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车工工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车工工艺范文1
关键词:机械产品;企业创造;产品精度;车刀;安装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发展产业、管理理念及技术也开始转化和升级,对于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而言,这对一个机械制造企业良性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够完善,近几年,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缺少必要的监督,对此,为提高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就好似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就是改进机械制造技术。本文结合车工和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方面上的因素,对车刀零件工艺设计进行一个全新详细的描述。
1.车刀及其安装
车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是一个不能缺少的一个机械,他往往是应用旋转运动以及刀具上的直线运动对其进行加工,同时在其功能利用上,能够切削非常多种类,一般按其内容来讲,可以为车端面、铰孔等,其中在金属切削上,车床应用是最多的。
1.1车刀
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在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部分与切屑、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成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刀具在高温下进行切削的同时,还承受着切削力、冲击和振动,因此要求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具备以下性能:一是硬度要求,刀具材料必须具有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常温硬度在HRC60以下。二是耐磨性要求,耐磨性表示刀具抵抗磨损的能力,通常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材料中硬质点的硬度越高,数量越多,颗粒越小,分布越均匀,则耐磨性越好。三是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为了承受切削力、冲击和振动,刀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一般用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值表示。
此外,在选用刀具材料时,还要考虑经济性,经济性差的刀具材料难以推广使用。刀具材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因其耐热性较差,仅用于低速手工工具。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则由于性质脆、工艺性差及价格昂贵等原因,目前只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当今,用得最多的刀具材料为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刚。
1.2车刀的安装
车刀使用时必须正确安装,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是车刀不能伸出刀架太长,否则,切削时刀杆刚性减弱,容易产生振动,使车出来的工件表面不光洁,甚至会使车刀损坏。车刀伸出的长度,一般以不超过刀杆厚度的1~1.5倍为宜。车刀下面的垫片要平整洁净,垫片应与刀架对齐,而且垫片的量应尽量少些,以防止振动。
二是车刀的刀尖应对准工件中心。刀尖高于工件中心,会使车刀的实际后角减小,车刀后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增大;刀尖低于工件中心,会使车刀的实际前角减小,切削不顺利。要使车刀迅速对准工件中心可用下列方法:一是根据尾座顶尖的高度把车刀对准;二是根据车床的主轴中心高,用钢尺测量装到。
2.车外圆及安装
圆柱形表面是构成各种机器零件形状的基本表面之一。例如:轴套筒等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圆柱面组成的。
车削时,应根据工件要求和切屑条件合理的选择切屑深度、进给量和切屑速度。这三个要素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刀具的耐用度和生产效率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先考虑较大的切屑深度ap,其次是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最后才是考虑较高的切屑速度v,因为三者之中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以切屑深度ap最小,而以切屑速度v最大。
切削速度的大小是根据刀具材料及其形状、工件材料、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冷却液使用情况、车床动力和刚性、车削过程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来决定的。
同时在一般性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依据这些图表法或者有选择性的调查、明确这些切削速度,同时也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来判断。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因为高速钢车刀,其切削的速度比较快,而起切屑的物质颜色为白色或者黄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时由于选择速度的变化不一样,切刀的硬度不同,其切下来的切屑颜色、火花也会不同,通过这些因素来判断其性能,对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判断方式。
目前,我国在机械制造的设计制造的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准的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是一个机械制造业的大国,对机电产品有着比较大的市场需求。由于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已有比较高的水平,在吸收信息化技术后,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有比较高的质量水准近些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与精密仪器飞速发展,带动车刀技术水平呈现多位化、多功能化,同时发展中的新技术。
车工和零件加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在车工和零件加工工艺的时候,对它实施剧烈的搅拌,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运转速率,取得大约50%的固体的组分浆料,同时在基础上,将这些浆料实施压铸。半固态压铸最大的优点就是解决了压铸模的寿命低上的问题,这能够极大地提升相关铸件的质量,完善压铸机的工作系统,因此,这种压铸方法的应用非常适合钢铁材料。由于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生产部门为了加大产量,忽视了对产品的质量把关,把次品当成成品。而对于风险的全局把握或整体防范,单独部门是很难执行的,此时,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就应当就其职能上的独立性能够让它更客观、全局的角度来预防和管理风险。
综上所述,只有严格按照车工和零件加工工艺系统设计中基本要求,落实降低成本,加强企业管理就能够比价好的发展船舶制造业,让自动测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更加广泛,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事业的发展。在安装过程中,如出现问题,查这些问题的来源,强化我国机械制造控制工程人员的职业道德原则和制定一套约束机械制造工程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流程。
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深入每一地区,作为经济发展强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也正一个高发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尤其这几年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中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机械制造业具有众多复杂性的因素,采用先进的、自动的机械自动控制化系统,能够准检测机械制造的具体实施,对此,专业化、智能化、自动化将是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邵荔宁;周景春;;球形轴尖球头圆度的非接触精密测量[A];第三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翟晓玉;高嵩;;渗碳齿轮磨削裂纹问题分析及抑制措施[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3]散伟;王民;陈海洋;段中伟;;镗滚一体化刀具设计[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车工工艺范文2
【关键词】车工工艺学;教学技能;刍议
《车工工艺学》是一门专业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机械制图》、《金属材料》、《金属工艺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由于学生缺少生产实践锻炼,因此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抽象的知识更难理解。如不及时解决,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在本课程教学技能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方法如下:
一、巧设悬念,精心导入
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车刀教学为例。先带学生参观车床或观看车削多媒体课件。重点让学生了解车削运动,车刀的实际位置及切屑的流出方向等,使学生对车床及其车削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接着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设置悬念开始导入。如学习车削基础知识中的车刀这一节。教师可让学生列举见过的刀具与特征,学生会举出铅笔刀、水果刀、菜刀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一条刀刃和两个刀面。接着教师拿起了车刀:“这是一把车刀,四四方方的,为什么与普通刀具的外形不一样呢?车刀又是怎样把工件金属切削下来的呢?大家知道《水浒传》中杨志有一把宝刀,削铁如泥。一刀砍下,一叠银元顿成两半。一气吹过,一撮毫发纷纷寸断。为什么车刀不做成杨志那把宝刀的形状呢?”教师设计的这一连串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开始思考,开始对刀具有兴趣,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毫无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如模型、挂图等方式,使之形象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如讲解车削运动中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学生很难把车削运动理解透彻,教师如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切菜、削铅笔等感知形象联系起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教师可用水果刀削苹果的例子来说明车削运动是由工件的旋转主运动(苹果的旋转)与车刀的相对进给运动(水果刀的运动)组成的。通过图1的演示,一下子就解决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也为用苹果皮沿刀面的流出来解释工件切屑沿前刀面的流出作出了良好的铺垫。又如车刀的几何参数是学生在学习中较感头痛的内容。抽象的辅助平面、易混的车刀角度、难记的刀具角度选择原则,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难记。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菜刀与车刀进行联系,使学生对车刀的几何参数有了直观的比较。
例如在讲述车刀前角的作用是影响车刀的锋利程度和强度时,教师先提出什么样的刀更锋利的问题。通过与菜刀的比较,学生会说出刀的刃口越薄越锋利。我们通过图2a的演示,证实随着车刀前角γo的增大,构成刀刃的楔角就会越小,车刀也可以象菜刀一样变得很锋利。但是这样锋利的菜刀切菜切肉可以,但用它来斩肉骨头行吗?学生经过思考会得出斩肉骨头需要使用增大刀刃楔角的砍刀,否则易使菜刀崩刃或卷曲。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总结:金属材料比肉骨头更硬,车刀就需要做成更大的楔角,以增强车刀的强度。所以车刀就做成如图2b所示的四四方方的样子。并进一步演示:“当车刀为图2c所示的负前角时,虽然车刀的强度更大了,但锋利程度却大大降低了。就象拿一把锤子砸向肉骨头,费了很大的劲还把骨头给砸碎了。
再如在讲述车刀后角的作用是影响车刀的摩擦与强度时,教师用图3a的演示说明随着车刀后角αo的增大,虽然也会使车刀的楔角减少,但并不能增加车刀的锋利程度。就象拿着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刮削着苹果皮,或将锋利的菜刀横着刀面拍大蒜头。图3c的演示说明当车刀的工作后角为负值时,车刀的后刀面与工件强烈摩擦,无法进行车削。
综上所述,形象化教学技能的应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简化了教学难点。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不仅理解了知识,还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了智力。
三、自主学习,实现自我价值
如何改变课堂上的“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教师可根据课题的内容,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分小组让学生来自主学习。通过组内讨论,学习任务展示,并进行组间评论,指出错误或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进行点拨,就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教材上复杂的图形、枯燥的文字,学生很难想出它们的结构形状,分析其性能、特点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模型等来引导其自主学习。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体现其主体的作用。如在学习车刀角度时,让学生用发泡塑料或橡皮泥等切割出90°、45°车刀。在切割过程中,对各个刀面的位置、角度大小及测量基准面都有了较形象的认识。特别是前刀面及主切削刃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经过动手制作可简单地把这几种变化的车刀制作出来。同学间互相交流、评论,教师巡回指导;再用主、副正交平面分别切割车刀得到断面图形,展示出车刀的前角、主后角、副后角……通过制作、展示、互评,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非常用心,积极地提出问题,热烈讨论,制作很认真。又如在学习螺纹的基本参数时,学生对螺距、导程、螺纹升角等较难理解。首先,可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然后以一条直角边为周长,将纸折成圆筒形观察原三角形斜边的形状,原来的直线变成了螺旋线。再用几个不同尺寸、角度不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比较,观察各种情况下螺纹线的形状与各角的大小、边长的关系,总结规律,明确螺纹升角对螺纹形状的影响。在螺距与导程的关系中,让学生对样件进行涂色区分,区分出不同螺旋线上的牙,指出哪个是螺距、那个是导程,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等。 在做中学,自己总结规律,自主学习,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学生实现了自我价值,有了很大的成就感,轻松愉快地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把理论课所学内容在实习课中灵活应用,并通过实习来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时,课堂教学学生很难接受,如果到车间实习,通过老师操作演示后自己操作车床车外圆,就能让学生理解车削是工件和刀具相对运动来完成的车削过程中形成三表面(已加工表面――已经加工完的表面;过渡表面――正在加工的表面;待加工表面――等待加工表面)及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深度――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进给量――工件转一转,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距离;切削速度――车刀在一分钟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开直线长度(但必须假定切屑没有变形或收缩)],这样讲学生较易理解。
总之,通过专业知识和生产实习的结合,手脑并用,使学生明确了这些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用处,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而且教会他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五、课堂练习,巩固拓展的结束技能
课题结束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不能简单地说一声“本节课就讲到这里”就结束。较佳的结束方式是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末尾,将授课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小结,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
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参数属空间几何问题,单车刀的基本几何角度就有六个。记住并理解众多几何参数及它们的选择原则往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畏惧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例如教师在讲授完车刀前、后角及其作用的课题后,作了如下的归纳:“车刀的前角大小决定了锋利程度,车刀的后角大小决定了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程度,车刀的楔角决定了刀头的强度。判断一把车刀的好坏,除了刀的锋利和强度外,还需考虑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零件的材质、刀具的材质、系统的刚性等等因素。这样的结尾易使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中,运用良好的导入技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身边的生活事例和直观浅显的演示技能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信心;采用巩固拓展的结束技能可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课题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知识与能力融合统一,相得益彰,使《车工工艺学》学习不死板,不枯燥,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公安主编. 车工工艺学[M]. ―4版.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车工工艺范文3
关键词:汽车工业;焊装工艺负荷;供配电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17-01
焊装工艺是汽车制造中的四个最主要的工艺之一,焊接工艺的好坏与汽车车身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直接的影响。焊接质量主要是由焊接压力、焊接时间以及焊接的熔融量三个要素决定的。在这三个因素中,焊接的压力和焊接的时间一般都是设置的好固定的值,焊接的熔融量是与熔融的速度呈正比关系的。而焊接熔融的速度是由焊接电流引起的,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熔融速度的变化,焊接电弧的长短与电路的供电电压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这就使得焊接工艺负荷的供配电的设计引起了汽车制造企业的高度的重视,合理的对焊接工艺的供配电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节约能耗,还可以降低投资的成本。本文以某汽车焊接车间为例进行焊接工艺供配电的分析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汽车制造企业为一家合资企业,用于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焊接车间总的建筑面积大约为2.5万m2,车间的高度有12.8 m。焊接车间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辅助区以及生产区,辅助区主要用来办公以及其他用房,生产区分为北区和南区。该焊接车间的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现场配电柜、供配电输电线路以及变配电所等部分。
2 焊接工艺负荷分布及特点
焊接车间内的焊接工艺负荷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辅助工艺负荷以及主工艺负荷,下面我们主要对主工艺负荷的特点以及分布情况进行重点的介绍。
2.1 主工艺负荷的分布
该焊接车间呈东西走向,长度大概为170 m,南北方向的宽度为122 m,辅助区分为两层,而生产区则为一层。办公室以及实验室等辅助区位于焊接车间的南面,辅助工艺在北面。
焊接主工艺的设备一共有两条生产线,分布在焊接车间的北面和南面。这两条生产线拥有相同的配置,都拥有容量为2X130 kVA/台的三相中频逆变凸焊机三台,容量为2X200 kVA/台的两台,以及容量为90 kVA/台的三相你变点焊机31台,这些设备所构成的单条生产线的额定的负荷一共为5 170 kV。
2.2 主工艺负荷的特点
焊接工艺中主工艺的设备是焊机,还有水泵、干燥机以及空压机等在生产中用到的辅助的工艺设备。该企业的焊接车间中主要使用的主工艺设备是三相的中频逆变凸焊机以及点焊机,凸焊机和点焊机有不同的用途,但是这两种焊机所选用的焊接的电源都是逆变式的中频电焊电源。逆变式中频点焊电源的主要特点有:①电源采用直流输出,具有脉动特性而且具有较小的波纹度焊接的热效率比较高,焊接的质量也比较好,过程比较稳定;②能够对焊接的时间进行控制,具有很高的时间调节分辨率;③相比一般的交流焊机其相应的速度更快,输出比较稳定,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不需要进行充电和放电;④能够对电流、电压以及功率进行监控,还可以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和自我诊断;⑤该设备的能耗比较低,占用的空间比较小。
该汽车焊接车间所使用的焊机都是短时工作制,而且产生的都是非线性的大功率负荷,因此可以看作是谐波电流源,在其工作的时候会对焊接车间的供配电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工作中产生的谐波、工作负荷的变化、功率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对焊接车间内的供电电源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焊接车间内的其他大的电子、电力设备不能正常的工作。
2.3 辅助工艺设备
辅助工艺设备直的是那些长时间持续工作运行的设备,主要包括循环水泵房以及空压站等设备,这些设备一半都选择旋转电机作为其动力源,一般都拥有较高的系数,一般选择0.8~0.85,最大可取为1.,正是由于这些系数的选择时的其对焊接车间的供电系统产生的影响比较小,相比于焊机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 供配电的设计
3.1 变电所的设置
根据该焊接车间内负荷的分布情况,在该焊接车间内一共布置两个变电所,分别为:设置在南部1层内为车间南面提供电力需要的变电所,设置在北部2层的为车间内北面的照明、电焊机以及其他动力需要的变电所。
3.2 变压器的设置
在该焊接车间内的两个变电所内分别安装了10 kV的中压环网柜、低压有源滤波柜、功率补偿柜、配电柜以及变压器等设备。
3.3 变压器的设置
结合该汽车焊接车间内主工艺负荷容易产生谐波以及功率因素低的特点,对所使用的焊机设备进行专门的电压器的设计,而对于辅助工艺设备的动力源以及像风机、空调、插座、照明等公用负荷的电源,我们需要安装另外的变压器来进行电源的提供,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焊机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两个变电所内一共设置有四台 1 000 kVA、10/0.4 kV的变压器,总的容量可达 4 000 kVA。由于焊接车间内的场地面积有限,所以变压器选用干式变压器,又由于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有比较大的负荷,有可能产生很大的电流和电压,另外焊接车间内的温度一般都很高,所以最终我们选用的干式变压器为非晶合金式的。这类变压器产生的热量比较少、温度变化较小、损耗比较低,具有很强的耐高温能力和过载能力,即使在超过额定负载20%的情况下仍可以长时间的工作,在冷风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超额50%工作。
3.4 10 kV侧供配电
焊接车间内的两台变压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的电源都来自于该厂区内10 kV的总降变电,因为一台变压的总的容量只有1 000 kVA,所以需要在中压段设置环网柜,每一台变压器对应有三台10 kV的环网柜。
4 工艺配电设计
4.1 工艺设备馈电
对于汽车焊接车间内主工艺设备,我们需要进行单独的低压馈出配电柜的设计,一般都是用密集型的铜母线槽来进行工艺设备低压的馈出。对于辅助工艺设备来说,通常使用电缆来进行低压电的馈出。
4.2 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低压、中压集中补偿以及低压就地补偿。每一种补偿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低压集中补偿方式能够对功率因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提高,有效的降低了网损,限制了无功能量的进入,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却不能进行很平滑的调节;中压集中补偿的方式能够根据负荷情况自动的进行投切,但是这种设备的投资的成本比较大,只适用于有中压负荷的单位;低压就地补偿方式一般多用于民用工程和大多数的工业中,但是设备投资大,数量比较多,不适用于经常开关的设备。
4.3 主工艺配电设计
针对于该车间主工艺设置的分布情况,我们使用两套三相五线制的、2 000 A的密集型铜母线槽系统,这两套系统分别来自车间内的两个变电所馈出柜。而且在该铜母线槽上有很多的预留的插接箱,在这些箱内安装有低压熔断器。在插接箱的一旁设置有为焊机供电的二级配电柜。
5 结 语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商的不断增多,焊接工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很多的技术人员对于焊接车间内的供配电的设计并不重视或者缺乏相关的知识,本文随焊接车间内的供配电设计进行主要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他人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董昕鹏,李云鹏.汽车工业焊装工艺负荷的供配电设计[J].现代建筑电 气,2015,(5).
车工工艺范文4
(1)做好课前准备是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先决条件。课前准备认真制定和研究授课计划,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综合学校产品中的实习内容和过去积累的教学经验,哪些课题时数应增加,哪些课题时数应压缩;哪些课题应当往前提;哪些课题应往后排;哪些工艺理论必须重点讲;哪些操作方法应当重点辅导;哪些教学方法应当改进。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学期授课计划的内容应充分,其内容有:周次、课题名称、授课内容、时数、目的要求、结合工件、使用机床和工夹量具等,这是全学期教学的依据。在编写时,明确以下5个问题:①根据课题,确定课时授课内容、目的要求,写出入门指导计划及进行理论分析的内容;②本次授课内容的难点,重点是什么?使用哪些直观教具,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③学生操作时容易产生哪些问题?防止的办法有哪些?采取哪些步骤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④除基本的操作方法外,应讲述哪些先进的工艺、技术;⑤结合工件,将图纸、工艺卡片、工、夹、量具和车刀准备好。编写课时授课计划,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清楚,举例插图适当,加工方法、安全措施具体。
(2)以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增强一体化教学的学习效果。生产实习课的教学特点是讲述各课题的基本加工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因此,应该指导学生以理论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在实习课上运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进行一个新的课题,结合什么样的工件,除有放大的教学挂图外,还有这个工件的成品,不同工序的半成品,毛坯材料等教具,每讲一道工序和一种加工方法,都有现成的样品,即直观教具。除概念性的问题利用板书和口述外,都要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要进行的新课题或是一种新工件加工,从毛坯到装夹、校正、计算、吃刀深度、切削用量、工艺顺序、测量方法、注意事项、安全规则等,工件加工成了,方法也传授给学生了。在讲授本课题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时,根据情况,介绍、示范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工艺。
(3)以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学习兴趣。每讲一个新的课题,就利用原来讲过的与新课题有联系的旧题,讲一些主要方面用于启发诱导学生,根据旧题,自觉动脑筋,多思考,并利用提问、回答问题,最后总结讲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种新的工件,应先把尺寸、精度等级、技术要求讲述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组织加工工艺。例如:加工多头梯形螺纹工件,就是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出螺纹的各部尺寸,制定出加工工艺,让学生自己计算自己确定加工工艺后,再结合学生制定的加工工艺,然后进一步讲解合理的加工工艺程序和测定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收效甚好。
2一体化教学要与学校生产实际相结合
(1)调整课题顺序,按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当时没有工件结合的课题,可以暂缓进行的就暂缓进行,有能结合下一个课题的工件时,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就把后面的课题提到前面讲,既做到了统筹安排,又不影响教学进度。
(2)粗活细做。按学生的操作水平,应该加工精度较高而没有这种工件时,就把同类型精度较低的工件加工成精度较高的工件,例如:带花键孔的齿轮粗车,本来要留几毫米余量,待拉过花键孔后再精车,现在把留余量的尺寸,规定为精加工尺寸,按精度进行加工。又如:圆球手柄本来精度较低,在进行特形面加工时,就提高圆球本来的精度等级,用样板、千分尺等进行测量,要求椭圆度在几丝之内。进行粗活细做,既保证了零件的质量,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
(3)一料多用,选择产品轴类余量较大的工件(或一端带台肩的)先车成无阶台轴,再车成有阶台轴,然后切槽,车螺纹等,一种毛坯件就可以完成好几个课题最后车成成品工件。
车工工艺范文5
一、中职《车工工艺学》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中的地位及教学现状
中职《车工工艺学》主要培养学生能正确操作普通车床,能利用普通车床加工常见回转体类工件,如车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等工件,同时能对车床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在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中职机电类专业课计划中,《车工工艺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门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企业实际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其车削加工的理论,还要在车床上实践操作。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是人身安全。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车工工艺学》的教学并没有摆脱传统学科体制的影响,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往往理论教学在教室,实训教学在车间。在理论教学中,老师在教室讲解,教师只关注传授,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目前中职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坐在教室里精力不集中者、睡觉者、干与上课无关的大有人在。虽然老师严加纪律管理,将学生的手机在上课前收缴,让睡觉的学生站立清醒后再坐下,但真正认真听课,或能完全能听懂的学生寥寥无几,在教室上课的效果不好。在实训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高,但有时实际操作与理论教学是脱节的,同时实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车工工艺的规范、品行习惯的养成等等,而这些恰恰是用人单位所重视的地方。
如何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如何发掘这些基础知识较差学生的技能潜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车工工艺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大意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或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即学、做一体化),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实中有理,理中有实,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先进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立足于中职学生的技能开发,突出以中职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企业所青睐的员工,把学习任务交给“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三、《车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过多操作实物,又类似于工艺课或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的穿插讲解、投影、视频、实践,教师需要周密的计划与安排,而且备课工作量大。如果教学尺度把握不准,就难以达到一体教学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车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怎样在《车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怎样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怎样让学生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确定《车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学完《车工工艺学》后,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普通车床,能利用普通车床加工常见回转体类工件,同时能对车床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
(二)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往往所使用的教材存在知识内容的滞后,交叉学科的内容在教材中重复出现,这些都间接的对《车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选用和研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基础知识为应知应会为标准,按照实用、够用与实践联系理论的原则,取舍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充分发挥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确定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车工工艺学》一般采用模块化或项目式教学,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对每一个模块或项目的教学,都要根据任务图样的要求,确定好加工工艺与步骤。再从工艺上保证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要素,保证加工后产品的合格率。
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操作能力掌握的程度也会有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那些基础较差与反应较慢的学生要多关心,更要耐心指导,坚持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
(四)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按照车工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在进行《车工工艺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设备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应重视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每次在上课前应对学生强调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操作车床时重视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要理论联系实践,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如在安装工件、刀具时检查卡盘是否安装牢固,防止松动。卡盘扳手用完后,要立即随手取下,不许留放在卡盘上,以防开动机床时,飞出伤人等。同时注重7S的培养,如每天下课前清理工量具,保养机床和打扫工作场地等。
车工工艺范文6
关键词:车工工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因材施教;自主学习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技工类学校中一项重要的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车工。现阶段,仍然有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会出现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素质教育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这需要教育的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那么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结合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就是要追求自然、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只有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高低,教师都应平等对待,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与信任,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拓展思维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是成功的秘诀。我们提倡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针对技校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刚开始学习《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对一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充分利用挂图、模型、自制录像和课件等,直观地、主动、形象地表达,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有限、操作经验不丰富等原因,在学习中他们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判断,同时,教师不要急于得出结论,一定要让学生“再想想看”,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如,在讲“车刀角度”这节课时,当学生对车刀的基本角度有初步的认识后,再同其他各种刀具的角度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车刀各个角度的理解,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的实际锻炼的机会,作为《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专业课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上课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讲课前,先让学生阅读一遍,然后提出有关问题,对于问题让学生先议论,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们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鼓励学生敢想、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具有价值。
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