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1
教学目标:
1.培养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2.理解意义并会运用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3.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熟练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意义并会运用意义解答有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准备练习:
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1.
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
2.
小明看了一本书的
3.
一袋大米,吃去了
小结:以上的句子都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
活动二:新课:
出示:张家庄修一条1200米长的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已经修了多少米?
1.
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
分析句子的意义,画出线段图。
师:把谁看作单位‘‘1’’?
已经修了的是谁的?
要求已经修了多少米,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
“1”
修了
?米
1200米
3.
列式计算;
1200×=
=
1000(米)
根据分数意义列出算式。
1200÷6×5=1000(米)
师:1200÷6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再×5?
4.
答题。
5.
同桌互相说一说解答步骤。
活动三:师生合作完成。
活动四:独立解决问题。
活动五:学生质疑,归纳解题步骤。
活动六:巩固练习:
1.
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错误的要指出错在哪里。
一箱货物重吨,运走它的,运走了多少吨?
分析:1)把一箱货物看作单位“1”,运走的货物是;
2)把一箱货物看作单位“1”,运走的货物是这箱货物的;
3)把一箱货物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运走的占3份;
4)把看作单位“1”,运走的货物是它的,求运走了多少吨,也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
2.
选择正确的算式:
从甲地到已地小聪步行用小时,小明骑车比小聪快,小明比
小聪早几小时到达已地?
1)+
2)-
3)×
4)×
+
5)-
×
布置作业:书P9/
7(2)
P10/
1,2,5,6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张家庄修一条1200米长的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已经修了多少米?
“1”
修了
1200×=
1200×=
1000(米)
1200÷6×5=1000(米)
?米
答:已经修了1000米。
1200米
见幻灯片《分数乘法应用题》
反思:1、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是在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采用了变简单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相对应为不对应,变一步计算为两步计算。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2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除法 应用问题 分数意义
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又称解决问题),体现了分数知识与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融合,是分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促进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中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历来是整个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知识体系学习的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教学的基本方法,还是应当有效立足于分数的意义。
什么是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称之为分数。那么,在具体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情境中,应当把分数的意义充分融入其中,通过对意义的分析明白怎样的量是单位“1”、理解其中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在遇到其他各种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自己也能独立地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借助分数意义,有效把握单位“1”的量
什么是单位“1”?从分数的意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引导学生发现,单位“1”在具体的情境中它平均分成了若干份。那么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显然平均分成若干份的量就是单位“1”,更直接地说也就是分母所呈现的份数所对应的量就是单位“1”。
可见,只有通过分数的意义对具体情境中的各量进行自主分析、理解,才能在不同的变式环境下准确把握怎样的量是单位“1”, 进而开展合理的计算。
二、借助分数意义,有效沟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各量间的联系
在分档囊庖逯校清楚地反映了“平均分成几份”与“取其中的几份”这两个相对应的量,在具体生活问题情境中,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量学会自我解释、自我分析。无论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释这两个量的方法是相通的。
可以呈现为:
已知几份即已知几分之几的部分
求几份即求几分之几的部分
可见,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于分数意义,可以有效沟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各量间的联系,从而清楚把握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三、借助分数意义,有效变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
我们知道,两个量间的对应关系写成分数形式是不唯一的。
如:若六(1)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因此,对于一道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严格来说没有必须用乘法计算还是用除法计算之分,因为单位“1”的量可以灵活变化,机动处理,只要你能搞清楚呈现的分数其意义所反映的对应关系,数量关系也就可以相应把握。
事实上,在与比结合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根据分数意义把比转化为分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可见,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虽然在字面的语言表述上来看,其中的单位“1”的量已经明确了,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是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自主的调节与变化,以达到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把握分数的意义是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3
(齐齐哈尔市讷河市第二小学黑龙江讷河161300)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难点,学生或是理解不透,或是思维转不过弯,所以总是感觉学习起来特别吃力。有的找不到“整体1”,有的乘除法经常弄混,有的同学一看到分数就发蒙,不知从何下手,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本人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1. 关键量的确定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和方向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整体1”的确定非常关键,找到了“整体1”,才能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但是很多同学在寻找“整体1”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于是,本人总结了两个确定“整体1”的方法。
1.1
关键词 确定“整体1”
例如:(1)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柳树有多少棵?
(2) 骆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1/5,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多少脂肪?
(3)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比一班多1/6 ,二班修补了多少本?
引导学生找到题中的
关键词 ,就找到了“整体1”,一般的应用题中,“是”、“比”“占”“相当于”后面的量就是“整体1”。
1.2根据题中给定的分率确定“整体1”
象上述三道题,一般分率是谁的谁就是“整体1”。比如9/10是杨树的,那
么杨树就是“整体1”;1/5是骆驼体重的,那么骆驼体重就是“整体1”;1/6是一班的,那么一班就是“整体1”。
“整体1”如果已知的情况下,求“整体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整体1”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知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整体1”,用除法计算。
这样不论多复杂的问题,只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量,学生就能很容易解决。
2. 一题多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在分数乘除法应用例题讲完之后,为了更好的巩固这部分知识,防止学生乘除法弄混,我为学生们编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是男生的6/7,男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1/7,男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多1/7,男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是女生的7/6,女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多1/6,女生有多少人?
六年一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少1/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经过分析、比较,进而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效果很好。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我给定的数据,每个小组编两道乘法应用题和两道除法应用题。
例如:张大爷养鸭200只,养鸡500只。学生们通过自己编题、解答,对知识活学活用,既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增强了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尝试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
数学具有多变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好多种,学生在尝试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之后,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
例如:某班级有学生60名,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画出线段图,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1:把学生总数看做整体“1”,其中男生占(5+2)/(5+5+2)即7/12,女生占5/12,这样直接用乘法可以分别计算出男、女生各多少人。
方法2:把女生看做“整体1”,学生总数占整体1的(5+5+2)/5即12/5,求女生人数即是求“整体1”的多少,用除法计算,然后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
方法3:把男生看做“整体1”,学生总数占整体1的(5+5+2)/7即12/7,求男生人数,同方法2,用除法计算,然后分别求出男女生人数。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4
【关键词】中学数学;解题;数学方法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1.数学方法一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可以在数学题目中只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数学方法在逻辑上有高度的严密性和对最后结论的确定性。3.数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在运算上的可靠性,当然由于不同数学题目对相应数学方法的要求也不同。数学方法本身具有的特点是数学解题过程中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工具,总结一下,数学方法具有逻辑性、抽象性、严密性、可靠性、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二、 中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数学方法
(一)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就是将一些较为特殊的数学问题进行抽象提高,再通过研究分析将其中存在一般属性和规律进行总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对问题判断的范围小于结论应当判断的范围。
比如:我们在探究多边形内角的求和公式的时候就是通过先计算一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慢慢摸索其中的存在的规律然后归纳出n变形的内角和。
具体方法如下,由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画出所有的对角线,就会发现四边形被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被分成了4个三角形直到十四边形会被分成12个三角形,通过这种方法会发现被分出的三角形个数总是比多边形边数少2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推算出n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为(n-2)×180°。
(2)得出的结论可能出现错误
比如对函数方程式y=x2+x+41中是否x取非负整数,y都会是质数的判断的时候,x的取取值我们通常是从0开始,然后再是1,2,3,4,……慢慢会发现对应的y值为 41,43,47,53,……,1601,也都是质数,由于很少有人会将x取值取到40所以很容易认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就是在x=40时,y对应的值就为1618,而1618能够被1和本身整除,也能够被41整除显然1618就不是质数而是合数,所以最后的这个结论的判断是错误的,所以这样用不完全归纳法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3)得到结论后判断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理论证明和实践的检验
比如:1+8=9 即13+23=32=(1+2)2
1+8+27=36 即13+23+33=62=(1+2+3)2
……
在计算中我们可以推算出
13+23+33+ ……+n3=(1+2+3+ ……+n)2=
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发现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二)建立数学模型
在解数学题目的时候将语言的文字描述,提炼出合理的数学模型,然后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问题表达的信息,再进行抽象简化后用数学符号表达成数学式子,然后在通过计算得到模型的结果,用结果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最后再进行实际检验。
在建立数学模型解题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对数学题目有全面的理解,围绕题目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2.结合题目的问题作为建模的目的,对建模的对象进行简化抽象。3.在对模型假设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依据和尽量简单化,便于问题的处理。4.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模型进行解答。5.对解答后的数学模型进行确认和检验,然后对模型进行运用。
比如:小明用6000元买了一台电脑,现在首先支付了1200元,剩下一部分钱进行贷款形式支付,依照每月900元在6个月内还清,现在要求计算贷款的利率是多少?
解题方法:首先对本题可以建立直观的模型。把生活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要按每月还贷800元进行计算,得出21个月的贷款利息为600元的年利率。
可以得出还款的期限是 = 年
设利息为i 600=800× i× 即i=42.86%
(三)数形结合法
“数”就是数和式子,“形”就是图形和图像,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找出数与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数”与“行”相互转化,图形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和清楚,更能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观察图形的特点与数与式的结构分析,引起联想,化抽象为直白将数学式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现出来。在解题的时候一般是建立坐标系,将数量化静为动进行求解。或者是分析数和式的结构特点,将问题转化到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在对问题构建出一个函数图像、一个图表或者是一个几何图形等进行题目的分析和求解。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学习兴趣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数控操作工已成为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作为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课程中包含的理论知识繁杂、抽象,并且与机床的实际操作紧密相连。在教学中教师授课难,学生疑问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事倍功半。那么利用教学多媒体课件,把老师难以陈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能否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懂问题,从而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我校在已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选择若干班级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4项,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编程题。其中,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指令的基本功能、循环的参数含义等。编程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工艺的编排、基点坐标的确定、工艺参数的选择等。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难度中等偏上。
二、考试结果分析
参加考试的两个班级是平行班,学生入学成绩相当,开设本课程之前所学文化课和专业课相同,任课教师相同。上本课程时是同一教师任教,其中,0705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0706班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免费论文,传统教学。表一是考试所得数据。
由表一可知:0705班及格38人,及格率84.4%;80分以上13人,优秀率28.89%。均分72.8;30-39分数段为2人,占4.44%;40-49分数段为3人,占6.67%;50-59分数段为3人,占6.67%;60-69分数段为8人,占17.78%; 70-79分数段为17人,占37.78%;80-89分数段为9人,占20%;90-99分数段为4人,占8.89%。
表一《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测试数据
分数乘法应用题范文6
一、正确地运用概念,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依据是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要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学习时,先要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联系已学过的用整数计算的方法,过渡到用分数计算的方法。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应用题混合练习时,学生往往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来解答。我们强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解同等重要,是为了通过加强用方程解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统一到同一个思路上,都要联系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都要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们有相同的数量关系,不同的只是已知和未知有了变化。用同一种思路解决了两种类型的应用题,这样就进一步揭示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二、加强应用题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而确定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又必须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因此,两者是有密切联系的。要通过基本训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单位“1”,加深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形成解题思路,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在进行应用题的基本训练时,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变换练习形式,突出找单位“1”的训练。
找单位“1”的训练,重在让学生切实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可以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先训练完整的,再训练不完整的,同时还要对一些变换说法的句式进行训练。
(2)充分运用对比,弄清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在学生能正确判断单位“1”以后,还必须弄清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要能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已确定的单位“1”的量,正确列出等量关系式。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各种对比,让学生熟练掌握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从而掌握解题思路。
(3)重视转化训练,拓宽解题思路。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运用转化能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一些题目化难为易。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是可以转化的,因此必须重视转化的训练,通过转化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经常进行分数和比的转化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分数的意义,加强分数和比的联系。进行转化单位“1”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将复杂的题目变得简单,学会用多种方法解题,并从中发现简便的解题方法。
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小学分数应用题可分为三类,加强应用题的联系和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因此,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不断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学习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要把三类分数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纵向比较,还要与三类倍数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进一步搞清这些应用题在数量关系、解题思路上的异同点。除了通过教材上出现的一组例题进行比较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进行比较。
因为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基本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发展,它们的认知结构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前,就要有计划地孕伏渗透,为促进新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从基本的分数应用题引入,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再改变题目的问题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在复习题的基础上找出解答例题的方法,并通过比较,理清解题思路,完成知识的同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