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1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都认识到依托先进的it技术构建企业自身的业务和运营平台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经营管理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依赖性增强,计算机应用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计算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日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安全防范应做整体的考虑,全面覆盖信息系统的各层次,针对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做全面的防范。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模型显示安全防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技术手段应当完备,安全管理应贯穿安全防范活动的始终。     关键词  信息安全;pki;ca;vpn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也在迅速增加,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用户,在2003年后,木马、蠕虫的传播使企业的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这都对企业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都认识到依托先进的it技术构建企业自身的业务和运营平台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就面临着如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而其内部的管理问题、效率问题、考核问题、信息传递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等,又时刻在制约着自己,企业采用pki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下面的描述中,以某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2  信息系统现状 2.1  信息化整体状况     1)计算机网络     某公司现有计算机500余台,通过内部网相互连接,根据公司统一规划,通过防火墙与外网互联。在内部网络中,各计算机在同一网段,通过交换机连接。

图1      2)应用系统     经过多年的积累,某公司的计算机应用已基本覆盖了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各种应用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也由数据分散的应用模式转变为数据日益集中的模式。 2.2  信息安全现状     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某公司实施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项目,基于当时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安全产品的状况,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网络安全,部署了防火墙、防病毒服务器等网络安全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这些产品在此后防范网络攻击事件、冲击波等网络病毒攻击以及网络和桌面日常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  风险与需求分析 3.1  风险分析     通过对我们信息系统现状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营管理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依赖性增强,计算机应用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计算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日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计算机应用系统涉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大多集中在公司总部数据中心,因此有必要加强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和身份的认证,加强对数据的备份,并运用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对现有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分析,也可以看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安全威胁种类的增加,某公司的信息安全无论在总体构成、信息安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1)系统性不强,安全防护仅限于网络安全,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安全存在较大的风险。 目前实施的安全方案是基于当时的认识进行的,主要工作集中于网络安全,对于系统和应用的安全防范缺乏技术和管理手段。如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访问都停留在用户名/密码的简单认证阶段,很容易被冒充;又如数据备份缺乏整体方案和制度规范,容易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和泄露。     当时的网络安全的基本是一种外部网络安全的概念,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任模型的,即网络内部的用户都是可信的。在这种信任模型下,假设所有可能的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攻击者都来自于组织外部,并且是通过网络从外部使用各种攻击手段进入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     针对外部网络安全,人们提出了内部网络安全的概念,它基于这样一种信任模型:所有的用户都是不可信的。在这种信任模型中,假设所有用户都可能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可以各种更加方便的手段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比如内部人员可以直接对重要的服务器进行操控从而破坏信息,或者从内部网络访问服务器,下载重要的信息并盗取出去。内部网络安全的这种信任模型更符合现实的状况。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计算机安全机构(csi)等权威机构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超过80%的信息安全隐患是来自组织内部,这些隐患直接导致了信息被内部人员所窃取和破坏。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是一个动态过程,某公司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也没有选用有关的安全服务。不能充分发挥安全产品的效能。     (2)原有的网络安全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产品亟待升级。     已购买的网络安全产品中,有不少在功能和性能上都不能满足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的要求。如为进一步提高全网的安全性,拟对系统的互联网出口进行严格限制,原有的防火墙将成为企业内网和公网之间的瓶颈。同时病毒的防范、新的攻击手段也对防火墙提出了更多的功能上的要求,现有的防火墙不具备这些功能。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系统主管部门和运营、应用单位都必须做好本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只有在建设的初期,在规划的过程中,就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手段,用户才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的浪费。 3.2  需求分析     如前所述,某公司信息系统存在较大的风险,信息安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某公司信息系统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也需要做好系统、应用、数据各方面的安全防护。为此,要加强安全防护的整体布局,扩大安全防护的覆盖面,增加新的安全防护手段。     (2)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新的攻击手段的不断出现,使某公司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原有的产品进行升级或重新部署。     (3)信息安全工作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加快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建设,使安全防范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有序、规范地进行。     (4)信息安全防范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如何利用专业公司的安全服务,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项防范工作,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安全威胁,也是某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 4  设计原则     安全体系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充分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利益。 4.1  标准化原则     本方案参照信息安全方面的国家法规与标准和公司内部已经执行或正在起草标准及规定,使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拓展、升级和集中统一打好基础。 4.2  系统化原则     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信息系统的各层次、安全防范的各阶段全面地进行考虑,既注重技术的实现,又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以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4.3  规避风险原则     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涉及网络、系统、应用等方方面面,任何改造、添加甚至移动,都可能影响现有网络的畅通或在用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这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最大风险。本规划特别考虑规避运行风险问题,在规划与应用系统衔接的基础安全措施时,优先保证透明化,从提供通用安全基础服务的要求出发,设计并实现安全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平滑连接。 4.4  保护投资原则     由于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自身的资金能力,某公司分期、分批建设了一些整体的或区域的安全技术系统,配置了相应的设施。因此,本方案依据保护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基本原则,在合理规划、建设新的安全子系统或投入新的安全设施的同时,对现有安全系统采取了完善、整合的办法,以使其纳入总体安全技术体系,发挥更好的效能,而不是排斥或抛弃。 4.5  多重保护原则     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但是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层保护仍可保护信息的安全。 4.6  分步实施原则     由于某公司应用扩展范围广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及应用的增加,系统脆弱性也会不断增加。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针对安全体系的特性,寻求安全、风险、开销的平衡,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即可满足某公司安全的基本需求,亦可节省费用开支。

5  设计思路及安全产品的选择和部署     信息安全防范应做整体的考虑,全面覆盖信息系统的各层次,针对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做全面的防范。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模型显示安全防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技术手段应当完备,安全管理应贯穿安全防范活动的始终,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模型     信息安全又是相对的,需要在风险、安全和投入之间做出平衡,通过对某公司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对现有的信息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调查,通过与计算机专业公司接触,初步确定了本次安全项目的内容。通过本次安全项目的实施,基本建成较完整的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5.1 网络安全基础设施     证书认证系统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还是外部的网络平台,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之上。目前,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最佳方案当数应用pki/ca数字认证服务。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是利用公开密钥理论和技术建立起来的提供在线身份认证的安全体系,它从技术上解决了网上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和抗抵赖等安全问题,为网络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向用户提供完整的pki/ca数字认证服务。通过建设证书认证中心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认证平台,能够通过这个安全平台实现以下目标:     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确认通信双方的身份,要求通信双方的身份不能被假冒或伪装,在此体系中通过数字证书来确认对方的身份。     数据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在此体系中利用数字证书加密来完成。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确保通信信息不被破坏(截断或篡改),通过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来完成。     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防止通信对方否认自己的行为,确保通信方对自己的行为承认和负责,通过数字签名来完成,数字签名可作为法律证据。 5.2  边界防护和网络的隔离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是将物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公用骨干网(如internet)连接而成的逻辑上的虚拟专用网。和传统的物理方式相比,具有降低成本及维护费用、易于扩展、数据传输的高安全性。     通过安装部署vpn系统,可以为企业构建虚拟专用网络提供了一整套安全的解决方案。它利用开放性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通过加密、认证、封装以及密钥交换技术在公网上开辟一条隧道,使得合法的用户可以安全的访问企业的私有数据,用以代替专线方式,实现移动用户、远程lan的安全连接。     集成的防火墙功能模块采用了状态检测的包过滤技术,可以对多种网络对象进行有效地访问监控,为网络提供高效、稳定地安全保护。     集中的安全策略管理可以对整个vpn网络的安全策略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 5.3  安全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出现最早的应用之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邮件的使用日益广泛,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大量的敏感信息随之在网络上传播。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邮件协议自身的缺点,电子邮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如 outlook 支持的 s/mime( secure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它是从 pem(privacy enhanced mail) 和 mime(internet 邮件的附件标准 ) 发展而来的。首先,它的认证机制依赖于层次结构的证书认证机构,所有下一级的组织和个人的证书由上一级的组织负责认证,而最上一级的组织 ( 根证书 ) 之间相互认证,整个信任关系基本是树状的。其次, s/mime 将信件内容加密签名后作为特殊的附件传送。 保证了信件内容的安全性。 5.4  桌面安全防护     对企业信息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企业网络外部,大量的安全威胁来自企业内部。很早之前安全界就有数据显示,近80%的网络安全事件,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同时,由于是内部人员所为,这样的安全犯罪往往目的明确,如针对企业机密和专利信息的窃取、财务欺骗等,因此,对于企业的威胁更为严重。对于桌面微机的管理和监控是减少和消除内部威胁的有效手段。     桌面安全系统把电子签章、文件加密应用和安全登录以及相应的智能卡管理工具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是针对客户端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     1)电子签章系统     利用非对称密钥体系保证了文档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采用组件技术,可以无缝嵌入office系统,用户可以在编辑文档后对文档进行签章,或是打开文档时验证文档的完整性和查看文档的作者。     2) 安全登录系统     安全登录系统提供了对系统和网络登录的身份认证。使用后,只有具有指定智能密码钥匙的人才可以登录计算机和网络。用户如果需要离开计算机,只需拔出智能密码钥匙,即可锁定计算机。     3)文件加密系统     文件加密应用系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存储。由于密钥保存在智能密码钥匙中,加密算法采用国际标准安全算法或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指定安全算法,从而保证了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5.5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基于pki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 key内置的密码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     基于pki的usb key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供身份认证的功能,还可构建用户集中管理与认证系统、应用安全组件、客户端安全组件和证书管理系统通过一定的层次关系和逻辑联系构成的综合性安全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上述身份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的总体要求。 6  方案的组织与实施方式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流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攻击前的防范、攻击过程中的防范和攻击后的应对。安全管理贯穿全流程如图3所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模型流程不仅描述了安全防范的动态过程,也为本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图3     因此在本方案的组织和实施中,除了工程的实施外,还应重视以下各项工作:     (1)在初步进行风险分析基础上,方案实施方应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明确需求所在,务求有的放矢,确保技术方案的针对性和投资的回报。     (2)把应急响应和事故恢复作为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必要时可借助专业公司的安全服务,提高应对重大安全事件的能力。     (3)该方案投资大,覆盖范围广,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分地区、分阶段实施的方式。     (4)在方案实施的同时,加强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建设,使信息安全的日常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7  结论     本文以某公司为例,分析了网络安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风险,随后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各个方面,从技术手段的改进,到规章制度的完善;从单机系统的安全加固,到整体网络的安全管理。本方案从技术手段上、从可操作性上都易于实现、易于部署,为众多行业提供了网络安全解决手段。     也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有效地防范信息系统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和威胁,把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2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设备,其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各企业也迅速的崛起,使得企业在网络环境的推动下,也面领着严峻的信息安全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防火墙的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高。当前,企业的防火墙要实现安全设计,还需要对企业的网络安全进行全方面的需求分析,通过针对性的设计,提高防火墙的实用性、功能性、安全性。

【关键词】

防火墙;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实现

1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与业务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各种恶意攻击、网络病毒、系统破坏也对企业的网络安全造成了较大的伤害,不仅严重威胁到企业的信息安全,而且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企业形象的破坏。因此,才需要使用防火墙技术,通过防火墙网络技术的安全设计,对各种病毒与网络攻击进行抵御,维护企业的信息安全,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防火墙的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原则

在企业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全面、综合性原则,也就是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设计,应该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对各项信息威胁进行利弊权衡,进而制定出可行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简易性原则,主要是对于网络安全设计,既要保证其安全性,又要保证其操作简便性,以免系统过于复杂而造成维护上的阻碍;多重保护原则能够在建立多重的网络安全机制,确保整个网络环境安全;可扩充原则,主要是指在网络运用过程中,要随着新变化的出现,对于之前的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升级与扩充;灵活性原则,也就是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网络现状及安全需求,采用灵活、使用的方式进行设计;高效性原则,也就是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应该确保投资与产出相符,通过安全性的设计解决方案,避免重复性的投资,让企业投入最少的项目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有效维护企业的安全[1]。

3防火墙的企业网络安全设计

防火墙为服务器的中转站,能够避免计算机用户与互联网进行直接连接,并对客户端的请求加以及时地接收,创建服务其的连接,并对服务器发出的信号相应加以接受,再通过系统将服务器响应信号发送出去,并反馈与客户端。

3.1防火墙加密设计

防火墙的加密技术,是基于开放型的网络信息采取的一种主动防范手段,通过对敏感数据的加密处理、加密传输,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当前的防火墙加密技术主要有非对称秘钥与对称秘钥两种,这种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对明文的文件、数据等通过特定的某种算法加以处理,成为一段不可读的代码,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以免企业的机密信息收到外界的攻击[2]。当前的防火墙加密手段也可分为硬件加密与软件加密,其中硬件加密的效率较高,且安全系数较高,而软件加密的成本相对来说较低,使用性与灵活性也较强,更换较为方便。

3.2入侵检测设计

入侵主要指的是外部用户对于主机系统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入侵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系统数据的损毁与丢失,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会造成较大的威胁,甚至导致系统拒绝合法用户的使用与服务。在防火墙的企业网络安全设计中,应该加强对入侵者检测系统的重视,对于入侵脚本、程序自动命令等进行有效识别,通过敏感数据的访问监测,对系统入侵者进行行为分析,加强预警机制,检测入侵者的恶意活动,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加以防护处理。

3.3身份认证设计

身份认证主要是对授权者的身份识别,通过将实体身份与证据的绑定,对实体如:用户、应用程序、主机、进行等加以信息安全维护。通常,证据与实体身份间为一种对应的关系,主要由实体方向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防火墙的身份认证则通相关的机制来对证据进行验证,以确保实体身份与证据的一致性。通过身份认证,防火墙便能够对非法用户与合法用户加以识别,进而对非法用户进行访问设置,维护主机系统的安全。

3.4状态检测设计

访问状态检测,是控制技术的一种,其关键性的任务就是确保企业的网络资源不受非法使用与非法访问,是维护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防火墙的访问控制,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系统访问控制;②网络访问控制。其中,网络访问控制主要是限制外部计算机对于主机网络服务系统的访问,以及控制网络内部用户与外部计算机的访问。而系统访问控制,主要是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对不同的用户赋予相应的主机资源操作、访问权限。

3.5包过滤数据设计

数据包过滤型的防火墙主要是通过读取相应的数据包,对一些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该数据的安全性、可信度等加以判断,并以判断结果作为依据,来进行数据的处理。这在个过程中,若相关数据包不能得到防火墙的信任,便无法进入该网络。所以,这种技术的实用性很强,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且操作便捷,成本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只能依据一些基本的信息数据,来对信息安全性进行判断,而对于应用程序、邮件病毒等不能起到抵制的作用。包过滤防火墙通常需要在路由器上实现,对用户的定义内容进行过滤,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中截获数据,并运用一定的规则来确定是否丢弃或转发各数据包。要确保企业的网络安全,需要对该种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并适当融入网络地址翻译,对外部攻击者造成干扰,维护网络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安全。

4企业网络安全中的实现

4.1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用将防火墙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网络安全中,还需要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对于本企业的实际业务、工作流程、信息传输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本企业存在的信息安全加以风险评估,熟悉掌握本企业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全民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另外,企业信息管理人员还需要对企业的网络平台架构进行明确掌握,对企业的未来业务发展加以合理的预测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安全策略。同时,企业信息管理人员还需要对黑客攻击方式与攻击手段进行了解,做好防止黑客入侵的措施。

4.2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企业的网络安全为动态过程,其设方案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加以灵活设计,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安全性,维护企业整个网络的安全。在对企业网络需求进行分析时,还需要注重企业的应用系统、网络访问系统、网络资源、网络管理实际[3]。在应用系统安全性设计中,对于系统使用频繁,提供服务资源的数据库与服务器,要在网络环境下,确保其运行安全,以免疏导恶意攻击与访问;而对于网络访问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具备相应的认证与授权功能,对用户的身份加以识别,对敏感信息加以维护,以免企业的核心系统遭到攻击[4];网络资源要确保其适用性,能够承载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各项业务的运行使用,并保证网络能够不间断地高效运行;同时,针对网络管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在安全日志与审计上进行相关的信息记录,以免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日后维护。

4.3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

要实现企业的网络安全,还需要对企业的实际网络安全需求进行了解之后,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源,制定出相关的安全策略,通过各种系统保密措施、信息访问加密措施、身份认证措施等,对企业信息资源维护人员相关的职责加以申请与划分,并对访问审批流程加以明确。最后,还需要企业的信心管理人员对整个安全系统进行监控与审计,通过监控系统的安全漏洞检查,对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类型与来源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深入分析,制定出完善是网络安全防护策略[5]。

5结束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存储量巨大,运行较为高效,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较大发展空间,也使企业的信心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企业需要加强防火墙系统的建设,提高对网络安全系统的认识,通过有效措施,加强防火墙的安全设计,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维护企业的信息安全,让企业在可靠的信息网络环境开发更多的客户资源,以寻得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作者:黄河锋 单位:桂林自来水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小雨.防火墙和IDS联动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6(02):42~44.

[2]范沁春.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7):74+77.

[3]秦艳丽.试谈防火墙构建安全网络[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06):78~80.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3

关键词 网络威胁;网络防御;网络安全;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1-0211-01

1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的侵袭。计算机病毒侵入网络,对网络资源进行破坏,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2)黑客侵袭。黑客非法进入网络使用网络资源。例如通过隐蔽通道进行非法活动;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取网上传输的数据等;

3)拒绝服务攻击。例如“邮件炸弹”,使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

4)通用网关接口(CGI)漏洞。搜索引擎是通过CGI脚本执行的方式实现的,黑客可以修改这些CGI脚本以执行他们的非法任务;

5)恶意代码。恶意代码不限于病毒,还包括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2 企业网络安全目标

1)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网络安全与管理策略,将内部网络、公开服务器网络和外网进行有效隔离;2)建立网站各主机和服务器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系统安全;3)对网上服务请求内容进行控制,使非法访问在到达主机前被拒绝;4)加强合法用户的访问认证,同时将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在最低限度,全面监视对公开服务器的访问,及时发现和拒绝不安全的操作和黑客攻击行为;5)加强对各种访问的审计工作,详细记录对网络、公开服务器的访问行为,形成完整的系统日志备份与灾难恢复;6)提高系统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技术。

3 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对企业局域网网络安全方案设计、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整体性原则: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分析网络的安全措施。即计算机网络安全应遵循整体安全性原则,根据规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出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2)需求、风险、代价平衡的原则:对任一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必要。对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然后制定规范和措施,确定本系统的安全策略,是比较经济的方法。

3)一致性原则:网络安全问题贯穿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因此制定的安全体系结构必须与网络的安全需求相一致。在网络建设开始就考虑网络安全对策,比在网络建设好后再考虑安全措施,要有效得多。

4)易操作性原则: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

5)分步实施原则:由于网络规模的扩展及应用的增加。一劳永逸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费用支出也较大。因此可以分步实施,即可满足网络系统及信息安全的基本需求,亦可节省费用开支。

6)多重保护原则: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保护仍可保护信息安全。

4 主要防范措施

1)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机制和安全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2)网络病毒的防范。作为企业应用网络,同时需要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桌面操作系统、网关和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防病毒软件。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3)配置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利用防火墙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同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

4)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5)漏洞扫描系统。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是较好的解决方案,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

6)IP盗用问题的解决。在路由器上捆绑IP和MAC地址。当某个IP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时,路由器要检查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的MAC是否与路由器上的MAC地址表相符,否则不允许通过路由器,同时给发出这个IP广播包的工作站返回一个警告信息。

7)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系统安全。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网络管理;安全问题

前言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实行经济一体化,信息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经营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只有尽快实施信息化战略与国际接轨,才能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对于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革需要进行一些规划性安排。其中包含有信息资源规划,这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掌握到的所有信息,从开始采集、处理一直到传输、使用全过程的一个整体规划。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无时不刻都充斥着信息,信息资源与企业人、财、物资源同等重要,都是企业在经营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经过长期的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到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对企业信息化安全的解决应该建立在人员管理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整个企业网络管理。

1企业信息化安全与网络管理

1.1网络集成应用系统安全

网络集成应用系统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呈现不同的情况,一些企业中的网络集成应用系统比较复杂。不能够很精准的估计防御对象的规模以及价值,也不能简单的对其加以标定界限,针对这种情况,就只能够将网络管理安全保障的工作分解开来。落实到具体的个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主动防御方式去进行。而网络安全信息的防御是一个保障整体网络信息安全的手段,其可预见性以及灵敏性等都为工作带来便利,在面临网络空间可能带来的威胁的同时,站在网络管理者的角度上去思考,为企业网络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对于现代社会企业发展中提出的有关信息化安全问题其范围也十分广泛。计算机系统结构安全的信息防御,注重的是以信息参与者的人为主角的主动型安全防御。

1.2企业人员信息技术安全

企业信息化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参与,因此对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需要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才是企业在发展中的关键竞争力,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增加,而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当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培养人才进行信息化管理以及掌握信息化技术之后,更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目前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财富,企业信息系统中掌握着企业运行经营的大量资源和信息,而信息系统的一些安全隐患大部分来源于外界的侵扰,信息工作和管理人员个人的疏忽也容易导致信息的外泄,这将是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对于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标准有多种争议,面对争议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企业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这些标准都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以及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针对这些变化,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管理。

1.3网络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安全

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安全指标就是信息技术方面的安全,面对高要求的安全管理,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管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众多的功能模块,面临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网络安全管理一般包含有四大功能模块: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而这四大功能构成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功能,除此基本功能之外,网络管理还包括有网络规划、网络操作规范等,以下就来简单分析介绍这些功能:(1)配置管理:网络的配置管理要做到的是自动发现网络拓补结构,构造和维护网络系统的配置。时时的注意网络中被管理监测的对象状态,对网络设置中的一些设备配置的语法进行检测,对于配置进行严格的检验。(2)故障管理: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时刻的进行网络有关事件的过滤和归并,通过不间断的检测及时的发现在网络管理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网络故障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情况寻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提供一定的排错手段以及工具,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网络故障预警和解决机制,从而减少故障给企业信息化系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是对网络对象的性能方面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处理功能,通过分析和收集了解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掌握整个网络运行体制中的运行状态信息,为整个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状况进行一个评估,为进一步的网络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安全管理:网络信息的安全主要在于存储在系统中的一些用户信息资料以及企业内部的资料的泄露,加强安全管理无疑是要加强用户的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以及存储保密性和完整性,保障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维护系统日志,使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网络对象的修改都有记录和有数据可循。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访问量的控制。例如有些企业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为了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漏洞,在配置管理中采用了VLAN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都划分为各个不同的虚拟网段,而针对不同部门的职员设置相应的权限,只有具有权限的职员才能进入某一个虚拟网段,没有权限的用户无法访问其他网段。VLAN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计算机网络,里面所有内容都由同一个网线连接着,但是其中的网络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部分和区域。由于该方式多是通过软件来操作实施的,因此使其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而该手段的最大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控制,这相应的减少了很大一部分的管理费用,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配置灵活性。另外,在网络管理中可以通过边界的路由器来控制外来的用户对网络信息的访问,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来用户对本企业网络的侵入和攻击。加之前文中有提到可以加强网络安全的预警机制。通过对告警中的危险事件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及时发现网络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防患于未然。当然,在进行这些网络安全管理手段操作中可以充分借助有关的管理网络的软件,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信息和保障,而且单一的软件绝对满足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软件形式,从而满足不同方面和层次的需求,无论是加强网络管理安全还是利用各种管理软件首先必须要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及相关管理硬件、软件的配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其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

2结束语

从本文中所阐述的众多问题中可以总结出,无论是网络集成应用系统的框架还是人员信息化和网络管理者角度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方面。而对网络进行管理的主体部分就是人员。因此加强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要从人员自身方面的水平以及素质和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两个方面着手,让所有的网络管理者在思想上意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员的重视才会促进有关技术的改进和革新,这也是我们进行网络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林鹏,叶盛元.互联网与信息化安全(三)[J].华南金融电脑,2006.

[2]曲璐.信息化安全在计算机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5

无线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只是在传输方式上有所不同,所有常规有线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在无线网络中也存在,因此要继续加强常规的网络安全措施,但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还存在一些特有的安全威胁,因为无线网络是采用射频技术进行网络连接及传输的开放式物理系统。总体来说,无线网络所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下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重放:在没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受到利用非法AP进行的中间人欺骗攻击。对于这种攻击行为,即使采用了VPN等保护措施也难以避免。中间人攻击则对授权客户端和AP进行双重欺骗,进而对信息进行窃取和篡改。

(2)W E P破解:现在互联网上已经很普遍的存在着一些非法程序,能够捕捉位于AP信号覆盖区域内的数据包,收集到足够的WEP弱密钥加密的包,并进行分析以恢复W E P密钥。根据监听无线通信的机器速度、W L A N内发射信号的无线主机数量,最快可以在两个小时内攻破W E P密钥。

(3)网络窃听:一般说来,大多数网络通信都是以明文(非加密)格式出现的,这就会使处于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攻击者可以乘机监视并破解(读取)通信。由于入侵者无需将窃听或分析设备物理地接入被窃听的网络,所以,这种威胁已经成为无线局域网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4)假冒攻击:某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实体访问无线网络,即所谓的假冒攻击。这是侵入某个安全防线的最为通用的方法。在无线网络中,移动站与网络控制中心及其它移动站之间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物理链接,移动站必须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其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可能被窃听,当攻击者截获一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可利用该用户的身份侵入网络,这就是所谓的身份假冒攻击。

(5)MAC地址欺骗:通过网络窃听工具获取数据,从而进一步获得AP允许通信的静态地址池,这样不法之徒就能利用M A C地址伪装等手段合理接入网络。

(6)拒绝服务:攻击者可能对A P进行泛洪攻击,使AP拒绝服务,这是一种后果最为严重的攻击方式。此外,对移动模式内的某个节点进行攻击,让它不停地提供服务或进行数据包转发,使其能源耗尽而不能继续工作,通常也称为能源消耗攻击。

(7)服务后抵赖:服务后抵赖是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在交易完成后否认其参与了此次交易。这种威胁在电子商务中常见。

保证无线网络安全的机制与技术措施

涉及到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设计时,通常应该从以下几个安全因素考虑并制定相关措施。

(1)身份认证:对于无线网络的认证可以是基于设备的,通过共享的WEP密钥来实现。它也可以是基于用户的,使用EAP来实现。无线EAP认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EAP-TLS、EAP-TTLS、LEAP和PEAP。在无线网络中,设备认证和用户认证都应该实施,以确保最有效的网络安全性。用户认证信息应该通过安全隧道传输,从而保证用户认证信息交换是加密的。因此,对于所有的网络环境,如果设备支持,最好使用EAP-TTLS或PEAP。

(2)访问控制:对于连接到无线网络用户的访问控制主要通过AAA服务器来实现。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有些访问控制服务器在802.1x的各安全端口上提供了机器认证,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当用户成功通过802.1x规定端口的识别后才能进行端口访问。此外还可以利用SSID和MAC地址过滤。服务集标志符(SSID)是目前无线访问点采用的识别字符串,该标志符一般由设备制造商设定,每种标识符都使用默认短语,如101即指3COM设备的标志符。倘若黑客得知了这种口令短语,即使没经授权,也很容易使用这个无线服务。对于设置的各无线访问点来说,应该选个独一无二且很难让人猜中的SSID并且禁止通过天线向外界广播这个标志符。由于每个无线工作站的网卡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所以用户可以设置访问点,维护一组允许的MAC地址列表,实现物理地址过滤。这要求AP中的MAC地址列表必须随时更新,可扩展性差,无法实现机器在不同AP之间的漫游;而且MAC地址在理论上可以伪造,因此,这也是较低级的授权认证。但它是阻止非法访问无线网络的一种理想方式,能有效保护网络安全。

(3)完整性:通过使用WEP或TKIP,无线网络提供数据包原始完整性。有线等效保密协议是由802.11标准定义的,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保护链路层数据。WEP使用40位钥匙,采用RSA开发的RC4对称加密算法,在链路层加密数据。WEP加密采用静态的保密密钥,各无线工作站使用相同的密钥访问无线网络。WEP也提供认证功能,当加密机制功能启用,客户端要尝试连接上AP时,AP会发出一个Challenge Packet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利用共享密钥将此值加密后送回存取点以进行认证比对,如果正确无误,才能获准存取网络的资源。现在的WEP也一般支持128位的钥匙,能够提供更高等级的安全加密。在IEEE 802.11i规范中,TKIP负责处理无线安全问题的加密部分。TKIP在设计时考虑了当时非常苛刻的限制因素:必须在现有硬件上运行,因此不能使用计算先进的加密算法。TKIP是包裹在已有WEP密码外围的一层“外壳”,它由WEP使用的同样的加密引擎和RC4算法组成。TKIP中密码使用的密钥长度为128位,这解决了WEP的密钥长度过短的问题。

(4)机密性: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可以通过WEP、TKIP或VPN来实现。前面已经提及,WEP提供了机密性,但是这种算法很容易被破解。而TKIP使用了更强的加密规则,可以提供更好的机密性。另外,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可能会考虑使用IPSec ESP来提供一个安全的VPN隧道。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在现有网络上组建的虚拟的、加密的网络。VPN主要采用4项安全保障技术来保证网络安全,这4项技术分别是隧道技术、密钥管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实现WLAN安全存取的层面和途径有多种。而VPN的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协议是目前In- ternet通信中最完整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利用它建立起来的隧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线客户端需要启用IPSec,并在客户端和一个VPN集中器之间建立IPSec传输模式的隧道。

(5)可用性:无线网络有着与其它网络相同的需要,这就是要求最少的停机时间。不管是由于DOS攻击还是设备故障,无线基础设施中的关键部分仍然要能够提供无线客户端的访问。保证这项功能所花费资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保证无线网络访问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在机场或者咖啡厅等场合,不能给用户提供无线访问只会给用户带来不便而已。而一些公司越来越依赖于无线访问进行商业运作,这就需要通过多个AP来实现漫游、负载均衡和热备份。

当一个客户端试图与某个特定的AP通讯,而认证服务器不能提供服务时也会产生可用性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拥塞的连接阻碍了认证交换的数据包,建议赋予该数据包更高的优先级以提供更好的QoS。另外应该设置本地认证作为备用,可以在AAA服务器不能提供服务时对无线客户端进行认证。

(6)审计:审计工作是确定无线网络配置是否适当的必要步骤。如果对通信数据进行了加密,则不要只依赖设备计数器来显示通信数据正在被加密。就像在VPN网络中一样,应该在网络中使用通信分析器来检查通信的机密性,并保证任何有意无意嗅探网络的用户不能看到通信的内容。为了实现对网络的审计,需要一整套方法来配置、收集、存储和检索网络中所有AP及网桥的信息。

无线网络安全性解决方案

企业网络安全方案范文6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1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威胁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安全是指企业内部计算机中存留的有价值的企业文件或者客户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软硬件被破坏、篡改或者是信息数据被盗取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事业单位有关领导者需要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企业内部的网络健康和谐发展。

(1)物理安全威胁

在日常的计算机网络工作中,外部的物理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运行,比方说,在极其恶劣的暴雨、大雪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中的计算机网络可能会被中断、或者直接瘫痪。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网络安全威胁

在计算机设备上网时会签署一个网络协议,其中运用较多的就是TCP/IP协议,其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互联网企业给企事业单位提供线上网络,但是不能确保其安全操作。而且这样的网上协议存在一定的开放性,这就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运营带来了诸多安全风险。

(3)系统安全威胁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程中,一些企事业单位中运用的网络系统都是直接可以进入的,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可是也给网络入侵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黑客也会借助网络系统的漏洞对计算机网络实行攻击,而且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开放的业务服务通道,也有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渠道,假如企业管理者不好好监控和把关,那么其内部的网络安全性就会不稳定。

(4)应用安全威胁

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运用网络实行远程业务服务时,假如网络接入口中没有相应的限制以及高效的监督检查流程,那么很容易导致网络系统的崩溃和毁坏。而在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每个端口承受的网络业务也不尽相同,那么假如企事业单位每个部门没有做好及时的沟通和高效的把控,那么企业的信息和客户的信息很容易会被盗取。

(5)管理安全威胁

企事业单位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以及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松懈,都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网络出现安全问题。而且企业领导者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于计算机设备的登录密码和账号管理松懈,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问题。

2企事业单位中预防网络安全问题的有关措施

不论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何种网络安全问题,只要问题一出现,就会直接给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信息损失。所以在新时期的社会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迫切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自身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减少到最小,借助新市场发展中的网络安全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网络安全管理手段创新原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措施,逐步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使用进程。

(1)安装网络防火墙,稳固网络安全堡垒

网络防火墙的安装主要是在计算机的主机或者是路由器中,能够协助计算机软硬件阻挡有害的网络病毒侵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也就是说,当工作人员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其中的信息传输、文字编辑或者是各种业务服务都需要经过网络防火墙的洗礼和过滤,确保安全之后才可以开展后期的一系列工作。当下的网络防火墙主要涵盖几种类型:其一是过滤防火墙;其二是防火墙;其三是状态防火墙;其四是自适应技能。以上网络防御风险的技能和设施都可以为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添加一层保护装置,阻碍有害网页的侵入和信息的融入。而且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防火墙可以给计算机中的一些软件进行加密和口令输出,或者是借助网络防火墙监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日常,并且可以记录每个网络端口的使用流程,减少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2)定期查杀网络病毒,提升网络系统的免疫力

在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要借助杀毒软件对网络实施定期的杀毒管理。而病毒属于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错误的编程,网络入侵者通过对计算机软件内部的编写程序的篡改和变更,从而感染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对于这一类的病毒危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预防和病毒查杀方式来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其中相对简单的病毒查杀方式就是安装杀毒软件,按时地对计算机网络实施杀毒处理。当计算机软件中的杀毒软件遇到病毒入侵时,就会及时追寻到病毒,并直接消灭,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相对优质的环境。

(3)加密重要数据,实行身份认证监管

对于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些重要文件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有关管理者务必要对其实行加密保存,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使用时需要认证身份,对于这种保密的资料最好越少人知道越好,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借助相对先进的加密软件来保证网络安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可以在计算机文件中设置账号和密码,或者借助DES、IDEA、公钥加密算法和RSA算法来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数据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保密的网上登录口令来进行一次性的线上登录,以此来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平稳运行。

(4)完善企业网络监管机制,及时监控网络系统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其需要依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引用科学的网络监管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运行流程实施高效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并有效的装置报警系统,当企事业单位内部计算机网络被入侵时,报警系统会及时向工作人员传输消息发警报,从而工作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网络安全问题。这样就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优化企事业单位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保障企业的经济财产安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社会企业发展进程中,虽然互联网技术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可是其发展弊端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务必要重视自身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使用流程,逐步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借助各种网络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来预防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增强企业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高效认知,力求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规范,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肖祥省.开放环境下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