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介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介素养范文1

媒介融合时代对媒介素养的诉求

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信息技术已全方位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手段、方式和结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的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和融合, 促进了媒介内部自身环境的变革与深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传播以个人为中心, 以共享为基础, 无所不能的终端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使人人都可以参与内容的创造和信息的定制。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形成了“去中心化”态势,主流话语、精英垄断在媒介融合时代被消解,媒介回归其大众化的本原,成为影响年轻一代建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媒介信息已经如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人们生活在崭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一方面享用传媒带来的利益, 同时接受着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在人与传媒的互动中塑造着公共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体。

人们把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看不见的学校” 或“同步学校” ,而这所无形学校的课程,甚至比传统学校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但并非每个人都具有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经验, 众多没有经过起码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成为新闻信息的者, 在毫无“把关”和过滤的情况下, 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都难以得到保证, 信息无序、言论无度、监管无为的局面将长期困扰着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另外,面对复杂的媒介环境,面对海量繁杂的媒介信息,面对无数不够健康的媒介信息,公众不能因为要杜绝媒介存在的“病毒”式的污染信息而遏制媒介的发展,同时不能完全阻止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接触媒介的行为。培养和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提高人们认知、选择、思辨、创造和制作能力,从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文化生态环境。

国际视野下的媒介素养培育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由欧洲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的。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首次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立即得到了欧洲、北美以及大洋洲众多发达国家的响应和跟随,之后又相继扩散到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媒介素养教育历经70余年,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各国均结合本国的实情和现实需求,对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相对于传统素养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解读媒介及其信息,建设性地享用媒介资源,逐步使人们具备批判能力和选择自主性,使之能够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合理利用媒介促进社会和自我完善。

英国政府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有机结合,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民主社会及民主社会中媒介的作用,并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生活。1989年,英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并规定在小学和中学普及媒介素养教育。2002年9月国家课程中,新增加了一个“公民课程”部分,作为中学教育的法定课程。在公民课程大纲中,确认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关键阶段的课程中,接受这些课题的教育。学生可以研究媒体对个体、社会群体或机构以及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让学生理解人们如何使用媒体、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的动机和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一部分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便开发出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完整媒体教育课程与教材。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单独或放在英语课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它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大学里设立媒介素养研究学科的国家之一。除各级学校教育外,政府部门还提供专门的教育基金以培养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长。各地的教师团体也积极地通过政府鼓励机制,进行系统多元化的研究来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为了应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对加拿大构成了文化“侵略”的外部威胁,加拿大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就是贯彻“加拿大化”的方针。为了找回加拿大人自己的文化角色,该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安大略省在1987年率先把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到学校正规教学中来,成为加拿大第一个政府官方批准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省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告诉学生:媒体所呈现的内容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反映,大多数的媒介产物都是商业产品,所有的媒介产品都不可避免地含有意识形态,学生要学会批判性地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以免把异国文化当做本土文化来吸纳。

媒介素养中国在地化培育的思考

随着大众媒体不断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培养其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成为中国当前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外的媒介素养培育给我们以很多的启示。笔者认为,我国的媒介素养培育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媒介素养的终身教育理念

媒介素养注重信息时代人的生存能力,注重媒介对人的塑形作用,着眼点在于现代人如何利用媒介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终身教育也强调教育要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教育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媒介素养教育和终身教育两者在目标追求上相互贯通,表明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是一种终身教育,而且只有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它才能真正得以深入。伴随着我国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现代媒介逐步融入到生活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形式、途径也将被不断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必将会贯穿我们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①成为促进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方式。

2.构建媒介素养培育的两个体系

首先是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媒介从业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人际载体,其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对于媒介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的培育,使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职业素养,同时具有媒介选择、媒介批评、媒介引导等职能,既要当好“把关人”角色,更要站在社会制高点承担引导意识形态、传承先进文化、强化社会准则、烘托社会正义、凝聚社会共识、共筑社会和谐的职能。

其次是受众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对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培育体系,应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辅。具有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可成立专门的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培训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中尝试开设专门课程。组织新闻学者、教育学家联合编写一套符合中国媒体现实状况的媒体素养教材和光盘,扩大宣传,使受众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提高对于媒介的认知、判断、研读能力,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个人整体素养的提升。

3.实现传统文化与媒介素养的融合

教育活动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不能脱离既有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而实施。因此,应体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在地化,将媒介素养培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引导下实施,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例如,中国的“博雅”教育,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能够提升现代教育的内涵。“博雅”即博学而高雅,既包涵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又是为学做人的标准。媒介素养培育的目标以媒介知识为起点, 以培养具有媒介批判力的新型公民为归宿,着眼点在于现代人如何利用媒介更好地发展自我和认识社会。而“博雅”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积累、智力开发、技能训练,同时注重人生启迪、文化积淀、情操陶冶,让学习者脱离蒙蔽或去除偏狭观点,视野获得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批判心智的“博雅”人。

注释:

媒介素养范文2

厦门PX项目是指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的,在厦门海沧区兴建的计划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PX)的化工厂项目。该项目厂址距厦门市中心不足10公里。由于担心化工厂建成后危及民众健康,该项目引起了民众的反对,并遭到百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

围绕以上事件,厦门PX项目从以下九个方面对该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项目概况;安全问题;民众反对;相关信息和影响;事件的后续发展;舆论的报道;项目影响;参考资料;外部链接。

此外,在这个参与人共同完成的项目任务中。任何人可以点开的“编辑”任务栏使人人成为可以参与其中的一员,而有关该事件信息传播中手机等参与式媒介的使用更是推动了相关信息的传播。

以上案例只是网络技术带来的参与式媒介发展中的一个。进入21世纪后,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脑、网络的成本越来越低,从而使得人们更容易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媒体新闻传播。这些因科学技术、实践和技能的发展而催生的媒体形式,被人们称为参与式媒介。

参与式媒介所激活的是参与式文化。在这一新技术支撑之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公民作为个体参与其中的门槛越来越低,同时公民利用参与式媒介进行创作、表达、传播、合作、分享的可能性越来越频繁。参与式媒介生态环境下的每一个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多地、积极地参与到他所处的参与式媒介中,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表达自我的观点、想法和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和他人建立某种程度的联系。成为参与式媒介大环境中的一员。如今,参与式文化环境之下的参与式媒介对公民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的公民使用参与式媒介将会对文化、公民身份、政治、经济,尤其是教育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为此,本文拟从参与式文化背景之下的参与式媒介、参与式媒介素养、参与式媒介索养教育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探析。

参与式媒介

根据新媒介素养网站的《新媒介素养白皮书》报告,参与式文化呈现的特征是:第一,提供了便于表达和公民参与的相对较低的门槛;第二,对创造和与他人分享公民各自的刨作作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三,通过某些并非具有权威身份的人,将最有经验的人所拥有的东西告知给没有经验的新手;第四,参与式文化是一个让参与其中的成员相信他们的所作所为能发挥作用的场所;第五,参与式文化也是一个让参与其中的成员认为与他人有某种程度的社会联系存在的场所。

参与式文化的形式将会给公民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而言。参与式媒介是随参与式文化而逐渐发展的,综合《新媒介素养白皮书》有关参与式媒介的论述。本文认为两者呈现的形式主要有:

社交类。通过各种媒介形式为中心的在线社区。其成员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这一类参与式媒介让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形成互动互助的社区。

表这类。通过创新各种创作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参与式媒介。在这一类参与式媒介中,因为喜欢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表达分享自己创作的群体往往成为推动该类参与式媒介发展的重要动力。

团队共同解决问题类。即由正式或非正式的团队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开发新知识。

信息传播类。这一类参与式媒介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媒介,而以一种更新更便于参与的媒介形式为众多公民使用。

以上四类参与式媒介具有相互关联的三个共性特点。

第一,参与式媒介大都是多对多媒介。这就使得每个人都能链接到网络上和接收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讨论。与他人连接在一起。在数字技术时代来临前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问的不对称随着参与式媒介的出现而彻底改观。这是参与式媒介在技术结构层面特性的表现。

第二,参与式媒介是社会媒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参与式媒介的价值和力量源于众多公民的积极参与。这是参与式媒介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特性的表现。

第三。社会网络随信息网络和传播网络的增强而使公民的活动变得更广泛、更迅捷。成本更低。这是参与式媒介在经济和政治层面特性的表现。

参与式媒介在带来人们介入参与式文化门槛日渐降低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与之伴生的各种问题。《新媒介素养白皮书》指出参与式文化背景之下的参与式媒介发展过程中面临以下三个主要的问题。

参与鸿沟。在对公民。尤其是年轻人全面参与未来世界的各种事务的准备过程中,因为机会、经验、技能和知识造成的不平等而引发的对参与式媒介参与度的不平衡值得关注。

透明度。公民,特别是年轻人在面对了解、认知媒介如何塑型世界的方式上有众多的挑战。这就需要掌握媒介是运用怎样的技能技巧来媒介化世界的。

伦理道德的挑战。参与式媒介的介入,使得公民的职业培训和社会化这类问题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甚至被颠覆。公民更多地以媒介制作者和社区参与者的公共角色投入其中。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必须突破的难题之一。

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体将人类社会推人参与式文化的发展之路。如何解决参与式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开展参与式媒介素养的培养就成为摆在现实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与式媒介素养

关于媒介素养,人们都有一种共识,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即对媒介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受,辨别媒介信息汇总所隐含的意义以及自己如何传递信息”。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和“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这种宽泛的信息技术,在本文中所指的就是参与式文化背景之下的参与式媒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

实际上,无论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文本素养依然是最核心的一种技能,即要求公民要具备阅读与写作素养。从这样的维度来看,综合《新媒介素养白皮书》和Christopher D,Sessums的《21世纪学习者所需技能:为参与式文化准备好我们自己》中有关参与式媒介素养的探讨,本文认为参与式媒介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基本素养,即以阅读与写作素养为基础,拓展研究技能、使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对媒介信息传播途径的辨识理解能力。

第二个层面:基于第一层面基础之上的素养拓展。这一层面的素养涉及公民如何在参与式媒介素养的指导下更好地生活、工作、学习于他们所处的媒介化社会中。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针对公民个体还是公民群体,要具有参与式媒介素养,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开展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

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

要使公民能更好地利用参与式媒介推动自身、社区、社会、人类的发展。进行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极为迫切。结合目前的情况看,推进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做好两个层次的工作。

首先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的拓展。这一类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为主。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更多地融人参与式媒介的内容。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则是为了开展媒介教育大众化提供合格的教学人才。

其次是针对大众的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在这一层次上,应该根据不同的群体来展开。对中小学生。要结合我国实施的新课标课程改革来进行: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则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教学资源,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接受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对社会其他群体,则利用各种参与式媒介,以更适合这些群体接受习惯和特点的方式开展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

以上两个层次必须结合起来,针对各个群体开展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更好地营造适合参与式媒介良性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这一方面是我国中小学新课标改革为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公民素养的需要。

总的来看,在人类进入数字媒介化时代,进人参与式文化生态环境之后,参与式媒介的发展必将成为影响人类相互交流,自我实现的重要推手。具有了参与式媒介素养的公民,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推动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样的时代正在到来。

媒介素养范文3

【关键词】弱势群体 媒介素养 发声 表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普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达平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又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对此,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势群体与媒介素养

郑杭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指出“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李学林在《社会转型期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意义及其政治对策》中认为“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能力或机会处于劣势而只能较少地占有各种社会资源的人群共同体。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分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导致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综上所述,弱势群体应是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在社会生活中无法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社会竞争,而日益被边缘化的群体。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媒介使用,因此我们进一步将弱势群体限定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处于一种不利状态,有表达的欲望却无法使用适当的媒体来行使自己表达权的群体。

媒介素养,最初由英国学者提出,是国外的许多传媒学者和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1997年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后,大陆学者开始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关于媒介素养,也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张志安在《解读媒体素养教育》中提出“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而段京肃、杜俊飞在《媒介素养导论》中提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而且是方法和技能,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生存能力。”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媒介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接触媒介的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使用媒介的问题。

二、通过传统渠道表达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广电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成为了弱势群体主张权益、诉求利益的一条惯常渠道。但是现况却是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自觉地避开底层的弱势群体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城市市民、白领和中产阶级等。北京青年报曾对他们的目标读者群进行了一个勾勒:“他(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学历,供职于政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是拥有较高经济收入和消费投资决策能力、对于流行时尚敏感的、享有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活用品的城市人。”显而易见,按照这家都市类报刊对他们读者群的勾勒,弱势群体被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因此,在大众媒体每天报道主流价值观的新闻的时候,一些有冤不能伸的弱势群体只能选择另外的表达方式。

三、互联网是弱势群体首选的表达渠道

从新世纪开始,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09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8.9%。无疑,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的生力军,也逐渐体现出它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首次彰显了网络舆论强大的力量。从此,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或者网民直接对某事件中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使得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伸张的事例越来越多。人民网《2009年度网络热点事件排行榜》①第一的“邓玉娇案”,相对于当地的官员,网络舆论明显倾向于处于劣势的邓玉娇,最终此案中邓玉娇被判免于刑事处罚。正是网络的出现使得弱势群体相较以前更容易发出声音,也更能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的不通畅,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发声的首选渠道。

四、媒介素养是限制使用网络表达的瓶颈

网络虽然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网络作为新媒介也对使用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果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打字、不会上网,通过网络渠道发声又从何谈起。因此,弱势群体要通过网络发声就要拥有基本的媒介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用网络媒介已日益成为普通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经济、地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有很多群众还不会使用网络。而当这些人想要发出声音的时候, “不会使用”就成为导致他们无法发声的元凶。正是因为不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基本媒介素养,他们很难通过网络媒介来发声,以改变他们不利的生存与生活状况。在信息时代这些不具备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的人就是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由于这些弱势群体媒介素养差,他们占有和传播信息的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与主流人群的差距较大。对他们来说,信息的占有与传播的不平衡仿佛一条鸿沟,难以逾越。如何跨越横在社会弱势群体面前的这条信息鸿沟,为弱势群体提供通畅的社会表达的渠道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够与普通人一样使用网络媒介,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发出声音。

目前,“我国电脑和网络用户主要集中于男士、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②不少调查都证实了上述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越高。从经济角度看,地区经济越不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越是难于使用网络发出声音。虽然我国网络用户的结构在不断优化,农村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达到10681万;但在比重上,农村网民仍只占到网民整体的27.8%③。从这点也看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群众使用网络表达自己也比城市居民更少。从网民的主要学历构成上,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网民占到总比重的64.5%,而大多数低学历群众使用网络的比例较低,自然通过网络渠道发出声音的几率也较小。

无论是从经济状况还是学历水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网络使用率都是较低的,造成这种客观现象的一大主因就是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匮乏,这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硬件”。而另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就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软件”――媒介素养。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意识相对较落后。CNNIC的《报告》显示,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相对于缺乏相应硬件,缺乏电脑和网络使用相关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这也反应了当下,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表达的真正瓶颈――缺乏媒介素养。因此,加大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是完善和加强弱势群体发声机制实现弱势群体自由顺畅的通过网络等新媒介发声的基础。

弱势群体的发声,尤其是通过网络发声,涉及到弱势群体本身的媒介素养。当弱势群体无法使用、驾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时候,发声就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能使发声的整个过程更为有效,应该从最基本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尤其是使用网络这方面着手,积极提高和拓宽弱势群体的网络使用率和范围。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边远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媒介素养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和政府明白仅仅从硬件上实现普及还是不够的,新媒介的使用伴随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进行使用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弱势群体的表达。■

参考文献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4页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10年1月

媒介素养范文4

中国对于中学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但是仅仅局限于几所中学在校本课程形式上的探索,并没有正式被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当中。直到目前为止,媒介素养教育普遍用于英语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其中,不仅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更为具有可行性。

二、中国开展中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

(一)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语文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

目前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因此,虽然媒介素养教育在部分学校有所应用,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要使处于研究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地推广,就要以中学语文教育为基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在欧洲地区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中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育,从中国中学语文教育的实情出发制定出语文媒介素养教育方案。从教学的角度而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引入教学经验多同时,要慎重选择,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理念,并从时代的角度出发融入各种因素。这些要素会在语文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对于中学语文素养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对于媒介素养教学有所清醒认识,避免产生误解。比如,对于一些语文教师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媒介素养融入其中,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虽然中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实践教学才刚刚起步,但是对于相关研究由来已久。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认真领会其中的要旨,才能够恰当地将有关要素融入其中,结合实例促进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完善。

(二)从提高学生的理性判断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育

要推进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教师在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可以使学生养成实施怀疑的态度。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流行已久,中国要对于该种教育方式有效运用,就要将传统的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打破,将含有新闻要素的因子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开拓语文教学视野,并与社会环境有效整合。比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网络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将教科书内容无限扩展到网络空间中,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体会教学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对于阅读内容进行判断,并做出评判。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大量地阅读并思考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在立论的同时,寻找论点的支撑点。随着学生的思考空间无限扩大,就会对于有关内容形成清晰的层次感,将各种实践要素贯穿于阅读内容中,因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这段情节从电视节目、各种娱乐节目以及网络评论等渠道有所获得,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经过精心剪辑的红楼梦判断,配合教材内容。学生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印象转向课文内容的理解。大众媒介以及影视信息对于学生可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并形成固有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以适当引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结论

媒介素养范文5

人大代表“不愿”、“不敢”和“不会”发言,显然是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大众媒介是政治传播的“扩音器”,作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亟需“补课”,这是人大代表更好履职的需要,也是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需要。

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可以从信息的“获取”、“筛选”、“呈现”三个层次去培养。“获取”即利用移动终端上网、安装客户端,或者是运营微信公众账号把代表征集民意的平台搬到互联网上、智能手机上,借助新媒体手段把“热腾腾”的民意带进人代会。

“筛选”即比较过滤,去伪存真,并将这些内容加工整理成履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准确、客观、深入的信息。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泥沙俱下。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常常淹没在信息的大海里。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排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干扰,理性、客观地将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放到宏观的政治及经济背景中来综合考量,“淘”出有价值的部分。

媒介素养范文6

一、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如何通过网络高效率地获取信息,并非易事。要注重搜索引擎、网页链接等工具的使用,在获取目标信息时“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新媒体平台或者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已逐渐成为反映百姓呼声的重要渠道,因而要增强运用新媒体能力,深入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圈子”倾听民意。“兼听则明”,要打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学会在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与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之间“自由切换”。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海量、新鲜,但“碎片化”,真假难辨、泥沙俱下。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常常“淹没”在信息的大海里而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要将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与在走访选民的过程中,在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的过程中得到的信息比较对照、筛选过滤,进而去伪存真,“淘”取有价值部分,并将这些内容加工整理成履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准确、客观、深入的信息。马尔库塞曾说过:“不要相信所有的话,所有的报道。每个问题上,都会有好几个立场。”媒介背后的立场,与商业利益和意识形态倾向紧密相连,对任何媒介信息都应放到宏观的政治及经济背景中来综合考量。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会影响政府的行动和决策。因而,排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干扰,理性、客观地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尤为重要。

二、随着民主法治的推进和人大制度的完善

人大代表正从“流于形式”向“货真价实”转变,“为百姓谋利益”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大代表的自觉追求。与此同时,选民对人大代表“为我代言”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在一些事关区域内的重大事项上,在一些社会热点、民生焦点问题上,因人大代表集体“失声”而激起选民“人大代表去哪里了”的诘问,并非个案。人大代表乃民意代表,既要学会“代”,更要学会“表”。在获取、筛选、解读信息的前提下,人大代表要自觉借助媒介,勇于表达观点,善于引导舆论,在职责范围内,理直气壮地发声,强化受众对代表和人大的认同。“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媒体”时代,不妨将提升人大代表的媒介素养作为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一课。

作者:陈波 单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浙江人大》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