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概念范文1
日前,在海口举办的2013年IBM云计算大会上,《软件和信息服务》杂志总编辑王晓民与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先生就云计算的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下为对话内容:
王晓民:如果对云计算过去五年的发展做一个总结,你会用哪些关键词呢?
王胜航:云计算最开始是一个概念,概念完了就是“迷茫”,然后是“涉水”,之后开始“应用”,开始“落地”,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创新”和“整合”。
王晓民: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王胜航:前几年我们遇到客户更多的是说我要做云,问做什么云,说不重要,就给我做一个云。但是现在,客户会告诉我们,要通过云计算更好地为他的客户提供服务,要达到什么目的。
比如我前不久见一个客户,公司业务是销售高端楼盘。客户对我说,要做个云来支持销售,我说为什么?他说高端楼盘的消费人群很多没时间到楼盘现场去看房子,需要销售代表带上便携设备到客户身边展示楼盘的平面图、立体图、效果图等等,同时通过这个应用进行房价的探讨和价格的计算等,最后还得用便携打印机把合同打出来,这样才可以签单。这就需要用云来去实现。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客户正在转变,客户在表达对云计算的需求时已经完全从业务入手,能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云,如何用云帮到他的业务了。
王晓民:IBM在云计算市场的表现如何?
王胜航:IBM是定位于企业级云计算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IBM做云计算跟其他的企业是不一样的,我们更侧重于如何帮助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通过云计算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和转型,这是我们过去三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2012年IBM全球云计算业务比前一年增长超过80%,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比全球的业绩还要好。
王晓民:云计算发展了五年,您觉得对于云计算的理解方面,目前阶段客户还存在哪些比较典型的误区?
王胜航:我觉得误区还是有的,比如说有些人给你提出我要做云计算,但是他的思维还是在虚拟化,实际上虚拟化只是云计算必经的一步。也有些人是为了做云计算而云计算。而真正的云计算需要和客户的商业需求相结合,到底是想通过云计算去节省成本,把IT变得更灵活,去适应市场的变化,还是希望通过云计算拥抱更多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企业,把饼做大,大家一起赚钱。这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我们的观点是云绝对不仅仅是IT的事情,云计算不仅仅是数据中心建设、虚拟化等,更大的意义是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企业实施云计算一定要从业务角度切入,即花的是建设云的钱,赚的是业务的钱,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云的模式。
王晓民:云计算应用要在硬件等方面先投资,然后再有业务应用开始跑,期待有更多的用户出现。所以从分析来看,云计算的应用结果有滞后性,这是否也是云计算的风险所在?
王胜航:要使得企业的云计算真正发挥价值,一定要从企业的业务战略着手,将云计算与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和推广模式相结合,想清楚做云计算的业务模式是什么。但是现在有一些客户将建设云计算的重心更多放在IaaS,前期投入很大,但是没有想清楚业务模式是什么,这个平台很难持续,所以企业会觉得投资回报的周期长。
目前市场上很多客户对云计算的投入开始向上迁移,移到SaaS,也是因为其投入少,产出快,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王晓民:在探讨云的时候会发现,一个云计算模式要成型,需要多方角色的参与。IBM在这里想扮演什么角色?
王胜航:云计算不仅涉及某一个部门、某一个流程或某一个企业,云计算更会涉及行业中、区域中的各相关企业与机构。因此,云计算的成功落地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共同推动。
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客户在他自己的领域里非常安逸,用惯性做事,而如果突然有一天,客户被市场逼迫必须要做出改变,这时,客户往往不知道找谁帮他。IBM愿意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知道很多行业和企业的变革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会与客户交流,也许通过双方合作可以做出新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一个相互碰撞的过程。
IBM在云计算领域耕耘多年,2012年,我们的客户数量比2011年翻番,目前我们已经有超过5000多个私有云的客户。我们在全球投资了40亿美金用于收购SaaS的公司。
云计算已成为IBM2015年路线图四大核心发展计划之一。作为这一路线图的一部分,IBM预计2015年云计算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
王晓民:如果客户出现了云计算的需求,IBM内部是如何进行需求响应的?
王胜航:IBM整合了自身各个部门的云计算能力,利用各个业务部门的专家与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整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而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的成立则是这一整合行动最有力的证明。
目前,我们将云计算客户大概分成四种类型,一是要新建云数据中心;二是已经有大量的已购设备要做云的转型;三是要做云的服务商;四是要建行业云。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响应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客户招标,是硬件需求,需要配额相应的虚拟化软件等等,可能会由硬件部门主导这个项目;如果这是一个已建的大数据中心,要做云的转型,可能会由软件部门主导;如果是一个创新的云计算模式,往往是由全球服务部主导。我们会对每一个项目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和判断。
云计算概念范文2
关键词:VMware;云计算;虚拟化;VMware vSphere
中图分类号:TP3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其在信息技术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VMware公司将云计算引入到IT基础架构中,进行虚拟化平台构建,并将其作为私有云和公共云的基础,采用联邦和标准来连接各个云计算的基础架构,构建一种可响应不断变化业务需求的云结构。VMware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改变服务器、存储以及网络平台的公司,在这几项技术的交叉上发展虚拟化云计算技术,开发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求的信息系统和资源管理平台。
1 虚拟技术概述
2006年-2008年,云概念一被提出就受到IT界内人士的重视,各大IT公司纷纷研发云产品,云计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从广义上来说,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服务器向不同的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软件租借、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的服务,其中涵盖了多种技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其中,虚拟化是云计算技术的基石,是其得以实施的关键技术,只有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软硬件、操作系统、存储、网络等的虚拟化,才能将这些IT资源纳入到云计算的范畴内,最终实现云计算的目标。虚拟化技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如: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下面就虚拟化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服务器虚拟化就是将服务器的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使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十台乃至上百台处于不同地区的虚拟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的方式有两种:寄宿虚拟化和原生虚拟化。前者是指虚拟机监控器安装在宿主的操作系统上,其能利用宿主的操作系统实现硬件资源的抽象化和虚拟管理。后者是在硬件上建立虚拟化平台,虚拟平台提供接口和指令集支持虚拟机的运作,这种方式实现起来非常复杂,典型的产品有:Citrix Xen Server、VMware ESXI Server。
桌面虚拟化能有效提高桌面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实现桌面与终端设备的融合,终端设备则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桌面虚拟协议调配桌面资源。在企业网络架构中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能有效减少软硬件的购置成本,降低企业的生存发展风险。
网络虚拟化就是对网络设备进行抽象画,一个网络设备具有多个网络设备的功能,一般由虚拟专用网和虚拟局域网组成。虚拟专用网抽象化网络连接,允许远程用户访问组织内部的网络。虚拟局域网就是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变成多个虚拟局域网。网络虚拟化能抵御来自Internet的大量威胁,确保用户的安全访问。
2 VMware虚拟化的新起点――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的又一大创新性发明,受到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关注。云计算提高了用户的自主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实现对资源计算和应用的弹性化。因此,构建云计算不仅仅要考虑到软硬件配备现状,还要有良好的基础架构,构建资源池,提高虚拟化程度,推动虚拟化云计算的实施。
2.1 与传统IT理念的区别
VMware虚拟化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IT服务理念,其使得传统的IT技术变成服务的IT和随需应变的IT。当IT作为技术时,其能够强化云计算的功能;当期作为服务的IT时,其又变成一种消费方式,仅仅只是以技术的形式而存在。所以说,VMware虚拟化云计算比传统IT理念有更加强大的功能,既能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又能提供更多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和业务需求。当然,企业在应用虚拟化云计算后,无需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大幅度的重新分配和部署,其存在的最大功效就是使企业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节省更多的时间、人力、成本等,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2 提供自动化服务模块
虚拟化云计算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能将专门的东西放到云上,也能兼容各种应用系统,还能保护现有投资。提供自动化服务模块,使虚拟化云计算具有自动化服务、自动化部署的功能。其中,自动化部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进行推倒重来,那样只会导致企业现有的所有软硬件以及其他投资都要报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步步实现的,不是今天还不是云,明天就突然变成云了。另外,云计算作为一项新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许多人对“云计算”云里雾里,认为其不现实,不知道其是否能与企业现状结合起来,不知道如何控制风险,不敢迈出第一步。这一现象就像大家刚接触虚拟化时的状况一样,虚拟化也是从细节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循序渐进过程,逐渐从部门延伸到整个企业。
2.3 构建资源池
运用虚拟化技术构建资源池是实现云计算的第一步,运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构建资源池,这个资源池中包含服务器、桌面、网络、存储、软件等资源,让用户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资源池的构建成本,打破传统物理限制。通过虚拟化技术,使传统的硬件和应用系统向云一样漂浮起来,将硬件变成统一的特性,为云计算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从具体的实践来说,迈出虚拟化资源池构建这一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这就好比水电厂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水电厂由专业人员负责水资源、电能资源的生产、输配,而用户只需要拧开水龙头就会有水,他们不会去关心水是如何产生的,是通过哪些步骤流到这里的。云计算的实现也是如此,专业IT人员负责云计算的构建和实现,用户只需要通过客户端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对资源的利用。因此,未来的虚拟化云计算就是要实现按需所取,按需支付,用户无需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
2.4 数据安全
企业的数据具有安全性、保密性特点,VMware公司希望在构建的虚拟化云计算中保证企业数据的隐私性。对此问题上,VMware公司推出的vSphere和vFoundry就是解决方案。企业用户无需将企业的数据放置到云上,而是将云放置到企业内部,企业运用其防火墙、杀毒系统等安全防控措施来保护数据。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建立使企业实现数据的隐藏和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当然,虚拟化云计算是一个动态化不断演变的技术,它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发达,为更多用户带来助益,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VMware vSphere虚拟化云计算技术架构
VMware vSphere是VMware公司在原先的VI3基础上推出的系统,被称为业界首款云计算操作系统,其应用程序、操作程序、底层硬件是相互分离的,IT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从应用程序中看到专有资源,而服务器则称为资源池对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作为一项重要的VMware虚拟化云计算技术,VMware vSphere利用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变成云计算基础架构,运用虚拟化技术提供自动化部署和调配功能。
3.1 云端部分
云端部分就是指平台和架构部分,一般可分成内部云端和外部云端。内部云端由硬件设施组成,运用vSphere实现对云端资源的统筹调配。外部云端则是将第三方提供的资源集成到企业的IT架构中。
3.2 架构服务
架构服务是vSphere的底层,运用ESX和ESXi服务器实现硬件的虚拟化,一般包括运算部分、存储部分和网络部分。运算部分由ESX/ESXi、DRS组成,其中,ESX/ESXi实现服务器的整合,保证服务品质,进行流水式测试和部署;DRS是按需调整资源配置,保证负载的平衡。存储部分主要是由VM所在硬盘的文件系统VMFS和动态分配大小Thin Provisioning等组成,减少甚至消除计划内停机的出现,提高存储效率,其中的VMFS文件系统是一种高性能的集群文件系统,能在虚拟机和虚拟数据中心中访问共享存储。网络部分是通过网络元素实现的,通过网络元素,将部署在物理主机上的虚拟机实现物理环境中一样的网络连接。网络部分一般包括接口卡、标准交换机、分布式交换机等。
3.3 管理平台
vSphere的管理平台就是VMware vCenter,是管理节点控制和整合的主机,既可以安装在物理操作系统上,也可以安装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该管理平台能有效提高虚拟基础架构各个层次的可见性和可控性,充分发挥vSphere的自动化管理潜能,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伸缩,实现系统的扩展。
4 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将会渗透进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VMware公司的虚拟化云计算为云计算的应用开拓了道路,其推出的VMware vSphere是世界上第一个云计算操作系统,改变了人们对虚拟化技术的认识,改变了传统IT理念,将逐步取代企业的整体网络基础架构,重写IT理念,实现IT行业的大变革。本文对VMware虚拟化云计算中的虚拟技术、数据安全、资源池等进行了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白云川,钱敏谨.利用虚拟化构建资源池是实现云计算的第一步[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24):34.
[2]张魁.基于VMWARE VSPHERE的虚拟机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3.
[3]任昱,李青荣.基于VMware vSphere虚拟化资源管理平台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05):219-223.
[4]连鸿鹏.云计算VMware vSphere虚拟化技术的架构分析[J].软件导刊,2012(08):6-7.
[5]祝国辉.改变传统IT理念的VMware虚拟化云计算[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24):44.
云计算概念范文3
1SI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人们发现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特性与生物学中的流行病病毒有很多共性之处,所以有可能根据流行病的数学模型推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1991年,J.O.Kephart和S.R.White[1]联想到这种共性,首次用流行病的数学模型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根据Kermach-Mchendrick生物病毒传播模型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模型——SIS模型,如(1)式。Kermach-Mchendrick生物病毒传播模型描述了一定范围下的生物体在t时刻下处于两种状态之一:易感染状态(Susceptible)和感染状态(Infectious),而易感染者受到病毒感染变成感染者。SI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与Kermach-Mchendric模型不同之处[2]主要在于计算机病毒感染者能够以一定的治愈率δ被治愈马上转化为易感染状态,而生物体被感染后则可能死亡或获得免疫力,因此计算机状态转变过程是:SusceptibleInfectiousSusceptible。在当今云概念可能广泛实际应用的情况下,原有SIS模型的缺点——将所有的计算机被感染的比率和治愈率都规定为一定的,有可能得到改观。由于所有区域内的计算机都由一个功能强大的云端后台来控制,计算机病毒还有可能进行远程感染,各计算机被感染的概率会比较接近,受每台计算机的感染特征和连接率的影响减小,同时治愈率也是比较接近的。但另一方面,SIS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者被治愈后马上转化为易感染状态”与现实网络病毒传播特性相比变得更加不符。由于互联网提供云服务,执行云安全,被治愈后的计算机系统会集体升级杀毒软件、安装漏洞补丁,增强对病毒的防范、免疫能力,不会立刻转化为易感染状态。
2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在计算机病毒传播和控制策略的研究中,一些是基于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SIR)模型进行的。计算机病毒传播的SIR模型[3],又被称为经典普通传播模型:计算机被感染后可能瘫痪或获得免疫力,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其他感染者感染,属于“被移除状态”,则在确定范围下的计算机被划分为3个状态,易感染状态(Susceptible)、感染状态(Infectious)和被移除状态(Removed),如(2)式。计算机的状态转变过程为: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由于SIR模型对项轨线和阀值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计算机被感染后的变化,因而要比SIS模型有了提高[4]。当云端后台控制区域内的所有计算机时,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可能会被“移除”出体系外,进行隔离,也就是SIR模型中所说的被移除状态(Removed)。但SIR模型并没有考虑到在云安全已逐步得到应用的情况下,未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会在感染前就得到病毒信息,下载相应的漏洞补丁,升级杀毒软件,使计算机对此种病毒具有预免疫能力;实际中,不仅已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可以从传染中被移除,未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也有可能从传染中被移除。
3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RPastor-Satorras等[5]使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了在均匀网络上的计算机病毒传播过程,认为感染病毒后瘫痪或获得免疫力的计算机,可以一定的生还率μ再次变成易感染者,则计算机的状态转变过程为:Sus-ceptibleInfectiousRemovedSusceptible,提出了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其中,β表示一个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将病毒传染给与其它易感计算机的概率,δ表示一个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可以被治愈的概率。假如感染率β比较高,病毒则会大量传播;假如治愈率δ比较高,病毒传播则会得到抑制。SIRS模型考虑了更加具体一些,注意到瘫痪或获得免疫力的计算机有可能再次变成易感染者,但在云概念的实际应用中,这种可能性变小,虽然病毒感染有可能出现成片爆发的趋势,而由于云安全的执行,对病毒的控制也会进行较为系统的组织。
云计算概念范文4
武 佳
虽然在云计算技术的探索之路上,惠普一直表现得像个活泼好奇的孩子,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却相当谨慎。“按照当前的状态,云计算不适合运行SAP这样的企业应用程序。”惠普首席技术官Russ DanielsDanielsg言不讳地表示,重要任务应用程序最好在内部的IT系统上运行,比如运行库存管理等流程的交易应用程序就不适合云计算,因为云计算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性,不能作为IT部门成熟的替代交付模式。要在云计算环境中经济地运行,企业软件需要重新制作,
惠普虽然表面看来并不像IBM或者微软那样不遗余力的推广云计算,实则也为心目中的“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最明显的莫过于2008年以120亿美元收购EDS公司。把长于提供外包服务的EDS收于麾下,惠普“云服务”提供商的想法不言而喻。
云计算将是“行业内一次重大的思维转换”,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Thomas E.Hogan曾这样表示。重组后的惠普实验室(HP Labs)将注意力集中在帮助惠普及其客户利用云计算发展趋势方面,并将云计算作为惠普“一切皆服务”愿景的驱动力。
与过去不同,对于用户而言,不论是针对手机、笔记本、台式机,还是服务器等,用户在享受云服务的时候,不再去关心服务的提供厂商,或者该服务由谁管理或谁在后台控制,用户真正关心的将是,这些服务通过眼前的这些设备,能帮自己做些什么。
在云服务时代,用户只关心服务的形式。
那么,对云服务而言,“可扩展性”就是一个症结,云服务要求不只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要求它能够同时满足一百万个甚至更多的需求,如果IT厂商提供的云服务的安全性、性能和可用性得不到保证的话,将使企业的业务面临危机。因此,维护企业关键业务的最佳性能与最强扩展性不仅是企业购买服务的诉求更是云服务提供商面临的巨大挑战。只有当云服务的厂商可以按照承诺提供能够保证性能、可用性和响应程度的服务时,云服务才更有可能被企业广泛采用。
因此惠普实验室在其最为擅长的打印领域推出了一项可以应用的、基于云计算的云服务――云打印。云打印使两件事情成为可能:第一,你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打印,而不需要随身携带打印机;第二,还能随时随地存取上传到“云”的所有文档。在使用云打印服务时,无需账号、注册或者登陆,你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访问惠普的网站并下载一个软件,然后在自己的PC上创建虚拟打印机,就可以轻松使用了。
甲骨文:“艳阳”驾云
孙 泠
“云计算概念已经被扭曲了,现在的云计算几乎包含了我们要做的一切――你甚至找不到一家不宣称自己是云计算的。计算机行业是唯一一个比女性时装界还要追逐概念和潮流的行业……云计算对我们顶多是个广告概念。”甲骨文董事长在拉里,埃里森在2008年11月的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对当时红透半边天的云计算概念发表了一番犀利的嘲讽言论。
几乎同一时间段,sun公司联合创始人、原董事会主席斯科特・麦克尼利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几乎同样的不屑――“云计算只是一个可笑的概念。作为一句经典的服务器广告词,它让服务器的名字更性感。”
因此,当甲骨文宣布收购Sun后,人们纷纷质疑收购案对云计算发展产生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两个“NO”的合集更难诞生“YES”的正面效应。
其实,就像Ajax和HTML两项技术的诞生决定了10年后网络面貌的改变,基于虚拟化、可扩展文件系统和开源操作系统及软件,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必然而循序渐进的,唯一创新的可能只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被冠以一个新的名称。对此,埃里森表达的十分清晰――“我不知道我们做的(和其他厂商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云计算概念范文5
说概念:前景俨然十分美好
云制造并非很容易让人接受的一个词。作为一个概念,它显得虚幻而不可捉摸,而目前可供参考的实践也并不多。
该如何理解云制造?首先看其定义。所谓云制造,就是利用网络、互联网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它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服务化,进行统一、集中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系列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
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云制造的本质,那就是——云制造就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这与云计算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云计算面向的是计算资源,而云制造面向的则是制造资源,是不同的领域和分支。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的制造模式。这种制造模式可以使制造业用户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
业界认为云制造来源于并超于云计算。周平处长曾多次强调,云制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新名词,而是在借鉴了云计算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云制造作为云计算在制造业应用的分支,其出现恰恰证明了云计算行业化的发展脉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是周平对云制造核心内涵的概括,而这恰恰也正是云计算的基本思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进行了更具体的解释:“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他认为,云制造是希望采取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把“软件印服务”的理念拓展至“制造即服务”,支持我国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
因为云计算的作用,很多专家和企业家认为云制造能造就一个美好前景,他们认为云制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从最微观的角度来看,云制造可帮助企业破解一些管理难题。相较其他行业而言,制造业涉及用于生产制造的资源非常密集,而且目前制造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其路径也日益广泛,因此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制造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王健王健认为,制造业的复杂性和服务化趋势使得云计算这一理念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此外,与制造资源密切相关的物流技术,包含GPS、RFID、条码等在内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交叉融合都为云制造奠定了基础。
云制造能盘活企业资源,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数控机床制造商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建文认为,云制造能够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很多企业购买了昂贵的制造设备,但是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一定的浪费,如果能通过云制造的方式向其他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将有效盘活这些资源,企业也可提高经济效益。
宏观上云制造能抑制行业产能过剩。每个行业、每种产品都存在市场需求的周期性波动,如果每个企业都按照波峰需求安排生产就会造成浪费,而按照波谷需求安排生产又会供给不足。黄建文先生认为,如果借助云制造平台则可以按需定产,“波动状况下利用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适应市场周期波动,控制制造成本”。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赞同此观点,他甚至认为,有效匹配市场需求与生产的关系,减少盲目预测所造成的需求与生产的不匹配,从而抑制产能过剩,可能是在云制造应用初期最容易实现的切实好处。
谈落地:“想说爱你不容易”
但是云制造的落地是否就能非常顺利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概念到实现、研究到应用、成果到产业化,往往总是存在距离。正如黄建文所说:“云制造从概念上讲是好的,但存在问题。现在还不是真正实施的时候。”在业界看来,目前云制造的推广至少有以下4个难点无法避免。
制造资源整合难度大,成本高。云制造的首要目的是要整合制造资源,然而,制造资源/制造能力涵盖内容广泛,包括计算资源、设计资源、加工资源、协作资源、设备资源、物流资源、人力资源等,涉及到制造服务的方方面面,制造资源本身的流动性很差,如何去组织和协调?王田苗认为这种整合的难度非常大。云制造的推广必须要有低成本的良好的物流配送作为保障。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进行如此大的资源的整合虚拟化成一种可以云端化应用的服务,并通过云服务平台提供服务,这肯定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那成本问题又怎么解决?
现有信息技术是否可支撑云制造的需求?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亚洲IT总监马方遒认为,云制造落地需技术支持。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胥军博士则担忧现有的信息技术是否足够支撑如此庞大的、复杂的制造服务需求?再者,云制造与其他技术同样面临着信用体系、物流配送、数据安全、资金安全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相关标准系统能否配套跟进?黄建文认为,标准问题是云制造的一个落地难点,制造装备这样的硬件平台就存在一个标准化的问题,如果标准不统一,要融入到一个大的制造平台里可能会存在困难。而且在云制造实施过程中还会牵扯到企业的投入,生产的调整,服务价格的设定,参与各方利益的分配等等,内容要更多更复杂。北京第一机床厂总工程师刘宇凌也认为,云制造模式的实现要先解决游戏规则的完善问题,否则这些资源虽然存在而且也能获取,但却不一定能真正用好。
能否实现产业和市场化?胥军博士提出疑问:作为云制造服务平台,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化运作路在何方?如何生存和发展?再者,在这种新的技术模式、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介、专家(专业人员)、云服务提供者、云服务需求者又该如何互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对于学术界和产业界提出的在未来云制造的推广上可能存在的障碍,周平处长并不感到意外,“希望大家不要过分炒作云制造,不要将云制造形而上,理解为深不可测的概念,其实云制造是借用‘云’的形象,它是一个很朴实的概念,不是前卫名词,它的核心就是如何盘活制造资源的存量。” 他特别强调。
观点交锋
云计算是跨国公司“洗脑术”
云计算的实质在很早之前就提出来过,现在只不过是几个IT行业垄断者把游戏规则制定得更好罢了。云计算、虚拟化,是为其卖下一代的产品奠定基础。我不是反对云技术。未来我们只能买几家国外垄断者的产品,而且你不得不买。虚拟化 、云计算都是国外创造的,然后给我们洗脑,让我们付钱。
不得盲目推崇云计算
云计算被过分热炒了。云计算是新技术理念,但其本质就是虚拟化的问题,它的标准很重要。对云的选择应考虑公司的信息化程度、CIO与IT团队的能力。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企业上了云计算后的效果,否则时机不对或条件不合适,对云计算的盲目崇拜对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云计算概念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云计算 信息安全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万物互联等相关概念广受社会关注,成为IT界的热门话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和大多数应用软件信息转移到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网络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全部委托给了云计算服务商。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网络安全事件,云端网络数据中心被黑客或者病毒侵入,造成数据的丢失,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云计算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云计算的概念和特征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这个概念是2006年谷歌的一名工程师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提出来的,同年谷歌公司向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提供40台个人电脑,在华盛顿大学建成一个小型的云。2008年云计算迅速成为了互联网最热门的技术和关键词,随后,微软、雅虎、亚马逊等国际知名的企业也陆续开始开展了对云计算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对云计算概念定义比较准确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给出的: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付费模式能够提供快速、可用、按需的网络访问,用户就可以进入到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共享池。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用户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管理,或者与云计算服务商进行交互工作。
1.2云计算的特征
根据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云计算资源共享性。利用云平台,将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分配和管理,客户进入云系统,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数据信息;第二自助服务,云系统服务商只需要向用户提供账号和密码,用户就可用直接在云端找到自己所需要计算、存储的数据信息,用户不需要耗费时间对云端进行管理或者与服务商进行复杂的交互工作,因此大大便利广大计算机用户;第三是具有广泛的网络访问,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PAD等各种类型的终端平台就可以实现对云端的网络;第四具有延展性,云计算通过监控系统,能够每一个服务按照不同的策略动态分配到各种移动设备上,用户不需要对它进行管理或者处理,只要把设备在云计算系统上做登记,就可用纳入云计算的服务分配资源上,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扩展,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固定资源配置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五可度量性,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按使用量进行付费的模式,因此它有明确的收费价格和收费政策,并通过系统控制及时向用户告知,实现资源使用的透明化。
二、 云计算安全风险分析
2.1云计算服务的对外接口存在漏洞
云计算服务商往往会通过软件接口让客户进入到云平台,在云端进行查找、存储、计算等工作。而这些软件接口控制了大量的虚拟机,并混合了远程访问机制或者web访问,如果软件接口存在一些漏洞或者携带了病毒,那么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或者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他们侵入用户的数据中心,随意篡改用户信息。2011年,亚马逊系统EC2服务的一个控制接口出现了漏洞,这个漏洞被黑客利用随意修改和删除了亚马逊网络的用户。
2.2存储与传输中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它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以桌面系统为中心的应用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网络为中心的模式,它极大了改变了人们信息生产、交流、开发的方式,降低了人们管理数据信息的时间、人力成本,也改变了国家控制信息的模式。因此很多政府、企业和个人将大量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上,这些数据信息可能包含了国家政府的重要数据、企业客户资源和业务记录等等,如果企业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一旦黑客侵入到云系统中,他们可能随意将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或者更改用户密码,导致用户下一次使用过程中密钥无法解密,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年10月阿里云服务器磁盘出现错误,结果修复以后发现TeamCola公司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丢失。云计算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数据信息分布更广更多,如果云计算系统的加密技术不够强大,那么数据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遭受黑客等一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数据进行篡改。
2.3云计算被不法分子利用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它的发展前景,因此大量的企业涌入到云计算的研究和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和用户,一些云计算商不按照相关的云计算登记流程和提供分层次服务。因此一些不法之徒以低成本获取了云服务密钥,利用云计算平台向用户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和恶意代码、破坏系统的密码、制造网络僵尸。2015年5月20,苹果云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11项苹果服务系统中断了7个小时的服务,很多服务系统完全瘫痪,其他一些程序运行的非常缓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进行消费、投资理财。这也成为不少黑客攻击的对象,黑客利用系统漏洞侵入用户的个人计算机,窃取用户个人信息以后,登录用户个人网上银行,将用户的资金转移,
三、提高云计算信息安全风险的策略
3.1加快推荐云计算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
国家应该尽快建立云计算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数据云端管理规范,并解决云计算的IP、用户隐私和商业保密等相关问题;其次是建立云资格许可服务制度和云计算技术的相关技术标准。此外,涉及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社会公共安全的信息系统应该建立相关的审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云计算市场。
3.2加大云计算的研发
虽然我国云计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在系统操作、底层硬件的开发比较少,大多偏重云计算的建设应用。因此必须加大云计算关键技术的培育和研究,提高我国云计算技术的自主性。
四、结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云计算一定会是IT成为廉价的公共资源。然而云计算在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制约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信息安全风险依然是云计算攻克的主要技术难点。
参 考 文 献
[1] 臧超.电子政务SaaS云计算信息安全风险解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34):148,171.
[2] 李洋,张阳,陶锐等.云计算模式下信息安全风险管控与法规制定探讨[J].硅谷,2014,(10):160-161.
[3] 魏光禧.云计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防控措施[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