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1

[关键词]暖伤;青春;梦想

一、引 言

改编自中国当代作家辛夷坞同名小说的影片《致我们终将去的青春》是导演赵薇的处女作,也是她攻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该片由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由海峡两岸的多位优秀演员担任主演,包括饰演陈孝正的赵又廷、饰演林静的韩庚、饰演郑微的杨子珊、饰演施洁的佟丽娅等。

在132分钟的片长里,导演赵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青春的记忆:自称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追随青梅竹马的邻家哥哥林静来到某市读大学,当她满怀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之时,林静却悄无声息地从郑微的世界中消失了。在林静赴美留学的阴影尚未消散余尽之时,一次偶然的争吵使陈孝正走进了郑微的内心深处,陈孝正的冷漠使素来众星捧月的郑微倍感失落,但热情洋溢的本性使郑微很快摆脱了失落,开始了勇敢的追爱旅程。正当郑微沉浸在与陈孝正的甜蜜之中时,现实再一次打破了郑微与心爱之人天荒地老的梦想――陈孝正在赴美留学和郑微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出人头地才是家境贫寒的陈孝正的梦想。如果说青春时的懵懂与执拗是一种美丽的错误,那么多年的孤寂与伤痛就是它悲惨的代价,影片将时光快进了数年,毕业后的郑微化身成熟、干练的白领丽人又一次品尝了命运的无常,带着爱意的林静与怀揣悔恨的陈孝正同时回到了她的生活之中。纷繁的世迁、好友阮莞的意外离世促使郑微开始平静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明白了相比于跌宕起伏的爱恋平凡的关爱才是自己应该寻找的幸福,并决定与林静结婚。但当郑微通过林静手上的伤疤知晓了施洁的事情后,二人再度分道扬镳,而衣锦还乡的陈孝正则将郑微视为遗失的梦想,继续追寻着……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导演赵薇延续了辛夷坞同名小说中“暖伤青春”和小清新的风格,以直面现实残酷、心怀过往温暖的姿态描绘了一场终将离散的青春往事。对辛夷坞小说的成功改编及诸位著名演员的倾情出演使该片在中国当代青春题材的电影中独立群雄,赵薇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超过7亿票房成为单片票房最高的华人女导演。本文将以随着梦想而飞扬的青春这一视点,结合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的相关内容,解码这部青春题材华语电影中的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二、梦想飞扬中的青春

依照类型进行划分,毫无疑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属于一部青春题材的影片。相比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的青春题材影片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电影类型,其中堪为佳作的影片少之又少,[1]而赵薇首次担任导演就大胆涉足青春题材的影片得益于她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导演系研究生的近期学习经历,这段校园生活使已过而立之年的赵薇保持着追忆青春的新鲜感。在影片中,赵薇以辛夷坞的同名小说中主要人物设置为基础,巧妙地将年少的悸动与张扬、爱情的美好与感伤、现实的无奈与苍凉融铸相合,共同交织成了一则残酷而温暖的青春物语。

影片伊始,导演赵薇就为观众铺展开了一幅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校园的图景,为欢迎新生入学而高悬的红底白字条幅、对漂亮学妹大献殷勤的工科学院学长、宿舍窗前大呼美女姓名的老生……在炽热阳光的挥洒下、在层层密布的树叶中,朝气蓬勃的青春色彩写在主人公们稚嫩的脸庞上,也侵染了校园中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瞬间,同时这种青春的色彩也体现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场景布置、服装道具选用之中:寝室内张贴的《阮玲玉》电影海报、郑微穿着的牛仔连体裤、在文艺晚会上激情澎湃的歌曲《红日》等。在弥漫着青春色彩的校园中,主人公们飞扬着各自的梦想,而影片之外的观众也从一个个具有典型性格的银幕人物形象身上追忆着自己曾经的梦想。在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女主人公郑微堪为青春一词的代言,她美丽活泼、爱说爱笑、敢爱敢恨,片中郑微以牛仔连体裤的穿着和两条辫子的发型出现在银幕之上,配合展现了其“玉面小飞龙”的人物特性。在郑微的青春中,飞扬的梦想都蒙上了一层温暖而残酷的爱恋色彩。正是通过郑微的情感经历,导演赵薇为观众呈现出了以邻家哥哥林静、玩世不恭的许开阳与“一见杨过终生误”的陈孝正为代表的青想。

郑微曾在与好友阮莞的对话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初恋:“这五岁,可愁坏了我”,这五岁即是她与自幼以来的爱恋对象――邻家哥哥林静――的年龄差距,郑微一直追随林静的脚步度过了中学时代,并考取了与林静同市的大学,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她终于开始释然地畅想自己与林静的幸福未来。在乘车赴校的途中,郑微梦到了豌豆公主的童话故事,在梦中的童话故事里豌豆公主按部就班地猜到了十八层床垫之下的豌豆,却并未得到王子的爱。这一反乌托邦式的童话改编在影片中起到了铺垫预设的作用,让观众在原本对于童话般圆满剧情的观影期待中增添了一丝隐忧和疑虑。[2]正如片头反乌托邦式的童话所展现的悲剧结局,郑微在火车站并未等到原本应来接站的林静、无数次的电话找寻也未能听到林静温厚的声音,面对林静赴美留学的事实和不辞而别的冷漠郑微茫然失措,爱恋对象的无从追寻使她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导演赵薇通过郑微与好友阮莞的对话以插叙的方式展现了郑微与林静的爱恋发展背景:在郑微与林静居住的大院中,林静是一个被“仇恨”的人,男生恨他抢走了所有的称赞与目光,女生则恨他不喜欢自己,成绩优异、面目清秀的林静在大院中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位,在众多仰慕者中他唯独对郑微关爱有加。影片通过这段背景介绍从侧面塑造了林静这一人物形象,林静的清秀的外表、优异的成绩、兄长式的温厚不仅是影片中郑微的梦想,也是影片之外许多观众在年少之时的梦想,同时青梅竹马般的成长模式也为片中这段朦胧的爱恋故事增添了梦幻的色彩。赵薇选取了同名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物加以描摹和凸显,为郑微第一次追爱之旅画上了句点,当郑微怀抱那本被林静遗弃的写有“玉面小飞龙藏书”的童话故事书大声哭泣时,特写镜头前的童话故事书昭示着郑微第一次爱恋之梦的破碎。

在绝望与怨恨中,活泼而勇敢的郑微以“一个林静倒下去,千万个林静站起来”的“采花”信念活跃在学校的社团之中,美丽的郑微吸引了学校众多男生的目光,其中家境殷实、时尚俊朗的许开阳与郑微颇为投缘,同样活泼直爽、玩世不恭的性格使二人很快成为挚友。在郑微的室友黎维娟的八卦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开阳的相貌与家境吸引了包括黎维娟在内的众多学校女生的关注,同时通过许开阳为郑微举办“郑微围棋挑战赛”、投其所好地相送豌豆公主模型、邀约郑微同游湖上、痛打情敌陈孝正等惊鸿一瞥的故事情节,导演赵薇巧妙地展现了许开阳对于郑微的爱恋。虽然许开阳不顾郑微的恶言相向,执著地追求着郑微,但这段单恋最终也随着青春的流逝而消散。在影片接近尾声之时,许开阳与校长的千金曾毓带着幼年的女儿出现在“刘云记忆法”的讲座之上,已为人父的许开阳不再青春,而他青春时的爱恋之梦也被婚姻的尘埃覆盖而长眠于过往之中。可以说家境殷实、高大俊朗的许开阳也是影片之外的观众曾经的爱恋之梦,他的玩世不恭、侉气十足的形象充满了具有年少轻狂意味的吸引力,而对于郑微的执著更契合了少女关于被爱与虚荣的内心需要,正如辛夷坞在同名小说中所言:“在你身边,被一个你并不讨厌的男生关爱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说总是好的。”[3]

在果断地拒绝了许开阳的追求后,郑微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于陈孝正的爱恋攻势之中,怀抱着一种“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同学异样的眼光中上演了一出倒追的戏剧。郑微初识陈孝正是在好友老张的寝室,前来归还碟片的郑微发现在混乱不堪的男生寝室中,陈孝正的床铺遗世独立――干净而整洁,进一步引起郑微好奇心的是陈孝正的床位旁边的建筑模型,正是这个建筑模型引发了她与陈孝正之间的激烈争吵,也引发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陈孝正对于郑微的轻视与不屑彻底激发了一直以来备受追捧的郑微的愤怒,她开始伺机挑衅:挡住陈孝正的去路逼迫其道歉、在食堂伪装伙管会成员倒掉陈孝正的饭菜等。然而不久之后,郑微却发现自己竟然真切地爱上了这个每天被自己咒骂数遍的陈孝正,于是敢爱敢恨的郑微决定将这种爱恋公之于众,来到陈孝正的寝室门前告白、在英语角与其耍赖攀谈、威逼利诱地使陈孝正陪伴自己度过生日、央求陈孝正一起同游湖上……这些大胆而狂热的追求方式或许过于和激进,但爱情至上的纯真之心却感动了冷若冰霜的陈孝正,也使影片之外的观众为之动容。正如影片中的许开阳所说,郑微与陈孝正是两个世界的人,导演赵薇巧妙地借片中老张之口描绘了属于另一世界的陈孝正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成绩优异、父亲早亡、母亲性情乖戾、家境贫寒、性格孤僻而不喜与人交往,同时还因为轻度洁癖而成为宿舍之中的怪人。然而分属于两个世界的郑微与陈孝正成为恋人的重要原因在于郑微的执著,她用源源不断热情和炙热的爱意融化了不近女色的陈孝正。可以说,陈孝正就是继林静之后的郑微的梦想,在梦想面前她拒绝了家境殷实的许开阳的追求,不顾室友的劝阻与众人异样的眼光,时时刻刻地付出关爱,正是这些不顾一切的付出使郑微的梦想成真了。

郑微与陈孝正牵手走过了匆匆四年的大学生活,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郑微并不知道毕业的迫近已然敲响了二人分道扬镳的钟声,校长千金曾毓出于对陈孝正的爱恋与对其才华的爱惜将自己公派出国的机会让给了陈孝正,而家境贫寒的陈孝正最终选择了向现实妥协――放弃了深爱自己的郑微,赴美深造。正如陈孝正对郑微所言:“我的人生像正在建筑的大厦一样,不容许有一毫厘的差池。”与郑微的爱恋之梦不同,陈孝正的梦想是出人头地,正因如此,放弃郑微而选择赴美留学也就成为陈孝正的必然选择。

三、结 语

在辛夷坞的同名小说中,作者曾这样描述陈孝正之于郑微,即“一见杨过终身误”,执著于理想的陈孝正注定不会成为郑微的终身伴侣,郑微无法得到倾心所爱之人的青春结局为影片蒙上了一层遗憾和一声叹息。与青梅竹马的林静与玩世不恭的许开阳一样,孤傲的陈孝正也是影片之外众多观众曾经的青想,一个关于无法得到、终成遗憾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仅会萦绕在影片中的郑微心间,也盘旋在影片外的观众的脑海之中,正如片尾郑微对荣归故里、重新求爱的陈孝正所言:“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青春之所以是用来怀念的在于它终将逝去,而终将逝去的青春在荏苒的岁月中永远值得怀念。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大时代电影:异彩分成的热播影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67.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3.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请您阅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1青春的世界是一片天空,我们都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小鸟飞的欢愉,便是初恋的美好。天空晦暗,阴云密布,小鸟劳累惆怅,便是恋爱的矛盾。天空阴黑,雷雨加交,小鸟无奈掉落,便是失恋的苦果。天空转晴,小鸟站在树上,仰望彩虹,便是婚姻的殿堂。

——题记

最近《致青春》这部电影,真的不得不用“火爆”二字来形容了,短短上映十六天,票房已超过六亿,以惊人的成绩跃居内地电影票史排行榜第十四名。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卖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青春二字。青春二字看似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但是却能勾起人们尘封已久而且是早已腐朽的记忆。

春风吹拂,流年往复,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带着梦想着走在理想的海角前,却又无法抑制的怀念过去,或许我们真的太过平庸,经不起流年往事的烹煮。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依靠回忆度日,喜欢将青春那些泛黄了的书页拿出来重新翻读,待到悲怆的秋风吹散时光的诺言,才猛然发现,原来美好的梦不等于昨天。

看完《致青春》之后,说实话我很喜欢。不过要问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个人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郑微,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放弃自己高考的志愿,千里追寻青梅竹马的林浩,一份真情让我感动。奈何命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捉弄人,在这样一个巧合众多的校园里,偏偏上演了这样一场人情冷暖的时差。

可能青春期的每个孩子都做过郑微,可以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顾一切,亦或许,真的在爱情面前,完美的天才也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但是最终他还是被陈孝正无情的抛弃了,一场彻骨的爱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无果的结局。有人说陈孝正太无情,其实我倒是觉得陈孝正自始至终都做的很对,他不能确保自己有能力给郑微幸福,继续走下去可能结局也会出现悲剧,这时候我认为放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我相信看到这句话之后会有很多人反驳我一份真挚的爱情应该是不俱生活的苦难,即使面对贫穷生活的困扰也会在一起很好的生活的吗,其实我不得不承贫困中的相依的确可以诠释爱情的真谛。但是:

贫穷虽然可以提供我们前行的动力,但是它也可以阻挡我们婚姻的脚步,它会使我们忘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带着一份不忍与伤心彻彻底底的皈依生存本身,大家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贫穷是婚姻的坟墓。

男人就好比一颗参天大树,爱情是绿叶,事业是红花,如果一棵树上一朵花没有,那即使长满了绿叶也是朽树一株。

“爱情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又有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当听到林静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中一阵悸动,爱情真的是条河,青春的我们都被它所淹没,有的沉入了海底,有的人游上了岸,沉入了海底定格成了永恒,游上岸的成为了

我相信年少的我们都有对爱情的渴望,我们可以忘记时间,忘记地域,只为那份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以为可以天长地久,让心灵栖居爱情的海洋,可是没想到到了青春这场戏份的结尾,却还是在与现实的赌博中输掉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爱情不但是条河,同时还是辆车,阮莞上错了车,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老张偷偷的上了阮莞的车,最后却坐过了站。郑微和陈孝正上了同一辆车,林静和施洁上了同一辆车,最后林静和郑微在同一个站点下了车。我们很难说清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只知道我们顶着青春的头衔,做什么都不能算错。

懵懂的青春,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是你煮茗需要的薪火,有的人是你眺望远景的楼阁,有的人是你夜晚照明的路灯,走过青春的档口,我们又要将这一切全部交还给岁月,只留下苍白的记忆与腐朽的伤痕。

那天做在寝室里,闲着无聊,打开了播放器看完了这部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现在想想,其实这部电影拍摄的还算比较成功,最起码它让我们回归了那个青涩的年代。

看完致青春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第二青春的爱情就像是纸飞机,开始总会飞的很高,但是却总有落地的那一天。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 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 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 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 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 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 但是我必须适应。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3家里面书柜躺着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安静得乖巧,就像那一段绵长的岁月一般。

不是不想要去翻开,只是害怕那一段岁月太过伤人,尽管是虚设的,却依然会让人心痛,因为它和我们有一段相同的岁月——青春。那两个张扬而明媚的字眼下隐藏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暗伤,我们一直以为很小心翼翼,却终究逃不过被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结局,就像曾经一往无前的玉面小飞龙,也终究会有妥协的一天,不是懦弱,也不是逃避,只是,我们都赢不过青春。

一直都很喜欢辛夷坞的书,就好像《原来》悲怆得让人心疼,却还是忍不住一看再看,还真是自虐的很。《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将书买回来了,可是却还是不敢翻开,只是看了开头和结局,自以为是的以为,那样就可以认为一切都是好的,就连郑薇和林静的结局,尽管中间隔了一个陈孝正隔了一段七年的漫长时光,但是最终他们都成为了彼此的唯一。

并不是忽然想起这本书来的,只是26号的时候,《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版正式上映,势头猛烈得让我不容忽视,最后还是买了一张票去看。

时长两个多小时,却仿佛一晃而过,就好像郑薇的青春一般,回过神来的时候,真真是物是人非了。

从来都坚信着一句话:影视不如书。而我也一直坚信着。我不知道如果辛夷坞看到这样的结果,会有如何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忠实读者,真的有些失望,可以理解,却不能原谅。我知道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并不能将四十多万字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表达下来,仓促间也让人带着迷茫,到底,陈孝正是怎么喜欢上玉面小飞龙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底是偏爱林静的,或许他很狭隘,将自己困在一件事情里面而伤害了无辜的郑薇,可是他却唯一一个爱郑薇爱得那么纯粹而不自知的人。或许郑薇唯一爱过的只有陈孝正,可是这不重要,因为爱过,她才知道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当电影的结局停留在陈孝正到底会不会和郑薇复合的悬念里是,心里却莫名地有些疼痛了,那样自私的一个人,却得到了那么好的结局。当然,在电影里面他并不自私,只是在前途和爱人面前理智地选择一回而已,可是书里不一样,为了功名,他可以伤害郑薇,甚至明明白白地要她当小三。

可是,电影却将陈孝正板正了,再也不是那个自私的陈孝正了,而郑薇的爱,也显得没有那么果断和动人了,毕竟,那样看来,两个人都有错。

到底是忍受不了,将那样的一个好的结局给了他们,就好像,那个明媚皓齿的玉面小飞龙,再也不见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4好久没有看书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坞说:青春是不后悔,是允许犯错的。青春是回忆,会苦涩,但之后一定会追忆青春。

书中自誉为“玉面小飞龙”郑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欢呼雀跃就让我们陪着她从17岁走到27岁,仿佛一夜暖灯就晃过了十年青春。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原来青春如此短暂,青春终将会失去,但失去的同时也丢了爱情。

有些东西终究会腐朽,等到曲终人散是才发现爱的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苦。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话》,那场7年之约,还有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沅沅,统统都将被埋葬在青春记忆里。

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会像书中的女主角那样执着,始终与开启感情宅门的那个男人纠结一生。现实没有约束和限制。于是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陈孝正,每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薇只有在长大后才明白林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

的代价就是要是去一些东西青春,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出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没关系,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都是我们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傻气会心一笑。

幸夷坞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如此接近现实的青春结尾:郑薇在沅沅的汶前说,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本书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罗凋谢就不在开,唯有珍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5看完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到底由谁来主宰?爱情是什么?爱情要如何守候?

郑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爱,便彻彻底底,若不爱,就毫不勉强。——只爱自己爱的人。爱恨都是我刻骨铭心的。即使最后挣脱了,淡然了,也不过是选择了听自己的心跳声。

陈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自私决定。这到底是自尊还是自私?“不要让自己爱的人跟自己饱受贫贱”,这或许是很好的自辩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己为自己找的一个良心理由罢了。“再成功也罢,那是我牺牲了做人的失败换来的。”他永远都只能追悔与怀念他曾经的青春,因为他的一厘不差已错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满了爱与恨更有伤。即使自欺欺人地把爱情埋葬了,只要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便又会不顾一切地为爱而活而死。这是在爱情面前懦弱地低了头的赵世勇,永远也做不到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资格谈爱情,谈青春,谈人生的,因为他的爱太肤浅,太懦弱了。

就像无解方程式一样,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无意义的。在爱情的抉择上,没有理性与感性,没有是非之辩。我们既不能高赞为爱情而疯狂的郑薇、阮莞、施洁……也不能指责为前程背弃爱情的陈孝正或为金钱拒接爱情的李维娟……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负责的。

生命也许会因为爱情的中途绝望,而绝望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因为没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能让人成长的了。正如林静给郑薇的是爱情的启蒙,而给郑薇真正的爱情启蒙的是陈孝正,但最终是他们的爱情让郑薇真正成长了起来一样。

“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谁陪你到最后。”是的,陪郑薇走到最后既不是林静,也不是陈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后的不是赵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满天星”……

那么我们的青春绝不是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只是那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还有那些伴我们走过青春的风风雨雨的友情。

正处于青春美好时光的我们,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不是因为外貌和家境,只是单纯的爱恋。但考验总是那些未来无知的许多因素,于是让我们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爱一回了,不想为青春疯狂一回了。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3

——题记

低吟一缕清风,静守安然,浅谈一曲弦音,迫逝流年;陌上寒烟,阐解青春各种深意。光阴流转,岁月渗透忧伤,曾经的那人、那事、那段过往,千年轮回,随着云烟仓者。满月风华,也许是一曲流觞,祭奠青春年华,或走,或停,或遥望。

戏里戏外,浅谈流年过往

时光安然,一弯浅笑,笑醉多少柔情;一抹清愁,送走青春多少过往!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屏幕上闪过点点滴滴,把我们的青春演绎得淋漓尽致,叩问了我们年轻不安的心。在青春面前,我们浅笑浅愁,无地自容,片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震撼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直到内心深处。

心灵的慰藉,人生路途中莫名的思念,青春让我们赤手可得。同事,又让我们伤透脑筋。戏里戏外,借着镜头,我们且吟唱且回首。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不完美的。

义无返顾的青春

流逝的时光,翻转的年轮,义无返顾的青春。

可能有些岁月,需要我们慢慢等待;可能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只入脑海。每当生后的年轮碾过记忆,留下岁月的吻痕时,才知道,青春淘走了昔日友人的欢笑和同度风雨的艰辛,留下的仅仅是自己的支离破碎的影子,孤独的灵魂和痛彻心悲的回忆。

我们的青春终将老去,有很多时光,我们不能言语。是什么让我们在每个夜晚彻夜孤枕难眠?是什么让我们在孤独的时光里默默地感伤人生?是什么让我们在举手投足间倾诉出所有的思念?也许是风里飘过的青春,来得突然,走的也仓促。

低首抚琴,浅谈一曲青春的歌;戏里戏外,真真假假,就这样铺垫流年,无言,不见,不回首!

岁月如痕,再回首恍然如梦

岁月无痕,再回首悠然如梦。榕树下,埋葬着曾经的回忆;河面上,泛起一丝思念的涟漪;晚风中,我把回忆收进梦里。

前世不言,眷恋今生,红尘过往,万千纠结,青春盼回首,胜过柔情凉苦。青春路苦,执一念,踩碎伤感,或祭奠曾经离别的无言伤感,或庆祝至今延续不变的过往。

此文,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4

关键词:青春、现实、辛夷坞、人物形象、刻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伴随着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青春》票房的成功,青春校园类题材电影再一次引发收视狂潮。而该电影改编于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者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刻饱满,使读者能够对号入座,引起共鸣。整部小说用郑薇的爱情线索阐述了青春的含义,正如辛夷坞所说:“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切才有了意义。”小说的社会篇写的更加深刻有内涵,步入社会之后,不管是郑微的成长,对陈孝正以及林静的感情变化,都写得循序渐进且不拖沓,此间穿插各种旁线详略得当却都富有深意,而且感悟与对话都很生活哲理。“这部电影中关于钱的焦虑就非常真切。电影是在今天市场化完成时,主流白领缅怀失落的单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赞赏道。

郑微的经历就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儿时的她性格急躁喜欢耍小聪明,多亏了邻居大哥哥林静一家的悉心照料。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林静出国后,郑微用其穷追不舍、狂轰乱炸、苦情示爱手段终于追到陈孝正,两人相伴度过整个大学时光。到了毕业季,学校到美国的公派名额也少不了品学兼优的陈孝正,他在前途和爱情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内心的自卑母亲的鞭策迫使他选择去美国拼一个将来,而和郑薇的爱情也不得不走到了尽头。郑薇一人踽踽独行进了面试的公司,时间的磨砺使她从刚毕业的小丫头蜕变成办事严谨的郑秘书,而此时却在阮莞的订婚宴上遇到了检察官林静,陈孝正也从美国回来进了同一家公司。社会现状的残忍夹着青春和儿时美好的回忆,编织了新的故事。然而在郑薇的人生中经历过生离死别才真正的明白,原来爱情并没有那么伟大,自己所需要的也不过是个归宿。就像书里写道“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擦干了泪,明天早上,我们都要上班。”

(一)郑薇,一个浑身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的都市女孩,自称“玉面小飞龙”。作者对主人公行为刻画的非常细致。比如得知林静不辞而别的消息之后的她在公交车上大哭,不顾全车人讶异的眼光,也要把心里的难过、压抑、失望和委屈通过这种方式歇斯底里地宣泄出来,一个在象牙塔里从未受到伤害的年轻女生的形象就这样被勾勒了出来。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描写来体现她充满朝气的自信,她也曾骄傲的断言:“总有一天会在他的心中插上我的五星红旗!”郑薇对于爱情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敢,有人会说郑薇太过于张扬,女生的自尊在她身上荡然无存,可我恰恰觉得这样的率真女孩子是难得的品质。失恋后她对自己说:“如果挽不回我的爱,尊严能让我不那么悲伤?”对于喜欢的就勇敢去争取,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是最弥足珍贵的,年轻的她相信只要努力争取,这个世界就没有她得不到的东西。爱一个人爱的坦坦荡荡,在追求陈孝正的路途中,面对一路的磕磕绊绊和陈孝正冷漠的态度,郑薇的坚持和隐忍不可谓是一种难得。工作后的郑薇不得不改掉了往日毛毛躁躁的脾气,受伤后的她面对爱情一再的逃避,太多事情使她寒心,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也只能欲哭无泪,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飞龙”早已消失在身后。

(二)、陈孝正,出身贫寒清苦心怀理想,遗腹子的他从小生活在母亲严厉的教育之下,被时刻提醒要出人头地,同时也被他母亲病态的偏执提醒着他从来就是个贫,贫无幸福。他只关心自己的学业是否有成,厌恶一切虚度关心的生活方式,对于“众星捧月”的郑薇更是毫无兴趣。所以作者在塑造陈孝正寡言冷语的形象时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面对郑薇百折不挠的追求,他觉得自己是可悲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智者在遇到勇者的时候都是可悲的,他更能接受的版本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常人遇到一个不正常人通常都是可悲的。”描写陈孝正最多的词语就是冷淡自持,直到他终于被郑薇的快乐感染,所有的少年老成转变成了无休止的抓狂,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他的生命中,多年以后蓦然回首,自己不得不承认当年的郑薇就是他最大的财富。陈孝正有一句经典名言概括了他大学时期的小心翼翼:“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然而郑薇却回应道:“我不就是你那一厘米的差错?任何一栋大楼都允许存在合理范围内的误差,我这一厘米不足以让你的大楼坍塌。”作者在塑造二人的成长背景用了大量的反差,导致二人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的方法也是相反的。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自身性格的反差让读者好奇故事的结局。留学归来的陈孝正阻止不了即将结婚的郑薇,曾经那个孤傲的少年竟然会如此低声下气的恳求,犹如他的一颗心,终于学会了低到尘土里。对陈孝正内心的刻画,原本的孤僻和凉薄在步入职场后更添加了几分圆滑,这些描写都成功的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三)林静的形象前半部分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现的,作者主要是通过大学时期的郑薇来描写她记忆力的林静,时隔七年后才迎来了林静的正面出场。时间让林静从最亲近的人变成了一个正气凛然的检察官,肩膀宽厚眼神锐利,尽管看上去那么气宇非凡,风度翩然,可是她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贴心和依恋。林静面对不了郑薇的母亲拆散了自己完美的家庭选择出国:“谁是圣人,谁没有面对不了想要逃避的时候。我曾以为我的父母是最幸福的一对,甚至为我的家庭能给你带来温暖而感到骄傲,原来都是假象。”一出场的林静就有着胜券在握的自信,这与陈孝正在挣扎中放弃更是形成了对比。林静最大的性格特点便是气场强大,作者通过正面描写陈孝正的嫉妒而侧面体现这一点,他的自信而笃定,看着郑薇的时候还有淡淡的温情,这些都是陈孝正午夜梦回时嫉妒和失落的根源,是他渴望而不能拥有的一种本质,他的这些表现更突出了林静自信的特质。那种舍我其谁的天经地义让陈孝正无处遁形,面对敌人不留丝毫的颜面,他们在郑薇家的楼梯里相遇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陈孝正不会忘记,当自己在某个午夜,看着这个男人怀抱着猫一步步走下她家的楼梯,然后笑着说:‘听说陈助理地任命就要下来了,贵公司欧阳总经理对你厚望有加,你是聪明人,这个时候,为谁风露立中宵?’”林静一语毁了陈孝正多年的努力的结果,这时的陈孝正已经知道自己的手中没有了任何筹码。正如辛夷坞所说:“每一个男人曾经都是陈孝正,当他终于成熟,就变成了林静。”

小说中并没有大是大非,唯一的错就是那时太年轻,年轻到我们来不及体验就失去。《致青春》并不是一出悲剧,按照尼采悲剧美的观点,悲剧“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这样的青春也终将逝去,看着书中的人映出自己年少的倒影,一并爱恨,一并幸福,一并悲伤。想起郑薇她们402毕业时的散伙饭上,朱小北大声念苏轼的词:“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青春就是这样,抬头挺胸无所畏惧,即使言不由衷也不低头。每个人的青春都一样,一半用来挥霍,一半用来回忆,但青春不为任何人停留,终将逝去。

参考文献

[1]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M].北京:朝华出版社.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5

某某,已经很久没有提起过你的名字了,但还是清楚的记得,你的名字。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听到过你的消息了,看到过你的样子了。尘封的记忆,一页一页的翻开,里面布满了小学的朝朝暮暮的岁月。

听说你已经不理罗文婷了,其实没有必要做得这么绝,不管时光从我们这带走了什么,但带不走的是儿时的青葱回忆,那些岁月,那些日子,都过去了,那些回忆,那些记忆,都被时间冲淡了,那些日子,那些生活,都被距离隔绝了,留下的不过是一些残缺的碎片和形同陌路的我们这些人,残缺的碎片拼不回完整的昨天,形同陌路的我们这些人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熟悉,然后选择铭记或遗忘。我告诉你,不仅是我要告诉你,还有他们,毕业时,我们都强忍住泪水,强制着记忆不让他翻腾,其实,心里比谁都难过,都有不舍,我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告别就可能是一辈子的离别,也许分别就可能是一辈子的隔绝,谁都在毕业时强颜欢笑,都希望快乐一时,但却是悲伤一世,青葱岁月,那些欢笑,那些悲伤,是选择铭记还是遗忘。

我从没想过能和小学好友同在一所学校,但庆幸的是,还是有人陪我度过三年漫长的岁月,意料之中的是你在另一所学校,其他人也有了新归宿,小学情谊还是抵不过时间的考验,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时间消磨着,去了新学校有了新同学,老朋友是不是也随之丢掉,很多事情是经不住时间的,过去已成为回忆,赘述回忆的人只不过是默默坚守的人,选择遗忘的人只不过是心上有了伤疤的人。青葱岁月有人选择了遗忘。有时候,想到那些,嘴角还残留着一丝抹不掉的笑,那是快乐,但也是对回忆的最后追悼,青葱岁月,有人选择了铭记。

有些东西,注定被选择,是选择遗忘还是选择被遗忘,是选择铭记还是选择被铭记,有太多东西值得铭记,也有太多东西需要被遗忘,这些选择,都是一种纪念的方式吧。

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范文6

其实,相对而言不太完美的小说更容易拍出经典的电影,看完电影《教父》之后再找小说看或许会不忍卒读。《致青春》的小说并不完美,然而这恰恰给了导演以足够的想像空间,可以让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添加某些元素。

从外貌上看,演员杨子珊真的有些赵薇的影子,如果不是镜头迅速闪过,你会发现有些地方她的动作就是当初小燕子的现代版,当然更巧合的是郑薇这个角色的名字也叫薇。

然而,这当然也不能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完全私人化的电影,恰恰相反,这是关于我们整个时代的一种集体症候。自有人类就有着无数前赴后继的身影,就如传送带上的物品,在时间的机器面前我们匆匆闪过。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校园就是这样一座常年流动的兵营。年轻鲜活的身躯就像春天的青草,年复一年地枯荣相继。或许,多年以后当你重新回到校园时,你看到那些面孔里就有你最初的影子。当然,甚至不用多年以后,即使踏出一步,再回来时就已经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