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1

一、更新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将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变被动为主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设民主平等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课外阅读,都能在其中享有快乐的体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用谜语、歇后语、编排口诀等方法引路;有时设计运用多种教具来抓学生的眼球,这些教学手段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布置了一项假期学习的任务:阅读《三国演义》,等开学时,开展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三国演义》的小故事比赛。任务布置下去,学生们兴致高涨,都制定了暑期阅读的计划。开学时,我欣慰地发现有的同学竟然能说出二十多条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开展《三国演义》小故事演讲会时,同学们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上台,个个声情并茂,看得出,他们从中真正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挖掘教材,搞好阅读训练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专家们精挑细选,多年实践的结果,其内容精彩纷呈,所以,它是加强学生阅读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我们在教材的挖掘方面能有独到之处,学生的阅读训练必定会有声有色。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讲述到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一天,你要出远门了,你的父亲也准备给你买一点东西,你在意过你父亲的背影吗?你父亲的背影又是怎么样的呢?与文中“我”的父亲相比,有相似之处吗?还有什么不同?问题一出,学生们陷入了沉思,之后边讨论交流边回忆课文。当问题解决之后,把握了文本的内涵,就具备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条件。接着再继续提问,对文本进行深度的剖析,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只要我们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思维,那么,阅读教学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效,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方法,为阅读奠基。

三、博采众长,提升语言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更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加固与补充,如果没有了课外的积累,阅读教学就好比空中楼阁。文章读多了,见识丰富了,对于其中的一些规律自然就能领悟了。笔者平时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就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让他们学会采众家之长,指导他们灵活运用,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目的,这样引导学生厚积,必然能提升语言的能力。如学了余光中的《乡愁》、李清照的《武陵春》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得他们的阅读体验得以升华,于是让学生搜集古现“愁”的名句,学生搜集的写“愁”名句典型而全面,如“剪不断,理还乱”、“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等,学生的查找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又积累了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四、紧密联系,阅读写作不分割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2

一、结合课内教学,指引学生课外阅读

按“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本册教材,把每个单元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达到阅读目的。因此我利用好学校统一发放的“课外阅读本”,根据每单元每课的内容,并结合课外读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学完《小英雄雨来》后,我让学生阅读学校统一发放的“课外阅读本”《百合花开》中的《小英雄雨来》(续),以此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如教学《卡罗纳》前,我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课外读物;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介绍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学生喜爱的童话名著。教学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后,推荐学生去读他的《快乐王子》、《少年国王》。另外,我还注重方法的指导,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把描写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一划,圈一圈,自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领悟以及读书时的体会、疑问等等,在句子旁边批注。长期坚持,学生课外阅读也养成了边读边批划的好习惯。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推荐引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的占多少,得之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习得,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一般来说,小学生阅读的内容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向学生推荐引读。就我任教的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于是我推荐与他们年龄特点相适应的书籍,如《夏洛的网》夏洛是一只蜘蛛,威尔伯则是一只小猪,他们之间奇特二温馨的友谊感染了无数的人。《爱的教育》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有故事都是爱。《西游记》(青少年版)、《三国演义》(青少年版)、《水浒传》(青少年版)、《希腊神话》、《时代广场的蟋蟀》和《苹果树上的外婆》等书籍。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基础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我给学生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活的思想自由翱翔,这样,学生就会读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收获。

三、开展活动,落实学生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语文不仅要使学生熟读课本,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生活中扩大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增长表达的能力,从文学作品的阅读里提高思想的培养。”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更能丰富阅读的内涵。要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真正达到“丰富语言的积累”的目的,除了结合课文学习,指导课外阅读以外,还应适当地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我在班上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构建班级图书角、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体会交流、诗歌背诵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演讲赛、、成语接龙、建立读书兴趣小组、创办班级读书交流课等。活动中学生各显其能,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快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收获。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达到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效果。

四、创设合作阅读的氛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

(1)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一个共同阅读的气氛,一种共同阅读的集体舆论,胜于老师的无数教育。例如,我进行课前3~5分钟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去读,或朗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好伙伴比赛读……此时,哪怕平时不大喜欢课外书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了。

(2)亲子共读,激发阅读的欲望。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鼓励家长能与孩子一起看书,而且看同样一本书,并能经常在一起讨论故事情节,评论故事中的人物,谈谈读后的感受,那么就能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让家长的读书兴趣及热情给孩子以最佳的启发和引导。

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3

1 课外阅读勤于积累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1)选择课外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前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两方面引导学生的:1)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2)结合教学需要,学校、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如,学了《赤壁之战》后,可推荐阅读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等。这样不仅能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2)教给阅读方法

教材只是提供了例子,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如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读时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这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真正的以读促积累,长此以往,必定会读有所获。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让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学生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2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方法

我们认为“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一渔,可享一生”。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积极指导、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下课外阅读积累的方法。

(1)美读积累法

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自然而然地主动积累语言。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读到自己特别欣赏的材料时美美地甚至是摇头晃脑、舞足蹈地大声读出来。学生在声情并茂的美读中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些语言材料。

(2)背诵积累法

“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首先是多动口,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定的课外读物,同时某些篇段要求做到熟读成诵。出声朗读能准确、完整地读完作品的内容,试着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便有助于理解作品。如果背下来了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那学生语言仓库中定会越来越丰富,学生要用时则“信手拈来”。接着我们还要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3)摘录积累法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其对作品的瞬间领悟和理解,需要及时记录,以防稍纵即逝。这时候,用一支铅笔圈、点、勾、画、批、注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学期,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用来摘抄他们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或记录他们读书时的体会感受。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了随手摘抄和记录的好习惯,每当遇到好词好句,都能及时记录,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写作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而不用再担心语句的枯燥无味了。

(4)剪贴积累法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4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选人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比较贴近儿童生活,适合小学生阅读。当学生在语文课上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时,便可推荐书目,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当学到《草船借箭》时,可以推荐《三国演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胆有识,才智过人。针对知识性较强的作品。可以在阅读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中提炼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达到互相交流、提高兴趣的目的。

二、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可以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人手分三步读书:初读,归纳主要内容:速读,质疑解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教师应告诉学生自由阅读时,不仅可以连读、略读,还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跳读的。如有一次电视中播放《西游记》,有一个学生急于了解唐僧师徒取经的结果,就找来一本《西游记》小说,不到半个小时就找到答案,同学们都感到奇怪,他却笑着说:“我是跳着读的。”

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

1.学生自读。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对话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自悟、体验,相互交流,指导并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以纠正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式的语言阅读教学的缺损。注重学习效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师生共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我们要求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各自的读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后戛然而止,让学生带着疑惑主动走近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自己曾读过的名著、经典篇目等等。在共读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3.亲子共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学校书写《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发出阅读倡议,为家长推荐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目;同时,学校构建读书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亲子阅读交流活动”,家长、孩子共谈家庭阅读的做法,交流学习的感受,共抒读书心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读书的乐趣,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展示学生个性,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如开展“读书汇报会”“安徒生童话”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校园童话节”“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五、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积极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等。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成长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离不开氛围的营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5

在农村,可供学生阅读的资源比较贫乏,阅读时间不充足。这是由于农村家长受眼界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普遍不够重视阅读课外书。由于学生相互借阅书籍数量有限、种类有限,因此学生读书氛围不浓。况且,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能自觉完成作业的并不多,更谈不上去主动阅读课外书了。父母即使在家,也忙于生计,很少能做到督促子女看课外书。学生阅读质量不高。大部分学生阅读课外书,只粗粗浏览一遍,囫囵吞枣而已,很少做读书笔记。有的即使做了笔记,也就寥寥几句而已。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又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教师发挥表率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当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与人文底蕴也离不开大量阅读。所以,每天早上、中午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倡导教师陪读,在校园、班级营造“人人读书,人人爱书”的阅读氛围,让书香飘在校园每个角落。

营造书香氛围

建立班级图书角。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书都存放在班级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学期结束后再归还给本人。图书角的藏书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负责借阅登记,形成“好书大家读,快乐共分享”的好风气。这样,如果每个孩子提供一本书,他就能读到50多本书了。这样的“流动书屋”,书籍也是常换常新,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借阅,还能促进交流感悟。

开展亲情阅读。教师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多与家长交流,提高家长的认识,赢得家长的支持。提倡家长“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为孩子买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做到定书、定时、定量。提倡家长每天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20分钟,并养成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家校通平台让家长知道本学期需要阅读的书目和每月重点推荐的阅读要求。

提高阅读实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读物,运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首先,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势必让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书籍。学习《三顾茅庐》,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可以让学生阅读《科普小常识》等。这样,既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其次,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6年跨度较大,向学生推荐读物时,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适合的书籍。如:五六年级的孩子,他们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向他们推荐《爱的教育》《昆虫记》《城南旧事》《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等书籍。

“有效指导”课堂阅读。设置阅读指导课,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合理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以下方法:一是阅读方式要呈现多样化。如朗读、默读、精读、诵读、略读等,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二是合作中阅读。阅读后须小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作品在学生脑海中再一次升华;三是边读边思,思考作者的创作思路,文中表达事物运用何种方法等;四是学会在实践中阅读。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到习作、学校黑板报、手抄报等写作中,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保持阅读的兴趣。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生活小常识等。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把其中的要点写下来,并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读完一本读物后,及时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自己的感想,并坚持有感而发。想象型:主要是改写故事,续编故事,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每周通过组织评选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以评促读,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文学社团是良好载体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学校可成立文学社,精心选拔社员,为社员成长建档立册,成立文学社博客群,制定详尽活动方案等。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打造书香校园,如隔一周一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每月一次的采风活动,每月出一期文学社的报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从不同方面满足学生读书的需要,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范文6

【关键词】环环相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的个人素养、语文学习能力等“能力”方面的教育放在基础课程教育之前,着重强化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对此,在学生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等方面,阅读便显得格外重要。环环相扣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递进性的教学方式中逐渐培养阅读技巧和能力,从而更好的开展阅读教学。对此,研究设计环环相扣的小W语文阅读教学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一、课前阅读教学策略

课前阅读教学主要是以预习为主,预习也是整个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掌握本堂课所要教学的基本内容,并且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会对课文进行基本的理解,对于无法理解或理解存在疑惑的内容,在课堂当中会特别注意听,这也就间接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1]。教师可以从读、写、记、思和找等多个方面着手预习教学。首先是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不仅需要通顺阅读,还需要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大体意思;其次是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当中无法理解或生字词进行记录,并在课文中在生字词上进行标注,例如标注生子的拼音;再次是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出不无法理解的词句或单元;最后是思和找[2]。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当中的核心内容,并对不懂的问题和地方进行基本思考,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相关资源和课后问题当中寻找到相应的答案。

二、课中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课堂导入

首先需要对课堂导入给予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方向。一般较为常用的都是情境导入、问话导入以及直接性导入等。例如,在《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故事的方式导入,如“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的故事”。

2.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以初读课文为首要教学,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再以问题为导向,再次阅读课文。一般而言,针对不同的课文,其教学方式也并不相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文,设计针对性教学方式。例如,在《松鼠》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每一个段落分开阅读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阅读第一段落“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可以让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松鼠是一个可爱、善良的动物,人类非常喜欢松鼠。然后通过每阅读一个段落讲解一个段落的方式完成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并且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整体性较强的课文,就无法采用这样分段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采用整体性的阅读与讲解教学方案。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方式也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课后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对于课后阅读教学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按照课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或相关资料中寻找相应的内容或知识,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或相关资料中寻找关于保护地球的内容;其次,可以在课后可以进行练笔[3]。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该课文的写作方式,描写同学或家长,从而实现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之后,教师可以将《三国演义》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阅读该文学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摘抄好词好句,从而在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环环相扣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个人修养、掌握各类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同时,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多思考并多做记录,才能够争取在一定时间内有质量、有目的性、有思维的阅读方式,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巧,学习能力。环环相扣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备显著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以“随机应变”的原则促使课堂教育更具魅力,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志娟.基于陶行知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11):00076-0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