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信息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两个方面进行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关键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能力
一、概述
(1)专业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着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两部分,在专业知识的培养上要求学生具备电子信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学习的内容上涉及到信息技术、电子学和计算机知识三个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和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训练的开展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在相关领域内的工作能力。
(2)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设定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以学会能力培养为主,要求符合市场需求和职业需要。以此为培养方向的人才目标具体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毕业生具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基本技能与方法;要求毕业生了解电子信息产业政策以及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对相近专业的基础原理与知识有一定了解;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软件开发能力;要求学生在对专业发展前景以及动态上有所了解,具有从事电子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设定
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下应该要求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增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能够达到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与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的统一。
(1)明确的专业课程划分。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明确划分把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工具类课程以及专业课三部分。三个课程组成部分代表专业知识的三个层次,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设置多项电子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的延展性和知识面及思维的扩展上具有基础性作用;工具类课程的划分和设置是为在集成电路领域以及嵌入系统应用中从事设计制造等技术工作者提供开发工具,工具类课程的划分和设定开展在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效果;专业课的划分代表着学生的职业方向,通过对开展的集成电路方向的设计、安装与开发等课程,使学生在集成电路产业与嵌入式系统发展需要中能够具备强大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求注重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在对学生和教师积极性调动的前提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教学活动的良好氛围。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求注重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还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指导,充分对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进行激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求积极举办电子科技设计竞赛等活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其次,还要积极成立课内和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进行一些电子科技设备的设计或维修等,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教学活动开展中应该加强对大学身科技设计研究项目的申请力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研究活动中,使其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成长,从而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注重学习、研究与生产的结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的生产工作,因此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下学校在课程体系的优化设定中要加强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具体生产活动的结合。这要求学校逐步完善科技实验中需要的基础设备,并与生产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1)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建立的合理性。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分层式渐进式自主实践理念为指导建立。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包括基础实验和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以及综合实践平台。在第三到第七个学期中将基础实验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和专业实践平台在教学点活动中进行逐次开展,综合性实践平台的建立是教学活动不断开展中建立的要求,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在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实践学习时间安排上具有合理性,也是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要求。
(2)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内容。基础实验平台的开展时间应在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针对于电子电路等理论知识特点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验的结合是实验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基础实践平台则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开展时间在第四和第五个学期,基础实践平台是科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措施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专业实践平台在第六和第七学期开展,使学生的实践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专业的技术能力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综合实践平台的建立要求具有开放性和全面性,其开放性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都能够进行实验活动,保证了平台开展的利用效率;其全面性是指在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的完善程度高,能够充分达到科技实验需要的程度,给予科技实验研究顺利开展一定保证。
四、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要以专业课程设置为开展措施,在课程设定理念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在教学计划中才能够充分实现。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对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具有实际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张颖,王志红,隋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01:139-141+144.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2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快速的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科技阶段,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广大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现如今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和人类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便捷,而且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国都极度重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在工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上实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控制,这样极大的提高的工业生产力,使整个工业生产和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它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亦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众多便捷和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挑战。这就引起了我们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的思考,以及提醒我们对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需要一些规范。
1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也被世界范围广泛认为是科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范围来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已经开始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1.1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系统集成是21世纪以来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集成电路制造是电子信息硬件产品关键技术的核心,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手机卡到电子计算机的芯片都运用到了集成电路技术。
微电子技术已经经历了大规模、超大规模、特大规模的集成时代,从1995年开始已经步入了极大规模集成时代。集成电路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代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芯片面积越来越大,特征尺寸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是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未来十年内,集成电路仍然会以硅基CMOS电路工艺为主流,硅片的大直径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计算机已经进入现代的人类生活,成为人类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个人电子计算机、服务器、外部设备设计开发技术、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计算机的性能基本以平均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快速发展,并行处理技术处于迅速发展中。近几年,CPU已经基本从32位过渡到64位;在产品结构中,网络设备将替代计算机的核心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通信等融为一体。手写识别和语言识别技术已经走向实用化。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也得到的发展,如近期我国百度公司推广的百度小度机器人;近些年流行的可穿戴设备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体现。
1.3 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和大容量方向发展
网络通信技术、网络服务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三个主要方面。目前,多业务、高性能、大容量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爆炸式增长的IP业务、超高速因特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都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重点。融合数据、语音和影响的多元第二代互联网网络已经取代第一代的单一数据网络,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的使用将极大的降低网络传输成本,在未来有可能向客户提供无限宽带,使多媒体实时通讯的实现成为可能。同一网络上实现所有媒体成分数据的有效传输是网络多媒体通信的主要任务。
1.4 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光线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低轨道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实用化,光纤传输技术使传输速度每3-4个月翻一番,通信业务实现了传输活动画面的功能。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模拟移动通讯已经全面被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取代,GPRS也已经进行商业发展阶段。另外,宽带接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光纤主干网站接入宽带目前已经超过G级,Internet无线接入技术以及蓝牙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2 电子信息科技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及思考
电子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各国都在极力开展科研,以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应用范围越广,应用范围越广,越能影响到国家生活及生产的各个方面,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连接互联网,在这一趋势下,我国的电商产业和网络金融产业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电商。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电商的便捷服务,这些都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和不可或缺的。它的发展也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深化经济改革的重任。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还处于劣势,主要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等。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缺乏专业人才,人才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该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决定该技术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其次是缺乏一些核心技术和创新意识,这些方面的匮乏使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陷入了困境,这导致我国花了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国外先进技术,然后这还不是核心技术,使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除此之外,我国还缺乏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没有一个有效宽松的市场,盗版侵权等一直影响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进行规划和改革,建立良好的市场氛围,科学论证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引进我国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回国服务;集中国家力量在一些重要科学技术上进行攻关;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
3 总结
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考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入良性的快速发展道路,以推动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兆铭,试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黑龙江科学,2013.
[2]黄清,浅析电子信息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导报,2015.
[3]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3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社会因素 实践
1 各类院校积极培养多功能、应用型人才,尽量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靠拢,社会缺哪种人才,我们就补上哪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准
为了追赶时代新要求,我们通过实践教学例如:实验设置、主课程设计、整体设计实验、总结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想与做的全方面素质和创新思维、并用在需要的地方。课程教学第一步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获取,紧接着就是接受专业技能的训练,从各个方面培养多功能型人才,训练讲究方法,可以开展实训课程,具体到每一个分支,类似电视机组装、电子路线等等,结束相应的课程后,这时就要给学生展现成果的平台,提出基本要求,学生需通过课程实验完成系统分析,数据统计,方案设计,程序调控,电路板整装等。院校对电子信息与科学这个专业的管理与教学,并重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到细节的培养方式依据学校具体情况而定,利用课程实用的实践实训环节,对增大学生就业机会,提高竞争力,打造本专业特色有绝对优势!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学有所用,社会是验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有用的最佳“场所”。
2 优化课程教学系统,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的实践过程,建设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引导角色
网络资源的利用给教师更多机会以新的手段教育学生,很多经验老道的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其它的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等可利用网络资源都能为教师所借鉴利用,从中汲取适用的、与实际课程相符的部分。整个教学过程应能划分为两部分,一是讲授,课本不是最有用的,但却是最基础的理论常识,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也是残疾的;二是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的实际作用要大,因为“授之以鱼”只是短时间内的收益,只有学会方法的使用,才能获得长远利益,目光短浅不应该用来形容现代学生,他们应该而且必须掌握方法。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也要付出一定努力,在学生消化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授课过程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新技术平台,可以是放映动画、网上制图、计算机办公软件等多种形式做课件,展示课程内容及要点。要改进的不仅是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也得随之而动,以单元为单位确定教学方法,省去了版书等不必要环节的时间,力求少课时、内容信息量大。电子信息与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学中加大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教学,也是在学习利用本专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教学资源的免费开放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内容,是教学进步的重要表现,使教师学生在资源利用中获利更多。
3 最佳实现与企业合作,适当调整企业用人标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营造学生就业的优良环境
不能等到真正要就业时被拒绝才问为什么拒绝这些毕业生,可能是某识或技能还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恐怕已无力回天了。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到调整课程面向就业。毕业实习有在校内的,更多的是在校外。校内实习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练习的机会。校外实习的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学校常常与周边或熟悉的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当做学生实习基地,企业、单位也能缓解工作压力,双方互利。实习相对来说,只是给学生一个短暂的机会了解社会、用人单位,有的知识可能用到了,还有的需要用到的可能不会,这都是一个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学校挑选必修、选修课程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企业用人准则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切合企业单位的实际运作。
4 通过亲力亲为的动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以创新思维独立完成科研。
在课余时间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业,严抓学生专业学习质量,落实专业知识、技能,实验的实现方案通常都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自己做主选自己最擅长或最习惯用的,最简便的动手完成开放性强的实验,借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无限动手潜能,激发学生对接受的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在实验所需资料查阅过程中能了解到其他
相关学科知识.,涉及多方面知识,处处孕育着创新能力提高的苗头,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是一个获益多方的行为,学校实验器材买来就是为了用的,学生用来理解课本知识,动手有助于理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培养力度,培养专业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冬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3):58-61.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4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0-03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到2008年增加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给毕业生、家长和各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各高校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虽然在随后的几年中,对一些专业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整个课程体系还是不够完整。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国内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充分调研,从我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完成了新的专业课程设置。从本专业5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来看,课程体系改革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和就业起了积极作用。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这就要求电子信息人才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此,国家人事部、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目的在于及时更新各类信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高校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以顺应我国经济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在专业开办之初,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这就势必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是:(1)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时偏少。(2)专业实验课时不足。(3)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4)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过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服务,修订专业培养计划,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1.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学科性大学,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形成了此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3)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先进性;(4)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依据湖北工业大学课程体系结构框架(见表1),修订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此次修订主要对原课程设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调整。(1)取消了几门课程。按学校规定本科阶段课内学时2500学时,本着“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不求全、细,重在精、新”的原则,取消了与专业方向关联程度不高的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取消了与大学物理内容有重复的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2)增加了几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为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3)增加了专业实验课的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4)适当地将课程前移。按照我校的本科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学生在第八学期只安排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第七学期有部分学生要为考研做准备,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找工作,所以很难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第七学期安排的课程上,导致这学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新计划将二门课程前移。(5)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在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之初,由于培养计划尚不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导致部分学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先后顺序颠倒,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此次修订基本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四、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修订完成后,从2005级开始按新培养计划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新培养计划从我校的目标定位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较好地解决了原培养计划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目前,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按新培养计划已培养了2009~2011三届毕业生。这三届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总体情况明显好于2007~2008届毕业生。由于就业情况与当年的就业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好进行对比。因此仅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考研情况(见表2)进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9~2011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和毕业生考取211学校的比例明显高于2007~2008届。可见本次课程体系改革对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考研、就业都起了积极作用。
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五届毕业生。其中2009~2011届毕业生是按修订后的培养计划进行教学的,而2009~2011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和毕业生考取211学校的比例明显高于前两届,这说明新的培养计划对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证明笔者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计划也应及时更新。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将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方见树,廖湘萍,李雪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5):89-92.
[2]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王振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79-84.
[3]雷学堂,冯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49-151.
[4]乔闹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J].科技教育,2011.
[5]刘东,卢进军,卢超.新形势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教育,2011.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5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煤炭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物资管理作为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全方位监督,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控制物资消耗,优化储备结构,是创建节约型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强化物资管理是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
随着煤矿的不断延伸开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物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资前提,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各种物资的采购、验收、运输、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的系统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物资的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物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后备保障,只有物资管理到位,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物资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是确保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现代煤矿企业要实现规范与科学的物资管理,必须要有良好的物资管理流程,重点抓好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储备管理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企业物资管理应从计划、采购、验收、付款、供应、保管、输送等实施情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设计,并形成管理体。这一管理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劳动和运输等各方面的经营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物资供应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组织货源、验收入库、保管保养、材料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材料核批发放、跟踪检查、废旧物资回收等工作内容。将以上物资管理中的每项工作作为“节点”,从严控每个重要“节点”入手,对整个物资管理流程重新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对各项工作的分析、检查以及及时考核,实现物资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目前,企业制定了物资管理各种制度,笔者认为在原有的物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合理储备物资,加速资金周转
传统的物资管理格局是在卖方市场形势下形成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以保障生产、满足供应为中心内容。因此,供应部门以购入物资为工作主题,不考虑储备规模的合理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形成的今天,卖方市场已转化为买方市场,不改变这种传统的指导思想,势必造成储备规模的不断恶性膨胀,对企业效益造成不利影响。调整物资储备格局就是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的问题,克服造成企业库存上升,积压严重,资金占用较多的现象。一般来说,煤炭企业大多地处山区,运输条件差,下属煤矿布局分散,所以只有实行集团公司、下属矿两级储备才能保证供应。物资储备管理体制应本着集中资金、集中储备,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度、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以集团公司集中储备为主,厂处适当储备为辅的分级储备管理办法,相对减少储备,节省资金,做到资金统筹使用。并按组织货源的快慢、难易程度、需要量的大小、运输条件的不同等因素,确定进货周期和物资储备量,以加速物资周转,降低储备资金占用[1]。
物资储备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在信息快捷、交通运输发达的今天,建立全新的物资储备理念,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制定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推行零库存管理、调整库存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降低物资储备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关键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储备定额。大型煤炭企业所需物资品种规格较多,一般可达上万种,所以在核定储备定额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可采用个别储备定额和类别储备定额相结合的方法。
个别储备定额是按物资的具体型号规格核定的,根据物资规格明细进行具体的库存量管理,如:煤矿生产使用的坑木、火药、雷管等消耗量大且容易掌握消耗规律的物资,可制定个别储备定额。类别储备定额是按物资大类核定的,以控制类别库存量为目的,如:工具类和杂品类等,这些类别中的物资品种繁多且杂,计量单位也不统一,可按照控制储备资金占用总额进行核定。
对货源充足、易购易运的部分二、三类物资采购,要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灵活定价,按照煤矿需要计划,随用随采购,不储存,真正做到“库存在市场”、“储备在厂家”。对集团公司内部附属的第三产业单位生产的煤矿用部分产品,可由使用单位根据需用量直接提货,用多少提多少,月末统一结算。煤矿生产建设所用建筑材料,可以直接送货,送到现场或施工工地,不用入库和储备。要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逐步做到三个即时,也就是即时采购即时配送、即时分拨,实现零库存管理目标。
2、加强采购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物资的采购管理是企业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现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物资采购管理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物资采购管理体制,加快改革和创新,已成为企业需要正视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要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材料成本的开始。科学合理编制物资供应计划,不仅有利于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物资供应。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达到合理储备,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减少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要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供求灵活掌握物资的采购和储存数量,科学合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提高物资计划的预见性、准确性,避免物资供应不足影响生产或库存物资积压占用资金,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计划制订之初,物资管理部门要组织人员对物资市场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物资行情,掌握第一手的价格资讯;煤矿生产部门则根据生产现状,掌握煤矿生产所需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库存结构,估算所需物资的数量、种类,提报物资需求清单;财务部门则负责提供流动资金的详细信息,以资金净流量约束物资计划的规模。物资计划部门根据生产物资需求和各方提供的信息,编制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而且,计划制订之后,由物资部门担负计划落实及监督的任务,通过定期的物资供应例会等形式,对物资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物资计划管理不但是其他物资管理环节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避免物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保证。
其次是规范物资采购流程。在物资采购管理中不但要加强物资采购订货渠道,还要规范物资采购审批权限,严把物资采购关。在物资采购中,积极对物资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扩大物资采购招标比价范围,严格控制议价采购,“关系”采购。要货比三家,做好市场调查,确保材料质量优良,价格同比较低,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对常用的大宗物资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简单供应与需求的买卖关系,引入竞争机制,给供应商提供竞争平台,规范采购行为。对单一物资、小型设备和零星物资采用定向和比价采购,组织有关部门对供应商的物资报价进行分析、评审,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实行三级比价,评定选择合格、诚信的供应商。提倡生产厂商直供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物资采购监督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对物资采购全过程进行监督,促进采购工作的合规性,预防采购过程中不廉洁行为,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最后是要严把物资质量验收关。物资质量性能关系着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强化质量管理,从严格物资到货验收制度入手,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办法》,坚持按照仓库管理要求,认真填写物资质量验收报告单。对于已列入《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目录》的物资,坚决做到没有安全标志证书的产品不采购。同时设立质量(售后服务质量、物资采购质量)信息反馈报表、台帐及投诉电话,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和跟踪服务承诺制,对采购质量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报告,确保入库物资质量合格。做好库存物资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库存物资质量状况完好。认真落实物资装卸、配送过程中的文明操作,确保出库物资及时、准确、按质、按量配送至使用单位,保证供应的物资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满足生产要求。
3、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为适应现代科学化管理,应建立健全物资管理体系,对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进行修订,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和作业流程,把物资管理工作纳入到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做到人人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物资采购制度》、《物资验收制度》、《物资质量检验制度》、《仓库保管员岗位责任制》等。强化各项制度的管理和落实,做到职责明确,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考核奖罚措施,确保管理到位,不留任何死角,以制度来保证安全生产,从而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顺利进行,达到提升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要提高物资管理水平,还必须要有专业化管理队伍。物资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化管理基础知识。要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熟悉物资的属性,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物资管理员工,为加物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人才保障。对物资管理人员开展各种业务培训,鼓励自学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适应现代科学化管理的需要。
总之,只有加强物资管理,保障供应,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审批权限,扩大招标比价物资采购范围,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物资管理,全面掌握现有库存,充分利用库存,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才能避免超储积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科学范文6
[关键词]电子技术;信息科学;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49-01
现代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也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在通信行业、生产行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以其独特的亲和力和渗透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高效。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必将为我们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
1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简述
信息是事物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传递,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也作为重要的沟通媒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指的是通过电子技术获取、传递信息,这里的电子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进行信息的传递,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获取信、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对所需信息进行处理,因此,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多个行业领域都有涉及[1]。随着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也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
2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应用
2.1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中,互联网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工具与平台, 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质量。教育行业涉及人数众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事业,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更是得到了普及[1]。教育信息化促使信息传递更加的便捷、高效,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极大的方便了知识交流,同时也促使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除此之外,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这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为基础的电子信息逐渐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远程交流、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促使居民生活信息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便捷、高效。
2.3在日常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满足我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设备中,比如数字电视、可保持恒温的冰箱等都是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在日常设备中应用的产物,在日常设备中应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可以促使设备更加的高效、信息化,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2]。
3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
媒体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多媒体则是多种媒体组合而来的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有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也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技术汇合,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应用的智能集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技术含量与复杂程度将会不断提高,形成智能化产品并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1]。以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例,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支持下,将会形成更多的智能住宅小区,利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进行监管,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3.2系统集成化
集成电路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就我国目前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在集成电路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入了纳米级技术领域,很多制造商都已经开始使用纳米级技术来制作CPU,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利用纳米级技术制得的电子产品,实现了系统集成化[2]。就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纳米级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变小,每一代所研发的纳米级技术都会比上一代小,集成电路也将更加的细化,进而促进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
3.3网络化
网络化指的是利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将各个地点的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网络程序,最终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所有用户都将通过网络化而同一时间共享数据、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促使信息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网络可以更好地传送数据等信息,促使电子信息的应用更加的普遍。就我国目前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网络化普及程度来看,在交通、教育、商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4数字化
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数字化指的是将不断变化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或数据,并将这些数字与数据收集整理起来,进行适当的数字化模型,使其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并将其引入计算机内部,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数字化是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将较于传统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有一定的加工能力,经过加过得到的信号对外部环境更加的稳定,避免受杂波的影响。数字化可以增加数字信号长距离传送的稳定性,同时数字信号的传递需要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信号更加的便捷。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数字特技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更好,这样更有利于对信息的利用。传统的模拟信号需要在模拟电路中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工作相对复杂,而数字信号的处理电路相对简单,电路工作较为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
因此,以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数字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数字信号更易压缩,以模拟摄像机为例,在摄像机中需要100个以上的可变电阻,在调整这些可变电阻的同时,还需要调整摄像机的摄像特性,各种调整间还存在联系,这就需要进行反复的调整,使摄像机处于完善的工作状态[1]。数字信号更易压缩,如果摄像机可以完全数字化,就不需要进行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摄像机的成本费用,同时缩短了制作时间。因此,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需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转换数字信号,实现信号的快速高效传递与处理。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极大便捷,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仍受到科学技术的制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的,只有科学技术水平进步,才可以促进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进步,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促进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