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行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行教育范文1
高师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过程中的主要教育教学环节,更是一个教学过程,它是高师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高师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的全面考查和检验,也是高等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实践过程。高师教育实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教育实习前的见习、校内模拟实习、课堂教学实习,以及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其中,课堂教学实习是高师教育实习的主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分析,却普遍存在如下不足:
(一)高师教育实习观念偏狭
在传统的高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认识偏狭,缺乏整体观念,不够全面。我们可以简单形象概括地把这些认识观念用三个“一”来表示:一种功能;一个教学环节;一所师范院校”。“一种功能”是指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观把教育实习的功能单一化,认为教育实习仅仅是对高师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的训练,缺乏对高师生专业思想品德、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使教育实习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对“教者(teacher)”的训练;“一个教学环节”:传统的教育实习观把教育实习从整个高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认为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将教育实习贯穿于高师教育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与高师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所师范院校”是指高师教育实习仅仅局限于高师生所在的师范院校,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高师教育实习的重担全部压在“一所师范院校”身上,使其难艰负载,苦不堪言。而不能面向社会,充分调动地方行政部门与实习学校的积极性。
(二)高师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形式单
有学者对我国7所高师本科院校教育理论课程开设情况调查表明:教育实习在各校教学计划中一般为6~8周,一般安排在7~8学期①。即使在当前,重视教育实习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高师院校普遍增加教育实习任务,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的形势下,本科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8-10周,专科为4-6周,最多有的高师院校将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一个学期。这远远不能保证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教育实习的内容、形式单一,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部分高师院校仅重视课堂教学实习,或以见习、模拟实习代替教育实习,且忽视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的教育实习等;在实习安排上形式单一,只有集中实习,没有分散实习、穿插实习等,更谈不上教育实习形式的创新。从而使教育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高师教育实习基地缺乏
迄今为止,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流的。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一方面由于高等师范院校观念落后、主动性不强、指导不力、经费紧缺等等,另一方面则由于附近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排斥态度,怕接受实习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升学率等等。导致高等师范院校联系实习学校难,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compus-based)”,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school-based或field-based)”③,与中小学关系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④使教育理论缺乏生长成熟的土壤,高师生更难以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高师教育实习管理体制陈旧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宽松,缺乏相应、严格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一般来讲,各高师院校独揽高师教育实权,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学校无法参与对高师教育实习的计划、组织、实施、督导、考核与评价。各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成绩虽有评价,但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又由于各高等师范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学校等关系不够密切,给高师学生的实习带来诸多困难,对其实习评价亦不够客观、严格,导致高师学生对实习态度不端正,抱着“实习好坏与毕业无关”的心态去进行实习,从而最终导致较差的实习效果。
二、关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理性思考
针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我们理应积极主动地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作一理性思考,扬长避短,以引导我国的高师教育实习充满活力地迈向21世纪。
(一)构建新型的高师教育实习观
高师教育实习观是对高师教育实习的本质、价值、功能的客观反映,构建新型的高师教育实习观,有利于积极地促进和推动高师教育实习的整个流程,引导高师教育实习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新型的高师教育实习观应是多元化功能观、整体化价值观与社会化管理观的有机统一与整合。
1•高师教育实习的多元化功能观。如前文所述,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观功能单一,仅仅重视对“教学”的训练,而忽视对高师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培养。近年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模式的不断改变,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使得教师的传统角色发生巨大转变,教师一改过去“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形象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如当今建构主义学派所倡导的支架式教学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人们把教师形象地比喻为“支架”,强调在有教师指导下发现、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强调学生独立学习与发现的地位、从而最终达到监控和探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与此同时,人们对集“教者(teacher)、研究者(re-searcher)、学习者(learner)”于一身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期待,也使得传统的教师角色受到挑战;由此,社会与各级各类教育对高师生的要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显然,高师教育实习应适应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刷新传统的一元化功能观而向着多元化功能观发展。
2•高师教育实习的整体化价值观。高师教育实习不应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是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时间与空间上高师教育实习亦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高师教育的全过程水融、密不可分的。体现在高师教育实践中,高师教育实习应该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序列化的体系,它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形式与方法贯穿于高师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苏俄的连续性教育实习可以说是这一价值观的典范体现。苏俄的教育实习分为三个密切衔接的阶段,它包括教育见习中的实习(一二年级);暑期教育实习(二三年级)和学校教育实习(三四五年级)。除上述三种形式外,苏俄近年来还为高年级学生开辟了“中学日”,使高年级学生每周都有去中学进行实际工作的机会。⑤这样就使得教育实习贯穿于师范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师范生从进师范院校到毕业,每年都有计划地参加不同内容的教育实习,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实践研究中也有这方面的可贵探索。如,由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承担的教育部第三批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全程教育实习模式”便是这一价值观指导下的大胆创新。实验学校针对传统的高师院校毕业前一次性突击实习不足,创造性地提了了这一“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实习模式。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实习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准教师”,这无疑值得各级各类高师院校应用和推广。
3•高师教育实习的社会化管理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正逐步把各级各类的人才推向市场,高师毕业生亦不例外,他们同样接受市场的挑战与检验。由国家包揽的高师生的分配正逐步放开,1999年,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实行了两次分配制度,以便于供需双方的合理选择。这一举措无疑会将高师院校逐步推向社会,使其一步步由传统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化,教育不再单单是那一所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高师教育实习同样不仅仅是“一所院校”的事,也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一项合作性事业。因此,高师教育实习的社会化管理观的确立将是高师教育实习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丰富高师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随着国内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不断推进,高师教育实习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各个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创造了不同的高师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师院校也立足现状,依据自身的不同特点创设了各具特色的高师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人们普遍认为,高师教育实习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学习,还应重视教育见习、模拟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结合,通过不同的教育实习内容提高高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高师教育实习的实践探索中,高师教育实习的形式也日趋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采取传统的高师教育实习形式外,还采取了如,集中蹲点实习、全委托实习、半委托实习、顶岗实习、回原籍实习等形式。各高师院校因地制宜,根据本院不同的性质、培养目标、师资状况、以及师范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采取适合于本院校的不同的实习形式,并科学合理地将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高效能的教育实习效果。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育实习中以一种形式代替另一种形式,或以一种教育实习内容作为整个教育实习的弊端。有的高师院校还开辟了教育实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教育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教育实习与毕业预分配相结合、教育实习与完成某部门的科研课题或工作任务相结合、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新天地。这样做既可适应人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又可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交能力⑦。
(三)延长、分散高师教育实习时间
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来说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来保证的。而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发展脉络来看,普遍存在教育实习时间偏短的现象。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教育部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时间作过不同的规定。但即使是规定时间最多的1954年,本科教育实习时间也只有12周。当前,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全面性改革的推进,高师教育实习正逐步受到重视,一些师范院校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延长了高师教育实习时间,但却不具有普遍性。有的师范院校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连国家规定的最起码的教育实习时间都不能保证。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时间则远远超过这一时间。美国许多高等院校除了安排师范生进行临床教育实践与现场教育实践外,还安排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让师范生到社会和中小学去,进行全面的和独立的教育实践活动。②;法国自1983年开始,教育部便规定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英国的师范生除了在校三年期间进行12-15周的教育实习外,大学毕业后,还要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苏俄师范生教育实习不仅贯彻师范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教育实习时间高达17-19个周。因此,我们应该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有益经验与精华,适当延长、增加教育实习时间;与此同时,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中实习方式,面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连续与阶段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方式,分散教育实习时间,统筹合理安排教育实习的全过程,以全面提高高师教育实习的质量。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教育实习基地
从根本上来讲,高等师范学校师范生的职业素质是“教”不出来的,而面向真实教育环境的实践,才是师范生成为未来合格教师的根本道路。因此,“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教育实习基地”成为各国高师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必由之路。美国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要求比较严格,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前,必须修满理论课学分的三分之二以上,并要完成实习前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临床实践与现场实践),成绩合格者才能申请参加教育实习。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教育实习与我们文中所述的教育实习概念有所不同,它是指师范生深入到中小学中去,所进行的一种全面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师范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的全面的考察和检验。在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在高等院校和实习学校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独立地承担起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分担校内外的某些工作。除此之外,师范生在实习期间还要从事社会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等等。为保证教育实习的高质量,美国许多高等院校都与附近中小学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双方的统一领导与管理。美国早在1991年便开始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训师范生的联合体。即由大学师范项目教师与中小学主讲教师合作,制定并实施教育实习计划。几年来这种合作联合体在全美已发展到一百多个。(U.S.Depart-mentofEducation,1995)美国的一部分高等院校还先后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实习学校,即入门学校(PortalSchool),⑧这种学校多设在贫民区,易于与高等院校建立较为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而且,师范生在入门学校里实习,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我国有些师范专科学校为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尝试与附近的农村中学建立稳定的联系,让师范生到农村中学中顶岗实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实习效果。因此,各级各类高师院校应立足自身的特点采取“双方互惠”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中小学实习基地服务,加强同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使高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未来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优秀的“临床专家”。
立行教育范文2
家校合作,共育人才。在当今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的情形下,实现有围墙的学校与开放的社区、生存的家庭之间的联结与链接,是学校教育产生校外效应的必然选择。新型的家校关系是着眼前瞻育人、高尚育人、理智育人的高度,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人际、家庭和社会和谐环境,也可以让学生在校成长快乐,更可以让学生在家庭成长幸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校积极联动,形成育人合力,能极大地改善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拓展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引入家长资源,为提升学校教育注入活力
改革学校内设机构,改变以往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单独性和孤立性,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的合作机构。学校成立“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家长成立“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使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更有意义的办学理念有覆盖面有延续性。
学校成立的“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应由“学校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年级家校合作工作小组”组成。“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应由“学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组成。
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及家委会职责功能要相当明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对学生快乐成长和学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配合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有机互补。
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可开展一系列工作:开辟专题网站,创设家校互动的平台;开通家校热线,听取意见,解答问题;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或培训。
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则发挥功能,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改革决策会议,及时上传家长心声,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参与学校评价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引领积极舆论导向,为学校创品牌、树形象做贡献;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活动,甘当志愿者,协助学校完成学生成长体验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参与校园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的善后处理、协调工作,保证校园教学秩序的稳定。
二、巧借家长资源。为丰富学生经历提供便利
多方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有效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应是家校合作工作的重点。学校规范三级家委会的产生,努力构建家校双方互动的新型合作方式,一方面变单向信息传输为双向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让家长从“校外参与”上升到“校内参与”。
一是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通过请家长填写信息表,进一步完善家长志愿者资源库建设,并且积极招募社团活动家长志愿者,争取有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助教老师。二是协助学校完成学生成长体验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每年的社会实践探究活动中,孩子的选题、搜寻资料、实地考察、填写研究报告以及探究成果交流,让家长参与,一起成为孩子探究科学、追求知识的引路人。三是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三、善用家长资源,为促进家校合作凝心聚力
信息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教育的确不易。多元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呈现功能退化的现象。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格养成,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这第一要看他学生时期是否与书为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能以书为伴,就可以保证他言行善正。第二要看他学习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若形成,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的基础。不少家长因此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力和无奈的困惑,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常常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不谐之音。如何了解家长需求,注意选择家长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家长学校”工作需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学校在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之前应对家长进行相关的调查,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从而对症下药、雪中送炭。学校要倾听家长心声,了解他们喜欢何种形式,及时调整、改变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进行教学,增加形象性和现实性。例如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们不知如何课外辅导孩子阅读,于是,“家长学校”就可确立“课外阅读的家庭指导”主题,推进“家校共读”,向家长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介绍部分家长课外指导阅读的经验,让家长受益匪浅。
立行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个性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不能分开进行。现在的教育界对于个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部分人认为个性是种积极的品质,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其是消极的东西;有专家呼吁大力推进个性教育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个性教育会对爱国教育和集体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这些言论都有失水准,对个性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问题。文章讨论了个性教育如何在高校进行与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个性教育的实质和内涵
1. 个性教育的实质。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个性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个性,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同步化一。个性教育要求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对学生个性的认知,包括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个性的锻炼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且在指导学生在享有自利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个性教育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认识、了解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二是激发学生在教育所中占主体地位的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与灵动化;四是尊重高校学生的观念价值的多样化与选择的多元化;五是个性教育方式和形式的多样化、区别化和现代化[1]。
2.个性教育的内涵。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2]。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个性教育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当然,尊重人的个性并不代表迁就、放纵人的消极心态,而是在平等、关爱的基础上,重视每一个高校学生的个性。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持尊重心态,是教师师德的体现,也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其二,强调发现,挖掘高校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长,与平均主义教育相反,实现智育上的“合格加特长”的理论。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在自己的道路上,找到适合他个人才能和个人特长的前进方向,帮助每一个高校学生发现和找到属于他隐藏的潜能,让其发现人生的道路。个性教育不会像应试教育一样让高校学生成为没有个性的人,它能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三,个性教育主张教师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锻炼高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想。
二、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造成的影响
1. 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冲击。
我国的教学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流传至今。在现在,我们在一些地方的教学理念上都能寻到传统教学的踪迹。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明进入中国对现在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了影响,高校长期推行的单一、同步的教育信念、道德标准被动摇。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多样化、现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对教育培养观念的挑战。
过去的高校教育主张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甚至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培养下而变得思维的僵化,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忽视了人才市场的供求要求,没有注重学生个性的需求、兴趣、特长的选择,只是一味强调“社会”需求。而个性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健康的成长,个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环境。
3.对教育方式的挑战。
我国高校教育的方式比较简单化、书面化、静态化、理论化,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所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教育方式多是简单的命令与要求,让学生被迫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直观性,对主观教学手段开发、创新较少,脱离实际,教育形式单调,教学与实践脱离,师生缺乏沟通,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氛围较弱,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教学,这些教育方式对个性教育在高校中的推行造成了影响,难以实现现代素质化教育。
三、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思想观念变化的热潮,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涌入中国,人们开始重新正视自我意识,寻找过去被传统理念束缚的价值观,审视自己合理的需求主观意识增强。但在同时,个人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膨胀,以个人为中心,忽略了社会责任感[3]。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受现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消费、享受等现象,部分学生贪图享受玩乐,忽略学生学习的主职工作,部分学生情绪激动,与人不善。还有部分学生走后门、拉关系,以某自己的私立。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不良风气对高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3.竞争意识的影响。
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专业学习压力与升学压力。受人口影响,我国的高校学生数量较大,竞争的影响存在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高校学生充满危机感和压迫感,且被动加入到升学的激烈竞争中。在面对艰巨的学习工作时,难免情绪烦躁,行为失控,增加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对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校在进行个性教育的时候,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对学生个性的指导和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行为方式,有各自不同的个人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因素构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推进个性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品质、现实需求、梦想追求、优势与缺点,以此进行个性教育,指点学生针对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人生的道路和奋斗方向[4]。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育教学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向学生传教知识,但这不是教育教学唯一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育的另一重要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象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养成,等到了后期的学习,对进一步了解、领悟新知识产生影响,预防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能力是能使人完成某种工作所需要的心理特性之一,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开展。能力和知识是两个不同理念。学生靠生硬的记住知识点也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但并不能认为他的学习能力强。我们要在教学管理中认识到,知识的掌握是在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上进行的,能力制约着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和掌握程度;而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成长的。正因为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教育。
3.优化教育环境,加强学生德育教学。
学校应该提高教学师资水平,改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形成具有个性教育特色的办学观念,优化育人环境。学生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整体性和协作性,树立优秀校风。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的德育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符合[5]。在引导学生个性成长、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应该严于律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学会尊重他人的看法,顺应社会要求,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文章探讨个性教育的实质和内涵,个性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造成的影响,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个性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它将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作为首要目标。个性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是为了适应个人、社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个性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也要不断进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J].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立行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08-02
初中体育教学是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初中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育活动成为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研究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将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对初中学生的有效激励,也必然会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
1.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初中篮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篮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2.因材施教、合理定位每个学生
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体质情况和接受能力等。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法措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有利激发学生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学生在接受、学习一项教学内容时,教学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在一个班中,身体素质好、接受能力快的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应用分组教学。如:在学习技术动作要求高的项目时,首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合理分组,确立适合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3.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课,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3.1 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和蔼面孔,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3.2 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
3.3 保护帮助与场地器材。合理的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能加速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的手法,即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以安全感。
3.4 根据教材的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初步掌握以后,为了督促、检查教学效果,充分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有些教材可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方法。
3.5 教师的感情要始终融洽在学生的情绪之中,假如教师力能所及可以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如果有些活动力所不及,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的感情,情绪溶于学生 之中。一起鼓掌、欢笑,总之教师的情绪,态度要与学生保持一致性,这样学生学得活泼,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更浓。
立行教育范文5
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一、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有效性教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进步情况是对有效性教学的评估的方法和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们的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实现教学目的。
二、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学科,其教学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高中掌握好这门语言必将给以后的大学英语教育打好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本1 Unit3 Travel journey 的Reading部分为例,教师可以用音乐Traveling导入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自然美景,然后提出3个问题:
1.Do you like traveling?
2.Where have you been?
3.Can you tell your partner something about it?
教师在课堂引入中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及其背景的介绍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怀有强大的求知欲去学习。
(二)激发学习动机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不难看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敢于开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前的导入提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疑惑去浏览文章,自主学习。如,
T:From the title and sub—title.Can you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talking about?
S2:Yes,It’s about the dream and plan of a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T: Good. Now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 Can you guess what the names of these rivers are?(展示相关著名河流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讲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掌控整个课堂。建立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引导学生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达到最终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学,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改进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饱含期望与鼓励的评价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同时现在的教学中的教学成果主要依靠考试来检验,过于片面不符合现代的教学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多样化,以考定能力的检测方法应该予以扬弃。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通过英语演讲、角色扮演、即兴口语和书面考试来评判一个学生英语运用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高中英语课堂模式探究——多媒体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J].新课程学习,2013,(01).
[2]吕晓敏.情境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2013,(07).
立行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要素;提升策略
一、何谓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执行力一词的定义是: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具体到教育教学的管理领域,执行力就是指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贯彻落实教育管理规范和管理目标等工作方针决策的实践能力。换言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就是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工作能力。
从我国高校的管理现状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如:管理中有章不循、抓而不紧的现象比较普遍;管的多,引导和指导的少;一事一议、临时突击应付的多,总体规划的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管理者的理念和认识有关,也与具体的操作方法手段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制度不严谨,未经认真论证就仓促出台,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遇到实际问题就朝令夕改,丧失了学校管理层的公信力;二是执行过程繁琐、流程混乱,制度之间不统一,领导职责界定不清,互相扯皮,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三是执行不能始终如一,虎头蛇尾,检查工作前紧后松,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结果得不到落实,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在根本上无法高效率地实施。
现代管理学中指出,一个成功的组织,在30%的程度上依靠正确的战略,另外的70%则是要靠正确的执行,由此可见,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科学、高效、稳定的执行力,对于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丰富高校教育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已经成为当今高等院校发展和建设中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
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一)管理制度的科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之上、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师生的个人行为,形成管理层面上整体积极向上的合力,从而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项目多,涉及领域广,承担责任大,为了保证高校管理系统能高效、有序、稳定、规范地运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系统、可行、可持续、创造性等基本原则,包括完善的执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灵活的监测制度和反馈制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管理环节控制体系等。
(二)管理模式的行之有效。以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基
础,高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此确保管理功能的顺利执行。从管理学视角来说,高度集权的刚性管理模式更多地强调制度化,可以使管理者实现扁平化沟通,但相对而言易造成管理人员之间的责权分配不分明;而柔性管理模式更注重人性化、民主化,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地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可能会削弱管理的约束力。落实到教育教学的管理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这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执行力的有效实施,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协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管理者始终扮演着“在最前沿冲锋陷阵的中流砥柱,在机制调节中沟通协调的互通桥梁”这样看似矛盾却又完美契合的角色。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管理人员必须既具有能协调各教学职能部门、院系间、师生间的纷繁复杂关系的能力,又具有能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执行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优秀的管理文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由管理者团队共同开展和承担的,要建立良好的执行力,要求管理团队必须具有共同的愿景才得以实施,包括:共同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工作方式以及相互承担的团队协作精神。由高素质的管理者抱持一致愿景结成的群体所创造的团队精神和管理文化,可以促使管理者们共同做好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管理效率,营造有利于执行力最优化发挥的工作氛围,形成良好的管理文化以及执行力文化。
三、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的途径措施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的管理执行说到底就是贯彻落实上级管理部门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期最终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它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就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手段所做出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只有得到学校内部的普遍认同,管理双方在认识上达成共识,管理才有意义可言。因此,在认知层面上,管理者要更新以往的陈旧观念,树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践层面上,对于管理制度的设计、落实中,管理者要以人(教育主客体)为中心,反映人的需要,保证人的权利。从根本上更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为师生营造自由奔放的学术氛围,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极的管理目标,从而促进管理双方的理解和合作,有效地提升管理执行力。
(二)建立科学管理制度。(1)注重宏观策划,强化目标管理。计划是执行的前提,没有计划,或者说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订计划,并确保计划目标清晰,可量化、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分清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实施,不能因琐碎小事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决策应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上加强设计理念,强化目标管理工作。(2)规范制度、流程,强化节点控制。首先要充实和完善所有规范性、程序性和操作性的制度,在原则性上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任务目标、管理体制等进行规定,并在阶段时间内对源文件进行汇编、调整和补充。其次,将可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环节和因素纳入到强化管理的范围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每学期的各个阶段(如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阶段性工作通知,提醒各教学部门按照计划组织工作,做好重点工作的节点管理;(二)各教学部门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归纳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及时解决教育教学管理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部署随后的工作任务;(三)对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进行探讨、指导与技术支持,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的建设。(3)开展业务考核,注重数据分析。管理部门应秉承着“三有利”的原则,对管理人员开展质量分析和评价等业务考核工作,将管理目标、管理过程有机结合,实现全面、全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定期收集高校各级别、各部门的科研教学成果,采集各类教学管理数据状态,全面分析,挖掘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二)定期对学校的目标任务和状态指标进行总结交流,通过比较探索缺憾,发现问题修正策略,目的亦是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展年终评价总结工作,评价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奖励优秀的部门及工作者;(三)对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按岗位进行考核评价,采取量化和定性评价法,结合日常工作面貌、团队合作精神和工作突出业绩等表彰优秀工作者。(4)规范执行过程,加强执行管理。通过以上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我们可以基本制定科学稳定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执行需要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组织和安排,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执行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一)在执行动员这一重要步骤做好宣传工作,对师生进行认真详细的政策解释,使其对制度了解并接受认可,使政策从根本上获得支持;(二)在执行方法和手段上要恰当,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采用不合法的强制手段,要以思想教育为主、文化宣传为辅,与师生达成共识;(三)在执行监督中,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构建信息反馈平台,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纠正,对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这些工作对于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有利的,对提高执行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优秀管理团队。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执行力得以实施和体现的主体,因此对管理者和管理团队的素质要求也相应严格。首先,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和方法手段;此外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浓厚的团队意识,这是执行力得以实现的基础;第三要有较强的决策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衡量管理团队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可以增强管理者对制度精神和内涵理解的深入性,直接提升高校管理的执行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的提升,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组织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同时要配合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政策的执行落实得到上下一致的认可和接受。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入手,采取恰当合理的办法,使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得以彻底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拓,屈波.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2] 鲁武霞.基于生态视域重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执行力[J].成人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