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1
一、激趣导入,渗透音乐要素
如何使学生感到音乐课的学习乐在其中,“激发兴趣”是音乐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堂音乐课,“激趣导入”就像一个魔法水晶球,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而且能够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音社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歌唱教学《大海》为例)
课例:感受大海: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音乐《大海》。
2.听海:你们听听,这是哪儿?播放大海声音,学生聆听。
3.看海:欣赏大海的美景。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听、看等最直观的方式充分享受大海独特的美。】
从课例看,开课非常紧凑,通过律动、聆听、视觉等直观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老师紧紧抓住音乐教学中的肢体语言,通过《大海》的音乐律动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音乐形象,接着通过聆听大海的声音,引出听海、看海,把孩子们带进美丽大海的意境中,直观、生动、趣味浓、有针对性,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歌唱教学的情感体验奠定了良好的铺垫。
二、尝试探索,深化音乐要素
歌唱教学“三段式”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版块是“尝试探索”。在这个板块中,老师将带领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从而学会歌曲并富有感情地表现歌曲。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要素去解析歌曲,让学生在熟悉歌曲和演唱歌曲时能够懂音乐、赏音乐,进而有兴趣、有感情的去歌唱音乐呢?
(一)“感受节奏”中体现音乐要素
“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它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而节拍是音乐中节奏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针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音乐教学中往往会把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例如:节奏、力度、音高等,在学唱歌曲之前单独作为一个环节进行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先去体验、掌握这些音乐要素,为歌曲的学习打下铺垫。
课例:感受节奏:
1.欣赏配乐诗朗诵《大海》。思考:这是怎样的大海? 2.以大、小鱼跳水声中感受三拍子的特点,通?^不同的表现方式体会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3.师按三拍子节奏再次朗诵《大海》,生用击拍的方式伴奏。
4.启发学生模仿海上的浪花起伏一起朗诵歌词,充分感知歌词的意境,挖掘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在生动有趣的场景中感受歌词的美,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韵律。】
课例中,为了让二年级的孩子更好地掌握歌曲《大海》三拍子的节奏特点,老师紧紧抓住“节奏”这个音乐要素,首先通过欣赏老师配乐诗朗诵《大海》和按三拍子有节奏地朗诵《大海》, 让学生对比体会两种不同朗诵方式带来的不同视听效果,引导学生对歌曲节奏的了解。随之,通过大鱼和小鱼的跳水声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并通过不同拍击方式加以掌握,让学生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与优美、安静的大海微波荡漾的特点联系起来,最后师生按照三拍子的节奏朗诵歌曲《大海》,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感知歌曲中《大海》微波荡漾的音乐形象, 引导学生通过节奏的变化表现歌曲中优美的大海,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喜爱之情,为学生歌曲学唱奠定一定的情感基础。
(二)“感受旋律”中体现音乐要素
音乐新《课标》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表演等实践活动,同时对各年级有着不同的要求。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歌谱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优美动听的旋律。因此,在学唱歌谱中我们要充分挖掘音乐要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歌唱基础。
课例:感受旋律
1.完整地聆听歌曲,谈谈听后的感受。
2.师边唱边画旋律线,用独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听后感,生再次聆听。
3.师生在歌曲录音伴奏中描画歌曲旋律线。
4.学着小海螺的声音“U”整体哼唱旋律,出示旋律谱。(师指导哼唱状态,高位置发音)
5.学着小海螺的声音“U”连贯哼唱旋律。
6.跟着钢琴模拟唱。
7.学生练唱。
【设计意图:在宁静的氛围中聆听感受歌曲旋律的美及蕴含的情感,熟悉哼唱旋律。】
课例中,在前面“感受节奏”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通过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初步体验和感受到大海微波荡漾的音乐形象,但仅停留在节奏基础上。在“感受旋律”这个环节中,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老师主要抓住“旋律线”这个音乐要素,在学生聆听、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设计图形谱,引导学生通过“旋律线”感受歌曲的旋律起伏特点,整体感知和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激发学生对优美、安静的大海的赞美之情。
(三)“学唱歌词”中体现音乐要素
歌曲是音乐与诗的结合,它不但具有音乐艺术的表现特点,还兼有文学艺术的表现特点。歌词就是可唱的诗,歌词中孕育着音乐的灵魂,曲谱中包涵着歌词的生命。因此,在学唱歌词教学中,教师要深化音乐要素,准确把握和理解歌词包涵的音乐形象,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使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三、巩固拓展,充实音乐要素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2
1 音乐知识在鉴赏中掌握
对于音乐的欣赏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做到,只有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中的美,所以,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学生具有很丰富的音乐知识,那么,他们在欣赏中才能鉴别音乐,对于音乐中的歌词美、旋律美、形式美以及情感美等都会有更为深刻的感觉。导入法要体现知识性,这一点是一定要做到的,没有知识内涵的导入只能是形式的,而没有实质性的,只有一定的知识在里面,才能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情,逐步喜欢音乐。在导入教学中,可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联系在一起。生活中能听到很多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美妙的,比如笑声、哭声、鸟的叫声、大自然中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里面都包涵一定的意义,也包涵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在音乐的角度来讲,这些声音都是音乐的素材,音乐取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自然界和人类的各种音响通过艺术的加工,都可以成为美妙的乐曲,并且赋予音乐更多的表现情感。
音乐的功能十分强大,如果用语言不能表达人们的内心感情,那么用音乐就会很容易表达出来。音乐中的元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等,紧密结合,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等。
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导入时,笔者先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让学生对这一爱情故事产生共鸣。
1)在乐曲的开始部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回想能与景色联系在一起的声音,并能说出用什么乐器可以演奏。分析可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可以用竖琴来演奏,在此乐曲中,正是可以听到有这样的声音,而长笛更为悠扬,等等。
2)在听副部主体部分时,表达的是主人公共读共玩、生活快乐的情境,启发学生在这一部分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会很容易听到这部分快乐生活的欢声笑语。
3)在展开部中展示的情节是哭灵、投坟等情节,则启发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再辨别一下所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学生仿佛听到了悲痛的哭泣、电闪雷鸣声音,情绪渲染很到位。
2 情感在音乐鉴赏中的挖掘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人们在音乐中抒发某种感情,有喜怒哀乐,各种情感融入不同的音乐中去表达作者的感情。德国心理学家奈特哈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引起各种激情,这种激发的迸发效果比演说家效果还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感来带着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从而感受到情感的美。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导入时就要把情感融入其中,在导入中设情,引导学生动情。
例如,在《黄河大合唱》欣赏教学中,笔者按以下步骤导入:
1)提出问题:大家有见过黄河的吗?黄河代表了我国的什么?人们常称黄河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的大动脉,她哺育了中华无数的优秀儿女。在学习这首歌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下《黄河之魂》诗朗诵片段。并在放诗朗诵的时候以《黄河》钢琴协奏曲作为伴奏。诗朗诵之后,笔者及时板书,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黄河大合唱这首歌的乐曲是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只用了6天的时间就完成,并由诗人光未然作词,这首歌激励着我们中国无数的人。
2)接下来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在听的时候带着这样的问题:这一乐章的音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3)通过以上的导入,把情感融入其中,接下来的教学中,情感还要不断地提及,让学生把情感与整个欣赏结合在一起,学生、作者、老师之间用情感的纽带产生情感碰撞,情感得以升华,情操得以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3 在鉴赏中要挖掘其中的趣味
趣味性的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趣味性的导入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形式来表现,让学生很轻松就明白老师的表达意图,学生的思维也因此很快活跃起来。这种导入能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鉴赏《蓝色多瑙河》一课时,笔者这样导入:“《蓝色多瑙河》是一部不朽的杰作,它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这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作者从一个洗衣店抢救出来的杰作。这部名曲的作者施特劳斯还给它起了另一个名字,叫做《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接下来进入新课。
当然,与本课鉴赏有关的音乐欣赏中,教师习惯于介绍作者的趣闻轶事,另外,对他们的生平也要介绍,以鼓励大家,认识到本乐曲创作与作者的生平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他们付出的努力,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也使课堂活跃起来。
例如,在古典主义音乐欣赏时,有一个代表作,就是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在第一乐章的学习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把贝多芬的生平介绍给学生:“贝多芬的生活非常贫困,因为失恋,所以心情一直不佳,到而立之年突然失聪。他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爱国者,他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对于权势非常痛恨,敢于与这些权势之人进行斗争。受此影响,他的性格得到了锻炼,从而留给人们的是积极与乐观。另外,他还表现出喜欢动怒,具有很高的情商。”这些生平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对他有了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认识。学生对他人有了了解,就会产生欣赏他的作品的欲望。
总之,中学音乐鉴赏教学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在导入时更有技巧。导入时要体现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让音乐欣赏上一个台阶,成为有品味的欣赏,把学生在欣赏中的体验进行总结,不断积极学习,从而成为具有欣赏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吕锦屏.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今日科苑,2010(18).
[2]王文娟.比较法在音乐鉴赏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9):70.
[3]贾佳.打开音乐之门: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J].南方论刊,2010(10).
[4]李靖明.在鉴赏中尝试音乐要素的趣味教学[J].音乐天地,2010(9).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3
一、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之美
古语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个千古至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事,教师应该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欣赏或故事感觉染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使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音乐之美,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美的要义。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为同学们配乐诗朗诵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等过程,根据故事的起伏随着音乐的变化,有感情的讲述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进行创作等。实践证明,类似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品味音乐的美,从而达到对其审美观的影响和教育。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如在课堂上组织排练打击乐合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首先分组,让各组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鼓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用碰铃来伴奏,有的小组用木鱼表演。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三、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内容加以巩固与理解,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况,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责任感。在这一训练环节中,教师应结合复习、检查以及知识拓展工作。教师应巧妙地将美的旋律融人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可通过指导法与示范法来让学生学习与体会,向学生展示歌唱中的姿势美,发声中的技巧美,吐字与咬字的形象美等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练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如教学《雨花石》时,教师先让学生发声练习,然后新歌教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时,让学生小声跟琴声唱,找出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情绪,讨论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演绎这一段歌词等,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壮烈美、深情美,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领悟音乐艺术之美。
四、利用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进行音乐审美教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4
十几天前,南方的冰雪灾害深深地牵动着全国各族儿女的心,也牵动着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一句“为抗击雪灾出点力”,很快成了演职人员们共同的心声。大年初一刚过,演员们便急匆匆地往团里赶,陈思思、潘长江、魏兰柱、金波、庞龙等一大批军内外知名演员、歌唱家都推掉了春节期间的应酬,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团里,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快排练一场节目,到抗击雪灾的前线去,到灾区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创作、编剧、排练,短短的十来天时间,演职员们便准备好了15个节目。由于时间紧,慰问的地方多,要在一天内进行四场演出,这对演员们无疑是一种考验。2月22日,当慰问团到达郴州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演员们顾不上路途的劳累,一下车便投入到紧张的演出准备当中,装台、走台、灯光调试、音响准备,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多。作为领队的文工团团长屈塬在指挥大家做完这一切后,又再次查看了舞台和设备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寝室。
5个小时后,第一场演出开始了。由魏兰柱、刘国建等著名相声艺术家表演的音乐快板《郴州明天更美好》,用诙谐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幽默的说唱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郴州,良好的祝愿犹如一股温泉,注入到郴州人民和抗灾官兵的心中。陈思思演唱的《亲亲的中国人》亲切动人,感人肺腑,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去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的青年演员陈永峰,以一曲饱含深情,真挚感人的《心甘情愿》,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为祖国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声。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5
一、招生对象
1.综合素质高、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良,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符合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报考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2.理科面向全国招生,文科仅面向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辽宁、山东、山西、江西、安徽十一个省市招生。
二、招生项目
招生类别 招生项目 管弦乐类 圆号、长号、大号、小号、大管、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短笛、竖琴、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西洋打击乐、双排键电子琴、五线谱制作 声乐类 音乐剧、美声唱法、民族唱法 舞蹈类 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不包括体育舞蹈、街舞) 民乐类 二胡、扬琴、民族打击乐、中阮、竹笛、笙、琵琶、古筝、古琴 电声乐类 电贝司、电吉它、古典吉它、民谣吉它(吉他弹唱)、键盘手(电钢琴、合成器)、架子鼓 键盘乐类 钢琴(加试声乐) 语言类 主持、表演 美术、设计 美术创作(油画方向)、美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在以上范围内,考生可以兼报。
三、报考条件
1.舞蹈类考生:男173cm以上,女162cm以上;协调性好,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功底;反应灵敏,有较强的学习舞蹈的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2.声乐类考生:有良好声乐基础和表现力,形象好;男170cm以上,女160cm以上。
3.语言类考生:男175cm以上,女163cm以上,普通话标准、模仿能力强、形象好。
4. 美术类考生:有较好的功底,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
四、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本简章公布之日起至2012年12月30日17时止接受考生网上报名,报考考生需到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招生报名系统(uestczs.net/signup/)按照提示进行报名并缴纳测试费(200元/人)。
注:考生须网上报名、缴费后方能参加测试,不接受现场报名和缴费。
2.寄送材料:
报考考生于2013年1月3日前(以收到邮戳为准)将各类材料交送或以特快专递邮寄至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307办公室)。请在信封上注明“艺术特长生报名”字样,所交资料恕不退还,请留好备份。寄送材料清单如下:
(1)《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特长生报名表》(网上打印、签字并盖章)
(2)等级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
(3)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五、专业测试
我校将统一组织专业测试。
1.测试携带材料
(1)《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特长生报名表》(网上打印)
(2)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
2. 报到和测试
报到时间:2013年1月5日8:30
报到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九洲厅
测试时间:2013年1月5日9:00-12:00,13:00-17:00
测试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3.测试内容
(1)管弦乐类、键盘类、民乐类:自选曲目一首(4分钟以内),视奏一段,即兴配奏(限键盘)。
(2)声乐类: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自选歌曲一首(4分钟以内),视唱练耳【简谱、五线谱(两升两降以内)】;
音乐剧:自选歌曲一首,唱法不限,旋律模唱,可以加试朗诵、舞蹈或器乐演奏。
(3)舞蹈类:基本功,个人技巧,摹仿,自选舞蹈一个(4分钟以内)。
(4)电声乐器类:自选乐曲一首(4分钟以内),视奏。
(5)语言类:自备诗朗诵或小品表演一个(2分钟以内),摹仿。
(6)美术类:
素描:测试内容为石膏头像照片或人头像照片素描,测试时间三至四小时;
色彩:测试内容为静物色彩照片或人头像色彩照片,测试时间三至四小时;
速写:测试内容为人物色彩照片,测试时间1小时完成两张以上速写;
创作:建议测试内容以命题性创作构图测试,测试时间三至四小时。
4.测试要求
(1) 自带服装、道具、画具等物品、乐器、伴奏,我校只提供竖琴、钢琴、架子鼓和定音鼓;
(2) 管乐类弦乐类、键盘类、民乐类不允许使用任何伴奏;
(3) 声乐、舞蹈类、电声乐器如需使用伴奏,自带伴奏;伴奏限MP3格式音频文件或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可以自带,我中心也可以提供钢琴伴奏;
(4) 主持表演类、声乐类、舞蹈类(练功服、表演服)自带服装、道具。
六、录取办法
1. 根据学生艺术团发展的需要,我校将在取得《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艺术特长生等级证书》一等的考生中,择优认定一部分艺术水平突出、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给予其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特长生预录资格,艺术特长生认定名单确定后,将在本科招生网招生报名系统公布预录结果,并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公示,并签订协议。
2.取得艺术特长生预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参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并第一志愿填报电子科技大学;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省份,须填报我校为平行志愿A志愿;设置了单独填报批次的省份,按照省级招办统一要求执行。
3.取得预录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在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但不低于本科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审批同意,我校予以录取。根据我校学生艺术团发展的需要,对于个别艺术水平特别突出、文化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审批同意,我校予以录取。当以上内容与教育部2013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相关规定冲突时,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七、监督机制
1.我校艺术特长招生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录取结果公开透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
2.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和相关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即取消相应资格。
八、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8—61830362 028-61830125 (兼传真)
通信地址: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307办公室)
邮政编码:611731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诗朗诵伴奏音乐范文6
一、双管齐下,体会意境美
1.画面展示意境法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
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即使背诵下来,也很难体会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用多媒体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投影仪放了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因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然后再让学生随朗读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训练,训练充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春意盎然的画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2.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留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时,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音乐《送别》,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
二、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旋律优美的音乐,韵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指导朗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屏幕上显示一幅幅图画: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这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随着音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边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充满深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在练习时就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表达给大家。这样,同学们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不仅把握了诗的节奏、诗的韵律,而且还培养了语感,使他们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词一句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所至的,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行、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古诗《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字用得十分绝妙,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你有更好的字可以替换吗?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画面上: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课件展示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的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画面中领悟到“直”“圆”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