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1

富饶西沙群岛》课文按:海水”、“海底”、“海滩”、三个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西沙群岛(XishaIslandsorParacelIslands,亦称帕拉塞尔群岛),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构成,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北起北礁,南至先驱滩,东起西渡滩,西止于中建岛。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管辖。

(来源:文章屋网 )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2

——《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与主要学习任务。

2.认识两课中的19个生字,随文学写“饮、初、富”3个字,学习多音字“抹、磨、参”。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课文,并尝试背诵古诗。

4.找出文章中心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明确主题

1.欣赏祖国山河的一组图片,激发学习热情。

2.朗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与主要学习任务。

3.板书课题: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随板书学写“饮、初”,并猜想:诗人在湖上饮的是什么?)

望洞庭

富饶的西沙群岛(指导书写“富”,说说“富饶”是什么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正确朗读古诗和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流利。

(2)明确诗人和作者写了哪里的风景。

2.展示交流。

(1)交流问题:诗人和作者写了哪里的风景?

天门山、西湖、洞庭湖、西沙群岛

(2)指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好诗的节奏。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

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再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一句概括性的话吗?

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4.朗读展示:读句子,读准加粗的字词。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三)书写指导“浅、挺、鼓”

1.教师板书,学生观察。

2.重点指导:浅——右边第一笔和第二笔都是横

挺——字要写紧凑,“壬”上面是撇

鼓——左上是“士”字

3.学生练写,评改。

(四)布置作业,尝试背诵

尝试背诵三首古诗。

三、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3

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现文章的魅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正确解读文本

要做到正确地解读文本,就要从其价值取向来把握。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目标,包括宏观的目标和微观的目标,如课后思考、课文的特点、年级目标,等等。其次,以目标为依据,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课文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明确重点和难点,只有真正地读懂了文本,才能正确地把握课文的精神,最后把课文的精髓提炼出来。

(二)要多元化解读文本

有一句话也许大家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教师也有自己的杯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杯子里装满了自己的教学看法,这样的杯子根本就装不下孩子的想法和心声。课文就像一个精神的花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花园,要让学生感受这里的没好气氛,不仅看到红花,还要看到高耸的大树。因此,我们要带着一种尊重欣赏的心态,让学生多样地解读课文。

(三)要超越性解读文本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地在书本中积累知识,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超越教材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更深厚,教师的责任是巨大的。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涵养、获得间接人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极大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未知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渴望,会主动地、积极地研究和探索。那么,应该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门砖,导语设计的好,就会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好的导语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优美的导语设计会为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悄然动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让学生跃跃欲试,文思泉涌,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例如,作者在给学生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会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西沙群岛的富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在感官上对西沙群岛有个初步认识,通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让他们产生阅读和学习本文的欲望。

(二)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自己应该首先满怀激情。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组西沙群岛美丽的画面,播放了西沙群岛各种丰富的动物,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性认识,在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之后,再引导学生去朗诵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学习起来积极性就特别的高了。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4

【关键词】网络;教学;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The tray talks about teacher function teaching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ang Xueqing,Liu Juhua

【Abstract】Popularize gradually with the fact that the network depends on school's, the centering on “learning” education pattern takes form in course of , the teacher changes in role in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that. That the teacher is not only unitary knowledge's imparts person, but is the teaching organizer, tutoring that the student studies person, cooperator, the ultimacy change happened in the teacher function.

【Key words】Network; Teaching; Organizer; Tutor person; Cooperator; Educate concept;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随着网络在学校的逐渐普及,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改变。教师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是组织者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名教师,不但应该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应该在挖掘学生潜力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学生五年,为学生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怎么教,更注重怎么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它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上资源的作用,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象、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素材,将它们组织起来,做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网络课件。用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制作《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个课件时,为了体现西沙群岛秀丽的风景,我在网上搜集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为了展示西沙群岛海水的“五光十色”我搜集了具有不同颜色的海水风光图片,为了描写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飞虎鱼”、“气鼓鱼”和海滩上的“贝壳”、“乌龟蛋”以及岛上的鸟和鸟蛋,我也搜集了相关的图片,然后将它们作成FLASH动画配上课文朗读,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动的、真实的西沙群岛展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如临其景,在游玩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内容。由此看出网络环境下教学,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体现出教师作为组织者的重要作用。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5

【关键词】语文 优化 教学程序 教学结构 参与实践 艺术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要想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实践,让语文教学成为艺术。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1.优化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是诱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方向。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会把学好语文看成内心的动力和满足。因此,老师如果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程序,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知道一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步骤,教学效果也会大不相同。过去我们教学语文总喜欢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的教学程序,也就是正音释词,再分段讲解,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教学方法是一、二年级常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程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似乎天经地义。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形象感知过程中,人们并不把它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属性或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也麻木了,因此在课堂上很难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有趣的课文讨论中。所以,明白了这些问题后,我们就要面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第一步我是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为了得出结论反复阅读课文,同桌还互相讨论了,我叫起几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之后,再叫同学们继续讨论。最后孩子们统一了认识:这篇课文就是紧紧围绕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讲述了西沙群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景色。当大屏幕展现成群结队的鱼群在五彩斑斓的珊瑚中来回穿梭时,一下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这对远离海洋和没见过大海的孩子们来说,如同进入了梦境一般。有个孩子在看完大屏幕后就高举着小手要发言:“老师,将来我长大了,要到西沙群岛去包一片地搞旅游开发!”班里的同学听后“哗”的都笑了,我没有责备这个学生,反而顺势问他:“以后你承包了西沙群岛,搞旅游开发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老师和同学们去了,你会不会热情地招待我们,收费贵吗?”此时此刻,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课文里了。西沙群岛那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儿、五颜六色的贝壳和各种海鸟让他们向往。最后在一曲悠扬的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伴奏下,孩子们又再次齐读了全文,读着读着,就仿佛他们真的置身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样。这样的学习,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篇课文我采取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个观众,不再是一个低着头默默无闻的听众,一堂课下来,学生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玉米”,更重要的是获取得到“玉米”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有特色的课,而不是一堂面面俱到的课,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独立的例子,只不过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已,抓住文章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就可以慢慢地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语文的能力。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时,课文总写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局部描写了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每每遇到老年人来走搭石,年青人总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那里的人们把这种现象看做理所当然的事,反映出家乡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淳朴。我把课文第三自然段以诗歌配美图的形式出现在大屏幕上展现给孩子们看,他们觉得眼前一亮,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兴趣大增,如:

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时那么的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荡漾、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淳朴,意境秀美,乡亲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的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善良的人性美。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6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语文课堂已不能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

在低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那么,趣味教学在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变化多端的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导入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做游戏、变魔术、猜谜语、播放音频资料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譬如,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我煞费苦心地搜集了一段西沙群岛景色的视频,当堂为学生播

放,学生看得目不转睛,深深地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视频结束后,我继续巧设疑问:西沙群岛美不美?你们喜欢吗?下面老师带你们继续走进西沙群岛的世界。这样,衔接自然而又流畅,丝毫没有违和之感。

二、朗读的灵活运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字音、字形的把握与理解并不是十分准确,朗读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转换传统授课单一的教师范读抑或是齐读的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譬如,在讲授《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课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学生自告奋勇担当小柳树和小枣树两个角色,我来担任旁白,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读得惟妙惟肖,引得掌声连连,也更容易创设课文情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课堂,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童话故事等融入课件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教师切忌本末倒置,让过于丰富多彩的课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分寸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引导。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展开教学,将兴趣转变为乐趣,阳光教学、快乐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