆听技能训练:听读训练、听写训练、角色观察训练、快速听记训练。

(2)“说”的能力训练

口语是自己的有声名片,因此这项能力尤其重要。口语能力的培养主要应突出四个方面:加强思想修养;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知识积累;加强语感训练,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如演讲、模拟面试场景等展开实景训练。

(3)“读”的能力训练

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我们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针对重复阅读、阅读效率低下等书面阅读问题可以进行视觉能力训练、影像阅读等训练,达到阅读效率提高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辅以诵读训练,针对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漏记、错记、混淆、框架不清晰等问题,进行快速记忆技巧培训。总之,读和记的能力训练相辅相成,互为提高。

(4)“写”的训练

在培训写作能力方面,注重对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技巧的培训,培养思路清晰,行文结构严谨,克服写作构思慢,作文主题不清晰,脉络混乱等问题,同时要加大对应用性文体如公务文书写作能力的训练。这项能力的训练同样需要反复进行。

5.职业汉语能力分解及标准

(1)交流讨论能力

能够独立主持一个较大规模的主题讨论或会议;代表一个单位就实际问题对外进行对话和谈判;在交流谈论中,能够把握主题、听懂别人谈话内容并做出反应,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当众演讲能力

在较大型的演讲场合,能明确主题,当众作发言演讲。能提前做可行性准备、当众流利发言,能准确把握说话的内容、方式、语气及恰当借助各种有效手段提高演讲效果。

(3)阅读能力

能有效阅读多种公务文书并准确提炼出主旨;阅读复杂主题的长篇文字资料,找到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解决实际问题或研究课题查找有关资料;能看懂资料包含的思路和要点,看懂资料本身存在的价值和问题;利用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4)书面表达

熟悉多种文书的体裁及行文特点,熟练应用多种写作方法及技巧。在面对具体事务时,能就指定的主题,巧妙利用和组织材料,采用适当的写作风格,撰写相应类型的文稿。

二、职业汉语能力的测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面向所有就业者,主要考查他们在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合格者可以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国家职业汉语等级证书》。获得ZHC等级证书意味着测试者所具有的相应等级的汉语能力。考生除了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以外,还会获得由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开出的《ZHC(ZHC)成绩单》。ZHC成绩单结合了先进的教育测量理念,除给出考试总分和各分项得分外,对分数层级给与了一定解释。成绩单的分数解释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对于每名考生成绩的描述有针对性,对于成绩在全体考生间的排队情况、分项分数解释及相关的语言能力描述以及可胜任的工作岗位等方面都做出解释,使得成绩单更接近于一份“职业汉语能力报告”。对于单名考生在全体考生组里各分项成绩的排队情况及与学历的关系,通过图表进行说明。这无论对考生、考点还是用人单位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ZHC项目于2006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截止2011年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在全国已经建立起400多个考试网点,参加考试的人数达12万多人。同时,很多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著名企业把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作为人才招聘选拔的重要工具。

1.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主要内容

主要测查内容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共有102道题,其中阅读理解50道,书面表达52道。测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1~100题为客观试题,而101~102题为主观题,分值共计1000分。其中,测查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7项:

(1)归纳理解:测查归纳、概括、理解的能力;

(2)综合理解:测查对篇章的综合理解的能力;

(3)演绎理解:测查分析、理解、逻辑推理的能力;

(4)别字辨析:测查准确掌握和运用汉字的能力;

(5)词语应用:测查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

(6)句子应用:测查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

(7)篇章表达:测查在语篇表达中“遣词造句”的综合应用能力。

2.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原则

(1)着重考查职业活动中所需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是个体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从计划总结到上传下达,从电话邮件到沟通谈判,语言不但影响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工作效率,也影响到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职业形象。所以,语言能力成为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必然成为ZHC考查的重点和核心。

(2)着重考查语言能力而不是语文知识、“文学”和“人文”

ZHC主要考查语言交际能力,考查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考查运用语言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考查运用语言完成一定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它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考试,不考基本语文知识,而是侧重能力的检验。

(3)考查稳定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不是短期的记忆力

ZHC成绩高低跟一个人的记忆力无关。参加ZHC不需要突击背诵或参加学习班提高,它不反映一个人对考试的准备程度,ZHC主要考查一个人稳定的、内化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既是长期学习的积累,又是刻苦学习的结果。

总之,关于职业汉语能力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应该远远还不止这些,学界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大大丰富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能促使更多的在校学生及从业者去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这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宇.职业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小庆.谢小庆教育测量学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8.

[3]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法律出版社,2004,(2).

[4]谢小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效度分析.中国考试,2008,3.

[5]谢小庆.“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开发中的一些思考.

[6]ZHC官方网站.

汉语培训范文2

关键词: 汉语教师结构 印尼汉语教师 培训现状 改进建议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印尼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印尼对汉语的需求迅速增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印尼政府开始执行宽松的汉语教育政策,各类学校纷纷开设汉语课。然而,32年的汉语断层使复苏的印尼汉语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汉语教师的紧缺是制约印尼汉语教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一、汉语教师培训是及时解决印尼汉语教师紧缺,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和印尼国民汉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及教材的优劣等一系列汉语教学问题。因此,加快汉语教师的培养,提高汉语教师的素质是目前印尼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印尼现有本土汉语教师的理论水平、汉语水平和汉语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印尼的汉语教育水平。与重新培养汉语教师和从中国选派在职教师和志原者赴印尼进行汉语教学两个途径相比较,对现有的印尼本土汉语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汉语教师无疑是能在短期内缓解印尼汉语教师紧缺、迅速提高教师素质的好方法。

培训在职现有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教学水平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中国派有海外教学经验的教师到印尼培训本土汉语教师;二是选派印尼现有的汉语教师去中国参加培训。较之后一种,前一种解决途径能以较少的经费培训更多的汉语教师。因此,在印尼当地培训现有汉语教师成为印尼汉语教学机构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有幸参加了印尼孔子学院2010年举办的几次汉语教师培训,并作了相关调查,现就此谈谈印尼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就教于方家。

表12010年5―8月印尼雅加达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培训人员年龄构成调查表

表1显示,印尼现有汉语教师老化问题非常严重,汉语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之间,其比例合计为73.2%。

表22010年5―8月印尼雅加达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培训课程统计

表2表明,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汉语基本知识和教学法两个模块。据了解,许多印尼本土举行的其它类似教师培训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模块。

二、印尼汉语教师的结构分析

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尼政府于1966年至1998实行了严厉禁止使用汉语的语言政策。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政府解除华文教育禁令,印尼的汉语需求急剧增加,汉语教师需求量也猛增。同时印尼汉语教师队伍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年龄和区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学历普遍偏低,汉语和汉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汉教师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接受过印尼华校汉语教育的汉语教师。1966年以前印尼华校教育盛行,华校参照汉语为母语的教学标准设置汉语课确定教学要求。一部分已年近六旬的接受过华校教育的学员后来成为现有的汉语教师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较高,口语表达流利但略带地方方言(主要是福建、广东等省的方言),汉字书写较规范。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初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凭借以前学习汉语的经历,经过多年的汉语教学实践,他们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汉语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验丰富的“经验型”教师。但他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认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

第二类是接受过非华校汉语教育的汉语教师。1966年以后印尼取缔华校教育,只有有限的几所大学被允许开设汉语课。这些学校的汉语生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的训练,有一定的汉语教学理论修养,但口语表达和笔头能力表达不强。另外,民间也有一些非常隐蔽的教授汉语方式,如:私塾等。接受这种非正规学校汉语教育的学生多来自华人集聚、中华文化传统保持良好的地区。这部分汉语教师汉语口语流利,表达能力强,但方言口音较重(还有客家话、潮洲话、福建话、广东话等口音),没有经过系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训练,缺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认识。最后,还有少数是从中国留学回业的汉语教师。这部分汉语教师在中国正规院校曾接受过一、两年的汉语学习,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由于有些去中国留学的初衷并不是从事汉语言教学,有些去中国留学的初衷是为了从事汉语教学而回国后又改行从事别的行业,因此,真正受过正规、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训练的并不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接受过华校汉语教育的老一辈汉语教师有扎实的汉语言知识、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理论、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理论认识及先进教学理念和手段的了解;没有接受过华校汉语教育的较年轻的汉语教师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发展不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也较欠缺,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总体看来,两者都缺少正规、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训练。

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及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理论,它全面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由学科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论四个部分组成。

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并借鉴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和教师研究的最新成果,2007年10月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研制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提供了依据,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师应达到的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为国际汉语教师确立了“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综合素质”等五个模块标准,全面详细地规定了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更强调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的能力,强调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主观建构,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四、印尼汉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是进行汉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依据。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学科,其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学会汉语”,因此,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要求汉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教学的内容研究透彻,弄清学生的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习得规律、习得策略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实施教学。语言教学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汉语教师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选择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发挥个人的独创性,才能成功地进行语言教学,而非只是灌输课堂书本知识教学内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是汉办在最新成果上制定出来的,它对一个合格的汉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综合的描素,不但适用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师,而且适用于全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因此,印尼的汉语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以此为依据,并结合汉语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删减或增加。

2.立足当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培训班级。

尽管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内容都是汉语,但由于所在国的汉语水平,汉语教师的汉语和教学水平,所在国语言文化与汉语的关系都不同,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开设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师培训课程。

通过以上印尼现有汉语本土教师的构成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汉语基本知识水平较高、对中国文化了解较深入者,也有只在某项或两项汉语技能方面较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者。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印尼本土汉语教师都缺乏正规的、系统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培训,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不够,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根据印尼当地汉语教学和教师的现状,我们可以按年龄、知识能力结构分别设立不同的培训班级。针对接受过华校汉语教育的汉语教师语言教学理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的缺点,可给他们多介绍些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未接受华校教育的汉语教师,可开设一些提高汉语基本知识和中华文化修养的课程。另外,多开设一些介绍当代中国国情的课程对两者也是有益的。总的来说,印尼本土汉语教师的理论水平都较欠缺。尽管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无意识地运用了一些第二语言教学规律,但如果他们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学科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将有助于他们更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3.侧重培训教师自我学习、学术研究的能力。

提高汉语教师素质是加快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在海外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是汉语教师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汉语教师既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又是第一手教学实践资料的汉语教育研究人员。教学一线的教师可以从实践出发围绕自身教学实践当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对汉语水平较高,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汉语教师可以多介绍一些汉语作为第二汉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教学对象、汉语教学方法等,让他们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了解学科理论知识和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他们自觉地运用理论来指导汉语教学。

进行汉外对比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需具备的素质,它有助于有效预测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简单明了地解释汉语与本族语的不同之处,对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汉语教师培训中,增加汉印尼语对比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应用汉印尼语的对比等内容可以帮助汉语教师自觉地、科学地进行汉印尼语的对比工作,增强教学效果。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有效的、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只有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来体会才能掌握。因此,汉语教师培训应包括一些实践部分,如:采用听课―观摩―实践的三步骤的方法,采用“微格教学法”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等方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培训教师在操作中掌握。由注重知识性内容的讲述转向实践性的分析辅导,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诊断和深入理性的了解。

5.形成定期、长期培训的制度,大量吸收年轻汉语教师。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印尼的汉语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不够稳定。而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们对汉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定期地、长期地进行教师培训是提高汉语教师素质,使印尼汉语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十多年的汉语教育断层导致精通汉语的现有汉语教师大都已年近六旬,懂汉语又从事汉语教学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年轻汉语教师的培训系关印尼汉语教育事业的未来,因此,应尽量吸引更多的年轻汉语教师参加汉语培训,使他们迅速成为印尼汉语教学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印尼汉语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保证印尼汉语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推进中国与印尼的友好事业。

参考文献:

[1]董萃.关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刘.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1996.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

汉语培训范文3

【关键词】视频案例;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54―04

一 问题的提出

对外汉语教学正在从既往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现在中国人“走出去”教汉语转变,这种转变从实质上促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推广。基于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宏大背景,政府、民间都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日益扩大。于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重要性就因汉语教师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的国家使命感而显得尤为突出。然而,我国现有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诸如语言基本知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传授上,而这些知识对教师在未来教学一线所起的作用一般要假以时日才能见效,对新教师而言最紧迫的需求是如何上好实际的一堂课,如何将富于汉语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学习者留住,如何将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仅仅靠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够有机会观摩到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必将有助于新教师迅速成长。不仅如此,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是学习者,培训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学习,不仅乏味,而且很难持续地学习,反过来也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培训的质量。显然,适时地给予教师观摩、操练技能的机会很有必要。

2008年7月,为了配合年底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面向海内外一线汉语教师征集汉语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截至2008年10月底,共征集到118个视频短片,涵盖16个国家、10个语种、多种课型,以及多种教学模式。经过专家评审,17个视频短片作为示范课在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示范课观摩交流分会中展示。获奖教师在台上用PPT简介其教学设计、展示其精彩片断、与台下各国与会教师和专家互动,参加者众多,场面热烈,吸引力强,成为此次研讨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获奖教师十分感激国家汉办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非常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同时也衷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种机缘,交流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用课堂教学视频短片的方式帮助教师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在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研究正在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进行教师教育。本文试图将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引入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中,围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内涵、制作过程、使用方式等问题,就该种培训模式的构建、内涵及其优势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

二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在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摄制、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的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它整合了课堂教学视频片断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把教学信息用非线性的方式链接起来,从而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

纵观国内外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培养方式,主要有现场观摩、文本案例、微格教学、视频案例等。现场观摩,可以真实体验课堂的气氛,但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回播”,不便于反复观看,局限性很大。文本案例,“文字版”的课堂实录,用文字记录课堂,将复杂的课堂过程简化,但容易丢失关键信息,而且无法感受真实的课堂气氛。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种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的方法。一般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技能或技能的某一细节来训练,因而是微观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教学过程,再据此进行系统的评价、反馈,以促进教学技能的改进与提高。微格教学也用摄像机记录教师教学过程,在这一方面与视频案例类似。为了区分二者以加深对视频案例概念的认知,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梳理对比:

综上所述,视频案例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 高度整合:不仅有课堂实录,还包括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内容丰富;

② 多媒体(多感官):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展示形式;

③ 高观摩性:展现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便于其他教师观摩学习,现场感超强;

④ 可重复利用:数字化的形式,便于多次播放;

⑤ 问题驱动:案例中包含的问题可引起教师的反思和交流。

视频案例的理念很好,如何找到合适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或优秀的案例素材是这一理念推广的关键。“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所征集的118个视频短片,弥补了这一不足。结合此次活动已评选的17个“创新示范课奖”课堂教学视频短片,本文初步构建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1:“前期准备”。选定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主题可以涉及语言学习、文化欣赏;语音、汉字;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等因素。

步骤2:“案例素材”的收集。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背景信息、课后教师反思、学生反馈、同行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素材的收集。

步骤3:“案例问题”的提炼。这是视频案例制作的关键。一个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首先应该是一个案例,案例无一不蕴涵问题,具有困惑性,由此才能引发教学的反思。提炼案例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

① 问题必须能够说明案例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这一点正是新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遇到的;

② 问题尽量关联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③ 问题具有启发性,激发教师进行讨论和反思;

④ 问题清晰,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⑤ 问题可聚焦某个课堂实录片断,或其中的某个案例素材。

步骤4:“视频案例整体框架”的确定。将案例素材、案例问题等内容整合到视频短片中,合理组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融入设计者一定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确定视频短片的整体框架和文字脚本。

步骤5:“视频案例”的合成。完成此步骤时要善于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音视频编辑技术等,注意画面美工设计、镜头分切、特技处理、节奏控制等问题。

视频案例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试用、修订,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三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以集体授课为主,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或者讲授语言教学理论知识,或者介绍教学经验,学员在底下认真听讲、做笔记。这种讲座式培训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特别是培养具有“走出去”能力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一名称职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除了要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上好真真正正的一堂课,熟练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制作完成后,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教师培训活动中,使每一位学员不仅有机会上讲台讲课,同时又有机会通过视频案例学习别人的讲课技巧,通过课堂教学的自评与他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拟构建的培训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我们一如既往地重视一般教师培训模式中的理论知识传授过程,并作为该模式开始的基础条件。通过理论学习,学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各种教学方法、技巧等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学员在随后的教学观摩中提高学习效率。

步骤1为“选择教学的主题”,视频案例是在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数量有限,学员只能从已有视频案例的主题中进行选择。然后学员针对选择的教学主题,自己编写教案(步骤2),并到讲台真正上一堂课(步骤3),这一个过程由摄像机真实、完整记录下来。

步骤4为“观看视频案例”,之后通过步骤3和4的对比分析,学员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步骤5),不断提高自己。步骤4可在课堂中进行,亦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求和各种培训环境。

那么学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呢?经过访谈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总体原则概述如下:

① 依据学生汉语水平、文化背景、兴趣等设计教学内容;

②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反应,灵活调整内容和速度,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

③ 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精讲多练;

④ 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养成听说读写汉语的习惯;

⑤ 课堂步骤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⑥ 恰当适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⑦ 语速适中,语言规范,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通过步骤2、3、4、5的循环往复,学员在总结、模仿、创新的过程中掌握单一的或综合的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指导,特别突出实践。培训前的理论学习由学员自己完成,阅读指导教师提供的相关论著,事先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

② 为教师提供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教师身临其境,从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认知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大大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③ 不同教师可根据需要控制视频案例的播放,并与自己的教学相比较,提供反思教学的平台,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角色。

④ 适合教师的个人成长,可反复观看视频案例,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⑤ 适合教师学习技巧性比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方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教学的观摩课。

基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技能难传授的困难,使教学技能的获得变得容易起来,其多感官性也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员从教学观摩、自我评价、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在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逐渐成长,越走越远。

四 结语

为了适应汉语教学“走出去”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储备扎实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和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海内外不同的语言教学环境,及时正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技能,使外国人爱学汉语、易学汉语、学会汉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汇集了一线优秀汉语教师的精彩讲演,为新手教师提供了一个融多媒体、趣味、实用为一体的观摩学习平台,确确实实能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为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汉语国际推广的生力军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17个“创新示范课”课堂教学视频获奖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制作视频案例的素材,基于此,进行一系列有关视频案例的制作过程及其应用模式的探究才是可行的。

尽管关于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制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设计构建阶段,但从“国际汉语教学优秀成果评选”示范课观摩交流现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此种模式的魅力。基于与会教师的强烈需求,我们拟设计并开发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库,不仅便于继续收集和整理优秀的视频案例,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从大量的案例中进行模式特征的挖掘,从而以定量的方式支持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也将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活动中实施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培训模式,收集一线教师的真实反馈,进行实证研究,反复优化、改进,不断深入和完善此种培训模式,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景生.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优势与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42-43.

[2]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32.

汉语培训范文4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汉语培训范文5

关键词:耐寒月季;组培苗;驯化;栽培

中图分类号:S68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36

耐寒月季是多年生小灌木观赏花卉,花色艳丽、花朵大、花丰富、花期长、-30℃左右可自然越冬。在第2年开春后,耐寒月季能够返青到顶,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大量节约城市绿化成本。是美化城市环境不可替代的良好花木,深受人们喜爱。目前,耐寒月季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绿化材料应用于东北地区的街道,学校、小区,公园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

随着耐寒月季的大面积推广,原有的花色品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经过对同纬度地区耐寒花卉的考察研究,在俄罗斯引进新的耐寒月季品种――Rosa“Clair Renaissance”,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是一个全新的品种,花朵大,可达10cm,花瓣多,叶片多。颜色更加艳丽,植株高1.5m,可在-35℃自然越冬,观赏性更强。

1 组培苗驯化

1.1 炼苗场地准备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组培苗驯化,选择在已经设定好温度的恒温室内进行熏蒸消毒处理,选择常规熏蒸即36%福尔马林溶液,打开蒸汽发生器后,操作人员迅速离开房间同时关闭门窗,保证其恒温室密闭性良好,经过16~20h的熏蒸密闭后,进行开窗通风,使得福尔马林残留可以得到充分散尽。除用36%福尔马林熏蒸外,也可使用500倍稀释的百菌清消毒液对室内进行消毒。

1.2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驯化培养

从恒温培养室的组培瓶移出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在定植前需要进行锻炼,这一阶段为使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组培苗能够适应从培养基的无菌环境过渡到温室内的自然培养环境奠定基础。在此阶段,通常采用全光照自动喷雾技术,控制室温始终保持在22~25℃之间,光照量1000lx,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在经过2周左右的幼苗驯化培养锻炼后,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根茎基部颜色变绿变深,萌发新叶并开始生长新根,表明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已经具备了外界自然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则可以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者在阴天时候进行室外种植。

2 移苗前准备工作

2.1 栽种基质准备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幼苗在移栽至外界环境后,其根部对通气性的需求比较高,一旦通气性不好,则非常容易出现烂根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其基质的PH在5.5~8.0之间,但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幼苗所适应的基质PH在6.0左右时为最适PH。尤其是刚移出组培瓶时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其基质的酸碱度对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使用前一定要对栽培基质进行严格灭菌,彻底清除基质中所存有的病原菌及一些虫卵。基质中河沙、泥炭、蛭石、珍珠岩投料比例为1:1:1:1时为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最适基质。

2.2 材料准备

用镊子从组培瓶中将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取出,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500倍稀释的百菌清溶液对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根据幼苗大小将幼苗进行大、中、小、分级,将不同级别的幼苗分别栽植到不同的穴盘或营养钵中,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生长一致,也便于管理。在根系处理时,一定要将根系上的培养基彻底冲洗干净,否则也极易出现染菌现象。在栽植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时,要将其根系充分调整,使其伸展开且避免受到损伤,栽植后要将基质压实,深度适中,否则也会出现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根部腐烂的现象。若把握不好,可将栽植深度稍浅一些且保证穴盘内的排水清苦良好。

3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期的管理

从组培瓶移栽出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组培苗,由于生长环境的湿度较瓶中相比变化较大,所以在幼苗期极易出现染菌和病害的现象。所以在幼苗的管理阶段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防止染菌和病害的产生。如:降低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生长环境的湿度,保持通风良好,也可使用药物防治,其常用药物防治为:喷施经过500~800倍稀释的75%百菌清稀释液或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500倍的普力克稀释液,每隔7d喷施1次。

3.1 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

出瓶后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在室内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比恒温室的温度稍高一些且保证昼夜有一定温差,控制日间温度在23~26℃之间,夜间温度为15~18℃之间。

定植后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的生长环境也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避免由于过度失水而导致枯萎。缓苗期生长环境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一周以后后逐渐将湿度降至70%~80%之间,生长环境湿度低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在干燥季节,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幼苗的生长,可采取地面喷水的方法增加湿度。

刚从组培瓶中移栽出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经常会由于蒸腾过强出现枯萎的现象。所以此时的幼苗光照不宜过强。可以采取遮光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出现枯萎,缓苗期将光照控制在2000lx左右。在1~2周后光照可逐渐增强到6000lx左右。

3.2 浇水

除保证环境一定湿度外,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缓苗期的浇水也要坚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如果穴盘内湿度过大并且持续1周左右,就极易引起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小苗烂根,从而导致死苗。所以当发现基质表面干燥时,还应观察其基质的内部是否干燥,若内部也相对干燥再进行浇水。所浇水的温度也需要控制在与室温相近,所以通常选择上午进行浇水。如果室温过高时或只是基质表面干燥,可以采用叶片喷水和室内地面喷水的方法;若室温过低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

3.3 施肥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施肥要注意薄肥勤施的原则。对于刚出组培瓶的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在缓苗期时只需要给予必要的水分补充。当幼苗生根或叶片开始生长时开始进行根部和叶部施肥,通常情况下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周施肥1次。而对于长势较小的幼苗的施肥也需要将肥料浓度应相应降低,随着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幼苗的逐渐长大,施肥浓度也逐渐提高。也可采用氮磷钾复合肥的4000倍稀释液进行灌根施肥,每10d施肥1次。

3.4 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病虫害防治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白粉病,这类病害容易造成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叶片干枯,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花部的形成,甚至还会导致植物的死亡,病害结果非常严重。

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的黑斑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室内温度高且潮湿、空气流通差,施用过多的氮肥等方面引起的。通常采取及时清除植株上的枯枝枯叶和每周喷洒1次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持续2~3周进行防治。在夏季高温时,也可每10d喷洒1次80大生M45 500倍的稀释液,持续3次喷洒也可有效进行防治。

白粉病是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最易染患和最常见的病症,其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有菌丝出现,在叶片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2],患病初期症状表现为嫩梢嫩叶顶端出现白粉状小点并逐渐蔓延扩展至整片叶面。及时清除病害叶片可有效地防治月季的白粉病害。可是对于雨水较多年份,就要增加喷药次数,发生初期可喷洒20%的百螨快杀2000倍稀释液效果明显。

4 总结

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使大部分花卉不能在室外自然越冬,而俄罗斯地区气候条件与东北相似,并有大量的耐寒花卉,引进俄罗斯耐寒月季(Rosa“Clair Renaissance”)正符合花卉对地理条件的要求。花卉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园林生态建设中以其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合优势而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保存和丰富我国耐寒花卉品种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与文献

[1]师守国.月季组培苗的驯化与栽培管理[J].农业与技术, 2014(1):189.

汉语培训范文6

邯钢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职工培训和企业文化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成为邯钢人的共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的环节还存在一些与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任务和新形势不适应的情况,新时期的要求和老旧的培训思想不协调,主要表现在:

1.思想意识不到位

在当前以经营效益为业绩考核核心的行业管理体制下,培训更多表现在形式上,不能体现出和工作现场紧密结合的思路,一些职工认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不会产生实际效益,不同程度地轻视或忽视职工培训,对公司的各种岗前培训任务,往往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推脱,不能按时、保质、保量、有效地完成。

2.缺乏培训规划性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各部门配合、工作间隙协调、时间假日分配、培训内容等诸多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邯钢培训工作有些是与人事部门分离的,很多是由各二级部门分别举办,缺少必要的整体协调、长远规划机制。同时,这种培训也仅限于岗前操作培训、以取证和换证为目的,而从企业长远发展上、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上,或从职工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上的培训则没有开展,造成各工作行业人员岗位上的不一致,甚至是培训脱离本岗位。

3.公司内部评价激励机制不足

从当前邯钢内部的培训看,大部分培训结果都是体现并停留在纸质试卷上的,虽然我公司职工培训很多涉及实际操作(特别是天车工和焊工的培训),但大部分培训无难度,参加培训的职工没有压力,学与不学都能拿证上岗,这严重挫伤了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反而有只要拿到证就可以上岗应付的意识。因为在邯钢的现实工作岗位上,由于招工、招聘的因素,很多大学生、大专生、高中生甚至是研究生干着同样岗位的工作,工资待遇差别不大,所以造成不好学的现象。因此,努力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劲头就很淡薄了。

此外,由于各岗位要求有一定差异,在职称评聘中一些落后的制度规定也是制约员工积极参加培训的重要因素。如职称评审、岗位定级、岗位系数等限制因素,职称评聘过程中不能如实反映实际问题,评聘也不能联系在一起,很有才干的职工由于工作定岗是工人(管理岗和操作岗所限制),很多人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因此很多优秀职工都放弃职称评聘。这样,职工队伍的专业岗位能力、素质也就大打折扣。

二 加强职工培训的方法

1.开创新的培训思想

在目前国际钢铁形式的大环境影响下,加强钢铁企业专项教育培训,对企业现有人才专项素质、专项操作能力提高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法,及时完成从使用人、培训人到开发人的潜能的过程,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转变,变被动学到主动学,对职工进行持续、专项的培训和教育,加强持证上岗,向教育培训要素质、要能力、要效益。

2.完善培训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部门的作用。二级分厂及部门主管科室要积极配合,根据岗位培训需要上报培训计划,人才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计划,根据职工岗位规划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全面发展,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无效培训,要严格岗前培训制度,推行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