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试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1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交流,我发现采取以下方法能收到更好的讲评效果。

一、讨论交流,释疑拨难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明确目标。我请学生们首先找出自己没做对的题目,然后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方法如下:首先一起看其中一个同学作业的错题,如果别人错的题目,你做对了,那么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正确的做法与思路讲给同学听,直至他们听懂为止,四个人轮流着来,如果有的题目四个人都错了,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的方法来解决。

(二)合作探究。为了能达到优劣互补,取长补短的目的,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四人一组中,分别有优、中、差三个等次的学生。优生占主导,可以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而优生的问题则可以一起讨论解决。中等生和后进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优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而优生同样也可以在别的同学身上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次检验。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也有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与别人合作、交流、探讨的能力。

(三)释疑拨难。收集讨论订正的结果,看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再重点释疑拨难。如:讲对旅游景点的告示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的看法一题时,抓住学生容易忽略的“句式整齐,使人容易记忆、接受”等加以补充。

二、增加问题,激思补漏法

有些题目,答错的只是部分学生。为避免答对的学生厌烦,必须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增设一些问题,查缺补漏,或让学生变换角度提一些问题,穿插在 “旧题”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维,调节其情绪。如:在解答“从《曹刿论战》一文中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个怎样的人?”一题时,学生大多能答出“爱国、有杰出的作战指挥才能”等。在此基础上补充问题 ① 请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你最崇敬的爱国将领。 ② 齐鲁长勺之战和鲁庄公有关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

此法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促进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如何用好此法笔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认为要上好作业讲评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快与慢的艺术

快与慢取决于试题的易与难以及学生的得分情况。如果试题较简单,学生基础又好,得分也高,那么教师在讲评时,进度就快些。一些题可以点到即可,一些题甚至可以不讲。教师讲评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比较以及解题思路上。如果试题较难,学生得分不佳,则讲评的速度就慢些。另外,为了保证讲评的进度,在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不逐字逐句串讲,而是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实词或虚词以及有代表性的句子重点讲解。

(二)先与后的艺术

在讲评试卷过程中,一般教师习惯于先分析全班乃至整个年级的得分情况,然后按照试题的先后顺序进行。我认为这不是最有效的做法。有效的做法应该是:或先讲有代表性的题型,或先讲普遍出错的题;而那些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题,以及学生普遍做得好的题则宜放在后边讲解。另外,即使是同一道大题,也可以打乱顺序讲。比如讲评散文阅读题时,我总是先讲选择题也总是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先看或先做选择题。因为散文阅读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基本说出了文段的内容,因此,先看这道题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便于理解全文内容。

(三)讲与练的艺术

一般而言,讲评一套试卷需要一至两节课,如果长时间让学生被动地记答案,学生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觉得劳累。可采取这样的做法:如果学生的某道题做得不够理想,就让学生重做一次,然后再讲。

(四)思辨与阅读的艺术

讲解试卷,教师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试题的方方面面进行思辨,也就是思维的训练。而我却经常利用一些阅读题的材料进行阅读教学,这样效果还不错。散文阅读题的材料大部分是经过出题者精心选择的,内容与文辞俱佳的文段,学生在做题时没有时间也无心将其仔细品味,因此在讲解这道题时,我会采取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品味;有时让一个学生朗读,有时让全班学生齐读,有时我自己范读。有时是读一遍,有时是读两遍或三遍,甚至让学生把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三、分类延伸,巩固新知法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2

一、字词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

zhù  dǐng  jì   xiá

()立()盛发()话()子

()扎()撞()静直()市

()下酩( ) ()宿应接不()

2、填字组成语或短语。

()然泪下()然发动进攻()然若揭

()然悔悟()然若失()然无声

3、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 )( )精 神( )( )神痛( )( )痛

贼( )( )贼 举( )( )举防( )( )防

4、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

(1)好逸恶劳--穷凶极恶()

(2)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3)欲速不达--速战速决()

(4)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6、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7、依据句意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着,再发一阵子空想,()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然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没有好处。

二、综合运用

1、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句上改错。

在各门攻课中,语言是我最感兴致的。其他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提高。

4、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 )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了一线亮光。

( )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蓝色的天幕上。

( )渐渐地,渐渐地,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以前更皎洁更明亮了。

( )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 )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色呈现在人们眼前。

( )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三、阅读

①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________________"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________________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啊,雪!

1、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第④段写__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写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 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 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海报、打水扫地、搬运工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抓住 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 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 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 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啊!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 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 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怅惘。 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着雨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 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 片,晚辈们摘下送到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台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着。

1、《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是孟庭苇(台湾歌星)的一首力作,曲调凄婉。

作者来台北干什么?究竟看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ABCD四项中"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项是什么,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盛情邀请( )

(2)盛况空前( )

A.参加盛会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D.盛气凌人

3、演出盛况空前,这可从观众的表现看出:为了看戏,他们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来看戏又__________。

4、第③段"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乡与我们交谈时神情"黯然"是因为什么?而"铿锵的声音"又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看戏的老乡们一听到《卖苗郎》、《寻儿记》便失声大哭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段中加红字的句子与哪句相呼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二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加红线的一个长句,把它变成几个短句,用上"反复"的手法,使其更有韵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中心,发挥想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一)围绕题中加点的词,写一段具体的话。

我非常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目:心中的歌

要求:1、选材新颖,真实动人。

2、字数在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答案:伫立 驻扎 住下 鼎盛 顶撞 酩酊 发髻 寂静 寄宿 话匣子 直辖市 应接不暇

2、答案:潸 悍 昭 翻 怅 悄

3、答案:精益求精 神乎其神 痛定思痛 贼喊捉贼 举不胜举 防不胜防

4、答案:望梅止渴(曹操) 三顾茅庐(刘备) 初出茅庐 (诸葛亮) 过关斩将(关羽)

5、答案:(3)

6、答案:B

7、答案:如果 即使 也

二、

1、答案:1、白首方悔读书迟 非宁静无以至远 千斤散尽还复来 偏信则暗 秋水共长天一色

2、答案: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非碰壁不可。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歌唱,蟋蟀们也在这里弹琴。

3、答案:在各门功课中,语文是我最感兴趣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鼓励我要认真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态度,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4、答案:5-3-6-1-2-4

三、

1、答案:比喻 拟人 排比

2、答案:第二人称 亲切 如面对面倾诉

3、答案:C

4、答案:平原 冷峻 热烈 山区 清秀 超逸

(二)

1、答案:瑞雪兆丰年 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2、答案:(1)B (2)A

3、答案:路远 行动不便 当义工

4、答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答案:有家不能回的失望之情 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

6、答案: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7、答案:台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着。

8、答案:黄澄澄 红丢丢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3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1、下列加框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分歧 瘫痪 憔悴 不可抗拒 B.决别 仗义 脸颊 形影不离C.欹斜 徘徊 海鸥 美不胜收 D.惭愧 辉煌 辛辣 蛛丝马迹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 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 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5、下面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C. 他工作能力强,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7、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8、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现代作家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9、关于《繁星•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B、诗作以“小诗”为主,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C、诗作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二是对童真的颂扬,三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这部诗集。10、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 语)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 标语)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D.“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旁标语)二、古诗文默写。(8分)11、《论语》中阐释“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12、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3、水何澹澹, 。14、 ,江春入旧年。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1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7、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三、阅读分析。(27分)(一)《陈太丘与友期》(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划线词语:(2分)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9、翻译句子:(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友人惭,下车引之20、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二)《春》(10分)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2、“春花图”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23、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2分)24、“春雨图”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

25、最后三个自然段,除了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三段写出了春天的哪三个特点?(2分)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10分)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2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_______见 (1分)27.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_________ (1分)28.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2分) 29.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0.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1.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2分)

三、作文(45分)32.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w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体裁要求:记叙文;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1、C 2、B 3、D 4、D 5、B6、B 7、B 8、D 9、C 10、C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博学而笃志13、山岛竦峙14、海日生残夜15、乱花渐欲迷人眼16、枯藤老树昏鸦17、曲肱而枕之三、 18、离开 回头看19、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20、做人要守信用,懂礼貌21、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22、侧面描写(烘托)了花多、花美、花艳、花香23、触觉 温柔(温暖、温和、柔情)24、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安静而和平25、拟人 新、美、力26、窥27、委婉(婉转)28、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29、“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30、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31、略32、略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4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更有利于培养你的可持续发展的学力,我们想深入了解你在初中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现状和潜力。下面拟出了42个问题,各个问题不存在唯一的答案,你的答案只表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任何答案都无正确之分。请你答出你的真实想法、真实情况。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谢谢合作!

一、选择题。

1、首次在媒体上看到“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克隆技术”、“厄尔尼诺现象”之类的名词时,我总是( )。

A、觉得新奇,很想进一步弄清楚

B、虽觉得新奇,但不想知道究竟

C、没有新奇感

2、假如我收到一则类似“热烈祝贺某某公司销售总金额突破50亿!你将此消息发送给10位用户,你的手机上就会增加20元的话费”的短消息,我会( )。

A、不仅自己不信,还劝他人别信

B、置之不理

C、立即照办

3、初中《语文》教材上的词语注释( )。

A、不一定完全正确

B、完全正确

C、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4、当遇到我不认识的字词的时候,我( )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5、学习语文的机会( )有。

A、时时处处

B、部分时间、地点

C、只有语文课上才

6、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 )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7、在进入初中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 )有学习语文的成功体验。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8、在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的过程中,我( )在大脑中浮现出闰土的形象。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9、走在大街上,我( )注意广告牌上有无错别字。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0、在学习或生活中,我( )有以前记住了但不理解的诗文等内容,现在突然理解了的感觉。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1、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 )想到自己读过的某部小说中有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物形象。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2、在语文课上,我( )有与众不同见解。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3、在作文和谈话的时候,我( )引用自己积累的名言锦句。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4、对试卷上的病句,我往往读( )遍能发现问题。

A、1遍

B、3遍

C、很多遍

15、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 )讲究学习方法。

A、十分

B、比较

C、不太

16、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 )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7、我( )光顾街头的地摊上的通俗文学、传奇故事、明星佚闻趣事方面的书籍。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8、我( )从多个角度分析读过的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19、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遇到疑难问题时,( )愿意与同学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0、在写作文的时,我( )遇到可以选用的词语比较多而不知选哪一个词语的情况。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1、我( )能用自己的话对读过的内容进行准确、完整地概括。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2、我( )对阅读过的内容进行评价。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3、我( )有当众演讲的愿望。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4、我( )喜欢自己动手搜集材料办手抄报之类的活动。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25、我( )喜欢限制了很多的条件的命题作文。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26、我( )愿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27、我( )有想与他人交流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体验的时候。

A、常常

B、偶尔

C、从未

28、当遇到某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 )会长时间地思考这个问题。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29、在做某项实验时,当我获得的实验数据与书上的结论差距很大甚至相反时,我( )会修改数据。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0、当我和我的同学对某个问题的有不同理解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时,我( )会尊重他人的想法。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1、我( )愿意写科学幻想方面的文章。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32、在读山水诗歌的时候,我( )会在头脑中出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3、我( )思考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4、我认为语文课中的理解性问题( )固定答案。

A、全部有

B、极少数有

C、全没有

35、我在学习初中语文时,( )运用领悟这一学习策略。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6、我认为初中语文( )需要个性化地阅读。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37、我( )喜欢学国的语文。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38、我( )乐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40、我( )喜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的学习。

A、非常

B、比较

C、很不

二、简答题。

1、我所理解的初中语文研究性是怎样的?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5

从表格一中,我们可以看出,60套中考卷中有56套的文言文都是选自课本,只有江苏无锡市考的《芳容至孝》、四川乐山市考的《杜畿传》、山东潍坊市考的《楚人养狙》、江西省考的《桑怿传》(表格中没有列出)4卷节选的是课外文言文。考课内文言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选文范围。

从表格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中考文言文考查,也有选考两段的,通过甲乙两段比较阅读而出题考查。在60套中考语文试卷中,就有多达19套语文试卷,考了两段文言文选段,多数是要求比较阅读以后回答问题。两段文言文选段,也大多数是语文课本的,只有一小部分是节选自课外的。

从上面的统计情况来看,我们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初中阶段一到六册语文课本里的大约30篇文言文学好,就完全可以应对中考文言文的阅读考查。

从2007年、2008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上我们发现,许多命题者都选考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有选用全文的,也有节选的。题型是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理解内容等几方面。下面将各地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命题列出若干,以便同学们从中悟出复习文言文时应掌握的要领。

一、热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字词解释】

1.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中考天津市)

A、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D、时时而间进间:间接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中考湖南娄底市)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008年中考湖北襄樊市)

⑴朝服衣冠服: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008年中考浙江绍兴市)

⑴臣之妻私臣私: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⑶王之蔽甚矣蔽:

⑷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008年中考江苏盐城市)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

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参考答案】1.D(偶尔)2.C(受蒙蔽的意思)3.(1)穿戴(2)偏爱4.① 偏爱 ② 指责 ③(受)蒙蔽 ④ 使……听到;传5.(1)偏爱(2)实在、确实

【句子翻译】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008年中考浙江丽水市、绍兴市、江苏盐城市、湖北襄樊市)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08年中考浙江丽水市、湖南娄底市)

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2008年中考江苏盐城市、湖北襄樊市)

(翻译略,见课文)

二、创新题型

【读书卡片式】

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释义或根据意思从选段中找出例句,将卡片填写完整。(2007年中考浙江金华卷)

【评点】这是读书卡片式的新颖题型,它实际上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文言虚词“于”,就能很快地选到作“在”或“到”解的两个含“于”字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向②比③能谤讥于市朝④皆朝于齐

[与名著结合考查]

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2007年中考河北课改实验区)

【评点】进谏的方式是很多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是用写《出师表》的方式进行直谏的;而邹忌是用生活中的比美现象进行婉谏的。这样出题非常灵活,既考查了古文知识(课文内容),又考查了对名著的阅读理解。

【参考答案】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巧填对联型】

初中语文试卷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教育教学;考纲;方向;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52-01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艺术,指导学生复习更是一门科学。中考语文总复习,应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作为新时期新沂市第六中学的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语文中考优质复习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立足考纲,把握命题规律 优化复习策略

不容否认,初中语文在中考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进行复习过程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考纲,因为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要求,为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考纲对于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老师要反复阅读它,吃透它,对于考查的不同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了如指掌,把握好复习的方向与进度。还可以将考试重点以及自己的复习安排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对于复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提前准备,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同时要积极认真研究近几年自从课改以来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可已找到考试规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比如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文言词语的积累,主要是实词和一些重要的虚词,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写法的赏析等。为此,对于文言文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多练习、勤练习,从而促进文言文优质复习。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作文了,分值占据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重要地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我们深入了解考纲后,我们就可以重点的复习,才能有助于学生中考语文的发挥。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合理指导

中考过程中基础知识占百分之70是毋庸置疑的。为此,作为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复习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比如,文言文部分。在复习时,侧重于句意的理解、形象的把握,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审悟、价值的判断等。文言文阅读,包括略读课文。中考试题往往有句子翻译,字词的意义,包括实词和常用的虚词的意思,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地了解,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要求学生按通假字、词类活用、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词义等进行分类掌握,教材中的课文会翻译,主题、写作特点要掌握,作者的思想倾向要把握。写作训练部分指导。写作实践要求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在理,富于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有个性、有文采的表达。而阅读量少、素材匮乏、生活阅历少、思路不开阔已恰恰成为中学生中考作文出彩的瓶颈。为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知识专题辅导。同时积极赏鉴蓄积,储备素材。“赏”即欣赏佳作,“鉴”即借鉴择取,蓄积就是积累写作材料,提倡拿来主义和创新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写作材料储备,为学生的中考作文写作蓄能。同时各类题型集中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语文复习效果。

三、明确复习方向,细化训练

复习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发现,是学生复习规律掌握的过程。在进行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题型,授之以渔。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可用归类比较法。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贯穿复习的每个阶段。文言文阅读部分的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现代文阅读,采用程序阅读法的阅读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复习效果,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训练中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同时,细化训练,调整策略。综合训练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积累做题技巧。在复习过程中着重研究本年度考试的具体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考试的有关信息,密切关注考试的新动向,在细致的分析研究中,调整复习策略。从而真正的提高复习效果。

四、重视复习过程中的具体细节