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滕王阁序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1
(1)白话释义:形容建筑精巧美丽。
(2)朝代:唐
(3)作者:王勃
(4)出处:《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翻译:重重高山,好像要冲向云霄,建筑物的精巧美丽,真是地面上独一无二的。
2、雕梁绣柱
(1)白话释义: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2)朝代:明
(3)作者:施耐庵
(4)出处:《水浒传》第六十六回:雕梁绣柱
(5)翻译:建筑物的奢华。
3、雕栏玉砌
(1)白话释义: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2)朝代:五代
(3)作者:李煜
(4)出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翻译:富丽的建筑物应犹在;只是容颜变了;问君能有多少的忧愁;只能说是像这江水,源源不绝的向东流。”
4、层楼叠榭
(1)白话释义: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2)朝代:清
(3)作者:刘鹗
(4)出处:《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楼叠榭一般。”
(5)翻译: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建筑物错落有致一般。
5、碧瓦朱甍
(1)白话释义: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
(2)朝代:唐
(3)作者:杜甫
(4)出处:《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2
一、望词性
文言文在词语组合上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大量存在名+名、动+动、动+形、形+代等特有的组合现象。翻译时就要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观“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现象,进而准确把握词语对译的技巧。如:
1.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翻译为“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它采用两个名+名的组合形式,中间用“而”连接,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可知,名词不能支配名词,所以“襟”“带”都应该作动词用,即名词活用为动词,亦即名词的意动用法。
2.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生生”翻译为“维持生活”。它采用动+动的组合形式,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可知,动词不能支配动词,所以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动词活用作名词“生活”。
二、闻词义
文言实词是解释文言语意的关键所在。但这些实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有相同、相近、相反、相异的情况,理解起来较为复杂。我们必须广“闻”实词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才能正确落实其现代词义。如:
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庄周《逍遥游》)“辩”不是“此小大之辩”的“区别”之意,而是“变化”的意思。“辩”是通假字,通“变”。
2.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不同。这就是一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如果少“闻”词义,我们在翻译时就可能“病”(错误)矣!
三、问用法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乃、其、为、则、之”等,我们要深入“问”询它们的用法,通过分析它们在句中衔接和连贯的对象,判明上下文的关系,从而精确把握其用法。如:
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连接“尽吾志”和“不能至”,前后语意构成转折关系,因此其用法是表转折,译为“却”。
2. 鹏之徙于南冥也。(庄周《逍遥游》)“之”连接名词“鹏”和动词“徙”,两者构成主谓关系,所以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
如果不问用法,我们就可能翻译出前后矛盾甚至可笑的句意来。
四、切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所以,我们要“切”准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等的脉象,通过对这些句式的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如:
1. 都督阎公之雅望,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驻。(王勃《滕王阁序》)可译为: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远道来临,有美好德行的新州刺史宇文氏在此地暂时停留。“之”连接名词和后置定语,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要把定语提前。
2.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韩愈《祭十二郎文》)“何”疑问代词,“谁”;“尤”动词,“怨恨”。“何尤”,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译为“怨谁”。
望闻问切查难点,细微末节看差异。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望词性、闻词义、问用法、切句式等方法,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敏锐把握这些采分点并精准翻译,才能在文言翻译中得到高分。
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句子。
尚节亭记(节选)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1. 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2. 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3.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4.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1. 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注意:“芳”“忘忧”“出污而不染”等词类活用,虚词“而”的用法,三个判断句)
2. 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注意:“以玉”“以象”“以欹”介宾短语后置,“以之”中“以”的用法)
3.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注意:“之”“以”等虚词,主谓倒装、被动句、判断句等句式)
4. 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便就能这样吗?(注意:“名”,名作动,虚词“之”的用法,“岂……哉”,疑问句式)
【译文】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难道仅仅是好玩罢了?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并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表现他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3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互文的常见形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相关的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互相补充。例如:①“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意为“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②“朝晖夕阴。”(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意即或朝晖夕阴,或朝阴夕晖,也就是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二、对句互文。即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彼此相互补充说明。例如:①“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全句是说“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粘上美丽的花黄”。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句中“榆柳”和“桃李”互补,是说陶渊明的田园居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桃树李树和榆树柳树。
三、多句互文。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相关词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合而见义。例如: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句中“燕赵”、“韩魏”、“齐楚”对举互文,应理解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句中“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互补见义,应理解为(兰芝)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
四、隔句互文。即两句互文之间有别的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其中,“若出其中”是隔句,“日月”与“星汉”互文见义,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断运行转动、灿烂夺目的日月、星汉都如同出于沧海之中一般”。②“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句中的“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理解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虽然不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修辞之列,但它在中学教材中的使用较多,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加之教材对这种修辞手法未作系统的介绍,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引导学生理解互文句子,是非常必要的。遇到互文,翻译和讲解时要特别留意,不能把它割裂开来,要瞻前顾后,才能正确、完整、全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那么,如何理解互文的句义呢?根据互文的结构特点,可采用以下方法来理解:
一、对上下文分别保留的互文,用合并同类、概括整合法加以理解。
例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是互文见义。“喜”的原因不单是“物”(客观环境),还有“己”(主观一方,自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因而应理解成“不以物、己喜,不以己、物悲”,译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不因为外物而高兴、不因为自己而悲伤就大错特错,大大缩减了语句表达情感和思想意义的容量。这一句高考曾考过,考就考学生知道不知道这是互文。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的“主人”及“客”为互文,“下马”和“在船”并不分属于“主人”和“客”,“主人下马”这部分省了“客”,“客在船”这部分又省了“主人”,理解时宜把二者相加,互相补充,即“主人、客下马,客、主人在船”,译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若单纯地理解成主人下马在岸,客人登船,显然与后面的“举酒欲饮无管弦”等内容不符。
③“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句中“东西”与“左右”为互补见义。诗的上句省了“左右”,下句省了“东西”,即东西不只是“植松柏”,也“种梧桐”,左右不只是“种梧桐”,还“植松柏”。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在东西左右(即四周)种上了松柏、梧桐”。松柏是坚挺、伟岸、坚贞的象征,梧桐是凄楚、悲怆、哀伤的象征。作者用互文手法,既表现出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爱情的坚贞高洁,又显示出他们婚姻结局的悲戚哀愁。
二、对上下包含、互相渗透的互文,用前后互相补充、融会法加以理解。
例如:①“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这两句对举见义,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以互文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喜悦的心情。
②“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诗前后对举,但在意思上却话中有话,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意思是:花丛中的路从来没有为客人而扫过,今天为你而扫;蓬门从来没有为客人开过,今天为你而开。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去国怀乡”是互文,应理解为“去国去乡,怀国怀乡”,即“远离国都和故乡,都有着深深的怀念与牵挂”。如果望文生义理解为“远离国都,怀念家乡”,那么“去国”而不怀国,“怀乡”而未去乡,岂不文气大乱?
三、根据互文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的特点,利用已知词义推知未知词义。
例如: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由于这两句诗结构相同,“时”与“序”处于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序”就是“时”的意思,即季节。同理,“三秋”就是“九月”的意思。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4
【关键词】标题 注释 意象 组词调换 回顾检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43
诗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要想鉴赏准确,夺得高分,必须读懂诗歌的内容,弄清诗歌的情感主旨和精神意蕴。那么怎样做才能读懂诗歌呢?其实就是学生能够准确翻译每句诗歌的意思。由此提出“三步法略”作为参考。
第一步:浏览三方,略知大概。
所谓三方,其实就是诗歌呈现的三个方面:标题,注释,正文。诗歌的每一个方面其实都在为情感主旨服务,因为一首诗歌能够触动人心的还是诗句中所渗透的感情。那么怎样从这三方面挖掘出我们想要的东西呢?
1.看标题,定题材。标题是一首诗歌的眼睛,也是整首诗歌的导向。往往从标题当中,我们就可以确定出诗歌的题材,甚至是诗歌蕴含的感情。比如陈师道的《舟中二首(其一)》,交代了地点是在江中船上,暗示诗歌题材为羁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直接表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韩琮的《暮春核送别》,则告诉我们诗歌的题材为送别。这些诗题,只要我们仔细辨别,有所积累,就能准确看出它的题材是什么。
2.看注释,晓暗示。注释里往往暗示着重要的信息,一定要仔细阅读,切不可放过。比如杜甫的《岁暮》,注释中有这样一句话“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从这个注释得出的暗示信息是:诗人客居他乡的悲苦和不能上战场杀敌的愤懑;还有欧阳修的《琅琊溪》,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暗含作者遭贬后的丝丝苦闷之情。由此可知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内容非常重要,稍有不慎诗歌的情感方向就会偏离。
3.看正文,抓意象。诗歌的正文是诗歌的主体,要重点把握。诗歌往往是借景抒情的多,直抒胸臆的少,因而要着重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因为它是满载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比如黄庭坚的《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有这样一句话: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句中有两个意象:昼夜流淌的洛水和收帆的船只,诗人拿昼夜流淌的洛水来比人的思恋之情,表达了思念的绵长和情意的真挚,并希望远去的船儿能够收束脚步向北归来,再次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意。所以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就可以明晓作者的内心情感。
第二步:组词调换,通顺文意。
诗歌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精练。短短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意思,因此诗歌的跳跃性很大,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并进行组词勾连,让整个诗句的意思通顺连贯。
比如戎昱的《桂州腊夜》: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其实这四句话只有一个难点,那就是“赊”字的理解,我们常见的可能就是赊欠一类的意思了,放在此处明显不通,此时需要在脑海里寻找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赊字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王勃《滕王阁序》中“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自然应运而生,此处的“赊”就是遥远的意思,于是组词翻译:在腊夜,诗人坐到半夜三更,想要回家,路途仍然万里遥远。
但是下一句的翻译就有问题了,下一句组词翻译是:雪花的声音偏偏依傍着竹子,这个声音怎么会依傍竹子呢?雪花怎么会有声音呢?由此单用组词就不行了,需要发挥想象进行添加调换,雪花是从天上飘下来的,那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竹子上,因而用“飘落”一词更好;再者雪花飘落,本身是听不到什么声音的,要让它发出声音,只有借助外力,那就只有风了,所以形成的翻译就是: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
第三步:回顾整体,检查遗漏。
整首诗歌在翻译赏析完了之后,一定要回过头去,再次品读,检查是否存在遗漏点。有的孩子对诗歌的赏析直接就从正文开始了,其他东西根本不看,或者来不及看,有的看了也不懂。
比如黄庭坚的《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这个标题就难倒了很多学生,因为他们不懂文中的“次韵”、“见寄”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细心一点,看了一下注释,注释对次韵有解释: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看了这个注释,他们心里有点眉目了,就是黄庭坚写了一首诗去附和王定国,但是标题里的“见寄”,他们又搞不清楚了,见字遇到最多的意思就是看见和被动了,但是放在标题里翻译,根本不通。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5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采用串讲的方法,逐词解释,逐句翻译,完成以后,学生加强背诵,再配以词句的练习巩固。而对文章本身的欣赏与感悟,则浅尝辄止,一切以应对考试为主。可以说,这样的课堂,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没能深入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文章内涵,正如练功,不能打通经脉,只能是一知半解,云雾缭绕。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能做到“文”“言”并重,相得益彰呢。
首先,我们要重视经典的朗读及解读。
可以说,语言的学习方法,朗读为上,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的私塾教学,就是从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开始的,稍大点,就朗诵“四书五经”,孩子并不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可就是在反复的朗诵中,渐渐有了语感,熟悉了语言环境,加之老师的指点,逐步领会了词句的含义,进而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朗诵经典绝对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那么,我们平时学习文言文,既要朗诵所学课文,还可有计划地给学生准备一些经典,比如上面提及的这些国学启蒙读物,再比如不可不读的《大学》《滕王阁序》等等。
第二,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学习文言文,实际上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当然,作为我们的母语源头,学习上更与亲近感,更有归从感。但不管怎样,都要从最根本的抓起,那就是词汇。学习的过程,就是词汇积累的过程。唯有掌握古人的词汇,方能读懂文意,领会内涵。古汉语的词汇,无外乎也是实词和虚词两大类,鉴于汉语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部分延续使用的词汇,自然无需过多讲解,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古人“专用”的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先是虚词的用法,应结合所学课文的具体语境讲明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并让学生整理记录。再者是实词的含义,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这四类文言现象,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要分类指导理解并整理。
滕王阁序翻译范文6
关键词:文言文 技巧 推断
一、借助字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例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中的“销”字,其读音与“消”字相同,“消”的含义是“减少、消失”,则我们可以推断,“销”就是“消失了”,成语“销声匿迹”的“销”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汉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声旁也可以对我们理解词义其辅助作用。例如:“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匪”的声旁为“非”,“非”的意思是“不是”,那么此处“匪”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借助字形推断
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1)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2)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骈”的声旁和形旁都为“并”,即是“并列、一起”的意思,“俪”是“成对”的意思,故而可判断“骈”释为“并列、对偶”是正确的。“造”的形旁为走之旁,联系下文“大国之城下”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和“登峰造极”中的“造”字意义一样。“造”字的其他意义(如“制造”“成就”“始”等)显然与句意不合。
三、借助词性推断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名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动态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我们可以借助句内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即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如“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的“妻”字,因“妻”与“彧长子恽”均为名词类,据两名词并列前者多为动词的规则,可以推知“妻”为“嫁”之意。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中的“妻”字也是“以女嫁人”这个意思。再比如“鸟覆翼之”(《诗经·大雅》)中的“翼”字,如果译成“翅膀”,很明显是讲不通的,整句不可能翻译为“鸟覆盖翅膀”。其实此处“翼”是动词,是“用翼遮盖,保护”的意思。
四、借助语境推断
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现代汉语中的“孩”字是指小孩,但是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中的“孩”译作“小孩”是不通的,应该讲成古义“小儿笑”, “未孩”就是还不会笑。 现在我们所说的词语“孩提”的意思实际上是指“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孟子·尽心上》中就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这样的话。又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结束”在今义中是“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在这里联系上下文,则应该翻译成“整理好装束”,和今义完全不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开张”今义为“商店开始营业”,在此处联系语境,应该讲成“不闭塞、广泛”,整个句子应译成“陛下您实在应该开诚布公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从而发扬光大先帝(刘备)所遗留下来的美德”。
五、借助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上下句中处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往往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由文中的“灭”可推知“族”也是“灭亡”之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由“用”可推知“以”也是“任用、重用”之意。
六、借助课文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