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典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毛遂自荐的典故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1

1、“毛遂自荐”的典故告诉我们,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可以让自己发光发亮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

2、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自信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一展所长。

(来源:文章屋网 )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2

运斤成风: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刷墙时,鼻尖上溅了蝇翅大的白点,就请匠石用斧砍掉。“匠石运斤成风”,削去了郢人鼻尖上的白点,鼻子却毫发无损。“匠石”是一个叫石的木匠,技艺神妙。

目无全牛:典出《庄子・养生主》,庖丁对牛全身的关节、筋骨了如指掌,解牛时“未尝见全牛也”,眼中已没有不可分割拆卸的整牛,刀刃可以在关节间游动而有余地。庖丁是一个叫丁的厨师,技艺达到了纯熟的境界。

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齐吹竽。南郭处士就冒充能手,“请为王吹竽”,宣王给他与众人同等的待遇。后来滑王即位,爱听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南郭处士没有真才实学,是个不称职的乐师。

鸡鸣狗盗:典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逃离秦国,夜半至函谷关,关上规定鸡叫时才可开关放行。紧急关头,孟尝君手下一个门客“为鸡鸣”,结果群鸡齐鸣,孟尝君得以出关逃脱。“为鸡鸣”意思是模仿雄鸡的叫声,就是俗称的“口技”,是古代的“百戏”之一。

易水离歌:典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要前往秦国行刺秦王,临别时,众人在易水边为他送行。荆轲合着节拍高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以其悲壮感人的故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刺客。

毛遂自荐: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在平原君挑选门客去楚国时自荐,并以囊锥为喻,“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时,毛遂威言并加,才华毕露,使谈判得以成功。毛遂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华,成为门客中的佼佼者。

舌卷齐城: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郦食其是秦末的儒生,游说齐王,“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郦食其靠游说立下功勋,堪称善谈的说客。

优孟衣冠:典出《史记・滑稽列传》,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靠打柴度日。优孟是楚王的歌舞艺人,知道后“即为孙叔敖衣冠”,讽谏楚王,使孙叔敖之子得到封地。优孟是一个叫孟的演员,擅长戏剧表演。

梁上君子:典出《后汉书・陈传》,有个小偷混进名绅陈家,躲在梁上,想等陈家人睡后偷东西。陈发现后,就把儿孙召来训诫,“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小偷听后,跳下地来叩头谢罪。陈以委婉的方式教育小偷,让他幡然悔悟。

黄庭换鹅:典出《晋中兴书》,山阴道士养着一群鹅,王羲之很喜欢。道士说,“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王羲之写完后,就把鹅带走了。王羲之书法高妙,很受世人推崇。

梦笔生花:典出《开元天宝遗事》,李白年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李白的诗才得到充分发展,名扬天下,成为唐代诗坛上与杜甫并峙的高峰。

有脚阳春:典出《开元天宝遗事》,唐代宋关爱百姓,“时人咸谓为有脚阳春”。宋像长了脚的春天,到处带来温暖,“有脚阳春”就成了有德政的官吏的颂语。

赤绳系足:典出《续玄怪录》,唐人韦固遇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翻书,说是掌管天下男女婚姻的幽明之书。老人还说身边袋子里的红绳用来系夫妻的脚,“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之,终不可易”,只要用红绳系在脚上,就会结成夫妻。月下老人是主管婚姻的神,在人间就是媒人了。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3

一、诵读形式要多样

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只要真正走进文本,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达到忘我之境界。因此,诵读的方式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变一变。

1.平行比较法

何谓平行比较,即把学生读、老师范读、专家朗读置于同一平面比较。例如,在学习《空城记》时,学生甲、乙各读一遍,老师朗读一遍,听录音范读。在朗读前,老师提出要求,请学生在字音、停顿、情感投入等方面作比较,评一评谁读得准,谁读得好,说出你的看法。学生的眼、耳、心都调动起来,注意力、敏感性、鉴赏力及朗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2.小组竞赛法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下流行、高效的学习方式,在朗读教学中也可引入,其竞赛的方式也要呈现多样化。

例如,可以进行三个层次的比赛,第一轮比读得准,第二步看读得齐,第三回评读得好。最后,老师、学生评价。第一、三轮小组派代表参加,第二轮小组全员参与。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朗读三个维度逐级提升的训练要求,又是小组凝聚力的一次考验。

二、翻译训练要变化

文言文,首先是“文”,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而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所以,翻译的方式也要变。

1.主角互换法

教师先给学生做一个范例如何讲解,学生照着老师样子学。例如,讲解《桃花源记》,老师串讲第一段,学生发现问题,有时老师不妨故意犯错,考查学生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第二段学生仿照老师串讲的方式进行。第三段,小组合作讨论关键词及文意,最后汇总问题,共同解答。选择我译、你译、大家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转化主角,让学生参与到译文学习中来。

2.文白互现法

通常我们是把文言文语段翻译成白话文,同样也可以换一个程序来个逆推理。老师先给出某一语段或某一句话的白话翻译,学生依据白话文译为文言文,此方法最好用于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对章句了解不深,还没有达到熟读成诵的时候进行效果尤佳,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表达习惯的熟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就学生的创作与作家的作品作比较分析。

例如,在《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实践中,我把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译文呈现给学生,请他们说出原文,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者”“经纶”的用法是否真正理解。反向译文不仅使学生对关键字词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助于诵读、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三、成语典故要积累

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对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门庭若市”,《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记》的“毛遂自荐”“运筹帷幄”“青云直上”,《鱼我所欲也》的“舍生取义”,《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求甚解”,《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庖丁解牛》中的“游刃有余”,《秋水》中的“贻笑大方”,《老子》中的“祸福相倚”等。对于成语,要理解其意思,学以致用。

典故在古文中还有许多,例如“刻舟求剑”“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对于典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提高文采,丰富内涵。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4

一、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一个恶劣的习惯,可能会毁了人的一生。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面临着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等问题,若还是根据初中的“所谓”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是不能立刻进入学习状态的,这需要我们高一班主任及时进行教育、引导,以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调整好状态,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1.建立班级一日常规制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进入高中后,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抓紧、抓严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特别是在初中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全体学生共同制订了《日常学习习惯》,并要求学生每天在早读、晚读前先朗读《日常学习习惯》,在每天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地改正,进一步提升自己。

2.实行班长轮流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实行了班长轮流制,具体来说,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做一天的值日班长,管理班级的一日常规,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的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同时通过管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值日班长的责任,学生的职责,同时能真正体谅班主任的艰辛,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坚定地安心于学习,努力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把握学习的每一天,为明天的辉煌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精选班干部,建设新集体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好帮手,优秀的班干部可以独当一面,可以协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因此我接受一个班级后,一方面,采取让学生毛遂自荐的方式选拔一些班干部,同时,我也通过军训、周记谈话等方式调查,经过半个月的详细调查、研究,然后在班会课上通过民主的方式正式选拔班干部,并对这些班干部重点培养、指导,让他们协助班主任有序地开展工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自然而然是学习,良好的环境能激励人的成长,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古代也曾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因此新集体组建后我积极营造教室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前面黑板的一边贴上“我自信,我努力,我成功。”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一位学生,不管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持之以恒,才能收获明天的果实。

四、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成长

只有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从爱出发,教育的阳光才能射进学生的心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心灵的深处。”爱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只有爱学生,真心实意地了解学生,才能打开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5

小百迷们,你们知道吗?一直以来,就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他们认为事实不是这样的,刘备并没有“三顾茅庐”,而是诸葛亮自愿归附刘备的。

瞧,这分歧来了!别着急,我们一点点地来说这些事。

“三顾茅庐”的典故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是:当时曹操很欣赏刘备的谋士徐庶,于是就派人骗徐庶,说他老母亲病了,速回家看看。徐庶是个大孝子,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能够得到天下。

缺了得力的谋士,刘备连忙带着礼物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不在家。过了几天,刘备又冒着大雪去见诸葛亮,看见一位青年在屋内读书,赶紧过去行礼。可惜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受朋友之邀出门了。刘备很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自己非常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转眼间就快到新年了,刘备又去隆中,不巧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便在屋外恭恭敬敬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方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计策。诸葛亮分析了天下的形式,制定出三分天下的策略。刘备深感佩服,便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就这样,刘备亲自到诸葛亮那里去请求拜见、赐教,共三次前往,才得以相见。

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找的谁?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颂的经典故事,在三国人鱼豢写的《魏略》、西晋司马彪写的《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版本,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有些接受不了。

这两本书大同小异地说,刘备带兵攻打樊城时,诸葛亮预测曹操要攻打荆州,于是就前去求见刘备。刘备刚巧与客人谈话,因为从来没听过诸葛亮的名字,所以没把他放在心上。过了好一会儿,别的客人走了,刘备见只有诸葛亮还待在那里,就与他谈起荆州的形势来,临走诸葛亮献了一条攻城的妙计。刘备听后十分赏识,从此便重用起诸葛亮。

后来,有人则调和了这几种说法之间的冲突,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开始求见刘备时,见于樊城,刘备虽然对他以礼相待,但不器重。后来,徐庶说诸葛亮很有才,刘备才“三顾茅庐”,虚心拜访并重用他,彼此间才逐渐有了很深的感情。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因而记入《出师表》中,一点也不计较先前被冷落的情形。

在纪连海史书特别节目《三国三人行》中,纪先生称历史上还存在另外一种版本:诸葛亮一直在南阳隐居,到了26岁,他毛遂自荐去找刘备。他去了很多次,可刘备根本没时间搭理他。于是诸葛亮把刘备臭骂一顿。不料想,刘备觉得此人颇有个性,找来一谈话,还真有学识,后来就委以重任了。

如何解释“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

一般人读《出师表》,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里读出的信息是去了三次才见到。别急,我们先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这个字,你注意到没有?多次的意思。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还有可能不止去了三次。在古书里,“三”可以解释为“多”的意思。所以呢,刘备并不一定只请了三次,他可能经常来串门,随时请教。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刘皇叔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结果他俩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最终刘皇叔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

看来,这诸葛亮与刘备究竟是“一见”,是“再见”,还是“三见”,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不过,不管是谁先找的谁,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对刘皇叔的忠心,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号角吹响,“小百迷”集合!

你同意刘备“三顾茅庐”的说法吗?

1.同意,因为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出师表》上都有记载。

2.不同意,对一个没有实际经验的年轻人,刘备不会给这么高的礼遇。

3.是诸葛亮先找的刘备,刘备对诸葛亮了解后才有以后的“三顾茅庐”。

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6

习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含义深刻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应其文化特征。以下谈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差异

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了如指掌,to trim one'sails to the wind随机应变,nail one'S colors to the ma坚持到底等等。英语 中有不少用鱼来比喻人的习语:a poor fish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家伙等…。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山水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山崩地裂、东山再起、水到渠成、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又如,中国盛产竹,竹子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节外生枝等。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咏竹之高洁与坚贞。英美民族生活地区不产竹,bambo是舶来品、借用语,所以英语中与竹子相关的习语寥寥无几,更无联想意义。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汉语用雨后春笋般、如雨后春笋,英语用 like mLlshrooms。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语中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着名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二、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要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汉语有习语“小菜一碟”英语有习语 a piece of cake。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义,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人在 13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所以他们就用piece of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国,小菜在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这两个习语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饮食风俗习惯。在性格方面,中国人质朴凝重,谦虚宽容;英美人性格外向开朗,看重自我,从不贬低自己。汉语习语如“不为祸死,不为福先”、“知足常乐”、“安贫乐道”、“枪打出头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命中无者莫强求”…等表现了中国人以自苦、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为人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则强调人要不断创新,不满足现状,标新立异,寻找新的机会。如“No money,no honey.没有钱就休想得到称心如意的女人为伴侣 ;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等习语就是这种形象的反映,这些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

三、历史文化差异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由于古代中国长年战争,许多习语如围魏救赵、临阵磨枪、毛遂自荐、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三顾茅庐等出自国家间的征战故事,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古代的英国,磨坊和铁匠铺是农村的主要手工业生产地,许多习语如 of the mill job没有多大变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与此紧密相联。

四、典故和神话故事

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典故。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黔驴技穷”等是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画龙点睛、愚公移山”等出自神话传说。英语习语如“cat's paw受人愚弄的人,the bear and the two travelers患难见人心,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堑,长一智”等出自《伊索寓言》,Aladdin's lame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的东西等出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丰富了习语 ,成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汉英民族对客观事物各持己见,赋予事物不同的内涵。如“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习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有时也用“腾飞的巨龙”来形容我们的国家,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 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凶残狰狞的怪兽。撒旦被称为dragon,凶暴的女人称为dragon,“亚洲四小龙”是“Four tigers”,而不是“Four如 dragons”。又如在中国北方,猫头鹰出现就是一种凶兆,和吉祥全然无缘。英语中却有 as wise as an owl,表明西方人把 owl象征“狡猾、机警、聪明”。两个民族都养狗,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口。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做人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多数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又如中国人用“花花公子”表示“只追求享受、过纸醉金迷生活的轻浮阔少爷”,用“拈花惹草”表示作风不正派的男人。而英语的 flower却无汉语中提到的含义。再如daffodil汉语中是“黄水仙”,仅仅是一种花而已,但在英语中它是春天、欢乐的象征。在色彩方面,英语中的白色象征着快乐、纯洁。例如习语“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lie无恶意 的谎言,white elephant大、笨而无用之物”…。但在汉语中,白色蕴涵悲怆贫寒,衰败死亡之意。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一穷二白”,都勾勒出苍凉寂凄、衰败哀愁的意境。

六、宗教差异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一尘不染、万事皆空、现身说法、借花献佛、在劫难逃”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e sword of Damocle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比较,我们看到了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英汉习语。

参考文献:

[1]刘艳芹.从英汉习语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J].平原大学学报,2O06,(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