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即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出即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出即景

日出即景范文1

“任职两年多来,我到中国已经是第11次了。所以我感觉,来中国就好像到我的第二个家乡一样!”泰国商务部副部长阿隆功・蓬拉布接受本刊专访时说。这位记者出身的副部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关注。新年伊始,他带领东盟一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的一行人,在浙江义乌、温州举办“共商合作,共享商业”曼谷・泰中国际精品城启动仪式。

打造泰国版“义乌小商品市场”

“精品城将把中国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模式搬到泰国,成为泰中两国经贸与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阿隆功・蓬拉布表示,近年来,中泰两国贸易量不断提高,联系日渐紧密。而曼谷・泰中国际精品城是义乌模式的升级版,是泰中两国之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它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战略性商业合作关系,也是庆贺泰中两国建交36周年献礼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由中国阿诗玛公司投资,选址于泰国曼谷市南部,占地7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礼品、饰品、工艺品、服装服饰、集箱包皮具、文化用品、日用品、玩具、鞋帽、五金等10余种业态为一体的国际时尚潮流展示中心。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5万家商户的入驻需求。

不少浙江企业主对该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借助该项目,立足经济正快速发展的泰国,以便更好地布局东盟市场,抢占国际商机。义乌添添饰品商行经理黄瑞能说:“我们商行超过80%的出口需求都来自欧盟和美国。对我来说,泰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贸易的低税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因为我们今年的出口,因欧盟和美国强加的高关税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认为:“在曼谷打造泰国版‘小商品市场’,为中小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中国经济发展成功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义乌模式’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成功贸易模式,泰国也希望把它作为我们学习的样本。”在阿隆功・蓬拉布看来,浙商有着雄厚的民间资本,义乌小商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知名度。因此,他特别强调:“我想借此机会向浙江的企业家说一说,如果大家有兴趣,就一定要来泰国投资,每个成功都有第一步的开始,我坚信你能走出这一步,成功就在你面前。”

“中泰两国的关系变得愈加重要”

数据表明,2010年,泰中两国贸易经济额增长了45%。目前,泰国是中国第14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泰国第2大贸易伙伴。

阿隆功・蓬拉布对此进行了解读:“从这个数字来看,泰中两国的关系非常稳固和密切。因我们两国政府、企业合作,才能达到这么好的贸易额。我们两国已携手共同度过了金融危机,并且每年贸易经济都在增长。希望泰中两国的贸易额到明年能够达到500亿美元。”

谈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阿隆功・蓬拉布介绍说,作为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泰国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泰国不仅是东盟的中心,也是中国通往南亚的必经之路。泰国贸易流不仅可辐射整个东南亚,还能辐射到中东、非洲,还有欧洲。泰国的外资投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也较为完善。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作为东盟的6个老成员国之一,泰国对中国敞开了贸易优惠的大门,90%以上的产品实现零关税。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是目前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也是最年轻的自贸区。

阿隆功副部长对泰中合作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作为东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与发达经济体,包括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配额,远远高于这些发达经济体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配额,所以中国制造的商品如果经由泰国再出口,将可减少从中国直接出口遭受的严格限制。另外,随着昆曼公路的建成,连接中、老、泰三国的国际大通道正在全线贯通。而去年10月26日,泰国议会已经审议并通过了与中方合建高铁项目谈判的框架方案,这条高铁把中国、泰国和东盟的一些国家通过高铁联系起来,投资额应该是不低于400亿美金。高铁线路的开建,更为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泰国企业到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泰中经济贸易的前景非常广阔。

“四部机器”助力亚洲经济发展

“经过金融危机后,我觉得中国的未来就是亚洲的未来。”阿隆功・蓬拉布告诉记者,因此他在2009年就任副部长的一个月以后,就首先出访北京,在泰国商务部部长级官员中,他可能是同期来中国最多的一个。“我曾与昆明市市委书记聊起我的感受,我觉得中国的变化非常大,当时就下决心每个月都要到中国来一次,结果书记告诉我应该每星期都来,因为中国的变化实在非常快。”阿隆功・蓬拉布已到过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许多地方。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对于泰国和东盟国家来讲,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他总结中国“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重视发展科技、教育,在这些方面有大力度的投资”,认为这是泰国应从中国发展模式中学习的东西。

日出即景范文2

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既受到国内政治体制的影响,也深受国际经济及科技竞争的制约,在政策制定上具有国家化与国际化的特色。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富布莱特法案》,为学生、学者及专业人士提供在海外学习交流的资金。196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福布莱特海斯法案》,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世界人民间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而改善和加强美国的对外关系。”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第一份国际教育执行备忘录。同年,美国教育部长莱利《美国迈向国际教育的政策》,主张从幼儿阶段到中学阶段的教育要强化儿童的外语学习,鼓励学生学会与国际合作。“9·11事件”后,美国更加重视国际教育。2001年,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推进国际教育政策的决议。2002年,美国教育部长佩吉提出鼓励教师从幼儿园开始就将国际知识介绍给学生。同年,美国教育理事会发表《超越9·11:国际教育的综合国家政策》,强调“增加留学生数量”。

2004年,美国西维吉尼亚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国际教育白皮书《全球化时代公民素养之准备》,指出中小学开展国际教育的方向,旨在强化经济意识,统整国际社会与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当谈到学校教育国际化问题时,不少美国校长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他们认为,美国中小学恐怕是世界上国际化水平最低的,因为大家已习惯以美国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这导致美国学生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学生对美国的了解程度。

英国:强化教育国际交流

二次大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鼓励各成员国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通过了《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建议》,希望所有学段和所有形式的教育均具有国际内容和全球视野。欧盟所推动的与中小学相关的国际教育活动有:康米纽斯计划、青年行动计划及网络姊妹校。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英国在21世纪初公布了一系列促进国际教育的政策与文件。2004年,英国教育技能部发表《让世界进入世界一流的教育》,明确了英国国内学校教育中的三项主要目标与优先实施事项:1.赋予儿童、年轻人和成人在全球社会背景下生活和在全球经济环境下工作的能力。2.联合国际伙伴,实现彼此的目标。3.教育与训练部门以及大学研究要对海外贸易和国内投资做出最大贡献,学校课程应涵盖面向全球的政策。现今,英国中小学国际教育政策着重探讨以下两方面问题:1.将世界放入世界级教育之中。2.将国际取向融入课程之中。每个人都生活在全球化社会中,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具备以下八种权利或能力:公民权、社会正义、持续发展、多元性、价值和观念、相互依赖、冲突解决、人权。

英国中小学国际教育交流方案主要有两大类:欧盟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方案以及与非欧盟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方案。后者当中比较著名的有:1.教师国际专业发展计划。以短期访问的形式,让教师感受国际教育。2.国际校长安置计划。使校长得以检视海外学校实务。3.英美教师交流计划。教师可以选择在某段时间待在国外。4.学校伙伴关系支持计划。旨在建立以课程为基础的伙伴关系。5.欧盟e姐妹校。2005年,欧盟创办e姐妹校,鼓励欧洲地区的中小学通过网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成为欧洲地区中小学交流合作的主要工具之一。6.英国global gateway网站。旨在帮助学校找到国际合作伙伴,并且提供国际教育议题信息。

日本:重视国际理解要素的课程渗透

日本政府提出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向性、封闭性的现状。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1984年,日本政府提出“迈向21世纪接受留学生10万名计划”。同年,临时教育审议委员会《教育改革报告书》,提出日本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建设和平国家与社会”的角色,以“世界中的日本人”作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以教育自由化、重视个性和国际化作为改革方针。198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的日本人”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更加明确。1997年,文部省提出与国际化相关的改革内容:1.促进中小学国际交流。2.改进英语等外语教学。3.促进教师的国际经验交流。4.加强外国侨民的日本语教育。在课程方面,日本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国际理解教育,从1998年开始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国际理解教育”要素,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必须有三小时的综合学习时间,用以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主要是理解发展中国家,参与异国文化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回国子女教育等。2001年,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学生交流,推出“海外学生十”,提供额外的资助和师资,补助私立学校对海归学生的教育,委派中小学教师到海外侨办学校任教。2002年,日本中小学校《新学习指导纲领》,明确规定中等学校及高等学校必须将外语列为必修科,并强调学生的听说能力,小学则要利用“总合学习时间”学习英语会话。

日出即景范文3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使得中日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传统的日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日语教学采用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一般的日语课堂班级规模偏大,课时偏紧,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精读、泛读、听力、练习等内容,往往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黑板+录音机”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因而无法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文化背景等抽象难懂不易理解的部分,学生难以从教师的口头讲述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语法知识、词汇的讲授,忽视听说等语言技能的培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不利。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外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做到一对多的互动和偶尔的师生间一对一的互动,大多数学生难以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多对多的互动只能成为理论上的想象(管博,2004)。教师在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的高职高专日语课堂教学中无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因此教学效率不高。

二、网络日语教学的优势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日语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日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环境,通过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建构起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日语教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在网络环境中,用电子邮件、语言信箱或其他网上媒体交流手段与他人用日语进行交流活动,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线进行提问、回答、讨论、辩论、协商,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1.资源共享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教学,突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性。网络日语教学通过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可将一流日语教师的精彩教学过程让无限多个学生领略。人们坐在计算机显示屏前,通过网络置身于名校名师的教育活动中,视听效果及其参与性是传统的日语教学无法比拟的。广播电视大学曾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而网络教学不仅没有围墙,而且没有时间上的硬性规定(侯晓玉,2004)。网络教学的超时空性特征,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网络教学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浏览相关内容,进行网上练习,也可以通过网页教案中挂接的相关网站上网自主浏览学习。网络日语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角,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教师提出,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回答。教师通过交互界面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通过交流空间师生展开讨论与协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互动活动中教师常常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只是管理学生的师长,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指导者、引路人、帮助者。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可以由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3.交互性强

网络环境下的日语教学,赋予了每位学生学习的机会和动力。还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信息输入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在网络环境下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生动而丰富。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多媒体网络,可以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互动。通过网络,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实际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通过BBS、Email、Netmeeting等进行互动交流,这是真正的语言交流而非模拟。在网络条件下,图像、声音、画面等信号的刺激,以及教学双方的互动、参与声情并茂的活动,使原有狭小的教学空间――教室得以拓展,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拓展。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在真实的和自然的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的机会是非常宝贵的。传统的课堂外语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需要。实践已经证明,网络日语教学的效果的确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4.实现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外语水平,自主选择内容,自定先后顺序,自控时间长短,实现个性化学习,做到人人有收获。教师也能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另外,在网络聊天室的学习环境里开展的学习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话题,进入相应的聊天室,用轻松地运用日语进行交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给不同层次的日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日语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5.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以外,学生可以阅读日本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时事新闻等;学生还可以欣赏影视的精彩片段,特别推荐的日文歌曲、诗歌,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等。此外,还可以通过BBS公告栏,做日语教学的专题讨论,消息公布,师生交流等,甚至可以有专门的栏目让学生自己主持及更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摆脱了为了应付日语过级考试而与语言应用脱节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充分地学以致用。通过网络的音频及视频广播,可用日语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信息交流。

日出即景范文4

当心“晒”出白内障

每年的夏天,医院眼科门诊的患者数量都会增加。特别是很多老年人,到光照强烈的地方旅行游玩后,出现视物不清等不适,严重的甚至发展成白内障。

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人眼长时间受太阳照射,大量紫外线刺激会损伤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易导致角膜内皮损伤、日光性角膜炎、白内障、黄斑病变等眼病。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能引起紫外线性结膜炎;波长为290至400毫微米的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白内障的致病因素。

有研究发现,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经常接触强光者如电焊工和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患白内障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如,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还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晒1个小时的太阳,患白内障的危险会增加10%。这也是高原地区白内障发病率更高的原因之一。就像皮肤晒伤一样,接触过多的阳光,局部会产生有害的自由基,导致眼睛的晶状体出现代谢障碍,晶体透明度下降,逐渐发展为晶体混浊,最终出现白内障。因此夏季不仅皮肤要防晒,眼睛也需要防晒。

太阳镜可以有效阻隔紫外线

太阳镜则可以有效阻隔紫外线,对人眼的晶体、黄斑区和视网膜进行保护。它对人眼的保护关键来自于其金属粉末过滤装置对射入光线的选择,光线在镜片内侧相互抵消。尤其是偏振眼镜,其原理是偏振光与其他光线不同,是由具有秩序、朝向一个方向震动的波所形成,而反射光大多为有秩序的光,因此偏振眼镜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射光。

选购太阳镜注意三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镜架、镜框、镜脚和鼻托。人们熟知的太阳镜品牌多是国外品牌,而欧美人与亚洲人脸型不同,中国人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且较宽。所以在购买时要选择合适宽度的镜架,以免产生压痕,破坏形象;也因此可以选择较宽大的镜框;相似的,镜脚的弯曲角度和距离不当也会造成耳朵不适;最后的关键在于鼻托,带过眼镜的人都会体会到舒适鼻托有多重要,尤其是很多购买国外品牌眼镜的人,会发现鼻托很小甚至没有,首先是架不住,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鼻梁较低,浅的鼻托会拉近镜片与眼镜的距离,影响舒适度,尤其是眼睛有度数的人更要注意。

第二:选择合适的镜片。镜片主要关注其材质、类型和颜色。从材质上说,主要有玻璃和树脂。类型方面可分为:防止强光反射的抗反光防护镜片,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使镜片成彩色的彩色镜片,一般用于带度数太阳镜、颜色由上到下渐浅的涂色镜片,感应光线而变、适合室内室外同时使用的变色镜片,适合户外运动比如钓鱼、滑雪等的偏光镜片。其中偏光镜片,它可以过滤太阳从平等方向照射的光线,加入了垂直方向的特殊涂料,并且也是由精密的合成树脂制成,分为七个薄片:最外面两层耐磨层;二和六为防碎强化层;三、五层为过滤层(紫外线);最中间是偏光过滤层。

第三:茶色镜片最防紫外线。颜色方面的选择恐怕是一个难题,既要美观,更要合适。首先要知道,并不是单纯的颜色越深的镜片越好,不过颜色深的镜片阻挡紫外线的作用较强。很多女性会选择红色的太阳镜,不过它只适合阻隔波长较短的光线。灰色和绿色较为相似,都可以有效阻隔红外线和绝大多数紫外线,唯一不同是绿色镜片可能会改变看到物体原本的色彩。黄色镜片对光线的阻隔效果也很出色,特别要提到它对大部分蓝光的阻隔能力,会使视线更清晰,适合一些精准作业。最后要介绍的就是公认最好的茶色镜片,它不仅可以100%的吸收红、紫外线,并且色调缓和,可以减轻眼睛疲劳的程度。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购买太阳镜一定要选择合格、可靠的品牌和商店。劣质太阳镜非但不能保护您的眼睛,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出现头晕、影响视力等。此外,购买时要仔细挑选和试戴,注意UV(380/400)标识。

儿童不宜长时间佩戴太阳镜

时下,对于佩戴太阳镜,不少市民也存在着误区,比如:儿童不能戴太阳镜等。

那么,儿童是否能戴太阳镜呢?在阳光强烈的户外,尤其是强光直接照射下,是可以戴太阳镜的,但是时间不宜太长。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宜长期戴太阳镜,否则可能会导致视力的失调现象,尤其儿童处于发育时期。

老年人佩戴太阳镜,一定程度可以预防黄斑病、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年轻人佩戴可以达到一些美观的效果,比如减少鱼尾纹产生。

太阳镜除了阻挡阳光,还具有防风沙的作用,所以,不同的天气、季节都可以选择佩戴。另外,太阳镜只适合在白天、室外戴,长时间在室内及黄昏时戴太阳镜,会引起视觉疲劳。

夏季养眼小贴士

1.多吃对视力有益的食物,例如:桂圆肉、山药、胡萝卜、菠菜、番薯、芋头、玉米、动物肝脏等。

日出即景范文5

日语精读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语音,文字,词汇,句型,阅读,翻译等多方面的日语语言知识,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核心课程。精读课程的教学信息量大,教学任务重。因此,精读课堂常常陷入“教师说、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在语言的习得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教学过程单一,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而仅由语法规则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也缺乏生命力。如何使精读课堂更为丰富生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初级精读课堂中,通过一些简单的情景设定就可使原本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同时,在一定的情景设定下进行的表达练习还可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情景设定在简明句式讲解中的应用

在基础语音阶段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句型通常就是判断句式「~は~です。这个句式可从自我介绍的话题开始。首先教师一边用手示意自己,一边板书自己的名字,并用较缓的语速说「私は~です。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即刻明白这个句式的含义。随后教师可用正常语速重复「私は~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并低头示意。然后让同桌的两位同学面对面练习以下对话:

「A:私はA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

B:私はB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

接下来请两位同学在大家面前演示以上对话。演示完毕后,教师用手示意大家「こちらはAさんです。こちらはBさんです。随后可再请一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并随机抽第三位同学起来叙述「こちらは~さんです。こちらは~さんです。通过这样反复简短的表达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完成自我介绍以及向他人介绍第三者的情景对话,同时也熟练地掌握了「~は~です的句型。

在格助词「と提示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先在黑板上书写某个汉字(以一为例),之后对学生说「私はきました。并再次用较缓语速补充说明:「私は「一ときました。相信学生就能自然反应出格助词「と在这个句子中的含义。随后可请几位学生同样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教师可向其余学生提问:「~さんは何ときましたか。并请学生做答。其后教师可手指刚才书写的“一”字,对学生说「このh字は日本Zで「いちとiみます。随后可请学生依次描述黑板上剩余的汉字。通过类似这样简单的情景设定,便可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并运用新知识,枯燥的语法概念讲解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情景设定在复杂句式讲解中的应用

日语中的授受句式表达构成相对复杂,需要根据赠与者与接受者的身份地位关系和不同的描述主体来选择不同的授受动词进行表述。如何让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授受句式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但若在授受句式的讲解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能对授受表达有实际的使用感,无疑可以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可让学生在课前各自准备一份小礼物在课堂活动中使用。在教师讲解授受句式的构成之后,进行交换小礼物的课堂活动。即,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请大家依次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右边的同学。随后,请学生们随机针对某两者间的授受行为进行提问:

C:(对A提问)「AさんはBさんに何をあげましたか。

A:「私はBさんに~をあげました。

C:(对B提问)「AさんはBさんに何をくれましたか。

B:「Aさんは(私に)~をくれました。或

C:(对B提问)「Bさんは何をもらいましたか。

A:「私は(Aさんから)~をもらいました。

在引入了具体的情景后,通过以上的简短对话就可让学生直观地区分赠与者、接受者和第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在同一授受情景中的不同描述角度。在学生掌握平等关系中的授受关系表达后,则可进行分小组练习。此时教师可使用预先准备好的身份卡来设定学生的不同身份,如「小林 一年生「高 三年生「木先生等。由此可引入「差し上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等授受动词的表达训练。相信学生在之前对话练习的基础上已经熟悉了授受关系的基本表达方式,因此只需强化学生对人物身份地位关系的理解,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景设定在互动练习中的应用

对日语初学者来说,动词的词尾活用变化是难点之一。其中动词的「て形词尾活用变化相对复杂,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动词持续体「ている形式通常是学生较早接触的「て形词尾活用。在动词持续体的讲解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动词的「て形词尾活用变化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当的情景表达的课堂活动。例如,请学生以两人为小组,教师向其中一位学生示例某个动词。要求该生依据该动词做出相应的动作演示,随后由另一位同学使用动词持续体「ている形式描述该动作。例如:「~さんは本をiんでいます。在小组练习后,可不由教师限定某些动词,在全班范围内随机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示和相应描述。相信通过以上练习,学生不仅能更熟练地进行动词的「て形词尾活用变化,同时也可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动词持续体「ている形式的意义。

在一些句式的讲解中,也可通过引入简单的互动表达练习达到让学生熟练运用的目的。以「~てください句式为例:可以两人为小组,相互进行指示表达练习。即由其中一人发出指令,另一人则按照该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可两人反复进行多次的互换角色练习。例如:A:「本をiんでください。B:「はい。(读书)B:「歌ってください。A:「はい。(唱歌)在小组练习后,可将全班分为两组,并让两组分别选派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课堂游戏活动。教师先给出限定的几个简单的指示动作(例如:坐,站,走,举手等),由其中一位同学使用「~てください句式发出指令,另一位同学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只是发出指令者可加快语速,演示者则需迅速地反应指令,至一方出错则游戏结束。通过以上的练习,可使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てください句式,同时由于学生融入了互动的情景中,也使课堂更为活跃生动。

四、情景设定在特定话题中的应用

日出即景范文6

主角:

多重属的合一与分离

伴随着“黄金周”的出现及商品、旅游和娱乐领域形成的集中消费热潮,“假日经济”“节日经济”的说法才在国内学界、传媒界出现,并迅速成为高频度使用的名词。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领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产业属性的确立,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角色渐趋丰满,甚至变得有些复杂,呈现出多重性的特点:一是承担特定的主题宣传、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氛围营造任务的喉舌;二是追踪报道节假日各方面动态,为大众提供各类新闻及实用性资讯服务的公共媒体;三是旨在丰富节假日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节目、电视剧等内容产品提供者;四是具有自身利益诉求及盈利冲动的产业经营主体。

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多重角色根本上是由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及社会主义媒体的性质决定的。广播电视的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深度迁移,首先,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意识形态属性仍是第一位的;其次,具有承担公益性社会服务职能的公共属性;第三,具有作为第三产业及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及产业属性。因此,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同时扮演的喉舌、公共媒体、内容产品提供者、产业经营主体诸角色,完全与我国广播电视的属相匹配、相对应。从理论上说,广电传媒的多重属性整体上体现了党和政府、媒体、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每一个广电媒体内部,各个角色的职能则是通过部门分工及不同主体的分类运作来实现的,按说各不同主体依循各自的工作标准、价值取向和运作轨道各行其道,不难在“节假日经济”中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而收共赢之效。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往往由于各级广电媒体内部的事业产业整体上处于混营状态、多重角色主体存在本位利益等深层原因,广电媒体同时扮演的多重角色之间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各广电媒体之间的竞争行为也难免流于恶性。

在“节假日经济”的四大主体中,相对于亿万面孔模糊的消费者和众多的商家,广电传媒作为兼容多种职能、多元价值取向的复合型大主体,行业面孔最为清晰靓丽、业务最为集中、行为步调高度一致。而从产业和经营的角度看,广电传媒更多地是以产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身份跻身于“节假日经济”,成为无可替代的“主角”之一。

行为:

主体利益最大化为主的运作

广电媒体在“节假日经济”中基于多重属的角色行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履行喉舌和公共职能的宣传报道。各节假日前后,各级广电媒体都会依照宣传部门的要求及节日特点,推出一些主题宣传、专题系列节目,宣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及自然人文环境,及时报道当地和各地各领域的动态资讯,无疑在启动和助推“节假日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围绕既定主题、纪念活动精心策划、制作和播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连续剧。最具代表性的即央视、省级台的“开年大戏”和“献礼剧”,不仅确保了节假日期间电视的收视率,还有效推动了电视剧制作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繁荣。有的电视剧凭借高收视直接拉动了一些地方的旅游经济发展,如2006年的《乔家大院》引发了全国晋商热和山西大院文化旅游热。三是围绕节日的特定意涵和主题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以传统的专业歌舞曲艺表演为主的专题性综艺晚会和大型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年的“春晚”、中秋晚会、“十一”国庆晚会等,特别是被称为中国人“文化年夜饭”的央视“春晚”历时28年长盛不衰,广告收益也极其可观。近年来各大卫视以特色化、品牌化战略各出奇招频频挑战央视“春晚”,如2011年湖南卫视的“快乐一家人”春晚延伸快乐中国的理念,依然在小年夜“抢跑”播出;北京卫视主打环球春晚和网络春晚;广东卫视联手香港亚视打造“南派”春晚,不论明星阵容还是节目质量都丝毫不输央视。四是国内电视购物频道、节目及广告栏目积极开展各种商品的促销活动。近年来一些电台电视台、商家将卖场或店面开到了电视荧屏上,2008年国内电视购物频道和购物公司总数达500余家,电视购物的市场规模近300亿元。①201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亦高调进军电视购物市场,使电视成为“节假日经济”商业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各大电视媒体利用年节开展大规模的广告营销活动。一方面为新年度经营定好调、开好局,同时也有利于打通跨年度时段,为启动“年节经济”打好伏笔。如2010年末,湖南、江苏、安徽等卫视都举办了黄金广告资源招标会,打破了多年来央视在广告招标上唱独角戏的局面。湖南卫视广告招标总额达33亿元,超出标底价67%;安徽卫视的《第一剧场》招标总额达2.69亿元,超出标底价84%;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年广告标底价达4亿元。

由此可见,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多重角色行为都与“经济”密不可分,在从喉舌和公益角度为“节假日经济”服务的同时,又以产业主体的身份投身于“节假日经济”,从投入、产出各方面拉动经济增长,其内部的经营性栏目、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经济主体与一般商家无异。因此,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行为指向不外乎有三:首先是广电传媒业通过内容、广告等传统产业和电视购物等新业务的密集营销活动,尽可能在“节假日经济”中分到一块更大一些的蛋糕;其次是各级广电媒体以收视和广告份额最大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竞争举措,尽可能在业内获得更大的收视份额和广告份额;第三是强势广电媒体,特别是具有全国性传播价值的“1%和2%收视份额俱乐部”的卫视,以节假日经济为平台集中进行实力展示、品牌营销和形象推广,持续巩固其品牌构建,并最大限度地放大其品牌力及影响力。

尴尬:

风光无限与成绩一般的落差

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凭借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优势、媒介平台优势,横跨于政、商、艺术各界,可谓左右逢源、上下通吃、风光无限。如果用产业、经营的标准予以衡量,就会发现广电传媒与旅游、商业零售等其他产业相比,在产业增加值、利润等方面的数据实在有些“寒碜”。如果套用一些地方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标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给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表现打分,充其量也就是“一般”。与其风光靓丽的外表、几乎无所不在的产业主体及“主角”地位存在很大的落差。

从经济规模看,广电传媒在“节假日经济”中的份额、作用有限,每个“节假日经济”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旅游业和商业零售业。据有关数据表明,旅游业节假日期间拉动相关产业创造的附加值是6∶1,甚至达到10∶1;工商企业全年营业额的1/2是在不到1/3的假日内实现的。2009年“十一”黄金周的6天时间里,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日均收入达125.88亿元;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营业额达712.5亿元。②而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收总计1582.03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33.5万亿元)的0.4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4.27万亿元)的1.1%。③目前广电传媒业在春节、“十一”等黄金周中的经济收益并无统计数据,其从喉舌和公益角度直接、间接地拉动旅游、商业零售、娱乐等产业的实际效果也缺乏专业研究及评估数据,尽管个别巨头的收益数据很可观(有关资料显示,央视“春晚”2002年广告收入2亿元,2006年接近4亿元,2010年达到6.5亿,每小时吸金亿元),但并不能代表整个广电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盈利水平。总体而言,广电行业的产业收入仅能维持行业内部自给自足的微循环,眼下在“节假日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整个经济格局中还难以有大的作为。

从广电业内看,广电媒体的竞争行为主要局限于行业内部及传统产业领域。近年来,来自互联网、电信的挑战曾让广电业感到极度惶恐和不安,随即又被体制的兰花指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而在“节假日经济”中各大广电媒体似乎更善于将竞争范围由市场经济的缩小为自家的内湖,又将本来应是全行业的竞争变成强势广电之间的“零和博弈”,主要还是看“1%和2%收视份额俱乐部”的几个巨头们耍,其他弱势广电和地方台只是看客。而且,竞争还仅限于广告、内容等传统产业领域。首先,作为主业且市场化较为充分的内容产业在广电收入中的比例实在过低。中国电视剧产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万集,产量居世界第一,虽然产值大幅攀升、个别电视剧首轮播出单集售价最高被炒至百万元,但是电视剧产业的整体发行收入和利润水平严重偏低,盈利的只有两成左右,约一半以上亏损。其次,目前尚未形成全国一网、主要靠基本收视费和初装费维持运转的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基本上在“节假日经济”之外散步。因此,目前所谓的业内竞争说穿了就是收视与广告之争。而广告于制造业和商品零售业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广告产业高于GDP增速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急剧扩大的溢价效应,其增长过度依赖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大牛市”行情,并非源自其本体的创意性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没有完成,整个行业总量的增长也很有限。

从媒体运作看,运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以节假日为周期陷入间歇性恶性循环。目前我国的“节假日经济”已形成了一定的运行规律及运作定势,各级广电媒体在现有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新闻+电视剧+综艺”为主的节目结构和以收视、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下,实际上已经深深地掉进节假日周期的“陷阱”之中,掀起一轮轮的恶性竞争。如各大卫视2011年的跨年推介会大战中,湖南卫视2000万元的投入预算、深圳卫视5000万元的投入预算已令人咋舌,江苏卫视居然喊出上不封顶的口号。2010年最后一天,全国10多家卫视在24小时之内砸下近2亿元,为争夺跨年综艺亮点而拼得你死我活,简直像一场豪赌。其实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与其说跨年为了挣钱,还不如说是赚吆喝,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展示实力最大限度地放大电视台的品牌价值,进而利用“马太效应”促使优质节目资源和稀缺的优质广告资源向强势卫视集中,这些功课做好了,砸出去的钱很快就能靠广告、冠名权、赞助费收回来。很显然,一些强势广电媒体在“节假日经济”中的竞争行为已经扭曲,长此以往,必然会加剧中国广电传媒业内产业格局的失衡和整体实力的消解。

(作者单位:山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杨状振:《电视购物运营模式的结构调整与产业重组》,《视听界》,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