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影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之声影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之声影评范文1

关键词: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西方资源

余华曾多次表示《许三观卖血记》的创作是受了德国作曲家巴赫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①。通过深入研究简约的形式在作品中具体的运用可以发现,作家的形式转型主要是学习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所采用的表现方式――对话。

一、重复叙事

余华在接受作家杨绍斌访谈时曾表示在创作《许三观卖血记》之初即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借鉴一种音乐的叙事方式写作,突出《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感:“我明白了叙述的丰富在走向极致以后其实无比单纯,就像这首伟大的受难曲(巴赫《马太受难曲》),将近3个小时的长度,却只有一两首歌曲的旋律,宁静、辉煌、痛苦和欢乐地重复着这几行单纯的旋律,仿佛只用了一个短篇小说的结构和篇幅表达了文学中最绵延不绝的主题。”②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通过“卖血”事件这一主旋律的12次重复吟唱,展现小说的主题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说,许三观的苦难一生也就是用12次“卖血”经历构建起来的。以“卖血”这一重复时间的整体作为这首乐章的主音,12次的经历就会分别呈现出高音低音相互错综、曲折迂回的局面。比如低音表现的第一、三次卖血,轻松幽默而又饱含心酸――为一乐治病的多次卖血,组合奏响的则是许三观自我奉献、彰显伟大父爱的最强音――节奏快、密度大,如急管繁弦齐奏,到达了乐曲的,故事和情感同时也被推向顶点。而最后的一次卖血则是达到了乐章的最低潮,将主人公已经饱受苦难而千疮百孔的心撕得粉碎。这样对于最与最低潮的描述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余华对于音乐的想象:“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获得演奏……最高音和最低音就在一起,而且不会有过渡,就像山峰没有坡度就直接进入峡谷一样。”③

除了像《马太受难曲》一样对于主旋律进行多次重复并极力渲染外,文中的语句、段落的重复也增强了主旋律背景下的表现效果。例如文中多次重复描述一乐并非许三观亲生子的事实,更凸显了许三观卖血这一重复的主旋律下唱响的“温情的”悲剧主题。

二、独特的对话形式

在《我的文学道路》中,余华说:“当我解决了心理描写以后,我比较害怕的是写对话。有时怎么写都觉得写不好,这个非常可怕,所以一直到写完《许三观卖血记》,这是完全用对话来完成的一部小说,当然不长,要是更长的话,可能就更困难了。”④余华多次提到《许三观卖血记》是受到了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影响。

1.重复性对话

在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多次重复韦斯莱将斯蒂芬挤进尿池子这一事件后,众人的对话:

韦斯莱就把他挤进了尿池子,真下作。那水多凉、多黏糊啊!有人见过大耗子往那浮垢里跳。⑤

多次重复叙述这一场景对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见证了主人公的成长之路。余华在学习了乔伊斯的对话体创作之后,也套用了简单重复而不加变化的模式。例如:

一乐总是不愿意跟着许玉兰,不愿意和许玉兰在一起做些什么,许玉兰要上街去买菜了,她向一乐吼道:

“一乐,帮我提上篮子。”

一乐说:“我不愿意。”

“一乐,你来帮我穿一下针线。”

“我不愿意。”

“一乐,把衣服收起来叠好。”

“我不愿意。”

“一乐……”

“我不愿意。”

许玉兰恼火了,她冲着一乐吼道:“什么你才愿意?”⑥

这是小说第七章一乐面对母亲许玉兰时的态度。余华通过运用与乔伊斯类似的重复性的对话,将小说中故事的发展、矛盾的冲突和历史的跨越大部分加以处理转换,成功推动小说的叙事,使主题在不断重复中得到升华。

2.人物自由简单的对话

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创作中奉行“非个性化”和“作家退出小说”的理论。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叙述斯蒂芬与同学林奇讨论时,明确地表达了对小说家与作品的关系及应如何进行创作的看法:

艺术家个人的存在,起初是一声喊叫,一个节奏,或一种情绪,接着便成为一段流动的闪烁着光辉的叙述,最后使自己升华而超然物外,也可以说使自己非个性化。如同创造万物的上帝,艺术家隐匿于他的作品之中,之后,之外,之上,他无影无踪,超然物外,毫不经意,修剪着指甲。⑦

在乔伊斯看来,艺术家的生命存在于他的作品中,而他的作品是一个超然物外、非个人化的东西,它表达的是一声喊叫,一个节奏,一种情绪,一段流动的闪烁着光辉的叙述艺术家,他必须像造物主一样,隐藏得无影无踪,像一个修剪指甲的旁观者,不经意地创造艺术品。这样创造出来的艺术品方能发出光彩,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同样,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多运用人物的短小的对话传达主要信息,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要靠读者推测,而作家的个人态度并没有在对话中直接展现。例如,在作品的第一章许三观回到村子里说到了卖血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卖血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卖血的意义,余华并没有给出任何正式的解释。

爷爷说:“我儿,你身子骨结实吗?”

“结实。”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

他爷爷继续说:“我儿,你也常去卖血?”

许三观摇摇头:“没有,我从来不卖血。”

“我儿……”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我儿,你是在骗我。”⑧

在叙述中通过作者的隐退和掩藏达到叙事的中立与冷静,从而使客观的对话式叙述在简约中凸显深藏的意味。细品之下,便会发现其所有的人物对白都褪尽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和伪善,而表现出一种过滤后的纯净。

《许三观卖血记》将形式的减法化为重复的叙述模式和独特的对话模式,将主人公的一生进行生动演绎。余华用这种简约的形式在表达对小说人物本身尊重的同时,也表现了对于底层人民生存苦难的主题的重复认识与思考,将简与繁辩证地运用于作品创作中,达到化繁为简、以少写多的效果。

注释:

①张秀英.论《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模式.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3):73.

②祁雪婷.《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之声.文学教育,2007(10):80.

③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204

④余华.说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71.

⑤[爱尔兰]乔伊斯.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第4版:215.

⑥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第1版:48.

⑦[爱尔兰]乔伊斯.黄雨石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第4版:194.

⑧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第1版:7.

参考文献:

[1]陈乐.从“注视”到“对话”――论余华从《现实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的转变[J].浙江社会科学,2000(5).

[2]方爱武.创造性的接受主体――论余华的小说创作与外来影响[J].浙江学刊,2006(1).

[3]李林荣.《许三观卖血记》:一个关于用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故事[J].名作欣赏,2002(1).

[4]刘春勇.《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叙事[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5]刘华丽.余华作品中的圣经痕迹[J].电影评介,2010(11).

[6]刘旭.吃饱之后怎样――评余华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0(4).

[7]罗庆洪肖冰.西方作家对余华创作的影响――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牛建新.道不尽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余华作品苦难主题比较[J].名作欣赏,2011(3).

音乐之声影评范文2

关键词:动画电影 电影音乐 音乐元素 儿童音乐教育

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观众是儿童,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会留意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并接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对儿童后天的音乐教育起到了铺垫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试析一下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

一、《麦兜响当当》中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一)广东童谣――《月光光》

广东童谣最早由内地流入香港,并发展成了现代歌曲,香港是发展广东童谣最活跃的阵地,这也正是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选用了《月光光》这首广东童谣的原因。在电影中,《月光光》被填入了新的歌词,伴奏配器运用了纯中国民族乐器,旋律明快优美,琅琅上口,而歌词又短小精悍赋予儿童容易接受的内容,正好与影片中小麦兜与妈妈坐轮船去武汉时的心情相呼应。《月光光》以新的形式在电影中出现,使小朋友观看后对这样风格的音乐有了最初的印象,甚至被一些小朋友效仿继而得到流传。

(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应用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不是传统的曲艺表演和歌舞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而是进行了改变,是由扬琴作为主旋律的演奏,以锣、鼓为伴奏,其旋律欢悦明快,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电影中麦兜和妈妈到武汉闹市区小吃街时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这首曲子,能突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喧闹和繁华,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平静祥和的生活。在这里引用更加深了大家对安徽民歌的印象,特别对儿童,这样的旋律一旦响起,大家都会在脑中形成一种安乐祥和的城市生活的画面,也能使小朋友对音乐的魅力有所了解。

二、《麦兜响当当》中的西方音乐元素

(一)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在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当时正风行“莫扎特效应”,麦太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让麦兜把先天的不足给挤出去,让麦兜去大学恶补莫扎特,影片采用的是莫扎特的作品中最耳熟能详的《土耳其进行曲》的插部一,a小调主题。此段欢快明朗的钢琴独奏,与电影中的所谓“莫扎特效应”相呼应,同时与影片中让人捧腹大笑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使影片拥有了更大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小观众对《土耳其进行曲》有最初步的认识,由此引发对西方浪漫主义古典音乐的启蒙。

(二)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麦兜是一个不聪明但是很上进善良的好孩子,整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让家长对不聪明但上进的孩子给予鼓励,平等对待。在不同于《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风格之外,《丰收之歌》(丹麦民歌,是庄稼获得丰收后,农民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他们一起编创的民歌)更具有北欧人民的性格,他们热情勤奋,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欢呼雀跃,创作出贴近生活的音乐。影片中麦兜在武当山经历了成长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时,《丰收之歌》以悠扬轻快的背景音乐的方式导入,贯穿了他学习的整个过程。麦兜虽然不聪明,但他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坚持到最后,毅力超过了比他聪明的小朋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是一种收获,而这时引用丰收之歌正好与麦兜的收获相符合。

三、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意义

(一)对儿童的影响

1.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电影中运用的童谣、安徽民歌,都用的恰到好处,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喜剧趣味性,而且对民族音乐的改编让成人都叹为观止。尤其是麦太去拍广告时根据安徽民歌《牧羊姑娘》的曲子重新填上了令人爆笑的歌词,加上滑稽的画面,让孩子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就能和音乐互动起来;在麦兜去大学接受补习莫扎特时,孩子们一定会对这些画面以及轻快的钢琴曲产生兴趣,远比单纯去听这些音乐有兴趣的多。

2.提高整体音乐素养。影片《麦兜响当当》抓住了动画片的配乐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这一特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运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广东童谣《月光光》以及舒伯特的钢琴小曲《音乐瞬间》、莫扎特的《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等,使小朋友们在观影时不仅了解我们中国的音乐,同时也了解西方的音乐。如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在影片中被改编成了麦兜的主题歌《麦兜吃鸡》,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麦兜最爱吃他妈妈麦太做的“快快鸡”。当儿童对这首作品耳熟能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电影等儿童感兴趣的情节加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舒伯特和《音乐瞬间》就不难被学生记住了。

(二)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作用

1.避免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我国过去动画电影音乐太过民族化,没有注意吸收国外动画电影音乐的优点,如电影《葫芦娃》、《三个和尚》等的音乐走向了全民族化的极端,后来中国动画电影又都仿照比较成功的美国迪士尼动画音乐的特点,使我们中国的动画电影音乐又走向了完全西式的另一个极端。而《麦兜响当当》的配乐不仅应用了我们中国本族的元素,还加入了西方的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西方民歌等等。这种中西方音乐结合的形式,也会为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避免会向全民族化和完全西方化的两极端发展。

2.有助于中国动画电影更好地走向全球化。一个动画片要想推向世界,其音乐元素是很重要的。动画电影音乐要在多元化发展中凸显出我们民族的个性,这样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动画电影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正符合多元化的发展,并凸显中国的民族元素,受到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四、结语

在动画电影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电影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其走向全民族化或全欧美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音乐多元化的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独特的兴趣并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鲁成文.慰藉・救赎・解放――古典音乐之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音乐之声影评范文3

北京时间2月27日上午,第84届奥斯卡在洛杉矶“随便叫什么”剧院(去年它还叫做“柯达剧院”)闭幕。祖籍法国的“美国默片”《艺术家》倒吃甘蔗,从最佳配乐和最佳服装设计开始,在最后关头一连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三座最重秤金人。以影片为竞争单位,它是大赢家。

当美国电影公司联手提速3D/IMAX号高铁时,《艺术家》就是从博物馆里拉出来重新打蜡的蒸汽机头。故事方面,讲的是好莱坞默片大明星George Valentin与有声电影时代女代表Peppy Miller一见倾心,却因为时展彼此地位错位而波折的爱情―以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而言,故事确实单调。形式上面,它几乎是以科研的态度复刻出了一部以假乱真的好莱坞默片:以片头复古字幕为始,无论构图方式、分镜手法、画面质感,还是灯光、服装、道具,甚至表演方式、戏剧节奏和台词风格都绝对复古,若不是George Valentin的梦中出现的拟音和片尾出现的那几句同期声,《艺术家》能蒙住绝大多数人。反响方面,评论家们的调门一直高昂,它从去年年底开始拿奖,到如今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手软已经很久,不过全球票房只有7600万美元,和奖项不太相称―如果没有艺术之熏陶或考究之乐趣,它便需要耐心十足的观众了。在电影院,你找不到快进键。

法国人和怀旧者的胜利?

《艺术家》的趣味,不仅仅在于它看似不合时宜的复古,更在于它是“法国人给好莱坞的情书”。虽然取景地和技术部门与好莱坞息息相关,但制片人、导演、男女主演这些核心人物都来自法国,拿大奖的也是他们。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的红地毯上,凭借电影《后人》入围最佳男主角的乔治・克鲁尼提前定调说“今晚属于法国”,《艺术家》的大胜证明他所言非虚,同样拿下五项大奖的电影《雨果》(因为技术奖项居多而位居本届奥斯卡亚军)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它所致敬的“世界导演第一人”乔治・梅里耶也是地道法国人。为本届奥斯卡浓郁的法国风添砖加瓦的,还有获得原创剧本奖的《午夜巴黎》。

难怪有媒体形容这是“法国人的胜利”。1月26日,《艺术家》在金球奖上提前预演奥斯卡的大获全胜,领取最佳影片奖的该片制作人Thomas Langmann在发表感言时说,1965年一个法国电影人制作的《Le Play》斩获奥斯卡,却因为没有盘缠而未能赴美领奖,“这个人就是我的父亲”。

也有媒体说本届奥斯卡是“怀旧者的胜利”,换句亚洲的时髦话也可以称之为“老人家的逆袭”。从形式到内容都怀旧到骨子里的《艺术家》,在爱情故事之外描述的是以George Valentin为代表的老派“艺术家”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影科技时的困顿,他先是不屑,继而惊诧,然后丧气、酗酒、甚至想崩了自己。最后的Happy Ending是,他在有声时代女星Peppy Miller的柔情支撑下跳起了踢踏舞,重获新生。这股怀旧风从2011年年底一直劲吹到2012年2月底的奥斯卡。纽约影评人协会、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制片人工会、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导演工会,美国独立精神奖、金球奖、“英国奥斯卡”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法国电影凯撒奖和奥斯卡都将最高奖项一股脑地给予了《艺术家》。他们集体为《艺术家》鼓与呼,算不算是在全球影业迈向3D新时代这个关口的集体怀旧?刻薄的评论是:“法国人一怀旧,美国人就激动得尿裤子了。隐藏了一连串电影旧日时光符号的《艺术家》,还是轻易地俘虏了评委的心,大概他们都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辉煌和迟暮。”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所谓“奥斯卡风向标”的奖项不同,“独立精神奖”向来与奥斯卡口味相左,从1986年第二届(《野战排》)到现在,“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影片从未曾得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肯定,但《艺术家》打破了这一魔咒,这是否代表着《艺术家》既具怀旧气质,又有独立风格?

《雨果》位居第二也与“怀旧”不无关系。著名非技术流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首尝当下最热3D技术,打造出的视觉效果连《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甘拜下风,其致敬对象乔治・梅里耶,便是依靠剪接创造划时代视觉效果的名导。可以说,《雨果》既眩目先锋,又持旧怀古。

本届奥斯卡怀旧风爆棚的成因还来自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获得17次奥斯卡提名的“常青树”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在《铁娘子》中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一角第三次捧起小金人,62岁的她在领奖时调侃自己说:“我有这种感觉:几乎一半的美国人会说‘怎么又是她?’。”今年83岁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在1965年便凭借《音乐之声》走红,捧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时也不忘调侃自己,他说:“奥斯卡,你只比我大两岁。”

Weinstein再次大获全胜

或者我们称本届奥斯卡为“Weinstein的再胜利”更为恰当。《艺术家》的五项大奖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最佳女主角小金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叫做Weinstein的公司,该公司是《艺术家》和《铁娘子》的美国发行方。换句话说,第84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都被Weinstein公司收入囊中,从票房角度来看,最大的获益者是一个叫做Harvey Weinstein的大佬。

Harvey Weinstein与影迷记忆深刻的多部电影有关。Harvey Weinstein和兄弟Bob Weinstein创办的公司Miramax以眼光独到和善于推广闻名,1993年加盟迪士尼。1994年,Miramax投资无名小辈昆汀・塔伦蒂诺拍出的《低俗小说》击败了张艺谋的《活着》夺得戛纳金棕榈大奖,以800万成本取得2亿票房。此后他们连续推出《英国病人》、《心灵捕手》、《莎翁情史》、《美丽人生》、《纽约黑帮》、《芝加哥》、《冷山》、《飞行者》,成为奥斯卡提名和得奖的专业户。与他息息相关的著名争议电影还有英国宗教题材同性恋影片《神父》,问题导演凯文・史密斯的宗教题材影片《怒犯天条》、血腥的《杀死比尔》与调侃布什的《华氏911》。顺便提一句,张艺谋的《英雄》、泰国电影《拳霸》,以及《无间道》的北美发行权都被Miramax收入。

2005年,因与迪士尼的经营理念相左,Weinstein兄弟放弃了以父母名命名的Miramax公司,自立门户成立The Weinstein Company。在这之前,Miramax共获得249项奥斯卡提名和60座小金人。2011年,Harvey Weinstein卷土重来,推动《国王的演讲》成为第83届奥斯卡最大赢家。今年,Harvey Weinstein再次大获全胜。

有记者捕捉到今年奥斯卡午宴上的一个细节。《雨果》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现身后不久便主动和Harvey Weinstein寒暄,“韦恩斯坦用某种江湖阔佬的口气问候斯科塞斯:‘老伙计,我们什么时候搞《纽约黑帮》的续集?’”记者将这场奥斯卡提名午宴称为“The Weinstein Company的庆功会”,Harvey Weinstein发行的两部电影《我与玛丽莲・梦露》与《铁娘子》刚刚分享了金球奖的最佳女主角。在此之前,“《艺术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得最佳女演员”几乎成为各类颁奖的标准答案,“以上全是Weinstein公司发行的电影”,“Harvey Weinstein俨然是那个场合最有权力的一个人”。

从去年《国王的演讲》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对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乏味”表示出不解。或许还有人记得第71届奥斯卡上《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雷恩》夺得最佳影片的情景,前者的发行公司正是Miramax。这是“运用公关手腕把自己的影片推上奥斯卡宝座”的经典例子,一方面它极富争议,另一方面它又被争相效仿。因为奥斯卡提名和获奖,都能大幅度提高电影票房。但到目前为止,谁都没有Harvey Weinstein那么得心应手。在本届奥斯卡的角逐中,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9・11”题材电影《Extremely LoudandIncredibly Close》被称为“黑马”,只在“去年圣诞节前做了一场范围极小的试映,之后缺半的评奖季,直到1月20日才公映”,而Harvey Weinstein为《艺术家》安排了“着实让人烦不胜烦”的“密集式公关”,犹如一颗“炮弹”一路轰入奥斯卡。同第71届奥斯卡如出一辙,梦工厂出品、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战马》在Harvey Weinstein的炮弹前倒下了。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艺术家》

最佳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艺术家》

最佳男主角:让・杜雅尔丹《艺术家》

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铁娘子》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初学者》

最佳女配角:奥克塔维亚・斯宾瑟《帮助》

最佳动画长片:《兰戈》

最佳外语片:伊朗电影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最佳原创剧本:伍迪・艾伦《午夜巴黎》

最佳改编剧本:亚历山大・佩恩《后人》

最佳原创配乐:《艺术家》 卢德维奇・博思

最佳原创歌曲:《布偶大电影》

最佳视觉效果:《雨果》

最佳音响效果:《雨果》

最佳音效剪辑:《雨果》

最佳电影剪辑:《龙纹身的女孩》

最佳艺术指导:《雨果》 丹特・费雷蒂

最佳服装设计:《艺术家》 马克・布里吉斯

最佳摄影:《雨果》 罗伯特・理查德森

最佳化妆:《铁娘子》

最佳真人短片:《海岸》

最佳动画短片:《莫里斯・莱斯莫的神奇飞书》

音乐之声影评范文4

[关键词] 英文电影;听说教学;多媒体

教育部2007年正式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尤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多种渠道的语言材料。电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浓缩,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多媒体为手段的英文电影教学,融视、听、说于一体,拓宽了传播知识和接受知识的通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为学习者的语言活动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的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学习的构成是一种原有知识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形象性较强的影视素材能够刺激和勾起学生对以往经验的回忆,从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构建信息意义。

研究者普遍认为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指学习者听到、读到的原始素材。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强调当学习者能够理解略微超出其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时,自然语言习得就会产生。输入的语料应是可理解的、有实际意义、生动有趣、并要有所关联的信息。而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输入受到诸如动机、自信度和焦虑等情感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一假设,应该使学生的情感过滤处于较低的状态,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

二、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环境,使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

Brown等提出的“情景认知理论”认为真实的语言情景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转化和储存(Brown,1989)。电影中的语言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的职业特点的人们的话语对白,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语言。英文电影欣赏把图像、文字、声音等各种视听信息相结合,把英语单词和句子与具体图像、剧中人物的动作、声音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了立体、直观、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强了英语语言的感染力。影片中纯正地道的语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正确发音的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分歧和误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电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运用电影这一特殊的电教媒体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社会问题。通过对电影台词、电影故事本身以及电影画面等的理解,学习者能亲身听到、看到人们在各种情境下的言语交际,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所反映出来的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英文影片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西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等。例如,《老友记》中各男女主人公对待生活、爱情的不同态度,《毕业生》中对故事的叙述及男主人公心理的刻画,《泰坦尼克号》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反映。英语电影使学生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进而体会到由于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引起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了双方交流的分歧和误会。

(三)拓宽听说教学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英文电影可以改善听的氛围,扩大听的范围,发展听的空间。电影集图像、声音于一体,其丰富的内容、直观的动作形象、曲折动人的情节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想听的强烈愿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种自然的习惯和享受。电影可以多角度扩大听的范围,加强学生对西方社会的生活、文化、习俗的深入了解,能够使学生融入真实的语境中,体会到英语国家的逻辑思维及表达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观其形(表情、人物动作等)、听其声(影片播放、教师讲解),把语言与形象结合起来。把电影的视觉形象与听觉效果结合起来并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多渠道地输入信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口头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完成单纯依赖听觉无法捕捉到的非言语表达的信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能调动学习者眼、耳、口、大脑,甚至让整个身心做出反应的立体式语境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达到听说的完美结合,实现交际的目的。

三、英美原声电影在听说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选择恰当的电影素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指出:看外文原版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接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具体说来,在内容上,选取思想积极向上、健康的影片,筛除暴力、血腥、恐怖的影片,营造良好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内容紧贴课本,语言经过锤炼,画面和音乐精雕细琢,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的影片如《简•爱》《勇敢的心》《音乐之声》以及《阿甘正传》等都比较适合学生。同时老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与影片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有必要简单介绍影片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适当地根据情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电影,使学生在进行影片赏析的同时达到增强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

(二)英文电影用于听说教学的具体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将英文电影用于听力练习,听抄翻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听力训练法。老师可以选出某一电影片断,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听抄这一片断的对白和解说,听抄时要注意连读、弱读和难词,可以让学生把正常语流的电影对白听抄下来后,对所抄的内容进行口头或书面翻译。这种练习结合了耳听、手抄和翻译,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对影片的选择和学生本身的英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引起负面效果。截取一段精彩对白,隐去图像,让学生反复听,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猜测图像内容的方法叫无图像听声法。也可以采用复合式听写的方式,教师节选片中精彩的对话段落设置空格,让学生进行填词填句练习,训练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而对于口语练习,教学活动可开展模仿、复述和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选择比较精彩的电影人物或角色,模仿他们的发音、语调、节奏及速度,从而习得准确且流利的口语。复述则是由学生在观看完电影之后对其内容进行概述,学生可以根据电影情节运用自己的词汇来复述,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关键词来复述,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老师可根据电影情节、人物特点、语言、文化甚至某句印象深刻的台词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在欣赏英文影片后,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影片中的人物、事件、冲突及问题进行讨论,探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比如电影《成长的烦恼》给中国观众展示了美国化的家庭关系和教育观念:追求教育平等、民主,父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父母特别重视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看完此片后,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中西家庭教育的异同,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扣紧画面情节进行配音练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选择几个简单易懂的电影场景,让画面静音播放,学生可以进行配音练习。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人物对话准确地听抄下来,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及节奏熟悉台词,做到惟妙惟肖,这样才能符合电影表现的特定情景。但是这种配音练习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如背诵台词、反复模仿等。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于交际法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在这项练习中,学生不受时空的约束,可以扮演剧中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语言,完成规定的角色任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脚本分配角色在课堂上表演,然后播放给学生看原版电影情节,让他们把自己的表演和原版电影进行对比。角色扮演的课堂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克服语言学习的枯燥感,而且能够使语言学习充满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撰写观后感,深化整合知识建构

观看完之后,一方面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影片故事情节介绍,提高写作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写影评,写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对影片中某一人物进行描述,或按剧情的可能发展编写不同的结局,或就影片中所涉及的话题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对影片的理解,撰写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启发他们剖析影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此项活动使学生练习英语听说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 语

使用英文电影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电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它与其他的一些教学方法充分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变过去英语听说教学落后的状况,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Krashen S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3.

[3] Brown J S,Collins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01).

[4] 高新艳.利用英文电影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J].电影文学,2009(12).

音乐之声影评范文5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 目的论 美国大片 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支持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目前电影业逐渐趋于商业化和产业化,电影则成为了一种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而电影片名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在大众眼前的译名也是琳琅满目,各有不同。甚至同一部电影作品,在大陆、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各地区的译名均有差异,从而导致严重的译名混乱现象。本文将结合翻译目的论,探索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及其翻译技巧,以期逐步完善电影片名的翻译。

二、翻译目的论及其基本原则

(一)翻译目的论的概略

翻译目的论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是翻译功能派最重要的理论。Skopo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Skopos”,意为“目标”或“目的、动机、功能”。[1]1971年,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发展了翻译批评模型并提出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认为翻译应是“目的语文本和原语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2]汉斯・弗米尔(Hans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必须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并提出了三个重要原则:目的法则,一致法则和忠实法则。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tari)则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认为翻译是受目的驱使且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Nord)目的论的翻译法则中加入了忠实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并将其推向全世界。由此可看出在电影片名翻译的领域里,翻译目的理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翻译目的论下的主要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该法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3]目的论认为,“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交际活动的双方是翻译目的的决定者,然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并不是简单的翻译机器,而是在了解交际双方所需译本类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

2.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中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5]

3.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即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是在程度与形式上则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4.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这是由诺德提出的,因为她发现目的论还存在缺陷,比如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译文持有不同意见,再者则是倘若依据目的原则所译出的译文的目的与原作者意图相反,这样译者则会选择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译者不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而且还应尊重原作者,即遵循“功能加忠诚”原则,从而使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四大原则中连贯原则与忠实性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而忠实性原则又从属于连贯原则,目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规则,而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是特殊规则。[6]

三、电影片名的功能

电影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7]随着外国电影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大片,译制片名便显得格外重要,成功的译名可以吸引潜在观众的注意力并博取其对该影片的关注度。因此电影有以下四个功能:信息功能、文化功能、美学功能以及商业功能。

(一)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指的是作为电影内容的浓缩精华,电影片名可帮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从而更严格地要求译者对所译影片进行全面了解,不能盲目忠实于原文,而应尽量做到译名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二)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指的是译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一部电影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如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观众可以从中了解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可以看出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之大,也体现了译者工作的不易。

(三)美学功能

1750年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U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首次提出创建美学,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使其在哲学中获得了和逻辑学相互分立和并列的地位。[8]翻译家许渊冲提出“求真是低要求,求美才是高要求”,并指出翻译要追求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9]因此需要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巧妙而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翻译。生动而美观的电影片名可以向观众传递美感,提供美好的艺术享受,这样才能引发观众对该影片的浓厚兴趣。

(四)商业功能

由于电影市场商业化的性质,翻译电影片名时需要将电影的票房收入考虑在内,而且电影片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票房。为了尽可能地多盈利,片名需要能够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的欲望,这样才能在电影市场上获得商业成功。

四、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为了实现翻译的目的就要选用特定的翻译方法。但是不管运用什么方法,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要考虑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观众的要求。根据片名翻译策略,总结出如下五种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法、增译法等,这里将以翻译实例分别进行展开说明。

(一)音译法

音译法是根据源语发音直接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在影片翻译中,带有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等时尤其适用,[10]而且其中有些电影是由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样译出的电影片名对观众来说一目了然,也可以激发观众对异国文化的兴趣。比如美国大片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Annie Hall译为《安尼・霍尔》,Rocky译为《洛基》,Avatar译为《阿凡达》,Godzilla译为《哥斯拉》,Aladdin《阿拉丁》,Troy《特洛伊》,Madagascar译为《马达加斯加》,King Kong译为《金刚》等。

很显然,这些影片的翻译都采用了音译法,由于保留了原作品的异域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分别创下了每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记录,使之成为地地道道的大片。

(二)直译法

直译法是实现信息功能的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指的是源语与目的语在功能上保持一致,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11]诺德认为: “功能理论并不排斥对等,只是坚持对等不是恒久成立的原则;目的论中,对等意味着要求目的语文本充分发挥与源语文本相同的功能。”[12]

直译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仅保留了原片的原汁原味,而且做到了译名与影片的统一。比如美国大片The Godfather译为《教父》,Schindler’s List译为《辛德勒的名单》,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A Walk In The Clouds译为《云中漫步》,The Silence of Lamb译文《沉默的羔羊》,American Beauty译文《美国丽人》,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译为《肖申克的救赎》,The Great Gatsby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Sin City 译为《罪恶之城》,Dances with Wolves译为《与狼共舞》等。以上片名的翻译仅仅根据源语与译语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却始终保持原影片的精华并向观众传达了原文的大部分信息,充满了艺术气息。

(三)意译法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倘若译者强行直译,译出的译名不但令人费解,还会失去原影片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因此,为了更好地让观众理解影片内容,译者必须抛开原英文片名的语言形式,正确把握影片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意译法向观众展示更好的电影片名。

比如,由文学名著《飘》改编的美国经典影片Gone With the Wind,在引进时被译为《乱世佳人》。“乱世”概括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美国南北战争时代,而“佳人”两字又体现了女主人公独立坚强、勇于奋斗的精神,两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这样的片名翻译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具有了追求高票房的商业目的。同样,还有Ghost没有译为《幽灵》而是译成《人鬼情未了》更能体现电影情节的发展。Waterloo Bridge如果译成《滑铁卢大桥》,那么这部影片不可能成为一部经典爱情片的。相反,片名译成《魂断蓝桥》则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桥”与“魂”之间建立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联系时,爱情就“断”在永恒中,而“蓝”又为这一出悲剧添加了一面凄美的幕布。相似的例子还有Madison County Bridge译为《廊桥遗梦》, The Fugitive译为《亡命天涯》, Pretty Woman译为《风月俏佳人》, The Piano译为《钢琴别恋》,The Twilight译为《暮光之城》等等。

(四)直译加意译法

若用直译法翻译电影片名,有些译名可能不够完美理想,这时就需要与意译法相结合,即在保留原名成分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影片相关信息,从而使观众眼前一亮。因此直译加意译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是经常被采用的方法。

1994年美国所拍的惊险动作大片Speed讲述的是一位名叫Jack的特种警察在一辆载满乘客并装有炸弹的公共汽车上与进行的生与死的较量,场面惊心动魄,极具震撼力。如果仅仅把片名翻译成《速度》,则显得有些太平淡了,无法突出当时情况危机的画面感,观众更不会有想看的欲望。这时,假如运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翻译为《生死时速》,就可以既体现影片最重要的内容,又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又如First Knight译成《剑侠风流》,Chocolate译为《浓情巧克力》,Sleepless in Seattle译成《西雅图不眠夜》等等。

(五)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译者在直译或意译的基础上,增补一些影片片名中不存在的词语,使观众获取更多影片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市场效应。美国惊悚悬疑大片Seven译成了《七宗罪》而不是单单一个《七》,因为seven在西方文化中是有特殊含义的,宗教中采用“七”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或者宗教仪式,译成《七宗罪》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剧透,更会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与观看欲,由此拉高票房收入。

类似的例子还有Elizabeth译为《伊莉莎白女王》,Tarzan译为《人猿泰山》,Philadelphia译为《费城故事》,Legally Blonde译为《律政俏佳人》,Sister Act译为《修女也疯狂》等等。

五、结语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要想赢得观众,赢得市场,赢得票房收入,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对于电影片名翻译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过程中除了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需要译者在结合观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等因素的情况下,对电影内容进行反复揣摩,最终确定一个完美的电影片名。电影片名翻译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遵循翻译技巧和策略,这样译名才会更好地传播影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充分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2): 35-37.

[2]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9.

[3] 王青.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g[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9-121.

[4] 巫张晶.从目的论角度看商务谈判口译中的“不忠实”现象[D].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2013:6

[5] 张琴芳.电影片名翻译的目的论视角[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1-73.

[6] 马钰.浅析“目的论”三大法则之间的关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6):241-241

[7] 欧伟鹏.浅谈电影片名英汉翻译的原则及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92-120

[8] 彭立勋.鲍姆加登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5

[9] 彭静.许渊冲诗歌翻译“三美论”再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16

[10] 郭凤华.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5(0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